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态学期中试卷和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大学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判断并改错(每题1分,共100题,对用√号,错用×,标在前面括号里) ( × )1、 K-选择,到成熟阶段有利于K- r-选择。 ( × )2、据Olson (1958)估计,从裸露的沙丘到稳定的森林群落,大约经历100 1000年的历史。 ( × )3、植物繁殖体的传播距离决定于3方面因素:可动性、传播因子、地形 动物条件。 ( √ )4、多元分析的基本单位叫做实体,描述实体数量特征的各种数据项目称为属性,在群落生态学研究中,实体可以是样方、标地、林分或群落等等。 ( √ )5、环境总是针对某一特定主体或中心而言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离开了这个主体或中心也就无所谓环境,因此环境只是具有相对的意义。 ( √ )6、半自然环境指被人类破坏后的自然环境。 ( √ )7、太阳黑子出现的数量同地球上的降水量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 √ )8、生态因子也可以被看做环境因子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而环境因子则是指生物体外部的全部要素。 ( × )9、生物对某一个极限因子的耐受限度,不 会因其他因子的改变而改变。 ( √ )10、大马哈鱼生活在海洋中,生殖季节就成群结队洄游到淡水河流中产卵,而鳗鲡则在淡水中生活,洄游到海洋中去生殖。 ( √ )11、生态因子的补偿作用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作部分补偿,且因子之间的补偿作用也不是经常存在的。 ( √ )12、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生物耐受范围,它就会成为这种生物的限制因子。 ( √ )13、因为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来说同等重要,生态学家一旦找到了限制因子,就意味着找到了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因子。 ( √ )14、Liebig 只适用于稳定状态,即能量和物质的流入和流出处于平稳的情况下才适用。 ( × )15、生物的耐性限度是不可以改变的。 ( √ )16、生态幅主要决定于各个种的遗传特性。 ( × )17、一生物种对某一生态因子的适应范围较宽,而对另一因子的适应范围很窄,在这种情况下,生态幅常常为后 前一生态因子所限制。 ( √ )18、除内稳态机制可调整生物的耐性限度外,还可以通过人为锻炼方法改变生物的耐性范围。 ( √ )19、海州香薷,在安徽海州指示铜矿的存在,而在辽宁,河北等地,则成为路边杂草,失去指示意义。 ( √ )20、用于环境污染监测时,要选择对干扰反应敏感、生态幅狭窄并且易于获得或易于栽培的一些种。预报农时或反映自然现象时,一定要注意指示生物的区域。
( √ )21、有试验表明,蚜虫,在连续有光的条件下,产生的多为无翅个体;在连续无光的条件下,产生的也为无翅个体;但在光暗交替条件下,则产生较多的有翅个体。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22、如果海洋中的浮游藻类沉降到光补偿饱和点以下或被洋流携带到光饱和点以下而又不能很快回升表层时,这些藻类便会死亡。
(×)23、由于植物需要阳光,所以,扎根海底的巨型藻类通常只能出现在大陆沿岸附近,这里的海水
10 100m。
(√)24、动物的分布并不局限在水体的上层,甚至在几千米以下的深海中也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这些动物靠海洋表层生物死亡后沉降下来的残体为生。
(√)25、蓝、紫光主要被叶绿体吸收,我们将这部分辐射称为生理有效辐射。
(√)26、生长在高山的植物茎干粗短,叶面缩小,毛绒发达也是短波光较多所致。
(×)27、生物的昼夜节律存在内部控制机制。在实验条件下即使不存在昼夜交替,但这种特性不会保存一段时间。
(×)28、长日照植物通常是在日照时间长于一定数值才开花,否则就只进行营养生长而不开花,这类植物通常是在夏天早春或深秋开花。
(×)29、一般地说短日照植物起源于北方南方,长日照植物起源于南方北方。
(√)30、在脊椎动物中,鸟类的光周期现象最为明显,很多鸟类的迁移都是由日照长短和变化所引起,由于日照长短和变化是地球上最严格和最稳定地周期变化,所以是生物节律最可靠的信号系统。(√)31、很多野生哺乳动物(特别是生活在高纬度地区地种类)都是随着春天日照长度地逐渐增加而开始生殖的,如雪貂,野兔和刺猬等,这些种类可称为长日照兽类。还有一些哺乳动物总是随着秋天短日照的到来而进入生殖期,如绵羊,山羊和鹿,这些种类属于短日照兽类。
(√)32、高温使蛋白质凝固,酶系统失活;低温将引起细胞膜系统渗透性改变、脱水、蛋白质沉淀以及其他不可逆转的化学变化。
(√)33、生物完成生命周期,不仅要生长而且还要完成个体的发育阶段,并通过繁衍后代种族得以延续。最明显地例子是某些植物一定要经过一个低温“春化”阶段,才能开花结果,它就像信号开关一样,这个关不过,就不能完成生命周期。
(√)34、在生物发育的温度内,温度与发育历期成双曲线关系。
(×)35、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这就是贝格曼阿伦规律。
(√)36、动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主要表现在热中性区窄,下临界点温度低和在下临界点温度以下的曲线斜率小等几个方面。
(√)37、动物对高温环境的一个重要适应就是适当放松恒温性,使体温有较大的变幅,这样在高温炎热的时刻身体就能暂时吸收和贮存地热并使体温升高,而后在环境条件改善时或躲到阴凉处时再把体内的热量释放出去,体温也会随之下降。
(×)38、极端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也是限制生物分布的重要条件。在垂直分布上,长江流域及福建地区马尾松分布在海拔1000-1200 2000-3000m以下,在这个界限的上部被黄山松取代,此现象表明海拔1000-1200 2000-3000m是马尾松的低温界限,同时又是黄山松的高温界限。
(×)39、大多数植物在变恒温下发芽较好。但也有些植物的种子在恒温下变温下发芽同样良好。(√)40、研究生物的季节性节律变化与环境季节变化关系的科学叫做物候学。
(√)41、进入休眠状态的动植物可以忍耐比其生态幅宽得多的环境条件。
(√)42、植物种子的休眠现象和后熟作用是植物对不利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这对寒带,温带等季节变化明显地区的植物有巨大意义。
(√)43、水生植物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以保证各器官组织对氧的需要。机械组织不发达或退化,以增强植物的弹性和抗扭曲能力,适应于水体流动。
(×)44、水生植物在水中面的叶片多分裂成带状,线状,而且很薄,以增强吸收阳光、无机盐和CO2的面积。
(√)45、许多旱生植物叶面积很小,具有发达的根系,且气孔下陷。
(√)46、夹竹桃叶表面被有很厚的角质层或白色的绒毛,能反射光线。
(×)47、淡水动物体液的浓度对环境是高等渗性的。那么它们一是使排出体外的盐分降低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