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病级分级标准
棉花质量标识按棉花类型
![棉花质量标识按棉花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ad17272543323968011c92f3.png)
棉花质量指标识别及品级棉花质量标识按棉花类型、主体品级、长度级、马克隆值的顺序进行标示。
棉花的类型:白棉类型:正常成熟的棉纤维呈白色或乳白色为白棉,一般不做标识。
黄棉类型:棉花生长期因受霜冻或其他原因,棉纤维呈黄白色,以字母“Y”标示。
灰棉类型:棉纤维因风雨、霉菌的侵袭,棉纤维呈灰白色,以字母“G”标示。
主体品级:根据棉花的成熟程度、色泽特征、轧工质量,棉花品级分为7个级,即一至七级。
三级为品级标准级,以“1······7”标示。
主体品级:含有相邻品级的一批棉花中,所占比例80%及以上的品级。
同一批棉花中,除了主体品级的比例达到80%及以上外,还不允许有跨主体品级的棉花。
不符者应挑包整理或协商处理。
(注:跨主体品级是指主体品级及其上下相邻品级之外的其它品级,即同一批棉花中,不能有与主体品级相差2个级及以上的棉花)。
如:一批棉花中,(1)若1级占10%,2级占80%,3级占10%,该批棉花的主体品级是2级。
(2)若1级占10%,2级占75%,3级占15%,则该批棉花无主体品级(没有占到80%及以上的级别),需重新整理。
(3)若1级占90%,3级占10%,虽然主体品级1级的比例达90%,但有3级棉花存在,属跨主体品级1级的范围,该批棉花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需重新整理。
一级早、中期优质白棉,棉瓣肥大,有少量一般白棉和带淡黄尖、黄线的棉瓣,杂质很少成熟好色洁白或乳白,丝光好,稍有淡黄染黄根、杂质很少成熟好色洁白或乳白,丝光好,微有淡黄染索丝、棉结、杂质很少。
标示为“1”二级早、中期好白棉,棉瓣大,有少量轻雨锈棉和个别半僵瓣棉,杂质少成熟正常色洁白或乳白,有丝光,有少量淡黄染黄根、杂质少成熟正常色洁白或乳白,有丝光,稍有淡黄染索丝、棉结、杂质少。
标示为“2”三级早、中期一般白棉和晚期好白棉,棉瓣大小都有,有少量雨锈棉和个别僵瓣棉,杂质稍多成熟一般色白或乳白,稍见阴黄,稍有丝光、淡黄染、黄染稍多黄根、杂质稍多成熟一般色白或乳白,稍有丝光,有少量的淡黄染索丝、棉结、杂质较少。
正确判断棉花抗病水平的理论研究
![正确判断棉花抗病水平的理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6899d4669eae009581bec83.png)
正确判断棉花抗病水平的理论研究棉花区域试验采用5级法病情分级标准,于枯黄萎病发生高峰期进行一次病情调查,计算病情指数,并根据病情指数的大小,判断参试棉花品种的抗病水平。
病指在0.1~10.0之间为高抗(HR);病指在10.1~20.0之间为抗病(R);病指在20.1~35.0之间为耐病(T);病指在35.0以上为感病(S)。
一般情况下,在6月中旬调查枯萎病,在8月中旬调查黄萎病。
多年以来,育种单位也是按照5级法调查一次病指,判断选育材料的抗病水平,进行抗病育种工作。
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判断棉花抗病水平的方法需要改进。
调查病指的主要目的是判断枯黄萎病对棉花正常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程度。
传统的5级法病情分级标准只是按照发病叶片数的百分比进行分级,没有充分考虑枯黄萎病对产量的实际影响程度,没有对病落叶与病黄叶进行区别,没有对重病叶和轻病叶进行区别,没有对枯死茎秆和耐病活秆进行区别。
茎秆枯死和落叶对产量影响大的多;茎秆不死和只是叶片轻微发病对产量影响小的多。
这就造成不同的棉花品种病指相同,但枯黄萎病对产量的影响差别很大。
有这样一种情况,茎秆维管束有病但不枯死,叶片轻微发病,发病叶片百分比在80%左右,按照5级法病情分级标准,算最高级病株,但这种病株长势正常,上部铃正常吐絮,对产量影响很小。
不能根据病指判断枯黄萎病对产量的影响程度,这就失去了病指的意义。
这就是棉花区域试验中有一部分棉花品种,按照传统的5级法病情分级标准判断,虽然抗病性一般,但丰产性很好的原因。
枯黄萎病不是单独影响棉花叶片,而是对棉花整体都有影响。
单纯按照发病叶片百分比进行分级,不能确切连病指和病情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对等起来。
建议在棉花抗病育种工作中对传统的5级法病情分级标准进行调整。
轻病叶对产量影响很小,建议只统计重病叶片数,即变黄或发焦面积在50%以上的叶片数。
长势正常只是叶片发病的丰产株归为2级以下病株。
根据枯黄萎病对产量造成的影响程度分级,因病枯死株、因病落叶株、因病明显弱小株、因病蕾铃大量脱落株、因病中上部多数棉铃变小和不能正常吐絮株统统归为最高级病株。
2023年新疆昌吉市棉花黄萎病发生情况及防控建议
![2023年新疆昌吉市棉花黄萎病发生情况及防控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b3d6a27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64.png)
病虫分析2024年第2期㊀总第203期㊀收稿日期:2023-12-01㊀基金项目: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项目 昌吉地区陆地棉主栽品种对黄萎病的抗性鉴定及生防研究 (XJNZYKJ202015)ꎻ 昌吉市主要棉区农药使用情况调查及土壤农药残留分析 (XJNZYKJ202014)ꎮ㊀作者简介:李海薇(1993-)ꎬ女ꎬ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ꎬ研究方向为棉花病害与植物绿色防控ꎮE-mail:192393826@qq.com∗通讯作者:靳改龙(1990-)ꎬ男ꎬ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ꎬ研究方向为植物保护ꎮE-mail:1667515422@qq.com2023年新疆昌吉市棉花黄萎病发生情况及防控建议李海薇1ꎬ胡㊀鹏2ꎬ刘㊀凡2ꎬ靳改龙1∗(1.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ꎬ新疆昌吉831100ꎻ2.新疆昌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ꎬ新疆昌吉831100)㊀㊀摘要:为促进新疆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ꎬ本文对新疆昌吉市棉花黄萎病2023年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ꎮ结果发现ꎬ棉花黄萎病普遍发生早㊁发病重ꎬ7月下旬和8月底分别达第一和第二个发病高峰期ꎮ针对昌吉市棉花黄萎病发生特点ꎬ建议采取种植优良抗病品种㊁科学施肥㊁清除棉田病源㊁科学耕作㊁发病时喷洒化学农药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ꎮ关键词:棉花ꎻ黄萎病ꎻ发生特点ꎻ防治㊀㊀中图分类号:S435.621㊀文献识别码:A㊀文献编号:1005 ̄6114(2024)02 ̄056 ̄03㊀㊀棉花作为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ꎬ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ꎬ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质[1]ꎮ近年来ꎬ中国棉花种植面积持续增加[2]ꎬ现已成为国际棉花市场的主角ꎬ棉花产量㊁消费和进口量位列世界第一[3]ꎮ目前ꎬ新疆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棉花产区ꎮ2022年新疆植棉面积约为249.69万hm2ꎬ占全国植棉面积的比重由2021年的82.8%提高到83.2%[4]ꎻ棉花产量539.1万tꎬ棉花种植面积和棉花总产量连续29年位列全国第一[5]ꎮ新疆棉花产业对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增长意义重大ꎬ在实现一带一路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6]ꎮ昌吉市棉花大规模生产和机械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ꎬ特别是机选棉的快速发展ꎬ依托棉花 一膜三行 和 一膜六行 的 宽早优 模式+ 水肥一体化节水加压滴灌 模式ꎬ极大提升了区域植棉的高质量发展ꎬ昌吉市棉花产业格局已具备规模化㊁集约化和专业化的优势ꎬ成为北疆棉区的重要组成部分[7]ꎮ然而ꎬ随着棉田连续种植时间长㊁秸秆粉碎还田ꎬ导致土壤中致病菌逐年积累ꎬ同时管理和预防不及时ꎬ使棉田成为病害滋生的温床ꎮ棉花黄萎病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土传病害ꎬ是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真菌病害[8ꎬ9]ꎮ坚持 预防为主ꎬ综合防治 植保方针ꎬ监测棉花黄萎病的发生情况ꎬ对科学防治棉花病害具有重要意义ꎮ为了解目前昌吉市棉花黄萎病的发生情况ꎬ本文对昌吉市棉花示范田黄萎病2023年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ꎬ提出了棉花黄萎病综合防控技术ꎬ以服务于昌吉市棉花产业绿色㊁健康㊁高质量发展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调查地概况昌吉市属典型的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ꎬ气652024年第2期㊀总第203期病虫分析候干燥㊁日照充足ꎬ年日照时数可达2700hꎻ有效积温积温(10ħ以上)达到3450ħ/年ꎬ区域平均气温6.8ħ/年ꎬ光热资源条件适宜并盛产棉花(图1)ꎮ调查地点位于昌吉市行政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棉花示范田(佃坝镇㊁大西渠镇㊁滨湖镇㊁榆树沟镇)ꎬ主栽品种为中棉113ꎮ图1㊀2023年昌吉市气温、降水量统计1.2㊀棉花黄萎病发生情况调查于2023年4月至9月ꎬ对棉花种植期棉花黄萎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ꎮ调查采用 5点抽样法 ꎬ每点调查100株ꎬ共计500株ꎬ分别调查统计棉花黄萎病的发生量ꎮ每10d调查一次ꎮ以国内棉花黄萎病统一分级标准为依据:0级:健康植株ꎬ棉花叶片无症状ꎬ正常生长ꎮ1级:棉花叶片出现叶肉变黄或呈现不规则形的黄色病斑(病叶率ɤ25%)ꎮ2级:棉花叶片病斑颜色大部分变为黄色或黄褐色ꎬ叶片边缘略有卷枯现象(病叶率26%~50%)ꎮ3级:棉花少数病叶干枯脱落(病叶率51%~75%)ꎮ4级:棉花叶片多为褐色掌状枯斑ꎬ或植株死亡(病叶率ȡ76%)ꎮ2㊀结果与分析2.1㊀棉花黄萎病发生症状棉花黄萎病一般在棉花现蕾期表现ꎮ根据2023年昌吉市棉田实际调查ꎬ棉花五叶期开始发生黄萎病ꎬ症状为黄斑型ꎬ但发生发展较为缓慢ꎮ在棉花现蕾后逐步加重ꎬ棉株下部叶片叶缘和叶脉之间出现不规则形的黄色病斑ꎬ且逐渐扩大ꎬ病叶出现掌状斑驳ꎬ叶肉变厚ꎬ叶缘卷曲ꎬ继而自下而上逐一脱落ꎮ黄色病斑最终发展到全株叶片ꎬ伴随着棉株维管束逐渐变色ꎬ最终导致了它在枯萎后死亡ꎮ2.2㊀棉花黄萎病发生特点昌吉市棉花黄萎病一般在7月中旬进入第一个快速发展期ꎬ到7月下旬达第一个发病高峰期ꎬ一旦夏季气温持续高于35ħ时ꎬ棉花黄萎病将进入 隐症 ꎮ8月上旬前后进入第二个快速生长期ꎬ8月底达到第二个高峰ꎬ直至吐棉期持续发生ꎮ2023年棉花黄萎病普遍发生早㊁发病重ꎬ6月13日佃坝镇和榆树沟镇棉田开始出现症状ꎬ田间平均病株率为2%~4%ꎬ植株上部叶片有淡黄色斑点ꎬ呈零星分布ꎮ7月初ꎬ棉花黄萎病开始陆续发生ꎬ危害较为严重ꎬ特别是在地势低洼㊁粘重的棉田ꎬ以及常年发病严重的棉田ꎮ严重时ꎬ近20%的棉花品系受到黄萎病的影响ꎬ直接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ꎮ2.3㊀棉花黄萎病发生偏早原因2023年昌吉市黄萎病早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地气候异常ꎮ低温和降雨会增加棉花植株黄萎病病害隐患ꎬ一旦气温再次上升或持续下降ꎬ病害就会在大范围内出现㊁发生或暴发ꎮ4月中上旬昌吉市多次出现降雨㊁降温天气ꎬ致使棉花播种推迟ꎬ降水过多导致土壤板结ꎬ土壤渗透性差ꎬ不利于棉花出苗和幼苗生长ꎮ日照严重不足ꎬ光照条件不足严重影响棉花幼苗和壮苗的生长ꎬ造成僵苗和弱苗增多ꎮ5月气温不升不降ꎬ又有连续的阴雨天气ꎬ导致棉花幼苗的抵抗力ꎬ特别是弱苗ꎬ持续的低温高湿导致棉花黄萎病潜伏ꎮ5月下旬气快速回升ꎬ棉花黄萎病的病征开始呈现ꎬ因此ꎬ5月气温是导致棉花黄萎病早发的主要因素ꎮ6月中下旬气温略高ꎬ月平均气温稳定在24ħ以上ꎮ整个夏季至八月中旬气温一直较高ꎮ适宜的温度条件是2023年该地区棉花黄萎病发生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ꎮ8月中下旬㊁9月上旬偏多的降水量是诱发棉花黄萎病第二个发病高峰期出现的主要因素ꎮ除上述气象条件外ꎬ枯萎病的发生还与棉花品种的抗性和棉花田深耕等农业措施有关ꎮ3㊀棉花黄萎病综合防治技术建议近年来ꎬ棉花黄萎病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ꎬ危害程度愈加严重ꎮ在播种前ꎬ首要任务是做好预防75病虫分析2024年第2期㊀总第203期工作ꎬ防止枯萎病害的侵入ꎻ其次ꎬ可根据棉花受害程度和生育期ꎬ通过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方法ꎬ科学㊁合理㊁高效地抑制棉花黄萎病的发生与恶化[10ꎬ11]ꎮ3.1㊀预防措施①选择优良抗病品种ꎮ积极引导种植户实行 因地选种 因需选种 ꎬ科学选择新品种ꎬ采用新技术ꎬ选择产量优质高产㊁抗逆性较好的棉花品种ꎬ如中棉 113 新陆早82 等ꎮ②种子的处理ꎮ严格按照产地检疫操作规程对种子田实施检疫ꎬ保证良种质量ꎬ从源头上预防棉花黄萎病ꎮ同时在常规药剂拌种㊁浸种的基础上ꎬ使用生物制剂(枯草芽孢杆菌㊁氨基寡糖素或芸苔素内酯等)处理棉种ꎬ可以提高棉苗的抗逆性ꎮ③科学施肥ꎮ科学配置氮㊁磷㊁钾肥和微量元素肥ꎬ提升棉花植株的免疫力ꎮ并可通过有机肥和生物肥均衡搭配ꎬ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ꎬ改善土壤生态环境ꎬ改良土壤结构ꎬ控制病原菌ꎬ有效减少棉花黄萎病的发生ꎮ④清除棉田病源ꎮ为降低棉田病菌基数ꎬ在棉花采摘作业完成后ꎬ对重病田的棉秆及地面残枝㊁杂草进行及时处理ꎮ可采用新型 生物质化学处理法 ꎬ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棉花秸秆分解为有机肥料ꎬ能够解决秸秆难以分解的问题ꎬ同时还能为土地提供养分ꎬ改善土质ꎮ⑤科学耕作ꎮ雨后要及时中耕ꎬ保墒降湿ꎬ预防棉花黄萎病的发生ꎮ实行轮作倒茬ꎬ倒茬困难时ꎬ重病田采用深翻60cm后再进行冬灌ꎬ可有效改良土壤结构ꎬ降低棉花黄萎病病原菌的越冬基数ꎮ3.2㊀棉花生长期防治方法在棉花植株叶面适量喷施硼㊁锌和锰等微量元素ꎬ也可施用枯草芽孢杆菌㊁复硝酚钠或芸苔素内酯等植物免疫诱抗剂ꎬ加快棉苗生长速度ꎬ增加棉株抗性ꎻ对于棉田出现的黄萎病株ꎬ要立即将其清除ꎮ当病害发生较轻时ꎬ可喷施3%多抗霉素㊁克黄枯㊁36%棉枯净和乙蒜素500倍液等药剂ꎬ连续用药2~3次ꎬ间隔10dꎬ预防和控制病害ꎮ对重病田可采取膜下滴灌施药的方法对黄萎病及时进行防控ꎬ可用棉萎克150g/667m2㊁乙蒜素150mL/667m2㊁黄腐酸盐200g/667m2或70%噁霉灵稀释800倍液ꎬ对棉花病株每隔10d进行灌根ꎬ连续施药2次ꎬ可有效防治控制棉花黄萎病发生ꎮ参考文献[1]㊀沈烨ꎬ罗明.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棉花黄萎病研究态势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20ꎬ45(6):63 ̄71. [2]㊀魏梦婷ꎬ高维新.中国棉花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棉花ꎬ2023ꎬ50(6):1 ̄5.[3]㊀靳改龙ꎬ李海薇ꎬ胡鹏ꎬ等.2021年新疆昌吉市棉田主要害虫调查及发生动态分析[J].湖北植保ꎬ2023(1):8 ̄11. [4]㊀张泓ꎬ吐尔逊江 买买提ꎬ张少民ꎬ等.近30年全国棉花生产区域时空变化及区域优势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ꎬ2023ꎬ60(4):1028 ̄1040.[5]㊀胡春雷ꎬ李孝华ꎬ王瑞霞ꎬ等.2022年棉花加工行业产业发展报告(上)[J].中国棉花加工ꎬ2023(1):4 ̄15.[6]㊀陈佳ꎬ王燕ꎬ白玉兰.我国棉花产业现状和产出效率分析及对策[J].棉花科学ꎬ2022ꎬ44(5):3 ̄10.[7]㊀贾文明ꎬ魏建华ꎬ王路ꎬ等.打造棉花全产业链ꎬ推动新疆昌吉州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J].中国棉花ꎬ2022ꎬ49(9):47 ̄51. [8]㊀任玉红ꎬ张文蔚ꎬ司宁ꎬ等.棉花黄萎病的综合防治策略研究[J].中国棉花ꎬ2018ꎬ45(2):28 ̄30.[9]㊀朱荷琴ꎬ李志芳ꎬ冯自力ꎬ等.我国棉花黄萎病研究十年回顾及展望[J].棉花学报ꎬ2017ꎬ29(S1):37 ̄50.[10]㊀李海薇ꎬ靳改龙ꎬ蔡晓峰ꎬ等.两种杀菌剂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比较[J].植物保护ꎬ2018ꎬ44(3):225 ̄229.[11]㊀张博然.三种药剂对棉花黄萎病的田间防效及其农艺性状的影响[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ꎬ2021.85。
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棉花
![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棉花](https://img.taocdn.com/s3/m/eb6b518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0b.png)
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棉花英文回答:Cotton Variety Approval Standards.The approval of new cotton varieties is a critical step in ensuring the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 of cotton production. To achieve this, a set of standards must be established to guarantee that the varieties meet specific requirements. Here are the key standards for cotton variety approval:1. Yield Potential: Varieties must demonstrate high yield potential under various growing conditions. This is assessed through multi-location trials and comparison with existing varieties.2. Fiber Quality: The fiber quality of the variety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It includes parameters such as fiber length, fineness, strength, and color. Thesecharacteristics are crucial for determining the suitability of cotton for different textile applications.3. Disease and Pest Resistance: Varieties must exhibit resistance to major diseases and pests that cansignificantly impact yield and quality. This includes resistance to pests such as boll weevils, aphids, and spider mites, as well as diseases like Verticillium wilt and Fusarium wilt.4. Adaptation to Specific Environments: Varieties must be adapted to the specific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where they will be grown. This includes factors such as climate, soil type, and water availability.5. Seed Quality: The quality of the seed is essential for successful cultivation. Seeds must be treated to prevent disease transmission and ensure high germination rates.6. Genetic Purity: Varieties must meet specific genetic purity standards to maintain their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over time.7. Commercial Value: Varieties must have commercial value and be accepted by the industry. This includes factors such as market demand, spinning quality, and suitability for specific textile applications.中文回答:棉花品种审定标准。
六月棉花主要病虫发生趋势有解析.doc
![六月棉花主要病虫发生趋势有解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f2a85b7b2e3f5727a5e962d0.png)
六月棉花主要病虫发生趋势有解析
六月是棉花病害发生最为严重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关于棉花主要病害的发生有解析,发生趋势如下:
1.第二代棉铃虫:中等偏轻发生(2级)。
蛾卵盛期6月10日-20日,田间产卵高峰期6月15日前后,发生期比常年偏早。
2.第二代棉盲蝽:中等偏轻(2级),局部套种的早发棉田可达中等发生(3级),田间为害高峰期为6月中旬。
3.棉蚜:中等偏轻发生(2级),危害高峰期为6月上中旬。
4.棉红蜘蛛:中等偏轻发生(2级),危害高峰期在6月下旬。
5.蜗牛:中等偏重发生(4级),危害盛期在6月上中旬。
6.棉枯黄萎病:中等偏重发生(4级)。
以上介绍的几种病害,是往年棉花六月病害最长发生的,面对六月棉花的增长趋势,我们应该提前采取防止措施。
不同棉花品种(系)对几种主要苗病抗性比较
![不同棉花品种(系)对几种主要苗病抗性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397eb3f1941ea76e58fa0495.png)
不 同棉 花 品种 ( 对 几种 主要 苗 病 抗 性 比较 系)
姜腾 飞 , 张文 蔚 , 齐放 军 , 简桂 良
( 国农 业科 学 院植 物保 护研 究所 植 物病 虫害 生 物学 国家 重点 实验 室 , 京 10 9 ) 中 北 0 1 3
Re it n e o f e e tCo t n Va i te ( n s t e e a e d i g Die s s s sa c fDif r n to r e is Li e ) o S v r lS e ln s a e
J ANG e g fi HANG n we,QIF n -u I T n -e,Z We - i a gj n,J AN Gu-in I il g a
摘要 : 在河 北 廊坊 对 1 O个 棉花 品种( 系) 的几 种 主 要苗 病 抗 性 进 行 了 比较研 究。 结 果表 明 : 些 棉 花 品种 这 ( 均有 不 同程 度 的苗 病发 生 , 系) 以红 腐病 和炭 疽病 为 主 , 有少 量 立枯 病 的发 生 ; 且 , 同棉 花 品种 对 苗 伴 并 不 期病 害 的抗 性存 在 显著 差异和 极 显著 差 异 。 关 键词 : 花 品种 ; 棉 立枯 病 ; 疽 病 ; 腐 病 ; 性 炭 红 抗
1 2 田 间 排 列 .
抗 性 最强 , 与鲁 棉研 2 1号 、 41 、 陆早 1 宁 —4 新 3号 和
新 陆早 3 3号 均有显 著差 异 , 且 与 宁 41 、 陆 早 并 —4 新 1 3号 和新 陆早 3 3号 均有 极显 著差 异 ; 陆早 3 新 3号 对红 腐病 抗性 最差 , 与津 宁杂 2号 、 宁 杂 3号 、 津 津
1 3棉 花 苗 期 病 害 调 查 .
棉花等级标准
![棉花等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aeda356f5335a8102d220f7.png)
棉花等级标准(上)棉花标准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细绒白棉----国家标准(GB1103--1999)长绒棉----地方标准(新疆)彩色棉----企业标准机采棉----企业标准下面重点介绍细绒白棉国家标准:(一)几个主要概念1.主体品级:含有相邻品级的一批棉花中,所占比例80%以上的品级。
2.毛重:棉花用其包装物之和。
3.净重:毛重扣掉包装物重量后的重量。
4.准重:净重按棉花标准含杂率折算后的重量。
5.公量重或公定重量:准重按棉花公定回潮率折算后的重量。
6.危害性杂物:指金属、砖头及异性纤维或色纤维。
7.短纤维率:长度短于16毫米及以及的纤维重量占纤维总重量的百分率。
8.棉结:棉花加工过程中,纤维纠缠在一起的死结。
(二)棉花质量主要指标1.品级。
品级是指棉花品质的级别。
根据棉花的成熟程度、色泽特征和轧工质量,分为7个级,7级以下为级外。
品级标准级是3级。
主体品级:含有相邻品级的一批棉花中,所占比例80%及以上的品级。
同一批棉花中,除了主体品级的比例达到80%及以上外,还不允许有跨主体品级的棉花。
不符者应挑包整理或协商处理。
(注:跨主体品级是指主体品级及其上下相邻品级之外的其它品级,即同一批棉花中,不能有与主体品级相差2个级及以上的棉花)。
如:一批棉花中,(1)若1级占10%,2级占80%,3级占10%,该批棉花的主体品级是2级。
(2)若1级占10%,2级占75%,3级占15%,则该批棉花无主体品级(没有占到80%及以上的级别),需重新整理。
(3)若1级占90%,3级占10%,虽然主体品级1级的比例达90%,但有3级棉花存在,属跨主体品级1级的范围,该批棉花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需重新整理。
2.长度。
棉花长度是指棉纤维伸直后的长度。
国家标准规定:以1毫米为级距,采用“保证长度”的原则,分为7个级。
分级如下:25毫米,包括25.9毫米及以下;26毫米,包括26.0—26.9毫米;27毫米,包括27.0—27.9毫米;28毫米,包括28.8—28.9毫米;29毫米,包括29.0—29.9毫米;30毫米,包括30.0—30.9毫米;31毫米,包括31.0毫米及以上。
棉花种质资源黄萎病抗性剖秆鉴定
![棉花种质资源黄萎病抗性剖秆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08d795c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f.png)
棉花种质资源黄萎病抗性剖秆鉴定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中的一种极为严重的病害,能够引起棉花植株的死亡。
为了提高棉花的抗病能力,许多研究者对棉花种质资源进行了鉴定和筛选,寻找具有抗黄萎病性的种质资源。
本文主要介绍了棉花种质资源黄萎病抗性剖秆鉴定方法。
1. 资源选择在进行棉花种质资源黄萎病抗性剖秆鉴定之前,需要先选取一批有代表性的棉花种质资源。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抗病性的棉花种质资源。
同时,也要考虑到资源的数量,一般选择50-100份左右的样品进行鉴定。
2. 病原菌筛选在进行黄萎病鉴定之前,需要先筛选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病原菌。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环孢霉属真菌中的 Fusarium oxysporum f.sp. vasinfectum。
这种病原菌在棉花生长期间易感染棉花根系,引起黄萎病。
3. 剖秆检测在进行棉花种质资源黄萎病抗性剖秆鉴定时,需要进行剖秆检测。
具体方法如下:(1)取适量的棉花样品,将其根系洗净。
(2)取干燥的棉花植株,以割刀沿着主干从叶轴向下切口,切口深度为3-4cm。
(3)将植株上部的组织移开,把髓层暴露出来,并去掉周围的组织和薄层。
(4)用消毒的刀片在暴露的髓层上切出一定大小的组织块。
(5)将组织块在含无菌水平板上进行灭菌消毒,并在含有 Fusarium oxysporumf.sp. vasinfectum 的培养基上培养。
(6)观察组织块是否感染,如果感染则说明棉花样品不具有抗黄萎病性,反之则说明具有抗性。
4. 结果判断在进行棉花种质资源黄萎病抗性剖秆鉴定之后,可以根据结果进行分类说明。
一般来说,可以将棉花样品根据抗性水平划分为五个等级:(1)免疫型:组织块不发生感染。
(3)抗型:组织块呈现黄化与硬化。
(4)中抗型:组织块呈现水浸状,组织有坏死现象。
(5)不抗型:组织块完全腐烂或出现大量菌丝。
综上所述,棉花种质资源黄萎病抗性剖秆鉴定是一项比较重要的检测工作。
通过鉴定可以筛选出具有抗病性的优质棉花种质资源,为创新棉花品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枯黄萎病
![枯黄萎病](https://img.taocdn.com/s3/m/98358ad0240c844769eaee51.png)
(一) 发病强度的分级标准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在自然条件下,发病时期和不同时期的症状表现,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调查发病强度时,应区分不同情况,确定分级标准。
1. 枯萎病发病强度的分级标准(1) 苗期(棉花现蕾前):0级——健苗。
一级——子叶边缘叶脉呈黄色网状,或子叶轻微变黄、发紫,真叶未显症状。
二级——子夜或少数真叶变黄或发紫,叶脉呈黄色网状,株型微显矮化。
三级——子叶或大部分真叶变黄或发紫,叶脉呈黄色网状,株型矮缩或出现萎蔫。
四级——棉苗萎蔫或青枯死亡。
(2) 蕾铃期(棉花现蕾后)0级——健株。
一级——病株叶片有25%以下表现叶色加深,皱缩,叶脉呈黄色网状有时叶片有变黄或变红发紫等典型症状。
二级——病株叶片有25%—50%表现病状,株型明显矮化。
三级——病株叶片有50%以上表现症状,株型明显矮化。
四级——病株叶片几乎全部表现症状,甚至枯焦脱落,枝茎枯死,有时整株出现急性凋萎死亡。
2. 棉花花铃期黄萎病发病强度分级标准0级——健株。
一级——病株病叶仅有25%以下显病状,即叶片主脉间产生淡黄色或黄色不规则病斑。
二级——病株叶片有25%—50%显病状,病斑的颜色大部分变成黄色或黄褐色,叶片边缘略有卷枯。
三级——病株叶片有50%以上显症状,病斑大多数呈黄褐色,叶片边缘卷枯,有少数叶片凋落。
四级——全株叶片发病,干枯脱落成光杆,造成早期枯死或全株叶片主脉间突然产生水渍状淡绿色斑块,并迅速萎蔫下垂,导致急性死亡。
3. 棉花收获期枯、黄萎病剖杆检查分级标准0级——健株,全株茎秆木质部无病变症状。
一级——茎秆木质部的病变(木质部分为淡黄色至黑色条纹)占剖面的1/4以下。
二级——茎秆木质部的病变部分占剖面的1/4至1/2。
三级——茎秆木质部的病变部分占剖面的1/2至3/4。
四级——茎秆木质部的病变部分占剖面的3/4以上。
4. 枯、黄萎病防治效果的计算方法(1) 发病株率(%)=调查总株数发病总株数⨯100%(2) 病情指数按下列公式计算I =Nm f v ••∑⨯100公式中I代表病情指数,v为病级,f为该病级中发病株数,∑为总和,m为病级的最高级,按上述分级标准m=4,N为调查总株数。
【谈对不正常棉花的品级检验】 棉花品级标准
![【谈对不正常棉花的品级检验】 棉花品级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d690c3a05087632301212d7.png)
【谈对不正常棉花的品级检验】棉花品级标准不正常棉花是指拔秆剥桃棉、灰染棉、霜黄棉、火烧棉、水渍棉、地脚棉、油污棉等,掺杂、掺假棉和陈棉也可归入此类。
拔秆剥桃棉拔秆剥桃棉是由于霜冻、病虫危害、干旱等原因,棉株不能正常进行新陈代谢,棉铃发育受影响。
一些半裂开或未裂开的棉铃经晒干剥开取出的纤维。
这类纤维成熟程度较差,基色是白中透阴黄或青白。
稍好些的也是呆白色,没有丝光,间或夹有光块片,一般没有黄染,强力较弱,手感柔软无力,弹性较差。
检验品级时应重点体会其内在质量并考虑其使用价值,采取色质结合对照实物标准定级.一般在四至六级内定级为宜。
如对照标准颜色相当于三级,但无光泽,质量比同级实物标准差.应定为四级;颜色相当于标准级以下某一级。
质量比同级实物标准低两个级,应定为中间一个级。
灰染棉灰染棉是由于棉铃吐絮时遇到阴雨,棉纤维受雨淋,颜色灰白,无光泽。
如果连续阴雨,某些微生物可能侵入纤维繁殖,使纤维变质呈深灰或灰黑色,强力很弱,重者还会产生糟绒。
对于这类棉花,要根据其成熟程度、强力和灰色深浅综合定级.根据强力大小和颜色深浅确定其品级.一般定为四级及以下,特别好的最高定三级。
如:灰白型,泛青光,成色都一样。
纤维难以拉断,比照实物标准,可定为三级;浅灰色,较一般纤维强力好,比照实物标准,可定为四级;色灰暗,成色不大一致,纤维强力尚好,比照实物标准,可定为五级:色灰污染混杂,纤维能力比较差,比较实物标准,可定为六级;深灰污染重又多,纤维强力非常弱,比较实物标准,可定为七级。
霜黄棉霜黄棉是由于棉花生长发育后期因霜冻的影响.纤维不成熟而停止发育,颜色变黄。
霜黄棉的颜色与纤维的成熟程度和低温霜害的轻重、次数有关。
如纤维已基本成熟脱水,遇低温霜害后,纤维微黄、淡黄或阴红等等。
一般黄棉颜色越深质量越差,也有的黄棉颜色深而强力较好,颜色浅而强力较差。
在检验时.应对照黄棉标准体会其内在质量,结合使用价值来定级。
若无黄棉标准,可根据黄棉的内在质量和颜色程度定级,一般在四至七级内考虑。
棉花分级“通用标准”及同中国棉花标准简明对照
![棉花分级“通用标准”及同中国棉花标准简明对照](https://img.taocdn.com/s3/m/78a5952f0066f5335a812178.png)
棉花分级“通用标准”初始于1907年,由美国国会授权美国农业部制订棉花标准并提供服务。
长期以来,美国农业部制订的标准已被很多产棉国采纳用于棉花分级,同时很多棉花消费国的纺织协会也作为该标准的海外会员接受并参与标准样的制作、修订。
因此美国农业部的标准既被称作“美棉标准”又被称作“国际通用标准”。
A.颜色: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棉花按颜色由高到低分为:白棉(White)、淡点污棉(Light Spotted)、点污棉(Spotted)、淡黄染棉(Tinged)、黄染棉(Yellow Stained)、淡灰棉(Light Gray)和灰棉(Gray)等七个颜色等级。
由于国内的等级差价远远大于国际市场,国内企业一般只进口白棉中的中高等级,而很少进口颜色差的棉花。
B.等级:在白棉中,棉花又分为七个等级,这七个等级基本上和我国的1-7级相对应。
表1“国际通用标准”和“国棉标准”的简明对照:C.长度: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棉花长度以1/32英寸作为长度分级间隔。
表2:“国际通用标准”长度表示、对应公制:D.含杂:“国际通用标准”将“含杂”作为划分等级的组成因素之一。
国际通用标准将含杂分为7级,分别用代码1-7代表含杂从最低到最高(代码1-7并不代表含杂率的数值)。
在用代码表示等级时,含杂代码放在中间。
E.马克隆值:“国际通用标准”将代表成熟度的指标马克隆值单列。
独立于等级之外从价计算,一般正常的马克隆值范围:3.5-4.9(又称G5),超过此范围将会有价格折扣。
目前国棉标准还是将棉花的成熟度做为等级的标准之一,同“国际通用标准”有所不同。
F.强力:根据国际通用标准,棉花的强力从价计算,正常范围为:26.5-28.4GPT(gram/tex),超过或低于此标准将会有价格溢价或折扣。
目前,国棉标准对强力没有明确要求。
中国企业进口棉花习惯上使用“卜氏强力”(Pressley),而且有些国家报价仍采用卜氏强力报价。
综上,根据国际通用标准,我们可以对棉花的报价的等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棉花品级检验
![棉花品级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b5bdefc3aa00b52acfc7ca72.png)
品级检验方法未变。
但有三方面新规定:一是新标准明确了检验棉花品级应在具备模拟昼光或北向昼光条件的棉花分级室内进行,不允许在室外检验品级。
二是成批样品逐样检验完品级后,要计算出各品级所占的百分比,把比例占80%及以上的品级定为主体品级。
同时要求检验结果按主体品级和各相邻品级所占百分比出证。
三是在出厂检验时,若发现有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则应重新挑包整理,使该批棉花品质符合标准要求后,方可出证,例如:
1.一、二级棉花的比例为80%∶20%,则主体品级为一级,棉花质量符合7.3.2条要求。
2.一、二、三级棉花的比例为5%∶90%∶5%,则主体品级为二级,棉花质量符合7.3.2条要求。
3.一、二、三级棉花的比例为80%∶10%∶10%,则主体品级为一级,但棉花质量不符合7.3.2条要求,因为三级为跨主体品级的棉花,必须挑包整理后从新检验,使其符合棉花质量要求。
4.一、二、三级棉花比例为20%∶70%∶10%,无主体品级,棉花质量不符合7.3.2条要求,必须挑包整理后重新检验,使其符合棉花质量要求。
5.一、二级棉花比例为52%∶48%,无主体品级,棉花质量不符合7.3.2条要求,必须挑包整理,使其符合棉花质量要求。
6.一、三级棉花比例为90%∶10%,则主体品级为一级,但棉花质量不符合7.3.2条要求,因为三级为跨主体品级,必须挑包整理。
计算各相邻品级的百分比时,修约到一位小数,即0.1个百分点。
标准规定检验结果按主体品级和各相邻品级所占百分比出证,这意味着要分别计价,不是过去那样全部按主体品级结算。
棉花内生细菌HB3S-20对棉花黄萎病的生防效果评估及其鉴定
![棉花内生细菌HB3S-20对棉花黄萎病的生防效果评估及其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5705d7d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3.png)
棉花内生细菌HB3S-20对棉花黄萎病的生防效果评估及其鉴定金利容;万鹏;黄薇【摘要】为了进一步发掘棉花黄萎病的生防菌株,从棉花中分离内生菌并通过温室试验进行初筛,获得1株具有较好生防活性的细菌菌株HB3S-20,其温室平均防效为62.57%.大田试验采用移栽时灌根的方式,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够减轻棉花黄萎病的发生,防效为54.67%.通过形态鉴定和16S rDNA序列比对,该菌株被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室内测定的结果表明,其对大丽轮枝菌具有抑菌活性,抑菌率为47.30%;利用CAS培养基进行检测,菌株HB3S-20能够产生嗜铁素物质.另外,菌株HB3S-20对棉花植株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能够使株高、鲜质量显著增加.综上,恶臭假单胞菌HB3S-20菌株是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潜在生防菌株,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the biocontrol strains of cotton Verticillium wilt,an endophytic bacterium HB3S-20 from cotton was screened by greenhouse experiment,which had good biocontrol effect on cotton Verticillium wilt(62.57% on average).The results of field trial showed that the disease indexes of cotton Verticilillium wilt were decreased by watering seedling roots with the bacterium suspension of the strain HB3S-20 after transplantation, and the biocontrol effect was 54.67%. According to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the strain HB3S-20 was identified as Pseudomonas putida.The result of laboratory test showed that the HB3S-20 was effective in inhibiting the mycelium growth of Verticillium dahliae,and the inhibition rate was 47.30%.The CAS medium detection demonstrated that the HB3S-20 could producesiderophore. Meanwhile,HB3S-20 had growth-promoting effect on the height and biomass of cotton by pot experiment.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strain HB3S-20 was potentially valuable in the biological control of cotton Verticillium wilt,and had favorable practical prospects.【期刊名称】《河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47)003【总页数】6页(P70-75)【关键词】棉花黄萎病;内生菌;菌株HB3S-20;抑菌活性;鉴定;生防效果;促生作用【作者】金利容;万鹏;黄薇【作者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湖北省农作物重大病虫草害可持续控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4;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湖北省农作物重大病虫草害可持续控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4;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湖北省农作物重大病虫草害可持续控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5.621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为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 引起的土传病害,能导致棉花严重减产甚至植株死亡,已成为棉花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1]。
棉花主要种传病害及其检测方法
![棉花主要种传病害及其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c198290ec3a87c24028c42f.png)
棉花主要种传病害及其检测方法种传病害是指病原体附着或寄生于种子外部、内部或种子之间,借助种子传带的病害。
种传病害会造成植株发病、田间成苗率降低、导致农作物减产、扩散新区、种子变色皱缩、引起生化变化降低营养价值、产生毒素、人畜中毒、增加防治费用等危害。
1 棉花种传病害症状1.1 棉花枯萎病症状定苗前后至现蕾期为发病高峰,引起大量棉株萎蔫死亡。
在夏季高温时病势停止发展,到秋季多雨时,再度出现发病高峰。
病株的共同特征是根茎内部的导管变深褐色至黑绿色,根茎纵刨面呈深褐色条纹,同时各型症状的出现依环境条件而变动。
在大田气温较低时多数为紫红型或黄化型。
在气候急剧变化,如雨后迅速转暖条件下多数为急情青枯型。
有时这些症状同时发生。
1.2棉花黄萎病症状黄萎病比枯萎病发病时间晚,现蕾前后开始发病,7~8月开花结铃期为发病盛期。
病株多从下部叶片先表现症状,然后逐渐向上发展,病叶的边缘、叶脉之间、叶内部分出现淡黄色斑驳,进而斑块变褐。
1.3棉花炭疽病症状棉籽胚芽破壳时,病菌即侵害根尖,呈水渍状黄褐色溃烂。
幼苗出土后,幼苗基部形成褐色棱形病斑,纵裂下陷,四周缢缩,子叶受害,边缘出现黄褐色圆形或半圆形病斑。
天气潮湿时,病斑可扩展至全子叶,严重时腐烂脱落,棉苗茎秆上产生红褐色、长条形、略下陷病斑,进而扩展到幼茎顶部形成顶腐。
铃期发病,初产生暗红色小斑点,后扩大。
形成褐色圆形病斑,病部凹陷,中央生橘红色粉状物。
病菌侵入铃室后,纤维成灰黑色僵瓣。
1.4棉花角斑病症状棉苗子叶受害,初呈深绿色油渍状斑点,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深褐色,有时自叶柄蔓延到茎部,并向两端扩展,呈黑色长条形斑块。
严重时子叶脱落,幼茎变细,弯曲死亡,叶片发病。
初为灰绿色小斑点,后扩大呈水渍状,黑褐色,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有时病斑沿叶脉发展,形成黑褐色长条弯曲状病斑。
棉铃受害,始现水渍状深绿色斑,多现于铃缝间,后渐呈黑褐色。
1.5棉花立枯病症状幼苗茎基部初生黄褐色病斑,后扩展至四周,形成黑褐色环状缢缩,引起幼苗基部溃腐枯死,低湿条件下,茎基部四周形成黑褐色皮层腐朽,引起腰折。
初探我国棉花质量检验及分级检验方面技术质量检验
![初探我国棉花质量检验及分级检验方面技术质量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88cd13f5c281e53a5902ff80.png)
初探我国棉花质量检验及分级检验方面技术质量检验一、前言西方国家对棉花的检验普遍采用HVI检验的方法。
棉花的HVI检验对于环境的要求是在恒温恒湿室进行,并对检验场所进行温湿度进行时时的监控。
对于棉花品级的确定来说,主要是以成熟程度、色泽特征和轧工质量等标准结合品级实物标准作为定级依据的。
二、我国棉花质量及分级检验技术(一)、抽样1、抽样应具有代表性。
2、收购棉籽采取多点随机取样方法。
收购棉籽每500kg(不足500kg的按500kg计)抽样数量不少于1.5kg。
3、成包皮棉中大包棉采取逐包检验抽样,使用专用取样装置,在每个棉包两侧面中部分别切取长260mm、宽105mm或124mm,重量不少于125kg的切割样品。
(二)、检验项目1、籽棉收购检验项目:品级、长度、回潮率、含杂率、籽棉公定衣分率、籽棉折合皮棉的公定重量。
2、成包皮棉中逐包检验项目包括:品级、长度、马克隆值、异性纤维、回潮率、含杂率、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反射率、黄色深度、色特征级。
(三)、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品级根据棉花的成熟程度、色泽特征、扎工质量、棉花品级分为七个级,即1—7级,三级为标准级。
2、主体品级:按批检验时,占80%及以上的品级,其余品级仅于其相邻。
3、检验棉花品级应在具备模拟昼光或北向昼光条件的棉花分级室内进行。
检验时手持棉样压平、握紧,使棉样密度与品级实物标准密度相近,在实物标准旁进行对照确定品级。
4、黄棉、灰棉、拔杆剥桃棉,最高品级不超过四级。
5、近年来,由于棉花市场的无序竞争激烈,加上不法商贩的骚扰、掺瓣、混等级现象日趋严重。
这也是造成加工品级下降,衣亏增加的原因,在实际收购中对品级要从严掌握。
·长度1、棉花长度检验可采取手扯尺量法检验和HVI检验,以HVI检验为准。
HVI测定的棉花上半部平均长度。
2、棉花纤维长度以1mm为级距。
3、取消了对五级棉花的长度限制,按实际长度确定,但六、七级均按25mm计。
“可溶肥料(植力源)”在棉花上的防病增产效果
![“可溶肥料(植力源)”在棉花上的防病增产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3db4e75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0.png)
18处理药前病指药后病指平均防效(%)1 4.1 6.3 6.0 4.3 4.3 6.8 6.6 4.579.32CK4.45.66.64.223.327.429.724.6“可溶肥料(植力源)”在棉花上的防病增产效果刘晓帆,靳艳革,赵 平,赵婷婷,牛 娜(河南省濮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 濮阳 457000)摘要:为了解“植力源”对棉花的防病增产作用,进行了田间试验。
由试验结果可知,使用此水溶肥可改善棉花生物学及经济形状,提高棉花对枯黄萎病的抵抗能力,基本控制枯黄萎病的发生和发展,增加棉花皮棉产量。
关键词:水溶性肥料;植力源;棉花;防病;增产效果刘晓帆,靳艳革,赵 平,等. “可溶肥料(植力源)”在棉花上的防病增产效果[J]. 农业工程技术,2022,42(11):18+20.“植力源”是新型多功能水溶肥,原名药害清、护花铃,富含中量元素钙和微量元素铜、锰、锌,通过补充诱导作物基础抗性酶活性的矿质营养元素,调解作物体内活性氧代谢,诱导基础抗性,促进有毒代谢及有毒外源物质分解,重新构建比例协调的内源激素系统,增强作物抗逆性,抵抗害源胁迫,缓解非正常生长,平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解除药害,护花保蕾。
在正常水肥条件下,显症初期叶面喷施,3~5天后生长点恢复正常生长,适用于水稻、棉花、花生、大豆、茄果类、瓜类等作物。
同时,可缓解非生物害源造成的直接伤害、生物害源造成的次级隐性伤害,适用于解除除草剂药害、激素药害、低温冻害、盐碱害、涝害引起的畸形黄化、僵苗不长、落花落蕾。
显症前、显症初期可用900~1200倍液叶面喷施,间隔期5~10天。
“植力源”不能与混配后产生沉淀的磷肥、钾肥、微量元素肥料及含有微量元素的农药、叶面肥混用,否则可能降低使用效果;可与多数有机类农药、氨基酸类叶面肥混用;不提倡与生长调节剂混用。
症状较轻或预防时,推荐使用浓度1200倍;症状较重时,最高使用浓度不宜超过600倍液。
与可混配的杀虫剂、杀菌剂混用,可显著缓解生物害源对作物的次级隐性伤害。
棉花品级的级分范围
![棉花品级的级分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a0ff3e2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7a.png)
棉花品级的级分范围
胥世强
【期刊名称】《新疆技术监督》
【年(卷),期】1998(000)002
【摘要】GB1103—72细绒棉第二十条规定:“在同一批棉花中,允许有相邻品级棉花34%,超出此数时,应分别计价”,根据这一条,可以计算出每一品级棉花的级分范围。
一。
【总页数】1页(P27)
【作者】胥世强
【作者单位】阿克苏地区纤检总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02.211
【相关文献】
1.改革棉花品级指标推行棉花颜色级检验 [J], 何丽燕;姜秀红
2.棉花颜色级和棉花品级之间的关系 [J], 关玉珍
3.基于距离度量学习的棉花品级分类方法研究 [J], 张婷;高颖;王东;吕炎;董军宇;亓琳;陈鹏
4.谈棉花品级实物标准的分期制作和籽棉品级实物标准的应用 [J], 袁长海;李良贵
5.棉花品级标准的改革设想——仿制棉花品级实物标准的思考 [J], 李爱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
级
棉花枯萎病
棉花黄萎病
蕾期剖杆
花铃期剖杆
0
健株无症茎杆木质部无病
状表现变
茎杆无病状健株茎杆木质部无变色
1
病指叶片25%表现茎杆木质部病变占
典型病状剖面1/4以下
病株50%以下叶片茎杆木质部病变,暗褐色占
表现典型病状剖面25%以下
2
病株叶片25%-50%茎杆木质部病变占
表现典型症状,病剖面1/4至1/2
高感(HS)
>70Leabharlann 0 >80.0注:发病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病情指数=ε各级病株数×相应病级×100
总株数×最高病级
株矮化
病株50%-70%叶片茎杆木质部病变,暗褐色占
表现典型症状剖面50%左右
3
病株叶片50%-90%茎杆木质部病变占
表现典型症状,病1/2至3/4
株明显矮化
病株70%以上叶片茎杆木质部病变,暗褐色占
表现典型病状剖面70%以上
4
病株叶片全部表现茎杆木质病变占
典型症状,枯萎落剖面3/4以上
叶、枯死或急性
枯死
叶片大量脱落,至茎杆木质部剖面全变成暗褐色
光杆死亡
棉花品种病圃鉴定抗病性划分标准
抗病类型
病情指数
棉花枯萎病棉花黄萎病
免疫(I)
0 0
高抗(HR)
<5.0 <10.0
抗病(R)
5.1-10.0 10.1-20.0
耐病(T)
10.1-20.0 20.1-35.0
感病(S)
20.1-70.0 35.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