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一2020年湖北武汉大学哲学考研真题(Word版)

合集下载

哲学系考研试题及答案

哲学系考研试题及答案

哲学系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真实的,而感官世界是不真实的。

这一观点属于: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经验主义D. 怀疑主义答案:B2. 康德在其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先验”的概念,这表明他主张:A. 知识的来源是经验B. 知识的来源是理性C. 知识的来源是先验的D. 知识的来源是上帝答案:C3. 庄子认为“万物皆齐”,这体现了他的思想是:A. 相对主义B. 绝对主义C. 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答案:A4. 黑格尔的辩证法强调的是:A. 事物的静止不变B. 事物的孤立存在C. 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发展D. 事物的矛盾统一答案:C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A. 历史唯物主义B. 辩证唯物主义C. 形而上学D. 机械唯物主义答案:B6. 尼采宣称“上帝已死”,这主要反映了他的思想是:A. 无神论B. 虚无主义C. 存在主义D. 唯物主义答案:B7. 斯宾诺莎认为“一切事物都在神中”,这表明他主张:A. 泛神论B. 无神论C. 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答案:A8.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体现了他的观点是: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存在主义D. 人本主义答案:A9. 亚里士多德认为“形式”和“质料”共同构成了事物的本质,这表明他主张: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辩证法D. 形而上学答案:A10. 休谟认为“因果关系”是:A. 必然的B. 偶然的C. 人为设定的D. 无法确定的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思想。

答案: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他哲学体系的基石,意指通过怀疑一切,包括自己的存在,最终发现怀疑本身是不可怀疑的,因为怀疑需要一个怀疑者,而这个怀疑者就是“我”。

因此,“我”的存在是确定无疑的。

2. 解释康德的“物自体”和“现象”的区别。

答案:康德区分了“物自体”和“现象”。

武汉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十年试题(整理版)复习进程

武汉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十年试题(整理版)复习进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原著(98年)一、名词解释(3×6)⑴发展⑵主奴辩证法⑶客观真理⑷价值⑸生产方式⑹人民群众二、简答题(10×5)⑴、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⑵、怎样理解认识是主体思维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⑶、简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⑷、简述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基本观点。

⑸、简述列宁在《谈谈辩证法》一文中对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的揭示。

三、论述题(16×2)⑴、试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并用这一原理说明当前认真学习和坚持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意义。

⑵、试述毛泽东的《矛盾论》对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贡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原著(99年)一、名词解释(4×5)⑴部分质变⑵唯心史观⑶偶然性⑷能动反映论⑸主体二、简答题(8×5)⑴、简述社会意识形态与非社会意识形态的区别和联系。

⑵、简述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和联系。

⑶、为什么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⑷、“实践就是直接经验”这一说法对吗?⑸、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哪些基本思想?三、论述题(20×2,选2)⑴、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说明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辨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⑵、试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根据及其方法论意义。

⑶、试述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实践观点的论述以及这些观点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原著(00年)一、名词解释(5×4)⑴一元论⑵主体⑶系统⑷人的解放二、简答题(10×5)⑴、简述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区别和联系。

⑵、试析否定与扬弃的区别和联系。

⑶、简述真理的客观性与价值性的关系。

⑷、“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变化发展的唯一原因”,这个说法对吗?⑸、简述恩格斯在40年代的书信中,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辨证关系的论述。

武理哲学考研真题答案及解析

武理哲学考研真题答案及解析

武理哲学考研真题答案及解析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不断推进,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

而研究生考试作为升学的重要渠道之一,备受广大学子关注。

武理哲学作为研究生考试的一门重要科目,对于考生们来说,无疑是一块难以逾越的障碍。

因此,本文将针对武理哲学考研真题,进行答案及解析的探讨。

首先,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理解,我们需要了解武理哲学的定义和主要内容。

武理哲学是对武学内在规律和哲学思辨的统一研究,旨在探讨武学理念和实践的哲学基础。

它主要包括对武学的哲学思考、武学实践的规范性问题以及武学知识的体系构建等方面的研究。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道武理哲学考研真题,并进行答案及解析。

【真题】问题:面对现代社会多变的武学环境,如何运用武理哲学的理论与方法,推动武学的创新与发展?解析:这道题是一个典型的开放性问题,要求考生针对现代社会的武学环境,阐述如何运用武理哲学的理论与方法来推动武学的创新与发展。

对于这种类型的问题,我们需要在回答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解释。

对于运用武理哲学的理论与方法推动武学创新与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首先,武理哲学的理论与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对现有武学知识进行系统整合和深入研究,从而形成更完善的武学理论体系。

通过对各种武学流派、技术方法等内容的分类和归纳,我们可以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武学知识体系,为武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其次,武理哲学的理论与方法也可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现代社会武学环境日新月异,面临着众多挑战和问题。

运用武理哲学的理论与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和理解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例如,针对武术教育的普及和推广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武理哲学的方法思考如何提高武术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效果。

再次,运用武理哲学的理论与方法,可以激发武学研究的创新思维和思考方式。

武学的发展需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武理哲学的理论与方法可以为我们提供新的思维视角,启发我们思考武学问题的新思路。

(NEW)武汉大学哲学学院845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NEW)武汉大学哲学学院845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 录第一部分 武汉大学845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2013年武汉大学842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2年武汉大学844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武汉大学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试题(回忆版)2007年武汉大学439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2006年武汉大学452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2005年武汉大学468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第二部分 武汉大学相关专业考研真题2007年武汉大学621西方哲学问题考研真题2006年武汉大学338西方哲学问题考研真题2004年武汉大学331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2003年武汉大学311西方哲学史(A)考研真题2003年武汉大学311西方哲学史(B)考研真题第一部分 武汉大学845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2013年武汉大学842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柏拉图的“知识”和“意见”古代怀疑论亚里斯多德的实践智慧莱布尼兹的“自然从不飞跃”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后结构主义二、论述题:笛卡尔的第一原理和上帝存在的证明康德的先验演绎雅斯贝尔斯的生存哲学2012年武汉大学844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回忆版)一、(每题9)1.巴门尼徳的存在论2.柏拉图的通种论3.普罗提诺的太一说4.我思故我在5.存在就是被感知6.尼采的权力意志7.思维经济原则8.逻各斯中心主义二、(每题26分)9.比较康徳的范畴论和亚里士多徳的范畴论10.从自我哲学到同一哲学11.海德格尔理解的前结构和伽达默尔的前见论。

武汉大学哲学专业十年试题(打印版)

武汉大学哲学专业十年试题(打印版)

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哲学专业试题(1998-2008)目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原著 (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原著(98年) (5)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原著(99年) (5)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原著(00年) (6)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原著(01年) (6)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原著(02年) (6)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原著(03年) (7)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04年) (7)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8)马克思主义哲学史(1998) (9)马克思主义哲学史(2000) (9)马克思主义哲学史(2001) (9)马克思主义哲学史(2002) (10)马克思主义哲学史(2003) (10)西方哲学史 (11)西方哲学史(1998) (12)西方近代哲学史(1998) (12)西方哲学史(1999) (12)西方近代哲学史(1999) (12)西方哲学史(2000) (13)西方近代哲学(2000) (13)西方哲学史(2001) (13)欧洲哲学史(2001) (13)西方哲学史(2002) (14)西方哲学史(2003)科目代码:311A (14)西方哲学史(2003)科目代码:311(B) (14)西方哲学史(2004年) (15)现代西方哲学 (16)现代西方哲学(2000) (17)现代西方哲学(2001年) (17)现代西方哲学(2002年) (17)现代西方哲学(2003年) (17)现代西方哲学(2004年)科目代码:403 (18)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2005年) (18)中西哲学史 (19)中西哲学史(98年) (20)中西哲学史(99年) (20)中西哲学史(2000年) (20)中西哲学史(2001年) (21)哲学概论(2002年) (21)哲学基础(2005-2008) (22)中国哲学史Ⅰ(1998-2004) (25)中国哲学史Ⅱ(2005-2008) (29)附录:重现题统计(抒情时代) (3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原著(1998-200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原著(98年)一、名词解释(3×6)⑴发展⑵主奴辩证法⑶客观真理⑷价值⑸生产方式⑹人民群众二、简答题(10×5)⑴、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⑵、怎样理解认识是主体思维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⑶、简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2015年武汉大学638哲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武汉大学638哲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武汉大学638哲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60分)1.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答: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是指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要素的总和。

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包括:地理环境、社会发展的人口因素和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地理要素是指人类社会生存于其中的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的人口因素是指一定数量、质量、密度的人口,此二者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则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2.认识结构答:认识结构是指认识系统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结合方式。

认识结构由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认识工具组成。

认识主体是在认识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并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和功能的一方。

它是认识系统中的首要因素,对认识系统的形成及其诸要素的结合方式起着决定作用。

认识客体是认识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的一方,是主体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认识工具是指主体认识客体所使用的手段、方式和方法的总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3.化性起伪答:化性起伪是荀子的观点,是指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

荀子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化性起伪”的性恶论认为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不会为善。

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

4.四书答:四书,又称四子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

朱熹取《礼记》中《中庸》、《大学》两篇文章单独成书,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四书的作者包括孔子、子思、孟子、程子、朱熹等。

四书蕴含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宋元以后,《大学》、《中庸》成为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5.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士答: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士是指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通过提问帮助对方把观点明确的方法。

考研哲学专业试题及答案

考研哲学专业试题及答案

考研哲学专业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柏拉图认为,理想国的统治者应该是:A. 诗人B. 战士C. 哲学家D. 艺术家答案:C2. 康德在其批判哲学中,将知识分为:A. 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B. 经验知识与先验知识C. 形式知识与内容知识D. 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答案:B3. 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实现自身的过程是:A. 辩证法B. 逻辑学C. 现象学D. 存在论答案:A4. 庄子在《庄子·逍遥游》中提出的概念“逍遥”指的是:A. 无为而治B. 逍遥自在C. 顺应自然D. 心无挂碍答案:B5. 尼采提出“超人”概念,意在批判:A. 基督教道德B. 社会达尔文主义C. 理性主义D. 唯物主义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 下列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 实践性B. 阶级性C. 科学性D. 革命性答案:ACD2. 以下哪些属于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A. 形式因B. 目的因C. 动力因D. 物质因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海德格尔存在论的核心概念:A. 存在者B. 存在C. 此在D. 世界答案:BCD4. 以下哪些是庄子的哲学思想:A. 天人合一B. 无为而治C. 逍遥游D. 齐物论答案:BCD5. 以下哪些是休谟的经验论观点:A. 因果关系是必然的B. 因果关系是经验的C. 印象是知识的来源D. 理性不能提供知识答案: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康德的“先验”概念。

答案:康德的“先验”概念指的是在经验之前就存在的知识,它不是来自经验,而是使经验成为可能的条件。

先验知识是普遍有效的,不依赖于特定的经验内容。

2. 描述庄子的“齐物论”。

答案:庄子的“齐物论”主张万物平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标准。

他通过“庄周梦蝶”的寓言来表达这一思想,即人无法确定自己是在梦中还是现实中,从而说明事物的相对性和主观性。

3. 阐述尼采的“永恒回归”概念。

哲学综合考研试题及答案

哲学综合考研试题及答案

哲学综合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位哲学家不是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A. 约翰·洛克B. 大卫·休谟C. 乔治·贝克莱D. 伊曼努尔·康德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物质B. 精神C. 意识D. 理念3. 在中国哲学史上,提出“性善论”的是:A. 孔子B. 荀子C. 孟子D. 老子4.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认为“存在”是指:A. 物质的存在B. 意识的存在C. 时间性的存在D. 空间性的存在5. 下列哪项不是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中的要素?B. 形式因C. 动力因D. 目的因6. 庄子的“逍遥游”体现了哪种哲学思想?A. 儒家的中庸之道B. 道家的自然无为C. 墨家的兼爱非攻D. 法家的严刑峻法7.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的“先验”是指:A. 先天的知识B. 后天的经验C. 理性的直觉D. 感性的直观8. 黑格尔的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是指:A. 简单的否定B. 矛盾的统一C. 事物的消亡D. 事物的发展9. 下列哪位哲学家提出了“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A. 笛卡尔B. 斯宾诺莎C. 莱布尼茨D. 帕斯卡尔10. 在西方哲学史上,首次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是:A. 苏格拉底C. 普罗泰戈拉D. 亚里士多德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

12. 解释尼采的“超人”哲学。

13. 阐述康德关于“自由意志”的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4. 论述柏拉图的“理念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5. 分析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概念及其在历史哲学中的应用。

哲学综合考研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D2. A3. C4. C5. D6. B7. A8. D9. A10. C二、简答题11. 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应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强行改变自然或追求功名利禄。

(完整word版)武大近十年中国哲学史试题汇总,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武大近十年中国哲学史试题汇总,推荐文档

武大近十年中国哲学史试题汇总先秦部分早期☆☆☆☆绝地天通99和实生物——史伯01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倍贰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史墨02“物生有两”——史墨03孔子☆☆☆☆☆☆★★★★忠恕之道98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99颜渊问仁02为仁由己02孔子的中庸思想述评04儒家“中和观”简析06和而不同07“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08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馁之斯来,动之斯和。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09孟子☆☆☆☆☆☆★★★9四端00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02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孟子》03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诗云戌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无父无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孟子》03浩然之气04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孟子》04良知07“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衰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07简论孟子的“尽心知天”说。

07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09老子★★★★★★★★8老子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及其历史地位98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及其贡献与局限0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00道法自然02玄览04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04反者道之动06 08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09为学日益,为道日损09庄子★★★★★★6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消遥游》03物无非物无非是。

2015一2020年湖北武汉大学哲学考研真题

2015一2020年湖北武汉大学哲学考研真题

2015一2020年湖北武汉大学哲学考研真题 2015年湖北武汉大学哲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60分) 1.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 2.认识的基本结构 3.化性起伪 4.四书 5.苏格拉底的思想助产士 6.斯宾诺莎的知识分类和真观念 二、简释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实践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的矛盾以及克服矛盾的途径 2.简述社会发展规律的特点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原理以及方法论意义 2.论老子“道”的思想 3.黑格尔关于宗教哲学的论述 2020年湖北武汉大学哲学考研真题 哲学原典: 一、简答题 1.论述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手稿》关于动物的生产和人的生产的区别,以及其中的哲学美学思想。

2.“一切存在的东西,包括第一性的存在,以及以任何方式被说成存在的任何东西,其所以存在,都是靠它的统一。

因为,一件东西如果不是一件东西,它会是什么呢?把它的统一去掉,它就不再是我们所说的那个东西了。

”请问,“一切存在的东西....所以存在,都是靠它的统一”的原因是什么? 3.简述康德的善良意志。

二、论述题 1.关于孔子对管仲评价的一段材料。

如何理解孔子对管仲的评价的矛盾之处? 2.阅读下列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列宁《哲学笔记》) 3.阅读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下列文字。

所以,美德是牵涉到选择时的一种性格状况,一种适中,就是说,一种相对于我们而言的适中。

它是两种恶行一即由于过度和由于不足而引起的两种恶行一之间的中道。

它之是一种中道,又是由于在主动与被动这两个方面,恶行不是做得不够,就是做得过分。

而美德则既发现又选取了中道。

因此,就其实质和就表述其本质的定义而言,美德是一种中道,而就其为最好的、应当的而言,它是一个极端。

但是并非一切主动和被动都可以有一个中道;因为有些是名称就已经蕴涵着坏的性质,例如怨毒、无耻、妒嫉,而非它们的过度或不足才是坏的。

武汉大学哲学考研哲学真题,哲学基础,哲学原典

武汉大学哲学考研哲学真题,哲学基础,哲学原典

2005年一,名词解释(5×6)1、价值2、英雄史观3、白马非马4、董仲舒的“性三品”5、四因说6、白板说二,简述题(10×6)1、怎么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2、简述政治上层建筑与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3、简述刘禹锡的天人观4、简述朱熹的“理一分殊”思想5、简要说明笛卡儿“我思故我在”学说的内容并作评价6、简要说明康德二律背反学说的内容并作评价三、论述题(20×3)1、试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说明该原理对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方法论意义2、简论王夫之“理势合一”“即民见天”的社会史观及其当代的启迪意义3、简要论述黑格尔《逻辑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及其历史地位2006年一、简释题(10×6=60分)1. 唯物主义2.社会基本矛盾3.三表法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5.理念论6.知识就是力量二、简述题(15×2=30分)1.简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三、论述题(20×3=60分)1. 试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并说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2. 论析孙中山的知行观及其历史影响。

3. 简要论述黑格尔的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联系与区别。

一、简释题(10×6=60分)1.主观唯心主义2.上层建筑3.“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4.“大宇之内,质力相推”5.“火本原说”6.奥卡姆剃刀二、简述题(15×2=30分)1.简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

2.简述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

三、论述题(20×3=60分)1.试论马克思主义的“人的价值”观及其对中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2.试述孟子“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的基本思想,并在两者的比较中说明各自的特点与意义。

3.述评康德认识论的基本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