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自然灾害.ppt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PPT演示文稿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PPT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9864ee24bd64783e09122bd1.png)
影响地区 多发期
太行山—伏牛山—武陵山—苗岭 以东区域,其中粤、琼、浙、 台、闽沿海受灾最为严重
夏秋
危害
由强风、暴雨、风暴潮造成
由寒冷、大风、雨雪等造成
(2)旱灾和洪涝的对比分析
旱灾 洪涝 东多西少;沿海多,内陆 少;平原多,高原和山地 全国有四个多发中心:华 少。具体有五个多发区: 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 ①两广大部、闽南和台湾; 区 ②湘赣北部;③苏浙沿海 和闽北;④淮河流域;⑤ 海河流域 多为春季,夏秋次之 多为夏季 在我国分布范围最广、历 发生频次高、危害范围广, 时最长,对农业影响最大 造成的损失严重 影响农业、工业及生活用 水和生态环境 淹没工厂、农田,影响交 通等
畜牧业
热点二
防灾减灾
1.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成就和对策 (1)方针
①防灾抗灾工作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②救灾工作方针: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 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
(2)手段
手段 灾害监测 灾害预报 防灾 具体内容 监测与自然灾害有关的环境因素的变化情况, 提供数据、信息 对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及程度预先作出警报 灾前为有效减少灾害损失采取的防避措施。 如灾前准备好一定数量、不同种类的救灾物 资,确定合适的储备地点
黄土 高原和秦岭—大巴山地区。 ________
2.中国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
寒潮 、干旱和洪 台风 (1)中国的气象灾害主要有________ 、________ 涝等。 广东 、海南、 (2)我国受台风影响较大的省区有________ 浙江 、台湾、福建等。 ________
3~4月 ,寒潮对我国的影 (3)寒潮灾害发生最强的月份是________ 减弱 。 响基本是自北向南逐渐________ 华北 、华南、西南 (4)旱灾在我国的四个多发中心有:________ 江淮 地区。我国的干旱多为________ 春旱 , 和________ 夏、秋 旱次之,连旱现象也较明显。 ________
高三地理中国的自然灾害PPT优秀课件
![高三地理中国的自然灾害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d77a9afe4733687f21aa9b.png)
注:图中数字代表受灾人数
近期中国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图
来源:南方周末 2010-04-01
旱灾
西南五省区(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百年一遇”旱灾受 灾人口1805万、耕地9654万亩(截至3月23日)应对:水库供水、应急调 水、人工增雨等
甘肃受灾人口72万、土地1628万亩(截至3月15日)
大难并不一定是大灾的必然结果
今年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但2001年至今投入20亿元在三峡库区建 立监测网络,迄今已连续7年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
许多防灾减灾专家担心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地方“重救灾轻防灾”,认 为应急“做好了有政绩”,但在防灾方面却抱有侥幸心理,不肯投入。
灾难发生后,人们才惊讶地发现,舟曲这个西部山中小城聚集了如此 多的人口。人口大量聚集,迫使我们不断地向自然伸手。对自然无度开发则 换来自然的无情报复。
舟曲的无奈,其实正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困境的一个缩影。近百处 主要江河流域的国家级蓄滞洪区中,居住着1600万人!24万处地质灾 害隐患点,影响着3500多万人!
在这种任何其他国家都没有遇到的困境和无奈中,在频发的自然灾害面 前,如何让步履匆匆的发展脚步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显然是我0年来最严重”冰灾(1月)渔港、渔船封冻
台风
海南、广东、福建、台湾、浙江、江苏沿海地区预防台风灾害(今年 夏秋)“近几年,在我国沿海登陆的台风偏多偏强”(国家防总)
灾情反映国情 困境孕育出路
—2010年中国自然灾害警示录
8月7日深夜,甘肃舟曲。一 场特大山洪泥石流横冲而下,顷 刻间,1000多个鲜活的生命 永远逝去。这一刻,距青海玉树 大地震115天。
我们既不能做自然的奴隶,也不要做自然的主人,应该是自然的朋友, 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之路。
《中国自然灾害》PPT课件
![《中国自然灾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608763eff9aef8941e06b9.png)
更重?
内蒙古、西藏、四川、新疆等,主要是西部地区。 我国西部地区草原面积广阔,经济落后,加上经营粗放、
主要靠天养畜,与舍饲、半舍饲和高密度养畜的东南部
相比,灾害风险更大,灾精选情PPT更重。
13
我国东西部农业种植制度与灾害 种类及灾情的差异
(1)我国东部的农业部门以 种植 业为主, 主要受洪涝、干旱、冷冻 、风雹 等灾害的影响, 使种植业灾情严重
主要受灾 灾种
舍饲、半舍饲,高密 靠 天 养畜 度养畜
洪涝、干旱、冷冻、风 雪灾、旱灾、虫灾 雹
风险
农业灾害风险大
灾情表现 农作物受灾面精积选P等PT
牧业灾害风险大 牲畜掉膘、死亡 16
三、自然灾害地域差异
精选PPT
17
1.海洋灾 害带
2.东南沿 海灾害带
3.东部灾 害带
4.中部灾 害带
5.西北灾 害带 6.青藏高 原灾害带
精选PPT
10
2、农业灾情严重
读图2.4与2.5,回答后面问题
精选PPT
11
问题: 农作物
成灾面积 与播种面 积有何关 系?
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影响农业的灾种也集
中在东部,使得农业灾情特别严重。
精选PPT
12
问题:
我国因灾
死亡牲畜比较
多的省区有哪
些?为什么我
国西部地区的
畜牧业灾情风
险更大,灾情
青藏高原以东 暴雨、洪水、地 中国环境最复
的第二阶梯 震、滑坡、泥石 杂、地表物质
流
最不稳定的大
斜坡
新疆、甘肃、 宁夏、内蒙古 西部 西藏、青海、 四川西北部
地震、沙尘暴、 我国干旱区 霜冻旱灾病虫 害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自然灾害PPT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自然灾害PPT](https://img.taocdn.com/s3/m/7b7f5d9958fb770bf78a55ea.png)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 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共36张P PT)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 灾害( 共36张P PT)
1、气象灾害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 灾害( 共36张P PT)
台风 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带来 狂风和特大暴雨等,形成灾害。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 灾害( 共36张P PT)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 灾害( 共36张P PT)
1、气象灾害
寒潮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 范围的剧烈降温现象,并 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 形成灾害。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 灾害( 共36张P PT)
1、地震多发生于 __东_部__沿_海__ 和_西__部_ 地区,这些地区多位
于 __板_块__交_界__或_断__裂____ 地带。
2、泥石流和滑坡多发 生在_中__部_山__区_ ,这 里生态环境_脆_弱__ , 地表植被_破__坏_严__重__ 。
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 2、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自然灾害有时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 灾害( 共36张P PT)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 灾害( 共36张P PT)
例题 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 A )
A、旱涝灾害 B、台风 C、寒潮 流
D、泥石
解析:台风主要发生在盛夏7、8月份的东部沿海地区,影响时 间短;寒潮只发生在初春和冬季;泥石流是地质灾害而不是气 象灾害;而旱涝灾害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从春到冬都有可能 发生,所以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上2.4自然灾害课件(43张PPT)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上2.4自然灾害课件(4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5e14dc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0.png)
三、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遭受自 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阅读材料
2010年我国的自然灾害 2010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4.3亿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 7 844人,紧急转移安置1 858.4 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3 742.6万公 顷,其中绝收面积486.3万公顷;倒塌房屋273.3万间,损坏房屋670.1 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 339.9亿元。综合判断,2010年是近20年来 仅次于2008年的第二个重灾年份,其中青海、甘肃、云南、四川、陕 西、吉林、新疆、江西、湖南、贵州等省(自治区)灾情较为严重。
5.下列关于防灾减灾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通过灾害预报,可以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 B. 地震发生时,应该躲在家里不要出门 C.自然灾害发生时,采取适当方法可以有效避灾 D. 减灾防灾是大人们的事情,与我们无关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
阅读“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中国主要地质灾害 的分布”问答下列问题。
自然灾害 洪涝 干旱
台风
主要分布区
泥石流、滑坡
形成原因
洪涝 干旱 台风
读图归纳,完成下表:
自然灾害 洪涝 干旱
台风
主要分布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地区
东南沿海
形成原因
该地区降水集中、丰富。 降水量较少,尤其是春季降水少。
2.修建防灾工程
为防御自然灾害,我国修建 了大量的防灾工程。图为北 方地区为防御风沙灾害而营 造的防护林。
3.储备救灾物资
我国建设一大批救灾物 资储备中心,以保证自然灾 害发生时,能够及时供应救 灾物资。图为山东省救灾物 资储备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整 理救灾物资。
4.积极开展救灾
中国地理-中国的自然灾害(共37张PPT)
![中国地理-中国的自然灾害(共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4237b727c1cfad6185fa755.png)
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不易受到寒潮 影响外,大部分地区都受其影响。
原因:强冷空气南下时,受阴山、秦岭、南岭 等东西向山脉的阻挡,经过翻山越岭、长途跋 涉,冷空气势力不断减弱,四川盆地、广东、 海南、台湾等地,受寒潮影响相对较小。
云贵高原对势力较弱的冷空气有阻挡作用, 不易受到寒潮的影响。
地震的震级: 表示地震所释放能量的大小,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
级,震级越大,释放能量越多。 (震级每大一级,能量就大31.6倍。)
地震的烈度: 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叫作地震烈
度。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 (距离震中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
1.2 我国地震的分布 地震东少西多,灾情东重西轻, 死亡人口下降、经济损失上升。
(2018·江苏高考)下图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 面气压形势图”。
(2)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 可能是 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 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 C.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 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
梅雨
夏初,江淮地区出现的阴雨连绵的天气
天气特征:长时间的连续降水, 日照时间短, 湿度大。
(2)寒潮的有利影响
①促进地表热量交换,维护全球的热量平衡。 ②寒潮带来的大范围雨雪天气,在保持土壤湿度的同时,春天消融 缓解春播旱情。
③寒潮带来低温,还可以大量杀死潜伏在土壤中过冬的害虫和病 菌,或抑制其滋生,减轻来年的病虫害。
⑤寒潮还可带来风力资源。
④净化大气。带来的雨雪天气,增加了空气湿度,减少北方的扬尘 天气,也会使飞沫中的病毒随雨雪降落。
降水量:大小与集中程度;
来水 水系:支流多少、水系形状与流域面积大小
-高中地理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课件 选修(共31张PPT)
![-高中地理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课件 选修(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842f9f1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e1.png)
本专题栏目开关
探究点一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出现较大的气象灾害 24.5 次,其中旱灾 7.5 次,洪涝灾害 5.8 次,台风 6.9 次,冰冻灾 害 2.8 次,高于世界各国的平均频率。
(1)材料主要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是
(B )
本专题栏目开关
(3)从地质结构上看是破碎板块的剥蚀地带,近代隆起和沉 降带相间出现,地震异常活跃。从地形上看,从西向东、 从南向北呈阶梯形塬面跌落。这一地带为中国的气候、地 质、地形交界带,是一个气象条件和地质条件都不稳定的 地带。因此在山前大斜坡上为自然灾害多发区,山崩、滑 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及冰雹等非常活跃。
解析 黄淮海平原主要为旱灾和洪涝灾害严重。
3.下列省区中,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的是
A.四川、云南 B.云南、西藏
(A )
C.河南、四川 D.云南、广西
本专题栏目开关
解析 西南地区降水充沛,山高谷深,位于亚欧板块和印 度洋板块交界处,是我国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多发 区。
4.沿江灾害带与山前灾害带相同的灾害种类有( B )
海洋灾害 12..海风洋暴灾潮害包括①风暴潮、海啸、海浪、海冰和②赤潮等。 (旋1)等概大念气:运风动暴所潮引是起最的③海严面重异的常海升洋降灾现害象,。指的是由④热带气旋或⑤温带气
本专题栏目开关
本专题栏目开关
第一节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学习目标定位] 1.能说出我国自然灾害的四大基本特点及我国的主要自然灾
本专题栏目开关
反思归纳 我国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 (1)从发生时间看,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具有如下特点: ① 周期性 。多数灾害具有多发期与少发期、平静期与严重 期交替的特点。 ② 频率高 。我国很多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都高于世界各国 的平均频率。 ③ 群发性 。在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几种灾害往往同时发 生,如西南地区在多雨季节,往往会有暴雨、洪涝、泥石 流、滑坡等多种自然灾害同时发生。
自然灾害公开课课件(共63张ppt)
![自然灾害公开课课件(共6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7c6f36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a8.png)
自然灾害公开课课件(共63张ppt)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中国自然灾害的概况和应对措施,涵盖教材第五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一节至第三节,具体内容包括:1. 自然灾害的定义与分类2.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类型: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等3. 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影响4. 我国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5. 自然灾害预警与防治措施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分类及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提高学生的灾害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我国自然灾害的类型、形成原因、时空分布特征及预警与防治措施。
难点: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及预警与防治措施的具体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地图、资料卡片等。
2. 学具:笔记本、课本、资料卡片、小组讨论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及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分析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影响。
3. 案例分析(10分钟):以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典型自然灾害为例,如四川汶川地震、南方洪涝等,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过程及应对措施。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2)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提高自身和家庭的自然灾害防范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自然灾害的定义与分类2.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3. 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影响4. 自然灾害的预警与防治措施七、作业设计:(1)自然灾害的定义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2)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类型有哪些?请简要介绍其特点。
(3)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4)我国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中国自然灾害.ppt
![中国自然灾害.ppt](https://img.taocdn.com/s3/m/2fe4ac06a8114431b80dd801.png)
(1)试解释此次地震的产生原因
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交汇处
(2)分析此次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原因
震级高,震源浅,破坏性大,余震多;地形复杂,岩石破碎,产生范围广和 极其严重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建筑物抗震性能差;地形闭塞,交 通、通讯中断增加了救援工作难度。
(2)海上船只遇到台风时,是否可进台风眼里 避难?
台风中心的台风眼呈圆形或椭圆形,该处气压 最低,温度最高,因盛行下沉气流,因此碧空无云, 风和日丽,天气晴朗。其直径平均为25千米,大的 可达60~70千米。身临其境的海员把台风眼称为台 风中的“世外桃源”。
【案例一】 (2010· 山东文综)下图为登 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发生时间
形成原因
降水多,且暴雨集中; 地势低平,雨季河流 排水不畅;人类经济 活动不合理 随气温升高,积雪、 冰川融化形成洪水
4~9月 4~5月融 雪洪水, 7~8月冰 川融水
类 分布地区 型 河流从低纬 流向高纬的 河段,如黄 冰 河上游的宁 凌 夏、内蒙古 洪 河段和部分 水 下游河段及 松花江部分 河段
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许,青海省玉 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东经96.7°, 海拔4000多米)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千米。 当地很多民居为土木结构,外墙用红土夯建,此次 地震玉树县结古镇约有85%的建筑倒塌,造成了比较 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地震灾害容易引发哪些地质灾害? 地震容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等地质灾害。 (2)分析此次地震损失较大的原因是什么? 震级较大;震源较浅;建筑物抗震能力差; 地震发生时间在清晨,大部分人还在睡眠,应急能力较差; 海拔高,高原反应强烈,气温低,为救助带来困难;
星球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活动课 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共24张PPT)
![星球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活动课 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dcf6f88360cba1aa911da1e.png)
同一灾害在大多数地区经常发生。
大 自然灾害 损失
经各部门 核定统计, 2014年各 类自然灾 害共造成 全国 24358.7万 人次受灾。
2、自然灾害的特征
种类多
分布广
损失大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三、(1)在减灾防灾方面我国运用遥星感卫 等技术,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 寒潮等灾害。(2)为防御自然灾害, 我国修建了大量的 防灾工程 ,例如北方 地区为防御风沙而营造的防护林。(3) 我国建设一大批 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以保证
地震
滑坡、泥 石流
分布
南方地区 华北地区 除青藏高 东南沿海 西南地区;中西部的
原外的大 地区
台湾地区 山区,西
部分地区
等
南最集中
自然原因 降水较多, 降水较少, 强冷空气 从低纬度 位于地震 多山,坡
雨季长 尤其是春 入侵
海洋入侵 带上
陡;暴雨
季
集中
危害
破坏农田、 农作物减 基础设施; 产,人畜 造成人员 饮水困难 伤亡等。 等
急剧降温, 带来狂风 伴有大风、 和暴雨, 雨雪、霜 形成灾害 冻等灾害
造成巨大 的人员伤 亡,引起 崩塌等次 生灾害
摧毁农田 、房舍、 人畜, 毁坏森林 、道路等
一、概念 二、分类 三、我国自然灾害特点 四、防灾减灾
寒潮
干旱
洪涝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一年四季都有
2月12日新疆 于田地震
9月西南洪涝 灾害
11月底西北 低温冻害
6-8月东北黄 淮等地旱灾
7月云南洪涝 泥石流
5月长江以南 洪涝灾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舟曲的无奈,其实正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困境的一个缩影。近百处 主要江河流域的国家级蓄滞洪区中,居住着1600万人!24万处地质灾 害隐患点,影响着3500多万人!
在这种任何其他国家都没有遇到的困境和无奈中,在频发的自然灾害面 前,如何让步履匆匆的发展脚步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显然是我们必须思考的 重大课题。
冰灾
渤海“30年来最严重”冰灾(1月)渔港、渔船封冻
台风
海南、广东、福建、台湾、浙江、江苏沿海地区预防台风灾害(今年 夏秋)“近几年,在我国沿海登陆的台风偏多偏强”(国家防总)
灾情反映国情 困境孕育出路
—2010年中国自然灾害警示录
8月7日深夜,甘肃舟曲。一 场特大山洪泥石流横冲而下,顷 刻间,1000多个鲜活的生命 永远逝去。这来自刻,距青海玉树 大地震115天。
(1)洪涝在两省多发的原因是: (2)两省成灾面积较大的原因是: (3)由以上图表中可以看出,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是:
我国灾种多、灾次频的原因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概括。 (1)我国处在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 (2)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 (3)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4)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强弱、位置移动的快慢导 致了我国不同地区频繁交替的旱涝灾害。
我们既不能做自然的奴隶,也不要做自然的主人,应该是自然的朋友, 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之路。
问题探究: 我国多自然灾害的原因是什么?
▲“自然灾害点位该”图是说指明自了然灾什害么以问分题散?点的形式在空间
的分布,我旨国在自着然重灾强害调“自类然型灾多害、在频空率间高上、的强分度布大。”
注:图中数字代表受灾人数
近期中国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图
来源:南方周末 2010-04-01
旱灾
西南五省区(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百年一遇”旱灾受 灾人口1805万、耕地9654万亩(截至3月23日)应对:水库供水、应急调 水、人工增雨等
甘肃受灾人口72万、土地1628万亩(截至3月15日)
将这些影响灾害形成的因素与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地区对应起来,理解我 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规律,如:从夏季风的推进和锋面雨带的推移两个 方面解释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震主要发生在华北、西北和西南板块活动地区;从 地貌、气候和植被的影响方面解释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在西南区;从纬 度与气候方面分析低温冷害主要发生在东北地区;从海陆位置和台风的形 成机制来解释台风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
读安徽、江苏两省洪涝损失统计表(1991年), 完成下列问题。
项目
统计数据
农作物受灾面积
966.67万公顷
成灾面积
666.67万公顷
( (12))倒绝夏 安塌收房面季 徽屋积降 、水 江多 苏且播集种中面31,积4869地比万.6势重7间万低高公平,顷;人口众多,抵御 洪涝死灾亡害人的数能力较差; 1163 (3)直成接经灾济人损口失与农业灾4情84严亿重元,经济损失严重;
Xx5.2.1中国的自然灾害
Xx5.2.1 中国的自然灾害
(一)教学重点: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及6个自然灾害带。
(二)教学难点: ★我国灾害多样且灾次频发的原因及我国自
然灾害地域分布的规律。 (三)学法指导: 应注重结合我国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气
候形成、地貌特征等知识,结合影响自然灾害的 “三要素”进行分析,理解掌握我国灾害多样且灾 次频发的原因及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布的规律。
大难并不一定是大灾的必然结果
今年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但2001年至今投入20亿元在三峡库区建 立监测网络,迄今已连续7年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
许多防灾减灾专家担心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地方“重救灾轻防灾”,认 为应急“做好了有政绩”,但在防灾方面却抱有侥幸心理,不肯投入。
灾难发生后,人们才惊讶地发现,舟曲这个西部山中小城聚集了如此多 的人口。人口大量聚集,迫使我们不断地向自然伸手。对自然无度开发则换 来自然的无情报复。
2010年的中国,经受了历史 罕见自然灾害的挑战:西南大部 旱魃逞凶、多条江河洪浪翻滚、 东南沿海台风肆虐、青藏高原震 情又起、山区峡谷泥石流穿村毁 城……
灾难警醒中国。自然灾害过去是、 现在是、将来仍会是中华民族的 心腹大患,我们需要有比世界上 任何一个民族更多的忧患意识。
2010年发生在中国的重大自然灾害清单:
利用上述因素分析法,结合人口分布、地形分布、降水分布等专题地图, 同样也可以解释我国6大自然灾害带的成因与区域分布特征。
冰雪灾
12省份受灾,新疆、内蒙古最严重雪灾(1月初)受灾人口467万 新疆北部(伊犁、阿勒泰、塔城等地)升温与雨雪天气交错导致雪融性 洪水灾害(3月)
吉林延边州 强降雪(1月初及3月份)防汛(预防积雪快速融化引发的 山洪等灾害)
凌汛
黄河内蒙古段“历史最严重”凌汛(春季开河期产生的冰凌可抬高水 位,导致冰塞、冰坝)防凌(启动分洪区分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