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中级考试常考数据及公式
医疗数据计算公式
![医疗数据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85133f8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c.png)
医疗数据计算公式一、引言医疗数据计算公式是在医疗领域中用于计算和分析各种医疗数据的数学公式。
通过使用这些公式,医疗专业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医疗数据,从而提高临床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医疗数据计算公式,并提供详细的解释和示例。
二、常见的医疗数据计算公式1. BMI(Body Mass Index,身体质量指数)BMI是一种常用的计算公式,用于评估一个人的体重是否正常。
它的计算公式如下:BMI = 体重(kg)/ 身高^2(m^2)例如,一个人的体重为70kg,身高为1.75m,那末他的BMI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得到:BMI = 70 / (1.75^2) = 22.862. BSA(Body Surface Area,体表面积)BSA是用于计算一个人的体表面积的公式,常用于确定药物剂量和评估烧伤程度。
BSA的计算公式如下:BSA = 0.007184 ×身高(cm)^0.725 ×体重(kg)^0.425例如,一个人的身高为170cm,体重为60kg,那末他的BSA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得到:BSA = 0.007184 × (170^0.725) × (60^0.425) = 1.73m^23. GFR(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肾小球滤过率)GFR是用于评估肾功能的指标,可以通过测量血浆肌酐水平和其他因素来计算。
常用的GFR计算公式包括Cockcroft-Gault公式和MDRD公式。
以Cockcroft-Gault公式为例,其计算公式如下:GFR(男性)= [(140 - 年龄) ×体重(kg)] / (0.814 ×血浆肌酐水平(μmol/L)) GFR(女性)= [(140 - 年龄) ×体重(kg) × 0.85] / (0.814 ×血浆肌酐水平(μmol/L))例如,一个50岁的男性,体重80kg,血浆肌酐水平为100μmol/L,那末他的GFR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得到:GFR = [(140 - 50) × 80] / (0.814 × 100) = 90.64 mL/min4. APACHE II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 II)APACHE II评分是一种用于评估重症患者预后和疾病严重程度的计算公式。
临床急重症医学科常用计算公式
![临床急重症医学科常用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19711ebe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7.png)
临床急重症医学科常用计算公式一、血糖计算公式1.根据空腹血糖量按公式算出体内高于正常的葡萄糖克数:(空腹糖毫克数—100)×10×体重(kg)×0.6÷1000=体内高于正常的葡萄糖克数,按2g糖用1U胰岛素计算,用计算量的1/3~1/2,于三餐前分次注射,各次用量的分配量早餐>晚餐>午餐。
2.增高的血糖(g)计算公式=[血糖(mmol/L)×18—100]×10×体重(kg)×0.6/1000注:依每2g糖需1u胰岛素。
估计需补充胰岛素的单位数,初剂先给估计量的1/3~1/2。
3.胰岛素剂量计算采用公式所需胰岛素剂量(U)=(测得血糖物质的量×18-60)×0.03。
二、体液平衡常用公式1.等渗性缺水的治疗用平衡液或等渗盐水尽快补充血容量。
(1)脉搏细速和血压下降等症状常表示细胞外液的丧失量已达到体重的5%,可先从静脉给病人快速滴注上述溶液约3000ml(按60kg体重),以恢复血容量。
(2)如无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则可给病人上述用量的1/2-2/3,即1500-2000ml,补充缺水量。
(3)或按照红细胞压积来计算需补液量:补等渗盐水量(L)=(红细胞压积上升值/红细胞压积正常值)×体重(kg)×0.25。
(4)此外,还应补给日需要量水2000ml和钠4.5g。
2.低渗性缺水的治疗需补充的钠盐量(mmol)=(血钠正常值mmol/L-血钠测得值mmol/L)×体重(kg)×0.6(女性为0.5)。
按17mmol Na+=1g 钠盐,当天补给1/2量和日需量4.5g,其中2/3量以5%氯化钠溶液输给,其余量以等渗盐水补给。
3.高渗性缺水的治疗补水量(ml)=[血钠测得值(mmol/L)-血钠正常值(mmol/L)×体重(kg)×4。
计算所得的补水量不宜在当日一次补完,以免发生水中毒。
重症护理复习资料
![重症护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38292b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c.png)
名词解释1、危急值:指能够提示患者生命处于危险或危急状态的实验数据结果。
2、非计划性拔管:又称意外拔管,是指患者有意造成或任何意外所致的拔管,即非医务人员计划范畴内的拔管。
3、高渗性脱水p62:是指失水量多于失钠量,细胞外液形成高渗,与等渗的细胞內液形成渗透压梯度,水分从细胞内流向细胞外,引起细胞内脱水及各组织器官功能障碍。
4、低渗性脱水:是电解质的丢失大于水分的丢失。
5、等渗性脱水:指水与电解质的丢失比例大致相等,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
6、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各种肺内和肺外致所致病因素所致的急性弥漫性肺损伤和进而发展的急性呼吸衰竭。
7、医院获得性肺炎:又称医院内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的潜伏期,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
8、中心静脉压:(CVP)是指代表右心房或上、下腔静脉近右心房处的平均压力,是反映右心前负荷的指标,正常值5-10cmH2O。
9、吉兰—巴雷综合症:又称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是一种常见的脊神经和周围神经的脱髓鞘疾病,临床表现为四肢对称性麻痹、四肢软瘫及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的疾病。
10、癫痫持续状态:(SE)指一次癫痫发作(包括各种类型癫痫发作)持续时间超过了该型癫痫发作大多数患者发作的时间,或反复发作,在发作间期患者的意识状态不能恢复到基线状态。
11、肝性脑病:是一种由肝功能不全和(或)门体静脉分流引起的大脑功能障碍,表现从临床改变到昏迷的广谱的神经或精神异常。
12、急性肝功能衰竭: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肝细胞发生大面积坏死或严重的肝功能损害,临床表现为黄疸、腹水,肝性脑病和凝血功能障碍的一类综合性疾病。
13、急性肾损伤: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短时间(数小时至数天)内肾功能突然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
14、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指在严重感染创伤和休克等急性危重病情情况下导致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或系统同时或先后发生障碍或衰竭,临床上称其为多器官功能障。
ICU相关计算公式
![ICU相关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4d6d9c5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7.png)
ICU相关计算公式ICU计算是指在医学领域中用于评估和管理危重病人的一种方法,常用于重症监护单位(ICU)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ICU计算公式。
1.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A-aDO2反映了肺泡和动脉血氧分压的差异,用于评估肺气肿、肺栓塞、急性肺炎等疾病。
公式:A-aDO2=(PB-PH2O)×FiO2-(PaCO2/R)-PaO2其中,PB为气道总压,PH2O为水蒸气分压,FiO2为吸入氧浓度,PaCO2为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O2为动脉氧分压,R为呼吸商。
2.肺泡-动脉氧分压比(P/F比)P/F比用于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疾病的严重程度。
公式:P/F比=PaO2/FiO2其中,PaO2为动脉氧分压,FiO2为吸入氧浓度。
3.肺泡一分钟通气量(VA)VA用于评估肺通气功能,反映了肺泡有效通气量。
公式:VA=(Vt-Vd)×FR其中,Vt为潮气量,Vd为死腔通气量,FR为呼吸频率。
4. 肺泡顺应性(Cst)Cst用于评估肺的弹性,反映了肺的膨胀度。
公式:Cst = Vt / (ΔP - PEEP)其中,Vt为潮气量,ΔP为气道峰压与基础压差,PEEP为呼气末正压。
5.死腔通气量(VD)VD用于评估肺血流和通气的分配情况,反映了肺的灌注情况。
公式:VD=(PaCO2-PECO2)/PaCO2其中,PaCO2为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ECO2为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6.目标动脉血压(MAP)MAP用于评估血液循环情况,提供重要的心血管功能信息。
公式:MAP=(1/3)×(SBP-DBP)+DBP其中,SBP为收缩压,DBP为舒张压。
7.体表面积(BSA)BSA用于指导药物剂量的选择,通常用于重症监护中的静脉用药。
公式:BSA = 0.0061 × (身高cm^0.725) × (体重kg^0.425)以上是一些常见的ICU计算公式,这些公式通过量化和计算来评估和管理危重病人的状况,并提供指导临床决策的依据。
ICU——医药学常用计算公式
![ICU——医药学常用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ff68903010a6f524ccbf85ae.png)
心脏学公式体循环阻力体循环阻力(dyne×sec)/cm5=80×(MAP-RAP)/C.O.MAP=平均动脉压RAP=右心房压C.O.=心输出量正常值=900-1300(dyne×sec)/ cm5平均动脉压(MAP)MAP(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收缩压-舒张压)]心输出量心输出量(L/min)=BSA=体表面积(M2)Hb=血红蛋白(g/100ml)SaO2&SvO2=动脉血氧饱和度—静脉血氧饱和度。
心脏指数是心输出量以个体为单位计算的心脏指数=心输出量/体表面积(L/min/M2)总外周血管阻力(SVR)SVR=(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排出量×80正常值为100-130kpa.s/L杜克平板测验分数=未出现心绞痛:测试持续时间(min)-5.0×最大ST段下降(mm)持续心绞痛:测试持续时间(min)-5.0×最大ST段下降(mm)-4.0×1测试因心绞痛中止:测试持续时间(min)-5.0×最大ST段下降(mm)-4.0×2风险级别:高风险:杜克平板实验分数<-5高风险:杜克平板实验分数>10校正的QT间期=测量的QT间期(sec)÷sqrt(R-R间期)正常值:校正的QT间期不应该超过:0.45(婴儿<6个月)0.44(儿童)0.425(青少年和成人)2DO2=1.34×[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Hb(血红蛋白)]×CO×102VO2=1.34×[(CaO2(动脉血氧含量)×CvO2(静脉血氧含量))×CO×10CaO2=1.34×SaO2×HbCvO2=1.34×SvO2×Hb氧耗量(ml/min)=心输出量(C.O.)×(13×Hgb)×(SaO2-SvO2)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vO2=静脉血氧饱和度正常值=110-160ml/min/M2若平均体表面积为1.73M2,则正常值=190-275ml/min肺脏学公式22PaCO2=0.863×VCO2/VAVCO2为CO2排出量(ml/min)Va为每分钟肺泡通气量(L/min)0.863为使气体容量(ml)变为Kpa(mmHg)的转换因子2坐位:P a O2=104.2-0.27×年龄仰卧位:P a O2=103.5-0.42×年龄2C a O2=0.003×P a O2+1.34×S a O2×Hb2S a O2=HbO2÷(HbO2+Hb)×100%HbO2是血红蛋白结合的氧量急性肺损伤的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气氧分数氧合指数<300,诊断为急性肺损伤(ALI)氧合指数<200,诊断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2(1)吸入气氧分压P I O2=(大气压—P H2O)×吸入氧浓度%(2)肺泡气PO2(P A O2)=P I O2—PCO2×1.25(3)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P A O2—P a O2将(2)的结果代入(3)中即可得P(A-a)O2肺泡氧分压(P a O2)(mmHg)=[F I O2(%)×(大气压-PH2O)]-(P a CO2×1.25)] F I O2=吸入气浓度(%)P H2O=气道水蒸气压力,通常为6.3Kpa,即47mmHgP a 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肺顺应性(Cdyn)=潮气量÷(最大气道压-呼气末正压)肾脏学公式3尿HCO3-排泄率=[尿HCO3—(mmol/L)×血肌酐(umol/L)]÷[血浆HCO3—(mmol/L)×尿肌酐(umol/L)]×100ERPF=(尿液PAH浓度×尿量)÷血浆PAH浓度(mi/min)C osm =(U osm×V)÷P osm(ml/min)其中V为每分钟尿量U osm为尿渗透压,正常成人尿渗透压600-1000 mOsm/kg.H2O,平均为800 mOsm/kg.H2OCockcroft公式Ccr=(140-年龄)×体重(kg)/72×Scr(mg/dl)(男性)Ccr=(140-年龄)×体重(kg)/85×Scr(mg/dl)(女性)Durate公式该公式与实测Ccr相关性较好,且不需测体重,更适合于危重病人。
海南省2017年重症医学科中级职称第三部分相关知识考试题
![海南省2017年重症医学科中级职称第三部分相关知识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827d71b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9.png)
海南省2017年重症医学科中级职称第三部分相关知识考试题海南省2017年重症医学科中级职称第三部分相关知识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最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心肌梗死是A.前壁心肌梗死B.前间壁心肌梗死C.广泛前壁心肌梗死D.下壁心肌梗死E.高侧壁心肌梗死2、室性心动过速伴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时,终止发作的首选措施是A.利多卡因B.普鲁卡因胺C.美西律D.电复律E.胺碘酮3、下列与Ⅰ型超敏反应无关的物质是A.补体B.组胺C.激肽D.白三烯E.前列腺素4、患者男性,32岁,有预激综合征,本次因胸闷、心悸发作1天来医院。
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心室率180次/分,QRS波0.18秒,不宜选用哪种药物A.奎尼丁B.胺碘酮C.普鲁卡因胺D.洋地黄E.以上均不是5、下列哪种心力衰竭最适合使用洋地黄制剂A.二尖瓣关闭不全伴肺淤血B.心力衰竭伴快速心室率房颤C.主动脉瓣狭窄伴肺淤血D.肺源性心脏病伴右心功能不全E.二尖瓣狭窄伴窦性心律6、尿路感染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A.上行感染B.血道感染C.直接感染D.淋巴道感染E.邻近器官感染7、男性,55岁,因感染性休克入院。
以下哪种血管活性药物首选A.多巴酚丁胺B.去甲肾上腺素C.肾上腺素D.血管加压素E.硝酸甘油8、鉴别继发性与原发性纤溶,以下重要的指标是A.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C.D-二聚体D.血小板计数E.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9、患者男性,52岁,既往体健。
因“全身黄染伴乏力3天”入院。
查体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肝脾肋下未触及。
下述实验室检查最有可能在正常范围的是A.血清总胆红素B.血清谷丙转氨酶C.血氨D.出凝血功能E.血常规10、患者男性,28岁,因“车祸外伤,多发肋骨骨折、肺挫伤”入院,出现呼吸窘迫,考虑并发ARDS,予呼吸机辅助通气,下列哪项呼吸功能监测指标与病情不符A.呼吸频率增快B.胸肺顺应性增加C.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增加D.肺内分流增加E.VD/VT比值异常11、代谢支持的原则与普通的营养支持有明显差别,以下对代谢支持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A.降低非蛋白热卡的供给量B.添加药理营养素促进免疫功能C.降低葡萄糖供给D.降低蛋白质供给E.降低热量供给12、高血压紧急状态通常使平均动脉压下降约20%在多少小时之内A.1~2小时B.6~8小时C.12小时D.24小时E.48小时13、关于血乳酸测定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并判断预后,描述不正确的是A.失血性休克较心源性休克能耐受较高的乳酸浓度B.感染性休克时高乳酸血症的发生比出血性休克少C.血乳酸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存活率有关,如果乳酸>2mmol/L持续12小时,提示预后不良;如果乳酸浓度迅速下降≤2mmol/L,存活率高D.在心搏骤停和心室颤动患者血乳酸浓度迅速上升,血乳酸浓度变化取决于心肺复苏(CPR)成功与否E.肝硬化患者血乳酸在正常范围内,但对乳酸的处理能力降低,变异程度相当大14、ICU医师和护士人数配备要求A.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0.8:1以上,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3:1以上B.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0.7:1以上,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2.5:1以上C.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0.6:1以上,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2:1以上D.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0.9:1以上,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3.5:1以上E.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0.5:1以上,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2.5:1以上15、男性,45岁,诊断为慢性肾衰竭,测尿比重固定在1.010左右,说明肾A.浓缩功能降低B.稀释功能降低C.重吸收功能降低D.滤过与重吸收功能受损E.浓缩与稀释功能障碍16、女性,28岁,突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血压80/54mmHg,两肺散在干、湿啰音,心率148/分钟,心律绝对不整,心尖部闻及隆隆样舒张中、晚期杂音,心电图示房颤,抢救措施首选A.静脉注射呋塞米B.静脉注射毛花苷CC.静脉注射氨茶碱D.皮下注射吗啡E.静脉滴注硝普钠17、患者男性,38岁,盛夏时在炼钢炉旁连续工作3天后感头痛、头晕,后出现嗜睡、面色潮红、脉搏快速,气促、皮肤干燥无汗,被工友急送医院,为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体检项目是A.体温+意识B.呼吸+意识C.脉搏+血压D.尿量+皮肤色泽E.心率+心律18、以下哪项是电复律和电除颤的并发症A.急性肺水肿B.气胸C.血气胸D.急性心肌梗死E.频发室性期前收缩19、下列哪项不引起左心室舒张期容量负荷增加A.二尖瓣狭窄B.贫血C.二尖瓣关闭不全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E.动脉导管未闭20、男性,45岁,健康体检时发现心率41/分钟,律齐。
重症医生都想要的宝典(重症考试)
![重症医生都想要的宝典(重症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2c3866d9240c844769eaee6d.png)
疾病严重程度分期和分级公用系统评估:APACHE II评分A、病理生理评分项目异常升高值异常降低值数值评分 4 3 2 1 1 2 3 4直肠温度(℃) ≥41 39-40.9 38.5-38.936-38.434-35.9 32-33.9 30-31.9 ≤29.9□□.□□分MAP(mmHg) ≥160 130-159 110-129 70-109 50-69 ≤49 □□□□分心率(次/分)≥180 140-179 110-139 70-109 55-69 40-54 ≤39 □□□□分呼吸(次/分)≥50 35-49 25-34 12-24 10-11 6-9 ≤5 □□□分PaO2(mmHg)(FiO2<0.5)>70 61-70 55-60 <55 □□□分或A-aDO2*FiO2>0.5≥500 350-499 200-349 <200 □□□□□分动脉血PH ≥7.7 7.6-7.69 7.5-7.59 7.33-7.49 7.25-7.32 7.15-7.24 <7.15 □.□□□分血钠(mmol/L) ≥180 160-179 155-159 150-154 130-149 120-129 111-119 ≤110 □□□□分血钾(mmol/L) ≥7 6-6.9 5.5-5.9 3.5-5.4 3-3.4 2.5-2.9 <2.5 □□.□□分Cr(µmol/L)** ≥309.4 176.8-309.4 132.6-176.8 53-132.6 ≤53 □□□.□□分Hct(%)≥60 50-59 46-49 30-45 20-29 <20 □□□分白细胞计数(109/L)≥40 20-39.9 15-19.9 3-14.9 1-2.9 <1 □□.□□分HCO3-≥52 41-51.9 32-40.9 22-31.9 18-21.9 15-17.9 <15 □□.□□分Glasgow昏迷评分分值=15-GCS=( )分 DAY1= ( ) DAY2=( ) DAY3=()评分1 2 3 4 5 6运动反应不能运动(去脑强直) 刺痛时肢体过伸刺痛时肢体屈曲刺痛能躲避刺痛能定位遵嘱动作□分语言反应不能言语只能发音能说单个词回答错误回答准确***□分睁眼动作不能睁眼刺痛睁眼呼唤睁眼自主睁眼□分总分:□□□分(A+B+C)注:所有数值选用入ICU后第一个24小时内对应指标最差值 *A-aDO2=713-1.25PaCO2(mmHg)-PaO2(mmHg) **急性肾衰时Cr分值×2。
重症医学理想体重计算公式
![重症医学理想体重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26fb11f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3.png)
重症医学理想体重计算公式在重症医学领域,理想体重的计算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
理想体重是指一个人在健康状态下的最适宜体重,是评估肥胖和瘦弱程度的重要指标。
在重症医学中,由于患者病情复杂,往往需要特殊的体重计算公式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重症医学中常用的理想体重计算公式,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在重症医学中,常用的理想体重计算公式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由 Devine提出的公式,男性理想体重(kg)= 50 + 2.3 × (身高(inch)60);女性理想体重(kg)= 45.5 + 2.3 × (身高(inch)60)。
这个公式是根据美国人口统计数据得出的,适用于成年人。
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的特点,这个公式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
因此,重症医学领域还有其他一些更为精确的体重计算公式,例如肌肉质量指数(MMI)和脂肪质量指数(FMI)等。
在临床实践中,理想体重的计算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
首先,理想体重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从而制定合理的营养补充方案。
营养不良是重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营养不良又会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和康复速度,因此及时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并进行干预非常重要。
其次,理想体重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肥胖和瘦弱程度,从而制定合理的减肥或增重方案。
肥胖和瘦弱都会增加患者患病的风险,因此及时评估患者的体重状况并进行干预也非常重要。
然而,理想体重的计算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在重症医学中,患者的病情复杂,往往需要特殊的体重计算公式和方法。
例如,对于肌肉量减少的患者,传统的体重计算公式可能并不适用,因为这些公式通常是基于整体体重而不考虑肌肉和脂肪的比例。
因此,重症医学领域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讨如何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理想体重。
除了体重计算公式外,重症医学领域还有一些其他方法来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体重状况。
例如,通过测量患者的皮下脂肪厚度和肌肉质量来评估患者的体重状况。
中级主治医师重症医学(相关专业知识)考点辅导
![中级主治医师重症医学(相关专业知识)考点辅导](https://img.taocdn.com/s3/m/bdde6bea195f312b3169a5fa.png)
相关专业知识一、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心肌梗死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脏病人手术率逐年增加,而麻醉和手术对病人的生理功能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冠心病病人的风险更大。
因此为提高心脏病人围术期安全性,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心肌缺血甚为重要。
围术期心肌缺血多呈局限性,无明显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因此其诊断主要依赖各种监测,以便尽快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去除各种病因,降低发病率和减少危险性。
(一)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广义指冠状动脉快速狭窄所引起的一组疾病,包括因冠状动脉疾病而导致的心肌供血不足所致的多种临床症状。
主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和ST 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这一组疾病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是在不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最终引起冠状动脉不完全或完全闭塞,使心肌发生缺血或不同程度坏死。
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发病率有文献报道为8~37﹪,但手术中达26 ~ 69 ﹪,最高可达78 ﹪。
如术前没有心肌缺血,术后心肌梗死小于1 ﹪,6个月前有陈旧性心肌梗死,术后再次心梗率为5 ﹪,病死率为2 ﹪。
如6个月内有心肌梗死,术后再梗死率为16 ~37 ﹪,甚至有报道为36 ~100 ﹪,病死率高达54 ~70 ﹪。
高龄、糖尿病、外周血管疾病、血液疾病、高血压常为心肌缺血高危因素。
心肌缺血伴有下列情况则危险性更大:①年龄大于70岁;②急诊大手术;③不稳定性心绞痛;④心律失常;⑤全身情况差,麻醉和手术可能威胁病人生命。
心肌缺血伴有下列情况则危险性更大:①存在第3心音或颈静脉怒张;②近期的心肌梗死;③频发的室性早搏;④房性早搏或非窦性节律;⑤年龄超过70岁;⑥腹内、胸内或主动脉手术;⑦主动脉瓣狭窄;⑧急症手术;⑨全身情况差。
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率既往无MI病史者,围手术期AMI发生率为0.13~0.66﹪;既往有MI病史者,围手术期AMI 发生率增高至4.31~5.9﹪。
重症医学中级考试记忆总结
![重症医学中级考试记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97b18ac3b3567ec112d8a27.png)
重症医学中级考试帮助记忆总结一、重症医学根本理论和概念*全身炎症反响综合征SIRS:2项或2项以上,1〕体温>38℃或<36℃;2〕心率>90次/分;3〕呼吸频率>20次/分或者PaCO2<32mmHg;4〕WBC>12×109/L或<4×109/L或者未成熟细胞>10%。
*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1)明确感染;2〕有SIRS;3〕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较原根底下降幅度超过40mmHg,至少1小时,或血压依赖输液或药物维持;4〕组织灌注不良表现,尿量〔<30ml/h〕超过1小时,或有急性神志障碍。
*炎症介质: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临床表现为对多个靶器官损害;2〕白介素-1 IL-1为白细胞培养的上清中含有的一种可溶性物质,通过多种途径,产生多种效价来介导机体炎症反响,促使疾病进一步向脓毒血症休克、MODS方向开展;3〕白介素-6 IL-6由T cell、B cell、单核cell,成纤维cell,皮cell产生,作为反映脓毒血症预后的一个指标;4〕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与花生四烯酸代密切相关,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引起体循环血压下降和肺动脉高压;5〕白介素-4 IL-4 由Th cell产生,可以抑制皮细胞及单核细胞合成分泌IL-1、IL-6、TNF-α等炎症细胞因子,减轻炎症介质对细胞皮的损害,抑制炎性反响;6〕白介素-10IL-10 由Th2 cell,活化的单核cell和上皮cell产生,具有明显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和合成的作用,调节整体抗炎调节作用。
*氧输送DO2:为每分钟心脏向周围组织输送的氧量,血红蛋白、Sa02或CO中任意指标的改变,都可导致SO2的改变,DO2=CO×CaO2×10=CO×〔1.34×Hb×SaO2+0.0031×PaO2〕×10。
临床常用公式与数据
![临床常用公式与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04e474aa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6d.png)
临床常用公式与数据1. BMI计算公式:BMI(Body Mass Index)指数是衡量体重与身高之间关系的指标,用于判断体重是否过轻、正常、过重或肥胖。
BMI = 体重(kg)/ 身高(m)^22. BSA计算公式:BSA(Body Surface Area)是计算一个人的皮肤表面积,常用于计算药物的给予剂量和评估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
BSA = (身高(cm)× 体重(kg)) / 36003. GFR计算公式:GFR(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是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用于评估肾脏功能的好坏。
GFR = (140 - 年龄) × 体重(kg) / 血清肌酐浓度(μmol/L)× 72 (× 0.85 for females)4. MELD计算公式:MELD(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评估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和肝移植登记优先级。
MELD = 0.957 * ln(血清肌酐浓度(mg/dL)) + 0.378 * ln(血清胆红素浓度(mg/dL)) + 1.120 * ln(凝血酶原时间(秒)) + 0.6435.CHA2DS2-VASc评分:用于评估非心瓣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风险。
CHA2DS2-VASc =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充血性心力衰竭)history, Hypertension(高血压), Age (75 or older), Diabetes(糖尿病), Stroke(卒中) history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2 points), Vascular disease (p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心肌梗死),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外周血管疾病), or aortic plaque), and Sex category (female gender)6.APACHEII评分:用于评估重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重症医学中级考试自总结
![重症医学中级考试自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d3c87b0aa00b52acec7ca6f.png)
第一节呼吸衰竭一、动脉血气分类:Ⅰ型呼衰(单纯性低氧血症);Ⅱ型呼衰(合并CO2潴留)发病机制分类:换气障碍(不仅仅有低氧血症严重时多合并CO2潴留)通气障碍(多仅有低氧血症)二、病因:气道阻塞性疾病急性:会厌炎、喉头水肿、异物、支气管哮喘慢性:慢支、COPD、支气管扩张、睡眠暂停综合症肺实质浸润性疾病急性:重症肺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肺部损害慢性:结节病、肺泡蛋白沉着症、弥漫性间质纤维化肺水肿疾病心源性:心梗、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疾病引发的心衰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加: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海洛因中毒、化学性吸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肺血管疾病急性:肺栓塞、空气栓塞、脂肪栓塞慢性:肺血管炎、多发性微血栓形成胸壁与胸膜疾病大量胸腔积液、气胸、脊柱后侧凸畸形、胸膜纤维化神经肌肉系统疾病脑部:镇静药物应用,脑血管意外、感染、肿瘤周围神经:多发神经炎、多发性脊髓炎呼吸肌:肌萎缩、重症肌无力、肺胖。
三、肺脏的病理改变引起呼吸衰竭最常见的原因:COPD,1、COPD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的改变,如小叶中央性肺气肿或全小叶型肺气肿;2、系统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表现为肺间质的损害,如间质肺、间质纤维化等,显微镜下改变类似于结缔组织病;3、ARDS表现为各种原因导致的弥漫性急性肺损伤,早期也表现为间质性肺炎,随着疾病的进展,由于弥漫性的间质性水肿等原因,肺脏表现为广泛实变,镜下肺部的病理变化可有间质性水肿、出血、透明膜形成、广泛血栓形成及广泛的肺微不张,晚期可出现间质纤维化和代偿性肺水肿。
四、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缺氧、CO2潴留、酸中毒1、缺氧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缺氧发生的程度、速度、持续时间a、对中枢的影响:大脑皮层对缺氧最为敏感,脑氧耗为3ml/(100g.min),故短时间缺氧也会引起大脑功能的紊乱,缺氧可使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脑血管阻力下降,颅内压升高,而颅内压升高又压迫脑组织,进一步加重脑血流进一步减少,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此外还与钠泵功能失调及细胞内酸中毒、酶的功能有关;b、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低氧血症可兴奋颈动脉和主动脉,从而兴奋呼吸中枢,增加通气量。
重症医学科专业理论专业考试试题
![重症医学科专业理论专业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4f4bc4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ce.png)
重症医学科专业理论考试试题姓名:成绩:20年月一、名词解释: (每题2 分,共 10 分)1.休克:2、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3.腹腔间隔室综合症:4、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5、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二、单选题: (每题 1 分,共50 分)1.各脏器对无氧缺血的耐受能力,错误的是()A 大脑-----4-6 分钟B 小脑-----10-15 分钟C 延髓-----20-25 分钟D 心肌和肾小管细胞----60 分钟1.D2.心肺复苏时,检查呼吸和脉搏的时间()A 时间要不超过5 秒B 时间要不超过 10 秒C 时间要不超过 15 秒D 时间要不超过20 秒2.B3.心肺复苏错误的说法是()A 有效气道建立之前,无论单人与双人CPR,均为每按压胸部 30 次后,通气两次,即按压与通气之比是 30:2B 双人CPR 时,如果已建立人工气道,不必考虑通气和胸外按压之间的同步、协调。
通气频率为8—10 次/分C 有脉搏无呼吸者,通气频率为 10-12 次/分,每5 秒钟通气一次D 每次人工吹气的时间应超过 5 秒钟3.D4.电击除颤的时机,错误的是()A 当院外或院内SCA 事件被目击,假如AED 或人工除颤器可以立刻获得,急救人员应该立刻进行 CPR 和尽早使用除颤器。
B 当SCA 事件未被目击,尤其是从呼叫至到达现场的时间超过 5min,应先进行5 轮约2min 的CPR。
C 当除颤一次后,应立即继续进行 5 轮CPR,之后再进行检查心律和脉搏,然后决定是否再次除颤。
D 当除颤三次后,应立即继续进行 5 轮CPR,之后再进行检查心律和脉搏,然后决定是否再次除颤。
4.D5.对于肾上腺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 是肾上腺素能αβ受体激动剂B CPR 期间使用,主要与其β受体激动有关C 加快心率,加强心肌收缩D 可使周围血管收缩,增加主动脉舒张压,提高冠状动脉灌注压和左室及脑血流量5.B6.胺碘酮,错误的说法是()A 复苏后宽QRS 波或窄QRS 波快速性心律失常作为首选B VF/VT 一次电击除颤后无效可继行 CPR,并给予胺碘酮 150mg 静脉注射后,可提高除颤成功率C 对伴有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多形性 VT,利多卡因无效者,胺碘酮有效D 与安慰剂或利多卡因比较:胺碘酮能增加病人入院短期存活率6.B7.休克诊断标准错误的是()A 有休克的诱因B 脉搏>100 次/分或不能触及C 意识障碍D 原高血压者收缩压较基础水平下降>20%7.D8.低血容量性休克治疗错误的说法是()A 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B 必须诊断明确后再治疗C 先救治后诊断进行抗休克治疗D 尽快控制活动性大出血8.B9.低血容量休克的补液原则,错误的是()A 先快后慢B 速度和量根据监测结果调整C 晶/胶比3:1 Hct ﹤ 0.30 或Hb<70g/L 时,补充RBCD 失血量的2-4 倍9.C10.灌注良好的指标,哪些不正确()A 尿量>0.5ml/(kg•h)B SBP>90mmHgC 脉压>30mmHgD CVP:8-12cmH2O10.B11.代谢性碱中毒,生理盐水治疗无效的是()A 胃肠道H+丢失过多B 幽门梗阻C 盐皮质激素分泌过多D 长期使用利尿剂11.C12.分析血气结果,pH 7.08,PaO2 37mmHg,PaCO2 80mmHg,HCO3- 28mmol/L,BE+2mmol/L,正确的是()A 呼吸性酸中毒B 代谢谢酸中毒C 呼吸性碱中毒D 代谢谢碱中毒12.A13.机械通气适应症的生理学指标,错误的是()A 呼吸频率>35 次/minB 潮气量<5ml/kgC 肺活量<10-15ml/kgD 呼吸指数RVR(f/VT)>8013.D14.脱机的具体指标及成功标准,错误的是()A SPO2 ≧85%-90%,PaO2 ≧ 50-60mmHg,pH ≧ 7.32,PaCO2 增加≦10mmHgB HR﹤90或改变﹤10%C 90mmHg ﹤ SBP ﹤ 180-200mmHg 或改变﹤ 20%D RR ﹤ 30-35 或改变﹤ 50%;神志清、无感觉不适,无出汗,无辅助呼吸肌动用14.B15.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室速,说法错误的是()A 可首先进行药物治疗B 应用的药物为静脉普鲁卡因胺、索他洛尔、胺碘酮和β-阻滞剂C 利多卡因终止室速相对疗效较好D 有心功能不好的病人首先考虑胺碘酮15.C16.多形性室速,错误的说法是()A 一般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不发展为室颤B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应按室颤处理C 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应鉴别有无 QT 延长D 伴QT 延长的扭转性室速需停止使用可致 QT 延长的药物16.A17.关于胺碘酮错误的是()A 静脉胺碘酮可以不适用负荷量,直接使用维持剂量B 静脉负荷量 3~5mg/kg,稀释后 10 分钟内静注。
重症人员死亡率计算公式
![重症人员死亡率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aad9061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8.png)
重症人员死亡率计算公式在医学领域中,重症患者的死亡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它可以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评估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制定预防措施。
因此,准确计算重症人员死亡率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重症人员死亡率的计算公式,并探讨如何利用这个公式来评估重症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重症人员死亡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重症患者因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死亡的比例。
它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可以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了解重症患者的生存状况。
计算重症人员死亡率的公式如下:重症人员死亡率 = (死亡人数 / 重症患者总数) × 100%。
在这个公式中,死亡人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因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死亡的重症患者数量,重症患者总数是指在同一时间段内的重症患者总人数。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重症人员死亡率,从而评估重症患者的生存状况。
为了更好地理解重症人员死亡率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际例子来进行说明。
假设在一家医院的重症监护室中,共有100名重症患者,其中在一个月内有10名患者因疾病导致死亡。
那么根据上面的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这个医院重症人员死亡率为:重症人员死亡率 = (10 / 100) × 100% = 10%。
这意味着在这家医院的重症监护室中,重症患者的死亡率为10%。
这个数字可以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评估这家医院的重症患者的生存状况,并且可以用来比较其他医院或不同时间段的数据,以了解重症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除了了解重症人员死亡率的计算方法,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影响重症人员死亡率的因素。
首先,重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是影响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病情越严重的患者,死亡率也越高。
其次,医疗条件和治疗方法也会影响重症人员死亡率。
如果医院设施和医疗技术先进,治疗方法得当,那么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可能会降低。
最后,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因素也会对重症人员死亡率产生影响。
在实际工作中,医生和研究人员可以利用重症人员死亡率的计算公式来评估重症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重症医学科标准体重计算公式
![重症医学科标准体重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87fdcaa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6b.png)
重症医学科标准体重计算公式重症医学科标准体重计算公式在医疗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帮助医护人员更精准地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为治疗和护理提供关键的参考依据。
咱先来说说为啥在重症医学科里,标准体重的计算这么重要。
你想啊,一个重症患者,身体已经很虚弱了,这时候要是对他们的体重估计不准确,那用药剂量、营养支持啥的都可能出大问题。
就比如说给患者用抗生素,剂量多了可能有毒副作用,剂量少了又治不好病。
再比如提供营养,如果按照错误的体重来算,要么营养不够,患者恢复慢,要么营养过剩,给身体造成负担。
那重症医学科常用的标准体重计算公式是啥呢?一般来说,有几种常见的方法。
比如说,对于成年人,最简单的就是身高(厘米)减去105,得到的数值就是标准体重(千克)。
还有一种是用 BMI(身体质量指数)来计算。
BMI = 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正常的 BMI 值在 18.5 到 23.9 之间,通过这个范围和患者的身高,就能算出大致的标准体重范围。
我之前在重症医学科工作的时候,就碰到过这么一个事儿。
有个患者送来的时候情况特别危急,昏迷不醒。
我们得赶紧给他制定治疗方案,这其中就涉及到体重的计算。
按照常规的方法算出来,患者的体重应该在 70 千克左右。
可这患者看起来特别消瘦,直觉告诉我这个计算可能不太准。
我就仔细询问了家属,了解患者生病前的体重和饮食情况。
家属说患者之前身体还不错,就是最近生病暴瘦了。
我又重新量了患者的身高,再次用公式计算,还结合了患者的体脂率等数据,最终确定了一个更准确的体重值。
就因为这个小小的体重计算,我们调整了用药剂量和营养支持方案,患者的治疗效果也更好了。
不过要注意哦,这些公式也不是绝对准确的,还得考虑患者的身体成分、水肿情况等因素。
比如说,有些患者因为疾病导致身体水肿,那实际体重就会比计算出来的标准体重重很多;还有些患者肌肉萎缩严重,那实际体重可能就比计算值轻。
所以啊,医护人员在计算的时候,一定要综合各种因素,不能生搬硬套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医学中级考试常考数据及公式1、氧输送(DO2):指单位时间内由左心室向全身组织输送氧的总量。
(正常值520-720ml/min.m2) 计算公式:CaO2= Hb×1.34×SaO2+0.003×PaO2,DO2=CI ×CaO2 ×102、氧耗:指单位时间内组织细胞实际消耗氧的量,代表全身氧利用的情况,但并不能代表组织对氧的实际需要量。
(正常值:110-180ml/min.m2 )计算公式:CvO2= Hb×1.34×SvO2+0.003×PvO2 ,VO2= CI×( CaO2- CvO2)×103、氧摄取率:指单位时间内组织对氧的利用率,是组织利用氧能力定量指标。
(正常值:0.22-0.30 )计算公式:O2ER= VO2/ DO2=1- SvO2/ SaO24、应激状态下,葡萄糖直接氧化的最大速率由4-5mg/(kg·min)下降至3-4mg/(kg·min);脂肪最大氧化率可达1.2-1.7mg/(kg·min)。
5、人每天不显性失水量估算:呼吸蒸发350ml,皮肤蒸发500ml,粪便排水150ml。
6、①钠平衡:钠总量45 ~ 50 mmol(1g左右)/kg体重,NaCl 需要量 4.5 ~ 9.0 g (4-12g)/day,钠代谢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尿粪汗排出)②钾平衡:钾总量50 ~ 55 mmol (2g左右)/kg体重,K+需要量3-4 g /day钾代谢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尿粪汗排出)7、血浆渗透压(mmol/L) = 2 ( Na+ + K+ ) +葡萄糖+尿素氮,正常值:280~310 mmol/L。
8、高渗性失水:补水量(ml)=【血钠测得值(mmol/L)-血钠正常值(142mmol/L)】×体重(kg)×4低渗性失水:补钠量(mmol)=【血钠正常值(142mmol/L)-血清钠值(mmol/L)】×体重(kg)×0.6(女性为0.5)1 g NaCl =17 mmol Na+ ,kg 体重×0.6 表示细胞外液量9、转移性低钾血症:PH 每升高0.1,血钾下降0.7 mmol/L。
血钾每降低1mmol/L,体内钾缺失100~400mmol/L。
1L尿中约有20mmol钾低钾血症心电图:ST-T波低平倒置,U波出现,Q-T间期延长,严重者发生室速、室扑甚至室颤、心脏骤停。
静滴补钾KCl:量:预防3 ~ 4 g/日,治疗性 4 ~ 6 g/日法:5% GS 500 ml + 10% KCl 15 ml速:中心静脉< 20-40 mmol /hr(1 g 滴30 ~ 40分钟)外周静脉< 10 mmol /hr(20mmol/L氯化钾约1.5g)轻度:K 3.0-3.5 mmol/l 补8.0g中度:K 2.5-3.0 mmol/l 补24g重度:K 2.0-2.5 mmol/l 补40g**每日补钾不超过15g KCL10、代谢性酸中毒补充HCO3-原则:根据补充HCO3-5%NaHCO3(mmol)=(HCO3- 的正常值(mmol/L)-测定值(mmol/L)×体重(kg)×0.4(0.2),补碱的目标是7.2。
根据BE负值决定:每负一个BE值,补0.3mmol/Kg NaHCO3,分次补给补碱时注意防止纠酸后的低血钾与低血钙发生12mmol碳酸氢钠约1g。
碱缺失可分为三度:轻度(-2~-5mmol/l),中度(-6~-14 mmol/l),重度(≤-15 mmol/l)12、IAP ——即腹内压:5~7mmHg;IAH——即腹内高压:IAP>12mmHgIAH的分级:一级:12~15mmHg;二级:16~20mmHg;三级:21~25mmHg;四级:>25mmHg腹腔间隔综合症(ACS):是指IAP持续>20mmHg,且伴有新发的器官功能障碍,伴或不伴腹腔灌注压(APP)<60mmHg。
13、超声心动图拟诊肺动脉高压的肺动脉收缩压标准为:≥40mmHg;在海平面状下,静息时,右心导管检查肺动脉收缩压>30mmHg,和/或肺动脉平均压>25mmHg,或者运动时肺动脉平均压>30mmHg;肺毛细血管嵌顿压(PCWP)<15 mmHg。
上述标准为右心导管数据,并非无创检查手段估测的数据。
14、咯血量<100ml/24h为小量咯血,咯血量100-500ml/24h为中等量咯血,咯血量>500ml/24h或一次咯血量≥100ml为大咯血。
15、AKI的诊断标准:肾功能突然的减退(在48h内)。
目前定义为血肌酐升高绝对值>25mmol /L(0.3 mg/d1);或血肌酐较前升高>50%;或尿量减少(0.5 ml/kg/hr,时间超过6 h)。
16、细胞因子。
TNF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分泌,IL-6是T细胞、B细胞、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均产生,血浆IL-6水平可作为细胞因子级联反应激活的一个标志,反映宿主炎症反应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度,可作为反映脓毒症预后的一个指标。
IL-1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广泛生物学效应,在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IL-4由活化的Th2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主要作用于B细胞,可增加IgE介导的体液免疫和杀伤细胞的杀伤能力,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
同时可抑制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合成分泌IL-1、IL-6和TNF-α等前炎症细胞因子,从而抑制炎症反应。
IL-10主要由活化的单核细胞、Th2细胞和上皮细胞分泌产生,有明显的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和合成的作用。
PAF(血小板活化因子)由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肥大细胞、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有强烈引起血小板聚集和脱颗粒作用,同时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体循环血压下降和肺动脉高压等。
17、通常迅速失血超过全身总血量的20%,约800ml时出现休克。
18、在最初复苏的6小时内,脓毒症所致低灌注的初始复苏目标应当包括作为治疗方案内容的以下各项(1C级):a) CVP 8–12 mm Hgb) MAP >= 65 mm Hgc) UO >= 0.5 mL•kg-1•hr-1d) Scvo2或(Svo2) 分别为70%或65%。
19、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①体温﹥38℃或﹤36℃;②心率﹥90次/分;③呼吸频率>20次/分,或PaCO2﹤32mmHg(4.3kPa);④血白细胞﹥12000/mm3,<4000/mm3,或幼稚型细胞>10%。
20、重症患者急性应激期营养支持应掌握“允许性低热卡”原则[(20~25)cal•kg-1•d-1];在应激与代谢状态稳定后,能量供给量需要适当的增加[(30~35) cal•kg-1•d-1]。
葡萄糖是肠外营养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一般占非蛋白质热卡的50%~60%,应根据糖代谢状态进行调整,最低需要量100克/天。
脂肪补充量一般为非蛋白质热卡的40%-50%;摄入量可达(l .0~1.5)g•kg-1•d-1,应根据血脂廓清能力进行调整,脂肪乳剂应匀速缓慢输注。
重症患者肠外营养时蛋白质供给量一般为(1.2~1.5)g•kg-1•d-1,约相当于氮(0.20~0.25)g•kg-1•d-1;热氮比(100~150)kcal:1 gN。
1克蛋白质4 Kcal( 10~15%);1克脂肪9 Kcal( 35~45%);1克碳水化合物4 Kcal ( 45~55%)。
经胃营养病人应严密检查胃腔残留量,避免误吸的危险,通常需要每6小时后抽吸一次腔残留量如果潴留量≤200ml,维持原速度如果潴留量≤100ml,增加输注速度20ml/hr如果残留量≥200ml,应暂时停止输注或降低输注速度21、血管外肺水正常范围:3~7ml/Kg22、颅内压正常值:成人平卧时,腰椎穿刺检测脑脊液压力为0.7-2.0kPa(5-15mmHg;70-200mmH2O)。
脑灌注压(CPP)= 平均动脉压(MAP)- 颅内压(ICP);正常值60-100mmHg (70-100 mmHg )。
23、芬太尼具有强效镇痛效应,其镇痛效价是吗啡的100-180倍,瑞芬太尼是新的短效μ受体激动剂,舒芬太尼的镇痛作用约为芬太尼的5-10倍,在ICU不推荐重复使用哌替啶。
24、内生肌酐清除率公式为Ccr=(140-年龄)×体重(kg)/[72×Scr(mg/dl) ]或Ccr=[(140-年龄)×体重(kg)]/[0.818×Scr(umol/L)] 内生肌酐清楚率计算过程中应注意肌酐的单位。
女性按计算结果×0.85。
25、肝功能衰竭本身死亡者约20%,死于并发症者80%。
26、PT: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其中INR常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
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及纤维蛋白原缺乏;秒数:11-14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
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常用于监测肝素用量。
增高见于血浆因子Ⅷ、因子Ⅸ和因子XI水平减低;秒数:25-37,需与正常对照比较超过10s以上异常。
TT: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的时间。
增高见于DIC纤溶亢进期;秒数:12-16 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
FIB: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纤维蛋白原(FIB):2-4 g/L。
27、总静态顺应性(Cst)=VT/(Pplat-PEEP-PEEPi)总动态顺应性(Cdyn)=VT/(Ppeak-PEEP-PEEPi)肺静态顺应性(Clst)= VT/(Pplat-Ppl-PEEP-PEEPi)胸壁顺应性=总顺应性-肺顺应性28、脑血流量占总血流量的:15%脑耗氧量占总耗氧量的: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