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讲解部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栏目索引
栏目索引
3.分类 按照存在状态的不同,将胶体分为三类: (1)气溶胶,如烟、云、雾; (2)液溶胶,如AgI水溶胶; (3)固溶胶,如烟水晶、有色玻璃。 4.性质 (1)丁达尔效应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粒子对光线 ⑩ 散射 形成的,叫作丁达尔效应。 说明 a.丁达尔效应是物理现象;
栏目索引
二、分类的方法 1.交叉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就是将被分类的对象用多种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如:
栏目索引
2.树状分类法 所谓树状分类法,简单地说,是根据被分类对象的整体与分出的类别间的关 系及其陈列式的形状(像树)来定义的,如下图:
栏目索引
重点突破 一、物质分类中易混淆的概念 1.名称中有“酸”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石炭酸(C6H5OH)是酚,不是酸。 2.酸的元数不一定等于酸分子中的H原子数。如亚磷酸(H3PO3)是二元酸,
浊液
悬浊液 乳浊液
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 ②1 ~100 nm之 间
栏目索引
栏目索引
二、溶液
1.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
所得到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溶解度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③ 100 g溶剂里达到④ 饱和 状态
时所溶解的质量,单位是克,符号为S。计算公式:
5.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ω=⑧
m(溶质) m(溶液)
×100%=
V
m(溶质) (溶液) ρ(溶液)
×100%
S
(2)ω=⑨ 100 g S ×100%(饱和溶液,溶解度为S)
三、胶体 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 2.特征 (1)外观特征:均一。 (2)本质特征:胶体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
栏目索引
高考化学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栏目索引
考点清单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考点基础 一、物质的组成 1.宏观上:物质由① 元素 组成,元素在自然界有两种存在形式,以单质形 式存在的称为元素的② 游离 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称为元素的 ③ 化合 态。 2.微观上:质子、中子、④ 电子 是构成原子的三种基本粒子,原子、分 子、⑤ 离子 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
栏目索引
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离子方程式: Fe3++3H2O Fe(OH)3(胶体)+3H+ 。
重点突破 几种分散系的比较
栏目索引
栏目索引
二、物质变化过程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和“十八化”
考点基础 一、分散系
考点二 分散系
概念:分散系是指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
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组成: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
分散系
分类:根据分散 质粒子直 径的大小 不同可以 分为
溶液:分散质粒子
直径① 1 nm
栏目索引
b.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别溶液和胶体; c.丁达尔效应能证明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范围; d.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看到的光亮的“通路”是光被胶体粒子散射的现象, 并不是胶体粒子本身发光。 (2)介稳性 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 系。
5.Fe(OH)3胶体的制备
次磷酸(H3PO2)是一元酸,因为它们的结构分别是
、
。 3.无氧酸不一定是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如氢氰酸(HCN)等。
栏目索引
4.酸的氧化性与氧化性酸不同。酸的氧化性指H+的氧化性;氧化性酸指中 心原子具有氧化性的酸,如HClO、HNO3、浓H2SO4。 5.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等。 6.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CrO3。 7.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ZnO(两性氧化物),Mn2O7、 CrO3(酸性氧化物)。 8.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9.酸酐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CH3CO)2O]等。 10.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酸酐。 11.酸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如SiO2。 12.Na2O2与酸反应不仅生成盐和水,还生成O2,因而不是碱性氧化物。
溶解度=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100
g,即S=
m溶质 m溶物质,当把其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时,溶质
将会析出。
栏目索引
3.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区别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不同,它没有单位,既可以用百分数表示,又可以用 小数表示,且适用于任何溶液。而溶解度仅适用于⑤ 饱和 溶液。 4.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1)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⑥ 增大 ;NaCl的溶解度也随温度 升高而⑦ 增大 ,但变化趋势不如KNO3的大;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 升高而减小。 (2)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