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央银行独立性与宏观经济表现的实证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中央银行独立性与宏观经济表现的实证分析
摘要:一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对该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水平有很重要的影响,但是影响宏观经济发展的因素有许多种。下面,我将主要分析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宏观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采用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首先,我通过文献的搜索找到相关的统计数据,然后通过对十四个指标的分析测度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接着应用相关性的测度和建立相关的回归模型,并且对方程进行相关性的检验,从而初步确定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与宏观经济的关系,最后得出相关的结论。
关键词:中央银行独立性宏观经济相关性测度
引论
宏观经济是指总量经济活动,即国民经济的总体活动。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如总供给与总需求;GDP及其增长速度;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物价的总水平;劳动就业的总水平与失业率;货币发行的总规模与增长速度;进出口贸易的总规模及其变动等。而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是高水平和快速增长的产出率、低失业率和稳定的价格水平。所以宏观经济的发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影响宏观经济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必须有一个很准确的把握,才可以通过各种政策手段来调整宏观经济。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对一国当局的货币政策行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从而可能对一国的宏观经济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从上可知,宏观经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这两个指标与一国经济的发展和一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本文将通过一定的数据范围,研究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对我国各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作出分析,并就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论述。
一、文献综述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最早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但只是散见于一些经济学文献,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讨论。但是70到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滞涨以及货币学派的影响力使得许多经济学家开始注意各个国家货币当局对其宏观经济的影响。我们知道:在现代经济中,各国的中央银行发行各个国家流通的货币。
不论这个国家的政府或者统治者如何影响其中央银行的各种行为,其中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不论各个中央银行是根据自己国家的经济状况还是依据其最高统治集团的要求来发行货币的,其经济中流通的货币总是来源于中央银行。不论是依据区域内经济发展状况的需要和自身的判断还是遵照最高当局的指示都会很自然的联系到各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这包括下面几个问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如何测度;中央银行独立性对一国的经济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于这些问题国内外许多知名的经济学家做了相关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各种实证研究一般都得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通货膨胀是负相关的,而与经济增长是不相关的结论。Bade和Parkin(1985)用指数法来研究OECD12个国家的通货膨胀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通货膨胀成反向变动关系。而之后许多经济学家对此的研究也得出的相同的结论。而Alesina 和 Summers (1993)研究OECD国家的中央银行独立性和宏观经济表现时发现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通货膨胀有反向变动关系,但与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等没有显著关系。考虑到不同国家执行法律的力度不同,Loungani和Sheets (1997)对剔除相关因素的东欧和前苏联12个转型国家进行分析,仍得出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通货膨胀之间负的相关关系。Siklos对部分亚、拉丁国家提高中央银行独立性以对战胜通货膨胀的作用做了研究,结论表明,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对战胜通货膨胀有正作用,这从侧面说明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反向关系。
我国学者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论述不少,但主要集中在理论论述,进行实证研究的较少。大约一致的观点是:我国中央银行应该随着经济转型和进一步的对外开放加强其独立性。马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03)对我国的时段数据做过相关的分析,得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通货膨胀反相关,而与经济增长率没有显著关系,与大多学者在其他国家的实证结论相符。
二、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测度
(一)LS方法
测量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的国家,Lounganni&Sheets 方法是最合适的。下面我将简要地介绍一下这个方法的过程。
LS方法把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分为三大类:目标独立性、政策独立性和经济
独立性。目标独立性主要是由一国中央银行法是否明确规定将物价稳定作为中央银行的主要宏观经济目标;政策独立性包括很多因素,包括中央银行官员的任免程序、政府参与中央银行董事会议的程度以及中央银行董事的任期;经济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资金、投放或回笼基础货币的自主程度。在这三大类的基础上给出了14个指标,根据各个中央银行的不同情况对问题作出答案,再根据答案赋值,然后加总,产生一个数值即表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数值越大表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强。
表1 中央银行独立性测试
目标独立性
1.中央银行法是否将货币稳定列为中央银行宏观经济政策的的中心目标? 经济独立性
2.中央银行是否有权控制货币政策工具(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要求和贴现率)?
3.是否存在对政府向中央银行直接融资的法律约束?
4.政府是否被禁止接受中央银行的直接融资?
5.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是否受制于政府的指令?
政治独立性
6.在对货币政策存在冲突时,中央银行总裁能否被国会或者行政部门解职?
7.中央银行总裁的任职期限是否超过竞选周期?
8.中央银行董事局成员任职期限是否超过竞选周期?
9.中央银行总裁是不是由行政部门指定的?
1O.中央银行董事局其它成员中是否存在由行政部门指定的人选?
11.中央银行董事局成员中,行政部门指定的人数是否超过其它实体指定的
人数?
12.政府官员或代表是否进驻中央银行董事局?
13.政府官员或代表是否进驻中央银行董事局并享有投票权?
14.政府官员或代表是否进驻中央银行董事局并享有否决权?
上表的评分标准为:问题1、3、4、7、8的答案为“是”则分别计1分,问题5、6和9—14的答案为“否”也分别计1分。在问题2中“三项货币政策工具”一项为“是”计1/3分。答案含糊的计0.5分。
(二)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测度
首先,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以计划经济为主,因此对其研究没有很大的意义。所以我将从1978年开始进行分析。
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具体测度,我分别对14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不同的阶段进行不同的赋值。阶段的划分标准是影响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重大事件,从而做纵向分析。
Q1(指标一):1993年之前货币政策目标的官方描述为“稳定货币,发展经济”。1993年国务院规定“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稳定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所以1993年之前为0,1993到1994年为1/2,之后虽有明确规定,但由于双重目标中的“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所以只能赋值2/3。
Q2:中国人民银行1984年设立存款准备金制度,1994年开始进行外汇公开市场操作,1996年正式开始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1997年开始中央银行开始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总行的贴现业务。1998年建立一级交易商制度,健全了公开市场操作业务。2003年之后公开市场操作中增加“在公开市场上买卖金融债券”一项。之后虽然三项业务都健全,但是在操作上都受国务院的影响,要通过国务院的审批。综合各种情况,1984年之前为0,1984-1995为1/6,1996-1997为1/3,1998-2002年为1/2,2003至今为5/6。
Q3:1994年成立三家政策性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不再对政府直接融资。1995年《中央银行法第二十八条“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第二十九条有“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