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孕育下东北古代民族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孕育下的东北古代民族文化摘要:东北地区地处长城以北的地区,独特的自然的因素影响了其生活生产方式。
在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东北古代民族形成了一些自己独有的精神特质。
吸收和传播是一种文化发展和传承所必要的,东北古代民族文化也同时具备了这两种特质,在开放中吸收外来文化,并且将自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播出去。
关键词:东北古代民族自然斗争文化
中图分类号:k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0-0000-01
据考古证实,东北地区早在距今28万年前这里就有先民活动,1983年考古工作者在辽宁建平与凌源两县交界处的牛河梁村发掘的大型祭坛、女神庙、积石冢即“红山文化”遗存,给世人展示了原始社会末期东北文化的独特风貌,证明五千年前这里已经形成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社会,从而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
这也就说明东北文明与中原华夏文明曾并存于世,从而也就有力地修正了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所谓中华民族及其文化起源于黄河中下游然后向四周扩散的单源中心说。
其文化底蕴之深厚,自然不言而喻。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反映某一特定时间和空间范畴内特定人群对世界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由于人类自身及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表现出不同的特质。
东北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
一
东北作为地域的概念,在这一地区生活着许多骁勇善战、彪悍勇猛的少数民族。
这些少数民族,除外迁来的汉族外,主要是属于肃慎族系的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渤海、女真、满族;属于东胡族系的东胡、乌桓、鲜卑、室韦、契丹、奚、蒙古;属于秽貊族系的扶余、高句丽等。
这些古代东北民族在人烟稀少、酷寒的东北大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孕育了东北地区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特征。
东北地区地处长城以北的温带、寒带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
其西面为草原,中部是平原,北部纵亘大、小兴安岭,东部有长白山脉,多山地、丘陵,深林面积较大,且临大海。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游牧、渔猎、农耕三种生产方式,其基本特征是逐水草而居,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这与中原地区农耕生产的定居性、稳定性有明显的差别:“长城以南,多雨朵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
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食,转徙随时,车马以家。
此天时地利所以限南北也”;①鲜卑“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涉猎为业”;②契丹旧俗“马逐水草,人仰潼酪,挽强射生,以给日用”;③女真“旧俗无室庐,负山水坎地,梁木其上,迁徙不常”。
④这种生活状态造就的动态文化与农耕文明的安贫乐道、
安土重迁的观念大相径庭,它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特质;在自然中能够生存下去便是这一地区人们最实际的愿望,因此在迁徙中不断的与自然斗争,寻求生存下去的源泉,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练就了刚强坚毅的民族性格。
重实尚用便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二
宋代沈括在介绍东北地区气候时说:“地寒多雨,盛夏重裘,七月陨霜,三月释冻”。
⑤曾经两次出使辽国的苏颂也写诗描绘了辽朝地区的寒风,“北海蓬蓬气怒号,厉声披拂昼兼宵。
百重沙漠连空暗,四向茅檐卷地飘”。
⑥恶劣的自然环境使靠天吃饭的古代东北民族总是受自然灾害所累,频发的自然灾害对其便是致命的打击。
元定宗三年(1248)的一次大旱,便造成了“河水尽涸,野草自焚,牛马十死八九,人不聊生”⑦的严重后果。
要维持自身的生存,东北各民族就必须学会以坚强的意志和极大的耐力与自然作斗争,善于在残酷的社会中求生存,这就要求东北古代民族必须具有彪悍的民族性格。
三
在生活资源缺少而满足不了人们需求时,便会以斗争掠夺的方式使自己能够生存下去。
自先秦以来,东北诸民族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时有发生,在斗争中更是有不少国家灭亡。
扶余的灭亡就是这种斗争残酷性的真实写照,扶余位于黑龙江松嫩流域,由于自然环境及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所以扶余的农业十分发达,社会发展也
是东北地区最快的。
于是扶余国民便开始享受其经济发展带来的富裕的生活,而抛弃了原始的斗争能力。
所以在东胡和肃慎的联合夹击下而灭亡。
此外回顾东北古代民族发展史我们还可以看到,契丹、女真、蒙古、满等民族不仅在东北地区建立起自己的统治,而且还以军事手段从东北走向中原甚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统一政权,从文化形成的角度来看,这种长期、激烈的军事斗争对培养东北民族骁勇善战的性格。
东北古代民族这种在与自然斗争和与人斗争中不断形成的重实尚用、开拓进取的精神特征,使其能很快的接受先进的文化。
然后再将这种先进的文化融入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中,在自己的民族土壤中生根发芽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为自己本民族服务。
在频繁的对外斗争中,不断的吸收当地的文化。
古代东北地区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往往落后于中原地区,因此由于对中原地区的向往,也由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东北民族必须向其他民族尤其是中原民族学习。
东北古代文化中,渤海国文化格外引人注目。
为了学习唐朝的先进的文化,渤海向唐朝遣使达132次之多,这些使臣带回了大量的汉文书籍,繁荣了渤海国的文化。
女真人建立金朝后,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思想水平,大力引进儒学书籍,尤其是世宗、章宗时期,高度重视儒学书籍的翻译和印制。
大定之始,“世宗锐意经籍”,⑧章宗明昌五年(1194),“置弘文院,译写经书”。
⑨经过世宗的努力,到章宗时,金朝对唐宋名儒文集
的收集和翻译工作出现了一个高潮。
在东北民族开放的文化体系框架内,东北古代各民族与中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是双向的,而不是单一的。
东北汲取中原文化精华的同时,他们的一些文化创造也深深的影响了中原各民族。
以赵国为例,赵国地处北边,经常与东胡等北方游牧民族接触。
赵武灵王看到胡人在军事服饰方面有一些特别的长处:穿窄袖短袄,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比较方便;作战时用骑兵、弓箭,与中原的兵车、长矛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机动性。
使赵国军事力量日益强大,而能西退胡人,北灭中山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习胡服,求便利”也成了我国服饰变化的总体倾向。
减弱了华夏民族鄙视湖人的心理,缩短了二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推进了民族融合。
综上所述,自然的因素是东北古代民族精神特征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农耕民族的生活节奏相对而言比较舒缓,生活范围相对固定较为安逸。
而游猎民族的情况则大不相同,他们狩猎的对象往往是凶猛的野兽,转眼之间可能就会变成猎物口中的食物。
迅速而紧张的狩猎经过千万次重复,就变成了东北民族世代传承的思维定势。
而这一思维定势沉淀于民族心理的潜意识当中,成为东北民族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的特点。
特殊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环境和与之相关的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东北民族坚强的意志、挺拔的精神、英勇善战的性格,也给他们的文化带来了一种雄健豪迈、清新自然的格调。
东北古代民族是大自然的杰作。
注释:
①③(元)脱脱:《辽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73、923页。
②《魏书》卷一《序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页。
④⑨(元)脱脱:《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1684页。
⑤(宋)沈括:《熙宁使契丹图抄》。
⑥(宋)苏颂:《苏魏公文集》,中华书局,1988年版。
⑦(明)宋濂:《元史》,中华书局,1967年版,第39页。
⑧(元)王溥:《五代会要(卷29)》,故金尚书右丞耶律公神道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