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 建筑结构设计原理介绍(任务二 建筑结构的发展和运用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现代
建国前 1927~1937年是我国土木工程及金属结构建设的黄金时代,代 表作品有:
沈阳皇姑屯机车厂钢结构厂房(1927) 广州中山纪念堂圆屋顶(1928~1931) 钱塘江大桥(1937)
3.钢筋混凝土 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为钢筋混凝土小构件的应用,设计计算依据弹 性理论方法。1801年考格涅特发表了有关建筑原理的论著,指 出了混凝土这种材料抗拉性能较差,到1850年法国的兰博特首 先建造了一艘小型水泥船,并于1855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 接着法国的花匠莫尼尔在1867年制作了以金属骨架作配筋的混 凝土花盆并以此获得专利。后来康纳于1886年发表了第一篇关 于混凝土结构的理论与设计手稿。1872年美国人沃德建造了第 一幢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房屋。1906年特纳研制了第一个无梁平 板。从此钢筋混凝土小构件已进入工程实用阶段
第二阶段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大量应用, 设计计算依据材料的破损阶段方法。
1922年英国人狄森提出了受弯构件按破损阶段的计算方法。 1928年法国工程师弗来西奈发明了预应力混凝土。其后钢筋混 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在分析、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工艺与科研 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独特的建筑物,如美国波士顿市的 Kresge大会堂,英国的1951节日穹顶,美国芝加哥市的Marina 摩天大楼,湖滨大楼等建筑物。1950年苏联根据极限平衡理论 制定了“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规程”。1955年颁布了极限状态 设计法,从而结束了按破损阶段的设计计算方法。
任务二 建筑结构的发展和运用状况
我国: 素有“秦砖汉瓦”之说,足见砌体结构有着悠久的历史。
考古资料表明: ●新石器时代:就有石砌围墙、石砌祭坛和木骨架泥墙建筑; ●商代以后:逐渐采用粘土做成板筑墙; ●西周时代:已有烧结瓦存在; ●战国时代:能烧制出大尺寸空心砖; ●南北朝:砖使用已经很普遍了。 ●秦代:修建的闻名于世的万里长城,是我国砌体结构史上光辉的 一页。 ●隋代:由李春建造的河北赵县安济桥(即赵州桥)。
我国古代金属结构建筑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镇江甘露寺铁塔、荆州玉泉寺铁塔等等。
公元1061年(宋代)在湖 北荆州玉泉寺建成的13层铁塔 ,目前依然存在。
铁塔高17.9米,八角十三 级,重53.3吨,为我国现存最高 、最重、最大的铁塔。已有900 多年的历史。
甘露寺铁塔位于天王殿 东北,实际上是唐宝历元年 (八二五年)卫公李德裕建, 故又称卫公塔。宋代重铸为 铁塔,原塔为七级。十九世 纪末又因大风疾雷,倾倒四 层。
4.钢结构
(1)古代发展: 我国是最早用钢铁建造结构的国家之一。比较典型的是铁
索桥,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泸定铁索桥,建于1705-1706年, 桥身共由13根铁链组成;每根(铁链)由862-977节铁环相扣, 每根铁链重1300-1800kg。
根据文献记载,中国早在公元前五十年就建成了跨度达百米 的铁索桥,而欧美直到十七世纪尚未出现铁索桥。
中国万里长城
河北赵县安济桥
砌体结构在我国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世纪中叶以前砖石结构主要为城墙、佛塔、石桥、及佛殿; 第二阶段:
19世纪中叶以后到解放前大约100年期间,主要以粘土砖建 造承重墙; 第三阶段:
解放以后,广泛采用砖砌多层房屋,扩大石结构范围,发展 新结构,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如采用蒸压灰砂砖和粉煤灰砖、混 凝土空心砌块、采用各种配筋砌体和大型墙板)。
国外: ※古埃及在尼罗河三角洲的吉萨建成的大金字塔,采用
块石建成,工程浩大。 ※古罗马建成的罗马角斗场,采用石结构建成,至今仍
供人们参观。 人们从最初的乱石块发展为块石,从土坯发展成烧结砖
瓦,出现了最早的砌体结构。
2.混凝土
混凝土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古罗马时代,人们就懂得把石头、砂子 和一种在维苏威火山地区发现的粉尘物(Pozzolana)与水混合制成混 凝土,用于建筑伟大的罗马城和诸多神庙,甚至实现了诸如万神庙穹顶 这样伟大的建筑奇迹。后因种种原因,其复杂的加工技术失传了许多世 纪,后来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丛书中才有提到。现代意义的混凝土直 到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世纪才出现,特指由骨料(砂、石等)、水泥和水混合而成的建材。 这依赖于1824年英国人约瑟夫•阿斯曾丁(Joseph Aspdin)发明的水泥。 但真正展示水泥特性的就是混凝土。混凝土在拉丁语中是“结合在一起 共同成长”之意,在英语中,混凝土一词为“Concrete”,分解开是 “不同材料的结合物”之意。现在中文的混凝土一词则是从日本传来的, 是 “Concrete”的日语音译。
第四阶段,由于近代钢筋混凝土力学这一新的学科的科学分支 逐渐形成,以统计教学为基础的结构可靠性理论已逐渐进入工 程实用阶段。电算的迅速发展使复杂的数学运算成为可能。设 计计算依据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概括为计算理论趋于完善, 材料强度不断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建筑物向大跨 高层发展。
我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比较曲折,解放前几乎是空白,60 年代边学习苏联的经验边完善提高,70年代自己动手搞科研, 编规范;80年代规范的设计水准正力争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近 30年来,我国在钢筋混凝土基本理论与计算方法、可靠度与荷 载分析、单层与多层厂房结构、高层建筑结构、大板与升板结 构、大跨度结构、结构抗震、工业化建筑体系、电子技术在钢 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和测试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当 前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提高到了当前的国际水平,它将在 工程设计中发挥指导作用。必将促进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进 一步发展。
第三阶段为工业化生产构件与施工,结构体系应用范围扩大, 设计计算按极限状态方法。
由于二战后许多大城市百废待兴,重建任务繁重。工程中 大量应用预制构件和机械化施工以加快建造速度。继苏联提出 的极限状态设计法之后,1970年英国,联邦德国,加拿大,波 兰相继采用此方法。并在欧洲混凝土委员会与国际预应力混凝 土协会(CEB-FIP)第六届国际会议上提出了混凝土结构设计 与施工建议,形成了设计思想上的国际化统一准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