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训练报告(doc 22页)
电厂仿真运行实训报告(精选5篇)

电厂仿真运行实训报告(精选5篇)第一篇:电厂仿真运行实训报告本次,我们实训的内容是“电气仿真运行实训”,为时两周。
在这两周的实训中,我们掌握了“倒闸操作”和“设备巡视”的基本操作。
本次实训的项目均通过计算机上进行仿真软件进行模拟操作,目的在于让我们能够对主控室、线路的运行、状态及各种需要巡视的电气设备作进一步的了解,体验在主控室中通过远方操作、监控,更好地实现线路运行以及各电气设备巡视的自动化、智能化。
第一周,我们实训的项目是“倒闸操作”。
主要任务是完成对“电院仿真变”110kV开发区一线111开关,开发区二线112开关、开发区三线113开关、开发区四线114开关、开发区五线115开关和开发区六线116开关六个开关由运行转检修和检修转运行的倒闸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监护人和操作人相互配合,按步骤执行,带好必要的工具,监护人、操作人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做好唱票、复诵的工作。
在倒闸操作仿真中,我们应注意以下问题:(1)111开关、113开关和115开关是一段母线的开关,因此靠近母线测的刀闸编号分别为1111、1131和1151,112开关、114开关和116开关是二段母线的开关,因此靠近母线侧的刀闸编号分别是1122、1142和1162;(2)开发区线路保护投入问题,只有开发区三线113线路保护和开发区四线114线路保护可见,其余线路保护均不可见,通过查主控室保护屏上,发现其余的线路保护并非没有设置,只是在“下一页”可见;(3)控制屏上同期开关TK问题,开发区一线和四线无设置TK,即无需检同期即可合上相应的线路开关;(4)开发区一线至五线母差压板为Lp15至Lp19,开发区六线则为Lp21;(5)开发区六线116开关无跳闸压板;(6)由于是远方控制,在操作中就地/远方开关位置应置于“远方”位置,部分开关本体机械位置检查正确。
第二周,我们实训的项目是“设备巡视”。
主要任务是完成九个设备,包括避雷器、电流互感器、母线设备、电压互感器、隔离开关、变压器、电力电容器、断路器、电抗器的巡视,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规程,带好必要的安全工器具,按照巡视要求,逐相检查、巡视。
实验报告-电力电子仿真实验

实验报告-电力电子仿真实验电力电子仿真实验实验任务书院系: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成绩: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目录实验一单相交-直-交变频电路仿真实验 3 实验二通用变频器电路仿真实验 9 实验一单相交-直-交变频电路仿真实验实验目的掌握单相交-直-交变频电路仿真模型的建立及模块参数和仿真参数的设置。
理解单相交-直-交变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仿真波形。
实验设备:MATLAB/Simulink/PSB 实验原理单相交-直-交变频电路如图1-1所示。
单相交流电源先经过不可控整流桥变为直流,经过滤波电路滤波后,送入IGBT单相逆变桥逆变为交流,再经过滤波处理后给负载供电。
图1-1 单相交-直-交变频电路实验内容启动Matlab,建立如图1-2所示的单相交-直-交变频电路结构模型图。
图1-2 单相交-直-交变频电路模型双击各模块,在出现的对话框内设置相应的模型参数,如图1-3、4-4、4-5、4-6、4-7、4-8、4-9、4-10、4-11所示。
图1-3 交流电压源模块参数图1-4 不可控整流桥模块参数图1-5 滤波电感L1模块参数图1-6 滤波电容C1模块参数图1-7 IGBT逆变桥模块参数图1-8 离散PWM发生器模块参数图1-9 滤波电感L2模块参数图1-10 滤波电容C2模块参数图1-11 负载模块参数系统仿真参数设置如图1-12所示。
图1-12 系统仿真参数运行仿真模型系统即可得到输入端交流电源电压、中间直流电压、输出端负载电压的仿真波形,如图1-13所示。
图1-13 单相交-直-交变频电路仿真波形(输入频率为50Hz,输出频率为100Hz)在离散PWM发生器模块中,将逆变桥输出电压频率设置为20__Hz,此时的仿真波形如图1-14所示。
图1-14 单相交-直-交变频电路仿真波形(输入频率为50Hz,输出频率为20__Hz)改变离散PWM发生器模块的输出电压频率参数,即可得到不同工作情况下的仿真波形。
电子电工仿真训练报告.docx

案例分析1案例分析2案例分析3)记录数据,填表2-1。
表2-1 仿真结果记录仿真数据(对地数据)单位:V 计算数据单位:V案例分析5画出i u 波形: 画出o u 波形2. 反相加法电路电路如图2-3,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2211i F i F o u R Ru R R u +-=,F R R R R ////213=图2-3 反相加法运算电路(1)按图2-4连接电路。
(2)输入信号采用直流信号源,图2-5所示电路为简易直流信号源1i u 、2i u :图2-5简易可调直流信号源用万用表测量输入电压1i u 、2i u (且要求均大于0小于0.5V )及输出R420kΩR56.2kΩRf 100kΩU27413247651ui2uo8756R710kΩui1910Ui1Ui2案例分析71. 测试验证“与非”逻辑运算功能(1)打开Multisim或其它同类软件,点击Place/Componet,准备放置元件,如图3-9。
图3-1 在Multisim中选择放置元件(2)出现如图3-2的菜单项,在Group标签下选择TTL,并标签下选择74LS-IC,在Component标签下选择7400N,点击OK,将7400N放置于图中;接着在Group标签下选择Basic,选择Switch,在Component标签下选择SPDT单刀双掷开关,点击OK,放置单刀双掷开关。
图3-2 7400逻辑功能测试用同样的方法在在Source标签下放置电源V CC和DGND。
最后在右侧Instruments(仪表)中选择Multimeter(万用表)。
构建如图3-3所示的74LS00测试电路。
案例分析8图4-1 放置元件用同样的方法在Group下选择Basic中的Rsistor,在Component下选择270Ω。
在Indicator标签下放置PROBE电平指示。
在Source标签下放置电源V CC和DGND。
电力电子仿真仿真实验报告

目录实验一:常用电力电子器件特性测试 (3)(一)实验目的: (3)掌握几种常用电力电子器件(SCR、GTO、MOSFET、IGBT)的工作特性; (3)掌握各器件的参数设置方法,以及对触发信号的要求。
(3)(二)实验原理 (3)(三)实验内容 (3)(四)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3)1.仿真系统 (3)2.仿真参数 (4)3.仿真波形与分析 (4)4.结论 (10)实验二:可控整流电路 (11)(一)实验目的 (11)(二)实验原理 (11)(三)实验内容 (11)(四)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12)1.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仿真系统,下面先以触发角为0度,负载为纯电阻负载为例 (12)2.仿真参数 (12)3.仿真波形与分析 (14)实验三:交流-交流变换电路 (19)(一)实验目的 (19)(三)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19)1)晶闸管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19)实验四:逆变电路 (26)(一)实验目的 (26)(二)实验内容 (26)实验五:单相有源功率校正电路 (38)(一)实验目的 (38)(二)实验内容 (38)个性化作业: (40)(一)实验目的: (40)(二)实验原理: (40)(三)实验内容 (40)(四)结果分析: (44)(五)实验总结: (45)实验一:常用电力电子器件特性测试(一)实验目的:掌握几种常用电力电子器件(SCR、GTO、MOSFET、IGBT)的工作特性;掌握各器件的参数设置方法,以及对触发信号的要求。
(二)实验原理将电力电子器件和负载电阻串联后接至直流电源的两端,给器件提供触发信号,使器件触发导通。
(三)实验内容•在MATLAB/Simulink中构建仿真电路,设置相关参数。
•改变器件和触发脉冲的参数设置,观察器件的导通情况及负载端电压、器件电流的变化情况。
(四)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1.仿真系统以GTO为例,搭建仿真系统如下:2.仿真参数设置直流电压为2V,GTO通态压降为1.6V,负载阻抗为1Ω,脉冲产生器占空比为0.5。
电力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训练报告

电力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训练报告一、课题背景电力电子电路作为电力工程和自动化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其在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电力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训练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电力工程和自动化工程学生们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
二、课程目标本次电力电子电路计算机仿真训练的目标主要是培养电力工程和自动化工程学生的计算机仿真能力,以及帮助学生们更深刻地理解电力电子电路的相关知识。
三、训练内容1. 认识仿真环境关于电力电子电路的仿真计算,我们一般会采用一些常见的仿真环境,如PSpice、MATLAB等。
因此,本次训练首先介绍了仿真环境的实用方法和使用技巧,让学生们熟悉在仿真环境中进行电力电子电路的仿真计算。
2. 单向/双向变流器的仿真本次训练中,我们选取了单向/双向变流器作为练习仿真的主要对象,然后根据给定的电路图,让学生们学会进行仿真计算。
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路中各个元器件的作用,我们还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和讲解。
3. 运动控制电路的仿真在某些特定应用领域中,运动控制电路是必不可少的。
本次训练中,我们也选取了一组运动控制电路进行仿真计算,让学生们掌握动态控制的相关知识。
4. 小组讨论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电力电子电路,本次训练还设置了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们就电力电子电路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的交流。
此外,还组织学生们进行课后模拟仿真实验,加深他们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训练效果通过这次电力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训练,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仿真工具的使用技巧,还深入了解和理解了电力电子电路中各个元器件的作用机理和特点。
此外,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们还能交流以及分享各自的电子电路仿真计算心得,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电力电子电路的了解。
五、总结电力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训练,是电力工程和自动化工程学生们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
通过本次训练,学生们不仅熟悉了仿真计算工具的使用,还加深了对电力电子电路的理解和掌握,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力电子实训报告

电⼒电⼦实训报告⽬录⼀、实训内容和要求(⼀)实训⽬的(⼆)实训内容和要求(三)实训重要仪器设备和材料(四)实训⽅法⼆、实验原理(⼀)电⽓原理图(⼆)电路⼯作原理及其分析(三)印刷PCB板及其说明三、电路调试(⼀)电路调试(⼆)测试、记录、整理波形与结果分析(三)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法四、思考:改变电路中R1的参数,有什么影响?五、收获体会⼀实训内容和要求(⼀)实训⽬的1、进⼀步熟悉电⼒电⼦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的原则;2、学会电⼒电⼦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技能;3、进⼀步熟悉电⼒电⼦仪器的正确使⽤⽅法;4、培养学⽣独⽴分析问题和解决⼯程实际问题的能⼒,并锻炼动⼿能⼒。
(⼆)实验内容和要求1、按电⽓原理图设计印刷电路板,要求布局合理;2、安装、调试电路板,测试波形、数据。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1、计算机、转印机;2、⽰波器、万⽤表;3、敷铜板⼀块,电⼦元器件若⼲。
⼆实验原理(⼀)电⼒原理图同步信号为锯齿波触发电路(⼆)电路⼯作原理及其分析上图的同步信号为锯齿波触发电路可分为三个基本环节:锯齿波的形成和脉冲移相、脉冲的形成与放⼤、同步环节。
1、锯齿波的形成和脉冲移相锯齿波电压的形成的⽅案⽐较多,如采⽤⾃举式电路、恒流源电路等。
本电路为恒流源电路⽅案,由V1、V2、V3和C2等元件组成,其中V1、VS、RP2和R3为⼀恒流源电路。
当V2截⽌时,恒流源电路I1c对电容C2充电,所以C2两端电压Uc为Uc按线性增长,即V3的基极点位Ub3按线性增长。
调节电位器RP2,即改变C2的恒定充电电流I1c,可知RP2是⽤来调节锯齿波斜率的。
当V2导通时,由于R4阻值很⼩,所以C2迅速放电,使Ub3电位迅速降到零伏附近。
当V2周期性地导通和关断时,Ub3便形成⼀锯齿波,同样Ue3也是⼀个锯齿波电压,。
发射极跟随V3的作⽤是减少控制回路的电流对锯齿波电压Ub3的影响。
V4管的基极电位由锯齿波电压、直流控制电压Uc0、直流偏移电压Up 三个电压作⽤的叠加值所确定,它们分别通过电阻R6、R7和R8与基极相接。
电力电子技能实训报告(3篇)

第1篇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我校组织了一次电力电子技能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电路设计方法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训目的1. 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电力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和调试技巧;3. 学会使用电力电子实验设备;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5. 提高学生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实训内容1. 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理论实训期间,我们学习了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主要特点。
通过对电力电子器件、电路拓扑结构、控制策略等方面的学习,使我们对电力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电力电子电路设计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电力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以单相桥式逆变器为例,我们进行了电路设计和仿真实验。
通过仿真实验,我们验证了电路设计的正确性,并优化了电路参数。
3. 电力电子实验设备使用实训期间,我们学习了电力电子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
包括实验设备的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以及故障排除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熟练掌握了实验设备的操作技巧。
4. 电力电子电路调试在完成电路设计后,我们进行了电路调试。
通过调整电路参数,使电路达到预期的工作状态。
在调试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电路参数不稳定、波形失真等。
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和同学,我们逐一解决了这些问题。
5. 电力电子技术实际应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电力电子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以变频调速为例,我们了解了变频调速的原理、电路设计方法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在实训开始前,我们进行了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的学习。
通过查阅教材、资料和参加讲座,我们对电力电子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
2. 电路设计在电路设计环节,我们以单相桥式逆变器为例,进行了电路设计。
电力电子仿真实验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电力电子仿真实验实训旨在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对电力电子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加深对电力电子电路工作原理、性能特点以及设计方法的了解,提高实际工程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1. 软件环境:MATLAB R2020b、Simulink R2020b2. 硬件环境:计算机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仿真2.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仿真3. 逆变器电路仿真4. 直流斩波电路仿真四、实验步骤1.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仿真(1)建立仿真模型:在Simulink中搭建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模型,包括二极管、电源、负载等元件。
(2)设置仿真参数:设置电源电压、负载电阻等参数。
(3)运行仿真:启动仿真,观察仿真结果。
(4)分析仿真结果:分析仿真结果,包括输出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
2.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仿真(1)建立仿真模型:在Simulink中搭建三相桥式整流电路模型,包括二极管、电源、负载等元件。
(2)设置仿真参数:设置电源电压、负载电阻等参数。
(3)运行仿真:启动仿真,观察仿真结果。
(4)分析仿真结果:分析仿真结果,包括输出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
3. 逆变器电路仿真(1)建立仿真模型:在Simulink中搭建逆变器电路模型,包括电力电子器件、驱动电路、负载等元件。
(2)设置仿真参数:设置电源电压、负载电阻等参数。
(3)运行仿真:启动仿真,观察仿真结果。
(4)分析仿真结果:分析仿真结果,包括输出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参数。
4. 直流斩波电路仿真(1)建立仿真模型:在Simulink中搭建直流斩波电路模型,包括电力电子器件、驱动电路、负载等元件。
(2)设置仿真参数:设置电源电压、负载电阻等参数。
(3)运行仿真:启动仿真,观察仿真结果。
(4)分析仿真结果:分析仿真结果,包括输出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仿真结果通过仿真实验,我们得到了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
电力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训练报告

电力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训练报告电力电子电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电气设备中的电路。
它们的设计和操作需要对电逻辑、电路分析和控制系统等方面具备深入的了解。
为了更好的掌握电力电子电路,需要学习其相关理论,同时进行大量的仿真训练。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角度描述电力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训练。
一、计算机仿真训练的目的电力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训练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仿真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计算机仿真,可以模拟实际的电路运行环境,通过观察仿真结果来学习电路实际运行的规律,更好地掌握电力电子电路的运行过程。
二、电力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训练方法1.建立电力电子电路模型在进行计算机仿真前,需要先建立电力电子电路模型。
在建立电路模型时,需要根据电路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所要模拟的电路元件和电路拓扑结构,确定元件的数值和电路参数,以及设置初始条件和仿真时间等。
建立模型后,还需要对模型进行验证和参数调整,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使用仿真软件进行仿真电力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训练需要使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
常用的仿真软件有PSIM、PSCAD、SABER等。
通过仿真软件,可以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和模拟实验。
仿真软件还可以提供电路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并可输出相应的仿真波形。
3.分析仿真结果在仿真过程中,需要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通过对仿真波形的观察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参数,了解电路的实际运行情况。
在分析仿真结果的过程中,还应对电路的稳定性、效率和波形失真等进行评估和改进。
三、电力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训练效果通过计算机仿真训练,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力电子电路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并掌握实际的电路设计和操作能力。
在训练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学习到如何进行电路仿真和数据分析的技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此外,电力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训练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工程实践中纷繁复杂的现象和问题。
电子电工仿真训练报告

电子电工仿真训练报告电子电工仿真训练报告为了深入了解电子电工仿真技术,提高我们的技能水平,我们参加了一次电子电工仿真训练课程。
在本次训练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新的概念和技术,并且用仿真软件Simulink进行了很多实验。
下面是我们的报告,以总结本次训练的成果和收获。
一. 课程内容本次电子电工仿真训练课程安排了许多理论课和实验课。
在理论课中,我们了解了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区别、基本的底层数字电子学元件,包括数字滤波器和比特序列调制等。
在实验课中,我们使用Simulink软件,对一些基本电路进行了仿真。
具体的课程安排如下:1.数字信号2.数字电子元件3.数字信号的传输和处理4.基本电路的仿真5.Simulink仿真工具的使用6.基于Simulink的仿真二.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的主要内容涵盖三个部分:比特序列调制、数字调制和数字滤波器。
比特序列调制比特序列调制是数字通信的一种基本方法。
当指定了比特序列和一组基频率时,可以生成任何数字信号。
我们在Simulink仿真中定义了一个长度为10的比特序列并且为每个比特指定了频率,成功地调制了相应的数字信号。
数字调制在本实验中,我们学习了两种数字调制方式:ASK(振幅移位键控)和PSK(相位移位键控)。
使用Simulink,我们分别仿真了这两种数字调制方式。
我们学习到了一些数字调制中的关键部分,如幅度或相位偏置和频率偏差等。
数字滤波器数字信号的滤波是一项非常有用的技术。
在Simulink中,我们尝试仿真了几种数字滤波器。
这些滤波器使用不同的截止频率进行比较,以查找出最佳滤波器。
我们成功地找到了合适的滤波器以模拟输入信号,同时也了解了越高的阶数滤波器所需的计算资源比较大。
三. 结果和分析通过本次电子电工仿真训练,我们掌握了很多基本的概念、技术和技能。
我们学会了如何用Simulink仿真数字信号的传输和处理、数字电子元件和数字滤波器。
我们也学习了比特序列调制、ASK和PSK数字调制的一些关键要素。
电力电子技术仿真实验报告

电力电子技术仿真实验实验一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2)了解KC系列集成触发器的调整方法和各点的波形(3)掌握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MATLAB的仿真方法,会设置各模块的参数二:实验原理完整的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由整流变压器,6个桥式连接的晶闸管,负载,触发器和同步环节组成,6个晶闸管依次相隔60度触发,将电源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
三: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仿真模型a.纯电阻负载电路1.设置仿真参数交流电压源的参数设置三相电源的相位互差120度,交流峰值相电压为100*sqrt(2)V,频率为60Hz 负载的参数设置R=45Ω,L=0H移相控制角值"alpha_deg"分别设为设为30,60, 120度2.仿真波形a: alpha_deg=30纯电阻负载两端的电压Vd1,Vd2晶闸管VT1的电压Uvt1每一相的相电流(iA,iB,iC)完整的波形注:iD为整流后的电流波形,Vd为整流后的电压波形b: alpha_deg=60纯电阻负载两端的电压Vd1,Vd2晶闸管VT1的电压Uvt1每一相的相电流(iA,iB,iC)完整波形c: alpha_deg=120纯电阻负载两端的电压Vd1,Vd2 晶闸管VT1的电压Uvt1每一相的相电流(iA,iB,iC)完整波形b.阻感负载电路1.设置仿真参数交流电压源的参数设置三相电源的相位互差120度,交流峰值相电压为100*sqrt(2)V,频率为60Hz 负载的参数设置R=45Ω,L=1H移相控制角值"alpha_deg"分别设为设为30,60, 90度2.仿真波形a: alpha_deg=30阻感负载两端的电压Vd1,Vd2晶闸管VT1的电压Uvt1每一相的相电流(iA,iB,iC)完整波形b: alpha_deg=60阻感负载两端的电压Vd1,Vd2 晶闸管VT1的电压Uvt1每一相的相电流完整波形c: alpha_deg=90阻感负载两端的电压Vd1,Vd2 晶闸管Vt1的电压Uvt1每一相的相电流完整波形四.功率因数的测定a.测量原理b.仿真模型c.仿真数据(1)感性负载alpha=0 alpha=30alpha=60 alpha=90 (2) 纯电阻负载alpha=0 alpha=30 alpha=90 alpha=60实验二单相正弦波脉宽调制逆变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压型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2)了解正弦波脉宽调制调频,调压的原理(3)研究单相全桥逆变电路控制触发的要求二.实验原理1.正弦波脉宽调制(SPWM)控制的基本原理(1)SPWM的概念工程实际中应用最多的是正弦PwM法(简称sPwM),它是在每半个周期内输出若干个宽窄不同的矩形脉冲波,每一矩形波的面积近似对应正弦波各相应每一等份的正弦波形下的面积可用一个与该面积相等的矩形来代替,于是正弦波形所包围的面积可用这N个等幅(Vd)不等宽的矩形脉冲面积之和来等效。
电力电子仿真实验报告

电力电子仿真实验报告电力电子仿真实验报告概述:电力电子是现代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电能转换、调节和控制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电力电子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本次实验通过电力电子仿真实验平台进行了一系列电路的仿真实验,以探索电力电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实验一:单相半桥逆变器单相半桥逆变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力电子设备,可以将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
本实验中,通过仿真平台搭建了一个单相半桥逆变器电路,并进行了性能测试。
通过改变输入直流电压和负载电阻,观察逆变器的输出波形和效率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逆变器的输出波形呈现出交流正弦波,并且随着输入电压和负载电阻的变化,逆变器的效率也相应变化。
实验二:三相全桥整流器三相全桥整流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力电子设备,可以将三相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本实验中,通过仿真平台搭建了一个三相全桥整流器电路,并进行了性能测试。
通过改变输入交流电压的幅值和频率,观察整流器的输出直流电压和纹波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整流器的输出直流电压稳定,纹波较小,且随着输入电压的增加,输出直流电压也相应增加。
实验三:PWM调制技术PWM调制技术是电力电子中常用的调节技术,通过改变脉冲宽度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节。
本实验中,通过仿真平台搭建了一个PWM调制电路,并进行了性能测试。
通过改变调制信号的频率和占空比,观察PWM调制电路的输出波形和频谱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PWM调制电路能够产生稳定的输出波形,并且通过调节占空比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精确调节。
实验四:电力电子应用案例电力电子在现代电力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变频器、充电器、逆变器等。
本实验中,选择了一个典型的电力电子应用案例进行仿真实验。
通过搭建相应的电路和参数设置,观察电力电子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
实验结果表明,电力电子设备能够实现电能的高效转换和精确控制,为现代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持。
结论:通过电力电子仿真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电力电子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电力电子实验报告仿真

电力电子实验报告仿真电力电子是关于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变换和控制的一门学科,它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功率调节、电能质量控制和电能传输等方面。
在电力电子实验中,我们通过仿真软件对电力电子器件和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和分析。
下面是一份关于电力电子实验仿真的报告,旨在介绍电力电子的基本原理、实验内容和结果分析。
实验名称:电力电子的仿真实验实验目的:通过仿真软件对电力电子器件和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和分析,学习电力电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实验装置和器件:电力电子仿真软件、开关管、二极管、滤波电容、电源、负载等。
实验原理:电力电子是利用电子器件来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学科,其主要包括开关电源、直流调速、电能质量控制等方面。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模拟建立电力电子器件和系统的模型,并通过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和分析。
实验步骤:1.模拟建立电力电子器件和系统的模型。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电力电子器件和系统,建立相应的电路模型。
2.进行仿真实验。
在模拟建立模型后,通过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实验,记录下相关的参数和波形。
3.分析实验结果。
根据仿真结果,分析电路的性能和特点,探讨电力电子器件和系统的优化方案。
实验结果和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个开关电源电路进行仿真实验。
通过调节电源和负载的参数,我们得到了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电压、电流和功率波形。
根据仿真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开关电源具有宽的输入电压范围,输出电压稳定,响应速度快等特点。
同时,我们还发现,在输入电压变化较大时,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仍能保持稳定,表明开关电源具有良好的稳压性能。
结论:通过本次仿真实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电力电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学会了使用仿真软件进行电力电子器件和系统的建模、仿真和分析。
同时,通过对开关电源电路的仿真实验,我们验证了开关电源具有宽输入电压范围、稳压性好的优点。
实验心得:电力电子实验是电力专业中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仿真实验,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电力电子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电力电子仿真实验报告

仿真实验
仿真实验一: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内容:带电阻电感性负载的仿真
负载参数:R=45ΩL=1H C=inf
仿真模型图如下:
图a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仿真模型图.
三相全控整流电路负载端电压和三相电源电压波形图如下:
仿真实验二:单相交流调压负载参数:R=450ΩL=0.1H C=inf
仿真模型如下图:
图b.单相交流调压仿真模型
单相交流调压仿真波形如下:
a.控制角A=0°
b.控制角A=60°
仿真实验三:直流降压斩波变换电路仿真实验负载参数:R=1ΩL=1mH C=10−12F
仿真模型图如下:
图c直流降压斩波变换电路仿真模型
a.脉冲宽度为50﹪
b.脉冲宽度为80﹪
仿真实验四:单相正弦波脉宽调制(SPWM)
负载参数:R=45ΩL1=2×10−3H C1=10−6F L2=30×10−3H C2=320×10−6F 单相整流逆变电路仿真模型:
图d单相整流逆变电路仿真模型
单相正弦波脉宽调制逆变电路仿真波形如下:
a.PWM输出频率为50Hz
b. PWM输出频率为100Hz。
《电力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

《电力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综合训练报告班级__________电气8班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09230838 __________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_________ 陈伟 ______2012年秋季学期摘要电力电子交流技术是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及相关电路进行电能变换的一门科学技术,既包括电压,电流的交换,也包括频率与相熟的交换。
而电力电子器件又是电力电子交流技术的核心,也是自动化和电气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在对升压、降压变换器电路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Simulink的升压变换器和降压变换器的仿真模型,设计了DC-D变换电路,实现了升压,降压及cuk 电路功能。
设计中选用MOSFE型开关器件对升压、降压及CUK 电路进行控制,并对不同工作情况进行仿真分析与研究。
通过仿真分析也验证了本文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关键词:电力电子降压变换升压变换CUK变换MATLAB Simulink仿真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设计目的 (1)1.2 设计意义 (1)1.3 设计要求 (1)第二章仿真软件及开关器件简介 (2)2.1 MATLAB简介 (2)2.2 Simulink 简介 (2)2.3 MOSFET开关器件简介 (2)第三章DC-DC变换器的设计原理 (4)3.1 降压斩波电路( Buck Chopper) 工作原理 (4)3.2升压斩波电路(Boost Chopper )工作原理 (5)3.3 cuk 直流斩波电路工作原理 (6)第四章计算机仿真 (8)4.1 降压变换器设计 (8)4.2 升压变换器设计 (12)4.3 cuk变换器设计 (17)第五章总结 (20)心得体会 (21)参考资料 (22)第一章绪论1.1 设计目的:1、理解升压、降压变换及cuk电路电路图,并对电路中的元器件的作用有深刻的认识。
2、在对升压、降压变换及cuk电路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基于Simulink 的升压、降变换及cuk电路的仿真模型3、选用MOSFET开关器件对升压、降压进行控制,并对不同工作情况进行仿真分析与研究。
电力电子仿真实训报告

matlab仿真课题一:
一、单项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简介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如下图所示,电路由交流电源、整流变压器、晶闸管、负载以及触发电路组成。
在变压器二次电压的正半周触发晶闸管VT1和VT3,在二次电压的负半周触发晶闸管VT2和VT4,由于晶闸管的单向可控性能,在负载上可以得到方向不变的直流电,改变晶闸管的控制角,可以调节输出流电压和电流的大小。
晶闸管触发电路输出脉冲与电源同步是电路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
二、仿真过程:
1、打开MATLAB仿真平台,新建文件Fil e→New→Mode
2、提取电路元件模块
点击图标,调出模型库浏览器
在模型库中逐级打开子模型库,选取适合的模块,将其拖到仿真平台上
3、连线,把器件用线连接起来
4、设置模块参数
5、设置仿真参数
6启动仿真
7仿真结果
1)负载时电阻时,R=1,L=0,C=inf 时触发角为0°时:
触发角为60°时
触发角为180°时:
a)负载时阻感时,R=1,L=0.01,C=inf 时触发角为180°时:
60
-。
电力电子实训实习报告

电力电子实训实习报告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更好地掌握电力电子技术,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两周的电力电子实训实习。
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对电力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实训内容1. 电力电子器件的学习:主要包括GTO、GRT、GTO、GRT等器件的结构、原理和应用,了解了这些器件在电力电子电路中的重要作用。
2. 电力电子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学习了电力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了电路图的阅读和分析方法,学会了使用仿真软件对电力电子电路进行设计和仿真。
3. 电力电子装置的调试和维护:学习了如何对电力电子装置进行调试和维护,掌握了常见故障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4.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了解了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领域的应用,认识到电力电子技术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三、实训过程在实训过程中,我严格按照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及时总结实验心得。
在遇到问题时,我会积极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实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实训收获1. 理论知识方面:通过实训,我对电力电子器件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电力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实践能力方面:通过动手实践,我熟练掌握了电力电子装置的调试和维护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团队合作方面:在实训过程中,我与同学们共同解决问题,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4. 职业素养方面:实训过程中,我严格遵守纪律,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培养了严谨的职业态度。
五、总结通过为期两周的电力电子实训实习,我对电力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电力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电力电子仿真实习报告

电力电子仿真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电力电子技术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对电力电子设备的仿真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本次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使用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模块,对电力电子电路进行仿真,进一步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时间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三、实习地点XX大学电子实验室四、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电力电子电路的仿真:1.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2. 单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3. 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4. 升降压斩波电路5. 三相桥式SPWM逆变电路五、实习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首先根据电路原理图,利用MATLAB软件搭建了各个电路的仿真模型。
在搭建模型的过程中,我深入理解了电路中各个元件的作用和连接方式,熟悉了仿真软件的操作方法。
接下来,我对每个电路进行了仿真实验。
通过调整仿真参数,观察电路的输出波形和性能指标,分析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例如,在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我观察到了可控硅的导通角度对整流电路输出直流电压的影响;在单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中,我了解了晶闸管的触发角对整流电路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影响。
此外,我还对电路进行了故障仿真,分析了不同故障情况下电路的性能变化,学习了故障诊断和处理的方法。
六、实习总结通过本次电力电子仿真实习,我对电力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际操作,我熟练掌握了仿真软件的使用,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电力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为自己以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我要感谢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与支持,使我在实习过程中收获颇丰。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电力电子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的电力电子事业做出贡献。
实验报告-电力电子仿真实验

电力电子仿真实验实验报告院系: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班级:电气1309班学号:1131540517学生姓名:王睿哲指导教师:姚蜀军成绩:日期:2017年1月2日目录实验一晶闸管仿真实验 (3)实验二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仿真实验 (6)实验三电压型三相SPWM逆变器电路仿真实验 (18)实验四单相交-直-交变频电路仿真实验 (25)实验五VSC轻型直流输电系统仿真实验 (33)实验一晶闸管仿真实验实验目的掌握晶闸管仿真模型模块各参数的含义。
理解晶闸管的特性。
实验设备:MA TLAB/Simulink/PSB实验原理晶闸管测试电路如图1-1所示。
u2为电源电压,ud为负载电压,id为负载电流,uVT为晶闸管阳极与阴极间电压。
图1-1 晶闸管测试电路实验内容启动Matlab,建立如图1-2所示的晶闸管测试电路结构模型图。
图1-2 带电阻性负载的晶闸管仿真测试模型双击各模块,在出现的对话框内设置相应的模型参数,如图1-3、1-4、1-5所示。
图1-3 交流电压源模块参数图1-4 晶闸管模块参数图1-5 脉冲发生器模块参数固定时间间隔脉冲发生器的振幅设置为5V,周期与电源电压一致,为0.02s(即频率为50Hz),脉冲宽度为2(即7.2o),初始相位(即控制角)设置为0.0025s(即45o)。
串联RLC分支模块Series RLC Branch与并联RLC分支模块Parallel RLC Branch的参数设置方法如表1-1所示。
表1-1 RLC分支模块的参数设置元件串联RLC分支并联RLC分支类别电阻数值电感数值电容数值电阻数值电感数值电容数值单个电阻R 0 inf R inf 0单个电感0 L inf inf L 0单个电容0 0 C inf inf C在本系统模型中,双击Series RLC Branch模块,设置参数如图1-6所示。
图1-6 负载模块参数系统仿真参数设置如图1-7所示。
图1-7 系统仿真参数运行仿真模型系统即可得到控制角为45o时,电源电压、触发信号、流过晶闸管的电流、晶闸管阳极和阴极两端电压、负载电流、负载电压的仿真波形,如图1-8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训练报告(doc 22页)《电力电子电路的计算机仿真》综合训练报告班级姓名学号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2011年12 月日摘要PWM控制技术是逆变电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现在大量应用的逆变电路中,绝大部分都是PWM型逆变电路。
为了对PWM型逆变电路进行分析,首先建立了逆变器控制所需的电路模型,采用IGBT作为开关器件,并对单相桥式电压型逆变电路和PWM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运用MATLAB中的SIMULINK 对电路进行了仿真,给出了最终仿真波形。
关键字:双极性模式pwm逆变电路matlaB仿真目录摘要 1 一逆变电路相关概述 3 二主电路工作原理说明8 三主电路设计的详细过程10 四仿真模型的建立及各模块参数设置11 五仿真结果分析15 六总结18 七参考文献19 八体会20一概述1.1MATLAB的介绍MATLAB (Matrix Laboratory)为美国Mathworks公司1983年首次推出的一套高性能的数值分析和计算软件,其功能不断扩充,版本不断升级,1992年推出划时代的4.0版,1993年推出了可以配合Microsoft Windous使用的微机版,95年4.2版,97年5.0版,99年5.3版,5.X版无论是界面还是内容都有长足的进展,其帮助信息采用超文本格式和PDF格式,可以方便的浏览。
至2001年6月推出6.1版,2002年6月推出6.5版,继而推出6.5.1版, 2004年7月MATLAB7和Simulink6.0被推出,目前的最新版本为7.1版。
MATLAB将矩阵运算、数值分析、图形处理、编程技术结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科学及工程问题的分析计算和程序设计工具,它还提供了专业水平的符号计算、文字处理、可视化建模仿真和实时控制等功能,是具有全部语言功能和特征的新一代软件开发平台。
MATLAB 已发展成为适合众多学科,多种工作平台、功能强大的大型软件。
在欧美等国家的高校,MATLAB已成为线性代数、自动控制理论、数理统计、数字信号处理、时间序列分析、动态系统仿真等高级课程的基本教学工具。
成为攻读学位的本科、硕士、博士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在设计研究单位和工业开发部门,MMATLAB被广泛的应用于研究和解决各种具体问题。
在中国,MATLAB也已日益受到重视,短时间内就将盛行起来,因为无论哪个学科或工程领域都可以从MATLAB中找到合适的功能。
1.2PWM技术PWM技术的的应用十分广泛,它使电力电子装置的性能大大提高,因此它在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PWM控制技术正是有赖于在逆变电路中的成功应用,才确定了它在电力电子技术中的重要地位。
脉宽调制(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是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输出来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广泛应用在从测量、通信到功率控制与变换的许多领域中。
简而言之,PWM是一种对模拟信号电平进行数字编码的方法。
通过高分辨率计数器的使用,方波的占空比被调制用来对一个具体模拟信号的电平进行编码。
PWM信号仍然是数字的,因为在给定的任何时刻,满幅值的直流供电要么完全有(ON),要么完全无(OFF)。
电压或电流源是以一种通(O N)或断(OFF)的重复脉冲序列被加到模拟负载上去的。
通的时候即是直流供电被加到负载上的时候,断的时候即是供电被断开的时候。
只要带宽足够,任何模拟值都可以使用PWM进行编码。
1.3PWM控制方法采样控制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结论: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相同.PWM控制技术就是以该结论为理论基础,对半导体开关器件的导通和关断进行控制,使输出端得到一系列幅值相等而宽度不相等的脉冲,用这些脉冲来代替正弦波或其他所需要的波形.按一定的规则对各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既可改变逆变电路输出电压的大小,也可改变输出频率.PWM控制的基本原理很早就已经提出,但是受电力电子器件发展水平的制约,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未能实现.直到进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出现和迅速发展,PWM控制技术才真正得到应用.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新的理论方法,如现代控制理论,非线性系统控制思想的应用,PWM控制技术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出现了多种PWM控制技术,根据PWM控制技术的特点,到目前为止主要有以下8类方法.(1) 相电压控制PWM1 等脉宽PWM法VVVF(Variable Voltage Variable Frequency)装置在早期是采用P AM(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控制技术来实现的,其逆变器部分只能输出频率可调的方波电压而不能调压.等脉宽PWM法正是为了克服PAM法的这个缺点发展而来的,是PWM法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它是把每一脉冲的宽度均相等的脉冲列作为PWM波,通过改变脉冲列的周期可以调频,改变脉冲的宽度或占空比可以调压,采用适当控制方法即可使电压与频率协调变化.相对于PAM法,该方法的优点是简化了电路结构,提高了输入端的功率因数,但同时也存在输出电压中除基波外,还包含较大的谐波分量.2 随机PWM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至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当时大功率晶体管主要为双极性达林顿三极管,载波频率一般不超过5kHz,电机绕组的电磁噪音及谐波造成的振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求得改善,随机PWM方法应运而生.其原理是随机改变开关频率使电机电磁噪音近似为限带白噪声(在线性频率坐标系中,各频率能量分布是均匀的),尽管噪音的总分贝数未变,但以固定开关频率为特征的有色噪音强度大大削弱.正因为如此,即使在IGBT已被广泛应用的今天,对于载波频率必须限制在较低频率的场合,随机PWM仍然有其特殊的价值;另一方面则说明了消除机械和电磁噪音的最佳方法不是盲目地提高工作频率,随机PWM技术正是提供了一个分析,解决这种问题的全新思路.3 SPWM法SPWM(Sinusoidal PWM)法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目前使用较广泛的P WM法.前面提到的采样控制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结论: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相同.SPWM法就是以该结论为理论基础,用脉冲宽度按正弦规律变化而和正弦波等效的PWM波形即SPWM波形控制逆变电路中开关器件的通断,使其输出的脉冲电压的面积与所希望输出的正弦波在相应区间内的面积相等,通过改变调制波的频率和幅值则可调节逆变电路输出电压的频率和幅值.该方法的实现有以下几种方案:一等面积法该方案实际上就是SPWM法原理的直接阐释,用同样数量的等幅而不等宽的矩形脉冲序列代替正弦波,然后计算各脉冲的宽度和间隔,并把这些数据存于微机中,通过查表的方式生成PWM信号控制开关器件的通断,以达到预期的目的.由于此方法是以SPWM控制的基本原理为出发点,可以准确地计算出各开关器件的通断时刻,其所得的的波形很接近正弦波,但其存在计算繁琐,数据占用内存大,不能实时控制的缺点.二硬件调制法硬件调制法是为解决等面积法计算繁琐的缺点而提出的,其原理就是把所希望的波形作为调制信号,把接受调制的信号作为载波,通过对载波的调制得到所期望的PWM波形.通常采用等腰三角波作为载波,当调制信号波为正弦波时,所得到的就是SPWM波形.其实现方法简单,可以用模拟电路构成三角波载波和正弦调制波发生电路,用比较器来确定它们的交点,在交点时刻对开关器件的通断进行控制,就可以生成SPWM波.但是,这种模拟电路结构复杂,难以实现精确的控制.三软件生成法由于微机技术的发展使得用软件生成SPWM波形变得比较容易,因此,软件生成法也就应运而生.软件生成法其实就是用软件来实现调制的方法,其有两种基本算法,即自然采样法和规则采样法.四自然采样法以正弦波为调制波,等腰三角波为载波进行比较,在两个波形的自然交点时刻控制开关器件的通断,这就是自然采样法.其优点是所得SPWM波形最接近正弦波,但由于三角波与正弦波交点有任意性,脉冲中心在一个周期内不等距,从而脉宽表达式是一个超越方程,计算繁琐,难以实时控制.五规则采样法规则采样法是一种应用较广的工程实用方法,一般采用三角波作为载波.其原理就是用三角波对正弦波进行采样得到阶梯波,再以阶梯波与三角波的交点时刻控制开关器件的通断,从而实现SPWM法.当三角波只在其顶点(或底点)位置对正弦波进行采样时,由阶梯波与三角波的交点所确定的脉宽,在一个载波周期(即采样周期)内的位置是对称的,这种方法称为对称规则采样.当三角波既在其顶点又在底点时刻对正弦波进行采样时,由阶梯波与三角波的交点所确定的脉宽,在一个载波周期(此时为采样周期的两倍)内的位置一般并不对称,这种方法称为非对称规则采样.规则采样法是对自然采样法的改进,其主要优点就是是计算简单,便于在线实时运算,其中非对称规则采样法因阶数多而更接近正弦.其缺点是直流电压利用率较低,线性控制范围较小.以上两种方法均只适用于同步调制方式中.4 低次谐波消去法低次谐波消去法是以消去PWM波形中某些主要的低次谐波为目的的方法.其原理是对输出电压波形按傅氏级数展开,表示为u(ωt)=ansinnωt,首先确定基波分量a1的值,再令两个不同的an=0,就可以建立三个方程,联立求解得a1,a2及a3,这样就可以消去两个频率的谐波.该方法虽然可以很好地消除所指定的低次谐波,但是,剩余未消去的较低次谐波的幅值可能会相当大,而且同样存在计算复杂的缺点.该方法同样只适用于同步调制方式中.5梯形波与三角波比较法前面所介绍的各种方法主要是以输出波形尽量接近正弦波为目的,从而忽视了直流电压的利用率,如SPWM法,其直流电压利用率仅为86.6%.因此,为了提高直流电压利用率,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梯形波与三角波比较法.该方法是采用梯形波作为调制信号,三角波为载波,且使两波幅值相等,以两波的交点时刻控制开关器件的通断实现PWM控制.由于当梯形波幅值和三角波幅值相等时,其所含的基波分量幅值已超过了三角波幅值,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直流电压利用率.但由于梯形波本身含有低次谐波,所以输出波形中含有5次,7次等低次谐波.(2)线电压控制PWM前面所介绍的各种PWM控制方法用于三相逆变电路时,都是对三相输出相电压分别进行控制的,使其输出接近正弦波,但是,对于像三相异步电动机这样的三相无中线对称负载,逆变器输出不必追求相电压接近正弦,而可着眼于使线电压趋于正弦.因此,提出了线电压控制PWM,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一马鞍形波与三角波比较法马鞍形波与三角波比较法也就是谐波注入PWM方式(HIPWM),其原理是在正弦波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三次谐波,调制信号便呈现出马鞍形,而且幅值明显降低,于是在调制信号的幅值不超过载波幅值的情况下,可以使基波幅值超过三角波幅值,提高了直流电压利用率.在三相无中线系统中,由于三次谐波电流无通路,所以三个线电压和线电流中均不含三次谐波[4].除了可以注入三次谐波以外,还可以注入其他3倍频于正弦波信号的其他波形,这些信号都不会影响线电压.这是因为,经过PWM调制后逆变电路输出的相电压也必然包含相应的3倍频于正弦波信号的谐波,但在合成线电压时,各相电压中的这些谐波将互相抵消,从而使线电压仍为正弦波.二单元脉宽调制法[5]因为,三相对称线电压有Uuv+Uvw+Uwu=0的关系,所以,某一线电压任何时刻都等于另外两个线电压负值之和.现在把一个周期等分为6个区间,每区间60°,对于某一线电压例如Uuv,半个周期两边60°区间用Uuv本身表示,中间60°区间用-(Uvw+Uwu)表示,当将Uvw和Uwu作同样处理时,就可以得到三相线电压波形只有半周内两边60°区间的两种波形形状,并且有正有负.把这样的电压波形作为脉宽调制的参考信号,载波仍用三角波,并把各区间的曲线用直线近似(实践表明,这样做引起的误差不大,完全可行),就可以得到线电压的脉冲波形,该波形是完全对称,且规律性很强,负半周是正半周相应脉冲列的反相,因此,只要半个周期两边60°区间的脉冲列一经确定,线电压的调制脉冲波形就唯一地确定了.这个脉冲并不是开关器件的驱动脉冲信号,但由于已知三相线电压的脉冲工作模式,就可以确定开关器件的驱动脉冲信号了.该方法不仅能抑制较多的低次谐波,还可减小开关损耗和加宽线性控制区,同时还能带来用微机控制的方便,但该方法只适用于异步电动机,应用范围较小.(3)电流控制PWM电流控制PWM的基本思想是把希望输出的电流波形作为指令信号,把实际的电流波形作为反馈信号,通过两者瞬时值的比较来决定各开关器件的通断,使实际输出随指令信号的改变而改变二主电路工作原理说明2.1 PWM控制的基本原理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控制就是对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的技术,即通过对一系列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来等效地获得所需要的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