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种薯贮藏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种薯贮藏技术
摘要介绍了马铃薯种薯的贮藏条件和贮藏期的变化,总结了马铃薯种薯贮藏技术,包括安全贮藏程序、安全贮藏的前提和贮藏期管理等内容,以供马铃薯生产者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种薯贮藏;贮藏条件;贮藏期变化;程序;管理中图分类号s532.0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1-0086-01
马铃薯生产过程中,种薯贮藏质量好坏非常重要。马铃薯块茎既是营养器官又是繁殖器官,在贮藏过程中,必须力求减少有机物消耗和淀粉转化,保持新鲜、健康和较强活力,防止腐烂损失。
1马铃薯贮藏条件
1.1热
贮藏期间,窖内热量的来源主要有马铃薯块茎原有热、呼吸热、土地热和外源热4个方面。原有热和呼吸热可借通风设备来调节。外源热主要指室内外空气对流带入热量,它可以采用不同时间通过换气加以调节。
1.2温
温度是马铃薯贮藏期间的关键因素之一,当马铃薯贮藏在-1~3℃,经9h块茎冻结;贮在-5℃时2h就出现受冻现象;长期在0℃条件下贮藏,芽的萌发和生长势减弱,被破坏的块茎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能迅速愈合形成木栓组织。因此,刚收获的块茎必须置于高温下晾晒数日方可入窖。种薯窖温以1~5℃为宜,工业加工薯3~
5℃为宜,食用薯0~3℃为宜。
1.3湿
湿度是窖贮的又一关键因子,湿度大,块茎本身损耗少,但空气湿度过大会造成腐烂病蔓延。当在5~20℃贮藏时,相对湿度保持在90%为宜,即块茎表皮略干,无水膜。
1.4光、co2、通风
马铃薯贮藏窖内往往因通风不良积聚大量co2,妨碍块茎正常呼吸。如果种薯在co2浓度很高的室内长期存放,必然会增加田间缺苗率,造成植株生长不良,影响产量,所以窖贮必须适当通风。马铃薯块茎不论在贮藏期还是生长期,直射光、散射光都能使块茎变绿,使食用品质变劣。而作为种薯,在贮藏期间适当增加光照能抑制病菌的侵染和幼芽徒长,形成短壮芽,增加结薯数量。
2马铃薯块茎在贮藏期的变化
马铃薯块茎在贮藏期要经过后熟、休眠、萌芽3个生理阶段。马铃薯块茎一般经过15~30d后熟作用使其表面充分木栓化,随之转入休眠状态,休眠期的长短因品种和贮藏条件不同差异较大(2~5个月)。而后开始萌芽进入萌芽期。不同贮藏温度下,块茎变化不同。一般贮藏温度为-2℃时,块茎受冻。0~1℃时,淀粉转化成糖,食味变甜,种性降低。1~3℃时,呼吸微弱、皮孔关闭、病害不发展,重量损失最少,块茎不发芽。5℃时,块茎呼吸强度小,少数气孔开放,镰刀菌开始发展。8℃时,呼吸强,气孔开放,镰刀菌迅速发展,块茎腐烂,度过休眠期的块茎开始发芽。15℃时,呼吸
强烈,块茎开始皱缩,幼芽伸长产生大量须根。20℃时,腐烂损耗激增,若通风不良,块茎窒息,薯肉变黑,若空气干燥,块茎皱缩,幼芽形成子薯。
3马铃薯种薯贮藏技术
3.1安全贮藏程序
马铃薯种薯安全贮藏技术程序:种薯田田间病害防治→入窖前种薯处理→入窖后药剂杀菌→贮藏期间正确调控窖内温、湿、光等。
3.2安全贮藏的前提
据调查,马铃薯贮藏期间块茎病害主要有15种,其中真菌病害12种,细菌病害2种,放线菌病害1种。多年经验证明造成种薯贮藏损失的主要病害还是干腐病和晚疫病,这2种病害复合侵染或干腐病诱发侵染是导致烂薯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生产上要加强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减少病菌对块茎的侵染,增加块茎抗性,减少伤口出现;降低入窖携带病原菌数量,减少侵染机会。
3.3贮藏期管理
马铃薯贮藏期间的管理工作主要是调节和控制窖内温湿度、通风换气、合理倒窖。在长期管理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是:两头防热、中间御寒、顶棚一层霜、不热与不凉。根据马铃薯在贮藏期的生理变化和安全贮藏条件,入窖后可分为3个阶段进行管理。
3.3.1贮藏初期。从入窖至11月底,块茎正处于准备休眠状态,呼吸旺盛,放出热量多,所以这一阶段的管理工作应以降温散热、通风换气为主。
3.3.2贮藏中期。12月至翌年2月正是严寒之季,块茎已进入休眠,窖内热量很少,易受冻害,特别是立春前后,气温虽然回升,地温仍在继续下降,窖温低而不稳,最易发生冻害。因此,这一阶段要定期检查窖温,密闭窖口和气孔,必要时在薯堆上盖1层草袋防潮御寒。
3.3.3贮藏末期。3~4月,大地回春,块茎已渡过休眠期,窖温回升较快。食用薯白天关闭气孔,夜间打开;种薯则需白天打开气孔和窖门,促使幼芽萌动,以备播种。
4参考文献
[1] 雷发林.马铃薯贮藏保鲜技术[j].中国马铃薯,2007(3):173-174.
[2] 杨萍,张涛.西吉县3000t马铃薯贮藏窖管理与病害防除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4):34.
[3] 邢爱秀,杨学美,刘纪高,等.马铃薯的贮藏与粗加工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4(8):19.
[4] 徐春英,陈玉香,刘文合.马铃薯贮藏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8(1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