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升五还原问题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讲按章办事
——还原问题
【教学内容】
《佳一数学思维训练教程》暑期版,四升五年级第14讲“按章办事——还原问题”。【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让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还原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学会运用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数学思考
能回顾倒推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问题解决
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情感态度
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还原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学会运用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教学准备】
动画多媒体语言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小红和爸爸妈妈去菜市场买东西时又遇到了数学问题,我们去瞧一
瞧吧!
1、例2:(完成作业后,小红和爸爸妈妈来到菜市场,看到一位老奶奶
在卖鸡蛋,她好奇地问:“老奶奶,您这一篮鸡蛋有多少个?”)老奶奶
说:(泡泡语)我第一次卖出全部的一半多2个,第二次卖出余下的一
半少2个,现在篮子里还剩下12个。(泡泡语)你知道这一篮鸡蛋有多
少个吗?
小红一会儿就算出来正确的个数,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红是怎么计
算的吗?
2、师: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同桌讨论交流,把你的思路说给同桌听听。
4、师:我们遇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时,可以将复杂的条件通过线段图
的形式简单明了的表示出来,那么谁愿意将线段图画在黑板上?
5、从图上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6、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7、请几名学生汇报讲解其解题思路和过程,其他同学进行评析。
8师:同学们,大家有没有发现用还原法解决问题时,一半多几、少几
与算式有什么关系?
解析:分3步(第一次卖出的、第二次卖出的、剩下的)画出教材线段
图。
答案:第一次卖出后剩下的:(12-2)×2=20(个)
总共的:(20+2)×2=44(个)
答:这一篮鸡蛋有44个。
9、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10、教师拓展:(本问题课件不出示,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补充讲解)
生:用还
原法倒推出原
来的结果。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预设材料与教学路径预计学生活动方案说明拓展应用,巩固提高
一、过渡语
师:在第一节课上,你有什么收获呢?教师指明学生回答。
师:大家有信心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吗?
二、解决问题
师:第一节课我们只参与了小红暑假生活的一部分,你们看,不错吧。在这个暑假里,可是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呦……
情景一:在吃团圆饭的时候小红的舅妈给小红出了道难题!
1、课件出示大胆闯关1:
1.吃团圆饭的时候,小红问舅妈今年多大年纪,舅妈说:“把我的年龄加上9,除以4,减去2,再乘3,恰好是30岁。”问小红的舅妈今年多少岁?
解析:(下一步)从右至左空线上依次填:10 12 48 39
2、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
学生汇报想法及解题过程,其他同学进行评析。
4、教师小结。
情景二:
1、课件出示
2.小明在做一道整数加法题时,小明把一个加数的十位上的6看做9,把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8看做3,结果得出和为123,你知道正确的答案是多少吗?
2、师:你们能算出正确的答案吗?
学生回
答。
学生汇
报,其他人给
予评价。
题目简单时,
要多给学困生
回答表现的机
会。
生:用还
原的思路,从
30岁倒退出正
确的年龄。
培养学生独
立解答及讲
解的能力。
教学反思:
还原问题要注意从结尾开始,一步一步倒推回去算,上课的时候要注意有条理,不乱、条理清晰、可以列表。特别是例三一定要注意列表,还要注意每句话的理解。
本讲教材及练习册参考答案
自主探究:
例1:1955+50-6=1999
例2:(12-2)×2=20(个)
(20+2)×2=44(个)
例3:哥哥:12-6=6 6×2=12 12-8=4
弟弟:8+6=14 14-6=8 8×2=16
大胆闯关:
1、(30÷3+2)×4-9=39(岁)
2、123-30+5=98
3、(1+1)×2=4(个)(4+1)×2=10(个)(10+1)×2=22(个)
4、60÷3=20(本)
小强:20-3+5=22(本)
小明:20+3=23(本)
小勇:20-5=15(本)
5、12÷2=6(只)
第二棵树:6-4+2=4(只)
第一棵树:12-4=8(只)
练习册答案:
1、24
2、18个
3、(6-2)×2=8(颗)
(8-2)×2=12(颗)
(12-2)×2=20(颗)
4、670+30=700(元) 700×2=1400(元)(1400+250)×2=3300(元)
5、最后:96÷3=3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