六年级阅读短文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阅读短文级答案
(一)语文老师的帽子
我们的语文老师真有趣。
他,大约四五十岁,身穿一(yíŠyìŒ)套洗得发白的工作服,慈(详祥)的脸上强装着严肃的样子。
最叫人好笑的是,这么热的天,他却戴着一顶黄军帽。
这一天,第二节课的铃声一响,教室里静得出奇。
语文老师诧异地看了我们一眼,走上讲台,一低头,这才发现讲台上放着一幅画。
这时,我们都()起来,那画上内容我们早知道了:一个光头的人,正拿着帽子往头上戴,旁边写着:请老师拿下帽子。
语文老师低头看着画。
我们笑了一阵都停下来,屏住气等待他(),然后拂袖而去。
可是他看了画竟笑起来既然大家都想看看我的头那我就(遵尊)命了可看了以后你们须用文字把我的头描写下来说完他真的脱下帽子
呀,这叫什么头啊!一个疤挨着一个疤,像癞蛤蟆的疙瘩一样……大家面面相觑,说不出话来。
后来,我们的班主任替我们解了心中的谜。
原来,我们的语文老师年轻时也有一头漂亮的头发,乌黑乌黑的还带着自然弯曲呢。
一次家属区失火,为救出邻居家的孩子,他冲进熊熊大火。
当他抱出孩子时,一头昏倒在地。
头上乌黑的头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鸡蛋大小的燎泡……以后,语文老师就()地戴着帽子。
听了班主任的话后,我们都低下了头,隐隐感到不(bùbú)安和
内疚,上次那幅画的作者刘东抽泣起来……
1、给第二自然段缺少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⑴取而代之:
⑵面面相觑(“觑”qù的意思是看,瞧):
3、用斜线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字或拼音。
4、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成语。
5、刚读到短文的题目时你有那些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刘东画的那幅画,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同学们“心中的谜”是指什么?
8、假如你也是这个班的学生,听了班主任的话后,你会怎么想?请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可是, 他看了画竟笑起来:" 既然大家都想看看我的头,那我就遵命了, 可看了以后, 你们须用文字把我的头描写下来." 说完, 他真的脱下帽子。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⑴取而代之:某物。
某人取代了某人、某物原先的位置。
⑵面面相觑(“觑”qù的意思是看,瞧):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3、划掉第二个划掉“详”划掉“尊”划掉第一个。
4、哄堂大笑大发雷霆长年累月。
5、为什么语文老师要戴帽子?
6、刘东画的画的内容是一个秃顶的人,正拿着帽子往头上戴。
7、同学们心中的迷有两个:一个是为什么这么热的天,语文老师却带着一顶黄军帽?二是语文老师头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疤?
8、听了班主任的话后,我会想:语文老师是因为救人,头上长出燎泡,才带着个黄军帽的,而我们还嘲笑语文老师,叫老师脱掉帽子,我们真是不应该。
(二)不可忽视的土壤污染
土壤、水、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赋予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四大要素。
一般的污染马上就能引起大家的关注,而土壤污染引起的不良后果要在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才能显现出来。
所以,人们常常忽视对土壤污染的整治。
近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固体废物的倾倒和堆放量日益增多,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漂浮的尘土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
直接经济损失,对此目前尚缺乏系统的调查资料。
仅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例,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少的粮食就有1000多万吨,被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1200多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
第二,土壤污染导致食物品质不断下降。
我国大多数城市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许多地方的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的镉、铬、砷、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和接近临界值。
第三,土壤污染会使污染物在植物体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和动物体中,危害人畜健康,引发多种疾病。
另外,受到土壤污染表土在风力和水力的作用下,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
为了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首先要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
其次是采用生物(例如蚯蚓等)降解净化土壤。
还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换土和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环保专家和生物学家都提出了让植物来净化土壤的新方案。
他们培养出各种转基因植物,让它们吸收土壤中的有害物质,然后集中起来焚烧处理。
这样,经过植物吸收后的重金属还可以提炼出来,变废为宝,不但净化了土壤,还获得了贵重的重金属。
与传统的化学、物理等除污手段相比,植物除污具有投资和维护成本低、操作简便、不造成二次污染、经济效益明显等优点。
22.本文的说明内容除了土壤污染不被重视、土壤污染的原因和危害之外,还有()。
23.第⑶段中加点的词“至少”在句子中可以省略吗?请说明理由:
24.请在下边给第⑶段空白处补写一句话。
25.第⑷段中列举的治理土壤污染三种办法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26.请你想一想,面对生活,面对未来,你认为能切切实实地为土地做点什么?
(至少两点)
参考答案:
22. “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的办法(措施)”或“如何控制和消除(治理)土壤污染”23.“强调(突出)了经济损失之大”或“强调(突出)了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
24.土壤污染会危害人(畜)健康25.因为原文是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来说明的26.(4分)言之具体合理即可(回答一定要具体,不要空泛;一定要合理,不要不切实际,幻想等。
比如,简单的“保护环境”“多种树”等不得分。
)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作答。
乡梦不曾休
黄永玉
我为曾在那里念过书的凤凰县文昌阁小学写过一首歌词,用外国古老的名歌曲子配在一起,于是孩子们就唱起来了。
昨天听侄儿说,我家坡下的一个八九岁的女孩抱着弟弟唱催眠曲的时候,也哼着这支歌呢!
歌词有两句是:“无论走到哪里,都把你想望。
”这当然是我几十
年来在外面生活对于故乡的心情。
也希望孩子们长大到外头工作的时候,不要忘记养育过我们的深情的土地。
我有时不免奇怪,一个人怎么会把故乡忘记呢?凭什么把她忘了呢?不怀念那些河流?那些山岗上的森林?那些长满羊齿植物遮盖着的井水?那些透过嫩绿树叶的雾中的阳光?你小时的游伴?唱过的歌?嫁在乡下的妹妹?……未免太狠心了。
故乡是祖国在观念和情感上最具体的表现。
你是放在天上的风筝,线的另一端就是牵系着心灵的故乡的一切影子。
唯愿是因为风而不是你自己把这根线割断了啊!……
家乡的长辈和老师们大多不在了,小学的同学也已剩下不几个,我生活在陌生的河流里,河流的语言和温度却都是熟悉的。
我走在50年前(半个世纪,天啊!)上学的路上,石板铺就的路。
我沿途嗅闻着曾经怀念过的气息,听一些温暖的声音。
我来到文昌阁小学,我走进二年级的课堂,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黄永玉,六乘六等于几?”
我慢慢站了起来。
课堂里空无一人。
1.从文中找出一堆反义词写下来。
()——()
2.“未曾在那里念过书的文昌阁小学写过一首歌词”,“无论走到哪里,都把你想望。
”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什么愿望?
3.文章处处洋溢着作者“乡梦不曾休”的情感,请从文章中找出体现
这种感情的例子。
4.在“空无一人”的课堂里,“我”“为什么要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答案:
1、陌生——熟悉
2、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感情。
希望回到祖国,回到家乡。
3、你是放在天上的风筝,线的另一端就是牵系着心灵的故乡的一切影子。
4、怀念在故乡的时光。
(四)
①清醒了,化学实验中那可怕的一声爆炸。
他绝望地嚎叫着:“我不能没有眼睛,不能没有……”喊了一整天,嗓子哑了。
他累极了,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②邻床病友还在滔滔不绝地讲述着。
开始讲的什么他全然不知。
现在听见了,那是一个老人的声音窗外远远的青山绿树环绕着小村村边池塘中____(飘浮、游荡、飘荡)着鸭子牧童骑着老牛从夕阳中走来近处金黄的麦田麦穗随着轻风微微摇曳树枝上对对麻雀瞪着圆圆的小眼睛听着听着,他仿佛看见了青山犹在,夕阳更红的景色。
他静静地睡去了。
③第二天清晨,老人又开始讲述:“太阳正从东方升起,()”他听着,想象着,那该是一幅多么壮丽的景象。
再壮丽也看不到了,他又嚎叫起来:“你不要再炫耀你有眼睛。
我恨……”老人停止了讲述,长叹一声,病房死一样寂静,死一样黑暗。
④也不知过了多久。
他怕这寂静、黑暗,他需要老人的声音,于是,老人又娓娓讲述起来,“现在,一弯明月高悬,星星点缀夜幕。
薄云徐徐_____(飘动、飘扬、浮动)星、月含羞地看着大地,看着你和我,祝福你能重见它们……”听着,听着,他进入了梦乡。
⑤就这样,老人每天给他描绘窗外的景象。
不知过了多少日,他终于拆去缠着的厚厚纱布,他隐约看见眼前的护士、医生,虽然很模糊,但确实看见了。
他激动得哭了……突然间,他想起了邻床的那位老人。
苍然古貌的老人侧坐在床上,眺望着窗外。
他冲过去,展开双臂拥抱老人,“是你,月亮、星星的祝福,我看见了,什么都能看见了。
”然而,就在他拥抱老人,老人循声回过头来的一刹那,他看着老人那双眼睛,惊呆了,木然了。
⑥他突然觉得老人的“眼睛”是那样明亮。
1、给文章加个题目。
(1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4分)
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然不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在横线上。
4、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
5、老人讲述的景色很美,请把第三自然段补充完整,想想,他为什么要给年轻人讲述这样的美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全文最后一句中,为什么“眼睛”加引号?
7、读了本文,老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又明白了什么?——————————————————————————————————————————————————————————答案:
1.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
爱,给人希望。
2、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木然:形容“我”呆呆的无表情的神态。
我被老人家的“眼睛”吓到了。
滔滔不绝:这里指老人家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全然不知:完全不知道。
3、划去文中括号内你认为不适合的词语。
我认为适合的词语:飘荡、炫耀、点缀、浮动。
4、读文中划线句子,它是运用的修辞方法,请你也运用这样手法的写一句描写大树的句子。
我不知道画了哪句?
5、读文答题。
(1)文中“他突然觉得老人的“眼睛”是那样明亮。
”一句,为什么“眼睛”加双引号?
因为老人家的“眼睛”可能是白内障之类,他已经完全失明。
但是他
内心的“眼睛”确实是明亮动人的,非常漂亮。
(2)上面一题中这一句话的含义是(老人的眼睛虽已失明,但老人的精神在“他”心中是伟大的)
(3)老人讲述的景色很美,他为什么要给年轻人讲述这样的美景?
因为他想带给年轻人希望,虽然眼睛看不到,但是许多景物在心中依然是那么地清晰。
希望年轻人不要自暴自弃,也许眼睛是“瞎了”,但是最重要是心中的“眼睛”不瞎,自己爱护自己。
(4)对本文中心意思概括正确的一项是(通过记叙老人对病友精神上的帮助,表现出老人崇高的精神世界,体现了作者对人们美好心灵的赞誉)
6.老人的崇高精神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归纳)
答:虽然他是瞎了,但是他依然乐观向上。
积极地去影响身边的人。
希望身边的病友们也乐观一点。
所以他经常在眼睛有问题的病人身边讲述周围世界的美好,希望帮助病友排除寂寞
(五)“警告”
“吴老师,你要小心点!”--------竟然有学生写条子警告老师。
吴老师是有二十几年班主任经历的教师,今年还被评为“优秀德育工作者”,怎么可能出这样被学生威胁的事情呢?年级组长蹙着眉头思索着,他把那张字条收起来,没有让吴老师看到。
校长接过字条大为震惊,怎么可能呢?吴老师可是自己亲手培养起来的德育典型,怎么会出现被学生威胁的事情呢?校长望着那个触目惊心的“!”-----吴老师治班严格,管理规范,一定那些调皮学生到了他那个班受不了他的高压政策而图谋“造反”,校长想了想,还是把吴老师叫到了办公室。
吴老师接过了字条,血直往头上涌着-----怎么办可能呢?没有理由的几十年来自己就一直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心扑在工作上------难道这个社会变化太快了,孩子思想复杂,自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吗?
吴老师定了定神,那字条又看了一遍:这张一普通的作文稿纸,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吴老师还是从字迹里认出来了,一定是小强写的。
他把小强叫到办公室,小强在全办公室老师目光的注视下瑟瑟缩缩走到了吴老师身边,脸涨得通红。
其实,在班级里,小强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学生,成绩也一般,平时也没有什么违法乱纪的行为。
如果不是他自己承认字条是他写的,吴老真的不能把他和写恐吓信联系起来。
吴老师压制自己心头的怒火,平静地问:“你为什么要写这张字条?”
“昨天,您和我谈话时,我看您嗓子沙哑,又不断咳嗽,这几天又有冷空气,我想提醒你注意一下,不要感冒了……”小强嗫嚅着,眼神惊恐不定。
满办公室的人都楞住了,只有吴老师的眼睛红红的。
他想自己一直把目光投向那些表现好成绩好的同学,把精力和心血花在那些调皮的成绩的学生身上;而小强,这个单亲家庭的孩子,自己只不过和他随便交谈了几句……
泪水盈满了吴老师的眼睛掉在那张字条上……
1、“怎么可能呢?”这是文中人物见到“恐吓信”时所发出疑问。
请各用一个词概括下面人物当时的心情?
年级组长:
校长:
吴老师:
2、小强并不知道吴老师为了“恐吓信”的事情找他,但进入办公室时,他却“瑟瑟缩缩”,他为什么会这样?
答:
3、倒数地2段末尾用省略号省略了吴老师的一般心理描写。
请问,此时吴老师会想些什么?
答:
4、得知事情真相后,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使吴老师落泪?
答:
5、从文章中,你能找出有关吴老师个性特征的描写,并说说他是怎样的一位老师吗?
答:
7、小强的字条因为表意不明,结果导致一场误会。
这张纸条的内容应该怎样写?
答:
年级组长:忐忑不安
校长:大为震惊
吴老师:惊讶不已
这和小强的个人性格养成及平时表现有关。
他是个单身家庭的孩子,平时沉默寡言,不做坏事,也没有什么好成绩,属于不被老师注意的孩子,一旦被老师找,并在众目睽睽之下,他是很紧张并有些害怕的。
3、他就能细心地注意到我的嗓子有问题,担心我的身体,他可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啊,他已经比别的孩子失去了一些爱,可是他还知道付出自己的爱。
和他比起来,我平时从来没有认真地关心过他,我怎么配做“优秀德育工作者”呢?
4、是一种愧疚、难过的心情
5、吴老师定了定神,那字条又看了一遍:这张一普通的作文稿纸,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吴老师还是从字迹里认出来了,一定是小强写的。
(工作态度认真、细心,对每一个孩子的特点都掌握得较全面)
吴老师压制自己心头的怒火,平静地问:“你为什么要写这张字条?”(性情随和,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满办公室的人都楞住了,只有吴老师的眼睛红红的。
他想自己一直把目光投向那些表现好成绩好的同学,把精力和心血花在那些调皮的成
绩的学生身上;而小强,这个单亲家庭的孩子,自己只不过和他随便交谈了几句……(做人有原则,对自己的要求也很严格,属于严以律已的人。
)
7、内容应该这样写:吴老师,你要注意身体,多休息!
或者是:吴老师,工作不要太累了,希望你的病快点好起来!
(六)家乡的蒿笋
我的家乡——武进市,有一种“专利特产”——蒿笋。
它有一个奇怪的特性,就是它只产于江阴到丹阳之间沿长江的地段。
过了这个地段,穿乡过村,也难于寻觅它的踪迹了。
家乡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当年王母娘娘下凡云游人间,来到我们这鱼米之乡时,看到这儿物产丰富,风景秀丽,人民善良,心里留恋不舍,离去时便把头上的银簪留在了江边。
从此以后,这里就有了洁白美味的蒿笋。
每年初春,江边的芦苇刚刚发芽,蒿笋便随之探出了小脑袋,到了春夏之交,芦苇在河滩上织成青纱帐,蒿笋经过一个春天的生长,变得白白胖胖了。
它们把身子隐藏在芦苇丛中,等待人们去采集。
人们把新鲜的蒿笋剥去了一层外皮,便露出了里面洁白无瑕的笋芯,鲜嫩得仿佛吹弹可破——这便可以用来制作鲜美的菜肴了。
蒿笋的吃法很多,()每种做法各有各的妙处,()总少不了鲜、嫩、香、脆这四大特点。
这个季节,正值长江边上又一特产——籽虾上市的时候。
于是,蒿笋烧籽虾也就成为家乡的一道名菜,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银条托金
虾”。
瞧,白嫩的蒿笋上托着鲜红金亮的籽虾,红白相间,看一眼就会使人心醉;扑鼻的浓香沁人心脾,仿佛渗入了每一个细胞,使人胃口大开,垂涎欲滴;夹一段放入口中,只那么轻轻一咬,随着“咔”的一声脆响,一股奇特的鲜味从舌尖渐渐扩散开来,一直鲜到心里。
蒿笋()香浓味鲜,美味可口,()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
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多种微量元素,还有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的功效呢!
来吧,请到我的家乡来作客,勤劳淳朴的家乡人们一定会让您尝尝家乡的珍品——蒿笋!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美丽()善良()隐藏()
(3)蒿笋生长在哪里?请用直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4)用蒿笋做的菜有哪些特点?
答案:
(1)尽管……可是(或:虽然……但是……)不但……而且(2)美丽(丑陋)善良(凶狠)隐藏(暴露)
(3)它有一个奇怪的特性,就是它只产于江阴到丹阳之间沿长江的地段。
(4)答:用蒿笋做的菜的特点是鲜、嫩、香、脆。
(七)毛驴和牛大哥
有一天,一只老山羊爬山时把腿摔坏了,请毛驴把它背(bēi,b èi)回家。
毛驴向它要十斤山芋做报酬,老山羊拒绝了,自己一瘸一拐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老山羊骑在牛大哥的背上缓缓走来,毛驴于是问:“牛哥,它出多少山芋请你背它?
“千斤。
”
毛驴冷笑道十斤山芋还不干呢千斤你可别做梦了
牛大哥认真地说道:“不是我别做梦了,而是你别糊涂了!十斤山芋算得了什么?友谊的分(fēn,fèn)量重千斤呀!”
毛驴听了牛大哥的一席话,站在那扇(shān,shàn)了扇长长的耳朵,垂下头不好意思地走了。
(1)在短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下画横线。
(2)读了这篇寓言故事,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用文中的一句话,把下面的话补充完整。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ēi fèn shān
(2)略。
(3)毛驴冷笑道:“十斤山芋还不干呢!千斤?你可别做梦了!”(4)友谊的分量重千斤。
(八)紫罗兰
我赞美紫罗兰,赞美它别具一格的颜色、姿态,赞美它顽强的生命力。
紫罗兰的叶子真奇怪,别的植物颜色是绿的,它却偏偏是紫色的,而且颜色是那样深,那样浓,好像有谁刚在那叶子上染上紫色,马上就要滴下来似的。
紫罗兰的叶子狭长,跟竹叶的形状差不多。
盘屈的茎枝毫无拘束地伸向四周,初生的芽儿茁壮向上。
紫罗兰的花是淡红色的。
它好象是嵌在精致的紫色小船里的红玉石。
紫罗兰的花十分小,有三片柔柔的花瓣,花瓣中间有几根黄色花蕊,就像戴着一顶顶金黄色的小帽儿,又像展翅欲飞的金蝴蝶。
它们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弯,有的直。
看上去,那几个花蕊好像正围着一个圆圈游戏,玩得多开心!要是你去闻,鼻子还未凑近,一股淡淡的香味早钻进了鼻孔。
雨洒在叶面上,结成了一个个晶莹的小水珠儿,春风拂过,不时机灵地钻进泥土里。
紫罗兰的生命力很强。
有一次,我和几个小朋友玩得高兴,一不小心,把一枝紫罗兰折断了。
当时我很后悔,这么美的枝叶就要枯萎
了,我的眼睛润湿了,呆呆地站在那儿。
李阿姨见此情景,走过来对我说:“不要紧,断了可以再插上,它又会生根,长出很多很多紫罗兰来。
”哦,没想到它的生命力这么强,离开了根,还能坚强地活下去。
果然,不几天,那枝紫罗兰真吐出了嫩芽儿。
啊!紫罗兰,用它那朴实而又别具风韵的美,默默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我赞美紫罗兰!
1.短文的结构方式是___________。
①总起——分述——总结;②总述——分述;③分述——总述。
2.(1)短文开头的特点是__________。
(2)短文结尾的特点是___________。
(3)开头和结尾的关系是__________。
3.第3自然段的前六句,先写了紫罗兰花的(),接着写了紫罗兰花的(),最后写了紫罗兰花的()。
4.根据段意给短文分段。
第一段:写作者赞美紫罗兰。
第二段:写紫罗兰叶子和花的颜色,以及姿态。
第三段:写紫罗兰的生命力很强。
第四段:写紫罗兰默默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
5.用“~~~~”画出概括短文中心思想的句子。
6.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_________作用。
①概括这段内容。
②点明这段中心。
答案
1.①
2.(1)紧扣文题,总起全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点题,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3)首尾呼应。
3.颜色、姿态、香味
4.第1自然段;第2—3自然段;第4自然段;第5自然段。
5.最后一自然段
6.①
(九)我家的小院
小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的是紫色的月季和各色玫瑰。
北面有个挺大的葡萄架。
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下棋,大人们在这里看报、休息。
一只只蝴蝶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
到了秋天,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散发出醉人的香味。
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
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菜园。
地里种着黄瓜茄子西红柿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一眼看去,漂漂亮亮,惹人喜爱。
(1)填空。
这段话是按________顺序写的。
先写小院西面是________,北面有个_____ ________,院子东面种着___________________,南面是_________。
其中写得最多、最详细的是_________,这段话中的第____
句到第____句,都是在写这里的景色的。
(2)照样子写词语。
绿油油_________ _________漂漂亮亮__________________(3)用“”划出打比方的句子。
(4)给文中空白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答案
(1)空间;花圃;葡萄架;白杨;小菜园;小院北面;2,5。
(2)静悄悄气冲冲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3)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
(4)地里种着黄瓜、茄子、西红柿,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
(十)追赶风筝的孩子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两个孩子猛追着在晴空中越飞越远的一只断线风筝……
“你俩要是带翅膀的小天使就好了!”
“快变成一只能远走高飞的老鹰吧!你们就准能把风筝逮住!”……
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竟哈哈大笑地挖苦这两个气喘吁吁的孩子。
“对,人们为什么不能像鸟儿似的长出一双翅膀在空中飞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