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导学案教师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写作背景:
1934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他从上海迁居到杭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记游散文,1934年7月,中国大地连年混战,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于是写下了本文。
2.第一段中作者选用了很多表示色彩的词,如________、_______等,它们都属于________色,显示了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3. 作者认为“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理由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知识链接】
一、郁达夫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活动,后流亡到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斗争。1945年9月被日本崐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她是一个弱女子》、《薄奠》、《出奔》、《茫茫夜》等。
4.“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一句从_________觉、__________觉和_____________觉上写出了故都之秋__________的特点。
5.为什么说“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名家散文学生读本》)
1.文章是写“秋天的况味”,可作者却由烟谈起,这是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所感到的“秋天的况味”是怎样的?(可用原话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
落槐为何也是秋色呢?:它的花白里透黄,突出了秋天的特点,与文中描写的其他颜色格调一致。)
【合作探究】
你最喜欢哪一幅景物描写呢?请诵读你喜欢的文句,并说出喜欢的原因.
【达标训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
明确:作者营造出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秋草,再加上牵牛花、蓝朵,真让人感觉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让人感觉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作者感受:清闲落寞苦闷
(生问:写了秋声,为什么我们还说它静呢?明确:反衬。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扫帚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艺术家们往往用这种以静衬动的艺术辨证法来取得更强的表达效果。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这三段文字写到了三幅图画: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开头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饱尝一尝”;在文章的结尾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三、鉴赏散文的一般方法
1、朗读,有感情的朗读,深入领悟语言和语感。
2、联系背景,深入理解主旨。
3、抓住关键句和词语进行品评和鉴赏。
4、鉴赏语言特色、艺术手法,领会意境。
5、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法指导】
⑴欣赏有关秋天的诗句,营造浓浓的秋意、秋的文化氛围,将学生引入一个欣赏秋景,感受秋文化的情境中去(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小结】
第二学时
【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朗读,力求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可用多种形式。
2、朗读后思考:文章是怎样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的?举例说明。
明确:第三自然段,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对自然风物稍加点染,把它自然地再现出来,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了画背景;地面上,爬着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天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浓茶,举头望碧空,俯身看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这里静中有动,绘声绘色,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之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完全溶合在画面之中。但是,画面上笼上了一层作家内心的主观感情色彩。“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牵牛药的蓝朵”,而且认为牵牛花是“蓝色或白色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可见作家内心的孤独、冷静与淡淡的悲凉。画面中底色都是青蓝灰白等“冷色”,“驯鸽的飞声”反衬出秋晨的寂静。由此可见,这段文字能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情”与“景”达到完善的交融与统一。
(3)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合作探究,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养成质疑探究的习惯。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一、完成《学与测》p5——p6,积累整合词语的音、形、义。
(检查完成情况)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导学案来。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在郁达夫眼里,故都的秋味是怎样的呢?用文中的关键字眼概括。
2、理解本文情与景的自然融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1、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北流市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科导学案编号:
主编:审核:授课人:授课时间:班级:姓名:
课题:《故都的秋》课型:讲读课课时:2课时
教师“复备”栏、学生笔记栏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2.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二、过程与方法
1、品味本文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明确:“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
2、本文通过哪几幅图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
明确:描写了五幅画面:小院清晨落蕊秋蝉嘶叫闲话秋凉秋果奇景
(集体朗读这五幅画)
3、在几幅画中,作者选取了哪些具体的景物来展开了描写,这些景物又突出了怎样的特点?你觉得它能体现郁达夫怎样的感受?
3、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有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4、文章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可是在开头与结尾为什么又写到了南国的秋?
作者借南国的秋的温、润、慢,通过对比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是南国之秋所无法比拟的,从而,突出作者对它的热爱之情。
【合作讨论】
1作者为什么不写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
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作者取材时能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些与作者当时思想苦闷、追求隐逸恬适的生活情趣有关。
2、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
五、【拓展练习】
秋天的况味
林语堂
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在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一转眼缭烟变成缕缕的细丝,慢慢不见了,而那霎时,心上的情绪也跟着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讲那时的情绪,而只讲那时的情绪的况味。待要再划一根洋火,再点起那已点过三四次的雪茄,却因白灰已积得太多,点不着,乃轻轻的一弹,烟灰静悄悄的落在锅炉上,其静寂如同我此时用毛笔写在中纸上一样,一点声音也没有。于是再点起来,一口一口的吞云吐雾,香气扑鼻,宛如偎红倚翠温香在抱的情调。于是想到烟,想到这烟一般温煦的热气,想到室中缭绕暗淡的烟霞,想到秋天的意味。这时才忆起,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使人联想的是肃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搞凋零。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的意味。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是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冽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那时的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般熏熟的温香罢了。或如文人已排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练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宝成”结实的意义。在人生上最享乐的就是这一类的事。比如酒以醇以老为佳。烟也有和烈之辨。雪茄之佳者,远胜于香烟,因其气味较和。倘是烧得得法,慢慢的吸完一枝,剥的声音,也觉得有一种诗意。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样的愉快。如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锅中徐吟的声调,是使我感到同观人烧大烟一样的兴趣。或如一本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或是一张用了半世的书桌,或如看见街上一块熏黑了的老气横秋的招牌,或是看见书法大家苍劲雄浑的笔迹,都令人有相同的快乐。人生世上如岁月之有四时,必须要经过这纯熟时期,如女人发育健全遭遇安顺的,亦必有一时徐娘半老的风韵,为二八佳人所绝不可及者。使我最佩服的是邓肯的佳句:“世人只会吟咏春天与恋爱,真无道理。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奇,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靓丽。我真可怜那些妇女识见褊狭,使他们错过爱之秋天的宏大的赠赐。若邓肯者,可谓识趣之人。
6.从文中画线的句子你联想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课文语段阅读题
1.清晨静观 落蕊轻扫 秋蝉残鸣 2.青、蓝、灰、白(任选二个);冷;深沉、淡泊。 3. 秋的特征应是清淡。 4. 听、嗅、触;静。 5.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面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6. 金灿灿的阳光和枯黄的小草。
1934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他从上海迁居到杭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记游散文,1934年7月,中国大地连年混战,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于是写下了本文。
2.第一段中作者选用了很多表示色彩的词,如________、_______等,它们都属于________色,显示了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3. 作者认为“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理由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知识链接】
一、郁达夫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活动,后流亡到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斗争。1945年9月被日本崐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她是一个弱女子》、《薄奠》、《出奔》、《茫茫夜》等。
4.“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一句从_________觉、__________觉和_____________觉上写出了故都之秋__________的特点。
5.为什么说“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名家散文学生读本》)
1.文章是写“秋天的况味”,可作者却由烟谈起,这是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所感到的“秋天的况味”是怎样的?(可用原话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
落槐为何也是秋色呢?:它的花白里透黄,突出了秋天的特点,与文中描写的其他颜色格调一致。)
【合作探究】
你最喜欢哪一幅景物描写呢?请诵读你喜欢的文句,并说出喜欢的原因.
【达标训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
明确:作者营造出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秋草,再加上牵牛花、蓝朵,真让人感觉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让人感觉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作者感受:清闲落寞苦闷
(生问:写了秋声,为什么我们还说它静呢?明确:反衬。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扫帚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艺术家们往往用这种以静衬动的艺术辨证法来取得更强的表达效果。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这三段文字写到了三幅图画: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开头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饱尝一尝”;在文章的结尾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三、鉴赏散文的一般方法
1、朗读,有感情的朗读,深入领悟语言和语感。
2、联系背景,深入理解主旨。
3、抓住关键句和词语进行品评和鉴赏。
4、鉴赏语言特色、艺术手法,领会意境。
5、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法指导】
⑴欣赏有关秋天的诗句,营造浓浓的秋意、秋的文化氛围,将学生引入一个欣赏秋景,感受秋文化的情境中去(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小结】
第二学时
【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朗读,力求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可用多种形式。
2、朗读后思考:文章是怎样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的?举例说明。
明确:第三自然段,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对自然风物稍加点染,把它自然地再现出来,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了画背景;地面上,爬着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天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浓茶,举头望碧空,俯身看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这里静中有动,绘声绘色,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之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完全溶合在画面之中。但是,画面上笼上了一层作家内心的主观感情色彩。“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牵牛药的蓝朵”,而且认为牵牛花是“蓝色或白色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可见作家内心的孤独、冷静与淡淡的悲凉。画面中底色都是青蓝灰白等“冷色”,“驯鸽的飞声”反衬出秋晨的寂静。由此可见,这段文字能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情”与“景”达到完善的交融与统一。
(3)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合作探究,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养成质疑探究的习惯。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一、完成《学与测》p5——p6,积累整合词语的音、形、义。
(检查完成情况)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导学案来。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在郁达夫眼里,故都的秋味是怎样的呢?用文中的关键字眼概括。
2、理解本文情与景的自然融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1、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北流市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科导学案编号:
主编:审核:授课人:授课时间:班级:姓名:
课题:《故都的秋》课型:讲读课课时:2课时
教师“复备”栏、学生笔记栏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2.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二、过程与方法
1、品味本文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明确:“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
2、本文通过哪几幅图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
明确:描写了五幅画面:小院清晨落蕊秋蝉嘶叫闲话秋凉秋果奇景
(集体朗读这五幅画)
3、在几幅画中,作者选取了哪些具体的景物来展开了描写,这些景物又突出了怎样的特点?你觉得它能体现郁达夫怎样的感受?
3、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有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4、文章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可是在开头与结尾为什么又写到了南国的秋?
作者借南国的秋的温、润、慢,通过对比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是南国之秋所无法比拟的,从而,突出作者对它的热爱之情。
【合作讨论】
1作者为什么不写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
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作者取材时能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些与作者当时思想苦闷、追求隐逸恬适的生活情趣有关。
2、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
五、【拓展练习】
秋天的况味
林语堂
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在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一转眼缭烟变成缕缕的细丝,慢慢不见了,而那霎时,心上的情绪也跟着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讲那时的情绪,而只讲那时的情绪的况味。待要再划一根洋火,再点起那已点过三四次的雪茄,却因白灰已积得太多,点不着,乃轻轻的一弹,烟灰静悄悄的落在锅炉上,其静寂如同我此时用毛笔写在中纸上一样,一点声音也没有。于是再点起来,一口一口的吞云吐雾,香气扑鼻,宛如偎红倚翠温香在抱的情调。于是想到烟,想到这烟一般温煦的热气,想到室中缭绕暗淡的烟霞,想到秋天的意味。这时才忆起,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使人联想的是肃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搞凋零。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的意味。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是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冽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那时的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般熏熟的温香罢了。或如文人已排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练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宝成”结实的意义。在人生上最享乐的就是这一类的事。比如酒以醇以老为佳。烟也有和烈之辨。雪茄之佳者,远胜于香烟,因其气味较和。倘是烧得得法,慢慢的吸完一枝,剥的声音,也觉得有一种诗意。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样的愉快。如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锅中徐吟的声调,是使我感到同观人烧大烟一样的兴趣。或如一本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或是一张用了半世的书桌,或如看见街上一块熏黑了的老气横秋的招牌,或是看见书法大家苍劲雄浑的笔迹,都令人有相同的快乐。人生世上如岁月之有四时,必须要经过这纯熟时期,如女人发育健全遭遇安顺的,亦必有一时徐娘半老的风韵,为二八佳人所绝不可及者。使我最佩服的是邓肯的佳句:“世人只会吟咏春天与恋爱,真无道理。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奇,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靓丽。我真可怜那些妇女识见褊狭,使他们错过爱之秋天的宏大的赠赐。若邓肯者,可谓识趣之人。
6.从文中画线的句子你联想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课文语段阅读题
1.清晨静观 落蕊轻扫 秋蝉残鸣 2.青、蓝、灰、白(任选二个);冷;深沉、淡泊。 3. 秋的特征应是清淡。 4. 听、嗅、触;静。 5.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面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6. 金灿灿的阳光和枯黄的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