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生命的壮歌——蚁国英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的壮歌——蚁国英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绿线内的生字。
正确读写和理解下列词语:“不慎、惋惜、束手待毙、肝胆俱裂、随即、肆虐”;能明白“肝胆俱裂”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喜欢的就把课文背下来。
3、读懂这则故事,了解文中蚂蚁脱险的方法,领悟课文内容。
4、感受蚂蚁那可贵的合作精神和无畏的献身精神。
5、通过学习,乐于了解蚂蚁及其他动物的感人故事,增加对动物的了解和对生命的感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感悟,能进行学习方法的迁移,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
2、把课堂内的学习向课外拓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广泛、深入地阅读有关文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提供的语言材料基础上,培养学生们感悟的能力,理解蚂蚁可贵的合作精神与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献身精神。
2、激发学生尊重生命、敬重卑微的情感,初步形成对生命价值的认同。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重点句段,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课文所赞颂的蚂蚁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从而懂得要爱护动物。
教法:读悟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学法:朗读感悟法;理解重点词句法。
教学准备:课件,有关蚂蚁的资料和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指读)蚁国英雄,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大意,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1)过渡:说得好!那么为什么称它们为“蚁国英雄”呢?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
二、细读感悟
1、出示读书要求:①请同学们双手捧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哪些句子深深地打动了你?把这些句子划下来,投入自己全部的情感好好读一读。
②划下来之后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
③写完之后到四人小组中去交流交流。
2、汇报交流:
谁来说说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指名说)
㈠出示: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
⑴、生谈体会,师激励,并指导朗读。
师:是啊,多么勇敢、团结的小蚂蚁啊!在如此紧要的关头,它们迅速果断,它们不愧为——(引读)蚁国英雄。
让我们一起来读。
⑴、过渡:孩子们,发生了什么事,让它们“迅速地扭成一团”呢?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生答
师:火势如何?生:火势凶猛
师: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火势的凶猛?标画出来,自由朗读。
生答,课件出示:
①、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活像一串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
学习其中的修辞手法,引导感悟:生活中项链给你什么感觉?
生:美丽、漂亮……
师:此时此刻的项链,它带给蚂蚁的是什么?
生:是危险、恐惧、死亡……
师:带着你的感受一起读。
②、过渡:还有写火势凶猛的句子吗?生答。
出示:火神肆虐的热浪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
师:自由地读读这个句子,你觉得火势有多大,就读成多大!指名读
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那是一场怎样的大火?
生:来势汹汹、凶猛无比……
③、师:你从哪个词语感觉出来的?生:火神肆虐。
师:读到“火神肆虐”这个词,你脑海中浮现出什么画面?闭上眼睛想一想。
生交流
师:何等肆虐啊,带着你的感受读这个词。
生读。
⑴、过渡:(课件出示)你们看,舐动的火舌,肆虐的火神,无情的火海仿佛要把所有的一切化为灰烬!这一刻,对于区区弱者——蚂蚁来说,意味着什么?指名说。
生:意味着它们即将葬身火海,意味着它们即将失去生命。
①、师过渡:那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蚂蚁们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说
②、师:面对火舌,蚂蚁们为何要扭成一团呢?快速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体会。
生:只有扭成一团,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才能减少蚂蚁的伤亡,让更多蚂蚁活下去。
⑴、过渡:火神如此肆虐,形势这样危急,蚂蚁们并没有束手待毙,相反它们采
取了结团逃生的方法。
多机智的小蚂蚁呀,多勇敢的小生灵呀!让我们带着对它们的由衷赞叹,再次好好地读读这个感人的句子吧!
课件出示:可万万没想到……突围。
㈡、过渡:继续交流,还有谁来说说,哪些句子打动了你?
(出示)生: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不见缩小。
①、师:你读懂了什么?/蚁团不见缩小说明了什么?/如果缩小呢?
生谈体会:a、不断有蚂蚁被烧焦,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说明有更多的蚂蚁冲上来。
b、蚁团不见缩小说明蚂蚁们各个争先恐后,前赴后继,牺牲自我、保全群体的精神。
你能读出这种精神吗?
②、师:这些怎么能不让我们感动?还有谁想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师:嗯,你读出画面来了!/你的朗读仿佛让老师看到了蚁团逃出的画面!
师:咱们一起像他这样读一读。
齐读:蚁团在火舌……不见缩小。
③、想象说话。
过渡:读着这样的句子,我们仿佛来到了肆虐的火神旁
(出示课件)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仿佛闻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指名说,并引读——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
④、此时此刻,老师不禁要问:外层蚂蚁呀,你们能抵挡这烈火的焚烧吗?能闻到同伴被烧焦后发出的气味吗?你们难道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吗?谁来告诉我外层蚂蚁的心声?如果你就是外层蚂蚁,你是怎么想的?指名说
生:兄弟们,不要放弃;兄弟们,我们一定要坚持住,绝对不能松手;兄弟们,坚持就是胜利!/为了更多伙伴能活下去,我一定不能松手!
⑤、说得真好!你们不愧为(引读)——蚁国英雄!
㈢、过渡:是的,外层蚂蚁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出示课件)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师:谁来读好这句话?
①、默读这句话,找找让你感动的词。
②、理解“肝胆俱裂”。
师:“肝胆俱裂”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师:是啊,肝胆俱烈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它们的岗位在哪里?(外层)所以蚁国英雄指谁?
③、为什么“被灼焦了”“肝胆俱裂”了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呢?指名说,带着你的感受读句子。
师:是啊,牺牲自己,保护自己的同伴,让更多的蚂蚁获得生的机会,多么感人的壮举啊!它们不愧为——蚁国英雄!
师:让我们带着敬佩、感动齐读这些句子。
出示:可万万没想到……显然……自己的岗位。
3、过渡:正因为这样的勇敢、团结、坚定,所以(引读)——
出示:一会儿,蚁团……薄薄的烟雾。
4、读到这里,你想用什么词来赞美下你心目中的蚂蚁?
(出示)()的蚂蚁
板书:团结合作勇于献身
5、小练笔: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我们无不为这些蚁国英雄们感到骄傲和自豪,拿起你的笔,带着对蚁国英雄的由衷敬意,为这些英雄们谱写一曲你心中的赞美之歌。
(出示课件):“蚁国英雄”们,当…时,你们……
指名展示,激励。
三、激情揭题,升华情感
1、点题。
小小的蚂蚁,其重不足毫克,然而正是这些一向被我们视为区区弱者的蚂蚁们,在重大的灾难面前,竟然如此沉着、坚定、团结,它们不惜以个体的牺牲求得种族的生存,它们不愧为(引读)——蚁国英雄。
是它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和可贵的精神谱写了一曲生命的壮歌。
板书:生命的壮歌
2、让我们再次深情地齐读课题。
3、拓展:同学们,在课文中外层蚂蚁是蚁国的英雄,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人是你心目中的英雄呢?
生:消防战士、武警官兵等。
4、师总结:是的,孩子们,消防战士以及生活中千千万万无私奉献的英雄们,他们和外层蚂蚁一样,勇往直前,舍生忘死,他们牺牲自我,保全群体的英雄气概将长留在人们心中。
最后,老师想把这首小诗送给他们。
(出示课件)
师生齐读。
四、群文阅读
快速阅读短文《牛》,谈谈你的感想。
五、布置作业
课文结尾的省略号一定带给你很多的思考,学完这篇课文,你一定明白了许多,想到了许多,请把你的感想写下来。
板书设计:生命的壮歌
蚁国英雄
团勇
结于
合献
作身
《生命的壮歌———蚁国英雄》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他们对周边的事物产生着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但不能自觉地从生活中进行学习,也不能很好地把语文知识用于生活中。
老师要帮助他们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
通过学习,既要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级的教学目标,又要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所以本学期要在重视培养学生倾听、交流和表达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六班的48名学生。
本班学生有良好的朗读习惯,善良、感性,但语言表达能力相对欠缺。
本篇课文是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中的一个故事,本单元是以“动物”为话题的,在前面学过了《鸟语》与《天鹅的故事》后,加之学生天生对动物有较高的兴趣,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好的保证。
特别是学完《天鹅的故事》之后,学生在学文时曾被老天鹅的无所畏惧和无私奉献精神感动过,对动物在面临灾难时所表现出那种令人惊讶和感动的团结与协作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
因此,对于本篇课文中所体现团结协作、舍己为人精神的理解并不难,其难就难在怎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走进文本,产生共鸣,产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懂得珍惜生命,懂得感恩与奉献。
《生命的壮歌——蚁国英雄》效果分析
《蚁国英雄》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像特写镜头一样再现了自然界卑微、渺小的蚂蚁逃生的本能,反映动物界为了求得生命的延续,危难时刻不惜献身的伟大壮举,赞颂了它们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所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与献身精神。
那一个个沉着冷静、团结协作的个体,那一幕舍己为人、从容赴死的壮举震人心魄、扣人心弦。
整篇文章条理清晰,语句流畅,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蚂蚁的敬佩。
上完课,我认为做得不足的地方有:个别学生未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可是看看他们的批注,对字句的解读十分到位,对蚂蚁的品质把握也十分准确。
联系平时的课堂,一方面的原因可能是部分同学胆怯,不敢举手。
另一个原因是课堂组织过于单调,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做的好的地方有:以读促讲,以读悟情。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因此,教学中,我以个性化的阅读取代了繁琐的分析。
在学习活动中,我让学生自己选择喜爱的方式阅读课文,画出文章中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在空白处适当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在书旁批注,实际上是给学生一个直接跟作品与作者对话的机会,同时也把学生推进探索与创造的过程中。
在交流的过程中,再引领学生在读书的实践中读出形,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读出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激发学生的情感。
如在理解“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
”这句话时,抓住“迅速地扭成一团”这个词组进行品析,它们为什么要扭成一团,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这是最好的逃生方法,它可以把牺牲降到最低。
这样,蚂蚁的团结勇敢的形象就水到渠成的呈现在学生的脑中。
《生命的壮歌——蚁国英雄》教材分析
《蚁国英雄》是苏教版第八册第17课《生命的壮歌》中的第一则故事,故事讲的是一群蚂蚁面对肆虐的火神扭成一团,在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的保护下冲出火海的故事。
文章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像特写镜头一样再现了蚂蚁这种自然界中极为弱小动物逃生的本能,热情地讴歌了动物们在生死攸关之时所表现出来的可贵的合作精神与献身精神,那一个个沉着冷静、团结协作的个体,那一幕幕舍己为人、从容赴死的壮举,震人心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生命的壮歌———蚁国英雄》评测练习
一、给黑体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束手待毙:①捆、系;②量词;③聚集成一条东西。
2.肆虐:①“四”的大写;②不顾一切,任意妄为;③店铺。
二、读读,想想。
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1、“肝胆俱裂”的意思是(),还可以换成词语()。
2、为什么称外层的蚂蚁为“蚁国英雄”?
三、假如你是外层的蚂蚁,说说你当时内心的想法并写下来。
《生命的壮歌————蚁国英雄》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诊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所以教学中我加强了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
这节课我先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学生自然就掌握了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接着通过朗读并体会描写火势凶猛的句子,体会蚂蚁所面临的形势之危急。
在充分渲染紧张气氛后,然后我紧紧抓住“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
”“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烈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
”“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这三个最令学生感动的句子,理解蚂蚁的临危不惧的英勇行为,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入情入境了,他们被蚁国英雄的献身精神和团结精神所感动,在这里我给学生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然后以组展示,学生在评价中读得越来越好。
课堂上我没有任何特别的讲解,没有特殊的引导,更多的只是孩子们的读,读的过程中,学生们被课文的内容所吸引,读出了自己的感动。
还有,在理解“肝胆俱裂”的基础上,充分讨论:为什么称外层的蚂蚁为“蚁国英雄”?然后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这些区区弱者的悲壮之举使你受到了哪些启发?理解蚂蚁的临危不惧的英勇行为。
从学生的发言中不难看出,学生的感悟是具体的、深刻的。
最后我又设计了群文阅读,其实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达成三方面的意图:让学生把本堂课中学到的阅读方法活学活用;也是为了深化主题,让学生把感知蚂蚁的献身精神推广至身边的每一个生命;最后这也是德育的一种体现,学生在被动物的真情打动后自然而然接受了――敬畏生命,保护动物,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教育。
课堂最后,我以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总结,更是水到渠成地将学生的情感
推向高潮,激发起学生对蚁国英雄们以及生活中千千万万无私奉献的人们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不足:通过这堂课,我也发现个别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稍微欠缺,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形成完整的语言表述清楚。
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强化这方面的训练!
《生命的壮歌——蚁国英雄》课标分析
《新课标》指出: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
能说普通话。
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