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 稳中向好的中国经济

砥砺奋进的五年稳中向好的中国经济

◎本刊记者张亮孟庆川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处在深度调整期,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贫困、失业、收入差距拉大,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在不断增加;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过去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要素条件和市场环境发生明显改变,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相互交织,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着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面对世情国情深刻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励精图治,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以新思想引领新常态,以新理念指导新实践,以新战略谋求新发展,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稳”: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面对新情况新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积极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有序展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人民生活水平

持续改善,各类风险得到有效防控,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

5年来,我国经济始终保持平稳增长。2013—2016年,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年均增长率为7.2%,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明显快于全球经济同期2.5%的年均增速,保持了平稳增长趋势。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长6.9%,继续彰显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体量的持续扩大,增量尤为可观。2013—2016年,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平均达31.6%,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引擎。现在经济每增长1%,约相当于5年前增长1.5%、10年前增长2.5%。今年一季度,我国GDP总量约2.6万亿美元,几乎相当于2016年印度全年的经济总量。按照预期增长目标,我国经济现价GDP(不考虑价格波动,直接以当年价格计算)增量将超过8000亿美元,相当于2016年印度尼西亚的经济总量。

在经济平稳增长的背景下,我国就业总量持续扩大。2013—2016年,全国累计城镇新增就业5258万人(相当于韩国的人口总量),连续4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1%以下的较低水平。今年以来,就业继续保持向好势头,1—3月城镇新增就业334万人,同比增加16万人,是近5年来的最大增幅。

可控的物价涨幅和较高的居民收入增速,也充分表明我

国经济持续运行在合理区间。2013—2016年,物价保持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均在2%左右,保持较低水平。今年1—4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1.4%,继续处于温和可控区间。

经济平稳增长也带动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稳步提高。2012—2016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5940美元提高到超过8000美元,接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6.6%,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新的提高。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在世界219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国民总收入排名中,5年内前进16位,由2012年的第112位上升到2015年的第96位。

5年来,粮食连年丰收,为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随着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业创新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农业基础更为稳固。2013年粮食产量历史上首次突破12000亿斤,2014—2016年均在12000亿斤以上,标志着我国粮食生产水平已稳步跨上12000亿斤新台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受世界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和对我国经济短期数据波动的误判,个别国际机构时常抛出“唱空”中国经济的言论,但事实表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仍是我国经济运行主基调。今年6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官网发布声明,看好中国经济前景。IMF第一副总裁大卫·利普顿称,IMF工

作人员上调2017年中国GDP预计增速至6.7%,2018—2020年中国GDP平均每年将增长6.4%。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新经济领域的进一步开拓,将为中国经济平稳增长提供更强劲动力。

“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经济运行保持在中高速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加速优化,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新动能不断壮大,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为“先手棋”,深化“放管服”,大幅减少行政干预,提高整体经济效率,让市场主体放开手脚。并且,随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试点不断扩大,“五证合一”在全国统一实行,国企改革不断深入,11个“自贸区”推动的区域大开放格局逐步初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推动了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提出要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三去一降一补”的深入推进,推动我国经济结构不断改善。以钢铁、煤炭行业为重点去产能,仅2016年便退出钢铁产能超过6500万吨、煤炭产能超过2.9亿吨。今年1—5月,去除过剩产能工作持续深入推进,钢铁、煤炭去产能任务分别完成了60%和40%以上。去库存方面,房地产市场取得了积极成效,商品房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在去杠杆方

面,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发展直接融资,实施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等。随着减税降费、降低“五险一金”缴费比例、下调用电价格等利好举措,企业成本进一步降低。其中,减税降费每年为市场主体节省超万亿元,仅全面推行“营改增”一年的时间里,便实现减税超过6800亿元人民币,极大减轻了企业发展的负担,提高了企业收益。在补短板方面,公共设施管理、水利管理、交通运输仓储、环境保护等短板领域的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不断释放我国经济发展潜力。

服务业持续较快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日益显现,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2015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过半,到2016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首破5万亿元大关,成为世界第二大服务进口国和第三大服务出口国,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6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数据显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比上年增长9.3%,教育业增长11.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9.8%,均超过8.9%的平均增幅。

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模式创新,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在扩大内需政策措施作用下,我国居民消费潜力有序释放,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发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2013—2016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55%,高于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8.5个百分点。

2016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为53.6%,比2012年提高3.5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7.2%,比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消费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正逐步显现。

5年来,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全面推进,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13—2016年城镇人口每年增加2000多万人,截至2016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7.35%。伴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正大幅提升。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坚持协调发展的一项核心内容。“三大战略”实施进展顺利。“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进展,“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建设,陆续开工建设了一批重大工程和建设项目,区域开放开发步伐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推进,协同发展体制机制逐步建成,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工作正稳妥有序推进,雄安新区启动设立,更是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长江经济带发展取得成效,生态环保和经济辐射力增强。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四大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统筹推进,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协同、共同发展。

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今年6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交的《G20结

构性改革进展的技术性评估报告》认为,中国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成效显著。《报告》认为,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保持稳健增长,得益于结构性改革把准了方向、找对了路子。

“新”:经济发展新动能引领世界潮流

C919大飞机首飞成功、可燃冰实现稳定开采、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在我国问世、“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等,深刻表明我国正处于由投资拉动到创新驱动的历史性转变,创新正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新旧动能的转换关键在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实施“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凸显。2016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5500亿元,比2012年增长50.5%,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2.08%,提高0.17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大数据等高新产业的快速增长,使新动能逐步挑起我国经济发展大梁。2016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以2015年价格计算)达94825元/人,比2012年提高30.2%,年均提高6.8%。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2016年,我国创新指数名列全球第25位,比2012年提高9位,在中等收入国家中排名首位,大幅领先其他金砖国家。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随着商事制度改革和“放管

服”改革的持续深化,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不断显现。28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全面推进。2014—2016年,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超过4400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1362万户,年均增长30%。2016年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5万户,掀起了商事制度改革以来的新高潮。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大幅增长,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16年,受理境内外专利申请346.5万件,授予专利权175.4万件,分别比2012年增长68.9%和39.8%,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10万件,是继美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百万件的国家;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超过1.1万亿元。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平台经济、分享经济、协同经济等新模式广泛渗透,线上线下融合、跨境电商共享单车、在线教育、智慧医疗等新业态方兴未艾。“互联网+”

行动计划深入推进。网络购物快速增长,带动了快递业务迅猛扩张。2015—2016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年均增长28.6%,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18.1个百分点。2016年,快递业务量312.8亿件,比2012年增长4.5倍,年均增长53.2%。实际上,不只是商品,越来越多的服务行业也在通过互联网改造消费体验,重新培养用户习惯,这其中包括出行、快递、外卖、家政、旅游、租房。新动能的日渐给力,对我国产业优化的作用逐步显现。

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9月3日的G20峰会讲话中提出

了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四个药方”,其中一个就是创新增长方式。“向创新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把握创新、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经济的历史性机遇,提升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中国告别了过去30多年高能高耗的增长模式,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集成数字支付和网络平台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正在不断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中国经济的创新精神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过去5年,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圆满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的精彩收官和“十三五”的良好开局,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这份靓丽的成绩单,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福祉,给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也有力回应了中国经济“悲观论”、唱响了中国经济光明论,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

面向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依然任重道远。无论是破解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一些领域金融风险显现等内在问题,还是应对逆全球化暗流涌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等外部挑战,都需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按经济规律办事。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信心、勠力同心,以扎实努力推动中国经济巨轮劈波斩浪、穿云破雾,驶向更

加美好的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