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学》概论4-6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老年人用药治疗级用药原则(1学时)
第一节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
教学要求:
1.掌握老年人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特点。
教学重点
1、吸收和成年人无明显差异。
2、分布:由于体液减少,药物分布容积减少,药物作用及副
作用增加。
3、代谢:肝脏受过效应。
4、排泄:老年人由于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减退, 使经肾脏排泄
的药物(如地高辛、氨基苷类)排泄减少,容易蓄积中毒
教学内容
1、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大多数药物(被动运转吸收的药物)吸收老年人和成年人相比无明显差异。
只有葡萄糖、维生素]3, 、钙和铁等主动运转吸收的药物才随增龄而降低。
2、老年人由于肌肉和实质器官萎缩、细胞内液减少,使机体总液体量比成年人减少 1o% ~ 15 % ,从而导致水溶性药物
(如地高辛、吗啡)的分布容积缩小,血药浓度升高,起效可能比预期要快,药物作用和副作用增加。
3、老年人由于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减退, 使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如地高辛、氨基苷类)排泄减少,容易蓄积中毒。
老年人使用经肾脏排泄药物时,必须根据肌酐清除率进行调整。
第二节老年人药物效应动力学特点
教学要求:
1.掌握老年人效应动力学特点。
教学重点
1、老年人药物效应特点:对药物敏感性、耐受性、依从性特点。
教学内容
1、对多数药物的敏感性增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心血管药物、抗凝药物、影响内环境药物。
2、对多数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如阿托品、异丙基肾上腺素。
3、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合用是增加。
5、依从性差:
第三节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特点
教学要求:
1.掌握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特点。
教学重点
1、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特点:病因特点、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处理要点。
教学内容
1、病因特点:老年人具有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老年药动学改变、老年药效学改变、药物-疾病相互作用、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2、临床特点:发生率高,程度重、表现特殊、死亡率高。
3、诊断要点:药物不良反应的诊断标准包括:①具有药物不良反
应的危险因素;②用药后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③减量或停药后症状消失
4、处理要点:停药、使用拮抗剂、对症治疗。
第四节老年人用药原则
教学要求:
1.掌握老年人用药原则。
教学重点
1、老年人用药原则:受益原则、五种药物原则、小剂量原则、择时原则、暂停原则、及时停药原则。
教学内容
1、受益原则:临床上如何执行受益原则? ①要有明确的适应证。
②要求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值>1 。
2、五种药物原则:老年人用药数目愈多,,ADR发生率愈高,同时使用≤5种药物的ADR发生率为4% ,>5种为27. 3%,因而控制用药数目就能减少ADR的发生。
3、小剂量原则:由于药动学和药效学原因,老年人使用成年人剂量可出现较高的血药浓度,使药物效应和毒副作用增加,需要采取小剂量原则。
老年人个体差异大,有效剂量可相差数倍甚至十几倍,为了稳妥起见,只能采取小剂量原则。
4、择时原则:根据疾病、药动学、药效学的昼夜节律,选择合适给药时间治疗,以达到提高疗效和减少毒副作用的目的。
6、暂停原则:
7、及时停药原则
第五章老年人心理特点与心理卫生(1学时)
第一节老年人心理特点
教学要求:
1.掌握老年人心理特点。
教学重点
1、重点学习老年人心理特点。
教学内容
1、智力的年老化:晶态智力,成年后仍有所增长,直到70~80岁以后才有所减退。
2、记忆的年老化。
3、反应速度随增龄变慢。
4、人格的发展
第二节老年人心理卫生
教学要求:
1、了解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主要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
1、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教学内容
1、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与人口学、养老方式关系。
心理健康状况与人口学因素的关系总分与疾病、生活满意度、生活事件数、健康
满意度显著相关。
不同养老方式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差异: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总分和5个分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集中养老的老年人。
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老年人心理需求相关因素中,经济状况居首位, 其次是照料状况满意度、晩辈孝顺与否和健康状况。
2、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疾病、婚姻、家庭、退休适应、社会参与、生活满意度。
第三节健康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
教学要求:
1、了解健康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
教学重点
1、健康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
教学内容
1、积极老龄化:其核心是六个字;健康、参与、保障。
2、健康老龄化:主要指标包括寿命、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认知效能、社会能力与产出性、个人调控和生活满意度。
第六章老年人常见问题的护理(1学时)
第一节跌倒
教学要求:
1、了解跌倒的原因及预防护理
教学重点
1、重点让学生了解跌倒发生原因。
2、如何如何预防跌倒及护理。
教学内容
1、原因:直接原因;危险因素。
2、预防跌倒及护理:
(1) 强化健康安全知识教育,增加老年人的安全意识。
(2) 老年人居室布局合理、安全:室内光线充足;地面干燥、平坦、没有障碍物;走廊、浴室、卫生间设有扶手;选用防滑地板。
(3) 衣着合适,衣裤避免过长。
选用舒适方便行走的鞋子,使老年人活动安全方便。
(4)老年人自身情况,加强体育锻炼和适当运动。
如太极拳对平衡训练效果最为明显。
(5)必要时使用拐杖或助行器以增加行走的稳定性。
(6) 加强药物指导,观察药物反应。
(7) 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体位性低血压等。
掌握发病规律,及时做好预防措施。
(8) 积极处理跌倒导致的各种损伤(如骨折固定、清创处理等) , 以避免后遗症的发生及避免影响生活质量。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
时可行相关检査,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专人照顾,减少老年人的精神紧张和恐惧。
第2节饮食与管养
教学要求:
1、了解老年人营养素的需要。
2、了解老年人的饮食原则。
教学重点
1、重点让学生了解老年人营养素的需要。
2、重点让学生了解老年人的饮食原则。
教学内容
1、营养素的需要:
(1)能量需求:衰老导致能量需求大大降低,其原因是肌
肉组织的减少导致基础代谢降低和体力活动的减
少,70岁以上老年人的需要量减少 1/3。
世界卫生组
织 ( WTO) 推荐的老年人能量供应的标准为 : 60-64
岁男性每天应供给的能量为2380千卡,女性为 1900
千卡; 65-75岁的男性为2330千卡,女性为1990千
卡;75岁以上男性为2100千卡,女性为18 10千卡
(2)蛋白质需求:健康老人的蛋白质需求大于年轻人,中
国营养学会推荐蛋白质的供给量为 lg/ (kg〃 d)。
对于老年人来说,优质蛋白的摄入量应占总蛋白的
50%以上。
(3)脂肪需求:老年人体内脂肪组织随增龄而增加,脂肪
过多对心血管和肝脏及消化器官不利,因此脂肪的擬
入量要加以限制,并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
(4)糖类的需求:老年人不宜食用含蔗糖高的食品。
但水
果和蜂蜜中所含的果糖,既容易消化吸收,又不容易
在体内转化成为脂肪,是老年人的理想糖源。
(5)水的需求: 老年人随增龄而体内含水量下降,对失水的
敏感性差,极易造成脱水。
老年人每日饮水量一般是
200Oml左右,以保证尿量在1500ml左右。
(6)矿物质需求:钠、钙、锌、铁、硒。
(7)维生素:A、B2、C、D。
(8)膳食纤维:增加膳食纤维。
2、饮食原则:
(1) 保证足够营养。
(2) 食物多样化。
(3) 有益于消化吸收。
(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5)合理分配饮食量。
(6)注意饮食卫生。
第3节失眠
教学要求
1、了解失眠原因及护理
教学重点
1、重点简述失眠原因及护理。
教学内容
1、失眠原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
2、失眠护理:
第4节压疮
教学要求
1、了解压疮发生原因。
2、了解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教学重点
1、重点简述压疮原因及护理。
教学内容
1、压疮发生原因:
(1) 压力因素。
(2) 老年人皮肤松弛、干燥,缺乏弹性,皮下脂肪萎缩、变薄,皮肤易损性增加。
(3) 皮肤受潮湿或排泄物的刺激。
(4) 营养状况。
(5) 体温升高时机体的新陈代谢率增高。
(6) 矫形器械使用不当。
2、压疮的预防:
(1) 预防压疮的关键在于消除诱发因素。
(2) 避免摩擦力剪切力的作用。
(3) 保护患者皮肤。
(4) 促进皮肤血液循环。
(5) 增进全身营养,合理的膳食是改进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创面愈合的重要条件。
(6) 健康教育。
3、压疮分期
I期:淤血红润期,此期为压疮初期
II期:炎性浸润期,皮肤的表皮层、真皮层或两者发生损伤或坏死。
III期:浅度溃疡期,全层皮肤破坏,可深及皮下组织和深层组织
IV期:坏死溃疡期,为压疮严重期。
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感染可向周边及深部扩展,可深达骨面。
2、压疮治疗及护理
(1)淤血红润期:重点是去除致病原因,防止压疮继续发展。
(2)炎性浸润期:重点是保护皮肤,防止感染发生。
(3)浅度溃疡期:此期应尽量保持局部疮面清洁、干燥。
(4) 坏死溃疡期:此期应清洁疮面,去除坏死组织,保持引流通畅,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5)全身治疗:治疗原发病。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