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作文之初中作文教学课题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作文之初中作文教学课题方案
1
初中作文教学课题方案
【篇一:初中作文教学研究计划(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创作说明)开题报告
【篇二: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教学研究-----课题申报】江华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立项申请书
课题名称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研究
课题主持人蔡丽君
主持人所在单位江华县东田中学
填报日期 04月
江华瑶族自治县教育局教研室
04月制
一、基本情况
二、课题设计论证
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标尺,立足学校实际,大力推进作文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为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四、课题的研究目标
总目标:1、优化作文教学设计 2、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3、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4、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细化目标:根据新课标对学生的写作要求,结合教材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七-九年级写作教学的目标:
七年级:能写记叙文,语句通顺、连贯,表示清楚有条理,内容充实,中心
明确,抒发真情实感,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作文。
八年级:掌握写人、记事、状物、写景等文章的一般写法,能写简单的说明
文,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善于观察生活,能依据生活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明辨是非善恶,有自己的看法,有经常动笔的习惯;语句流畅;有修改作文的习惯。
九年级:能比较自如地写各种类型的作文题,围绕中心选材,结构清晰,条
理分明,语言注重文采。关注生活,有感而发,写简单的议论文,修改别人的作文时能中肯的评价。
五、课题研究的总体模式和方法:采取两种互动模式
一是“同课异构”。多名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各自进行独立设计,以自己对教材的独特理解和思考,根据班级学生不同情况和教师自身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选择不同教育教学策略,分班授课,展示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呈现各自独具的风采。课后,教师在同一场合面对同样的听课者进行说课,然后听课者进行评课,比较优劣,取长补短,最终形成最优教法。
二是“异课同题”。以作文教学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或热点问题为主题,引导教师在不同年级进行一段时间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用说课形式向其它教师汇报其研究成果。
1、文献研究法:关注国内外信息技术动态,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2、行动反思法: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积极探讨新课程理念下作文教学的高效性,不断反思修正课题实施方案,探索和构建小学生有效作文教学模式。
3、个案研究法:经过个案研究,由点及面,明晰教师研究思路,及时总结研究的成果。用典型案例引路,促进教师新行为的跟进,有效进行作文教学。
4、叙事研究法:在每学期结束,参与课题的教师进行阶段性小结,及时交流研究的信息、困惑及成果,并利用网络进行开放式研究。
5、调查法(问卷调查、访谈法):经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研究对象现状、问题及建议。
6、课堂观察法:经过作文课堂观摩教学,观察学生学习的过程、状态及成效。
六、课题的具体操作
(一)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1.利用教材,活用课后练习,多形式练笔,达到真正的读写结合2.勤写日记,熟能生巧。(二)作文教学与多媒体相结合
1. 提供形象的素材,激发写作的兴趣,激活想象思维;
2. 提高作文讲评的效率,培养学生模仿与创新能力。(三)作文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感悟能力; 2、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调动学生写作激情; 3、培养学生总结、提炼、分析与思考能力;
4、引导学生真实地表示情感,明确的表示观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四)提倡作文内容生活化、教学形式多元化 1、作文内容多元化 2、教学形式多元化
(五)语感培养与作文教学:朗读、背诵、海量阅读。(六)提倡作文语言个性化训练学生语言个性化(七)实行作文修改多样化,作文评价多元化
七、课题实施步骤及保障措施:课题实施步骤
全期时间:( 9月--- 7月)
(一)准备阶段:( 9月至 10月)
1、调查分析、确定课题。归纳整理出国内关于作文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实证性成果,初步探讨本课题可资借鉴的相关研究框架和理论体系。
2、拟定方案,组建机构,确定课题指导小组成员及其分工。
3、宣传、动员,收集资料,做好实施课题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二)实验阶段( 12月--- 1月) 1、各年级制定本年级各单元习作内容及训练主题。 2、抓重点、用典型引路,逐步推开。 3、积累“有效作文教学”的案例。
4、研究作文教学的评价机制。
5、实施中,进行阶段小结、调整方案再实施研究。(三)总结阶段( 2月--- 7月)
收集整理材料、组织人员撰写论文和调查报告,编辑《作文集》和《课例集》,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加以推广。
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