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产运作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名词解释

生产运作管理名词解释
生产运作管理名词解释
1. 生产运作管理(Production Operations Management):生产运作管理是指利用经济有效的方法,对生产及运营过程中的资源,活动与手段进行统筹规划,以实现有效的生产过程和系统性管理,从而实现最大的生产效益的管理实践。
2. 生产系统(Production System):生产系统是一组相互关联的部件和程序,用于转换原材料、完成工艺步骤、质量控制、流程控制、生产计划和库存管理等,从而实现有效生产的综合系统。
3. 运营管理(Operations Management):运营管理包括所有在企业中管理生产运作的过程,以实现最大的效率和最少的浪费。
它是通过为企业带来可持续增长、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竞争力的,能够满足需求的,并且有效的生产运作管理实践。
4. 流程控制(Process Control):流程控制是指对生产工艺步骤进行实施规范或手段,以确保生产中的参数按照规定的标准来实现精确控制和调整,确保生产的高效运行和质量的稳定性。
5. 生产计划(Production Planning):生产计划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实际的生产能力、市场营销等因素确定生产的计划,它主要包括资源调配、工艺安排、生产设备选择以及原材料购置等,以实现生产的最大效率。
- 1 -。
1.《生产运作管理》第一章-概论

工业社会:制造业
后工业社会:服务业
▪ 服务业兴起的过程
农业
▪ 服务业的兴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
自给自足
开始有剩余产品、剩余劳动力
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生产力发
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工业
劳动生产率提高 产生剩余劳动力
▪ 人类最终是实现共产主义,生活 质量高、生产水平高、有崇高的 信仰和人生价值的目标追求。所
▪ 2.现代生产运作管理主要特征
▪ (1)生产经营一体化
▪ (2)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在生产运作中广泛应用 ▪ (3)多品种生产、快速响应与灵活应变 ▪ (4)人本管理与不断创新 ▪ (5)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
▪ 六、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 ▪ 1.节能减排:节约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 ▪ 原因: ▪ (1)全球气候环境影响 ▪ (2)企业能源成本加大 ▪ 意义: ▪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 (5)管理工作专业化原理 ▪ (6)管理控制例外原理
▪ 2.福特的大量生产方式
▪ 福特首先提出“3S”:
▪ 标准化(standardization)、简单化(simplification)、专门化(specialization) ▪ 目标是对汽车零部件进行标准化,使不同汽车使用的通用零部件具有完全的互 换性。另外将传送带装配线应用到车间流水线,提高生产效率。 ▪ 3.吉尔布雷斯:动作研究之父,提出动作经济原理。
组织基本职能
供应 商
生产
生产 部门
理财
营销
消费 者
银行
内部各 部门
第一节 生产的基本概念
二、生产的概念 1.生产的定义:生产就是制造出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过程。 2.企业生产系统
生产运作管理考试题

生产运作管理考试题一、选择题1. 生产运作管理的主要目标是()。
A. 降低成本B. 提高生产效率C. 满足客户需求D. 所有以上选项2. 在生产运作管理中,以下哪个不是生产流程的类型?A. 作业车间B. 批量生产C. 连续生产D. 项目管理3. 以下哪项不是生产运作管理中的常用工具?A. SWOT分析B. JIT(准时制生产)C. 5S方法D. 平衡计分卡4. 质量管理中的PDCA循环包括()。
A. 计划、执行、检查、行动B. 计划、执行、评估、调整C. 预测、决策、控制、评估D. 准备、部署、检查、改进5.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目标是()。
A. 降低库存成本B. 缩短生产周期C. 提高整体供应链效率D. 增加销售量二、填空题1. 生产运作管理是指对生产过程的______、组织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的生产目标。
2. 在生产运作中,______是指生产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包括原材料的采购、加工、组装、测试和包装等。
3. JIT生产方式强调的是生产过程中的______和______,以减少浪费和提高效率。
4. 供应链管理中,______是指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协调。
5. 质量管理中,六西格玛是一种旨在减少过程中的______和提高质量水平的管理方法。
三、简答题1. 请简述生产运作管理中的精益生产概念及其主要原则。
2. 描述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并提出减少该效应的策略。
3. 阐述全面质量管理(TQM)的核心理念及其对组织的意义。
四、论述题1. 论述生产运作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分析生产运作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3. 探讨信息技术在生产运作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带来的变革。
五、案例分析题某电子产品制造公司面临着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
公司管理层意识到,为了保持竞争力,必须改进其生产运作管理。
请根据以下情况,分析该公司可能需要采取的生产运作管理策略,并讨论这些策略如何帮助公司提高生产效率和满足客户需求。
生产运营1运作管理概论

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任务
目标: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把正确的产品以正确的价格传递给正确的人 管好运营过程 管好运营系统
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问题
产出要素管理:质量、成本、交货期、服务 资源要素管理:人员、设备、物料、信息等 环境要素管理: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生产系统生命周期的关键问题
生命周期是指系统从诞生、发展、成熟到修正/停止的不同阶段构成的一个时间循环。 系统诞生—公司目标/运作策略,项目建立等 系统设计—产品设计与工艺选择,质量方针、能力计划,设施布局,生产方式,供应链等 系统运作—运作效率,质量控制,作业排序, 作业测定,采购与库存管理等 系统修正—流程再造,企业再造,商业模式再造等 系统停运--?
7.管理的概念
7-2职能说 POLC
Henri Fayol 1841-1925
7-3决策说
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1978
"for his pioneering research into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within economic organizations"
运作管理发展史
--1880: 早期概念early concepts Labor specialization, Smith, Babbage Standardized parts, interchangeable parts, Whitney
1723-1790
1791-1871
“一个人抽铁丝,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尖铁丝的一端,一个人磨另一端。磨出一个圆头需要两到三种不同的操作,安装上源头又是一种操作,以及涂色、包装等。这样一枚针的制造要经过18道工序。在有的工厂里,每道工序都由不同的人完成,而有的小厂中可能会有工人身兼两三种操作。我曾经访问过一个只有10个工人的小工厂…他们工作努力,所以一天可以制造12磅的针,以平均每磅4000枚计算,10个人每天就能做出48000枚针,平均每个工人每天可以制作出4800枚针。但是如果他们都是独立完成所有工作,他们中没有一个人一天能制作出20枚针,也许一枚都不行。” (资料来源:亚当·斯密(1922)《国富论》)
简述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

简述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一个涵盖广泛的领域,它涉及到企业内部所有与生产和运作相关的方面。
本文将对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的介绍。
一、概述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一个全面的概念,它包括了企业内部所有与生产和运作相关的方面。
它涉及到企业内部所有流程、系统和人员等各个方面,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等。
二、生产管理1. 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情况,制定出一份合理的生产计划。
在制定计划时需要考虑到原材料采购、设备维护保养、人员安排等因素。
2. 生产过程控制生产过程控制是指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
它包括了原材料采购、加工流程控制、产品检验等环节。
通过对每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并且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3. 生产成本控制在进行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
这包括了原材料采购、生产设备维护保养、人员工资等方面。
通过对成本的控制,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三、运作管理1.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指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有效地管理。
它包括了供应商选择、采购流程、库存管理等方面。
通过对整个供应链进行优化,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2. 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是指对整个物流过程进行有效地管理。
它包括了订单处理、仓库管理、配送等方面。
通过对物流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企业效率,并且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3.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指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地控制。
它包括了原材料选择、生产过程监控、产品检验等环节。
通过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关,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并且降低售后服务成本。
四、总结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它涉及到企业内部所有与生产和运作相关的方面。
在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以达到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等目标。
生产运作管理-第1章-生产运作管理概论

所得税”,贫富差别就会缩小,基尼系数就会降低。
• 单纯压缩“供应侧”的产能并不能解决供需失调问题,应该从供需协调的角度同时考虑“供应侧”和 “需求侧”。
• 1.3.3 如何实现供需协调
• 扩大内需、投资和外贸是拉动经济的“三架马车”,其中满足国内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是根本,只有它才是促进经济良性循环的主动力,投资和外贸最终还是为了满足居民的消费。 • 投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铁路、桥梁、通讯设施的建设,是发展经济必不可少的,但也要 与当时的需求相适应。 • • 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就不需要那么多钢材和水泥。 外贸是国家之间一种互利的经济行为,将本国有优势的产品卖到其他国家,换取外汇再从国外购买自 己需要的产品,以满足人民的需要。外贸不是为赚取外汇,而是要买回本国人民所需的物品;外贸不 是援助,应该是互利的。
• • •
讨论: 1、生产运作管理的意义。 2、让学生提出他们对这门课的想法。
思考
• • 1、结合未来工作岗位的特点,思考生产运作管理的作用。 2、举例说明生产运作过程管理。
1.2 生产运作的分类
1.2.1 产品生产
• 1.连续性生产与离散性生产 • 连续性生产又称为流程式,如化工、炼油、 • 2.备货型生产与订货型生产 • 备货型:没接到订单 • 订货型:按用户特定的要求进行生产。如
(5)顾客是否参与:顾客参与,顾客不参与
(6)劳动密集程度与顾客接触程度:大量资本密集服务、专业资 本密集服务、大量劳动密集服务、专业劳动密集服务
生产运作管理的概念

生产运作管理的概念一、概念介绍生产运作管理(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简称POM)是指企业在生产和运作过程中,通过有效的组织、计划、协调和控制等手段,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效率提升的一种管理模式。
其核心目标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主要内容1. 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计划与控制是POM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包括了对生产流程进行规划和安排,以及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
其中包括了对原材料采购、产品加工、库存管理等环节的全面把握,并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确保整个生产过程能够按照预期顺利进行。
2.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POM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它包括了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把握,并通过各种手段来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其中包括了对原材料采购、产品加工、成品检验等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并建立完善的质量反馈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
3. 生产效率提升生产效率提升是POM的主要目标之一。
它包括了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和改进,以达到最大化生产效益的目的。
其中包括了对生产流程进行分析和优化、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激励等措施。
4. 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POM中重要的一部分。
它包括了对库存水平进行科学控制,以确保企业能够在不影响正常生产运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库存成本。
其中包括了对库存量、种类、周期等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并通过科学方法来确定最佳库存水平。
5.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POM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它包括了对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关系的建立与维护,以及对物流过程进行全面把握和优化。
其中包括了对采购过程、物流运输、仓储管理等环节进行全面规划和控制,并通过建立完善的供应链信息系统来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
三、实施步骤1. 建立团队实施POM需要一个专业的团队来负责规划、执行和监督。
这个团队应该由各个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包括生产、物流、质量等方面的专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总结6篇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总结6篇第1篇示例: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总结一、引言生产与运作管理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关注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协调生产与运作活动,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生产与运作管理涉及到生产计划、生产过程控制、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等诸多方面,是企业顺利运作的关键。
本文将对生产与运作管理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二、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1.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定义生产与运作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最佳的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1. 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情况,确定生产目标、生产周期、生产量和生产计划方案的过程。
生产计划的编制需要考虑市场需求的变化、资源供给的情况、生产设备的利用率等因素,以确保生产活动顺利进行。
2. 生产过程控制生产过程控制是指企业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活动进行监控和调控,以确保生产活动按照预定的计划顺利进行。
生产过程控制需要对生产设备、人力资源、原材料等进行有效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确保产品质量。
3. 物料管理物料管理是指企业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采购、储存、运输和利用等活动进行管理。
物料管理需要确保原材料供应充足、储存条件良好、运输顺畅,以满足生产需求,降低库存成本。
4.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和提升的管理活动。
质量管理包括质量标准的制定、质量检测的进行、质量问题的解决等内容,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客户需求。
5.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指企业对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和管理,以优化整个供应链的运作。
供应链管理需要有效地协调供应商、生产商和分销商之间的关系,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
以下以某企业为例,对其生产与运作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加深对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理解。
某企业生产一种新型电子产品,但由于生产计划不合理,导致原材料库存过多,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不到位,产品质量不稳定;供应链管理不畅,导致订单交付延迟等问题。
(完整版)生产与运作管理知识点汇总

生产运作管理浓缩课件!第一章生产运作管理概述第一节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一、基本概念1、生产与运作管理(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是指对生产与运作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
2、生产与运作活动:是指“投入——变换——产出”的过程,即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变换,使其价值增值,最后以某种形式产出供给给社会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组织通过获取和利用各种资源向社会提供有用产品的过程。
二、生产运作管理的地位企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企业管理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是有许多子系统组成的。
生产管理作为一个子系统,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处于什么地位,主要从它和其它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上来考察。
生产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新产品开发、成本、质量、交货期四大竞争优势都与生产管理状况密切相关。
这四个基本要素无不取决于生产管理的方式和效率。
企业管理工作的内容很多,基本上可分为:经营管理和生产管理两大部分。
经营管理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主要解决企业的生产技术经济活动问题,使企业同外部环境取得动态平衡;而生产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系统的管理,主要解决企业内部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最优组合问题。
所以二者的联系表现为:经营管理是生产管理的先导,生产管理是经营管理的基础。
三、生产与运作管理学的发展自从泰罗的科学管理诞生以来,人们对企业管理的研究逐步由经验走向科学化。
第一阶段:生产管理学人们最初对上述变换过过程的研究主要限于有形产品变换过程的研究,即对生产制造过程的研究。
从研究方法上来说,也没有把它看作上述的“投入——变换——产出”的过程来研究,而主要是研究有形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的组织、计划与控制。
所以当时该学科被称为“生产管理学”。
第二阶段:生产与运作概念的形成(1)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以及社会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人们除了对各种有形产品的需求之外,对有形产品之后的相关服务的需求也逐渐提高。
(2)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原来附属于生产过程的一些业务,服务过程相继分离并独立出来,形成后来的流通、零售、金融、房地产等服务行业,使社会第三产业比重越来越大。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笔记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1.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按照市场需求和企业经营目标,进行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活动。
它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果和市场竞争力。
内容:包括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改进,具体涵盖产品和服务的选择、生产运作系统布局、质量管控、成本控制以及生产过程的规划与控制。
目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2.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从手工作坊到工业革命,再到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逐步形成了科学管理体系。
产生背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的生产方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促进了生产运作管理理论的发展。
发展过程: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到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再到丰田的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生产与运作管理不断适应时代变化,推动生产效率的提升。
现代特征: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强调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资源配置,实施精细化管理和绿色生产,以适应全球化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生产运作的分类根据产品形态和生产组织方式的不同,生产运作可以分为制造性生产和服务性生产。
制造性生产:指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将原材料转化为新产品的过程,如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组装等。
服务性生产:指不通过物质产品的转化,直接为顾客提供所需服务的过程,如餐饮服务、金融服务等。
4.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过程组织是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础,涉及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和时间组织两个方面。
空间组织:主要解决生产设施的布局问题,包括工厂布局、设备布置、工作站设置等,目的是实现高效、安全和舒适的工作环境。
时间组织:主要解决生产活动的时序安排问题,包括作业计划、流程控制、交货期管理等,目的是确保生产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第二章企业战略和生产与运作战略1.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概述基本概念:企业战略是企业为了实现其长期目标,通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析,制定的一系列行动计划。
生产运作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1. 引言生产运作管理是指在一个组织或企业中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生产过程,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确保产品质量,并满足客户需求的管理活动。
生产运作管理包括生产计划、生产调度、生产执行和生产监控等方面,对于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 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在制定生产策略的基础上,通过对市场需求、资源能力和供应链情况的分析,制定实际生产计划的过程。
一个有效的生产计划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需求管理:准确预测客户需求,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避免库存积压或生产不足的问题。
•资源优化: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确保生产能力的最大化利用。
•风险管理: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规避或应对。
3. 生产调度生产调度是将生产计划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和生产能力进行组织和安排的过程。
通过合理的生产调度,可以实现以下几个目标:•生产效率最大化:通过合理安排生产顺序,减少中断和闲置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生产周期控制:根据客户需求和产品特性,合理安排生产周期,确保及时交付。
•资源协调:对不同生产部门和工序进行协调,确保物料和设备的准时准备。
4. 生产执行生产执行是根据生产计划和生产调度的安排,实际进行生产活动的过程。
在生产执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质量控制: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进度监控:及时掌握生产进度,发现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避免延误。
•安全管理:加强对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员工的安全和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5. 生产监控生产监控是对生产活动进行实时的监控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生产监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数据收集:收集与生产相关的数据,包括生产数量、质量指标、设备状态等。
•数据分析: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的根源和趋势。
•持续改进: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并执行改进措施,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6. 总结生产运作管理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的管理活动,通过合理的生产计划、生产调度、生产执行和生产监控,可以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保证产品质量,以及满足客户需求。
生产运作管理

.简答题1.生产运作管理的定义,内容与目标。
答:定义: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它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与控制。
内容: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主要涉及生产计划、组织与控制三个方面。
计划方面解决生产什么,何时出产的问题。
组织方面解决如何合理组织生产要素,使有限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的问题。
控制方面解决如何保证按计划完成任务的问题,主要包括接受订货控制、投料控制、生产进度控制、库存控制和成本控制等。
目标: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的产品和(或)提供满意服务。
2.需求变化呈现什么样规律。
答:要组织好社会生产,最根本的是要做到能力与需求相匹配,需方通常有多个,而供方可能只有一个,也可能有多个凡有多个功放和多个需方,就会出现供方和供方的竞争、需方和需方的竞争。
需方之间竞争对供方有利,供方之间的竞争对需方有利。
当供不应求时,出现短缺,供方竞争弱化,需方之间竞争激化。
供不应求导致以下现象:供方地位提高,价格上涨,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降,产量增加,投机者出现,更多的供应商加入。
投机者出现使在供方与需方之间增加了更多的供需层次,使消费者承受更高的价格。
当供过于求时,供方之间的竞争激化,需方的竞争弱化。
供过于求导致以下现象:需方地位提高,价格下跌、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产量减少、回扣现象出现。
3.劳务性运作与制造性生产有哪些不同。
答:制造业以制造产品为特征,汽车、冰箱和电视机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服务业以提供劳务为特征,例如外科医生做检查,都只是某种行动,不一定提供有形物品。
当然,服务业也从事些制造性生产,只不过制造性生产处于从属地位。
由于制造是产品导向,服务是行动导向。
与制造性生产相比,纯服务性运作有以下特征:无形性、同步性、异质性、易逝性。
4.什么是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
答:企业战略是企业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在较长时间内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关系全局问题的谋划。
这种谋划包括企业的宗旨、目标、总体战略、经营战略和职能战略。
生产运作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运营活动进行系统性、计划性和协调性管理的过程和方法。
其主要任务是有效组织、计划和控制企业的生产运营活动,以满足市场需求和顾客需求,同时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产运作管理包括以下内容:
1.生产计划管理:根据市场需求、企业资源及生产能力,制定
合理的生产计划,以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生产流程管理: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避免浪费和损失。
3.库存管理:合理控制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库存水平,最
大程度地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减少资金压力。
4.质量管理:重视产品质量控制,采取有效的检验和质量管理
方法,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5.生产设备管理:合理规划生产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确保设备
正常运转,提高设备利用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6.人员管理:合理配置生产人员,规范员工纪律,提升员工素质,以确保生产运作的稳定进行。
通过科学有效的生产运作管理,可以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
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产运作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1. 简介生产运作管理是一项关键的业务管理活动,旨在确保企业能够高效地生产和交付产品或服务。
它涉及到规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与生产相关的活动,包括生产过程的设计、资源调配、生产计划制定、库存管理以及质量控制等。
一个有效的生产运作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供更好的产品质量,并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讨论生产运作管理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常见的工具和技术,以帮助企业改进其生产运作管理。
2. 生产运作管理原则2.1 顾客导向顾客导向是生产运作管理的核心原则之一。
企业应该对市场需求和顾客要求有充分的了解,并将其作为生产决策的主导因素。
通过与顾客密切合作,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趋势和顾客需求,并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资源配置。
2.2 连续改进生产运作管理要求企业进行持续的改进,并不断寻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机会。
通过引入现代化的技术和工艺,改进生产流程,优化资源利用率,企业可以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
2.3 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生产运作管理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企业需要合理规划库存水平,以确保及时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又不至于积压过多的库存。
通过合理的库存管理,企业可以减少库存资金占用和仓储成本,提高资金周转率。
2.4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生产运作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质量标准、建立质量检测程序和提供员工培训等。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并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 生产运作管理工具和技术3.1 产量规划产量规划是生产运作管理中用来确定产品产量和交付时间的一个重要工具。
通过合理规划产量,企业可以避免生产过剩或缺货的问题,并确保生产能够按时交付。
3.2 负荷平衡负荷平衡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合理分配资源,以最大化产出和利润。
通过合理安排产品生产顺序和资源分配,企业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和生产过程中的瓶颈。
3.3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指对供应链中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协调和管理,以确保产品顺利生产和交付。
1.生产运作管理概述

2、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
生产运作管理的主要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三 大类: 1.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 2.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 3.生产运作系统的维护与改进
生产与运作管理内容图
生产与运作管理
生产与运作系统设计 指生产的物质技术准 备工作和组织工作
生产与运作系统运行 指对产品生产的计划 工作和计划组织分配 工作
成批生产 大量生产
较多 较稳定 定期轮番 部分专用设 备部分专用 设备中 中 中 一般 大 稳定 重复生产 多数专用设备 专用设备 短 高 低 难
划分方法 (产量法)
按零件大小和产量划分生产类型
企业生产 年 产 量(件) 类型 重型产品 中型产品 轻型产品 (>15000kg) (>2000kg) (>100kg) 10 100 单件生产 5 小批生产 5~100 10~200 100~500 中批生产 100~300 200~500 500~5000 大批生产 300~1000 500~5000 5000~50000 大量生产 >1000 ﹥5000 ﹥50000
福特制五项标准化的主要内容
1、产品标准化,即减少产品的类型,提高产量,以便
实行大量流水生产。 2、零件规格化,统一规格,提高零件的互换性和通用 性,加大产量,便于修理,增加产品的销路,提高企 业的盈利水平。 3、工厂专业化,把不同的零件分给专业的工厂或车间 制造,以加大批量,改进质量,发展新技术,提高效 率。 4、作业专业化,将复杂作业划分为简单作业,各种工 人反复地进行同一种单调的作业,以提高效率,并可 以用非熟练工人,以降低人工成本。 5、机器及工具的专门化。
生产与运作系统维护与改进 指产品的改进、加工方法的 改进、操作方法的改进、生 产组织方式的改进
《生产与运作管理》章节笔记

《生产与运作管理》章节笔记第一章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一、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1. 定义:生产与运作管理(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POM)是指对企业生产与运作活动进行系统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有效地利用资源,实现产品和服务的高效、低成本、高质量生产,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管理活动。
2. 范围:生产与运作管理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装配、质量控制、库存管理、物流配送直至产品售后服务的一系列过程。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设计管理:包括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的管理。
- 生产规划:确定生产规模、工厂布局、生产能力等。
- 生产控制:监控生产进度,调整生产计划,确保生产目标的实现。
- 设备管理:设备的选购、使用、维护和更新。
- 物料管理:原材料的采购、储存、配送和使用。
- 质量管理:确保产品和服务满足既定的质量标准。
- 人力资源管理:生产员工的招聘、培训、绩效评估等。
- 成本管理:控制生产成本,提高成本效益。
- 环境与安全管理:确保生产活动符合环保法规,预防安全事故。
3. 重要性: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企业运营的核心环节,其重要性体现在:- 效率提升: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
- 成本控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价格竞争力。
- 质量保障: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
- 市场响应: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需求。
- 竞争优势:通过有效的生产与运作管理,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生产与运作管理的任务和目标1. 任务:- 确保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包括人力、物料、设备、资金等。
- 制定和实施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生产计划并确保执行。
- 优化生产流程:通过精益生产、持续改进等方法,提高生产效率。
- 控制生产成本:通过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降低不必要的开支。
- 管理生产质量: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
- 管理生产安全: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员工安全和环境保护。
生产运作管理 运营管理理论课后思考练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1、生产运营管理: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它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
2、连续性与离散性生产:连续性生产是指物料均匀,连续的按一定工艺顺序活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
(化工、炼油冶金、食品、造纸)离散性生产是指物料离散的按一定工艺顺序活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轧钢、汽车制造)3、生产过程:生产过程是指从投料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加工直至成品生产出来的全部过程,在生产过程中主要是劳动者运用劳动工具直接或者间接的运用于劳动对象,使之按人们预定的目的变成工业产品4、企业战略: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在较长的时内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关系全局问题的谋划5、装配流水线平衡:又称工序同期化,是对于某种装配流水线,在给定流水线的节拍后求出装配线所需工序的工作地数量和用工人数最少的方案6、流水线节拍:指流水线上连续出产两件相同产品的时间间隔7、生产能力:反应企业所拥有的加工能力的一个技术参数,可以反应企业的生产规模8、库存:为了满足未来需要而暂时闲置的资源,资源闲置就是库存。
9、代表产品与假定产品:代表产品是结构与工艺有代表性,且产品与劳动量乘积最大的产品。
假定产品是指按各种具体产品工作量比重构成的一种实际上不存在的产品10、MRPⅡ:制造资源计划是使生产、销售、财务、采购、工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共享有关数据而组成的一个全面生产管理的集成优化系统。
11、ERP: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12、业务流程重组:业务流程重组是指对企业流程进行基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期取得在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关键绩效上重大的改进,而业务流程是指一个为组织增加价值的任务或活动。
13、供应链/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模式。
生产运作管理内容

生产运作管理内容
以下是 8 条生产运作管理内容:
1. 生产计划那可太重要啦!就好像你要去旅行,没有详细规划路线,那不就抓瞎啦!比如咱这工厂,不做好生产计划,怎么能有条不紊地进行生产呢?到时候机器设备都不知道要干啥,工人也会像没头苍蝇一样乱转呀!
2. 物料管理可不简单啊!这就好比给军队准备粮草,缺了啥都不行呀!想想看,要是生产线上正干得起劲,突然某种关键物料没了,那不是得傻眼嘛!就像上次咱缺了一批零件,生产都差点停了呢!
3. 质量管理那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呀!这就跟盖房子一样,根基不牢,房子能结实吗?产品质量不行,客户能满意吗?咱们可不能容忍有瑕疵的产品出去呀,那不是砸自己招牌嘛!你说是不是?
4. 设备维护得跟上啊!机器就跟咱的宝贝似的,不好好照顾能行嘛!咱不能让它们关键时刻掉链子呀!上次那台机器不保养,结果出故障耽误好多事,这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5. 人员管理也很关键呢!员工就像球队的队员,得团结协作,还得各展其长呀!要是大家都不齐心,那工作还怎么干得好?你看咱车间里的小张和小李,配合得多默契!
6. 库存管理可不能马虎呀!太多了占地方还积压资金,太少了又怕不够用。
这就像走钢丝一样,得精准把握呀!还记得之前我们库存太多导致资金紧张的情况吗,那可真让人头疼啊!
7. 生产流程优化太有必要啦!就如同给河道清淤,让水流更通畅呀!不合理的流程会严重影响效率的呀!咱们得不断改进,让生产像流水线一样顺畅,那该多好!
8. 成本控制绝对是重中之重哇!不控制成本咋赚钱呀!就像过日子,咱得精打细算呀!每一笔开销都得好好琢磨,能省则省嘛!看看那些浪费的原材料,多让人心疼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生产运作管理真是环环相扣,哪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只有把这些都做好了,咱的生产才能高效顺利进行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MRP考书 1.教材 (1)齐二石、朱秀文等,生产与运作管理教程,清华大学 出版社,2006年7月。 (2)程国卿、吉国力,企业资源计划(ERP教程),清华大 学出版社,2008年 2.参考书 • (美)Steven Nahmias,生产与运作分析,(第5版),高 杰、贺竹磬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 马士华等,生产运作管理,科学出版社,2005年
• 一般,生产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通过物质资料 的生产将原材料转化为特定的有形产品。相关学 科称为“生产管理学”(Production Management), 主要研究有形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的计划、组织 和控制。 •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除了对各种 有形产品的需求之外,对有形产品形成后的相关 服务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而且随着社会结构越来 越复杂,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原来附属于生产过 程的一些业务、服务过程相继分离、独立出来, 形成了专门的流通、零售、金融、房地产等服务 行业,使社会第三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大。
二. 生产与运作活动
生产与运作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投 入、转换、产出,即生产与运作活动是指 输入一定的资源,按照社会需要,经过一系 列多种形式的转换,实现价值增值,最后 以某种形式的输出提供给社会的过程。
• 投入是生产运作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资源, 也就是各种生产要素,可以是一种原料、 一位顾客、或者是另外一个系统的产品。 还有能源。 • 转换过程既是劳动过程,也是价值增值过 程。这一转换过程包括一个物质转化过程: 使投入的各种物质资源进行转换;同时也 包括一个管理过程。 • 产出: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
• 管理系统是指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计划和控 制系统,以及物质系统的设计、配置等问 题。其中的主要内容是信息的收集、传递、 控制和反馈。生产运作系统是生产与运作 管理的第二大对象,是考虑如何对生产运 作系统进行设计、改造与升级。
五.生产与运作管理的主要发展趋势
• 近二三十年来,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 不断扩大,产品本身的技术和知识密集程 度不断提高,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服务过程 日趋复杂,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多变化, 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日益激烈,这些因素使 生产与运作管理本身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第一章 绪论
主要内容 【开篇案例】改善运作管理,增加公司价值 第一节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概念(掌握) 第二节 生产与运作系统(理解) 第三节 服务系统的特点与类型(了解) 【案例分析】Rouge工厂生产模式的变革
【开篇案例】改善运作管理,增加公司价值 • 有效的运作管理通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 长期获利能力来增加其价值,下面是一些 公司重要的运作决策实例:
• Intel公司需要新建一个数十亿美元的制造 工厂来生产下一代电脑芯片,应该建在什 么地方呢? • American Airlines 需要对其资源进行分 配以满足所有旅客下月的空中旅行要求, 它将面临针对不同的飞行路线如何安排飞 机、针对不同的飞机如何安排飞行员、针 对不同的飞行如何安排服务员等问题。
生产方式的这种转变使得在大量生产方式 下靠增大批量降低成本的方法不再奏效, 生产管理面临着多品种、中小批量和降低 成本、缩短生产周期之间的矛盾,要求从 生产“硬件”(柔性生产设备)和“软件” (计划与控制系统、工作组织方式和人的 技能多样化等)两个方面去探讨新的方法。
信息技术已成生产与运作管理的重要手段。 随之带来的一系列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上 的变革,已成为生产与运作管理的重要研 究内容。近30年来出现的CAD、CAM、FMS、 CIMS、MRPII以及ERP等,在企业生产管理 中得到广泛应用。
• 服务业和制造业对国民经济都很重要。随 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在GDP中所 占比重越来越高,如表1-1所示。 • 另外,从事服务业的人数在逐步增多,而 从事制造业的人数却在逐步下降,图1-1表 示出了美国1940-2002年制造业与服务业的 就业情况,美国经济越来越成为服务经济。
表1-1不同国家服务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国家 服务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发达国家: 美国 83% 英国 73% 法国 70% 加拿大 66% 日本 63% 欠发达国家: 巴西 50% 泰国 49% 秘鲁 45% 印度 45% 加纳 30%
增值 投入: 土地 资本 信息等
转换过程
产出: 产品 服务
反
反馈 控制
馈
反馈
图1 生产与运作活动的过程
三. 生产与运作是企业的最基本职能之一 • 企业的经营具有五大基本职能:财务、技 术、生产与运作、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的经营活动是这五大职能有机联系的 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 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经营目的,首先要制 定一个经营方针,决定经营什么,生产什 么;决定之后,首先需要准备资金——进 行财务活动,这是企业的财务职能;
• 其次需要设计产品和运作流程——统称为 进行技术活动;之后需要购买物料、加工 制造——即进行生产与运作活动,生产出 产品或服务;销售产品与服务,得到的收 入进行分配,其中一部分作为下一轮的生 产资金,又一个循环开始。而使得这一切 运转的是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企业为了达到自己的经营目的,上述五 大职能缺一不可。生产与运作就是创造社 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生产运作管理与ERP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方永美 E-mail:fangym_99@
• 课程内容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程》的内容 第1章 绪论 第4章 新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工艺设计和流 程选择 第7章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 第8章 生产与运作系统的组织和设计
第9章 独立需求的库存管理 第10章 生产与运作计划(作业排序) 《ERP教程》的内容 • 第三章 MRP/ERP原理基础 • 第四章 生产规划 • 第五章 MPS计划
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范围已不仅仅局限于生产 过程的计划、组织与控制,而是包括生产与运作 战略的制定、生产与运作系统设计以及生产与运 作系统运行等多个层次的内容,把生产与运作战 略、新产品开发、产品设计、采购供应、生产制 造、 产品配送直至售后服务看作一个完整的“价 值链”,对其进行综合管理。
多品种、 小批量混合生产方式成为主流
• 值得强调的是,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的 进步和消费者消费心理及行为的日益成熟, 产品这一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大,它应该包 括所有能使消费者感到满意的功能,是产品 功能、质量、价格、交货期、售后服务及信 誉等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必须从 上述各方面全面完成生产并使消费者满意才 能实现预期的生产价值。
美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就业情况比较(1940——2002年) (资料来源: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 服务业的兴起使生产的概念得到了扩展。 过去,西方学者把与工厂联系在一起的有 形产品的生产称为 “Production”或 “Manufacturing”,而将提供服务的活动 称为“Operations”。现在常将两者均称 为 “Operations”。
• 在一个企业中,生产与运作职能往往占用 了组织绝大部分的财力、设备和人力资源。 因此,生产与运作管理绩效的好坏对一个 组织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把生产与运作 活动组织好,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很 大作用。
四.生产与运作管理 1.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定义 生产与运作管理就是对生产与运作过程的 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 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 称。 生产与运作管理也可指对生产和提供公司 主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 评价和改进。 2.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对象:生产运作过程和 生产运作系统。
• 以上这些例子只是运作经理们所遇到的问 题的冰山一角,无效的运作决策会使公司 增加运作成本从而失去竞争优势,相反, 有效的运作决策能增加利润和促进增长从 而提升公司价值,做出有效运作决策的关 键就是理解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熟练运 用一些决策工具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讨论题: 1. 什么是生产与运作管理? 2. 为什么有效的生产与运作管理能够提高企 业的竞争力?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医疗、 保险、理财、娱乐、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要 求也在提高,相关的行业不断发展。 • 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 越大,其重要性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已成 为现代社会不可分离的有机组成部分。没 有服务业,就不会有现代社会。服务业的 兴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例如: (1)一个机械工厂的物质系统包括一个个车间,车 间内有各种车床,天车等设备,车间与车间之间 有在制品仓库等等。 (2)一个化工厂的物质系统主要是化学反应罐和各 种各样的管道。 (3)一个急救系统或一个经营连锁快餐店的企业, 它的实体系统则大不相同,它们不可能集中在一 个位置,而是分散在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内各个 不同的地点。
• 从管理的角度看,我们使用“生产与运作” 这一术语,它表示论述范围包括制造业和 非制造业,又表示这二者之间有一定区别。 • 因此,生产与运作是将人力、物料、设备、 技术、信息、能源等生产要素(投入)转换 为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产出)的过程。
总结: 生产与运作实质上是一种生产活动。 人们习惯把提供有形产品的活动称为 制造型生产,而将提供无形产品即服务 的活动称为服务型生产。
生产运作过程是一个输入、转换、输出的 过程,是一个劳动过程或价值增值的过程, 是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第一大对象,是考虑 如何对这样的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
织和控制。
• 生产运作系统是指上述变换过程得以实现 的手段。它的构成与变换过程中的物质转 化过程和管理过程相对应,包括一个物质 系统和一个管理系统。 • 物质系统是一个实体系统,主要由各种设 施、机械、运输工具、仓库、信息传递媒 介等组成。
• 尤其是近十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 进的发展,为生产与运作管理增添了新的 有力手段,也使生产与运作管理学的研究 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使其内容更加丰富, 范围更加扩大,体系更加完整,主要表现 出了以下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