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设置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政策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的通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4557197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4.png)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日期】2020.09.25•【文号】学位〔2020〕20号•【施行日期】2020.09.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正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的通知学位〔2020〕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位委员会,军队学位委员会,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已审议通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20年9月25日附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加快推进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就与挑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
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我国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一是完善了我国学位制度,开辟了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通道,实现了单一学术学位到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重的历史性转变。
二是探索建立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教融合为途径的中国特色专业学位培养模式。
三是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人才。
截至2019年,累计授予硕士专业学位321.8万人、博士专业学位4.8万人。
四是有力支撑了行业产业发展,针对行业产业需求设置了47个专业学位类别,共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9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8个,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行业产业,部分专业学位类别实现了与职业资格的紧密衔接。
关于做好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范围内
![关于做好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范围内](https://img.taocdn.com/s3/m/d5f042525fbfc77da269b1b1.png)
关于做好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范围内自主设置学科、专业工作的几点意见有关学位授予单位:自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部分学位授予单位按一级学科行使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并逐步开展按一级学科审核博士学位授权点以来,学位授予单位可以根据现行《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简称《学科、专业目录》,下同)的规定,在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下所有的学科、专业(即二级学科,下同)招收、培养研究生并授予博士、硕士学位。
实践证明,这项改革扩大了学位授予单位的办学自主权,有利于学位授予单位根据社会需求选择和确定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调整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结构;有利于学科建设以及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有利于引导学位授予单位按较宽口径培养研究生。
按一级学科进行学位授权审核和行使学位授予权已经成为我国学位授权审核和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改革方向。
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促进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经研究,决定开展在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内自主设置学科、专业的改革试点工作。
现提出如下意见:一、自主设置学科、专业的权限与原则1.自主设置学科、专业的试点工作,仅限于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范围内进行。
学位授予单位可以根据有关规定,按照自主设置的学科、专业招收、培养博士或硕士学位研究生。
对于此类一级学科授权点,现行《学科、专业目录》中相应一级学科下的学科、专业作为自主设置学科、专业时的参考。
2.学科、专业设置是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过程中的基础性工作。
学科、专业的设置要符合学科建设、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规律,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3.要注意发挥《学科、专业目录》中学科、专业设置和划分的指导作用。
设置《学科、专业目录》外的学科、专业,要注意从本单位学科建设和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局出发,统筹规划,严格论证,避免学科、专业设置的随意性。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实施细则》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实施细则》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266db23431126edb6f1a106e.png)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实施细则》的通知教研厅[2010]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人事)司(局),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位委员会,中共中央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各学位授予单位: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学位…2009‟10号)的规定和要求,为规范二级学科自主设置,优化学科结构,加快创新人才培养,特制订《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实施细则》。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实施细则教育部办公厅二○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附件: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实施细则根据《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学位…2009‟10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的规定,二级学科由学位授予单位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的一级学科目录,在一级学科学位授权权限内自主设置与调整。
为规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以下简称二级学科)自主设置,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一、二级学科的自主设置与调整,应遵循学科发展规律,要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学科特色的形成,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相适应。
二、二级学科设置的基本条件:(一)与所属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二级学科有相近的理论基础,或是所属一级学科研究对象的不同方面。
(二)二级学科要具有相对独立的专业知识体系,已形成若干明确的研究方向。
(三)社会要对该二级学科有一定规模的人才需求。
(四)学位授予单位应具备设置该二级学科所必需的学科基础和人才培养条件,有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能开设培养研究生所需的系列课程。
三、学位授予单位可在本单位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与调整授予博士学位的二级学科;在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与调整授予硕士学位的二级学科。
在职教师读博士研究生的政策
![在职教师读博士研究生的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28974260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11.png)
在职教师读博士研究生的政策在职教师读博士研究生的政策一、政策背景在职教师读博士研究生的政策,是指允许从事教育工作的在职教师在工作期间获得博士学位的相关政策。
这一政策的出台,旨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增强学校教育教学力量,以及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
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的背景下,这一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政策内容在职教师读博士研究生的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学习方式:在职教师可以选择非全日制或者弹性学制的博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允许根据自身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时间安排和学习进度的调整。
2. 学费补助:政府或学校可以提供一定额度的学费减免或者资助政策,以减轻在职教师读博士研究生的经济负担。
3. 学习支持:学校可为在职教师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持和便利条件,包括选题指导、科研经费支持、实习实践安排等。
4. 考核标准:针对在职教师的学习特点和实际需求,可以设置更为灵活和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特点的考核标准。
5. 毕业要求:在职教师的博士学位论文题目和研究内容,可与其教学实践或学校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对于一定领域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三、政策意义在职教师读博士研究生的政策,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这一政策有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学术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允许在职教师深造,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实践。
这一政策还有助于培养更多高水平、高素质的教育人才,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在职教师读博士研究生的政策是一项非常有益的政策举措。
在职教师通过攻读博士学位,不仅有利于个人的学术深造和专业发展,也能为学校和教育事业作出更为重要的贡献。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其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的提升对于学校建设和学生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政府和学校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在职教师读博士研究生的政策支持力度,为更多有志于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在职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为优惠的学习条件。
学校课程与教学-教育博士
![学校课程与教学-教育博士](https://img.taocdn.com/s3/m/93353a02c281e53a5802ff81.png)
河南师范大学学校课程与教学专业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5171)2018年8月为有效开展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和教育部《关于开展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特制定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造就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领域的复合型、职业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对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扎实宽广的教育专业知识,能够创造性地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复杂问题,胜任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等领域的高层次实际工作。
二、招生对象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招收对象是具有硕士学位、有5年以上教育及相关领域全职工作经历、具有相当成就的中小学教师和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人员。
三、学习年限及培养方式教育博士培养采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为四年。
我校教育博士按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全日制博士生原则上在学制内必须脱产学习。
非全日制博士生采用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第一学年课程学习期间和第四学年第一学期论文撰写期间必须脱产学习。
培养过程包括课程学习、综合考试、实践环节、开题报告、论文写作与论文答辩等环节。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小组集体指导。
四、课程设置和教学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应符合教育发展对专业化管理者和决策者、专家型教师及教育家培养的总体要求,课程内容要反映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前沿水平;课程结构应体现综合性、专业性和实用性;课程教学采用模块课程和学分制;课程教学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专题研讨、现场研究、案例分析及教育调查等方法,并加强课前自学、课后作业和网上辅导等环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需要完成的课程总量应不少于23学分。
课程安排如下:(一)公共课(5学分)(二)教育理论(不少于8学分)(三)教育研究方法(不少于4学分)(四)教育实践研究(不少于6学分)五、综合考试(中期考核)课程学习阶段完成后,博士研究生需在入学后的第五学期初之前参加院系所组织的中期考核以及相应的综合考试。
2024年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
![2024年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49c0a9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3.png)
2024年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基本上是根据学科门类分类、独立开设的原则制定的。
下面是一个关于2024年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简要介绍,总字数超过了1200字。
2024年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总体目标是提高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专门人才培养水平,充分发挥教育博士人才在教育科学领域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为此,该方案加强了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研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教育实践与应用能力相结合等方面的要求,强调了学位论文的独立性和创新性。
该方案对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设置做了如下规定:一、专业学位的学科门类划分: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学科门类主要包括:1.教育学门类:包括教育管理学、教育技术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等;2.心理学门类:包括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3.体育学门类:包括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科学与工程等;4.艺术学门类:包括音乐学、美术学等。
每个学科门类下设专业学位的学术方向,学术方向的设置要紧密结合学科的前沿和应用需求。
二、学制和修业年限: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学制为3~4年。
其中,1年为硕士学位课程学习,2年为博士学位课程学习和课程研究,1年为独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
三、课程教学: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课程教学分为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
学位课程包括专业学术基础课程、学科前沿导论课程、专业研究方法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等。
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学术背景和研究领域需求设置,包括专业选修课程和交叉学科选修课程。
四、科研与实践要求: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要求学生具备在教育科学领域开展系统研究和科学实践的能力。
学生在完成学位课程学习后,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课程研究,熟悉相关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前沿问题。
此后,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择研究领域进行独立研究,撰写学位论文。
五、学位论文要求:教育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创新性。
学位论文的研究课题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需要运用所学知识和研究方法对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解决。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关于施行《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通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关于施行《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1a649fc3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2.png)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关于施行《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已更名)•【公布日期】1990.11.28•【文号】学位[1990]030号•【施行日期】1990.11.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正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关于施行《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通知(学位[1990]030号1990年11月28日)《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下简称专业目录),业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9次会议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审议批准,从即日起正式施行。
专业目录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审核授予学位的专业范围划分的依据;同时,学位授予单位按此专业目录中各专业所归属的学科门类,授予相应的学位。
培养研究生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参照此专业目录拟订培养研究生的规划,进行招生和培养工作。
专业目录是在原《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试行草案)》(下简称试行草案)的基础上修改拟订的。
关于专业目录与试行草案的对照表以及学科、专业简介,将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写后另发。
现将专业目录发给你们,望转发所属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认真贯彻执行。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说明一、《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审核授予学位的专业范围划分的依据。
同时,学位授予单位也按此目录中各专业所归属的学科门类,授予相应的学位。
培养研究生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参照此目录拟订培养研究生的规划,进行招生和培养工作。
二、《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下简称专业目录)是在原《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试行草案)》(下简称试行草案)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目前和长远的需要,以及科学、文化和技术发展情况,为适应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形势经过修改拟订的。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研究生-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研究生-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3ceb7c8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0.png)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研究生-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研究生这个话题进行简要介绍,提出相关问题或讨论的背景,引起读者的兴趣。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概述内容示例: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学习中文的需求日益增长,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也因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作为一个培养高水平教育专业人才的研究生学位,其在支持和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研究生展开探讨。
首先,我们将阐述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定义和背景,介绍该学位的学科性质、培养目标和相关政策法规。
此后,我们将重点探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包括中文作为全球交流的重要媒介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中文教育的需求和重视程度。
随后,我们将深入探究研究生在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
这包括了研究生需要具备的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以及在实践中培养其领导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等。
我们还将介绍一些培养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研究生的具体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以及相关的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
最后,我们将总结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贡献,并展望学位研究生在该领域的发展前景。
我们将探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学位研究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才华,为促进中文教育国际化作出的贡献。
通过本文的探讨和分析,我们旨在为读者提供对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研究生的了解,并对其在国际中文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所认识。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文的阅读,从中获得启发和思考,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具体结构如下: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部分。
在概述中,将简要介绍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研究生的重要性和意义。
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
![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c741f781c758f5f61f672a.png)
附件一: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随着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快速发展,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
专业学位具有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具有特定的职业指向性,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
专业学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科技越发达、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社会对专业学位人才的需求越大,是现代高等教育学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日趋精细,职业实践越来越复杂,专业学位在丰富人才培养类型,促进知识经济产业成长,提升社会现代化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我国自1990年开始设置和试办专业学位教育,截至目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已批准设置19个专业学位,具有专业学位授予权的院校达到476所,累计招生85万人,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目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有力地促进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
与此同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对专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和更高要求。
二战以后,欧美各国大力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积极发展专业学位教育。
美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专业学位发展迅速,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英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英联邦国家,已形成了较完善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
法国的高等教育直接划分为大学教育和工程师教育,工程师教育是面向工程领域应用需求而开展的由本科到研究生的职业性教育。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https://img.taocdn.com/s3/m/f1ee98eaf5335a8103d22048.png)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招收对象是具有硕士学位、有5年以上教育及相关领域全职工作经历、具有相当成就的中小学教师和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人员。
招生专业领域暂定为学校课程与教学045171、学生发展与教育045172、教育领导与管理045173三个领域,试点阶段每校招生专业领域不超过2个。
招收对象是具有硕士学位、有5年以上教育及相关领域全职工作经历、具有相当成就的中小学教师和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人员,暂不招收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2009首批试点进行教育博士招生的学校有十五所,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2018年1月8号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2017年学位授权审核结果公示》审核通过的2017年新增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12个: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和扬州大学。
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2008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一、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教育学科类型、结构和层次,培养教育实践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设置教育博士专业学位。
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Doctor of Education”,英文缩写为Ed.D。
三、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造就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领域的复合型、职业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四、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扎实宽广的教育专业知识,能够创造性地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复杂问题,胜任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等领域的高层次实际工作。
五、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招收对象是具有硕士学位、有5年以上教育及相关领域全职工作经历、具有相当成就的中小学教师和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人员。
高校设立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探究
![高校设立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a5e7a49351e79b896802269e.png)
y
,
r e a
l iz
t
n
.
he
p
e c
ia l i z
f
u n
iv
e r s
it y
te a c
he
r s
d h e lp
he
c o n s t r u c t
io
n
o
f
t e a c
h in g q
u a
l if i c
a n
d
a
d m in is
t r a t io
一
、
教 育 博 士 专 业 学位 的发 展
io
n
;P r o o
fe
s s
io
v e
n a
l De g
r e e ; s
ig
r o
n
i f ic
e s s
a n c e ; c o n s t r u c t
n a
io
n
A bs tr is t i c
g
r e e
a c
o o
t
T h
.
r o u
g h the
l y s is
f
t
he de
n
中圄 分 类号
O
n
:
G645
r o
文献 标识码
f e s s io
n a
r
:
A
r ee
文章编 号
o
:
100 1
—
2435
e r s
(2 0 0 8 )0 4
—
0466
—
04
2024年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生发展与教育专业领域培养计划
![2024年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生发展与教育专业领域培养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5f3d75d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0e.png)
2024年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生发展与教育专业领域培养计划2024年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生发展与教育专业领域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备高水平研究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能够在学生发展和教育领域中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
以下是该计划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内容:培养目标:1. 培养学生对学生发展理论和教育政策的深刻理解,形成独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具备科学研究和教学设计的能力,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具备跨学科合作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能够有效地与教育机构、师生家长等相关方进行合作。
4. 培养学生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学生发展与教育领域的交流和合作。
培养内容:1. 学生发展理论与实践:学习和掌握学生发展的最新理论,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需求,并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
2. 教育政策与改革:研究国内外教育政策的发展趋势和改革实践,了解政策对学生发展和教育的影响,并探索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
3. 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学习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问卷设计、访谈技巧、数据收集与分析等,能够独立进行研究项目。
4. 教学设计与评估:学习和掌握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包括课程设计、教学评估等,能够设计和评估学生发展和教育相关的教学活动。
5. 实践与实习:参与学生发展和教育实践活动,包括学校实习、社会实践等,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经验。
该研究生培养计划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发展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将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独立的研究项目,同时参与学生发展和教育实践项目,提升综合能力和实践经验。
通过该计划的学习和培养,学生将具备独立开展学术研究和教学设计的能力,为学生发展和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做出贡献。
专业学位博士点 申报要求
![专业学位博士点 申报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524a03a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d.png)
专业学位博士点申报要求专业学位博士点申报是指学校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在学科领域内开辟专业学位博士教育的学位点。
申报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学校具备条件:学校应具备完善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拥有稳定的教育资源和研究实力。
2.学位点设置:申请学位点的学科必须已经取得硕士学位授权,并且有明确的发展计划和目标。
3.教师队伍:学校需要具备博士教育相关的教师资源,包括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教授和研究生导师等。
4.学生管理:学校要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确保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和学业进展。
5.经费保障:学校应有足够的经费保障,确保专业学位博士教育的平稳运行。
总之,专业学位博士点申报要求是多方面的,包括学校条件、学科设置、教师队伍、学生管理和经费保障等多个方面,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才能顺利通过审批。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修订印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办法》的通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修订印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d4edd377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83.png)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修订印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12.01•【文号】学位〔2020〕29号•【施行日期】2021.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正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修订印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办法》的通知学位〔2020〕2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位委员会,军队学位委员会:为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机制,加强省级统筹,推动学位授予单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求和自身办学特色与学科专业水平,主动调整优化学位授权点结构,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将修订后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办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20年12月1日附件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办法(2020年7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修订)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试点工作的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规定的动态调整,系指各学位授予单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本单位学科发展规划与实际,撤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位授权点,并可增列现行学科目录中的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的其他学位授权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位委员会、军队学位委员会(下称“省级学位委员会”)在数量限额内组织本地区(系统)学位授予单位,统筹增列现行学科目录中的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的学位授权点。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学位授权点,包括:1.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仅包含博士学位授予权,不包含同一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2. 硕士学位授权学科;3.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教育博士2024招生简章
![教育博士2024招生简章](https://img.taocdn.com/s3/m/1d7b865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09.png)
教育博士2024招生简章一、招生计划2024年,我校计划招收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XX人,具体招生计划请关注学校研究生招生网站。
二、报考条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 考生的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已获硕士学位者;(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3)获得学士学位后有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起至博士生入学之日)工作经验,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3.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4. 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5. 两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三、报名方式1. 网上报名: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学校研究生招生网站进行网上报名,并按照要求如实填写个人信息。
2. 报名材料:考生须在报名时提交以下材料:(1)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2)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3)专家推荐信;(4)其他需要的材料。
3. 报名费用:报名费用按照学校规定缴纳。
四、考试安排1.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安排在XX月XX日左右,具体时间请关注学校研究生招生网站的通知。
2. 考试地点:考试地点设在学校本部,具体考场请考生自行查询。
3. 考试科目:考试科目包括综合素质、专业知识、英语等,具体科目请关注学校研究生招生网站的通知。
五、录取规则1. 学校将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综合素质、专家推荐信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2. 对于达到国家复试分数线的一志愿合格生源,按照招生计划的100%进行录取。
对于调剂生,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录取。
六、学制与学费1. 学制:我校的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三年。
2. 学费:根据国家规定,博士研究生学费为每年X万元,三年共计X万元。
七、奖学金政策为鼓励优秀学生报考我校博士研究生,我校设立了多种奖学金。
具体奖学金政策如下:1. 学业奖学金:覆盖面为100%,每年评选一次,奖励金额为X万元。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e5b1fff5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f.png)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日期】2011.03.08•【文号】学位[2011]10号•【施行日期】2011.03.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学位[2011]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位委员会,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现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印发给你们。
有关培养工作的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附件: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二○一一年三月八日附件: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一、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完善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设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
二、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Doctor of Engineering”,英文缩写为D.Eng。
三、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相关工程技术领域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以及规划和组织实施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能力;在推动产业发展和工程技术进步方面作出创造性成果。
四、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由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的高等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由高等学校授予。
五、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对象,一般应已获得硕士学位,并具有较好的工程技术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六、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应根据培养对象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要求设计。
实行多学科交叉培养和导师团队联合指导。
七、工程博士的学位论文工作应与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实现企业技术进步和推动产业升级紧密结合,学位论文能反映学位申请者的贡献及创造性成果。
八、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证书格式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制定,学位获得者的学位证书由学位授予单位颁发。
教师教育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师教育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715210767f5acfa1c7cdc3.png)
教师教育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0121)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宽厚的教育理论素养、高度的创新精神、独立的科研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研究型、高层次教育类专门人才。
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2.掌握宽厚的教育专业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教师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熟练掌握教师教育研究方法,形成批判性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用一门外国语熟练阅读专业文献和进行学术交流。
3.具有广博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教师教育政策与制度研究2.教师教育理论研究3.教师发展研究4.教师教育信息化研究三、修业年限博士生修业年限为3-6年,基本学制为3年。
非全日制博士生或生源为2年制硕士生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硕博连读学生的基本修业年限为5年。
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的博士生可以申请提前毕业,提前毕业的条件为:博士生在读期间须全日制脱产学习,成绩优异;答辩前至少在CSSCI检索源刊物上公开发表了3篇学术论文。
四、培养方式1.博士研究生培养采用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并以科学研究为主的方式进行。
课程学习要体现为科学研究服务的宗旨,要有助于开阔博士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博士生批判性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力求科学研究贯穿博士生培养全过程。
2.采取导师负责和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导师是博士生培养的第一负责人,在博士生培养中起主导作用;博士生指导小组配合导师全程参与博士生的指导工作,充分发挥集体培养优势,为博士生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使博士生在博采众长中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
3.博士生应尽早进入学位论文研究阶段。
博士生入学后两个月内,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和领域,制定个人研究和学习计划,并由博士生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报学院备案。
4.实行学术交流和报告制度。
博士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参加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1次,并提交论文;应至少在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上宣读自己撰写的论文1次或在学院范围内公开做学术报告2次。
博士学位授权点增设规划的构建及推进策略
![博士学位授权点增设规划的构建及推进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4c86a4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0d.png)
博士学位授权点增设规划的构建及推进策略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增设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构建博士学位授权点增设规划和推进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构建博士学位授权点增设规划1.深入调研和分析:在制定博士学位授权点增设规划之前,需要对高校现有的学科领域、研究方向和人才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
通过了解相关情况,可以明确学科发展的瓶颈和需求,为制定授权点增设规划提供依据。
2.明确发展目标和定位:在构建授权点增设规划时,需明确发展目标和定位。
可以根据学校的整体定位和发展战略,结合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发展的趋势,在适当范围内确定增设授权点的学科领域和方向,以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学科竞争力。
3.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制定授权点增设规划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学科建设条件、教师队伍建设、硬件设施建设、研究平台支撑等。
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包括建设时间、经费投入、人员配备等,以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4.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增设需要得到国家教育部门和相关专业学会的支持和认可。
因此,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充分了解相关政策和标准,确保规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推进博士学位授权点增设的策略1.优化学科布局:要深入分析学科发展的趋势和需求,优化学科布局,将授权点增设与学科发展的潜力和特色紧密结合起来。
可以借鉴国内外高水平高校的经验,选择具有发展潜力和优势的学科领域进行增设,以提高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学科竞争力和影响力。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增设离不开优秀的师资队伍。
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吸引和培养一批有国际视野、具有创新能力和教学经验的优秀人才。
可以通过增加引进人才的渠道和政策支持,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3.完善科研平台支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增设需要有良好的科研平台支撑。
可以通过合作研究院、联合实验室等形式,引入先进的科研设备和技术,为博士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商管理硕士 法律硕士 建筑学硕士 教育硕士 工程硕士 临床医学硕士
公共卫生硕士 口腔医学硕士 农业推广硕士 兽医硕士 公共管理硕士
到2000年底,大陆专业学位研究生占 研究生总量的比例超过了10%。
2、教育硕士学位(1996年设置)
主要面向中小学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及管 理工作的人员,分设“学科教学” (数 学、语文、政治、物理、化学、生物 ) 和“教育管理”两大培养方向,计有 7 个专业,由部分师范大学(学院)进行 试点。
美国自19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高 教育行政领导职务逐渐改由博士学位 拥有者担任,美国大学校长的80%以上有 博士学位,其中以教育学科的博士为最 多,占总数的43%。 目前大陆的绝大多数大学校长,都是 理工医农类专业出生,他们是自己专业 领域的专家。但是作为大学校长,面临 的是大学的领导和管理工作,如果没有 教育专业的专门训练,很难很好地履行 领导和管理学校职责。
专业学位的要求:
通过高水平的专业训练从而达到一定 水平,具有从事某种职业工作的能力, 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以结合实际,发展实践能力为显著特 点。并以此区别于学术性学位,是学术 性学位所无法代替的。 坚持职业性方向,体现实践性和综合 性特点是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根本方向。
2、质量评价标准和质量观必须改变 大陆目前在设置教育博士专业学位 问题态度犹豫,主要受学术性博士学位 教育质量观的影响,导致怀疑甚至否定 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 主要有以下几种观念: 第一,认为博士生教育是精英教育, 目前只有少数人能够接受博士学位教育, 应该保障博士学位的质量,维护博士学 位教育的社会声誉。
三、设置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必 须解决的几个认识问题
1、对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性质要有正确认 识和准确定位。 广为接受的是学术性的教育学博士学 位,人们对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持怀疑和 拒斥态度。 专业学位教育属于一种职业教育,专 业学位具有职业性,一般在具有鲜明职 业背景的学科领域中开设,主要授予受 到过高水平专业训练的人才。
关于设置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 政策建议
张应强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2002年10月 淡江大学
关于设置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 政策建议
一、硕士层次的教育专业学位已不能满 足社会需求 二、设置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 三、设置教育博士专业学位首先要解决 认识问题 四、相关政策建议
一、硕士层次的教育专业学位 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2、目前大陆对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有着广泛 的社会需求 大陆目前虽然没有设置教育博士专业 学位,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社会上对这 种新型学位有广泛需求。目前是在学术 性的教育学博士学位框架下来满足这种 需求。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目前正 致力于开展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
面向大学校长等高层次大学管理人员, 效果比较好。 3、从造就教育家型校长的角度来看,需要 建立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制度。 设置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目的之一是 培养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高级管理人才, 特别是大学校长。 中外大学发展史说明,办好大学,校 长是关键。
二、设置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 必要性
1、单一的教育学博士学位体系已不能满足 实际需要。 教育领域同时存在着发展教育理论和 发展教育管理实践两种现实需要,这两 种现实需要有着巨大差异,不能在同一 种博士学位教育体系中得到满足。
单一的学术性学位与教育学强烈的实践特 性和教育的专业特性是不相适应的。 教育学博士学位教育体系,实际上发挥着 满足两种不同需要的作用,在运行过程 中已经产生了诸多矛盾。 第一,学术性学位授予和培养模式, 不利于突出面向实际领域的博士研究生 培养的目标要求; 第二,授予统一的教育学博士学位, 使教育专业与高等教育管理和高等学校 管理从业资格相脱离;
3、当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不对大学教师和 管理人员开放。
从从业角度讲,无论是中小学教师,还 是高等学校教师,都是以教育为职业的, 需要接受教育专业的教育和训练。 对广大的高校管理人员则缺少相应的教 育与培训机制,这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 发展需要,特别是管理干部专业化需要 是不适应的。 高校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需要管理人员有较高的教育管理经验与 水平,在学历层次上也有必要予以提高。
哲学博士学位。 目前,美国127个教育管理博士点中的 104个授予教育博士专业学位。 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在部分院校开 设了教育博士学位(EdD),1998年英国 有24所大学开发了29个教育博士专业学 位计划,远远多于其他学科,形成了两 种类型博士学位并存的局面。 澳大利亚到1996年,38所大学中有一 半开发了教育博士专业学位(EdD)。
2、不少国家都设置了教育博士专业学位 1960年代以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专 业博士学位增长很快,大部分分布在医、 法、工程、教育和商业管理领域。 美国是设置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最早的 国家,也是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最发 达的国家。 189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 设置了教育学博士学位,主要培养推动 学术发展的学术性人才,授予教育学哲 学博士学位。
1920年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建立了全美 第一个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点,目标是让 有确定职业的人们获得特定的专业技术, 培养面向实际工作岗位的学校管理人员、 政府教育部门管理人员和政策研究人员。 到1947年,美国已经有31所大学建立 了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点。 1995年,在美国127个教育管理博士点 中,有61个只授教育博士专业学位,43 个既授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又授教育学
第三,学术性博士学位教育的脱产学习 方式,限制了高等学校选送安心于高校 管理工作的骨干攻读高一级学位; 第四,按照与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相适 应的模式进行招生和培养,忽视高等学 校高层管理人员的特点,不能适应高等 学校对高级管理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 要求; 第五,通过单一学位类型执行多重标准, 不利于维护学位的质量,也不能突出专 业学位的特色。
第二,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大多数采 用在职学习的方式进行培养,学习时间 得不到保证,质量不会太高。 第三,专业博士学位教育以实践性问 题为主,博士生培养缺乏理论基础,学 术水平不高。 为了推进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开展, 必须区分两种类型的博士学位教育,转 变质量评价标准和质量观,实现专业博 士学位培养规格和质量标准的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