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至八章中药学总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类:在花正开花时进行,或含苞欲放
时摘取花蕾。
果实和种子: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
05.09.2020
亦有未成熟时采收的。
精选ppt
11
根和根茎类:多以农历二、八月采收。
少数夏季采收。
树皮和根皮类:清明至夏至间剥取皮。
亦有秋后或早春采者。
动物:因品种不同,采收各异。
矿物:大多可随时采收。
05.09.2020
洗——除去杂质。 淋——使其清洁或软化。 泡——使其软化。 润(闷、伏) 漂——去除腥味,盐分或有毒
成份。 水飞——使药物细腻,内服易
吸收,外用少刺激。
精选ppt
20
火制:
清炒——便于粉碎、缓和药性,便于
有效成份的煎出。或增强收
炒
敛止血作用。
减少药物刺激性,增效。
固体辅料炒
05.09.2020
精选ppt
12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 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
古称“炮炙” 。
炮制前后药物成份质和量会有所变化、 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可因之而不同。故炮 制是否得当,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宜当重 视。
05.09.2020
精选ppt
13
第一节 炮制的目的
如园参中人参皂甙含量的季节变化
月份
1 4 6 8 10 12
人参皂甙% 7 10.1 20.3 22.6 16.2 7.8
故采收应在6~9月为宜。
05.09.2020
精选ppt
10
一般药材的采收时间及方法
植物类:
全草类: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
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连根拔起。
叶类: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时。
又如:明矾——枯矾——燥湿、收敛
槐花——槐花炭——止血
05.09.2020
精选ppt
15
又如:
蜜炙百部、紫菀—润肺止咳 酒炒川芎、当归—温经活血 醋炒香附、延胡—舒肝止痛 姜汁炙川连、竹茹—止呕 (此与辅料药性有关)
05.09.2020
精选ppt
16
三、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适应
05.09.2020
精选ppt
18
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
可分为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 及其它制法等五大类型。
纯净处理——去掉灰屑、杂质及非
药用部分。
修治 粉碎处理——粉碎药物及符合制剂
及其它炮制法之需。
切制处理——利于炮制、贮藏、
调剂及有效成份煎出。
05.09.2020
精选ppt
19
水制
05.09.2020
精选ppt
4
《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1518~
1593),成书于明代(于1552~1578年 间 ),载药1892种,集16世纪以前药学成 就的大成,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 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 突出贡献。
05.09.2020
精选ppt
5
《中华本草》成书于1998年
水提取物(人参皂甙)的量%
日本长野县红参
13
韩国红参
14
日本长野县白参
4
韩国白参
3
中国生晒参
3
中国大力参(红参类)
6
应按地道药材的生态环境、栽培技术、 产品质量去发展药材生产,总以确保疗效
为标准。来认识道地药材的含义。
05.09.2020
精选ppt
9
第二节 中药的采集
中药的采收季节、时间和方法,对中 药的质量好坏和疗效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 也就是说,药材的采收应该在有效成份含 量最高时进行。
05.09.2020
精选ppt
24
第四章 中药的作用
第一节 中药作用的基本原理
一、中医治病的基本原理
正气不足
使药物酥脆易煎便服。
05.09.2020
精选ppt
21
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减少副作用
蜜炙——滋补强壮的作用。
炙 醋炙——引药入肝,止痛,减毒。
酒炙——升提、通经活血。
盐炙——引药入肾,补肾作用。
姜汁炙——止呕、制寒、去毒。
煅——使药物酥脆易碎,充分发挥药效
煨——去油、减毒、增效。
烘焙——使之干燥而利于贮藏或粉碎。
一、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
药安全。(减毒)如:
半夏 生半夏——刺激胃粘膜——呕吐
姜半夏——镇吐
乌头碱(有毒)——浸泡、煎熬
乌头
可去毒。
消旋去甲乌药碱——耐热故可保
留。
05.09.2020
精选ppt
14
二、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增效)
生药水煎液溶出甚少。
如延胡索 (生物碱)醋炒后水煎液溶出增加,止痛
05.09.2020
精选ppt
22
煮——以增强药效,降低毒性。
清蒸——软化药材,便于切
蒸
制或干燥保存。
水火共制 辅料蒸——改变药性。
潬——除去非药用部分,便于
干燥。
淬——便于粉碎,易煎出,增药
效。
05.09.2020
精选ppt
23
制霜
其他制法
发酵 发芽
榨油取霜以减毒 风化取霜 日晒夜露制霜 改变药性,生产新药 生产新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为中药,
二部为西药,每5年出版1次。
05.0采集与贮藏
05.09.2020
精选ppt
7
第一节 中药的产地
道地药材——把那种一地所产、其
品种、质量、疗效均优的药材,称为“道
地药材”(地道药材)。
05.09.2020
精选ppt
8
中药学
总论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
用的药物。 (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包
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化学制品和
生物制品)
草药?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
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 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
05.09.2020
精选ppt
2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病情的需要。(改性)
如:生地黄(甘、苦、寒,清热凉血,养
阴生津)
熟地黄(甘、微温,补血滋阴。)
生首乌(甘、苦、平,截疟,解毒,
润肠通便)
制首乌(甘涩、微温,补益精血,固
肾乌须)
05.09.2020
精选ppt
17
四、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藏和制 剂。 五、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 六、矫臭、矫味,便于服用。
各时期的代表著作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作
者托名神农,成书于约公元二世纪,是我 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载药365种, 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首创上中 下三品分类法。
05.09.2020
精选ppt
3
《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 作者李勣、苏敬等,成书于唐显庆四 年(659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 官修本草,载药844种,开创药物图 谱文字说明等图文对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