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痰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痰汤-----涤痰汤主治
导痰汤
【功能主治】燥湿豁痰,行气开郁。主痰涎壅盛,头目眩晕;或痰饮留积不散,胸膈痞塞,胁肋胀满,头痛吐逆,喘急痰嗽,涕唾稠粘,坐卧不安,不思饮食。
【备注】方中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散结,枳实下气行痰,共为君药;半夏功专燥湿祛痰,橘红下气消痰,均为臣药,辅助君药加强豁痰顺气之力;茯苓渗湿,甘草和中,为佐使药。全方共奏燥湿化痰,气开郁之功。气顺则痰自下降,晕厥可除,痞胀得消。
涤痰汤
[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证。舌强不能语,喉中痰鸣,漉漉有声,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涤痰汤是在导痰汤基础上又加石菖蒲、竹茹、人参而成,较之导痰汤又多开窍扶正之功。平素心脾不足而有痰的人,又被风邪所伤,风痰互结,壅塞经络,于是昏迷舌强不能言语,因此用橘红、半夏、胆星利气燥湿而化痰,菖蒲开窍通心,竹茹清化热痰,枳实破痰利膈,人参、茯苓、甘草补益心脾而泻火,使痰消火降,经络通利,所以服此方后能够苏醒而言语。
[组成] 南星姜制半夏汤洗七次各二钱半(各7.5 克)枳实麸炒茯苓去皮各二钱(各6克)橘红一钱半(4.5克)石菖蒲人参各一钱(各3克)竹茹七分(2克)甘草半钱(2克)
[用法] 上作一服。水二盅,加生姜五片,煎至一盅,食后服(现代用法:加生姜3片,水煎服)。
[功用] 涤痰开窍。
[主治] 中风,痰迷心窍证。舌强不能语,喉中痰鸣,漉漉有声,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案例]
1.癫癎
某男,21岁。患者癎证反复发作12年,常因劳倦或精神刺激而诱发,近日发作频繁。发病前自感头晕头痛,胸闷心慌,而后突然昏倒,且有惊叫,两目上视,口角流涎,喉间痰鸣,牙关紧咬,肢体僵直,持续3~5分钟。观其反应迟钝,面色泛白,舌胖苔白,脉沉而弦滑。方用涤痰汤加减:法夏12克陈皮10克云苓15克南星10克枳实10克石菖蒲6克制白附10克丹参15克郁金5克柴胡6克胆草6克生麦芽20克甘草5克生姜10克。水煎服,6剂。药后20日发作1次,醒后比以往轻松,但自觉火气上逆。于前方去生姜,加竹茹10克,嘱再服6剂。后又调服80剂,恢复健康。[王漱予.1985.涤痰汤加减治疗杂病的体会.湖南中医杂志,(4):17]
〔按〕涤痰汤是在导痰汤基础上又加石菖蒲、竹茹、人参而成,较之导痰汤又多开窍扶正之功。本案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由惊恐或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伤及肝
脾心肾,产生痰湿瘀结,痰涎内壅,致使心窍被蒙,心包经脉阻闭,呈现神志暂时性失调之症。故用涤痰汤去人参,加制白附祛风痰止痉止痛;丹参、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配以柴胡、胆草以清疏火气,共奏豁痰祛瘀开窍之功。
2.狂犬病后遗症
某男,23岁。于1977年3月下旬被犬咬伤,当时以按狂犬病作预防处理,未见异常。同年5月上旬突发高热,经对症治疗热退,且无其他反应。至同年8月,出现中毒性神经症状,表现昏迷,狂妄,恐水,怕风,惊惕,幻觉,即住院治疗,症状消失出院。次年8月其症复发,症见神情恐惧,时或昏不知人,或烦躁易怒,二便有时失禁等,经治疗有好转。现症:反应迟钝,有幻觉感,记忆力差,唾涎沫,食纳差,二便不调。苔白,脉沉弦。诊为狂犬病后遗症。治以涤痰逐瘀,醒脑清神。方用涤痰汤加减:法夏15克陈皮10克茯苓12克胆星10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石菖蒲6克丹参15克丹皮10克桃仁6克当归10克西党参16克碧玉散20克。6剂。
药后症情有明显好转,按原方加白芍10克,再进5剂。
三诊:症状十除其八,于前方去桃仁、丹皮,加枣仁、杜仲各10克,又进10剂。经服药20余剂,诸症消失,现一切正常。[王漱予.1985.涤痰汤加减治疗杂病的体会.湖南中医杂志,(4):17]
〔按〕公元前六世纪《左传》中已有本病的相关记载。临床表现有狂躁和恐水等主要症状,故又称“恐水病”。本病乃狂犬病毒深伏,损害心脑肝肾,致使血中痰瘀滞留,清浊相干,气血被阻,扰乱神明。方用涤痰汤涤痰开窍,合用碧玉散以清泄肝胆郁热,增其涤痰开窍之功;更以丹参、丹皮、桃仁、当归活血化瘀,故从“痰瘀同治”,而获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