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藏形成机理与富集规律初探
探讨页岩气成藏的地质条件
![探讨页岩气成藏的地质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b6cc6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2.png)
探讨页岩气成藏的地质条件【摘要】页岩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其成藏地质条件对于勘探和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页岩气资源概述、成藏重要性和研究背景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了页岩气形成的地质条件、赋存状态、成藏主控因素、储集特征和成藏模式。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分析,揭示了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展望。
本文旨在为页岩气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推动页岩气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应用。
【关键词】页岩气资源、成藏地质条件、页岩气赋存、主控因素、储集特征、成藏模式、研究方向、应用前景、地质条件重要性、页岩气成藏。
1. 引言1.1 页岩气资源概述页岩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常规能源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随着传统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逐渐枯竭,页岩气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当今能源领域的热门话题。
页岩气是一种以页岩为主要产出岩石的油气资源,其开发主要通过水平钻井和压裂技术进行。
页岩气资源分布广泛,且储量巨大,被认为是未来能源产业的重要补充。
与传统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相比,页岩气资源不仅开发成本低,而且能够提供更加清洁的能源。
页岩气资源被认为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页岩气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其在能源领域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
1.2 页岩气成藏的重要性页岩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天然气资源,对于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页岩气成藏的重要性在于其具有丰富的储量和广泛的分布区域,可以为国家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
随着传统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逐渐枯竭,页岩气成为一种重要的替代能源,可以有效缓解能源短缺问题。
页岩气的开发利用也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升能源自给率和国家竞争力。
深入研究页岩气成藏的地质条件,探索其储集规律和成藏模式,对于实现页岩气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探讨页岩气成藏的地质条件,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推动页岩气产业的发展和可持续利用。
1.3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中,我们可以看到自从20世纪美国页岩气开发热潮开始以来,全球范围内页岩气勘探开发活动逐渐兴起。
页岩气成藏机理研究
![页岩气成藏机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8526821aaea998fcc220e94.png)
页岩气成藏机理研究徐祖新,郭少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 100083) 摘 要:页岩气藏大面积连续分布,而且不受构造作用的控制,页岩气的生烃、排烃、运移、聚集和保存全部在烃源岩内部完成,页岩既是烃源岩、储层,也是盖层。
页岩气成藏机理具有明显的“混合型”特征,根据成藏条件的不同,成藏机理可分为吸附机理、活塞式成藏机理或置换式成藏机理两种类型[1]。
页岩气成藏机理兼具煤层吸附气和常规圈闭气藏的特征,体现出了复杂的多机理递变特点。
页岩气成藏机理实质上就是页岩孔隙中的不同赋存方式的天然气空间比例分配问题[2]。
关键词:页岩气;成藏条件;成藏机理 中图分类号:P61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1)06—0122—03 页岩气是指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以吸附状态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聚集。
这是天然气生成之后在烃源岩层内就近聚集的结果,表现为典型的“原地”成藏模式[3]。
页岩气藏中的天然气主要存在于夹层状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中,有时甚至也存在砂岩地层中。
页岩气藏中的天然气不仅包括了存在于裂缝中的游离相天然气,也包括了存在于岩石颗粒表面上的吸附气[4]。
从某种意义来说,页岩气藏的形成是天然气在源岩中大规模滞留的结果,由于生储盖条件特殊,天然气在其中以多种相态存在。
页岩气是非常规天然气的重要类型,在天然气中占的比重逐年增大,受到各国重视,其中美国在页岩气方面的理论与勘探开发技术完善,并且已经形成一定的商业规模[5]。
近几年来我国也进行了初步勘探,研究发现,我国南方志留系地层中发育黑色页岩,演化程度高,可形成的页岩气资源潜力大。
特别是四川盆地的威远和泸州地区,其页岩气资源相当于四川盆地常规天然气资源的总量。
我国松辽盆地白垩系、江汉盆地的第三系、渤海湾盆地、南华北、柴达木以及酒泉盆地均具有页岩气资源[3]。
可以这么说,页岩气是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天然气工业化勘探的重要领域和目标[6]。
页岩气成藏机理及气藏特征
![页岩气成藏机理及气藏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011852cb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4.png)
页岩气成藏机理及气藏特征页岩气是泛指赋存于富含有机质的暗色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主要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在埋藏温度升高或有细菌侵入时,暗色泥页岩中的有机质,甚至包括已生成的液态烃,裂解或降解成气态烃,游离于基质孔隙和裂缝中,或吸附于有机质和矿物表面,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就近聚集,形成页岩气藏。
从全球范围来看,页岩气拥有巨大的资源量。
据统计,全世界的页岩气资源量约为456.24xl0i2m3,相当于致密砂岩气和煤层气资源量的总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常规资源[1-6]。
页岩气资源量占3种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致密砂岩气、页岩气)总资源量的50%左右,主要分布在北美、中亚和中国、中东和北非、拉丁美洲、前苏联等地区,与常规天然气相当。
页岩气的资源潜力甚至还可能明显大于常规天然气。
1.1 页岩气成藏机理1.1.1成藏气源页岩气藏的生烃、排烃、运移、聚集和保存全部在烃源岩内部完成,页岩既是烃源岩、储层,也是盖层。
研究表明,烃源岩中生成的烃类能否排出,关键在于生烃量必须大于岩石和有机体对烃类的吸附量,同时必须克服页岩微孔隙强大的毛细管吸附等因素。
因此,烃源岩所生成的烃类只有部分被排出,仍有大量烃类滞留于烃源岩中。
北美地区目前发现的页岩气藏存在3种气源,即生物成因、热成因以及两者的混合成因。
其中以热成因为主,生物成因及混合成因仅存在于美国东部的个别盆地中,如Michigan盆地Antrim生物成因页岩气藏及Illinois盆地NewAlbany混合成因页岩气藏[2l]。
1.1.2成藏特点页岩气藏中气体的赋存形式多种多样,其中绝大部分是以吸附气的形式赋存于页岩内有机质和黏土颗粒的表面,这与煤层气相似。
游离气则聚集在页岩基质孔隙或裂缝中,这与常规气藏中的天然气相似。
因此,页岩气的形成机理兼具煤层吸附气和常规天然气两者特征,为不间断充注、连续聚集成藏(图l-l)。
有机质和黏土颗粒气体流入气体进入最终形成表面吸附与解吸页岩基质孔隙天然裂缝网络页岩气藏图1-1页岩气赋存方式与成藏过程示意图在页岩气成藏过程中,随天然气富集量增加,其赋存方式发生改变,完整的页岩气藏充注与成藏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
页岩气成藏与运聚机理及前景趋势分析调查
![页岩气成藏与运聚机理及前景趋势分析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4829d08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2.png)
页岩气成藏与运聚机理及前景趋势分析调查页岩气是一种在地下页岩岩石中储存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天然气资源。
在过去几十年里,页岩气的勘探和开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页岩气的成藏与运聚机理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的前景趋势进行调查。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页岩气的成藏机理。
页岩气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古代有机质在地壳深部经过热解成熟、排水和干酪化等作用形成的。
在成熟过程中,有机质的碳元素会转化为天然气,并通过微孔和裂缝等储集空间储存起来。
因此,了解页岩气形成的沉积环境和地质构造对于寻找页岩气储层非常重要。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页岩气的运聚机理。
与传统天然气不同,页岩气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比较低,气体的运聚主要依靠吸附和解吸作用。
吸附作用是指天然气分子与岩石表面形成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作用,将气体存储在页岩孔隙中;解吸作用则是指当压力降低时,气体从岩石孔隙中解吸出来,促使气体流动。
此外,裂缝和微孔等储集空间也起到了页岩气运聚的重要作用。
针对页岩气的前景趋势,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查。
首先是技术的发展。
目前,页岩气的开发技术主要包括水力压裂和水平井钻探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下降,预计未来页岩气产量将继续增加。
同时,还有一些新技术正在研发中,如化学品替代水力压裂技术和提高页岩气开采效率的新型压裂剂等。
其次,政府政策的支持也是关键因素。
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意识到页岩气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其开发。
例如,美国通过优惠税收和减少管制等吸引投资者,加快了页岩气的开发进程。
其他国家如加拿大、中国和阿根廷等也制定了有利于页岩气开发的政策,为未来的发展铺平道路。
第三,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未来页岩气开发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页岩气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水污染的问题。
因此,发展环保的开采技术和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非常重要。
近年来,一些公司已经开始投资于环保友好型的页岩气开采技术研究,并逐步减少水资源的使用。
四川盆地页岩气富集规律
![四川盆地页岩气富集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e5fda92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64.png)
四川盆地页岩气富集规律一、引言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页岩气资源基地之一,其丰富的页岩气储量备受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四川盆地的页岩气资源特征和富集规律,本文针对该领域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二、页岩气基本概念页岩气是一种深层非常规天然气,是指分布在页岩地层中的天然气。
页岩气的开发具有投资大、技术难度高、环境污染等特点。
三、四川盆地页岩气特征四川盆地页岩气主要分布在下古生界龙门山组、侏罗系下段泸州组和尺口组等地层中,以泸州组为主力地层。
该地层具有厚度大、含气量高、孔隙度小、渗透率低等特点,属于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紧致性地层。
四、影响因素1. 地质构造:四川盆地是我国的油气勘探重点区域之一,受到多次构造整合和调整,形成了复杂的地质构造,对页岩气富集有一定影响。
2. 页岩物质特性:四川盆地的页岩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良好的岩石完整性等特点,这些特性对其成熟度和富集程度具有一定影响。
3. 地层压力:地层压力是影响页岩气释放和流动的重要因素,其中自生压力和应力状态对页岩气释放和储集都有一定的影响。
五、页岩气富集规律页岩气在地质构造特征、页岩物质特性和地层压力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富集规律。
结合四川盆地的具体地质条件,可归纳为以下数个方面。
1. 地质构造对页岩气储集的影响:四川盆地中存在各类构造,包括古隆起、波浪凹陷等,这些构造对页岩气的储集和分布具有明显的影响。
2. 页岩物质特性对页岩气富集的影响:四川盆地页岩有机质含量高,成熟度较高,厚度大,这些地质特性为页岩气的富集提供了基础。
3. 地层压力对页岩气富集的影响:页岩气的释放和储集往往与地层压力密切相关。
如四川盆地区域内岩层压力较大,对页岩气富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六、结论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页岩气资源基地之一,其页岩气富集规律主要受到地质构造、页岩物质特性和地层压力等方面的影响。
深入了解这些影响因素是进一步挖掘四川盆地页岩气潜力的前提,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页岩气资源开发提供了借鉴意义。
《2024年页岩气的形成条件及含气性影响因素研究》范文
![《2024年页岩气的形成条件及含气性影响因素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cb8de2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e1.png)
《页岩气的形成条件及含气性影响因素研究》篇一一、引言页岩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开发。
为了更好地了解页岩气的形成条件及含气性影响因素,本文将系统阐述页岩气的形成机制、形成条件以及影响含气性的关键因素。
二、页岩气的形成条件1. 地质条件页岩气的形成需要具备特定的地质条件,主要包括沉积环境和沉积时间。
页岩气主要形成于湖泊、三角洲等静水环境的沉积物中,这些沉积物在长时间的地质历史过程中,经过压实、脱水、有机质成熟等过程,逐渐形成了富含有机质的页岩层。
2. 温度和压力条件页岩气的形成还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压力条件。
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页岩中的有机质会逐渐成熟,生成更多的天然气。
此外,较高的压力也有助于将天然气保存在页岩层中。
3. 有机质条件有机质是页岩气形成的关键因素。
富含有机质的页岩层在成熟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天然气。
因此,页岩的有机质类型、丰度和成熟度都会影响页岩气的形成。
三、含气性影响因素研究1. 页岩层厚度与连续性页岩层的厚度和连续性对含气性具有重要影响。
厚且连续的页岩层具有更好的储气能力和连续性,有利于天然气的聚集和保存。
因此,页岩层的厚度和连续性是评价含气性的重要指标。
2. 矿物组成与孔隙结构页岩的矿物组成和孔隙结构对含气性具有显著影响。
黏土矿物含量较高的页岩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有利于天然气的吸附保存。
此外,页岩的孔隙结构发育程度也会影响天然气的储集和流动。
孔隙结构发育良好的页岩具有更高的储气能力和更好的流动性。
3. 地质构造与埋藏史地质构造和埋藏史也是影响含气性的重要因素。
构造活动、断裂、隆升等地质过程都会对页岩层的含气性产生影响。
此外,埋藏史也会影响页岩的成熟度和有机质类型,从而影响天然气的生成和保存。
四、结论通过对页岩气的形成条件及含气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页岩气的分布规律和储集特征,为页岩气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页岩的气藏特征和开发潜力,为全球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中国页岩气形成条件及勘探实践
![中国页岩气形成条件及勘探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b6e8202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e.png)
中国页岩气形成条件及勘探实践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页岩气作为一种丰富的能源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对页岩气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中国页岩气形成条件及勘探实践展开讨论。
中国页岩气形成条件十分有利,具有以下特点:盆地多且类型多样:中国拥有多种类型的盆地,如克拉通盆地、断陷盆地、前陆盆地等,为页岩气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质环境。
地层和岩石类型丰富:中国页岩气形成于多个地质时期,从古生代到新生代地层均有分布。
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岩石类型也各不相同,如海相页岩、陆相页岩等,为页岩气的储藏提供了多样性。
广泛的生物气和热液气:中国页岩气形成过程中,生物作用和热液作用共同参与,使得页岩气藏中甲烷含量高,同时含有较多的重烃类气体。
自2000年以来,中国开始大力推动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以下是近年来中国页岩气勘探实践的几个方面: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勘探:通过开展地质调查、地震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等技术手段,初步查明了我国主要盆地的页岩气储藏分布情况。
资源评价和储量计算:在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勘探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分析数据,对我国页岩气资源进行了评价和储量计算,为后续开发工作提供了依据。
钻探和试气:针对评价和计算出的有利区块,开展钻探工程,并进行试气试验,以确定气藏的工业价值。
生产试验和监测:在试气成功的基础上,进行生产试验,并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稳定的生产效率和环境保护。
以某地区页岩气勘探为例,该地区位于一个大型断陷盆地内,页岩气资源丰富。
但在勘探初期,由于缺乏对该地区地质条件的深入了解,导致钻探工程不理想,试气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勘探团队重新进行了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勘探,发现在断陷盆地的边缘存在一层厚度较大的暗色泥岩,其埋深和厚度均有利于页岩气的储藏。
根据这一新发现,勘探团队调整了钻探方案,并成功地在该地区取得了显著的勘探成果。
这个案例说明了中国页岩气勘探需要充分了解地质条件,并进行细致的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
页岩气及其成藏机理
![页岩气及其成藏机理](https://img.taocdn.com/s3/m/3f309133a21614791711282a.png)
页岩气及其成藏机理页岩气及其成藏机理摘要:本文介绍了页岩气的特征、形成条件和富集机理等,认为不同阶段、不同成因类型的天然气都可能会在泥页岩中滞留形成页岩气;页岩气生气量的主要因素是有机质的成熟度、干酪根的类型和有机碳含量;吸附态的赋存状态是页岩气聚集的重要特征。
我国页岩地质结构特殊复杂,需要根据我国具体的地质环境进行分析以便更加合理的进行开采。
关键词:页岩气富集资源天然气作为一种高效、优质的清洁能源和化工原料,已成为实现低碳消费的最佳选择。
全球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量非常巨大,是常规油气资源的1.65倍。
其中页岩气占非常规天然气量的49%约4561012m3,巨大的储量和其优质、高效、清洁的特点,使得页岩气这一非常规油气资源成为世界能源研究的热点之一。
我国页岩气可采储量丰富,约31 1012m3,与美国页岩气技术可采储量相当。
通过对页岩气资源的勘探和试采开发,发现其储集机理、生产机制与常规气藏有较大的差别。
一、页岩气及其特征页岩是一种具有纹层与页理构造由粒径小于0.004mm的细粒碎屑、黏土矿物、有机质等组成。
黑色页岩及含有机质高的碳质页岩是形成页岩气的主要岩石类型。
页岩气是从黑色页岩或者碳质泥岩地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
页岩气藏的形成是天然气在烃原岩中大规模滞留的结果,由于特殊的储集条件,天然气以多种相态存在,除了少数溶解状态的天然气以外,大部分在有机质和黏土颗粒表面上吸附存在和在天然裂缝和孔隙中以游离方式存在。
吸附状态的天然气的赋存与有机质含量有关,从美国的开发情况来看,吸附气在85~20%之间,范围很宽,对应的游离气在15~80%,其中部分页岩气含少量溶解气。
页岩气主体上是以吸附态和游离态同时赋存与泥页岩地层且以自生自储为成藏特征的天然气聚集。
复杂的生成机理、聚集机理、赋存状态及富集条件等,使得页岩气具有明显的地质特殊性,具有低产量、产气时间长的特点(一般可稳产30~50年,递减率<5%)。
页岩气赋存机理及富集条件
![页岩气赋存机理及富集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b38d2c0242a8956aece471.png)
页岩气赋存机理及富集条件页岩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在对相关文献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总结页岩气赋存机理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分析页岩气富集成藏的主控因素,调查国内外页岩气的资源状况,以及勘探开发研究现状。
研究表明,中国存在页岩气大量发育的区域地质条件,有利的勘探区域为南方的古生界和西北地区的中-新生界。
标签:页岩气;成藏机理;资源量页岩气是非常规油气资源的一种,具有含气面积广泛、资源量大、生产寿命长、产量稳定等特点。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生产页岩气的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也相继开展了页岩气的勘探和研究工作。
我国在许多地区有巨厚的泥页岩沉积并有良好的生烃条件,具备形成页岩气藏的条件,因此在泥页岩中寻找油气资源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 页岩气成藏机理页岩在地层组成上,多为暗色泥岩与浅色粉砂岩的薄互层。
在页岩中,大部分均以吸附状态赋存于岩石颗粒和有机质表面,或以游离状态赋存于孔隙和裂缝之中。
页岩气成藏体现出了非常复杂的多机理递变特点,可以总结为三个阶段。
在天然气的最初生成阶段,主要由生物作用所产生的天然气首先满足有机质和岩石颗粒表面吸附的需要。
此时所形成的页岩气藏分布限于页岩内部且以吸附状态为主要赋存方式,总体含气量有限。
在热解气大量生成的过程中,由于天然气的生成作用主要来自于热化学能的转化,它将较高密度的有机母质转换成较低密度的天然气。
在该阶段,游离相的天然气以裂隙聚集为主,页岩地层的平均含气量丰度达到较高水平。
在第三阶段,随着更多天然气源源不断地生成,天然气聚集已经超越了页岩本身,表现为无边、底水和浮力作用发生的地层含气特点。
若地层中的砂岩含量逐渐增多并逐步转变为以致密砂岩为主,则页岩气藏逐渐改变为根缘气藏。
如果生气量继续增加,则天然气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直到遇常规储层或输导通道后,天然气受浮力作用而进行置换式运移,从而导致常规圈闭气藏的大范围出现。
2 页岩气成藏主控地质因素2.1 烃源条件富含有机质页岩中天然气的生成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岩石中原始沉积的有机物质的数量、不同类型有机物质成因的联系及原始生成天然气的能力、有机物质转化成烃类天然气的程度。
浅谈页岩气的成藏机理及影响因素_李风光
![浅谈页岩气的成藏机理及影响因素_李风光](https://img.taocdn.com/s3/m/176ddac105087632311212ec.png)
科技论坛浅谈页岩气的成藏机理及影响因素李风光1尹海霞1牛增前1祝宏祥2(1、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技术研究院,天津3002802、山东泰安昆仑能源有限公司,山东泰安271000)1概述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主要赋存于富有机质的泥页岩及其夹层当中,主要的存在形式有吸附及游离两种。
页岩气是一种清洁新能源,其主要成分是CH4。
页岩气比常规天然气具有生长周期长及开采寿命长的优点。
页岩对于页岩气而言,既是源岩,又是其储集层,因此被定义为“自生自储”式的一种气藏。
目前页岩气的开采还存在较大难度,主要是因为页岩其质地坚硬。
2页岩气成藏2.1页岩气的成藏机理页岩气在储层中的存在方式主要有两种:在矿物颗粒及有机质表面主要以吸附状态存在;而游离状态存在于天然裂缝或空隙中。
有机质的含量决定吸附的天然气量[1,2],其值一般在20%~85%之间[3]。
而一般常规圈闭气的吸附量为0,煤层吸附气的吸附量大于85%,因此,单从赋存状态看,页岩气介于两者吸附量之间之间。
页岩气成藏的特点较为复杂,呈现多机理递变的特点,可依据序列归纳为[4]:吸附聚集(生烃初期),活塞式运聚(大量生烃期),置换式运聚(生烃高峰期)。
2.1.1吸附聚集页岩作为源岩,为天然气的生成、吸附等提供了场所。
天在生烃初期,所生成的天然气首先在矿物颗粒的表面或有机质表面吸附,这主要是由于生物作用;在该阶段天然气会发生一定的运移,在吸附的气体量与溶解逃逸的气体量两者之间达到饱和状态时。
该阶段的成藏特点是以吸附状态存在于页岩的内部,因此,总含气量存在一定的限度。
2.1.2活塞式运聚天然气的生成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热成熟作用,该作用可以将高密度的有机质转化成为低密度的天然气,由此造成在一定的密闭环境中压力升高、体积膨胀,因此,低密度天然气的大量生成就导致较高的地层压力[5]。
由于压力的升高,将会有一定的裂缝产生,主要分布在岩性接触过渡面、页岩内部应力集中面以及脆性薄弱面。
页岩气形成及富集机理
![页岩气形成及富集机理](https://img.taocdn.com/s3/m/c805aa6c48d7c1c708a1456e.png)
目前,世界上对页岩气的研究并不普遍,只有美国和加拿大对此做过大量工作,特别是美国,页岩气是美国勘探开发最早和最成功的天然气类型之一,对国内的5大页岩气盆地进行了十分系统的研究工作,在页岩气勘探开采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目前已成为美国成功勘探开发的3大类非常规天然气之一,目前已发现5个商业化生产的页岩气盆地,可采储量大约为(8778~21521)×108m3。
2006年,美国大约有39500口页岩气生产井,产量占全美天然气产量的8%[1]。
我国对页岩气的研究与勘探开发还处于探索阶段。
20世纪60—90年代,在页岩油藏有所发现的基础上,部分学者对页岩气藏做过一定的探讨。
近2年,国内学者相继发表了一些关于页岩气方面的著作,将为我国的油气勘探打开新的局面。
页岩气是指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在页岩气藏中,天然气也存在于夹层状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甚至砂岩地层中,为天然气生成之后在源岩层内就近聚集的结果,表现为典型的“原地”成藏模式。
从某种意义来说,页岩气藏的形成是天然气在源岩中大规模滞留的结果,由于储集条件特殊,天然气在其中以多种相态存在。
页岩气是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天然气工业化勘探的重要领域和目标[5]。
页岩气存在形式主要以吸附气与游离气为主,形成机制可划分为生物成因、热成因及二者混合成因。
页岩气的地质储量丰富,影响其成藏的因素主要有总有机碳、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孔隙度、地层压力及裂缝发育程度等,同时还要兼顾各参数之间的联系。
一、页岩气形成机理页岩气与深盆气、煤层气一样都属于“持续式”聚集的非常规天然气。
所谓页岩气( Shale Gas) 系指富含有机质、成熟的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由于有机质吸附作用或岩石中存在着裂缝和基质孔隙,使之储集和保存了一定具商业价值的生物成因和/ 或热解成因天然气。
页岩气系统具有典型的自生自储特性。
概述页岩气的形成机理及开发意义
![概述页岩气的形成机理及开发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648a71acc7931b765ce1539.png)
概述页岩气的形成机理及开发意义【摘要】页岩气是近年来比较新兴的一种资源,随着世界性能源的紧张以及相关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变得十分的广泛,页岩气同常规的天然气能源相比具有很强的能源优势,其能源的可利用率较高,同时使用比较的方便,并且该种能源具有很好的环保性,对环境不会造成很大的污染。
在当今这样一个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页岩气的发展前景一定很好。
页岩气虽然是一种比较好的清洁能源,但我们对其勘探开发的历史还比较短,在勘探开发技术方面还不成熟。
因此,我们应不断加强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的探索,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高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水平。
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在页岩气方面的研究和实际工作经验,对于页岩气的形成机理以及开发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对于该领域的研究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字】页岩气,形成机理,开发意义中图分类号:p619.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前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此同时,我国在页岩气的开发上也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着。
页岩气是属于石油开发和勘探技术方面的资源,其在我国能源的结构比例中占据着一定的分量。
我国在上世纪的时候,在页岩气的开发上还不是十分的先进,这主要是由于那时我国的科学技术还不是十分的发达,同时我们也没有真正认识到页岩气作为一种资源的重要性。
近年来,全球资源日益紧张,特别是在我国,作为一个世界性的人口大国,资源的人均占有率极低,同时加上我国在资源的利用上不是很科学,这就造成我国资源的紧张。
页岩气的开采不仅能够缓解我国资源紧张的局面,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页岩气作为一种有别于常规天然气的能源,对环境基本上没有太多的不利,做好其开发工作将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二.形成机理分析1.形成气源分析页岩气藏的生烃、排烃、运移、聚集和保存全部在烃源岩内部完成,页岩既是烃源岩、储层,也是盖层。
页岩气赋存机理及富集条件
![页岩气赋存机理及富集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e03821580216fc700afd78.png)
页岩气赋存机理及富集条件作者:许小宇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2016年第10期摘要:页岩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在对相关文献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总结页岩气赋存机理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分析页岩气富集成藏的主控因素,调查国内外页岩气的资源状况,以及勘探开发研究现状。
研究表明,中国存在页岩气大量发育的区域地质条件,有利的勘探区域为南方的古生界和西北地区的中-新生界。
关键词:页岩气;成藏机理;资源量页岩气是非常规油气资源的一种,具有含气面积广泛、资源量大、生产寿命长、产量稳定等特点。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生产页岩气的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也相继开展了页岩气的勘探和研究工作。
我国在许多地区有巨厚的泥页岩沉积并有良好的生烃条件,具备形成页岩气藏的条件,因此在泥页岩中寻找油气资源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 页岩气成藏机理页岩在地层组成上,多为暗色泥岩与浅色粉砂岩的薄互层。
在页岩中,大部分均以吸附状态赋存于岩石颗粒和有机质表面,或以游离状态赋存于孔隙和裂缝之中。
页岩气成藏体现出了非常复杂的多机理递变特点,可以总结为三个阶段。
在天然气的最初生成阶段,主要由生物作用所产生的天然气首先满足有机质和岩石颗粒表面吸附的需要。
此时所形成的页岩气藏分布限于页岩内部且以吸附状态为主要赋存方式,总体含气量有限。
在热解气大量生成的过程中,由于天然气的生成作用主要来自于热化学能的转化,它将较高密度的有机母质转换成较低密度的天然气。
在该阶段,游离相的天然气以裂隙聚集为主,页岩地层的平均含气量丰度达到较高水平。
在第三阶段,随着更多天然气源源不断地生成,天然气聚集已经超越了页岩本身,表现为无边、底水和浮力作用发生的地层含气特点。
若地层中的砂岩含量逐渐增多并逐步转变为以致密砂岩为主,则页岩气藏逐渐改变为根缘气藏。
如果生气量继续增加,则天然气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直到遇常规储层或输导通道后,天然气受浮力作用而进行置换式运移,从而导致常规圈闭气藏的大范围出现。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 页岩油气富集机理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 页岩油气富集机理](https://img.taocdn.com/s3/m/0ef6665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4b.png)
研究领域研究方向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探索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一项深度研究在当今全球能源格局中,页岩油气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能源,其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
页岩气成藏机理及其富集规律
![页岩气成藏机理及其富集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a4c32b02bb68a98271fefa4d.png)
《能源地质学》论文题目:页岩气成藏机理及其富集规律指导教师:姓名:学号:专业班级:《能源地质学》论文页岩气成藏机理及其富集规律研究摘要:文章主要从页岩气成藏机理、成藏条件、储集条件和富集规律论述页岩气成藏特征。
页岩气藏具有典型煤层气、典型根缘气和典型常规圈闭气成藏的多重机理意义,在表现特征上具有典型的过渡意义; 页岩气成藏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包括沉积环境、总有机碳含量、干酪根类型和热演化程度等。
页岩的埋深和厚度、孔隙度和渗透率、裂缝是页岩气储集的衡量条件。
关键词:页岩气成藏机理成藏条件储集条件Abstract: In the sight of the accumulation mechanism, reservoir - forming conditions,reservoir condition and enrichment pattern, caprock and preservation condition, shale gas reservoir is the typical transition in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shows multiple - mechanisms including typical coalbed methane,typical source - contacting gas, and typical trap gas. The shale gas accumulation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including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total organic carbon content,kerogen type, and degree of thermal evolution. Measuring conditions of the shale gas reservoirs consist of the depth and thickness,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and fracture of shales. The key factors of enrichment degree of shale gas include the thickness of shale,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shale reservoir space.Key words: shale gas; accumulation mechanism; reservoir - forming conditions; reservoir condition第一节:前言页岩气是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勘探的重要领域,掌握其地质成藏机理是进行页岩气开采的基础;通过对国内外页岩气的开发和研究初步了解到,页岩气的储量主要是以北美(主要是美国)、前苏联、中亚和中国等地区为主,而其商业开采目前也是仅仅在少数发达国家,自美国德克萨斯州的Barnett页岩发现以来,页岩气革命给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产生了巨大的利润,全球很多公司都在争先恐后地寻找页岩气资源,都希望能找到下一个Barnett页岩。
页岩气赋存机理及富集条件
![页岩气赋存机理及富集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1d56e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1.png)
页岩气赋存机理及富集条件
阮昱
【期刊名称】《云南化工》
【年(卷),期】2018(45)10
【摘要】当今能源时代,页岩气已然成为世界能源的研究热点之一.页岩气主要是以游离态和吸附态赋存于有机质页岩中的天然气,表现为自生自储、大面积连续聚集成藏、就近赋存的特点.与常规天然气相比,页岩气的赋存机理完全不同,分为吸附气和游离气两种状态且吸附气占主导.页岩气具有独特的地质特征和开发特点:源储一体,形成时间早并且持续聚集;无明显圈闭界限,富集仍需要良好封闭;储层致密,以纳米级孔隙为主;发育连续型、构造型两种页岩气模式,资源规模大.
【总页数】2页(P226-227)
【作者】阮昱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
【相关文献】
1.页岩气成藏机理与富集条件研究 [J], 罗媛;所明湘;袁华娟
2.涪陵海相页岩气和元坝—兴隆场湖相页岩气富集条件差异性分析 [J], 肖继林;魏祥峰;李海军
3.地质能源理论视角下页岩气藏赋存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J], 倪莉淼; 徐勇; 曾山; 董传宾
4.地质能源理论视角下页岩气藏赋存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J], 倪莉淼;徐勇;曾山;董传宾
5.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陆相湖盆页岩气富集条件及勘探潜力 [J], 周立宏;梁晨;陈长伟;韩国猛;杨飞;石倩茹;付东立;董越崎;赵玥;孙莉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陈更生等-页岩气藏形成机理与富集规律初探
![陈更生等-页岩气藏形成机理与富集规律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d0769f2a915f804d2b16c1b2.png)
天然气工业2009年5月图1页岩气藏与其他类型油气藏关系示意图(据PoUastro,2001年,有修改)可达35%以上,随埋藏深度增加,迅速减少,在埋深2000m以后,孔隙度仅残留10%或更低。
据美国含气页岩统计(表2),页岩岩心孑L隙度小于4%~6.5%(测井孔隙度4%~12%),平均5.2%;渗透率一般为(0.001~2)X10_。
“m2,平均40.9×10叫肛m2。
但在断裂带或裂缝发育带,页岩储层的孑L隙度可达11%。
渗透率达2×10~“m2。
4)气体赋存状态多样:页岩气主要由吸附气和游离气组成。
吸附气赋存于有机质颗粒与黏土颗粒表2美国主要含气页岩储层特征统计表表面,与煤层气相似;游离气则赋存于页岩基质孔隙和天然裂缝中,与常规天然气相似。
图2为美国页岩气藏中的气体组成统计结果,表明不同地质条件下形成的页岩气藏其吸附气与游离气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别。
页岩气藏中吸附气含量比例较高,变化范围较大。
页岩含气量最高的(如Barnett页岩气藏)可达10m3/t,最低(如NewA卜bany页岩气藏)仅有1.1m3/t,含气量平均为3.81in3/t。
其中,吸附气含量最低为16%,最高达80%。
图2北美地区各页岩气藏中吸附气与游离气含量统计直方图・18・吸附气含量的变化主要受岩石组成、有机质含量、地层压力、裂缝发育程度等因素影响,详见后述。
5)页岩需具有一定的生烃条件:按油气有机成因理论,有机质在整个热演化过程中均可生成天然气。
有机质演化进入生气窗后。
生气量剧增,应是具有商业价值页岩气藏的主要形成阶段。
根据北美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经验,页岩气藏勘探开发的最有利目标是有效厚度大于15m、有机碳含量大于2%、热演化程度处于生气窗范围内的页岩(表3、4)[1]。
需要指出的是,页岩有效厚度的下限不是一个固定值,其随着页岩气藏钻、完井技术的进步而变化。
北美在贞岩气藏开发的早期是打直井,当时确定的页岩有效厚度下限值为30m。
页岩气成藏机理与富集规律研究现状
![页岩气成藏机理与富集规律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815512bb960590c69ec3767a.png)
页岩气成藏机理与富集规律研究现状页岩气藏是一种区域性连续聚集型非常规天然气藏。
自生自储、不间断供气与连续聚集、未经运移或极短距离运移等是页岩气藏形成机理的重要特征;页岩有效厚度、有机碳含量、基质孔隙与天然裂缝发育程度是页岩气富集成藏的关键因素。
1.页岩气藏形成机理研究现状张金川等人(2003年)认为页岩气的成藏至少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天然气的生成与吸附,具有与煤层气相同的富集成藏机理; 第二阶段则是天然气的造隙及排出,由于天然气的生成来自于化学能的转化,可以形成高于地层压力的排气压力,从而导致沿岩石的薄弱面产生小规模的裂缝,天然气就近在裂缝中保存。
张金川等人(2004年)认为页岩气成藏体现出了非常复杂的多机理递变特点 ,除天然气在孔隙水、干酪根有机质以及液态烃类中的溶解作用机理以外 ,天然气从生烃初期时的吸附聚集到大量生烃时期的活塞式运聚 ,再到生烃高峰时期的置换式运聚 ,体现出了页岩气自身所构成的完整性天然气成藏机理序列。
陈更生等人(2009年)认为页岩气属典型的自生自储含油气系统,页岩气的生烃、排烃、运移、聚集和保存全部在烃源岩内部完成,页岩既是烃源岩、储层 ,也是盖层。
页岩气藏中气体的赋存形式多种多样 ,其中绝大部分是以吸附气的形式赋存于页岩内有机质和黏土颗粒的表面,这与煤层气相似。
邹才能等人(2010年)认为页岩气形成机制是原位“滞留成藏”,连续型分布。
甲烷在页岩微孔(孔径小于2nm) 中顺序填充, 在介孔(孔径为2-50 nm )中多层吸附至毛细管凝聚, 在大孔(孔径大于50 nm) 中甲烷以压缩或溶解态赋存。
成藏中经过吸附、解吸、扩散等作用。
有机质生气或油裂解成气, 天然气先在有机质孔内表面饱和吸附; 之后解吸扩散至基质孔中, 以吸附、游离相原位饱和聚集; 过饱和气初次运移至上覆无机质页岩孔中; 气再饱和后, 二次运移形成气藏。
姜文斌(2010年)认为页岩气藏是“自生自储”式气藏,成藏过程无运移或极短距离的有限运移。
页岩气特性及成藏机理
![页岩气特性及成藏机理](https://img.taocdn.com/s3/m/f660793c960590c69ec376ca.png)
页岩气特点及成藏机理---陈栋、王杰页岩气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随着能源资源的日益匮乏,作为传统天然气的有益补充,其重要性已经日益突出。
随着国家新一轮页岩气勘探开发部署的大规模展开,正确认识和掌握页岩气的成因、成藏条件等知识,对于今后从事页岩气现场录井的工作人员提高录井质量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1.概况页岩气(shale gas)是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附和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规天然气,成分以甲烷为主,与“煤层气”、“致密气”同属一类。
其形成和富集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往往分布在盆地内厚度较大、分布较广的页岩烃源岩地层中。
2.特点2.1 页岩气是主体上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于暗色泥页岩、高碳泥岩、页岩及粉砂质岩类夹层中的天然气,它可以生成于有机成因的各种阶段天然气主体上以游离相态(大约50%)存在于裂缝、孔隙及其它储集空间;以吸附状态(大约50%)存在于干酪根、粘土颗粒及孔隙表面,极少量以溶解状态储存于干酪根、沥青质及石油中天然气也存在于夹层状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油气藏分布示意图提高。
当页岩中发育的裂隙达到一定数量和规模时,就成为天然气勘探的有利目标。
页岩气的资源量较大但单井产量较小,美国页岩气井的单井采气量为2800-28000m3/d。
2.5 在成藏机理上具有递变过渡的特点,盆地内构造较深部位是页岩气成藏的有利区,页岩气成藏和分布的最大范围与有效气源岩的面积相当。
2.6 原生页岩气藏以高异常压力为特征,当发生构造升降运动时,其异常压力相应升高或降低,因此页岩气藏的地层压力多变。
2.7 页岩气开发具有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的优点—-大部分产气页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且普遍含气,使得页岩气井能够长期地稳定产气。
但页岩气储集层渗透率低,开采难度较大。
3.成因通过对页岩气组分特征、成熟度特征分析,页岩气是连续生成的生物化学成因气、热成因气或两者的混合。
生物成因气是有机物在低温下经厌氧微生物分解作用形成的天然气;热成因气是有机质在较高温度及持续加热期间经热降解和裂解作用形成的天然气。
页岩气藏特征
![页岩气藏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a568a9363169a4517723a350.png)
页岩气藏特征z页岩气藏的基本概念页岩气及页岩气藏z页岩气:产自极低渗透率、富有机质的页岩中的天然气z页岩气藏:以富有机质页岩为气源岩、储层以及盖层,不间断供气、持续聚集而形成的一种连续型天然气藏。
¾富含有机质的页岩,在一系列地质作用下,生成的大量烃类(石油、天然气等),部分被排出、运移到渗透性岩层(如砂岩、碳酸盐岩等)中,聚集形成了构造、岩性等油气藏,其余部分仍滞留在页岩中,富集形成页岩气藏。
¾页岩气藏就是大规模滞留在源岩系统中的天然气富集形成的气藏。
¾页岩气藏具有独特特征,是典型的非常规天然气藏。
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页岩气藏与其他天然气藏的主要特征对比气藏类型常规天然气致密砂岩气页岩气煤层气圈闭类型构造、岩性或地层岩性、地层或构造岩性岩性封闭条件顶面、底面、侧面顶面、底面、侧面储集层储集层储层岩性砂岩、碳酸盐岩等砂岩、碳酸盐岩等页岩煤层储层物性孔隙度(%)>10~30<10<61~2渗透率(10-3μm2)>50~1000<0.1<0.0011~50气源特征外部外部内部内部运移特征近距离运移-长距离运移近距离运移-长距离运移不需要不需要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页岩气藏与其他类型气藏关系示意图(据Pollastro,2001)常规岩性地层气藏常规构造气藏水生油窗生气窗油气水地表过渡带常规构造油气藏水溶气油页岩煤层气连续型页岩油藏油气页岩气藏浅层生物气>n×100km ~n×1000km重油致密砂岩气(深盆气)藏海平面天然气水合物(低温高压)(据Pollastro2001,修改)油砂水溶气煤炭致密砂岩油藏致密砂岩油藏页岩油、页岩气、致密砂岩油、致密砂岩气一、页岩气藏主要地质特征1. 连续气藏2. 圈闭条件3. 储层特征4. 气体赋存状态5. 保存状况6. 与常规油气关系7. 成藏条件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1-具有连续型气藏主要特征1气藏规模大面积区域分布,规模大于任何常规油气藏2气藏边界条件没有明确的边界或界线非常模糊3“气田或气藏”概念通常融合为统一的区域性聚集,有田、藏的概念,无边界4盖层与圈闭条件没有明确的封盖层和圈闭5油气水分布情况没有明确的(油)气水界面6成藏机制烃类不依靠水动力条件运移或原地成藏7气藏压力特征一般为异常压力8资源分布情况资源量巨大,但采收率低9油气富集特征存在地质上的“甜点”高产富集区10储集条件储层基质孔隙度、渗透率极低11裂缝发育情况储层普遍发育天然裂缝12生储组合关系储层通常紧邻烃源层或就是烃源岩层13气井产水情况除页岩气藏外,一般都产水14区域气水关系气水关系倒置,水层通常出现在气层的上倾方向??? 15勘探成功率勘探成功率极高,没有真正的干井16气井可采储量估算的最终可采储量往往低于常规气藏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美国沃斯堡盆地Barnett页岩气藏分布图----Barnett 古生界TPS ——Barnett 页岩范围——USGS 评价范围——构造单元——页岩气预测有利区■油单元■气单元■油气混合单元BA常规油气分布区页岩气藏分布区BA页岩气藏分布区2-圈闭条件:无明显圈闭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页岩孔隙度随深度变化关系050100150200204060800102030405000流体压力(MPa )→页岩孔隙度(%)→10004000300020000←深度(m )温度(℃)→(据Jungten 和Karwell等,1970;Welte, 1972)3-储层特征:孔、渗极低的超致密储层3-储层特征:孔、渗极低的超致密储层美国主要含气页岩储层特征统计主要特征参数Haynesville Barnett Fayetteville Marcellus埋深(m)3048~3962.41645.9~2926.08365.76~22861524.0~2438.4厚度(m)60.96-91.4460.96~152.415.24~60.9615.24~91.44总有机碳含量(%)~4.0 2.0~7.0 2.0~5.0 5.3~7.8平均测井孔隙度(%)10~74~12 5.5~7.5含水饱和度(%)15~2025~3515~5012~35单位面积储量(108m3/Mile)42.48~63.7121.24~56.638.50~16.998.50~42.48预测采收率(%)25~3025~5035~40~30平均单井可采储量(水平井,108m3) 1.27~2.410.640.62 1.06井孔隙度4%~12%,平均5.2%;渗透率<(0.001~2)×10-3μm2,平均40.9×10-6 μm2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页岩气藏中天然气赋存状态:吸附气,游离气,溶解气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气工业2009年5月图1页岩气藏与其他类型油气藏关系示意图(据PoUastro,2001年,有修改)可达35%以上,随埋藏深度增加,迅速减少,在埋深2000m以后,孔隙度仅残留10%或更低。
据美国含气页岩统计(表2),页岩岩心孑L隙度小于4%~6.5%(测井孔隙度4%~12%),平均5.2%;渗透率一般为(0.001~2)X10_。
“m2,平均40.9×10叫肛m2。
但在断裂带或裂缝发育带,页岩储层的孑L隙度可达11%。
渗透率达2×10~“m2。
4)气体赋存状态多样:页岩气主要由吸附气和游离气组成。
吸附气赋存于有机质颗粒与黏土颗粒表2美国主要含气页岩储层特征统计表表面,与煤层气相似;游离气则赋存于页岩基质孔隙和天然裂缝中,与常规天然气相似。
图2为美国页岩气藏中的气体组成统计结果,表明不同地质条件下形成的页岩气藏其吸附气与游离气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别。
页岩气藏中吸附气含量比例较高,变化范围较大。
页岩含气量最高的(如Barnett页岩气藏)可达10m3/t,最低(如NewA卜bany页岩气藏)仅有1.1m3/t,含气量平均为3.81in3/t。
其中,吸附气含量最低为16%,最高达80%。
图2北美地区各页岩气藏中吸附气与游离气含量统计直方图18吸附气含量的变化主要受岩石组成、有机质含量、地层压力、裂缝发育程度等因素影响,详见后述。
5)页岩需具有一定的生烃条件:按油气有机成因理论,有机质在整个热演化过程中均可生成天然气。
有机质演化进入生气窗后。
生气量剧增,应是具有商业价值页岩气藏的主要形成阶段。
根据北美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经验,页岩气藏勘探开发的最有利目标是有效厚度大于15m、有机碳含量大于2%、热演化程度处于生气窗范围内的页岩(表3、4)[1]。
需要指出的是,页岩有效厚度的下限不是一个固定值,其随着页岩气藏钻、完井技术的进步而变化。
北美在贞岩气藏开发的早期是打直井,当时确定的页岩有效厚度下限值为30m。
目前,由于水平井钻井技术和水力压裂、分段压裂等完井技术的成功应用,页岩有效厚度下限值已降至10~15m。
将来在技术进一步提高、开发成本不断降低的情况下,只要是在技术允许范围内的页岩厚度都会是有效页岩厚度‘引。
6)页岩气藏较易保存:与常规油气藏相比,页岩气藏不易遭受破坏,这主要基于以下3方面因素。
首先,页岩气藏多形成于盆地区域构造低部位或盆地中心(图2),这是由页岩地层的沉积特征所决定天然气工业2009年5月两个方面:一是源岩中干酪根在各演化阶段生烃过程中形成的,另一方面是由原油裂解成气或遭破坏形成的。
原油及沥青二次裂解生成的天然气量大小主要取决于烃源岩中有机质丰度、类型以及液态烃残留量。
由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直接成气及原油裂解成气是页岩气藏中天然气的主要来源。
2.3页岩气藏的形成兼有常规气和煤层气的特征页岩气藏中气体的赋存形式多种多样,其中绝大部分是以吸附气的形式赋存于页岩内有机质和黏土颗粒的表面,这与煤层气相似。
吸附气量与有机碳含量、地层压力等因素有关。
游离气则聚集在页岩基质孔隙或裂缝(主要为微裂缝)中,这与常规气藏中的天然气相似。
此外,可能还有极少部分页岩气以溶解气形式存在于页岩孑L隙束缚水或沥青中。
因此,页岩气的形成机理兼具煤层吸附气和常规天然气两者特征,为不间断充注、连续聚集成藏(图5)。
在页岩气成藏过程中,随天然气富集量增加,其赋存方式发生改变,完整的页岩气藏充注与成藏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4]。
第一阶段为天然气生成与吸附阶段,该阶段形成的页岩气藏具有与煤层气相似的成藏机理;第二阶段为吸附气量(包括部分溶解气量)达到饱和时,富余气体解吸或直接充注到页岩基质孑L隙中(也不排除少量直接进入了微裂缝中),其富集机理类似于孔隙型储层中天然气的聚集;第三阶段是随着大量气体的生成,贞岩基质孔隙内温度、压力升高,出现岩石造缝以及天然气以游离状态进入页岩裂缝中成藏;经过前述三个过程后,天然气最终以吸附气和游离气的形式富集形成页岩气藏,即页岩气藏形成阶段。
图5页岩气赋存方式与成藏过程示意图(据RonMcDonald,2002年,略作修改)3页岩气藏富集规律综上可知,无论是页岩气藏的特征,还是页岩气藏的形成机理,都表现出与常规气藏迥异的复杂性,20·从而使页岩气的富集规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页岩气藏为典型自生自储式的连续型气藏,控制页岩气藏富集程度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页岩厚度、有机质含量和页岩储层空间(孔隙、裂缝)3大冈素。
1)富有机质页岩厚度愈大,气藏富集程度愈高。
与常规油气藏一样,要形成工业性页岩气藏,页岩储层需要达到一定的有效厚度和分布面积。
页岩厚度和分布面积是保证页岩气藏有足够的有机质及充足的储集空间的重要条件[5]。
一般而言,在海相沉积体系中,富有机质页岩主要形成于盆地相、大陆斜坡、台地凹陷等水体相对稳定的环境;在陆相湖盆沉积体系中,富有机质贞岩发育在深湖相、较深湖相以及部分浅湖相带中¨j。
这些沉积相带一般具有广泛的展布空间。
在有效厚度大于15m、有机碳含量大于2%以及处于生气窗演化阶段等页岩气藏形成基本条件的限定下,页岩厚度愈大,所含有机质就愈多,天然气生成量与滞留量也就愈大,页岩气藏的含气丰度愈高(图6)。
需要指出的是,要形成一定规模的页岩气藏,页岩厚度一般应在有效排烃厚度以匕‘7】。
图6页岩厚度、有机碳含量与含气量关系曲线图2)有机碳含量愈高,气藏富集程度愈高。
商业性页岩气藏需要达到页岩有机碳含量最低界限标准。
斯伦贝谢公司对北美页岩气盆地的研究认为,页岩气藏的有机碳含量最低标准原则上应大于2.0%(表4)。
因此,有机碳含量是贞岩气藏评价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既是页岩生气的物质基础,决定页岩的生烃强度,也是页岩吸附气的载体之一,决定页岩的吸附气大小,还是页岩孔隙空间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贞岩新增游离气的能力。
在相同的地质条件及演化阶段下,页岩生烃强度、吸附气量大小及新增游离气能力与页岩中有机碳含量呈明显的页岩气藏形成机理与富集规律初探作者:陈更生, 董大忠, 王世谦, 王兰生, CHEN Geng-sheng, DONG Da-zhong, WANG Shi-qian, WANG Lan-sheng作者单位:陈更生,CHEN Geng-sheng(中国石油两南油气田公司), 董大忠,DONG Da-zhong(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王世谦,王兰生,WANG Shi-qian,WANG Lan-sheng(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刊名:天然气工业英文刊名:NATURAL GAS INDUSTRY年,卷(期):2009,""(5)被引用次数:2次1.CRETIES D JENKINS.CHARLES M BOYER煤层气和页岩气藏 20082.JOHN B COMER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nd production potential of Woodford Shale 2008(08)3.蒲泊伶.包书景.王毅.蒋有录页岩气成藏条件分析--以美国页岩气盆地为例[期刊论文]-石油地质与工程2008(03)4.张金川.金之钧.袁明生页岩气成藏机理和分布[期刊论文]-天然气工业 2004(07)5.秦建中中国烃源岩 20056.孙超.朱筱敏.陈菁页岩气与深盆气成藏的相似与相关性[期刊论文]-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01)7.GARETH R.CHALMSRS R.MARC BUSTIN Lower Cretaceous gas shale of Northeastern BritishColumbia:Geological controls on gas capacity and regional evaluation of a potential resource 20081.期刊论文张金川.金之钧.袁明生页岩气成藏机理和分布-天然气工业2004,24(7)对页岩气成藏机理进行了全面分析,获得了四个方面的认识.①页岩气成藏机理兼具煤层吸附气和常规圈闭气藏特征,体现出了复杂的多机理递变特点.②在页岩气的成藏过程中,天然气的赋存方式和成藏类型逐渐改变,含气丰度和富集程度逐渐增加.③完整的页岩气成藏与演化可分为3个主要的作用过程,自身构成了从吸附聚集、膨胀造隙富集到活塞式推进或置换式运移的机理序列.④相应的成藏条件和成藏机理变化对页岩气的成藏与分布产生了控制和影响作用,岩性特征变化和裂缝发育状况对页岩气藏中天然气的赋存特征和分布规律具有控制作用.研究了我国的情况,认为我国的许多盆地存在工业性页岩气藏发育的基本地质条件,其中,吐哈盆地吐鲁番坳陷的水西沟群是页岩气发育的重要区域之一.2.期刊论文徐波.郑兆慧.唐玄.郭华强.聂海宽.张培先.XU Bo.ZHENG Zhao-hui.TANG Xuan.GUO Hua-qiang.NIEHai-kuan.ZHANG Pei-xian页岩气和根缘气成藏特征及成藏机理对比研究-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31(1)页岩气和根缘气是非常规天然气藏的重要类型.对比分析表明,这2类气藏在成藏条件、成藏特征、成藏方式上具有相似性,表现为储层低孔低渗、气藏邻近源岩、气藏面积大,丰度低、不依赖常规圈闭存在等.同时,这2类气藏在储集层岩性、保存条件等方面也存在着明显区别;分析认为,这2类气藏在成藏机理和成藏过程上既有明显的区别,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进一步结合具体地区分析,指出页岩气和根缘气藏在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序列性.3.期刊论文张金川.薛会.张德明.蒲军页岩气及其成藏机理-现代地质2003,17(4)页岩气是以多种相态存在并富集于泥页岩(部分粉砂岩)地层中的天然气.1821年在美国Chautauqua县钻探的第一口天然气生产井就是页岩气井(在井深21 m处,从8 m厚的页岩裂缝中产出天然气).1998年美国的页岩气当年采气量超过了100亿m3,其发现储量占美国天然气探明储量的2.3%.页岩气是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天然气工业化勘探的重要领域和目标.4.期刊论文张金川.薛会.卞昌蓉.王艳芳.唐玄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勘探雏议-天然气工业2006,26(12)非构造控藏是包括煤层气、页岩气、根缘气、水溶气、水合物等类型在内的几乎所有非常规机理天然气聚集的共同特征,特殊的赋存状态和富集特点使它们在盆地空间内构成了依次渐变的分布序列.其中,根缘气、煤层气和页岩气的勘探开发价值较高,也是目前非常规天然气勘探中的主要类型.致密储层中的根缘气是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勘探的主要类型,主要在中西部地区具有良好的发育地质条件,砂岩底部含气是其识别和勘探的主要特点.煤层气是吸附状态天然气富集的代表类型,对于大中小型盆地的油气勘探均具有重要意义.页岩气具有煤层气和根缘气在成藏意义上的双重特征,吸附机理的存在提高了页岩气资源量并延伸了勘探领域,页岩气可能是中国南方地区油气进一步勘探的重要突破口.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加强理论、技术研究及交流,将能够更好地促进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与发展.5.会议论文孙超.朱筱敏页岩气与深盆气成藏的相似与相关性2006页岩气藏和深盆气藏在生、储、排烃、运移、聚集、压力特征、分布特征等成藏诸要素间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