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识字与拼音教学的先后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年级和谐课堂中拼音与识字教学的先后关系

苍山县兴明中心小学李翠翠

内容摘要:拼音学习必须先于识字进行吗?试验证明,在完全掌握了所有拼音字母的情况下,他们对于借助拼音识字似乎并不认同,相反的,他们却可以借助认识的字帮助拼读。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孩子借助汉字学拼音要比借助拼音识字更有效、更容易?如果真是如此,我们一贯坚持的拼音教学先行于识字教学是否就值得商榷?

基于此,我们引发了些许思考:一、孩子对于拼音及汉字的认知规律。二、由此规律引发的思考。三、将汉字与拼音结合的尝试性做法。

关键词:拼音识字孰先孰后有机结合

正文:

五岁的女儿正在上学前班,而我一直本着给孩子一个欢乐自由、无负担的童年的思想,所以,身为小学教师的我并没有对女儿的学前教育给予任何的刻意加强,任由其顺其自然的发展。然而,慢慢的,我却发现,女儿的识字量在顺其自然的情况下比一般孩子要大得多。昨天,在她将一年级的课文读得活灵活现、绘声绘色之后,我开玩笑般的拿来五年级的语文课本让她试试,让我们吃惊的是,一篇优美的《桂花雨》,女儿竟能全部读下来,虽然全篇有几个字还需要我的提醒,其间也不乏磕磕绊绊,但是她却可以完整地读完。万分惊喜的我,将她不认识的那几个字注上拼音,告诉她可以用拼音帮助识字。可是,让我惊讶的是已经学完所有拼音字母的她竟然不会拼读。而且明显的,她对拼音有抵触情绪,说不喜欢。我不禁哑然,后来,我又发现,如果给她一个她认识的字,再加上拼音,她就会拼读。

看到这些,我不禁想到了自己一年级班上的那些孩子们。入学以来的学习,再加上学前的基础,对于拼音字母,他们早已经学得烂熟。但是,同样让我头疼的是,他们也是和女儿一样不会拼读。是我的教学出现了问题吗?为此我做了几个不同的试验:

1、我在黑板上写下十个学生都不认识的生字(不带拼音),然后运用各种形式教学生直接认读,大约用了十五分钟左右,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能够认识它们;然后,我又将这二十个生字的音节出示(不出示生字),在不做任何提示的情况下,教他们拼读。然而,有一定拼音基础的学生读起来却很吃力,同样过了十五分钟,能将音节全部拼读的学生不到百分之五十;接着,我将音节与生字一一对应,让他们相互结合识记。学生个个忽然恍然大悟,结果,不到五分钟,百分之九十以上学生对于全部的拼音及汉字基本能够会读。

2、带拼音出示“将(jiāng)”字,会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不能准确流利地拼读,无法认读这个字;同样带拼音出示“江(jiāng)”字,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学生可以准确流利的拼

读。(“江”字已经学过,而“将”字是生字),

女儿以及学生的事实好像都在表明:在完全掌握了所有拼音字母的情况下,他们对于借助拼音识字似乎并不认同,相反的,他们却可以借助认识的字帮助拼读。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孩子借助汉字学拼音要比借助拼音识字更有效、更容易?如果真是如此,我们一贯坚持的拼音教学先行于识字教学是否就值得商榷?

带着这些疑问,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原来这是一个早有争议的问题。《中国教育报》曾经发表过该报记者蒋建华采写的报道《先认汉字还是先学拼音》。后来,又刊登了袁钟瑞写的《拼音是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两篇文章对识字和拼音问题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双方争论的焦点是:在语文学习中先学拼音,还是先识字。前一报道中邵宗傑和游铭钧两位老先生主张:先学拼音再识字,语文教学应从认识汉字开始。袁钟瑞先生在他的文章中也承认:“事实上,先学拼音还是先识字,是个学术问题,技术问题,各有千秋,也各有局限”。这等于明确的表示了识字和拼音孰先孰后,是个无可厚非的看法。

由此,也引发了我些许的思考:

1、北师大版教材的理论依据及体系。

几年前,临沂地区试行北师大教材,我曾任一年级语文教师。北师大版教材就是大胆的做出了先学一百多个简单汉字,再学拼音的安排。回顾当时的教学,虽然与多少年来的教学习惯不相同,但是在教学中好像并没有出现过如今类似的状况。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北师大版的教材编排,有着充足的理论依据,他们认为:先学一些汉字,再学拼音,只是使汉字与拼音的关系摆得更正确,决不意味对拼音不重视。“是给了拼音一个合适的位置,并且着眼于让孩子按学习汉字的规律,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拼音。实验结果说明,先学汉字,再学拼音,把拼音的难点分解,经过四册教材的学习,孩子的拼音比原来学得还好” 。这是否也同样表明先识字要比先学拼音更有效呢?

2、拼音拼读是否是儿童无法理解的一个规则。

拼音教学是学生学习汉字的工具。学习完新课标,我们会发现拼音方面的教学要求是有所降低的,能读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拼读能力不再要求能直呼。从教学内容看,把原教材的19课整合为14课。从教学时间上看由原教材的5—6周缩减为4周。然而对于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拼音字母好像是一些完全陌生的符号,学起来既枯燥又乏味。

吕叔湘先生曾作出过比较悲观的估计: “很多小学生看见拼音字母是需要一个个字母念出来现拼的,是不会一眼看去就念出来的。”的确是如此,在学习了半个学期之后,我让我的学生们拼读一个音节,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在一个一个字母的念。而且,往往在拼读了所有

字母之后,并不是如我们所愿的顺理成章的拼读出音节,而是,会读出一个让我们出乎意料的结果。相反的,如果是他们已经认识的字,再让他们结合着字拼读,他们就能读得很准确。

3、拼音识字是否是识字的唯一手段。

拼音作为汉字读音的标注符号,它最根本乃至主要作用就是为汉字注音,是注音的工具。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它是最好的注音方法,却不是唯一的注音方法。

认识汉字要解决字的音、形、义三个方面的问题。拼音只是汉字读音的标注符号,它不能代替汉字,不是识字的对象。拼音在识字活动中,只能解决字的读音问题,解决不了字的形和义的问题。儿童识字的主要矛盾不是字音,而是字形。儿童识字的基础是他们已经储备了相当数量的词汇,识字只是找到、确认、记住一个文字符号,实现音、形、义的统一。拼音没有能力解决字形的问题,在识字中的作用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

所以,拼音识字从来就不是一种独立的识字系统,它是一种辅助方法,是一种语文教学体系,是一种全面处理识字与阅读、写作关系的解决方案。

那么,拼音学习必须先于识字进行吗?答案绝不是肯定的。孩子呀呀学语时,家长是否先教拼音呢?古人学文识字,不也是没学拼音吗?实际的情况只能是,既可以先学拼音,也可以边识字边学拼音,还可以学些汉字再学拼音。所谓先识字,后学拼音,也只能是认识了一定数量的汉字以后,再学习汉语拼音;在掌握了一定的拼音知识后,发挥拼音的作用继续扩大识字的数量和提高识字的质量。

基于以上思考,我在教学中尝试以下做法,将拼音与识字有机结合:

1、不要反复讲解专业性术语,让学生对拼音望而生畏,未入门先却步。

在汉语拼音的学习过程中,会牵扯到许许多多的专业性术语,如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等等,这些大人听了都会头疼的语言,需不需要一定要传达给孩子呢?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多数老师唯恐讲解不周到,生怕给学生疏漏了任何一点知识点,于是,将这些名词术语一遍遍灌输给学生。然而,效果如何呢?学生不仅没有听懂老师说的到底是什么,而且还淡化了对字母本身的记忆。

我认为,在教学这些的时候,完全没有必要给孩子说这些,因为这些专业术语是研究者的事情,孩子要做的就是会读,会拼,然后借助拼读识字。至于他们属于什么范畴,对于孩子的拼读,对于借助识字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主要是“学习”语文,而不是“研究”语文。就算分类不太准确又何妨,生活中的人有几个能分清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的。所以,时至今日,我的学生到现在可能依然分不清哪些是前鼻音、哪些是后鼻音,哪些是平舌音,哪些是翘舌音,然而他们知道,“zcs”要把舌头放平,”“zhchsh”要翘着舌头读,我想如果考试分类,我的学生可能不会得高分,可是,他们会读了,能读准了,我想,这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