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必要的形式:先锋派小说及其后现代性 中国当代文学史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件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件

文学批评实践
04
CHAPTER
文学与社会文化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内容上常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倾向,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政治风貌。
文学的政治倾向
许多作家通过文学作品对当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现象进行批判,揭示社会矛盾和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文学的政治批判
一些作家积极参与政治活动,通过文学作品表达政治立场和诉求,对政治决策产生影响。
05
CHAPTER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与展望
1
2
3
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视角,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多样性,提供了不同于西方文学的叙事和表达方式。
丰富世界文学的多样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国际传播和交流,促进了世界文学的互动和碰撞,推动了全球范围内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
推动世界文学的交流与互动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独特主题、风格和叙事方式,为全球作家提供了新的文学创作灵感,启发了跨文化、跨领域的文学创新。
提供新的文学创作灵感
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03
培养了新一代读者群体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所传达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思考,培养了新一代具有独立思考和审美品味的读者群体。
01
推动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现代文学的元素,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文学流派
现代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
思潮
左翼文学、京派文学、海派文学、先锋小说等。
文学流派与思潮
02
CHAPTER
重要作家及其作品
总结词
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详细描述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弱点。他的代表作有《狂人日记》、《呐喊》和《阿Q正传》等。

中国当代文学:先锋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先锋小说

4、谌容
谌容(1936~ )当代女作家,汉族。原名 德容。著名小说家,作家,中国作家协 会会员,重庆巫山人,生于湖北汉口。
1957年毕业于北京俄语学院,任中央人 民广播电台音乐编辑和翻译。后当过中 学俄语教员。曾三次到农村体验生活和 劳动。任作协北京分会专业作家、中国 国际交流协会理事。
5、高行健
1、莫言
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 东高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80年代中期以 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 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 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05年莫 言的《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 2011年莫言凭借作品《蛙》获得茅盾文学奖。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 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 社会融合在一起。
孙甘露是在语言实验中走得最远的一位。 《信使之函》《访问梦境》《请女人猜迷》等是这种小说的代表。这些小 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不仅彻底斩断了小说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也斩断了小说与 故事、小说与叙述之间的联系。 他的小说全由一些的诗化的语言充塞着,构筑语言幻象的片断的同时,却 构不成任何意义,这样叙述便成了梦呓,小说成了纯粹的言辞的堆积。始于语 言又终于语言,透过斑驳陆离的语言,我们隐约可以看到一个幻想者、冥思者。
3、张洁
张洁(1937- ),祖籍辽宁抚顺,生于北京。 中共党员。当代著名女作家。1960年毕 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78年开始文学创 作。现为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著有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 《方舟》、中短篇小说集《祖母绿》, 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只有一个 太阳》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两次获 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 。

80年代之先锋文学解析ppt课件

80年代之先锋文学解析ppt课件
❖ 原因:不满于中国文学长期以来的固定模式和陈旧技 巧,试图通过小说形式的探索和实验来革命中国小说 的面貌。
❖ 传统小说:第一层是语言和叙述,第二层是人物、故 事和情节,第三层是意义。
❖ 先锋小说:只关心小说形式而不关心内容,注重的是 怎么写,而不是写什么。把叙事本身看作审美对象, 消解小说的意义,削平小说的“深度模式”。
《冈底斯的诱惑》
❖ 主人公:“我”、穷布、姚亮、陆高、顿珠顿月 ❖ 情 节:四个故事 ❖ 叙事手法:元叙事 元小说 ❖ 特 点:无时间地点中心人物;各故事无联系;每
个故事有头无尾;不停变换人称 ❖ 意 义:原始荒凉瑰丽神秘的“初民的世界”。
个人经验具有主观性、片面性、不可确定 性,所谓的现实也是如此。
❖ 3、表达方式,暴力与 死亡。
先锋的意义
❖ 1、话语的欲望表达; ❖ 2、叙事策略的运用; ❖ 3、幻觉与暴力; ❖ 4、人物与历史的死亡。 ❖ 结语:形式主义只是策
略,自我救赎才是目的
❖ “如果有人说我的作品是晦涩的,我觉得晦涩 是必要的,因为生活本身就是如此,我有很多 东西自己都没有想通,能教会读者什么呢?我 并不比读者高明多少,我无法把问题和价值判 断告诉给读者,所以我只能选择晦涩。”
——格非
格非的意义
❖ 1、运用繁复的叙事手法, 以人物内在意识的无序性, 建构叙事迷宫;
马原的意义
❖ 1、运用元叙事手法, 形成了著名的“马原叙 事圈套”;
❖ 2、瓦解了经典现实主 义的“似真幻觉”;
❖ 3、意味着超越了宏大 叙事的个人叙事时代的 到来。
孙甘露(1959~ )
❖ 上海人,1977年在邮 政局工作,1986年发 表成名作《访问梦境》, 代表作《我是少年酒坛 子》、《信使之函》、 《请女人猜谜》等。

当代文学-先锋文学 课件 ppt

当代文学-先锋文学 课件 ppt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戏剧领域:“实验戏剧”

从1982年的《绝对信号》开始,中国的话 剧向小剧场模式发起了探索。
高行健
孟京辉
3、小说领域 1984年,马原发表的《拉萨河女神》突破 了传统小说重点在于“写什么”的范式,转 而表现出对小说叙事技法——“怎么写”的热 衷,先锋小说由此徐徐拉开帷幕。 先锋文学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只有独 一的问题需要解决:怎么写。那时的口号是, 写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写。
影响余华的十篇短篇小说
《青鱼》 (杜克司奈斯)、《在流放地》
(卡夫卡)、《伊豆的歌女》(川端 康成)、 《南方》(博尔赫斯)、《傻瓜吉姆佩尔》 (辛格)《孔 乙己》(鲁迅)、《礼拜二午 睡时刻》(马尔克斯)、《河的第三条 岸》 (罗萨)、《海上扁舟》(史蒂芬· 克莱恩)、 《鸟》(布鲁诺 · 舒尔茨)
请女人猜谜

我冒险叙述这个故事,有可能被看作是一种变态 行为。其难点不在于它似乎是一件极为遥远的事情, 而在于它仿佛与我瀚海般的内心宇宙的某一迷朦而 晦涩的幻觉相似,在我费力地回溯我的似水年华时, 尤如某个法国女人说的,我似乎是在眺望时间消逝。 假如我坦率地承认我的盲目性,那么我要声明 的是,我是这个故事的转述者。但我无力为可能出 现的所有含混之处负责,因为这个故事的最初的陈 述者或者说创造者是一个四处飘泊的扯谎者。
(冯梦龙)、《驿站长》 (普希金)、《献 给爱丝美的故事》(塞林格)、《忧国》 (三岛由 纪夫)、《没有毛发的墨西哥人》 (毛姆)、《刎颈之交》(欧· 利)、《关 亨 于犹大的三种说法》(博尔赫斯)、《采薇》 (鲁迅)、 《他们不是你丈夫》(雷蒙德· 卡 佛)

《当代文学史》课件

《当代文学史》课件

04
当代文学代表人物研究
余华
总结词
先锋派代表,作品以冷酷、客观著称
详细描述
余华是当代文学先锋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 品以冷酷、客观的叙述风格著称,善于通过 描绘普通人的生活来反映社会的现实和人性 的复杂。他的代表作《活着》、《许三观卖 血记》等,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 洞察力,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VS
详细描述
后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20世纪中叶的欧 洲,它对现代主义进行反思和质疑,强调 多元、开放和相对主义。后现代主义作品 通常采用戏仿、拼贴、反叙述等手法,消 解传统意义和价值,呈现出一个多元、相 对的世界。后现代主义文学关注个体经验 和微观视角,反映后工业化和消费社会的 特点。
03
当代文学作品分析
难曲折的道路。
《白鹿原》
总结词:民族史诗
详细描述:《白鹿原》是陈忠实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一部民族史诗。小说以陕西 关中地区的白鹿原为背景,通过讲述白鹿原上的家族恩怨和历史变迁,展现了中 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人文精神。
《活着》
总结词:人生哲理
详细描述:《活着》是余华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一部人生哲理小说。小说以福贵的人生经历为线索,通过讲述他的人生起伏 和生死离别,揭示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当代文学史的重要性
文化传承
当代文学史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 桥梁,传承了人类文明和文化遗 产,同时也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 文化财富。
社会反映
当代文学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和 时代变迁,是理解和研究一个时 期历史的重要依据。
艺术价值
当代文学在艺术上不断创新和发 展,为世界文学的繁荣和多样性 做出了贡献。
当代文学史的发展历程
传播方式的变革
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文学作品能够更快速、更广泛地传播,扩大读 者群体。

中国当代文学课件10先锋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课件10先锋小说

格非的先锋小说
在先锋小说中,马原注重的是叙述, 在先锋小说中,马原注重的是叙述,而格 非注重的是故事,与许多先锋作家不同, 非注重的是故事,与许多先锋作家不同,格非 的小说大多有一个故事的外观, 的小说大多有一个故事的外观,善于把故事讲 得扑朔迷离、引人入胜。 得扑朔迷离、引人入胜。但格非的小说显然不 同于传统小说中的故事。 同于传统小说中的故事。 首先,格非的小说要表现的是感觉的真实, 首先,格非的小说要表现的是感觉的真实, 而非故事本身的真实。 而非故事本身的真实。 其次, 其次,格非的小说与其说要讲述一个完整 的故事,不如说是有意拆解故事性, 的故事,不如说是有意拆解故事性,不同于传 统小说因果结构链式的小说。 统小说因果结构链式的小说。
余华的先锋小说
余华热衷于叙述 暴力《现实一种》 现实一种》 苦难《许三观卖血记》《活着》 许三观卖血记》《活着》 》《活着 恐惧《在细雨中呼喊》 在细雨中呼喊》 尤其是死亡《一九八六年》《往事 一九八六年》《 》《往事
与惩罚》《活着》《现实一种》 与惩罚》《活着》《现实一种》 》《活着》《现实一种
马原(1953-),辽宁锦州人。 1953-),辽宁锦州人。 -),辽宁锦州人
1982年从辽宁大学毕业后便前往 1982年从辽宁大学毕业后便前往 西藏工作近七年,这段生活给他带来了《 西藏工作近七年,这段生活给他带来了《拉 萨河女神》《冈底斯的诱惑》《虚构》 萨河女神》《冈底斯的诱惑》《虚构》等中 》《冈底斯的诱惑》《虚构 国先锋小说的开山之作。马原著名的“叙事 国先锋小说的开山之作。马原著名的“ 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形式为内容” 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形式为内容” 的风气。80年代末,他的创作量急剧减少, 的风气。80年代末,他的创作量急剧减少, 年代末 进入同济大学中文系任教。90年代后, 进入同济大学中文系任教。90年代后,马原 年代后 热衷于影视,创作了《谁能够喜怒哀乐自由》 热衷于影视,创作了《谁能够喜怒哀乐自由》 《都有一颗红色的心》:《死亡的诗意》等 都有一颗红色的心》:《死亡的诗意》 》:《死亡的诗意 剧本。 剧本。

现当代文学PPT课件

现当代文学PPT课件

发展历程
起始阶段
转型阶段
五四运动时期,以鲁迅、茅盾、郭沫 若等为代表,作品以小说、散文、随 笔等形式为主,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 思想潮流。
改革开放以后,以莫言、余华、贾平 凹等为代表,作品以小说、诗歌、散 文等形式为主,反映了社会转型和思 想多元化的趋势。
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以巴金、老舍、钱钟 书等为代表,作品以小说、散文、戏 剧等形式为主,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 和人民生活的变迁。
交互式文学
新媒体技术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如交互式小说、游戏化 文学等,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参与故事情节。
跨媒体叙事
新媒体时代打破了传统文学的叙事模式,出现了跨媒体叙事,如电影、 电视剧、游戏等与文学的结合,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形式。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
跨国文学合作
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文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跨 国文学节、国际书展等活动为各国作家提供了交流平台。
详细描述
知青文学的作家通过书写自己在农村的生活和经历,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反思 和思考,作品多以回忆录的形式呈现,具有浓郁的历史感和怀旧情感。
先锋小说
总结词
先锋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股文学潮流,强调小说的形式和实验性。
详细描述
先锋小说的作家通过尝试新的写作手法和形式,打破了传统小说的限制,作品多 以短篇小说为主,具有强烈的现代感和创新意识。
现当代文学ppt课件
• 现当代文学概述 • 文学流派与思潮 • 文学批评与理论 • 文学与社会文化 • 跨文化交流与比较文学 • 未来展望与挑战
目录
Part
01
现当代文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现当代文学是指自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文学,它标志着中国文学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先锋小说课件

先锋小说课件

3、1990-1994 先锋小说的发展期 对文本追求逐渐失去兴趣,转而关注历史和普通人 的苦难

在历史题材的选择上,他们以家族和个人为角度, 着重表现历史发展过程中家族和个人命运的变化, 以及期间发生各种琐事轶事中蕴含的人情人性。在 技法上,先锋作家也抛弃了传统的写实主义,选择 通过想象和虚拟去追求感觉的真实,用自己的话语 去探索和重塑历史,消解权威和历史神话,创造一 种属于自己的“新历史”。因此也有人称这一批小 说为“新历史小说”。
4、1995-1999 先锋小说进入了转型还原期 先锋小说作家开始投入世俗之流,创作了 不少受大众欢迎的通俗作品。
思考:右图中的小说属于先锋小 说吗?为什么?
三、代表作家作品赏析
(一)马原与元叙述
马原(男)(1953—)辽宁锦 州人。1970年中学毕业后到辽宁锦 县农村插队。1974年入沈阳铁路运 输机械学校机械制造专业学习。 1976年毕业后到阜新当钳工。1978 年考入辽宁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 业后进藏,任记者、编辑。这段时 期的经历是他创作的重要素材。 1989年调回辽宁,任沈阳市文学院 专业作家。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 1984年发表的《拉萨河女神》首次 把叙述置于故事之上。主要作品有 小说集《冈底斯的诱惑》、《西海 无帆船》、《虚构》等,长篇小说 《上下都很平坦》等。
元叙述简介

元叙述,简单地说,关于叙述的叙述。元叙述不能单独存 在,它必须依附于叙述而存在。同样地,叙述不可能完全 避免元叙述的插入。在传统小说中,元叙述的出现往往不 是作者故意追求的,而是在叙述过程中产生的。在80年代 先锋小说中,元叙述从一种附属的地位成为一种写作者自 主的追求,一种形式实验,因此“元叙述”便具有了某种 先锋的色彩。 传统叙述是针对故事而言的,元叙述则是关于故事中的故 事含义。因为叙述语言具有的暗示性,对象叙述并不能全 部地为人所理解,所有有了一套解释系统,使得叙述的不 确定性,在解释系统中产生了拟仿、歧义、误读、增值和 重构的效果。 叙述的发生始终在走向一个完成台,叙述在肯定回答读者, 满足读者在期间获得的叙述欲望。元叙述则是破坏这一满 足,让读者对叙述的真实性提出质疑。

第二十二章_80年代小说先锋小说课件

第二十二章_80年代小说先锋小说课件


四拓展了小说的表现力,强化了作家对于 个性化的感觉和体验的发掘;同时,也抑 制、平衡了80年代小说中“自我”膨胀的倾 向。
五对于性、欲望、死亡、暴力等主题的关 注,与中国历史语境,与对于“文革”的 暴力和精神创伤的记忆相关,是以另类、 隐秘的方式展开。


先锋小说的局限:
总体上以形式和叙事方式为主要目标的探 索倾向,其局限性就是不可避免走向“形 式的疲惫”。
“先锋小说”的特点

一重视叙述,关心的是故事的“形式”, 把叙事本身看做审美对象。
二“虚构”与“真实”在作品中有意混淆、 拼接,并把构思、写作过程直接写进作品, 参与文本的构成。“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 汉人”是经常出现在他的小说的句子。


三叙述大多只是平面化地触及感官印象, 而强制性地拆除事件、细节与现实世界的 意义关联。读者将难以得到通常小说有关 因果、本质的暗示,和有关政治、社会、 道德、人性之类的“意义”的提升。

其次,莫言的比喻可谓别具一格。“石桥 伏在水面上,像一个大病初愈的病人” “枪声沉沉,像夜中阴沉的狗叫” “过去 的一切,像一颗颗香气馥郁的果子,箭矢 般坠落在地”。作者打破常规,不以华丽 的事物为参照,而选取了日常生活中最常 见的人和事物作为喻体,虽然不及华丽的 事物那般高雅和美好,但却获得了一种丰 富、形象可感的美,给读者以新的体验和 感官刺激。

它们表达的,与其说是反“现代性”的 “非理性”精神,不如说是走出“文革” 阴影的一代,在“现代化”实践过程中追 求人性、自由精神,和主体创造性的“情 绪历史”。
“先锋小说”


在“先锋小说”中,个人主体的寻求,和 历史意识的确立已趋淡薄,它们重视的是 “文体的自觉”,即小说的“虚构性”, 和“叙述”在小说方法上的意义, 马原发表于1984年的《拉萨河的女神》是当 代第一步将叙述置于重要地位的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史课件

中国当代文学史课件

• (四)赵树理小说的成就:第一, 作品具 有鲜明的反封建特征。 第二、关注现实、 服务现实 斗争。 第三、坚持民族化、大众 化的艺术追求 • (五)赵树理小说的缺陷:过分强调文学 的政治性,片面追求大众形式,使小说方 法显得拘谨和呆板。问题小说的解决方式 的虚假性, 要么大团圆要么概念化
• 山药蛋派: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西小说派, 包括马烽、西戎、孙谦 、束为等作家, 其 特点是第一、大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 第 二、大都较主动写人民内部矛盾。 第三、 都强调文艺为政治服务。第四、讲究民族 和地方特色、 第五、语言大众化、通俗化。 第六、风格朴素、幽默
• 荷花淀派: 以孙犁为代表的河北作家派, 还包括刘绍棠、从维熙、房树民等人, 其 特点是:第一、 大多描写冀中人民的生活 变迁、民情风俗和英勇斗争。第二、描写 白洋淀、北运河、冀中平原优美的自然风 光。 第三、再现我国人民的优良、纯美心 灵和淳朴的人生。 第四、具有浪漫主义气 息、追求诗的意境和散文的韵味
贺敬之诗歌的主要特点
1、重视诗歌的时代性 具有饱满的政治热情 2、具有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 《放声歌唱》
郭小川诗歌创作的特点
• 1、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政治倾向性 • 2、富有深邃的哲理 • 3、艺术上长于采用“感物咏志”的象征手法
叙事诗的发展
• 以李季、闻捷为代表 • 在对生活场景与事件具体描摹的基础上, 表现新生活风貌和诗人的境界 • 增加写实的成分 • 对生活现象加以“诗化”,由感性向哲理 升华 出现原因: • 现实主义的强调 使得诗歌注重写实 • 解放区写实风格和叙事诗热潮在当代的延 伸和继续
十七年散文
• 第一节、 概述 • 一、50年代初期的散文创作 • 记叙性(文艺通讯、报告文学、特写)散文成就 突出。 • 表现抗美援朝斗争: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巴 金《生活在英雄们中间》刘白羽《朝鲜在战火中 前进》杨朔《 万古青春》 • 表现经济建设高潮的散文:柳青《王家斌》刘白 羽《从富拉尔基到齐齐哈尔》杨朔《石油城》李 季《玉门速写》 • 二、、50年代中期散文创作:史传文学取得很大 成就 革命回忆录 • 《红旗飘飘》《星火燎原》

先锋小说 当代文学史 教学课件

先锋小说  当代文学史 教学课件
(1960- )
《现实一种》
作品艺术特点 ➢ 冷漠的叙述者:刻意追求“无我”
的叙述效果 ➢ “沙漏”式的小说布局:显示出
一种解说观念的意图,并在情节 上取消了故事的起因 ➢ 混乱和暴力场景:对另一部分 “真实”的象喻。
五、小 结
❖ 本章介绍了先锋小说的背景、意义及代 表作家,并以马原、孙甘露、余华的几 部作品为例向我们展示了先锋小说区别 于传统文学的,在叙事、语言等层面的 艺术特征。
➢ 拼合与组装的小说结构: 有头无尾,被抽去因果关系的神秘的 故事片断。
残酷与冷漠的人性发掘《现实一种》
作家简介:余华 原籍山东高唐。生
于浙江杭州,长于海盐。现定居北京。主要作品有 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 件》、《一九八六年》、《河边的错误》、《现实 一种》、《鲜血梅花》、《在劫难逃》、《世事如 烟》、《古典爱情》、《黄昏里的男孩》等,长篇 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的诱惑》
作家简介:马原 辽宁锦州人。1984年发表 的《拉萨河女神》首次把叙述置于故事 之上。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冈底斯的诱 惑》、
《西海无船》、《虚构》等,长篇小说 《上下都很平坦》等。
(1953 — )
《冈底斯的诱惑》
作品的艺术特点
➢ “元叙事”手法: 有意识地追求一种亦真亦幻的叙事效 果,形成著名的“马原的叙事圈套”。
❖ 进入90年代之后,先锋作家们降低了探索的力度, 而采取一种更能为一般读者接受的叙述风格,有的甚 至和商业文化结合,这标志了80年代中期以来的先 锋文学思潮的终结。
❖ 先锋小说可以被看作是80年代的文学状态向90年代 的文学状态转化的契机,它的出现改变了已有的文学 图景与文学路向,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规范,使得极端 个人化的写作成为可能。

14、第七章-新时期的小说创作--第四节--中国式的现代派小说、先锋小说PPT课件

14、第七章-新时期的小说创作--第四节--中国式的现代派小说、先锋小说PPT课件
二是“顽主系列”(痞子文学),如《顽主》、《轮回》、 《一点正经没有》、《玩的就是心跳》、《千万别把我当 人》、《我是你爸爸》;
三是影视作品,如《渴望》、《编辑部的故事》等。1990 年代写的杂文集《无知者无畏》曾经引发了王朔与金庸的 支持者的论战。
.
8
王朔的言情小说沿袭了传统言情小说以爱情为切入点的特征,重点构筑现 代青年人的情爱悲剧,在温馨浪漫的爱情环境中,展现青年人的悲欢离合。 表面看有情不惊人死不休的意味,实际上表现的是复杂的人生感悟。
西方现代派文学是荒谬、怪诞的西方现代生活在文学创作中的自然反映, 深受唯心主义和非理性哲学思想影响,具有虚无主义、神秘主义、悲观 主义和个人主义色彩,充满“异化”主题;中国式的现代派小说是作家 主观创作观念的产物,在现实生活中,基本上“没有实际生活的对应 物”,是“观念”意义上的现代派。
西方现代派文学是真正的非理性,“中国式的现代派小说”是有意识的 非理性。 (黄子平:《关于“伪现代派”及其批评》,李洁非:《被光芒掩盖的 困难》)
《过把瘾就死》写了一对城市男女青年之间的感情折磨,表现了女性对爱 情的执著和困惑。(方言、杜梅)
.
9
《动物凶猛》在王朔的言情小说中有些特别。它写的是一个少年群体在 “文革”背景下的鲜活而迷惘的青春。其中,既有情的感动,又有性的诱 惑,还有青春的叛逆,表达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人生感悟。“动物凶猛” 的名字起得很好,写出了人在少年时期感性大于理性、兽性多于人性的现 实。(“我”、高晋、高洋、于北蓓、米兰)
残雪自小热爱文学,追求精神自由。1985年开始发 表作品,有《污水上的肥皂泡》、《阿梅在一个太 阳天里的愁思》、《山上的小屋》、《我在那个世 界里的事情》、《天堂里的对话》、《黄泥街》、 《苍老的浮云》等,另有长篇小说《突围表演》等。 多数作品被海外文学界翻译和介绍。

十五、必要的形式:先锋派小说及其后现代性 中国当代文学史课件

十五、必要的形式:先锋派小说及其后现代性 中国当代文学史课件

右上:马原;右下:叶兆言 左 上 : 苏 童 ; 左 下 : 孙 甘 露
二、两个前提:美学前提和艺术经验前提
先锋派的历史短暂而且尴尬,但这并不 能否认一批作家在一个短暂的历史时期,在 文学形式方面作出的探索所具有的意义。汉 语言文学,特别是汉语言叙事文学,在这一 阶段所达到的一个奇怪的高度和复杂度。
补充知识点:
元小说——也称"超小说"。这是从 西方现代 小说理论中借用的一个术语,指那些"有关小 说的小说",即"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机器创 作过程的小说"。这类小说通常采用叙述者与 想象的读者对话的方式,将小说的创作过程 贯穿于叙事之间,甚至不惜向读者披露小说 的故事编造、情节构置、结构安排等等"机关 ",目的在于通过拉开读者与生活的距离,打 破文本现实主义真实性的幻觉,以加速读者 对于文本叙事过程本身的反应。
马原
莫言
残雪
马原
(一)、马原是叙事革命的代表人物,并 因之被某些批评家称为“形式主义者”。 在他创作的顶峰期,他写了如《冈底斯的 诱惑》、《西海的无帆船》、《虚构》、 《涂满古怪图案的墙壁》等作品。这些小 说中,元叙事手法的使用在打破小说的 “似真幻觉” 之后又进一步混淆现实与 虚构的界限;作者及其朋友直接以自己的 本名出现在小说中,并让多部小说互相指 涉,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效果;
莫言
一、莫言的小说形成了 个人化的神话世界与语 象世界,并由于其感觉 方式的独特性而对现代 汉语进行了引人注目的 扭曲与违反,形成一种 独特的个人文体。这种 文体富于主观性与感觉 性,是把诗语引入小说 的一种尝试。
这在 他的中篇小说如《筑路》、《白狗秋千 架》、《爆炸》、《球状闪电》 等小说中表 现尤为明显。

《中国现当代文学》全套课件 PPT

《中国现当代文学》全套课件 PPT
以塑造英雄形象为首要任务,追求语言,形式和 风格上的民族化和大众化。这三者构成了本时期 文学创作的时代特色和总体风格。
2、80年代以来的文学
本时期的文学走出了前一时期文学的一体 化格局,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各种文学门类, 各种艺术风格的文学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上编 50—70年代的文学
第一章 50—70年代的文学思潮 第一节 文学的转折
中国现当代文学
绪论
一、中国当代文学定义 1、“中国当代文学”(分三个层面来理解) (1)1949年以来的中国文学。 (2)发生在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的
文学。 (3)从文学“一体化”到其解体的文学时期。
2、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分期
(1)50—70年代的文学,主要叙述特定的文 学规范如何取得支配地位,以及这一文学 形态的基本特征。
(2)80年代以来的文学,揭示这种支配地位 的逐渐失去,以及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语境 中,中国作家建立“多元”的文学格局所 做的艰苦努力。
二、中国当代文学的源流
1、五四新文学为代表的启蒙文化传统。 2、抗战以来的战争文化传统。
三、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概况
1、50—70年代文学 本时期的文学倾向于写重大题材和主题,
二、农村题材小说创作
(一)、赵树理的小说创作 及“山药蛋派”
1、赵树理的小说创作
代表作:40年代, 以《小二黑结婚》、《李 有才板话》、《李家庄的 变迁》等作品,在“解放 区”和“国统区”的左翼 文学界,获得很高声誉。 50年代以后的主要作品有: 短篇小说《登记》、 《“锻炼锻炼”》、长篇 《三里湾》
6、人物分析
A、梁生宝 ①典型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形象。 ②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公而忘私的奉
献精神,勇挑重担,是社会主义新人的代 表。 ③细心、老实、有心计,有人情味。 ④口拙面嫩,尤其是在爱情上缺乏勇气。

第十二、三、四课 先锋小说、现代派小说和新写实小说

第十二、三、四课   先锋小说、现代派小说和新写实小说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 现代派小说 以王蒙的《夜的眼》《春之声》《蝴蝶》、 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洁的《他有什么病》 谌容的《减去十岁》等为代表。 高行健的《现代小说技巧初探》81年)是这个 时代最重要的理论文章。 他们的主要兴趣在小说技巧上,主张对思想观 念和表现手法进行剥离,将技艺拿来为我所用,所 以他们不过穿了件现代派的外衣,小说的内容是十 分传统的。
二、情节
1、老作家的故事 2、猎人穷布的故事 3、陆高、姚亮的故事 4、顿珠、顿月的故事
马原的叙事创新
传统的小说关注“写什么”,将题材的选取和 思想深度的发掘看成作品成败的关键。马原将“怎 样写”作为小说的头等大事来处理,打破了以故事 为中心的传统。他认为文学就是语言的虚构。 马原常把作者与他虚构的人物混在一起,故意 混淆真实与虚构的界限,宣称自己的作品是假的, 虚构的;他还常在作品里谈自己的写作动机、叙事 中的困难及处理办法,目的是强调叙事就是叙事, 不要从小说中去理解生活。

习题
1、王蒙的《蝴蝶》是怎样借鉴“意识流”手 法的? 2、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在小说叙事上的 “革命”。 3、为什么说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是“中 国第一部真正的现代派小说”? 4、《红高粱》在思想和艺术上有那些创新?
第七章 先锋小说
1985年开始,文坛上出现了一批先锋小说,这些小
说具有现代派小说的一些特点,有的还具有后现代 主义的特征,也有人把其称为“实验小说”或“先 锋小说”。 先锋小说又称实验小说、新潮小说、后新潮小说等, 是对八十年代以来的具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 小说创作的总称。 中国先锋文学迄今都是西方文学现代主义和后 现代主义影响的结果。

代表行作品
王蒙《蝴蝶》 马原《冈底斯的诱惑》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 徐星 《无主题变奏》 莫言《红高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 学变革》,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P79)
右上:马原;右下:叶兆言 左 上 : 苏 童 ; 左 下 : 孙 甘 露
二、两个前提:美学前提和艺术经验前提
先锋派的历史短暂而且尴尬,但这并面作出的探索所具有的意义。汉 语言文学,特别是汉语言叙事文学,在这一 阶段所达到的一个奇怪的高度和复杂度。
——陈望衡《论丑》
由于理性的消隐,不管是赋予美的事物以 丑的意象,还是赋予丑的事物以美的意象,都 使莫言小说缺乏审美意义的丑,而更多的是非 审美意义的丑。所谓非审美意义的丑,是指以 积极的恶的形式对生活美粗暴地予以否定,表 现道义上的恶和违反生活常态的畸形。
(四)“红高粱家族”:民族化的象征世

《冈底斯的诱惑》文本分析:
1、“元叙事”手法的运用。小说的第4 节中,第一级 的叙事者“我”直接跳出来,向读者声明这里的故 事不是爱情故事;在第十五节,他又站出来与读者 讨论小说的“结构”、“线索”与“遗留问题”, 如,叙述者以讨巧的态度直接告诉读者,顿月莫名 其妙地断线的原因是因为他“入伍不久就因公牺牲 了”。这种自觉地暴露小说的虚构性的技法当然会 产生一种间离效果,明确地告诉读者,不能把小说 当作现实。马原通过元叙事的手法,不但反讽了传 统现实主义小说的情节连贯性以及基于此基础上整 体性与真实性,还从根本上质疑经验的整体性、连 续性与确实性,由此动摇了小说的“真实幻觉”.
2.生命意识的张扬
❖ 人物塑造: ❖ 主流历史排斥的
“边缘性人物”, 现代文明未曾驯 化的野蛮族群
❖“我爷爷” —— 轿 夫、土匪;杀人越 货与江湖义气,草 莽英雄与民族气节。
❖ “我奶奶” ——
❖ 传统美德:勤劳能 干;
❖ 悖逆传统 ——情欲 与野性,自由与抗 争,生命本能的显 现。
3.叙事方式的新变
❖ 《红高粱家族》 是由数部中篇小 说合并而成的长 篇小说。它包括 《红高粱》、 《高粱酒》、 《狗道》、《高 粱殡》、《狗 皮》、《奇死》 等。
1.红高粱:内涵丰富的意象
❖ 这是一个整体象征意象: 它象征着刚毅、不屈, 象征着苦难、坚忍,象 征着复仇、牺牲,象征 着狂放不羁,象征着伟 大民族的血脉、灵魂和 精神。人与自然契合, 历史与现实契合
二、特点
❖ (一)、童年视角
❖ 1、童年记忆和生命 体验
❖ 《爆炸》、《金发 婴儿》、《透明的 红萝卜》。
❖ 2、叙事主人公—— 一个懵里懵懂的农 村男孩
“以前我没有意识到,后来被别人点破后我才 发现采用儿童视角讲述故事原来是我的一种 潜意识。我想这可能和一个作家的出身、经 历、生长环境及其创作心理有关系,是非常 复杂的。少年岁月吃的苦,生活环境的寂寞 荒凉,无人理睬却又耽于幻想,所有这些都 使我从小就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观望和想入 非非。而在这种情况下,儿童视角就成为了 我讲述故事的首选。然而,尽管我一直采用 这一方式来构造故事,但却一直没能将这种 方式用到极致。” ——莫言访谈
❖ 2、以丑暴露人类自身 缺陷,以丑排拒都市文 明。
❖ 如:《红蝗》
“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 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 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
——《红高粱》
这既是作者对那块划定方圆特定区域的 极端热爱极端仇恨的一种极端表达,也可视 为莫言小说至今仍未合上的美学总纲和美学 宣言。
美 后现代主义则连形式都打破了,似乎完全
学 没有规则。
前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并没有明确的界 提 线,况且因为流派众多,呈现出来的特点
也不完全一样。
三、先锋小说的开端:80年代中期马 原、莫言、残雪等人的崛起可以视为先锋 小说的真正开端。这一开端在叙事革命、 语言实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上同时进行。
必要的形式:先锋派小说及其 后现代性
第一节、先锋小说出现的历史前提及 其变革意义
一、什么是先锋精神和先锋派
莫奈《日出·印象》 教皇英诺森十世像(委拉斯开兹)
这个称呼的最低限度的意义是指马原以 后出现的那些具有明确创新意识,并且初步 形成了自己的叙事风格的年轻作者。他们主 要有:马原、洪峰、残雪、扎西达娃、苏童、 余华、格非、叶兆言、孙甘露、北村等人, 他们影响了90年代更年轻的一代作者,如朱 文、邱华栋等。
3 听觉变嗅觉:“她的叫声很响,具有一股臭 豆腐的魅力。” 嗅觉变视觉:“槐花的闷香像海水一样弥漫 着……风吹来,把香气吹成 带状 。” 视、听觉互变:“醒来听到太阳正 嘎吱吱地 响 着,像一条老牛车在爬着上坡路。”
——《金发婴儿》
❖ (三)审丑观念的确立
❖ 1、把丑的艺术形象作 为正面反映的对象,以 扭曲、不和谐的外观形 式,反叛传统美学规范, 拓宽艺术空间。
《红高粱家族》中的"我爸 爸“
《丰乳肥臀》中的上官金 童
《檀香刑》中的赵小甲
《透明的红萝卜》中的小 黑孩
《四十一炮》中的罗小通
《梦境与杂种》中的柳树 根与柳树叶
《酒国》里的一个小妖精
(二)感觉化、体验化的叙 述方式
莫言将对象世界和人 的感觉强化、异化, 并内化在叙述和描写 中,在他的小说中, 大量的感官意象奔涌 而来,创造了一个色 彩斑斓的感觉世界。
和毕 模加 特索 儿画

西 现实主义相信眼睛看到的才是真实,对
方 现实或揭露或批判或歌颂;现代主义则更
艺 相信自己的心灵,对现实的态度是抗争的;
术 思
而后现代主义则是心灵也被放逐后的产物, 他们什么都不信,因此打破了一切规范, 对现实则既非批判也非抗争,而有一种游
潮 戏性的自我嘲讽。
的 现代主义还相信形式,讲究形式主义,
莫言
一、莫言的小说形成了 个人化的神话世界与语 象世界,并由于其感觉 方式的独特性而对现代 汉语进行了引人注目的 扭曲与违反,形成一种 独特的个人文体。这种 文体富于主观性与感觉 性,是把诗语引入小说 的一种尝试。
这在 他的中篇小说如《筑路》、《白狗秋千 架》、《爆炸》、《球状闪电》 等小说中表 现尤为明显。
设置了许多有头无尾的故事并对之进行 片断连缀式的情节结构方式似乎暗示了 经验的片断性与现实的不可知性,产生 了似真似幻的叙述效果;作为一个叙事 革命者,马原保持着对神秘的煞有介事 而又并不专心的爱好与探索──这些探 索常常有头无尾,又进一步加强了这种 不可知性与不确定性,形成了著名的 “马原的叙事圈套”,并以此消解了现 实主义手法所造成的真实幻觉。
❖ “亲缘叙述者”的设 立:双重叙事,叙 述矛盾,意义扩张
❖ 多过程叙述:一个 故事分别叙述五次, 立体化结构
三、《红高粱》的文本分析
(一)《红高粱》是站在民 间立场上讲述的一个抗日 故事。这种民间立场首先 体现在作品的情节框架和 人物形象这两个方面。
补充知识点:
元小说——也称"超小说"。这是从 西方现代 小说理论中借用的一个术语,指那些"有关小 说的小说",即"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机器创 作过程的小说"。这类小说通常采用叙述者与 想象的读者对话的方式,将小说的创作过程 贯穿于叙事之间,甚至不惜向读者披露小说 的故事编造、情节构置、结构安排等等"机关 ",目的在于通过拉开读者与生活的距离,打 破文本现实主义真实性的幻觉,以加速读者 对于文本叙事过程本身的反应。
在所有这些故事中都牵涉到一些神秘的、未 知的因素,但作者从来不准备告诉读者这些 神秘因素到底是什么?他们是否真的存在? 抑或只是人的幻觉与臆想?都是没有结果的。 尽管这些故事的叙述方法,都是以很精确的、 现实主义式的、甚至是“客观的”态度讲述 出来的。
3、马原要在小说里达到一种“亦真亦幻”的艺术效果, 所以让第一级叙述者肆无忌惮地在小说中直接露面, 以元叙事的手法拆除“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墙壁。 更耐人寻味的是小说第一节中冒出来的第一人称叙述 者“我”,这个“我”是谁?小说本文中没法弄清楚, 他不可能是小说故事中的任何人物,因为他在后面根 本没有露面。这个暧昧模糊的叙述者,我们只知道他 不是谁,而没法弄明白他是谁,但又是他发起组织了 整个探险过程。那么这个探险过程是谁组织的,又是 谁讲述的?谁是那个第一级的叙述者?我们不知道, 于是整部小说都变得暧昧、恍惚与可疑起来。
1 “有一天凌晨,我梦见一块红萝卜地…… 红萝卜在 阳光下闪烁着奇异的光彩” ——《透明的红萝卜》
2 女孩抱着他的衣服,仰着脸,看着白杨慢慢地倾斜, 慢慢对着自己倒过来。恍惚中,她又看到光背赤脚 的男孩把粗大的白杨树干坠得像弓一样弯曲着,白 杨树好像随时都会把他弹射出去。女孩在树下一阵 阵发颤。后来,她看到白杨树又倏忽挺直。在渐渐 西斜的深秋的阳光里,白花花的杨树枝聚拢上指, 瑟瑟地弹拨着浅蓝色的空气。冰一样澄澈的天空中, 一绺绺的细密杨枝飞舞着;残存在树梢上的个把杨 叶,似乎已经枯萎,但暗蓝的颜色依旧不褪;随着 枝条的摆动,枯叶在作响。 ——《枯河》
马原
莫言
残雪
马原
(一)、马原是叙事革命的代表人物,并 因之被某些批评家称为“形式主义者”。 在他创作的顶峰期,他写了如《冈底斯的 诱惑》、《西海的无帆船》、《虚构》、 《涂满古怪图案的墙壁》等作品。这些小 说中,元叙事手法的使用在打破小说的 “似真幻觉” 之后又进一步混淆现实与 虚构的界限;作者及其朋友直接以自己的 本名出现在小说中,并让多部小说互相指 涉,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效果;
这一点正如埃舍尔的版画(1897-1972)《画手》, 左右手都在画着对方。如果马原的圈套叫叙述 中的叙述,那么埃舍尔的绘画则是画中画。这 种艺术从题材内容上看,没有什么“现实”意 义,但却有一种饶有趣味的形式意义。
马原的小说也很像埃舍 尔的画《莫比乌斯带》, 这条带子被扭曲后,虫 子爬在上面就分不清里 外了,马原的小说也让 人分不清人物与作者。
关于丑的本质有两层涵义。一是指伦理道德评 价也就是恶的内涵,即“积极的恶”。或称之为 丑恶;二是指审美外观上不和谐的形式,即亚里 士多德、格鲁斯、克罗齐所说的“不快感”,休 谟、桑塔耶纳所说的“痛感”。如果说美的本质 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肯定形式,那么丑则是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否定形式;如果说美是合 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那么丑则是合规律性 与合目的性的背离;如果说美是真的主体化善的 客体化,那么丑则是假的主体化恶的客体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