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中曾树生的女性形象分析

合集下载

试析《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

试析《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汉语言专业毕业论文试析《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样文内容摘要曾树生是巴金的杰作《寒夜》中的女主角,具有独特的艺术形象。

作为一名女性,曾树生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儿媳角色、妻子角色、母性角色、女性角色),在不同的角色里,她付出了不同的情感拾获了不同寻常的感受。

关键词寒夜曾树生儿媳角色妻子角色母性角色女性角色试析《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曾树生是一个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追求个性解放、个人价值,年轻漂亮、开朗健康、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作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时代‚新女性‛,曾树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时代生活的熏染,在追求个性解放方面,不顾生活条件限制,一味追求自以为的‚热情生活‛。

由于她的主观性和盲目性,从而使自己的家庭一步步走向悲剧,自己从此也坠入痛苦的深渊。

作为读者,我与文中主人公发生了强烈的共鸣,并就曾树生所承担的角色(儿媳、妻子、母亲、自我)四个方面进行了浅显的分析。

一、曾树生叛逆的儿媳角色婆婆汪母首先是一个父权思想严重的封建家长。

她认为女人就应该在家里规规矩矩孝敬婆母、伺候丈夫,她希望自己享有旧时婆婆的威严,在儿媳面前可以颐指气使,为所欲为。

她无法忍受儿子对儿媳的平等态度。

‚她这个没出息的儿子,他居然跑去找那个女人,向那个不要脸的女人低头。

这太过分了……‛极力挑唆儿子拿出大丈夫的权威来压制儿媳,‚我如果是你,我就登报跟她离婚,横竖泼出去的水是收不回的……‛甚至不顾儿子的感情,逼他撵走儿媳:‚我什么苦都受得了,就是受不了她的气!我宁肯死,宁肯大家死,我也不要再看见她!‛她尤其不能接受儿媳比儿子强的事实,对外出工作的儿媳说三道四,言辞刻薄,极力影响他们夫妻的感情。

‚她不会永远跟着你吃苦的。

她不是那种女人,我早就看出来了。

……只有你母亲才不会离开你,不管你苦也好,阔也好。

‛‚她跟我们母子不是一路人,她迟早会走自己的路。

‛不顾事实地极力否认儿媳对家庭所做的奉献。

重重樊篱中的女性困境—从曾树生形象看《寒夜》悲剧内涵

重重樊篱中的女性困境—从曾树生形象看《寒夜》悲剧内涵

重重樊篱中的女性困境—从曾树生形象看《寒夜》悲剧内涵《寒夜》是曾树生的代表作之一,其主要讲述了一个女性在重重樊篱中的困境,更多的是描绘了女性在大时代背景下所遭受的各种磨难和不幸。

本文从曾树生形象的角度,探讨了《寒夜》的悲剧内涵。

首先,曾树生的形象是一个承载男性情感的代表。

他的作品旨在探索现代化进程中个体所面临的困境,其中女性问题成为了最为突出的主题之一。

在《寒夜》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全部都跟男性有关系,如主角徐慧珊的所爱之人、转折之点、具象化的感情载体都是男性。

这表明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地位较低,就连自己的命运都被男性所左右。

其次,女性在社会角色上的困境也在《寒夜》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小说的主人公徐慧珊在家中被束缚,婚姻生活又不尽人意。

一开始,她爱上了一个男人,在春节晚宴上发现对方已经向别人求婚了。

徐慧珊尽管感到很痛苦,但还是勇敢地决定离婚。

但是,在与周老爷子的相处中,她逐渐开始怀念从前的生活,后来又接受了别人的求婚,自己的命运还是被男性所左右。

这一点在细节上也得到了体现,如在医院等待爱人归来时,徐慧珊回想过去的幸福,却听见了别人在嘲笑自己:“以为人家不要她了,她才求我和她结婚,谁知呢?” 这种情节中,男性以冷嘲热讽的方式嘲笑女性,让女性的自尊受到了极大的侮辱。

最后,小说中强调了女性在生育问题上的困境。

徐慧珊怀孕了,又得知丈夫不爱她。

她不希望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生长,最后选择了人工流产。

曾树生通过这个情节揭示了当时社会强制生育的制度,女性的选择权被剥夺了。

加上徐慧珊自身的被动,这一问题在小说中成为了主要的悲剧因素,形象地展示了女性在生育问题上的无奈与痛苦。

总之,《寒夜》深刻地描绘了女性在重重樊篱中的困境。

曾树生通过杰出的艺术手法,既揭示了女性的现实处境,又表现了女性的内心世界。

小说所呈现的现实虽然已经逝去,但它依然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值得我们珍视和反思。

《寒夜》中女性的困境,可以被视为曾树生所刻画的社会问题之一。

《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汪文宣形象.doc

《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汪文宣形象.doc

在黑暗中挣扎的知识分子――――《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汪文宣形象《寒夜》写于1946年,是巴金后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继《激流三部曲.家》之后的又一力作,是最能代表巴金后期创作风格的小说。

标志着作家在创作艺术上进入了新的阶段,在艺术成就上超过《家》,曾获“但丁文学奖”。

小说以悲怆的笔调,通过描写抗战后期国统区一对夫妇汪文宣,曾树生生离死别,家破人亡的悲剧,暴露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与腐朽,深刻地揭露了黑暗社会的腐败,冷漠对人的摧残。

提出了旧中国正直善良的知识分子的命运问题。

小说中的曾树生、汪文宣曾是上海某大学教育系的学生,他们有理想、有热情,受“五四”新思想影响,追求个性解放,婚姻自由,由自由恋爱而同居,怀着“教育救国”的理想而进入社会。

可是,在那黑暗的社会里,汪文宣四处碰壁,丧失了当年的锐气,只有忍气吞声地在一家印书馆当校对,成为一位安分守纪,忍辱偷生的小公务员。

拖着患有肺癌的身体,在贫疾中苟延残喘,在庆祝抗战胜利的锣鼓声中,带着妻子出走,失业、贫穷、疾病等精神上,肉体上的极度痛苦,结束了悲惨的一生。

曾树生,在一家银行里当“花瓶”,面对失却理想的痛苦,环境对人性的压抑,无休止的婆媳之争,死气沉沉的家庭生活,加之资产阶级享乐观和物质生活的侵蚀、引诱,最后随陈主任远去兰州。

抗战胜利后,树生请假回家,知道丈夫已死,婆婆和儿子已搬走,不知去向,孤苦无助的她茫然地徘徊着。

总之,他们的经历、遭遇在当时具有典型的社会现实意义,展现了旧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和出路问题,值得探究。

一、曾树生形象:在困境中挣扎的知识女性。

曾树生曾是上海某大学教育系的毕业生。

她热情开朗,聪慧美丽,富于幻想,怀着“教育救国”的崇高理想步入社会,不料四处碰壁,靠姿色被迫在大川银行当“花瓶”。

面对失却理想的痛苦,环境对人性的压抑,无休止的婆媳纠纷,死气沉沉的丈夫,毫无乐趣的家庭生活,资产阶级享乐观和物质生活的侵蚀、引诱,使曾树生的性格呈现出复杂性。

《寒夜》中汪文宣、曾树生形象分析

《寒夜》中汪文宣、曾树生形象分析

《寒夜》中汪文宣、曾树生形象分析卢小英论文提要:巴金的小说《寒夜》以悲怆的笔调,为我们描写了一个小公务员汪文宣的家庭生活和不幸遭遇,深刻地揭露了黑暗社会的腐败,冷漠和对人的摧残,提出来了旧中国正直善良的知识分子的命运问题。

小说成功塑造了汪文宣、曾树生及汪母等人物形象,刻划了生活在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重庆的下层小人物的悲剧生活面貌。

关键词:婚姻家庭悲剧苦闷彷徨《寒夜》是巴金解放前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最初动笔于1944年秋冬之际的重庆,1946年底在上海完成。

该文学作品是巴金后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继《激流三部曲.家》之后的又一力作,标志着作家在艺术上进入了新的阶段。

小说成功塑造了汪文宣、曾树生及汪母等人物形象,刻划了生活在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重庆的下层小人物的悲剧生活面貌。

一、汪文宣:一个被黑暗社会吞噬的知识分子1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汪文宣曾是上海某大学教育系毕业生,受民主主义思想影响,追求个性解放、婚姻自由,也曾是反封建的勇士,有崇高理想和宏伟志向,想创办“乡村化、家庭化的学堂”,报效祖国。

然而,日本侵略者的炮火、腐败的社会制度、贫穷、疾病的折磨,使他的理想付之东流,成为软弱者的典型。

复杂的生活经历使性格表现出复杂性,多样化,主要有两个方面。

隐忍和妥协成为汪文宣性格的主导面:懦弱无能、与世无争、逆来顺受、不敢抗争,奉行“为了生活,可以忍受”的新的处世哲学,在贫病交加中苟延残喘,现了一个被损害被侮辱的软弱者的病态灵魂。

他从自己切身的痛苦中深深感受到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但从未想到要改变这不合理的生存状态;他对粉饰太平、歌颂政府的文章之以鼻,却不敢于直言,默默地忍受这一切。

他怕见上级注视的目光,怕上级不满的话语,甚至连上级轻声咳嗽,他也要疑心是否朦胧怪罪自己的意思,连对妻子也如此。

当他发现妻子与风流人山人海的陈经理谈笑风生,亲密地散步时,他很痛苦,却“不卫迎着他们走去”,犹豫了半天,还是“只有垂头扫兴地走回自己办公的地方去了”,活到了“有活不敢讲有思想不敢想的”的可怜地步。

曾树生形象分析

曾树生形象分析

追寻自由——浅析曾树生0901班段爽 09501016在巴金塑造的许多女性人物当中,曾树生是最后一个,也是争议最多的一个。

巴金先生在《寒夜》的后记中这样说:“我当然不会赞扬这两个女人。

正相反,我用责备的文笔描写她们。

但是我自己也承认我的文章里常常露出原谅和同情的调子。

”曾树生并不是作为正面角色塑造的,她身上有崇尚物欲、逃避现实的缺点,但也有可贵的向往自由的精神。

曾树生是一个纠结的人物,她因为性格的多元化,使她一直在理想与现实,自由与责任之间挣扎。

曾树生不同于旧社会矜持寡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秀,她是一个充满激情与生命力的新时代女性,她受过高等教育,接受并习惯了西方的生活方式,她渴望与人交流,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认同,她喜欢热闹的交际场合,向往一切象征奔放和自由的事。

作为一个银行的小职员,她的工作就是与领导或客户交际。

因此她被婆婆深恶痛绝的艳丽扮相和“早出晚归”其实是应该被理解的。

曾树生并不是一个勾三搭四、行为不检的坏女人,她整天忙于交际是因为工作性质,也是她的生活需要,这不应该受到指责。

毕竟事实如曾树生自己所说的那样,她从来不乏追求者,但也从来没有对不起过汪文宣。

抗战开始后社会境况的惨淡,汪文宣和曾树生最初梦想破灭,生活日渐压抑与痛苦。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曾树生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她物质生活匮乏,追求精神生活无可厚非。

她不愿意在生活的重压下成为汪文宣那样沉默懦弱的老好人,她选择在灯红酒绿中寻找安慰,靠频繁的交际活动麻痹自己,让自己忘掉现实生活的苦闷。

这是一种消极的逃避,也是在社会环境逼迫下产生的有些畸形的生活方式。

小说中描写的汪家带有一种死气沉沉的感觉,曾树生是这个家里唯一的亮色。

男主人汪文宣老实怯懦,虽然心里还存有反抗精神,但从不把想法与别人分享,只是把所有苦闷都憋在自己心里,一个人默默的忍受所有不公平的待遇和不顺心的遭遇。

每次曾树生向他倾诉,他心里虽然开心,但嘴上只是淡淡地一句安慰。

这对于一个充满激情、正值青春的女人来说太过于冷淡和沉闷了。

一个日趋堕落的知识女性——《寒夜》曾树生形象初探(网友来稿)

一个日趋堕落的知识女性——《寒夜》曾树生形象初探(网友来稿)

一个日趋堕落的知识女性——《寒夜》曾树生形象初探(网友来稿)山东聊城第一中学潘鸿海《寒夜》不愧为巴金的代表作,每一位读者恐怕都不会不被它震动。

读着它。

我们的思想感情也随化合物的命运而行进,心就像被蚕吃桑叶一样地慢慢嚼噬着,禁不住为书中的人物流下同情的眼泪(尤其是汪文宣)。

书中除成功地了汪文宣这一被压抑和摧残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外,曾树生的形象颇值得人们注目。

曾树生的形象是复杂的,要透彻地整体把握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历来颇有争议,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笔者认为:她是一个受旧社会腐蚀侵害而日趋堕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形象。

曾树生曾是一个新女性。

她在大学时与汪文宣建立了爱情,并按照新的方式与汪文宣结合。

他们有共同的理想,立场办学堂、兴教育,献身于国家的教育事业。

这种对爱情的追求,这种志同道合的理想,使她和汪文宣建立了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

可是,抗战爆发了,他们从上海迁至重庆。

在这种国难当头的情况下,中国人民的生活出现了更加严重的艰难和困苦,连汪文宣这些知识分子家庭也每况愈下,生活日益窘迫。

我们说,在这种情况下,像他们这样的家庭,其悲剧的发生是有其必然性的,这是社会的悲剧,我们不能归之于哪一个人身上。

但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又不能不说,曾树生对过去理想的放弃和对其所谓痛快、享乐理想的追求为社会腐朽势力的蛀虫提供了温床,从而加速了汪氏家庭的分裂。

有人曾提出这样的疑问:曾树生不离开汪文宣又怎样呢?汪家不是照样分裂吗?曾树生不离开汪文宣他们家中谁又能更幸福呢?是的,汪氏家庭的悲剧是必然的(前面已有些论述),这是社会造成的,唐柏青和钟老的悲剧就是有力的证明。

但是,曾树生离开汪文宣时已是这个家庭完全濒临崩溃的时候,这一结果已达到无可挽回的地步,似乎再难以找出曾树生和汪文宣他们的更好出路了。

但是,何以如此迅速地达到了这一无可挽回的地步呢?仅仅归之于社会吗?他们家庭内部矛盾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吗?而在这一矛盾中曾树生本身的弱点是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我们看抗战后的曾树生吧。

浓雾寒夜笼罩下悲剧女性论文

浓雾寒夜笼罩下悲剧女性论文

浓雾寒夜笼罩下的悲剧女性摘要:曾树生是巴金《寒夜》中的一位女性形象,她有着复杂而矛盾的性格。

尽管她背弃了传统的贤妻良母的角色,有了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但是她仍然以男性为其生存的支撑,其实并没有取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她最终回到“家”中,虽然从道德意义上讲,反映出她善良的一面,但从女性反抗意识的角度来看,她的抗争是不彻底的,是失败的。

因此,曾树生是一个在浓雾寒夜笼罩下的悲剧女性形象。

关键词:寒夜笼罩;悲剧;女性;形象分析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133-01曾树生是巴金《寒夜》中的一个复杂的形象,它不同于那些传统的中国女性,如梅、瑞珏,逆来顺受,任凭封建专制家长的摆布,将灿烂的青春和生命葬送在“家”中;她也不同于莎菲、章秋柳,具有强烈的叛逆性;更不同于琴、淑英,风风火火的投入到革命事业中去。

曾树生就是曾树生,她是独特的,在她的身上,自私与善良、妥协与反抗、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相互交织、碰撞,构成她复杂、矛盾的性格。

尽管曾树生做了许多反抗,也有了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但是她仍然以男性为其生存的支撑,她并没有取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虽然从道德意义上讲,反映出她善良的一面,但从女性反抗意识的角度来看,她的抗争是不彻底的,是失败的,因此,曾树生是一个在浓雾寒夜笼罩下的悲剧女性形象。

曾树生的悲剧首先是社会的悲剧。

她是当时特定社会造就的特定人物。

“五四”宣扬个性精神,主张个性解放,这一浪潮激励着人们去追求自由,追求理想,追求爱情,然而社会却没有也不可能为这些理想的实现提供现实的土壤,尤其是战争的爆发,更是使所有的一切化为乌有,曾树生的悲剧体现了她追求理想和理想无法达成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苦闷、彷徨的悲剧命运的写照,具有普遍意义。

曾树生的悲剧又是独特的。

社会的黑暗、战争的爆发使得民不聊生,倘若树生还有一个温馨的港湾,或许她会成为“贤妻良母”,但是巴金先生偏偏要让她活在冰窖一般的家中,将她置入两难的境地中,步履维坚。

分析繁漪和曾树生形象的对比

分析繁漪和曾树生形象的对比

分析繁漪和曾树生形象的对比
巴金《寒夜》的树生与曹禺《雷雨》的蘩漪,虽然一个是通过小说,另外一个是通过剧本,来表现人物的性格,但是两个人的形象却跃然纸上,蘩漪和树生是作者极同情的人物,她们是一个有血有泪,敢爱敢恨的人,命运的不公,她们没有屈服,不断反抗,却无法摆脱命运的束缚,蘩漪疯了,汪文宣死了,儿子和婆婆不知身在何处,树生迟疑不定,不知该怎么择决,是去找儿子?还是去寻找自己的幸福。

尽管有同样的命运,但是蘩漪和树生还是有不同之处,蘩漪是有雷雨式的性格,她不喜欢她专制的丈夫,她走不出自己的感情纠葛,不允许别人来伤害自己。

对于自己的孩子周冲她也不是不闻不问,只是关心较为少而已。

而树生虽然与汪文宣有过爱情,但是这种感情经不起岁月的消磨,逐渐地褪色。

树生没有蘩漪的坚强,有着女性的柔弱,她无法摆脱花瓶的生活,她依然空虚。

对于自己的孩子,她只提供金钱,小宣还是缺乏母亲的疼爱。

蘩漪和树生可以算是当时比较进步的女性,但是她们始终没办法改变命运的安排,蘩漪追求的幸福始终是失败的,树生追求的自由也是一个迷茫的未知数。

她们是不幸的,始终由命运主宰,想要摆脱,却像笼中鸟无力飞向属于自己的天空。

《寒夜》中曾树生人物形象探析

《寒夜》中曾树生人物形象探析

中长篇小说《寒夜》是巴金后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小说的女主人公曾树生是一个深受五四时期个性解放思潮影响的女性。

她曾经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理想,但在生活的重压下,她却逐渐走向了“沉沦”,将以前的理想完全抛弃了。

对曾树生这样一个复杂人物的探析,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小说“控诉旧社会,控诉旧制度”这一最基本的主题。

一、从充实的生命到萎顿的生命考察一个作家的悲剧观念是否完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看其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是不是完整的悲剧人物。

如果把巴金大量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按生命系列排列组合的话,那么这些形象可分为三类:“充实的生命”、“萎顿的生命”、“腐朽的生命”。

【1】巴金的《寒夜》表现的既不是充实的生命——如杨木华;也不是腐朽的生命——如杨老三;也不是一般的萎顿生命——如田蕙世、万昭华,而是曾经有过丰富、充实生活的萎顿生命——曾树生。

将这样的生命放在突出地位尽情表现,在巴金的中长篇小说里,《寒夜》是唯一的一部。

【2】曾树生是上海某大学教育系的毕业生,有着为中学教育事业、为创办“乡村化、家庭化的学堂”而献身的理想;为了爱情她敢于蔑视封建礼教,没有举行正式的结婚仪式就同汪文宣同居了。

【3】但在“寒夜”的社会里,为了挣钱补贴家用,供儿子读书,她却只得成为一家银行里的“花瓶”,整日忍气吞声地供经理玩赏。

她被迫走上“花瓶”的道路后,她的内心世界充满了矛盾、苦闷。

但这时,她已把人生的主要目的放在追求自己的“自由”和“快乐”上。

她口口声声嚷着要“活得痛快”,声称“我爱动,爱热闹,我需要过热情的生活。

”她的所谓“热情的生活”,正如作者所指出的,“她追求的也只是个人的享乐”。

个人享乐就是她所追求的理想和幸福。

正因为如此,她不愿失去自己的“花瓶”地位;在丈夫重病之时,她可以弃夫而去。

【4】她给文宣的信说:“不要跟我谈过去那些理想,我们已经没有资格谈教育、谈理想了。

”她之终于跟陈主任去兰州,并向文宣提出离异的要求,说明她把追求一已的幸福看得高于一切,早年美好的树生已经死灭得差不多了。

《寒夜》中汪文宣、曾树生形象分析

《寒夜》中汪文宣、曾树生形象分析

《寒夜》中汪文宣、曾树生形象分析《寒夜》的主人公汪文宣是个为了生活在图书公司整天埋首做校对工作的小公务员。

菲薄的工资、贫困的生活,、庸俗势力的社会、仰人鼻息的环境,使汪文宣曾树生年轻有为的性格发生扭曲。

汪文宣善良而懦弱无能,虽勤劳做事但仍受歧视,因正派不善巴结而心情郁结。

家庭少有欢乐,婆媳经常不和吵架,使得他左右为难。

在单位受气,在家又两面受气,终于肺病发作死亡。

曾树生是个个人主义者。

健康、漂亮、追求幸福和自由,她无法容忍丈夫毫无生气的生活方式和婆婆的恶语中伤,整个家庭都笼罩着一股死亡的气息,她感到了压抑,并本能地企图摆脱这种压抑,于是她面临着道德的抉择和感情的折磨。

最终因受不住生活希望的诱惑而离弃了丈夫和家庭。

完全是一种个人意义上的追求幸福。

因而也谈不上是追求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女性;她只是一个困境中企图拯救自己的妇女,她靠自己的选择来确定自己的生活价值意义。

因此,在这个人物身上产生出一种反道德、重自我的新型现代女性的道德特征。

浅析巴金《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

浅析巴金《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
如 果 说 汪 文 宜 是 曾树 生 留 下家 的唯 一理 由,那 么 汪 母亲 的处境 谁又懂 ?
文 宣 的母亲 就是 促使 她 离家 的一个 不可 忽视 的原 因 。汪 母 是 一个 知识 分子 ,受 过教 育 ,但 传 统思 想却 根深 蒂 固。她 早 年丧 夫 ,独 自一人 抚养 大儿 子 ,也使 得儿 子成 为 了他 生 活 的全 部 ,她容 不得 他人 从她这 瓜 分儿 子 的一丝 爱 ,这 就 为 日后 她与 曾树 生发 生矛 盾埋 下 隐患 。汪文 宣深 爱着 曾树 生 ,离 不开 曾树 生 ,汪母 也是 深知 这一 点 ,按理 来说 ,为 了儿子 的幸 福 ,她对 曾树 生 即使有 再 多的不 满为 了儿 子也 应 忍受 下来 。但 事实 确相 反 ,她 总 是有 意无 意挑起 她 与 曾 树 生 的矛盾 ,甚 至 巴不得 她不 要 回到这 个家 。其 实 ,汪 母 是 一个 把儿 子婚 姻推 向坟 墓 的助推 器 ,是一 个逼 走 曾树 生 的加 速 器 。 巴金 在谈 到这 两个 女性 时 ,说到 “ 我 当然 不会 赞扬这 两个 女人 。正 相反 ,我用 责 备 的文笔 描写她 们 。但 是我 自己也承 认我 的文 章里常 常露 出原谅 和 同情 的调子 。 ” 三、为人母 按 照常 理来 说 ,母亲 对儿 子 的爱是 最伟 大 的,儿子 对


夫 的感 情基 础是 非常 牢 固的 ,而且 同为 学教 育的他 们有 一 失 。不 管是 什么 原 因,我们 只是 看到 了 曾树生对 儿子 的金 个 共 同的理 想就 是办 家庭 式 乡村式 的教 育 ,这 使得 两人 之 钱 供养 ,她 花钱送 儿 子去 贵族 学校 ,除 了这一 点,他 们之 间并不 缺 乏共 同语 言。单 从这 里看 两人 的婚姻 本会 是 非常 间似乎 没有 过 多的交 集 。当 曾树 生在 犹豫 是否 离开家 去兰 的幸福 。然 而现 实 的残酷 却让 这一 切成 为泡 沫 ,在 抗 战后 州时 ,汪小 宣几 乎是 没有 在她 的考虑 范 围,小 宣的地 位在 期 的 国统 区重庆 ,战 场 失利 ,物价 飞涨 ,人 心浮 动 ,谣 言 她 心 中是低 于 自 己丈夫 的,而她 也认 为这 个孩 子跟她 一点 四起 , “ 陪 都 ”人 民整 天都在躲 警报 ,喝酒 ,吵架 ,死 亡… 都不 亲, 自 己就 像她 的后 母 。是的 ,曾树 生作为 一名 母亲 在 当 时那个 环境 谈理 想 谈 良知都让 人觉 得可 笑 ,过好 日子 与 自己儿子 的 交集仅 仅如 此 ,如果说 曾树 生对 儿子尽 到 了 的只有 那些做黄 白 ( 黄 金和大 米 )生 意的投机 倒把 的商人 , 抚养 义务 的话 ,那仅仅 是 体现 在金钱 的供 养上 ,如果 从对 而知 识分 子和农 民只有艰 苦度 日。其实 不难 想象 在 曾树生 儿子精神 和心理上 的关怀上来看 ,她是 一位 不称职 的母亲。 的周 围,一 定早 有机 会可 以使 她轻 松摆 脱这 一切过 上上 流 四 、独 立 的 女 性 社 会 的生活 ,但 她并 没有 选择 毅然 决然 的离 开 。当家庭 陷 这 就是 曾树 生 ,一位 妻子 ,一位 媳妇 ,一位 母亲 。但 入 困境 时 ,她 勇敢地 挑 起家 中的 大梁 ,默默 忍受 着 然而 是我 们不 能忘 记 ,她 是一 个人 ,有着 新 的观念 ,独立 人格 最 后 的最后 她还 是选 择 了 “ 花 瓶 ”的命 运 ,在痛 苦 ,无 奈 的人 !她 不是 一个正 面人 物, 但也 不是一 个反 面人物 ,在 中离开 了汪 文 宣。但 其 实这并 不完 全是 她 的本意 ,她 是极 她 身上 充 满 着 各种 各 样 复 杂 的矛 盾 。这 样 一 个 处 处充 满 不 愿 意离开 汪 文宣 的 。在 家 中她 受到婆 婆 的百般 凌 辱,但 无可 奈 何 的女 性 ,最 后一 步 步走 向 “ 深渊 ” ,她 有错 吗 ? 是面 对 患有 严 重肺 结 核 的丈 夫她 还 是 承担 起 自己的 责任 , 有 !那 她 的错 可 以理 解 吗?貌似 可 以 !那 她这 么做又 能理 做 了 一个 妻子 的义 务。 即 使 最后 她 选 择 离开 ,选 择 “ 离 所 当然 吗?当然 不 能 !前 面说 到 曾树 生之所 以比其他 作 品 婚” ,但从 文 中还 是可 以感受到 她对汪 文宣 的关爱 。作为一 中 的新 女性 还 要 “ 新” , 是 因为 她 真 正 融入 了这 个 社 会 , 个 妻 子,她 弃夫 离家 ,这 是不 能被 原谅 的 ,她不 是传 统意 她有着 自己独 立的经 济大 权 。甚至可 以说 ,从 她在家 中 的 义 上 的贤 妻 ,但 她始 终 有尽 到一个 妻 子应有 的 责任 。这个 经济地 位看 ,她 是 强者 ,因为她 是家 中 的经济 支柱 。但是 爱情 的悲剧 是 一个 时代 的悲 剧,志 趣相 投 ,勇敢相 爱 的两 如果我 们从 精神 地位 来看 , 曾树 生是 处于 弱者 的。 虽然汪 个 年 轻人 自 由走 到一 起 ,为两 人 共 同 的教 育理 想奋 斗着 , 文宣 爱着她 ,但 我们 发现 从后来 来看 ,汪 文宣对 曾树 生 的 或许 在换 一个时代 背景时 ,这会是 另一番景 象。 爱是 不健康 的而 唯一 可能 给家 中带来 活力 的十 三岁儿 子也 二 、为 人媳 是老气 横秋 ,没有活 力 ,和她 又几 乎没有 感情 。这样 一位

《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汪文宣形象分析

《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汪文宣形象分析

《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汪文宣形象分析摘要本文主要浅析了《寒夜》中的男女主人公,这两个人物形象汪文宣是一个忠厚善良、胆小软弱的知识分子,在那种社会却没有立足之地。

事业的不顺,经济的窘困引起家人心情的不快,心情的不快又导致感情的不和。

刻骨铭心的爱,使他忍受了常人不忍受的痛苦。

带着悲哀、痛苦、怨恨、生的欲望。

不尽的思恋,他走完了悲苦的人生之路。

曾树生是一个美丽、活泼、性格开朗、充满活力的中年知识妇女。

她始终生活在矛盾之中,是一个矛盾复合体。

她不是一个坚强的女性,在她身上表露出中国妇女依附于男人的弱点。

曾树生是令人同情的。

表面上看来她活泼开朗甚至风雅高贵,但她的内心世界跟汪文宣一样装满一肚子苦水。

在感情上,她是矛盾的,她爱丈夫,却又去讨陈主任的欢心。

在丈夫、情人之间,她久久地陷入感情的旋涡之中不能自拔。

她又是一个极端自私的女人。

在男人身上她想到的永远是索取,对丈夫索取的是情,对陈主任索取的是财,她真正爱的实际上就是她自己。

关键词:《寒夜》,汪文宣,曾树生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是中国人民子孙万代永远都无法忘记的伤痛,虽然那场战争过去了几十年,但当我们每每提及的时候,所有的炎黄子孙的心都会隐隐作痛。

在那个战争年代,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和内外压迫之中,内有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统治,外有法西斯日本军国主义的惨绝人寰的侵略战争。

虽然我们这一代人没有亲身处于那个年代,没有亲身体验那段生活,但是通过很多文学作品我们依然能通过想象感受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

巴金先生的《寒夜》是这些文学作品的杰出代表,小说通过一对年轻夫妇的家庭、生活、婚姻、工作来反映侵略战争和白色恐怖统治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深刻反映了家庭、生活、婚姻、工作在战争和白色恐怖统治下是显得那样的不堪一击。

《寒夜》中的这对年轻夫妇就是汪文宣和曾树生,作者对他们的形象的刻画是非常成功的,下面我们来分别详细分析一下汪文宣和曾树生的形象:一、汪文宣的形象:激情在年轻中死亡《寒夜》中的汪文宣是有理想、有激情的,可是他却是一个典型的悲剧,他的理想和激情在他的生命中是如此的短暂,如过眼的云烟,转瞬即逝。

毕业论文-重重樊篱中的女性困境—从曾树生形象看《寒夜》悲剧内涵-语言

毕业论文-重重樊篱中的女性困境—从曾树生形象看《寒夜》悲剧内涵-语言

毕业论文-重重樊篱中的女性困境—从曾树生形象看《寒夜》悲剧内涵-语言毕业论文-重重樊篱中的女性困境—从曾树生形象看《寒夜》悲剧内涵 - 语言文学论文摘要《寒夜》是巴金于1944年开始创作,最终发表于1946年,代表其创作艺术最高成就的作品。

同时,也是1部充满着浓郁悲剧色彩的小说。

关于《寒夜》的悲剧内涵,前人已从社会、文化、性格等不同的角度进行深有力的挖掘。

有的研究者认为《寒夜》的悲剧是消耗性结构的悲剧,其悲剧的实质在于家庭结构中善善相加不是善,好好相加不是好,最终导致“好人的悲剧”;有的则认为其悲剧内涵在于人物独立人格的缺失。

本文将这1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悲剧作品置于“女性主体意识”觉醒这样1个广泛而深刻的时代命题之下加以考察,从女性经济地位的独立、女性精神上的独立以及女性性意识的萌动等3个层面阐述女主人公曾树生主体意识觉醒的具体表现;并通过女性生存困境的探讨进1步揭示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源,从中透视出作品的深层悲剧内涵。

关键词:《寒夜》;女性主体意识;困境;悲剧内涵ABSTRACTCold night was written by Ba Jin ,started in 1944 and published in 1946, represented for the highest achievement of his work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filled with tragedy color. About "Cold night" the tragedy connotation, the predecessor has carried on the deep powerful excavation from different angles,for example the society, the culture, the disposition and so on..Some researchers think Cold night of the tragedy is the tragedy which consumes sex structure, the substance of its tragedy lies in family structure in kind add mutually isnt kind, add very very and mutually is not good, end cause "the tragedy ofthe good man";Have of think then its tragedy content lies in person independence the imperfection of the personality.This text places this top outstanding tragedy work of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history to set question so in"female corpus consciousness" awakening for an extensive but deep ages under take in to investigate, from the female and economic position of independence, female spirit of independent and the female realize of the move etc. three levels elaborate hostess Mr. once the tree living corpus consciousness an awakening of concrete performance;The study which passes a female to exist a predicament also announces to public person tragedy the source of the destiny further, seeing through a deep tragedy content of work from it.Key words: Cold night; the feminine consciousness; difficult position; tragedy connotation。

浅析《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

浅析《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

摘 要:《寒夜》是巴金1944年开始创作,最终发表于1946年。

代表其创作艺术最高成就的作品。

同时,也是一部充满悲剧的色彩小说。

关于<>悲剧的内涵,前人以从社会,性格,文化等不同的角度进行深有力的挖掘。

有的研究者认为<>寒夜的是消耗性的悲剧。

其悲剧的实质在于家庭结构中。

有的认为其悲剧内涵在于人物独立人格的缺失。

本文将这一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作品置于,女性主体意识。

觉醒这样一个广泛而深刻的时代命题之下加以考察。

从女性经济的独立,女性精神上的独立以及女性意识上的萌动等三个层面阐述女主人公曾树生主体意识觉醒的具体表现。

并通过女性生存困境的探讨进一步揭示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源,从中透视出作品的深层悲剧内涵。

关键词:巴金;形象;曾树生;汪文宣;勇敢《寒夜》是巴金解放前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最初动笔于1944年秋冬之际的重庆,1946年底在上海完成。

小说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树生是一对受过高等教育毕业的夫妇。

他们住在一个平静的小城里,他们生活得并不怎么快乐,还是常常为着一些小事情争吵。

他们夫妇感情并不坏,可是总不能互相了解。

她爱发脾气,他也常常烦躁。

年轻时曾经编织过许多美丽的理想,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办一所“乡村化、家庭化”的学堂,为国家为人民做点有益的事情。

汪文宣在一家图书公司当校对,曾树生在银行当“花瓶”。

汪文宣的母亲为了减轻儿子的生活负担,赶来操持家务,但汪母与曾树生婆媳关系不和,汪文宣夹在中间两头受气,家庭经济非常拮据。

作家在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汪文宣、曾树生、汪母这三个人物形象,深刻地写出了抗战时期,勤恳、忠厚、善良的小知识分子的命运。

一、曾树生的典型性格曾树生是一位温柔热情、聪慧美丽、富于幻想、不甘堕落的新派女性。

但是,出于生活所迫,她无奈当了银行的“花瓶”;她无法容忍丈夫毫无生气的生活方式和婆婆的恶语中伤,虽然她同情丈夫的不幸,也爱着丈夫,但对自由痛快生活的渴望和受强烈的虚荣心的驱使,最终因受不住生活希望的诱惑而离弃了丈夫和家庭。

巴金《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论析

巴金《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论析
验 , 乐 的 获得 !苦 难 对 她 们 来 说 仿 佛 是 合 理 的 , 容 享 不
现在是民国三 十三年 , 不是光绪 、 宣统 的时代了。 ” 田仲济 、 昌熙主编的《 孙 中圈现代小 i 兑史》 在将 曾树
生与“ 五四” 以来 的另一些新知识女性形象 比较时指 出:
“ 早在五 四时期庐隐笔下露沙 ( 海滨故人 》 身 』 , 《 ) 二 我们 看到过她的 身影 ; ‘ 在 左联 ’卜 _玲 笔下 的莎菲 ( 莎 年 r 《 菲女士的 F J记》 身 l , ) 』 我们看 到过 她的发展 ; 就是作 为
度 多层 面地进行考察 , 可见她是个复杂的有血有肉的新女性形 象, 的命运是可 以理解的 , 她 值得 同情 的。 [ 关键词 ] 《 寒夜 》;曾树 生形象 ;论析 ( 中图分类号 ] 0 . 1 66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0 9 4 3 (0 10 — 0 0 0 10 . 7 3 2 1 ) 1 0 3 。 4 解放特别是恋 爱 自由 、 婚姻 自主的新女性。
生颇为不 同: 与汪文 宣 的相爱 不是 盲 目的爱 , 是为 她 不 爱而爱 , 而曾经 是建立 在共 同献 身 于中学 教育的理 想 , 具有丰富 的社会内容 , 可以说是颇 有事业心 的。她懂 也 得 “ 必生活着 , 人 爱才有所附丽” 她在银 行供职 , , 名为职 员, 实为“ 花瓶 ” 她 为此 感 到羞 辱 , 甘心 “ 人家 欺 , 不 让 侮” 但为 了 自己 与家庭的生活 , , 不得不 忍耐 。她敢 于捍 卫 自己的尊严 和权利 , 母骂 她是 儿子 的姘头 , 昂然 汪 她
婚恋 自主。鲁迅 的《 伤逝》 是“ 四” 五 时期表 现婚 恋 自由 主题最深刻的小说 , 而子君则是这 类女性 中最著名的人 物形象 。她勇敢地道出 :我 是我 自己的, “ 他们 准也没有

《寒夜》中曾树生的女性形象分析

《寒夜》中曾树生的女性形象分析

《寒夜》中曾树生的女性形象分析多燕瘦是真是假摘要:文章以《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为论述对象,通过曾树生在不同的环境中心理与外在不同的表现和展示,探讨女性的历史境遇与生存境遇,剖析女性在不同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最终表现。

在巴金塑造的许多女性人物当中,曾树生是最后一个,也是争议最多的一个。

曾树生是一个深受五四时期个性解放思潮影响的充满激情和生命力的新时代女性。

曾树生并不是作为正面角色塑造的,她身上有崇尚物欲、逃避现实的缺点,但也有可贵的向往自由的精神,她冲破封建礼教和汪文宣自由恋爱,她以前有过远大理想――为教育事业献身。

曾树生是一个纠结的人物,因为性格的多元化,使她一直在理想与现实,自由与责任之间挣扎。

一、勇于追求幸福与自由曾树生与汪文宣的爱情是自由的也是大胆的,他们冲破世俗的偏见,自由恋爱并按照新的方式――未举行正式婚礼而与汪文宣同居生子,这样的举动在那个年代该有多大的勇气,但为了自己的幸福她勇敢地迈出了惊世骇俗的一步,她的自主意识可见一斑。

在家里,曾树生的种种作法汪母都看不惯,汪母认为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是不正当的,经常辱骂曾树生是文宣的“姘头”。

抗战开始后社会境况比较惨淡,汪文宣和曾树生最初梦想破灭,生活日渐压抑与痛苦。

曾树生与汪文宣的爱情在时间的洗礼下渐渐地转化成亲情,面对年幼的小宣,多病的丈夫,她放弃了自己的远大理想。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曾树生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她物质生活匮乏,追求精神生活无可厚非。

她不愿意在生活的重压下成为汪文宣那样沉默懦弱的老好人,她选择在灯红酒绿中寻找安慰,靠频繁的交际活动麻痹自己,让自己忘掉现实生活的苦闷。

这是一种消极的逃避,也是在社会环境逼迫下产生的有些畸形的生活方式。

为了生存她不得不去做“花瓶”,给汪文宣治病,给小宣交学费,她一个人支撑着家里的全部开销。

她不仅仅承担着物质上的重压,还要受着婆婆的辱骂,在心灵上受着折磨。

虽然汪文宣很爱她,但是丈夫的懦弱给不了她最起码的感情慰藉,在这样的状况下她所受到的个性解放思想驱使着她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

浅谈《寒夜》新女性与家庭的冲突的悲剧——以曾树生为例

浅谈《寒夜》新女性与家庭的冲突的悲剧——以曾树生为例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浅谈《寒夜》新女性与家庭的冲突的悲剧——以曾树生为例赵航 山西师范大学摘 要:《寒夜》是巴金后期创作的作品,相对于前期的作品,《寒夜》更能表现出巴金人到中年的沉稳、干练。

其次,小说也表现出来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的认知。

《寒夜》诞生于国民党统治时期,表现出来被欺压的小知识分子在黑暗的统治中无法立足,奄奄一息挣扎的情形。

《寒夜》中的树生是巴金小说最后涉及到的女性人物形象,于是本文将提出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寒夜》;女性;悲剧原因作者简介:赵航(1994.8-),四川宜宾人,山西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2016级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047-01一、新女性与丈夫的冲突树生的丈夫,同样是受到大学的教育,本来是两个有志青年为了中国的教育事业而走到了一起,一起谈论着中国未来的教育事业,可是生不逢时,国不安宁,何以为家?以至于文宣到了一个小公司作校对受尽鄙视,树生到了一个银行去工作,被婆婆看作是“花瓶”,十四年的夫妻生活,让树生看到了丈夫的堕落、无能,这个男人已经和当初那个对未来颇有抱负的有志青年完全不同了,他蜷缩于妻子与母亲的庇护之下,感叹着时代的不堪,自己却什么都做不了。

而树生,她爱动、爱热闹,她的脾气没有像文宣那样被这个颓废不安的时代磨损的所剩无几,还是和自己年轻的时候一样,追求生活,享受生活。

树生对丈夫的失望并没有很明显的表现出来。

她说丈夫是个老好人,说当时在一起谈论着中国教育事业的他充满理想的他竟变成现在这副模样。

树生和文宣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连文宣自己也感觉到了“她丰腴并且显得年轻而富于生命力。

虽然他和她同岁,可是他看看自己单薄瘦弱的身子,和一颠一跛的走路姿势,还有他那疲乏的精神,他觉得她同他相差的地方太多,他们不像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他们之间不是没有爱情,只是生活方式不同,追求不同,使他们各自离的对方很远很远以至于觉得本来同岁的他们竟像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而对于树生,对文宣的爱情和对小宣的眷恋,竟莫竟莫名成了她们最后追求自由生活的羁绊,而让在面临选择的时候陷入矛盾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寒夜》中曾树生的女性形象分析多燕瘦是真是假
摘要:文章以《寒夜》中曾树生的形象为论述对象,通过曾树生在不同的环境中心理与外在不同的表现和展示,探讨女性的历史境遇与生存境遇,剖析女性在不同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最终表现。

在巴金塑造的许多女性人物当中,曾树生是最后一个,也是争议最多的一个。

曾树生是一个深受五四时期个性解放思潮影响的充满激情和生命力的新时代女性。

曾树生并不是作为正面角色塑造的,她身上有崇尚物欲、逃避现实的缺点,但也有可贵的向往自由的精神,她冲破封建礼教和汪文宣自由恋爱,她以前有过远大理想――为教育事业献身。

曾树生是一个纠结的人物,因为性格的多元化,使她一直在理想与现实,自由与责任之间挣扎。

一、勇于追求幸福与自由
曾树生与汪文宣的爱情是自由的也是大胆的,他们冲破世俗的偏见,自由恋爱并按照新的方式――未举行正式婚礼而与汪文宣同居生子,这样的举动在那个年代该有多大的勇气,但为了自己的幸福她勇敢地迈出了惊世骇俗的一步,她的自主意识可见一斑。

在家里,曾树生的种种作法汪母都看不惯,汪母认为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是不正当的,经常辱骂曾树生是文宣的“姘头”。

抗战开始后社会境况比较惨淡,汪文宣和曾树生最初梦想破灭,生活日渐压抑与痛苦。

曾树生与汪文宣的爱情在时间的洗礼下渐渐地转化成亲情,面对年幼的小
宣,多病的丈夫,她放弃了自己的远大理想。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曾树生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她物质生活匮乏,追求精神生活无可厚非。

她不愿意在生活的重压下成为汪文宣那样沉默懦弱的老好人,她选择在灯红酒绿中寻找安慰,靠频繁的交际活动麻痹自己,让自己忘掉现实生活的苦闷。

这是一种消极的逃避,也是在社会
环境逼迫下产生的有些畸形的生活方式。

为了生存她不得不去做“花瓶”,给汪文宣治病,给小宣交学费,她一个人支撑着家里的全部开销。

她不仅仅承担着物质上的重压,还要受着婆婆的辱骂,在心灵上受着折磨。

虽然汪文宣很爱她,但是丈夫的懦弱给不了她最起码的感情慰藉,在这样的状况下她所受到的个性解放思想驱使着她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

二、对丈夫保有真挚的爱
在小说中巴金描写曾树生与丈夫感情的笔墨是非常少的,虽然他们之间的这种感情给人的是怜悯、同情,但还是非常的真切、感人。

曾树生离家出走,汪文宣去银行找曾树生,曾不愿回家,汪文宣心情非常的失落去酒店喝酒,被曾树生碰到将他送回家,在婆婆的讽刺嘲笑中她还是选择留下来陪着丈夫。

从这些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温柔体贴的女性,还是把丈夫放在心上的。

当陈经理对她说敌人快要打进来了,还拿裁员来威胁她时,她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还在生病的丈夫,她犹豫的说不走也不见得会死呀。

在曾树生飞兰州的那天早上和丈夫依依不舍的情景也是真情的流露,最能显示她不变妻情的是小说中间的吻别,她痴立于躺在睡眠中的文宣的床前柔声告别:“宣,我们再见了,希望你不要梦着我离开你啊。

”她心里不好过,用力咬着嘴唇掉转身子离开了床,可马上又回身去看他。

这是如何的难舍难分啊~稍后,文宣赶到楼梯口来送行,树生一见到他“一阵心酸”,就扑到他身上去,文宣连忙后退,说自己有肺病会传染,而她“并不离开他,却伸开两只手将他抱住,又把她的红唇紧紧地压在他的干枯的嘴上,热烈的吻了一下”并泪流满面的
说:“我真愿意传染到你那个病,那么我就不会离
开你了。

”这是令人辛酸而深情的拥吻,场面催人泪下。

在兰州曾树生经常往家里寄钱、写信。

汪文宣一直对她也是有着愧疚和歉意的,说她是好心肠的人。

最后得知汪文宣的死时,“他葬在哪,我要去看他~”“她感到一阵剧烈的心痛,她
后悔,她真想立刻就到他的墓地去。

”她这也是真情的流露,表明她还是深深的爱着丈夫的。

三、追求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
与鲁迅的《伤逝》里的子君相比,曾树生是一个自食其力、自力更生、有文化、有思想、对身边的人有责任感的知识女性。

在那么重的生活压力下,她让儿子小宣去比较好的学校去读书,而她却默默的独自承受着一笔很重的学费开支,同时总是尽自己的能力去照顾丈夫和婆婆的生活。

曾树生可以说是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才去奔波,去承受黑暗的社会对一个柔弱的知识女性的欺凌与压迫。

如果说丈夫汪文宣是一个坚强、能干的男人的话,她还会去当“花瓶”、和情人飞去兰州吗,曾树生最后成了一个真正的“花瓶”,她把人生,把理想完全抛弃了。

对于曾树生这一选择好像违背了常人所认为的人物性格的道德原则,但其实她也是受害者。

在生活的折磨下,她不得不成为“花瓶”,整天忍气吞声的受着旁人的鄙夷。

总之,她在社会上、家庭里都处于深陷的苦闷之中无法自拔。

在小说的开头就写曾树生与丈夫发生争吵后离家出走,小说的结尾她还是流浪在阴暗的街上。

总之,“曾树生虽算不上是个好女人,但也不是个坏女人。

”用小说中文宣的话来说“她决不是一个坏女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巴金老先生在回忆创作《寒夜》时曾这样谈过曾树生“我最初在曾树生的身上看见一位朋友的太太的影子,后来我写下去就看到了更多的人,其中也有萧珊。

所以我并不认为她不是好人”。

曾树生以自己的真诚、善良、有情有义、充满生命的活力、追求独立的人格和自主意识成为巴金所塑造的众多知识女性中最具深刻寓意的一个。

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一位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新派女性的典型形象。

(作者简介:王聪聪,河南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2012级
语文教育。

)
多燕瘦是真是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