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二单元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单元]课题 1 空气
第1课时空气的组成
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3)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
(2)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3)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空气的主要成分。2.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3.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教学难点】1.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2.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分。
【课前准备】钟罩、红磷、带胶塞的燃烧匙、酒精灯、玻璃水槽、火柴等;教学课件
【教法学法】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实验教学法
【教学流程】导入本课-- 新授课内容--课堂总结--拓展提升-作业布置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介绍一段身边美丽的自然
环境,蓝天、白云、溪水、
绿树、阳光,引出我们须臾
离不开的空气
请大家做个深呼吸,你能用
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实例来
说明无色无味不易察觉的
空气确实存在吗?
讨论发言:
能够说明空气确实存在的实验或实
例。
学生互相评价
讨论发言:
能够说明空气确实存在
的实验或实例。
学生互相评价
新授课(过渡) 出示拉瓦锡的照片
以及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
所用装置的图片,并讲述拉
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故事。
仿照这个著名实验的原
则,我们也来测定空气里氧
气的含量。
拉瓦锡实验原理:消耗氧
气,利用压强差使液面上升,从而得知消耗掉的气体体积。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演示实验2-1】听故事、思考问题:拉瓦锡在实验
过程中是如何发现气体减少了1/
5的?
连接装置,进行实验,
观察现象并及时记录。
通过抢答,巩固旧知,为
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
知道实验是学习化学的
基础。通过学生自主的实
验探究过程,体验实验过
程中的成功与失败
观察记录分析讨论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
么现象?你能分析原因吗?
请把看到的现象及你的分
析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分析:
1、实验成功,描述现象;
2、实验失败,寻找原因。
(小结)
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
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
压减小,因而水倒流。
分析讨论
1、根据拉瓦锡的研究结果,
氧气约占1/5,而我们在
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
体积小于1/5?可能的原
因有哪些?红磷熄灭后瓶内
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1、描述实验现象;
2、小结并交流成功的
经验;
3、寻找并分析失败的
原因。
分组讨论、交流结果:
1、水面上升不满1/5的原因有:
①装置漏气或红磷不足等;②装置
未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
决问题,从中培养科学观
察、规范表达和分析问题
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
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对实验现象作进一步的
分析、探究,培养学生的
探索精神。
归纳总结形成概念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础上,
师生共同归纳空气的主要
成分:由与红磷反应的气体
(氧气)和与红磷不反应的
气体(氮气)组成。
阅读教材的有关内容,归纳空气的
组成成分,形成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化学符号
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事
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
结论。培养学生的规范表
达能力
分析讨论得出结论(比较)氮气、二氧化碳、
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
等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
些是纯净物?(小结)
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
这样的物质叫混合物。而氧
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它
属于纯净物。
比较各物质的异同,归纳混合物和
纯净物的概念。
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
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清
晰地掌握概念。
拓展提升完成《全效学习》“随堂演
练”部分。
完成练习及时巩固
课堂总结请同学们总结本课的学
习内容。
引导总结本课题内容要求。总结,提升。
作业布置完成全效学习本节练习。
【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一.空气的组成。
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现象:集气瓶中有大量的白烟产生,并放出热量,打开弹簧夹,上升的水量约占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
文字表达式:磷+ 氧气五氧化二磷
P O2P2O5
试验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1)红磷的量必须要过量;(2)必须要等装置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3)装置不能漏气。
(4)若要其它物质代替红磷,该物质不能够生成气体,不能用木炭等物质。
二.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
纯净物:有一种物质组成。
混合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教学反思】
优点:
不足:
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