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目录及各章节重、难点(最新整理)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总目录(人教版)

初中物理总目录(人教版)

初中物理总目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之旅有趣的声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二、我们怎么听到声音三、声音的特性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五、声的利用色彩斑斓的光现象第二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二、光的反射三、平面镜成像四、光的折射五、光的色散六、看不见的光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二、生活中透镜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眼睛和眼镜五、显微镜和望远镜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第四章物态变化一、温度计二、熔化和凝固三、汽化和液化四、升华和凝华功勋卓著的电与磁第五章电流和电路一、电荷二、电流和电路三、串联和并联四、电流的强弱五、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索引后记八年级下册功勋卓著的电与磁第六章电压电阻一、电压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三、电阻四、变阻器第七章欧姆定律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第八章电功率一、电能二、电功率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四、电与热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六、生活用电常识第九章电与磁一、磁现象二、磁场三、电生磁四、电磁铁五、电磁继电器扬声器六、电动机七、磁生电第十章信息的传递一、现代顺风耳──电话二、电磁波的海洋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索引致谢后记九年级全册古老而现代的力学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二、质量三、密度四、测量物质的密度五、密度与社会生活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一、运动的描述二、运动的快慢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四、力五、牛顿第一定律六、二力平衡第十三章力和机械一、弹力弹簧测力计二、重力三、摩擦力四、杠杆五、其他简单机械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一、压强二、液体的压强三、大气压强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五、浮力六、浮力的利用无处不在的能量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一、功二、机械效率三、功率四、动能和势能五、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十六章热和能一、分子热运动二、内能三、比热容四、热机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十七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能源家族二、核能三、太阳能四、能源革命五、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后记。

初中物理目录

初中物理目录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目录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声的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第三章物变态化温度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第四章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生活中的透镜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第六章质量与密度质量密度测量物质的密度密度与社会生活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力弹力重力第八章运动和力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摩擦力第九章压强压强液体的压强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十章浮力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功功率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机械效率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热机热机效率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两种电荷电流和电路串联和并联电流的测量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电压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电阻变阻器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电阻的测量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第十八章电功率电能电功电功率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焦耳定律第十九章生活用电家庭电路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安全用电第二十章电与磁磁现象磁场电生磁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电动机磁生电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现代顺风耳──电磁波的海洋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能源核能太阳能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部22章)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部22章)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部22章)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目录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二章声现象第三章物态变化第四章光现象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六章质量和密度第七章力第八章运动和力第九章压强第十章浮力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十三章内能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十八章电功率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二十章电与磁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及综合知识第一章机械运动1、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正确使用刻度尺有四个步骤:看、放、读、记。

看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放置刻度尺时要保持平行和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要垂直视线并准确读出分度值和估读值,最后要记录测量结果并注明单位。

2、测量误差与测量错误不同点。

测量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产生原因包括仪器不精确、测量方法粗略、环境因素等客观因素和观察者估读时的主观因素。

而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使用规则、测量方法错误、读数粗心大意等造成的。

测量误差无法避免,但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更精确的仪器和更合理的实验方法等方式降低误差。

3、降低测量误差的方法有哪些?降低测量误差的方法包括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更精确的仪器和更合理的实验方法。

4、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包括化曲为直法、滚轮法、累积法和等量代换法。

化曲为直法是将软线与待测曲线重合,再用刻度尺进行测量;滚轮法是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直线或曲线上滚动,记录滚动的圈数,待测线的长度就是圈数与滚轮周长的乘积;累积法是测出多个相同物体的总长度再除以个数;等量代换法适用于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测量的规则几何体的某些长度,如圆锥的高和球体的直径。

5、平移法是一种测量方法,适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

例如,测量硬币的直径可以使用直角三角板将其平移到刻度尺上进行测量。

6、为了判断物体的运动状况,需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即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应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来确定,以使描述运动状态简单明了。

人教版初中物理目录

人教版初中物理目录

人教版初中物理目录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人教版初中物理目录八年级上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二、我们怎么听到声音三、声音的特性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五、声的利用色彩斑斓的光现象第二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二、光的反射三、平面镜成像四、光的折射五、光的色散六、看不见的光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二、生活中透镜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眼睛和眼镜五、显微镜和望远镜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第四章物态变化一、温度计二、熔化和凝固三、汽化和液化四、升华和凝华功勋卓著的电与磁第五章电流和电路一、电荷二、电流和电路三、串联和并联四、电流的强弱五、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索引后记八年级下册功勋卓著的电与磁第六章电压电阻一、电压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三、电阻四、变阻器第七章欧姆定律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第八章电功率一、电能二、电功率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四、电与热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六、生活用电常识第九章电与磁一、磁现象二、磁场三、电生磁四、电磁铁五、电磁继电器扬声器六、电动机七、磁生电第十章信息的传递一、现代顺风耳──电话二、电磁波的海洋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索引致谢后记九全一册古老而现代的力学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二、质量三、密度四、测量物质的密度五、密度与社会生活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一、运动的描述二、运动的快慢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四、力五、牛顿第一定律六、二力平衡第十三章力和机械一、弹力弹簧测力计二、重力三、摩擦力四、杠杆五、其他简单机械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一、压强二、液体的压强三、大气压强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五、浮力六、浮力的利用无处不在的能量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一、功二、机械效率三、功率四、动能和势能五、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十六章热和能一、分子热运动二、内能三、比热容四、热机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十七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能源家族二、核能三、太阳能四、能源革命五、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全)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全)

新人教版八年上册第一章第五章机械运动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2节运动的描述第1节透镜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4节眼睛和眼镜第3节运动的快慢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第二章5第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2节声音的特性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第2节密度第3节声的利用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第三章4第节密度与社会生活物变态化第1节温度第2节熔化和凝固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第2节光的反射第3节平面镜成像第4节光的折射第5节光的色散八年级下册 第3节 动能和势能 第七章4 力第 节机械能及其转化第1节力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 第2节滑轮 第2节弹力 第 3 节 重力第八章3第 节 机械效率运动和力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第2节第 2 节 二力平衡 第3节第 3 节 摩擦力第九章压强第1节压强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第3节 大气压强第 4 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 第2节功率九年级全册第1节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第十三章热和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第2节内能第2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第3节电阻的测量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第3节比热容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1节内能的利用第2节热机2第节电功率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第4节焦耳定律及其应用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3节热机效率第十五电流和电路第1节电荷摩擦起电第2节电流和电路第3节串联和并联第4节电流的强弱第5节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1节电压1第节家庭电路第2节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第3节安全用电第二十章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磁场第2节电生磁第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3第4节电动机第2节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第3节电阻第5节磁生电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第4节变阻器第十七章欧姆定律2第节电磁波的海洋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家族第2节核能第3节太阳能第4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5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九年级全册第1节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第十三章热和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第2节内能第2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第3节电阻的测量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第3节比热容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1节内能的利用第2节热机2第节电功率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第4节焦耳定律及其应用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3节热机效率第十五电流和电路第1节电荷摩擦起电第2节电流和电路第3节串联和并联第4节电流的强弱第5节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1节电压1第节家庭电路第2节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第3节安全用电第二十章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磁场第2节电生磁第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3第4节电动机第2节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第3节电阻第5节磁生电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第4节变阻器第十七章欧姆定律2第节电磁波的海洋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家族第2节核能第3节太阳能第4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5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初中物理人教版目录

初中物理人教版目录

初中物理人教版目录一、机械运动基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单位及换算长度的测量工具及方法时间的测量运动的描述机械运动的概念参照物的选择及影响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的快慢速度的概念及计算平均速度速度单位的换算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变速直线运动及平均速度的计算二、声现象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的传播媒介及速度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区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来源及危害噪声的控制方法声的利用声在信息传递中的应用声在能量传递中的应用三、物态变化原理温度与物态变化温度的概念及测量物态变化的定义及分类熔化和凝固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及条件汽化和液化汽化的两种方式及特点液化的方法及应用升华和凝华升华和凝华的特点及条件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四、光现象解析光的传播光源的定义及分类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及规律透镜对光的作用光的色散及不可见光光的色散现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五、透镜及其应用透镜的基本概念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及特点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生活中的透镜应用眼睛与眼镜眼睛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六、力和运动关系力的概念及性质力的定义、单位及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及表示方法重力重力的概念及方向重力的大小及测量弹力弹力的产生及方向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摩擦力摩擦力的分类及特点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七、机械能功概念功和功率功的概念及计算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动能和势能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特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及应用八、热和热传递分子热运动分子的运动及特点扩散现象及影响因素内能内能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改变内能的方式比热容比热容的概念及计算热量的计算及单位换算热机热机的种类及工作原理热机的效率及提高方法以上是根据初中物理人教版教材整理的主要内容目录,涵盖了机械运动、声现象、物态变化、光现象、透镜应用、力和运动关系、机械能功概念以及热和热传递等方面的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物理全套课本目录(word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全套课本目录(word版)

(⼈教版)初中物理全套课本⽬录(word版)⼈教版初中⼋年级上册⽬录第⼀章机械运动 9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第⼆章声现象第1节声⾳的产⽣与传播第2节声⾳的特性第3节声的利⽤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第2节熔化和凝固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第2节光的反射第3节平⾯镜成像第4节光的折射第5节光的⾊散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第1节透镜第2节⽣活中的透镜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4节眼睛和眼镜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第2节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第4节密度与社会⽣活索引⼈教版初中⼋年级下册⽬录第七章⼒第1节⼒第2节弹⼒第3节重⼒第⼋章运动和⼒第1节⽜顿第⼀定律第2节⼆⼒平衡第九章压强第1节压强第2节液体的压强第3节⼤⽓压强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章浮⼒第1节浮⼒第2节阿基⽶德原理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第⼗⼀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第2节功率第3节动能和势能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第⼗⼆章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第2节滑轮第3节机械效率⼈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录第⼗三章内能第1节分⼦热运动第2节内能第3节⽐热容第⼗四章内能的利⽤第2节热机的效率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第2节电流和电路第3节串联和并联第4节电流的测量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第⼗六章电压电阻第1节电压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第3节电阻第4节变阻器第⼗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第2节欧姆定律第3节电阻的测量*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第⼗⼋章电功率第2节电功率第3节测量⼩灯泡的电功率第4节焦⽿定律第⼗九章⽣活⽤电第1节家庭电路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的原因第3节安全⽤电第⼆⼗章电与磁第1磁现象磁场第2节电⽣磁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第4节电动机第5节磁⽣电第⼆⼗⼀章信息的传递第1节现代顺风⽿——电话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第⼆⼗⼆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第3节太阳能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章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磁场第2节电⽣磁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第4节电动机第5节磁⽣电第⼆⼗⼀章信息的传递第1节现代顺风⽿——电话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第⼆⼗⼆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第2节核能第3节太阳能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索引。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目录及各章节重、难点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目录及各章节重、难点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目录及各章节重、难点初中物理各章节重难点总结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本节主要内容包括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及使用方法,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理解速度的计算和速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难点在于对误差的理解和秒表的读数方法,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平均速度与速度平均值的区别,双耳效应和立体声的理解,不准确温度计的比例对应关系,水沸腾前后的气泡大小变化等。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本节重点是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和描述方法,以及速度、加速度、力等相关概念的理解。

难点在于对机械运动的描述方法的掌握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本节主要内容包括了解速度的快慢和加速度的大小,以及如何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

难点在于对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的理解和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方法的掌握。

第四节:测量本节重点是了解测量的概念和方法,以及误差的产生和控制方法。

难点在于对误差的理解和控制方法的掌握。

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本节主要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原因及传播条件,以及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各自的影响因素。

难点在于对声音传播条件的理解和声音特性的掌握。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本节重点是了解声音的频率、波长、声强等特性,以及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难点在于对声音特性的掌握。

第三节:声的利用本节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声音的利用和应用,如声波测距、声纳等。

难点在于对声音利用的掌握。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本节重点是了解噪声的定义及等级,以及控制噪声的方法。

难点在于对噪声的定义和控制方法的掌握。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本节主要内容包括了解温度的概念及常用单位,以及温度计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

难点在于对温度概念的理解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的掌握。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本节重点是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及能量变化,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等。

难点在于对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和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的掌握。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目录表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目录表

第 1节 第 2节 第 3节 第 4节
质量 密度 测量物质的密度 密度与社会生活
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 第 2 节 弹力 第 3 节 重力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牛顿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 摩擦力
第九章 压强
八年级 (下册 )
第 1 节 压强 第 2 节 液体的压强 第 3 节 大气压强 第 4 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第二十章 电与磁
第 1 节 磁现象 磁场 第 2 节 电生磁 第 3 节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第 4 节 电动机 第 5 节 磁生电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第 1 节 现代顺风耳──电话 第 2 节 电磁波的海洋 第 3 节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第 4 节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 光现象
八年级 (上册 )
第 1 节 光的直线传播 第 2 节 光的反射 第 3 节 平面镜成像 第 4 节 光的折射 第 5 节 光的色散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 1 节 透镜 第 2 节 生活中的透镜 第 3 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 4 节 眼睛和眼镜 第 5 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 1 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 2 节 欧姆定律 第 3 节 电阻的测量 第 4 节 欧姆定律在串、 并联电路中的 应用
第十八章 电功率
第 1 节 电能 电功 第 2 节 电功率 第 3 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第 4 节 焦耳定律
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
第 1 节 家庭电路 第 2 节 家庭电路中电流一章 机械运动
第 1 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 2 节 运动的描述 第 3 节 运动的快慢 第 4 节 测量平均速度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新课标重点难点概括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新课标重点难点概括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初步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

(3)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2.过程与方法:在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的过程中,体会科学家探究物质微观结构过程中采用的物理模型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

●重点:能描述固液气三物态的基本特征,了解固液气三物态微观的分子排列。

●难点:学生对物质世界从宏观到微观尺度的了解●教具:一块冰糖、废旧的玻璃杯、原子结构模型、水、形状不同的杯子等第二节质量两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单位及单位换算。

(2)知道质量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且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状态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了解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通过实际操作,初步掌握一种天平(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4)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在天平的使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天平的使用操作的兴趣,在使用操作天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素养。

●重点:天平的使用●难点:天平的使用●教具:教师演示用具:铁锤,铁钉,钢尺,钢钉,托盘天平1台、砝码1盒,盒塑料瓶,剪刀,白糖,水,小烧杯。

第三节密度两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一定;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

(3)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并用来鉴别物质,会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不能直接测量的体积。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引入密度概念的过程中,体会利用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初中物理各章节重难点提纲

初中物理各章节重难点提纲

初中物理各章节重难点提纲篇一:初中物理章节知识提纲八年级上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是什么?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它能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中传播吗? 2.有哪些实验可以说明上述问题?3.你知道声源、声波、声速、声能的概念吗?4.跑步比赛时听到枪声后计时,记录的成绩有什么偏差?二、声音的特征5.你知道响度、振幅、音调、频率等概念吗?6.声音的三要素是哪些?它们分别由什么决定?有什么实验可作为依据? 7.你会辨别响度、音调、音色吗?举些事例三、令人厌烦的噪声8.乐音和噪声有什么区别?9.控制噪声有哪三种方法?分别举例说明四、人耳听不见的声音10.超声波有什么特征?分别有哪些应用? 11.次声波有什么特征?分别有哪些应用? 12.如何比较棉布和泡沫塑料的隔声性能?第二章物态变化一、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1.水的三种状态分别有哪些具体表现?2.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什么?0℃和100℃分别怎样规定?3.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计?二、汽化和液化4.你知道汽化、蒸发、沸腾、沸点、液化等概念吗? 5.蒸发和沸腾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6.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分别有什么现象? 7.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条件是什么? 8.使气体液化有什么方法?举例说明三、熔化和凝固9.你知道熔化、凝固、晶体、非晶体、熔点、凝固点的概念吗?10.一冰块温度为—10℃,对它均匀加热,直到变成温水,整个过程中有什么现象?四、升华和凝华11.什么是升华?有哪些具体现象? 12.什么是凝华?有哪些具体现象?五、水循环13.你能用图表示出物质的三种状态、六种物态变化和吸放热之间的对应关系吗? 14.云、雨、露、雾、霜、雪、雹、“白气”等分别是怎样形成的?第三章光现象一、光色彩颜色1.什么是光源?怎样分类?你会鉴别吗? 2.怎样做能分解太阳光?二、人眼看不见的光3.你能看见红外线吗?它有什么特征?有什么应用? 4.你能看见紫外线吗?它有什么特征?有什么应用?三、光的直线传播5.光的直线传播需要条件吗?有哪些具体现象?6.你能作图说明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和日食现象吗?7.光的速度有多大?1光年是什么意思?四、平面镜8.平面镜成像有哪几个特点?你能用对称法作图说明吗?9.怎样用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0.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看作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有什么具体应用?五、光的反射11.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12.人眼是怎样观察到平面镜成像的?作图说明13.漫反射和镜面反射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你会判别两种反射吗? 14.你会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吗?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一、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有什么规律?2.作图:光从水中射出水面、光通过玻璃砖、光通过三棱镜3.为什么“潭清疑水浅”?二、透镜4.怎样区别凸透镜和凹透镜?5.你会作图表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吗? 6.凸透镜和凹透镜分别对光有什么作用?作图说明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7.你能用表格和作图两种方式来表示凸透镜成像规律吗?8.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器材、步骤9.在探究实验中,一小组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可能原因有哪些?四、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10.对比眼睛和照相机,你有什么发现?11.远视眼和近视眼分别有什么表现?产生原因是什么?怎样矫正?五、望远镜与显微镜 12.望远镜有什么作用?13.显微镜有什么作用?第五章物体的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有哪些?怎样换算?2.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怎样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3.时间的单位有哪些?怎样换算?二、速度4.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5.速度有哪些常用单位?你能写出换算过程吗?三、直线运动6.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用路程—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分别画出来。

完整word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部22章),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部22章),推荐文档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目录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二章声现象第三章物态变化第四章光现象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六章质量和密度第七章力第八章运动和力第九章压强第十章浮力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十三章内能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十八章电功率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二十章电与磁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及综合知识16第一章机械运动1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2 、33 、44556788889101111121313141415一是“看”,三看,看零刻度线,看量程(测量范围),看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决定测量的准确程度)。

二是“放”,正确放置刻度尺,刻度尺要放正,不能歪斜,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侧边保持平行,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三是“读”,读书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与尺面垂直,不能斜视。

除准确读出分度值的数值(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估读值)。

四是“记”,记录测量结果并应注明单位。

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读值+单位2、测量误差与测量错误不同点。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一是产生原因不同。

误差是由于使用仪器不精确、测量方法粗略、环境因素对测量仪器的影响等客观因素,加上观察者估读时的偏差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而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测量方法错误、读数时粗心大意等造成的。

二是测量误差无法避免,而测量错误是不该发生的,可以避免。

三是由误差的数据比较接近真实值,而错误的数据远远偏离真实值。

3、降低测量误差的方法有哪些?一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二是选用精确度更高密的测量仪器;三是采用更合理的实验方法。

4、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一是化曲为直法。

将无伸缩性的软线与待测曲线重合,然后把软线拉直,再用刻度尺进行测量。

二是滚轮法。

用一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较长的直线或曲线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待测线的长度就是圈数与滚轮周长的乘积。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第一单元力和运动第一章力及其作用- 1. 力的概念和种类- 2. 力的作用和效果- 3. 力的合成与分解第二章运动及描述运动的基本量- 1. 运动的描述- 2. 速度和加速度- 3. 平抛运动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1. 牛顿第一定律- 2. 牛顿第二定律- 3. 牛顿第三定律第二单元声与光第四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 声音的产生- 2. 声音的传播速度- 3. 声音的特性第五章光的特性和传播- 1. 光的反射- 2. 光的折射- 3. 光的色散第六章光能的转化和利用- 1. 光的吸收与反射- 2. 光能的利用第三单元电与磁第七章电学基础知识- 1. 常用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串联和并联电路- 3. 电流和电压第八章磁学基础知识- 1. 磁性材料和磁场- 2. 磁场的基本特征- 3. 磁场的产生和作用第九章电能的转化和利用- 1. 电能的转化- 2. 静电与静电应用第四单元变化与发展第十章物体的变化和运动- 1. 物体的变化过程- 2. 物体的周期性运动- 3. 物体的非周期性运动第十一章社会科学技术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1. 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 2. 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 3.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第十二章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科技进展- 1. 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科技进展及其影响- 2. 未来科技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的影响以上为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的目录,共计12个章节分为4个单元。

每个章节都包含若干小节,全书内容涵盖了物理的基础知识和应用,以及物理与其他科学领域的关系和发展的历程。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与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与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与知识点初中物理教材目录与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误差第2节运动的描述机械运动、参照物第3节运动的快慢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速第2节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第3节声的利用声音与信息、声音与能量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来源、噪声的等级与危害、噪声的控制第三章物变态化第1节温度温度计、摄氏温度、温度计的使用、体温计第2节熔化和凝固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熔点和凝固点、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第3节汽化和液化沸腾、蒸发、液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的传播速度第2节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光路的可逆性、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第3节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虚像、平面镜的应用第4节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生活中的折射第5节光的色散色散、色光的混合、看不见的光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透镜对光的作用、焦点和焦距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实像和虚像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4节眼睛和眼镜眼睛、近视及矫正、远视及矫正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显微镜、望远镜、探索宇宙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质量、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第2节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量筒的使用、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密度与温度、密度与物质鉴别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第1节力力、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和示意图、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第2节弹力弹力、弹簧测力计第3节重力重力的大小、重力的方向、重心第八章运动和力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第2节二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第3节摩擦力摩擦力、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第九章压强第1节压强压强、怎样改变压强第2节液体的压强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大小、连通器第3节大气压强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测量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飞机的升力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浮力、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的灵感、浮力的大小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物体的沉浮条件、浮力的应用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力学中的功、功的计算、第2节功率第3节动能和势能动能、势能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机械能及其转化、水能和风能的利用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生活中的杠杆第2节滑轮定滑轮和动滑轮、滑轮组第3节机械效率有用功和额外功、机械效率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三章热和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物质的构成、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第2节内能内能、物体内能的改变第3节比热容比热容、热量的计算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1节热机热机、汽油机、采油机第2节热机效率燃料的热值、热机的效率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能量的转化、能量守恒定律第十五电流和电路第1节两种电荷两种电荷、原子及其结构、导体和绝缘体第2节电流和电路电流、电路的构成、电路图、电路状态第3节串联和并联串联和并联、连接串联和并联、生活中的电路第4节电流的测量电流的强弱、电流的测量、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1节电压电压、电压的测量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第3节电阻电阻、电阻的影响因素第4节变阻器变阻器、变阻器的应用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第2节欧姆定律第3节电阻的测量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电功电能、电能的计量、电功第2节电功率电功率、千瓦时的来历、额定电压与功率、电功率的测量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第4节焦耳定律电流的热效应、焦耳定律、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1节家庭电路家庭电路的组成、火线和零线、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总功率、短路、保险丝的作用第3节安全用电电压越高越危险、常见的触电事故、安全用电原则、注意防雷第二十章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磁场磁现象、磁场、地磁场第2节电生磁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安培定则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电磁铁、电磁铁的磁性、电磁继电器第4节电动机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电动机的基本构造第5节磁生电什么情况下产生电、发电机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电话交换机、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电磁波如何产生、电磁波的传播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受、电视的发射和接收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人类利用能源的历程、21世纪的能源趋势第2节核能核能、裂变、聚变第3节太阳能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能量转移与转化的方向性、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全)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全)

新人教版八年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2节运动的描述第3节运动的快慢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2节声音的特性第3节声的利用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第三章物变态化第1节温度第2节熔化和凝固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第2节光的反射第3节平面镜成像第4节光的折射第5节光的色散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4节眼睛和眼镜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第2节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第1节力第2节弹力第3节重力第八章运动和力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2节第2节二力平衡第3节第3节摩擦力第九章压强第1节压强第2节液体的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第2节功率第3节动能和势能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第2节滑轮第3节机械效率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热和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第2节内能第3节比热容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1节内能的利用第2节热机第3节热机效率第十五电流和电路第1节电荷摩擦起电第2节电流和电路第3节串联和并联第4节电流的强弱第5节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1节电压第2节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第3节电阻第4节变阻器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第2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第3节电阻的测量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第2节电功率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第4节焦耳定律及其应用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1节家庭电路第2节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第3节安全用电第二十章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磁场第2节电生磁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第4节电动机第5节磁生电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家族第2节核能第3节太阳能第4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5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难点总结(分章节编排)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难点总结(分章节编排)

八年级物理下册难点总结第七章力画力的示意图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具体的画法是:①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除压力外,其他力的作用下点都可以画在物体的正中间;②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③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中标出力的大小。

第八章运动和力受力分析①重力的分析: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就是重力,而我们常见的物体一般都是在地面附近,所以我们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首先应考虑它要受重力并且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大小等于mg,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

但物体所受重力不等于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与物体间的质量、距离有关;而重力只与质量有关。

②弹力的分析(1)弹力是一种接触力,即产生弹力的两个物体一定要相互接触,但接触不一定都有弹力,还必须发生相互挤压而产生弹性形变。

如图(a)中的物体静止在墙角,是否受到墙对它的弹力呢?假设把墙面移开,物体仍然保持现状则不受弹力。

也可以根据前面所说的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确定受力情况,假设物体受到墙面水平向右的弹力,则它还受水平向左的另一个力与之平衡(因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应受平衡力的作用),而这“另一个力”是不存在的,所以它不受墙面对它的弹力。

(2)如图(b)所示的小球是否受墙对它的弹力呢?也可以这样分析:假设撤去墙面,小球能否维持现状呢?显然不难想象,撤去墙面后,小球要向左摆动,所以当墙面存在时,小球受墙面对它的弹力。

③摩擦力的分析摩擦力的分析可以说对初中生来说是最为抽象难的,因而初学者往往感到很困难。

图(a)图(b)根据摩擦力的定义,产生摩擦力必满足:(1)两物体接触且有挤压;(2)接触面不光滑;(3)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有摩擦力。

摩擦力分为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一般情况只要接触面粗糙且研究对象在其表面上滑动或滚动,就较容易地判断出滑动下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十 六 章: 电 压 电 阻
第 十 七 章: 欧 姆 定 律
第 十 八 章: 电 功
第三节:串联和并联
第四节:电流的测量
第五节:串、并联电 路中电流的规律 第一节:电压
第二节:串、并联电 路中电压的规律 第三节:电阻
第四节:变阻器
第一节:电流与电压 和电阻的关系 第二节:欧姆定律
第三节:电阻的测量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第二节:二力平衡
第三节:摩擦力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理解 2、物体的惯性 1、二力平衡的条件 2、二力平衡与牛顿第一定律的联 系 1、摩擦力概念 2、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 素
物体的惯性 摩擦力的方向问题
第 九 章: 压 强
第 十 章: 浮 力
第一节:压强
第二节:液体的压强
1、串联:I=I1=I2=I3=… 2、并联:I=I1+I2+I3+ 1、对电压的理解、电压的单位及
对电压及电压表的理解
单位换算、电压表的符号
3、会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1、串联:U=U1+U2+U3
2、并联:U=U1=U2=U3
1、对电阻的理解、电阻的单位及
单位换算
2、电阻的影响因素:材料,长度、
横截面积、温度
1、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原理
滑动变阻器对电路的影响
2、滑动变阻器的符号
3、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使用方法
1、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
2、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性,与电流电压无关
3、实验操作重点掌握
1、欧姆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和变 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形式
2、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3 关于欧姆定律的相关计算
Hale Waihona Puke 天平的使用方法 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八年级 下册

第 七 章: 力

第一节:力
第二节:弹力 第三节:重力
重点
难点
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使用
自制弹簧测力计(课外)
1、重力的概念、大小及方向 2、探究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实验
第 八 章: 运 动 和 力
第三节:声的利用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 和控制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1、噪声的定义及等级 2、控制噪声的方法
第一节:温度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第一节:光的直线传 播 第二节:光的反射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第四节:光的折射
温度的概念及常用单位 温度计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 1、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及能量变化 2、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3、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 1、汽化和液化的定义及能量变化 2、汽化的分类、液化的两种方式
第四节:欧姆定律在 串、并联电路中的应 用 第一节:电能 电功
第二节:电功率
第三节:测量小灯泡
1、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串联和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并联
电路图和实物图的转化
2、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3、根据实物图绘制电路图
4、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1、对电流的理解、电流的单位及
单位换算、电流表的符号
3、会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对影响液体压强因素中 深度的理解
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 测浮力的四种方法
第 十 一 章: 功 和 机 械 能
第一节:功 第二节:功率 第三节:动能和势能
第四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第 十 二 章: 简 单 机 械
第一节:杠杆 第二节:滑轮 第三节:机械效率
1、功的概念及做功的必要因素 2、功的单位、公式及计算 1、功率的物理意义 2、功率的计算公式、单位
1、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及能量变化
1、光源的认识和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 2、光直线传播的例子、光速 1、光的反射定律及应用(作图) 2、光的反射与漫反射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实虚像的辨别 3、平面镜成像与光的反射作图的结合考 查 1、光的折射条件 2、光的折射定律及应用(作图) 3、常见光的折射现象的解释
透明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三条典型光路绘图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及 应用 近、远视眼的产生原因及 矫正方法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 构和简单原理(非中考重 点)
第 六 章: 质 量 和 密 度
第一节:质量 第二节:密度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 密度
第四节:密度与社会 生活
1、质量的概念、单位及单位换算 2、质量的性质及测量 1、密度的定义、公式及单位 2、密度公式的应用 1、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和不规则形状 固体的体积 2、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密度和液体密 度 1、了解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密度随温度 变化关系 2、密度与物质的鉴别
分子运动与颗粒物运动的 区别
对比热容的理解
第 1 节:热机 第二节:热机效率
第三节:能量的转化 与守恒
1、热机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2、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 1、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2、热值的概念、单位 3、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1、能量的转化与转移 2、能量守恒定律
飞轮转速与做功次数的关 系
第一节:两种电荷 第二节:电流和电路
1、起电的两种方式
摩擦起电的理解
2、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电荷量: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多
少,单位库仑(C)
4、原子的结构
5、导体和绝缘体
1、电流的成因:电荷做定向移动 电流的形成原因的理解
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正电荷移动方向;
在电路中,从正极出经过用电器
回到负极
3、电路的组成和分类
4、电学元件符号记忆
能源的分类识记 核聚变、核裂变的过程
杠杆的作图
滑轮组的绕线方法及省 力特点
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种 个物理量的相互转换求 法
第 十 三 章: 内 能
第 十 四 章: 内 能 的 利 用
第 十 五 章: 电 流 和 电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第二节:内能 第三节:比热容
九年级 全册
1、物质的组成 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 3、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热运 动与温度的关系 1、内能的概念,影响物体内能大 小的因素 2、热传递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是 等效的,热量的概念引出 1、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单位 2、利用比热容的有关知识解释生 活中有关现象 3、热量的计算
1、伏安法测电阻的含义和原理
2、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
3、实验步骤
4、实验结论分析
1、串并联电路里欧姆定律的计算 电路故障分析
2、电路故障分析
3、动态电路分析
1、电能的认识和能量的转化
2、电能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电能表的认识及使用、用电能
表测量电功、计算电费
1、电功和电功率的定义和区别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
对换向器的理解(非中考 重点) 对交流电的理解(非中考 重点)
信号传播过程
信 息 的 传 递
第 二 十 二 章: 能 源 与 可 持 续 发 展
第三节:广播、电视 和移动通信
第四节:越来越宽的 信息之路 第一节:能源 第二节:核能 第三节:太阳能 第四节:能源与可持 续发展
1、了解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 接收 2、了解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3、了解移动电话 了解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 通信、网络通信 能源以及能源的种类 核聚变、核裂变 太阳能的利用 能源可持续发展
什么是机械运动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 选择参照物 1、速度的计算 2、速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平均速度与速度平均值的 区别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 度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 和传播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 声音的产生原因及传播条件 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各自的影响因素
双耳效应和立体声的理解
初中物理各章节重难点总结
八年级 上册


重点
难点
第 一 章: 机 械 运 动
第 二 章: 声 现 象
第 三 章: 物 态 变 化
第 四 章: 光 现 象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 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及使用方法
的测量
2、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对误差的理解和秒表的读 数方法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1、通过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 能。 2、引导学生探究影响动能和势能 大小的因素。 1、机械能的定义 2、机械能的转化、守恒条件
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
1、杠杆的定义及五要素 2、杠杆的种类及应用 3、杠杆力与力臂的作图 1、滑轮的种类及各自的特点 2、滑轮组的绕线方法 3、滑轮组的特点 1、三种功的定义 2、机械效率的计算
第二节:家庭电路中 电流过大的原因 第三节:安全用电 第一节:磁现象 磁场
第二节:电生磁 第三节:电磁铁 电磁 继电器
1、电流的热效应:电能生热 2、探究影响电热的因素: I,R,t 3、焦耳定律 Q=I2RT 4、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1、家庭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法 2、家庭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3、测电笔的构造和作用 4、三孔插座和漏电保护器 1、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几个原 因及对家庭电路造成的影响 2、保险丝的原理、材料 1、安全用电常识 2、触电类型 1、磁性、磁体的定义和分类 2、磁极的种类及相互作用 3、磁化 4、磁场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5、磁场的方向、磁感线的画法 1、奥斯特实验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3、安培定则 1、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3、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

3、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
1、伏安法测电功率的原理:P=UI

第 十 九 章: 生 活 用 电
第 二 十 章: 电 与 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