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创新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创新”可以说是学校教学永恒的主题。因此,课堂教学创新一直是新课改以来教师们所追求的目标。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施教,效果可能会截然不同,其差异的关键在于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没有呢创新。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提倡课堂教学创新,对贯彻新课程理念,克服课堂教学”形式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开展课堂教学创新呢?笔者认为,立足所教学科的实际,教师做到精讲,学生做到多练,展现课堂教学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风格。课堂教学不搞“花架子”。不走形式,课堂教学灵活开放,充分发挥不断地积累所教学科中的点点滴滴经验,从小事做起,踏踏实实的不断成就高效课堂。具体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n堂教学,精心设计,教师精讲,学生多练,展现课堂教学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风格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方法是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的统称。教是为了学,学是为了今后的不用教,如果教师在教学方法不够恰当,就不能做到精讲,那
样学生就不会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教师的讲,是不是精讲?关键在于教师讲的艺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举例子,打比方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讲,要抓住重点,尤其是在教学内容里,找到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好学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集中精力的注意听,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发展思维的内动力,是学生永不枯竭的学习的动力源泉。例如,在讲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时,可以采用“猜你的年龄游戏”,老师说:“我不知道你的年龄,但我可以算出你的年龄,你们信不信?”这样,学生就会马上引起兴趣,然后,马上找学生进行尝试,结果真的好灵验,学生就会产生学习的欲望。
常言说,“知识是学得的,能力是习得的”。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渠道,加强对学生的练习,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对知识的运用,在课堂中,教师做到了精讲,这样,就节约了更多的时间,学生可以得到充分的练习。学生真正的做到多练。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尽量做到精心备课,上课时做到精讲。同时,当堂的知识,当堂练习,这样,课堂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结合内容,讲究方法,探索规律,化繁为简,将复
杂问题转化、归纳为学生易于掌握知识
课堂教学必须为教学内容服务,为了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方法是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要讲究方法,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人们经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就是这个道理。方法得当,教学效果就会好,就会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新颖,课堂教学就有创新。
因此,课堂教学之前,要精心备课,要精心设计提问的内容和形式。使内容具有典型性、目的性、多样性、启发性、发散性、灵活性和新颖别致。使形式多种多样。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把结论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学生分析问题情境,观察和思考,并给学生以适当的思考时间,使他们获得“亲自得出研究结论”的创新机会。
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挖掘教学内容的实质,不断的探索教学内容中的规律,寻找规律,并运用规律,这样会起到教学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习“圆的有关性质”一节课时,把在同圆或等圆中,两条弦,两条弧、两个圆心角、两个弦心距,如果有一组量对应相等,其余各组量均都相等。再如,在人教版九年级上《数学》“切线的性质定理”一节中,这里题设、结论多而杂,易混淆,如何将这一复杂的内容转化简单的、易学的结论呢?教师可以这么做,先引导学生理解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推论1: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推论2:经过切点且垂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在这一个定理和两个推论中,教师指出:定理中题设和结论中涉及到的三个要点:切线、切点、垂直. 接着引导学生发现主要有三个条件,即:(1)垂直于切线;(2)过切点;(3)过圆心。在这三个条件中,如果把任意两个条件做为题设,那么第三个条件就可以做为结论。最后,就可以告诉学生,我们在使用切线的性质的时候,就看是不是满足其中的两个条件,如果满足了两个条件,就可以推出第三个条件,这样,不但将切线的性质定理及其推论的内容记住了,而且能记得非常牢。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习难度而达到了教学目的。在实施课堂创新行为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老师可以把复杂的内容,归纳出一个简单结论,学生易于掌握和运用。也就是说,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创新的成就感。通过这样的方法,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学生易于掌握的知识,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相互配合,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提高课堂参与度
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的活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
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动”起来。例如,在讲初中数学“正方体侧面的展开图”的时候,因为这个内容情况特别多,并且还抽象,教师就可以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让大家自己动手参与操作,让学生拿出正方体自己进行剪开,并把各种情况画下来,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看看自己是不是都找到了,有没有遗漏,教师进行点评,通过得出结论,然后,再总结出规律,如何把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记住,便于今后的理解。这种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比看老师做,听老师讲解获得的知识要牢固得多,在参与实践活动中,能够强有力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成了活动主人,既长了见识,丰富了对圆柱体侧面积的理解,拓宽了使用领域,更重要的是在亲身实践过程中实现了自身价值,尝到了学习的快乐。
总之,课堂教学创新是我们每一个教师追求的目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不断的探索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的获得知识,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