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和相关技术的创新,数据处理和信息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化时代。电子商务也成为了现在商务贸易的主力军,并也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关键动力。随着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它已经对传统经济贸易方式产生了有力的冲击,推动了企业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为了更好地了解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应用,先认识和了解国内外在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在企业中的应用的概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电子商务也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西方发达国家先后制定政策,促进电子商务在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发展中国家紧随其后,近几年也开始逐渐探索、制定相关发展政策,以便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国外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从单项信息技术的采用,到系统的集成,直至电子商务的实施,每一个阶段企业信息化的应用都是建立在比较成熟的基础上的,因而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模式比较成熟。具有代表性的是Paul Timmers( 1998)和Michael Rappa (1999)对商业模式的广义内涵进行了界定,而阿兰奥佛尔和克里斯托福得希在其著作《互联网商务模式与战略:理论和案例》中,对基于互联网的企业信息化商业模式内涵进行了系统分析,为企业实施互联网战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发布了《全球电子商务框架》,它是最具代表性的政策成果,报告中的内容主要包括一般原则和问题处理建议两大部分。其中,问题处理建议又可以细分为9项处理原则,涉及到关税、税收、电子商务违约、电子支付、安全性、保护知识产权、隐私性、信息内容、电信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以及技术标准与支持等多个方面。它表明了美国对电子商务行为的立场和原则,同时也呼吁在世界范围内施行电子商务自由化,减少电子商务堡垒。另外,美国的很多国际著名大学也纷纷成立了相关的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从宏观角度研究美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1996年,欧盟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和论坛来研究欧洲的电子商务发展。1997年,欧盟也提出了《欧洲电子商务倡议》,书中对商务环境、信息基础设
施以及管理框架等内容进行了规定,目的是促进欧洲电子商务的发展,提高欧盟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实力。同时,欧盟还对网络的开放、安全认证等内容进行了规定。
目前,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研究还集中与某一地区或国家,更注重的是整体宏观的商务发展水平,没有具体到范围内的某个企业。在整体宏观的研究中,APEC 提出的电子商务发展评估指导又是最具代表性的。
2003年,美国David Van Hoose在《电子商务经济学》中以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对电子商务和世界贸易体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用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研究了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的关系。
2000年,美国Mann Catherine等在《全球化的电子商务》中对电子商务全球化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展望和分析。
2000年,美国的Micklethwait等在《一个未来的完美实现:全球化的挑战和隐式诺言》中深入探讨了电子商务对国际性商务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迅速兴盛起来,很多经济学者也开始关注企业的存在于发展,并出现了经济进化论、不完全竞争理论等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理论。
比如,Alfred Marshall等从经济进化论的角度指出企业也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也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理念。E.F.Harrod等以不完全竞争论为基础,认为市场的竞争不是完全竞争状态,受产品差别、市场不完全性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等级、层次、规模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生存空间。Austin Robinson 等认为企业的规模收益具有一定的限度,即企业最佳规模理论。Staley等认为不同规模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产业经营范围。
A. Antkiewicz研究在中国加入WTO后的区域贸易电子商务问题。A.aivaja 等讨论了中国在二十一世纪,如何在国际贸易中利用电子商务开展业务等问题。微软,IBM,惠普等知名公司对电子商务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特别是IBM公司,十分看重电子服务的提供商,全力促进这些企业快速实施电子商务。从以上国外的研究可以看出,大家对于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纷纷表达了世界各国在新世纪发展电子商务可以发展本国经济的观点,对世界各国促进本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合理化的建议。
二、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最早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1997年之后,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国内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1997年,国内第一届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1997年,我国政府提出了“中国电子商务框架”,表明我国政府对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视和关注。随后国内掀起电子商务理论研究的热潮,诞生了一部分电子商务知名人士,主要取得的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周建波指出企业竞争的优势关键是开展信息网络建设。陆菊春指出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可能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杨永植等对企业在电子商务时代的发展策略进行了讨论。黄京华等研究了电子商务就绪水平评价理论的评价指标体系。姚中华教授首次在《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全攻略》一书中提出了E-国际贸易概念,分析了E-国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实务的具体结合。谭征教授在《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一书中对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的结合进行了探究,讨论了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同时国内的杨兆、贾明江、金志国等也从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电子商务中国际贸易的成本与收益以及传统国际市场和全球电子商务市场的比较等不同的方面对国内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内的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由表及里,由宣传、推广到采购、销售。虽然国内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应用已经进入务实发展阶段,但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根据统计,2012年全国网上购物交易金额总额高达12594亿元,人均5203元,网购用户规模也突破了2.4亿,全年网络零售市场交易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1%。国内企业之间虽然也开始逐渐实现网络交易,但是大部分的企业都是将网络沟通信息和传统的资金结算与物流方式进行结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艾瑞网等分析机构对我国外贸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现状做了深入调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王健教授于2002年出版了《电子商务导论一商务角度》一书,研究了电子商务如何才能使外贸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15]。在第二十一世纪初,有关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关系的研究在国内已取得一些成果,大多数按照行业将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和互联网行业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