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金泉陶瓷艺术作品

合集下载

先秦时期陶器与礼制文化的互动

先秦时期陶器与礼制文化的互动

先秦时期陶器与礼制文化的互动作者:刘静吕金泉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2020年第10期刘静吕金泉陶器作为礼仪活动中的重要器物,是先秦礼仪制度的器物媒介。

陶器与礼制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关系,礼的发展推动了制陶技术的提高,而制陶技术的进步又使陶器以更丰富的形制和组合运用于祭祀、丧葬、宴飨等诸项礼仪中,更好地维护礼的运行。

仪式中被使用的陶器蕴含着丰富的礼意,礼意又依存于陶器的物质形态,器与礼的互动引发了古人关于道器关系的哲学思考。

[关键词]先秦;陶器;礼制;文化互动[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20)10-0236-08[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器以藏礼——先秦时期江西陶礼器造物设计研究”(20YS36)、江西陶瓷文物遗存保护暨御窑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项目“江西早期陶礼器的造物设计研究”(JXYY2005)刘静,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博士生。

(江西景德镇 333403)吕金泉,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西景德镇 333403)陶器起源于远古时代,是人类最早创造的文化成果之一,它折射出华夏民族历史的足迹,承载着远古时代的文化记忆。

在陶器两万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以它为雏形发展起来的礼器模式对华夏民族的礼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者卜工对我国近几十年的考古发掘资料进行研究后,认为“礼制的发生与发展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特色,也是中国文明起源的基本脉络”[1](P3)。

礼作为一种非自然性存在,必须依附一定的物质载体,通过载体来表征和实现礼的社会意蕴。

原始社会时期陶器是最早的也是首要的礼器,中国陶器文化因礼而起,因礼而发展。

陶器丰富了礼文化的内涵,推动了礼仪制度的开展,礼的发展也影响了陶器的造型与工艺。

陶器与礼之间形成了互相诠释的关系,作为礼之载体的陶器显现了礼意,没有陶器的物质形态,礼的社会意蕴很难呈现。

礼的需求又推动了陶器的工艺水平和形制外观不断发展,文化内涵更为丰富。

新中国景德镇青花绘画的发展

新中国景德镇青花绘画的发展

新中国景德镇青花绘画的发展摘要:新中国青花绘画是陶瓷绘画的重要内容之一,青花绘画创作者从多元身份通过政府改造成为有着明确单位属性的单一身份,再到改革开放之后从单一身份走向多元,伴随着青花绘画创作者的身份变化,青花绘画在表现技法上不断发展,从传统分水到与水墨画的结合,从绘画到剔刻,再到各种肌理的制作,营造出风格多样的青花绘画面貌,使青花绘画成为重要的陶瓷绘画形式之一。

关键词:新中国;景德镇;青花绘画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92(2023)06—088—(04)The Development of Blue and White Painting in Jingdezhe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0前言新中国景德镇青花瓷的发展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是以陶瓷装饰为表现形式,主要以器物图案呈现;二是以陶瓷绘画为表现形式,主要为独立的艺术作品呈现。

本文研究的主要是青花绘画形式,有两种存在形态:一是立件的形态,主要是各种各类的器型;二是以瓷板的形态,这在2000年以后成为主要形态。

青花是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有着非常深厚的传统根基,为青花绘画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新中国青花绘画主要有两个阶段,大致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分界,新中国前期主要是恢复和继承,改革开放之后则更多表现为实验与创新。

1新中国青花绘画创作者身份转变新中国青花绘画创作者的身份经历了两次转变:一次是建国初期政治因素的转变;一次是改革开放经济因素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以后,景德镇的陶瓷艺术相关的制作与生产方式与“民国”期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决定了陶瓷绘画的创作者的身份的第一次转变。

“民国”时期瓷绘艺人有着“多重”的身份,首先是作为瓷画创作者的身份。

“民国”时期能够称为陶瓷美术家的艺人其实不是很多,主要集中在陶瓷彩绘领域,“1919年景德镇瓷业美术研究社成立,并且出版了《景德镇瓷业美术研究社图画(第一集)》,这本画册中收录的图画作者有:王琦、汪野亭、刘雨岑、汪晓棠(汪棣华)、□莲溪、金绍齐、黄家珍、王大凡、许剑缘、邓碧珊、埜航道人、乐子安、曾云、汪大沧、王璞、许上礼、琢如、王成、潘肇唐、沈肖芗、董师曾、张玉珊、程杨辉、张子祥等人”①,一共有24人。

吕金泉作品欣赏

吕金泉作品欣赏

吕金泉作品欣赏吕金泉,现为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飘逝的印记》(1/17).slide-content{ overflow:hidden;}.slide-bar{ height:30px; margin:0 0 10px 0;}.slide-control{ float:right; margin-right:-9px;}.slide-b-right{ float:left;}.slide-depits{ margin:0 0 10px 0;}.listMode{ display:none;}《又见春天》(2/17).slide-content{ overflow:hidden;}.slide-bar{ height:30px; margin:0 0 10px 0;}.slide-control{ float:right; margin-right:-9px;} .slide-b-right{ float:left;}.slide-depits{ margin:0 0 10px 0;}.listMode{ display:none;}《清风》(3/17).slide-content{ overflow:hidden;}.slide-bar{ height:30px; margin:0 0 10px 0;} .slide-control{ float:right; margin-right:-9px;} .slide-b-right{ float:left;}.slide-depits{ margin:0 0 10px 0;}.listMode{ display:none;}《午后的阳光》2010 年(4/17).slide-content{ overflow:hidden;}.slide-bar{ height:30px; margin:0 0 10px 0;} .slide-control{ float:right; margin-right:-9px;} .slide-b-right{ float:left;}.slide-depits{ margin:0 0 10px 0;}.listMode{ display:none;}《戏》(5/17).slide-content{ overflow:hidden;}.slide-bar{ height:30px; margin:0 0 10px 0;} .slide-control{ float:right; margin-right:-9px;} .slide-b-right{ float:left;}.slide-depits{ margin:0 0 10px 0;}.listMode{ display:none;}《远去的风》吕金泉(6/17).slide-content{ overflow:hidden;}.slide-bar{ height:30px; margin:0 0 10px 0;} .slide-control{ float:right; margin-right:-9px;} .slide-b-right{ float:left;}.slide-depits{ margin:0 0 10px 0;}.listMode{ display:none;}《闲情童子》系列一2008年作(7/17).slide-content{ overflow:hidden;}.slide-bar{ height:30px; margin:0 0 10px 0;} .slide-control{ float:right; margin-right:-9px;} .slide-b-right{ float:left;}.slide-depits{ margin:0 0 10px 0;}.listMode{ display:none;}《快乐童年系列一》2010年(8/17).slide-content{ overflow:hidden;}.slide-bar{ height:30px; margin:0 0 10px 0;} .slide-control{ float:right; margin-right:-9px;} .slide-b-right{ float:left;}.slide-depits{ margin:0 0 10px 0;}.listMode{ display:none;}《闲情童子》系列二(9/17).slide-content{ overflow:hidden;}.slide-bar{ height:30px; margin:0 0 10px 0;} .slide-control{ float:right; margin-right:-9px;} .slide-b-right{ float:left;}.slide-depits{ margin:0 0 10px 0;}.listMode{ display:none;}《春》系列一(10/17).slide-content{ overflow:hidden;}.slide-bar{ height:30px; margin:0 0 10px 0;} .slide-control{ float:right; margin-right:-9px;} .slide-b-right{ float:left;}.slide-depits{ margin:0 0 10px 0;}.listMode{ display:none;}春风吹来(11/17).slide-content{ overflow:hidden;}.slide-bar{ height:30px; margin:0 0 10px 0;} .slide-control{ float:right; margin-right:-9px;} .slide-b-right{ float:left;}.slide-depits{ margin:0 0 10px 0;}.listMode{ display:none;}浮香(12/17).slide-content{ overflow:hidden;}.slide-bar{ height:30px; margin:0 0 10px 0;} .slide-control{ float:right; margin-right:-9px;} .slide-b-right{ float:left;}.slide-depits{ margin:0 0 10px 0;}.listMode{ display:none;}花的诉说(13/17).slide-content{ overflow:hidden;}.slide-bar{ height:30px; margin:0 0 10px 0;}.slide-control{ float:right; margin-right:-9px;} .slide-b-right{ float:left;}.slide-depits{ margin:0 0 10px 0;}.listMode{ display:none;}吕金泉《小憩》(14/17).slide-content{ overflow:hidden;}.slide-bar{ height:30px; margin:0 0 10px 0;} .slide-control{ float:right; margin-right:-9px;} .slide-b-right{ float:left;}.slide-depits{ margin:0 0 10px 0;}.listMode{ display:none;}天真(15/17).slide-content{ overflow:hidden;}.slide-bar{ height:30px; margin:0 0 10px 0;} .slide-control{ float:right; margin-right:-9px;} .slide-b-right{ float:left;}.slide-depits{ margin:0 0 10px 0;}.listMode{ display:none;}香飘飘》2011年高45直径23(16/17).slide-content{ overflow:hidden;}.slide-bar{ height:30px; margin:0 0 10px 0;} .slide-control{ float:right; margin-right:-9px;} .slide-b-right{ float:left;}.slide-depits{ margin:0 0 10px 0;}.listMode{ display:none;}阳光下(17/17).slide-content{ overflow:hidden;}.slide-bar{ height:30px; margin:0 0 10px 0;} .slide-control{ float:right; margin-right:-9px;} .slide-b-right{ float:left;}.slide-depits{ margin:0 0 10px 0;}.listMode{ display:none;}。

青花瓷绣球花的现代装饰艺术

青花瓷绣球花的现代装饰艺术

2013.2J I N G D E Z H E N’S C E R A M I C S18·刘 静青花瓷绣球花的现代装饰艺术青花瓷是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产品,它的出现在我国陶瓷史上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青花瓷装饰与国画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陶瓷艺术的生命力。

现代青花瓷新的装饰观念、新的装饰手法、新的装饰形式,适应了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并且成为人们审美品位的一种象征。

本文以绣球花阐述绣球花在青花瓷题材的特点及其陶瓷装饰艺术。

一、绣球花的价值体现绣球花,又名八仙花、紫阳花、粉团花等,球形,密花,花白色、蓝色或粉红色,花瓣4~5片。

它是水粉画、水彩、版画、工笔画和陶瓷绘画最佳的表现。

绣球花的宁静、天然、淡雅、清高脱俗,它蕴含的艺术生命力,艺术内涵,艺术语言都让观者耳目一新。

我国栽培八仙花的时间较早,在明、清时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中都栽有绣球花,现代公园和风景区都以成片栽植,绣球花连片盛开、花团锦簇、五色缤纷、花团硕大,其伞形花序如雪球累累,簇拥在椭圆形的绿叶中,十分醒目,是一种常见的庭院花卉。

绣球花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希望,因为它是严冬开花的常绿树,寒冬时,乍见粉红色的花蕾和白色的花朵,预示着春天的脚步近了。

受到绣球花祝福而生的人,极富忍耐力和包容力,它会带给人们无限的希望。

同时,绣球花的圆形花朵、美丽姿态象征着与亲人之间割不断的联系,有团聚的意味。

绣球花以她独特的审美品格,带给我们视觉和精神的双重享受,绣球花具有浓厚的民间文化和民族特性。

比如说:双狮滚绣球,民间称之为"狮子滚绣球",表示喜庆吉祥欢乐之意。

壮族的绣球民间工艺品内涵深厚,储存了可贵的民族精神和丰富的民族情感,绣球成了广西壮乡的吉祥物,成为传递爱情、亲情、友情的民族文化使者。

二、绣球花在青花瓷中的题材特点绣球花在青花瓷中的题材表现,不受拘束,自由奔放,其艺术表现手法既吸收了中国民族图案的特点,又融进了中国陶瓷绘画的技法。

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继承与发展大会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

第二届中国陶瓷艺术继承与发展大会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

第六节浮力的应用同步练习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把质量相同的小铁球和小木球投入水中,铁球沉入水底,木球漂浮在水面上,则() A.铁球所受浮力大 B.木球所受浮力大C.所受浮力一样大 D.不能判断2、小红在家帮妈妈洗苹果,她把苹果没入水中,松手时发现苹果上浮,最后漂浮在水面上。

关于苹果受到的浮力F浮与重力G的关系正确的是()A.苹果上浮过程中, F浮> G B.苹果上浮过程中, F浮< GC.苹果漂浮在水面时,F浮> G D.苹果漂浮在水面时,F浮< G3、下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A.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 D.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4、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此时甲、乙、丙三个物体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F丙,则下面关系正确的是()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5、用一个玻璃瓶装上写有你心愿的纸片,然后盖上盖子并密封,投人江中,就能漂浮在水面上,成为“漂流瓶”.如果漂流瓶从长江漂入大海,漂流瓶所受到的浮力及它露出水面的体积变化情况是(海水密度大于河水密度) ()A.浮力变大,露出水面体积不变B.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大C.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小D.浮力变小,露出水面体积变大6、渔民捕鱼归来,卸鱼的过程中,船受到的浮力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浮力一定大于船受到的重力 B.浮力保持不变C.浮力不断地增大 D.浮力不断减小7、我国的航母正按计划进行各项科研试验和训练。

如图所示是中国航母“瓦良格”号训练时的图片。

当飞机飞回航母后()A. 航母将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减小B. 航母将沉下一些,所受浮力增大C. 航母将沉下一些,所受浮力减小D. 航母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8、如图所示,甲、乙两杯盐水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中,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悬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甲;在乙杯中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ρ甲>ρ乙B. ρ甲<ρ乙C. F甲>F乙D. .F甲<F乙二、填空题9、浸在水中的苹果受到竖直⎽⎽⎽⎽⎽⎽⎽⎽⎽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苹果排开的⎽⎽⎽⎽⎽⎽⎽⎽⎽所受的重力。

“两地窑”文人陶礼赞

“两地窑”文人陶礼赞

“两地窑”文人陶礼赞文 赵琴芬笑阳的八面来风堂真的是八面来风:壁上挂满了各种风格各异的名人字画,架上陈列着千姿百态的紫砂茶具,案上摆放着晶莹温婉的龙泉青瓷、德化白瓷、景德镇青花瓷……各式各样的艺术珍品,有的柔和丰满,有的玲珑剔透,有的拙纳含蓄,有的雍容华贵,“黝若钟鼎陈明庭,灿若琬琰浮精英”,均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张扬着各自不同的个性与魅力。

在这样的艺术殿堂里泡上一杯茶,品到的不光是雪芽金螺的芳香,更有那千峰翠色的清幽,唐诗宋词的高雅,吴风楚韵的曼妙……各种艺术在此交相融汇,使八面来风堂名扬四方。

这里是笑阳艺术生命的栖息之地,他与他那些艺月下笛(邵惠君/诗)关山有梦飞横笛,星夜无声转玉轮。

仙水倾杯谁欲醉?相思有寄待来春。

梅弄影(邵湘君/诗)一剪俏梅瓶里站,纤纤弄影怎能猜?壶君伟岸高瞻处,自有灵犀约梦来。

术界的朋友们在这里品茗论艺,倾心交流;或挥毫泼墨,寄情山水;或抟泥制坯,释放才情。

他们率性地把绘画的空灵、书法的飘逸、金石的质朴,有机地融入紫砂壶艺,使得一个小小的紫砂壶融汇了中国众多文化元素,更加耐人寻味。

他们一扫传统的繁琐与俗套,开创了面目一新的名为“两地窑”的文人陶。

何为“两地窑”?笑阳说,“两地”实质是多地。

“两地窑”是多地域陶瓷专业门类、创意设计、传统技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综合体。

在打造“两地窑”这一品牌时,触角会伸向四面八方,把长三角及周边地区的66潇湘曲(邵惠君/诗)坐临竹馆绿窗前,弄曲潇湘指下弦。

烟雨楼台多少梦,皆为茶客一壶天。

映山红(王曙/诗)陶然百品映山红,点缀人间四季同。

如此娇妍如此韵,何妨一撮紫泥中?茶文化和茶具文化产业整合起来,构建壶茶产业文化圈,进而开设“长三角壶茶产业文化圈研发推广与营销机构”,让“两地窑”品牌的文人陶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前所未有的审美享受。

何为文人陶?笑阳认为,文人陶不仅具备文人画的外形,题材也不局限于传统。

作者灵活运用各种现代光影技法和釉彩渲染,以其张扬的个性、自由的表现形式、浓郁的感情色彩,使自身的艺术特色不同于其他陶瓷彩绘,是对传统陶瓷的挑战与革新。

追寻诗意——论景德镇手工圆器的当代价值

追寻诗意——论景德镇手工圆器的当代价值

· 407 ·第 40 卷 第 3 期Journal of CeramicsVol.40 No.3Jun. 2019第 40 卷 第 3 期2019 年 6 月DOI:10.13957/ki.tcxb.2019.03.024Received date:2019-01-11. Revised date:2019-04-12.Correspondent author:LÜ Jinquan(1964-), male, Professor.E-mail:janet0905@收稿日期:2019-01-11。

修订日期:2019-04-12。

通信联系人:吕金泉(1964-),男,教授。

追寻诗意——论景德镇手工圆器的当代价值吕金泉,张 颖(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403)摘 要:在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氛围下,景德镇手工圆器的存在价值被长期等同于经济价值,而忽视其创造的诗意世界才是景德镇手工圆器当代价值本真所在。

诗意世界在手工圆器制瓷艺人投入情感、技艺、时间的圆器生产过程中逐渐被构筑,最终凝结于手工圆器作品之中。

本文以阐述景德镇手工圆器的当代价值本真为出发点,对其构建的诗意世界进行探析,以求为传统手工艺品在当下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思考。

关键词:景德镇手工圆器;价值本真;诗意世界图法分类号:TQ174.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2278(2019)03-0407-04Pursuit of Poetry: The Contemporary Value of JingdezhenHandmade Round WareLÜ Jinquan, ZHANG Ying(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 Jingdezhen 333403, Jiangxi, China)Abstract:For a long time driven by economic interests, Jingdezhen handmade round ware has existed for its economic value, with theneglect of its true quintessence – the poetic world, which is gradually built in its production process by craftsmen with their emotion, skill, and time. This paper takes the true value of Jingdezhen handmade round ware as the starting point, explores the poetic world of its construction, and provides some theoretical think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handicrafts at present.Key words:Jingdezhen handmade round ware; true value; poetic world在明代崇祯年间刊行的《天工开物•陶埏》的“白瓷:附青瓷”一节中有“凡造瓷坯有两种,一曰印器,如方圆不等瓶、瓮、炉、合之类,御器则有瓷屏风、烛台之类。

吕金泉 章晨《从传统青花装饰艺术中看设计》

吕金泉 章晨《从传统青花装饰艺术中看设计》

从传统青花装饰艺术看“设计”吕金泉章晨摘要青花瓷是釉下彩的一种。

从唐代的初创,到元代的成熟,再到明清时期的蓬勃发展,传统青花装饰艺术历经了近千年岁月的磨练和洗礼,为中华民族灿烂的陶瓷文明谱写了辉煌的一页。

不同时期的青花装饰艺术的纹样、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都不一样。

本文以设计为切入点,从传统青花装饰的构图设计,题材选择,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传统青花装饰艺术设计青花装饰艺术起源于唐代,在历经元、明、清几代发展至今,依然生机蓬勃。

所谓传统青花装饰艺术,可以理解为先人留给我们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青花装饰艺术,它是青花装饰艺术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青花艺术历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何为装饰?《中国民间美术词典》对于装饰的解释是:“一般指对于身体、器物、环境等所作的美化。

”①装饰作为一种艺术加工手法,其目的是为了使原有的图案、造型更加美观,从而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装饰的主体和客体应当有机地结合,成为统一、和谐的整体,进而丰富艺术形象,扩大艺术表现力,加强视觉冲击力,并提高其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宏观来说,装饰行为是设计行为的体现,因为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而装饰行为正是这种先经过思考再通过视觉的形式将装饰语言传达给人们的创造过程。

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其中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是造物。

设计便是人们在造物活动中进行预先的构思、计划,再通过其他方式将其实现。

在传统青花装饰艺术中存在着无数的设计的影子,本文所谈的“设计”,是一种创造的目的、意图,是古代青花画匠将主观意识形态付诸于实践的造物过程。

从传统青花装饰艺术的构图、题材和装饰风格等不同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设计意识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体现。

一、构图的设计构图指的是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而完整的画面。

构图即国画中所指的布局,南齐谢赫在《六法》中所指的经营位置实则就是指构图。

陶艺家与匠人

陶艺家与匠人

陶艺家与匠人--吕金泉( 中艺网 2010年9月4日)本文所论及的陶艺家与匠人主要是指手工生活陶瓷制作中的两个不同主体。

手工生活陶瓷,顾名思义就是指以陶瓷为材料,依靠手工制作的、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具有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陶瓷。

陶瓷从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使用的器物,逐渐演变为既有使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再发展到艺术家借以表现个性和情感的载体。

这其中的变化不仅表现为造物活动本身,也表现为造物活动的主体,以及由此所引发出的结果。

在手工业时代,生活陶瓷的制作者为制陶艺人,随着工业革命的开端,现代艺术的介入,一部分艺术家的参与,从而使手工生活陶瓷的制作主体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有匠人和陶艺家之分。

陶艺家与匠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但本质上来说,这两者又是相同的,即都是陶瓷的制作者,他们的不同只是表现在由他们所创作出的作品中,以及制作动机上。

这种不同是由两者所受教育的背景不同而产生的。

匠人,也称作“工匠”,指有专门技术的工人。

在手工业时代,陶瓷的制作是有一技之长的工匠所为。

由于手艺是家庭谋生的手段,所以技艺的传承多为“世袭”制,即父传子、子传孙。

如《考工记》所说:“智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

”《荀子》言:“工匠之子,莫不继事。

”这同封建社会的生养民俗的传宗接代观念是相吻合的。

在这种世袭观念的影响下,一些艺人宁愿将自己本家的绝技传给有继承权的养子,也不传给女儿,因为女儿一旦出嫁后便会将技艺传给男家,这在家规上是绝对不允许的,除非女儿终身不嫁或招赘来传代。

受这种世袭观念的支配,有时候一些艺人宁愿把高超的技艺带入坟墓,也不传给非家庭成员的弟子。

由于这种传承局限于家庭的小范围内,缺乏有益的交流与发扬,所以导致了发展的缓慢。

这种传承自然包含技术与经验,以及审美意识等多方面的内容。

这种传承的结果是工匠在继承了精湛技艺的同时,也恪守着传统的审美准则。

关于工匠训练的途经和方法在《管子•小匡》中有如下记载:“令夫工群萃而州处,相良材,审其四时,辨其功苦,权节其用,论时,计制,断器,尚完利。

日用陶瓷创新设计之我见

日用陶瓷创新设计之我见

· 564 ·2016 年 10 月Journal of CeramicsV ol.37 No.5Oct. 2016第 37 卷 第 5 期2016 年 10 月DOI:10.13957/ki.tcxb.2016.05.021日用陶瓷创新设计之我见吕金泉(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403)摘 要:本文从设计师的素养、日用陶瓷设计的目的、日用陶瓷设计的资讯和正确理解创新设计的意义等四个方面对日用陶瓷的创新设计进行探讨,以期引起大家对日用陶瓷创新设计的关注。

关键词:日用陶瓷;创新;设计中图分类号:TQ174.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2278(2016)05-0564-03 创新是近年来被业界谈论的最多的关键词。

就企业的发展而言,“中国制造”与“中国智造”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雄起,中国企业的发展正面临着全面转型,即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

但这种转型不仅需要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还要经历阵痛、经历完全的脱胎换骨。

目前,在以中国制造为主体的传统生产模式中,主要采取资源输出、低成本加工等手段。

那些依附于产品中的高附加值(诸如品牌价值、设计创新等),对很多企业来说是难以奢求的。

就以陶瓷生产来说,我国是日用陶瓷生产大国,但不是强国。

根据数据显示,每年我国的日用陶瓷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1993年起连续12年产量居世界首位,陶瓷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75% ,而日用陶瓷出口平均价格仅为进口的20%。

可以说现阶段的陶瓷生产就是典型的中国制造。

由于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指导下进行生产,造成企业缺乏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更缺乏品牌意识。

即使在市场经济主导下的今天,那种计划经济模式下的思维惯性仍然存在。

没有原创设计是大部分企业缺乏竞争力量的主要因素。

中国智造的核心是原创,既包括科技原创也包括设计原创。

单说产品的原创设计而言,主要是考量设计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以及企业的发展定位。

陶瓷名家简介

陶瓷名家简介

陶瓷名家简介陶瓷名家简介序号名称图⽚简介备注(数量)1 李⼩聪李⼩聪,画名⼩聪, 1958年⽣,⼴东潮州⼈。

⼋五年结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专修班,现为中国⼯艺美术⼤师。

擅长⼭⽔瓷画,倾⼼丹青⼭⽔、树⽯、兼作花鸟、⼈物,对经、⽯、瓷、赋饶有兴趣,书法、篆刻也颇具研究。

曾于潮州家乡⼭区设“修⽵斋”,怡情养性,⼀⾯研究古画,⼀⾯功参造化。

⼜于景德镇设“萍轩”潜⼼创作系列⼭⽔画。

中国⼯艺美术⼤师张育贤先⽣,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李菊⽣称其为“昔⽇翩翩学⼦,今具⼤家风范。

”其艺术作品具各家之所长,⼭⽔画师宋院体系学古⽽不泥古。

2 罗⼩聪罗⼩聪,男,1964年9⽉⽣,江西宜黄⼈。

毕业于江西师范⼤学美术系,结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硕⼠研究⽣班陶艺专业,现为该院美术系副教授。

作品多次获国家、省级奖,在专业刊物发表作品及论⽂共20余篇。

3程意亭4 宁勤征中国⼯艺美术⼤师宁勤征,1957年出⽣于景德镇,1980年7⽉考⼊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设计专业,1984年毕业并获⽂学学⼠学位。

2005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现为江西省⾼级⼯艺美术师、中国⼯艺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系中国⼯艺美术学会⾼级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现任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党委副书记。

他在民间青花、青花刷花、釉上雪景刷花、⾼温颜⾊釉综合装饰、⾼温亚光颜⾊釉综合装饰、现代瓷艺造型设计⽅⾯均有独到建树。

开发的⾼温“中华红”颜⾊釉综合装饰系列和“皇家颜⾊釉”综合装饰系列陶瓷佳作,成为中外收藏家热捧的珍品。

5 王隆夫王隆夫江西浮梁县⼈,男,1931年11⽉⽣。

景德书院院长、第⼋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被景德镇市⼈民政府授予“景德镇陶瓷美术家”称号,1995年授予“中国⼯艺美术⼤师”称号。

出⾝于“陶瓷世家”,祖⽗王昌彬,曾任晚清-御窑总办。

他擅长粉彩古代⼈物画,兼及⼭⽔,意笔花鸟。

他的作品容诗词、绘画、书法、⾦⽯于⼀体。

婴戏题材在陶瓷艺术中的表现形式

婴戏题材在陶瓷艺术中的表现形式

陶艺家借助泥这一媒介 ,感 受泥性 ,演绎泥
性 , 游 戏 的 心 态重 复 泥 的 拍 打 、 、 、 、 抹 、 用 塑 刮 刻 涂
压 印等动作 ,久违 了的童年游戏和 久违 了的亲近
泥 巴 , 在 陶 艺 家 手 中 慢 慢 有 了呼 吸 , 了 自 己 的 泥 有
袖, 线条潇洒飞舞 , 顿挫有致 , 转折明显 。现代釉下彩 绘继承 了传 统的文化精神 ,在传统 的基础上用现代
K o i f u a l n Or m / 岭 坛/ 高 论
婴戏题材 在 陶瓷艺术 中的表现形 式
T e e p e sv o mso h l r n a l y t e si e a c a t h x r s ie f r f i e t a h me n c r mi rs c d p
执壶 , 其造型浑厚古 朴。其上彩 绘一孩童 , 神情活泼 可爱, 儿童形 象 比例 基本正 确 , 他左 手握 一葵 扇 , 右
四、 婴戏题材在现代 陶艺中的表达
婴戏 内容 的装饰题材 与现代 陶艺 的结合 , 使 现 代 陶 艺 蕴 含 了 中国 传 统 的风 味 ,让 现 代 的作 品
4 2
陶 瓷研 究 ・ 0 2年 第 1 21 期
K ol f r m / 岭 坛/ a i Ou n 高 论
彩 在 铜 官窑 早 期 , 是 单 一 的深 褐 色。 有 实物 证 明 的 多 是7 O年 代 在 长 沙 窑 址 出 土 的 釉 下 彩 绘 童 子 持 莲 纹
无 束 的 自然 状 态 。
“ 境” 语 营造 儿 童 游 戏 的 场 面 , 达 了现 代 人 的 审 美 表 追求。
生命体征 。在中国现代 陶艺创作格局 中, 用这种表

论景德镇青花瓷的艺术魅力

论景德镇青花瓷的艺术魅力

第35卷第140期2020年12月陶瓷研究Ceramic StudiesVol.35No.140December.2020论景德镇青花瓷的艺术魅力伍亮(伍亮工作室,景德镇市,333000)摘要:放眼景德镇的的陶瓷艺术,青花瓷是浩瀚星空里一颗最亮的星星,青花瓷的艺术魅力在于它有着浓厚的传统名族文化特征和艺术审美性,它给人一种清新淡雅,质朴纯真的美感,享誉海外。

本文通过论述景德镇青花瓷的历史演变过程,景德镇青花瓷绘画者的三大流派:"学院派”、景德镇工艺美术师和外来青花画家各自的艺术特点,从物质化审美、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创新、青花瓷的艺术价值等几方面对景德镇青花瓷的艺术魅力进行探究因此,希望本课题的研究对陶瓷爱好者、收藏者和艺术工作者对青花瓷的艺术魅力有更新、更深入的认识:关键词:景德镇;青花;陶瓷;艺术;魅力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92(2020)12—059—(03)On the artistic charm of Jingdezhen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Wu Liang(Wu Liang studio,Jingdezhen,333000)Abstract:looking at the ceramic art of Jingdezhen,blue and wh让e porcelain is the brightest star in the vast starry sky.The artistic charm of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lies in its strong tradit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artistic aesthetic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process of J ingdezhen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 schools of J ingdezhen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creators:"academies",Jingdezhen craft artists and foreign blue and white painters,and explores the artistic charm of J ingdezhen blue and wh让e porcelain from the aspects of materialized aesthetics,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rad让ional skills,and artistic value of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Therefore,it is hoped that the research on this topic will give ceramic lovers a new and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artistic charm of J ingdezhen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Key words:Jingdezhen;blue and white;ceramics;art;charmo引言2005年的嘉德拍卖会上拍出了一元青花《鬼谷子下山》,以2.5亿元的拍岀青花瓷的历史高价,2011年王步的《春夏秋冬》四条屏青花灵禽作品在北京保利拍出2700多万.这些拍卖纪录让收藏界更加关注景德镇的青花瓷.也让我们认识到了景德镇青花瓷艺术魅力。

论点、线、面在陶瓷装饰中的表现

论点、线、面在陶瓷装饰中的表现

论点、线、面在陶瓷装饰中的表现作者:陈琳吕金泉来源:《佛山陶瓷》2009年第04期摘要本文围绕着点、线、面装饰艺术在陶瓷装饰领域中的表现,通过分析陶瓷装饰的不同工艺手段来体现点、线、面装饰的审美内涵。

随着人们的审美认识和生产工艺的不断提高,陶瓷装饰也由单一、单纯走向多样和丰富多彩;陶瓷装饰对人心理的影响也开始被更多人所关注。

借助视觉要素——点、线、面来传达视觉的审美感受。

将人的审美、心理有机地联系起来,可创造出更加完美的艺术作品。

关键词陶瓷装饰,点、线、面1引言点、线、面是陶瓷装饰中最普遍的应用手法,它将美感的形体以点、线、面的形式表现在陶瓷装饰中。

点、线、面装饰是陶瓷装饰的一种表现和设计形式,对设计者来说,如果能充分认识和运用这一手法,能够启发和引导设计。

在设计思维、设计理念上带来新的启迪,从而促进陶瓷装饰艺术设计的发展。

笔者在本文将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论述点、线、面应用在陶瓷装饰中所带来的全新视觉革命。

2点、线、面的概念点、线、面都是造型的基本语言,点能产生丰富生动的效果,不同形式的块面能够表现出不同的视觉质感。

其中以线最为基本和直接。

通过控制线条的浓淡、粗细、虚实及刚柔进行不同的陶瓷装饰艺术语言表达,或者通过线面结合。

点线结合来表现各种装饰效果。

2.1点的概念点,在几何学的定义里,是只有位置而没有大小的。

点是线的开端和终结,是两线的相交处。

点,必须有其形象存在才是可见的。

因此,点是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

它没有上下左右的连接性与方向性。

其大小绝不许超越当作视觉单位“点”的限度。

要具体划分其差别界限,必须从它所处的具体位置的对比关系来决定。

2.2线的概念线,在几何学定义里。

是只具有位置、长度而不具宽度和厚度的。

它是点进行移动的轨迹,并且是一切面的边缘和面与面的交界。

线有两种,即:直线和曲线。

当点的移动方向一定时,就成为直线;当方向常变换时,就成为曲线;点的移动方向间隔变换而成的是曲折线。

它介于直线与曲线之间。

试论生活陶艺的创作理念

试论生活陶艺的创作理念
慧。 是创 作 者的艺 术才 能的显 现 。
族、 自领一族 、 成功人士、 老年人 JL 家庭主妇 、 童、 普
通 大众 等 :是否需 要灯 光 照射 辅助 ,是 否要 套 系设
计; 明确要 设计 的数 量 , 需要 单 品间 隙排 列还 是大 块 墙面 的紧致 实用 性装 饰 .是 否需 要根 据 已有 的装 修
有 形式 的表达 方式
中 等 餐厅 、 咖啡 馆 、 馆 、 吧 、 吧 、 闲会 馆 、 茶 书 酒 休 超 市 、 品店 面 等 ; 为什 么 样 的人群 设 计 , 时 尚一 精 是 如
生 活陶 艺 的创作设 计 。 以是具 象 的 、 象 的或 可 抽 偏 抽象 的 , 以是 立 体 的 、 可 半立 体 的或 平 面的 , 以 可 是 塑造 的 、 浮雕 式 的 或平 面 的 。 以是 单色 的 、 可 多色 的 , 以是 注重 装饰 美感 的或 侧重 表 现材 质美 的 , 可 可 以表现 釉 的突变 或是 突显 釉 的 圆润感 .可 以表 现偶 得 而之或 是展 示 高超 的工 艺技 巧等 。在 生 活 陶艺 的 创作 中 ,凝 聚创作 者 的底蕴 ,表现 创作 者 的创造 智
既拉 近 了与 自然 的亲 密度 。 现 出浓厚 的人 文关 怀 。 体 又反 映 出独特 的审美 情趣 和 文化情 操 。生 活 陶艺 的
生 活 陶艺 的创作 设 计 .根据 陶艺本 身 的创 作语 言表 达 .根据创 作 者 的设 计 构想 以及 二 者 的巧妙 结 合。 可看 到二者 的互 融性 。生活 陶艺 品散发 出生活 陶 艺 家 的灵 气 。 在创 作者 的智 慧 支配 下 。 生活 陶艺 品散
发 出强大 的艺 术生 命力 。生 活 陶艺 品犹 如生 活 陶艺

中国古代外销瓷中的开光装饰研究——以克拉克瓷为例

中国古代外销瓷中的开光装饰研究——以克拉克瓷为例

中国古代外销瓷中的开光装饰研究以克拉克瓷为例*刘悦平(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景德镇333403)摘要笔者以克拉克瓷为例,探讨了中国古代外销瓷的开光装饰艺术㊂克拉克瓷作为明末清初的一种外销瓷,在开光装饰方面呈现独特风格,深刻影响了多个国家的陶瓷装饰艺术㊂笔者从克拉克瓷的起源㊁风格渊源和开光装饰的形式入手,探讨其与传统装饰的异同,并探索其对日本陶瓷的影响以及开光装饰在当代的创新应用㊂关键词开光装饰克拉克瓷外销瓷中图分类号:T Q174.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72(2023)12-0114-03R e s e a r c ho nK a i g u a n g D e c o r a t i o n i nA n c i e n t C h i n e s eE x p o r t P o r c e l a i na n dT a k i n g C l a r kP o r c e l a i na sA nA x a m p l eL i uY u e p i n g(J i n g d e z h e nC e r a m i cU n i v e r s i t y,J i a n g x i,J i n g d e z h e n,333403,C h i n a)A b s r t a c t:T a k i n g C l a r k p o r c e l a i na s a ne x a m p l e,t h i s p a p e r d i s c u s s e s t h eK a i g u a n g d e c o r a t i v e a r t o f a n c i e n tC h i n e s e e x p o r t p o r c e l a i n.A s a ne x p o r t p o r c e l a i n i n t h e l a t eM i n g a n d e a r l y Q i n g D y n a s t i e s,C l a r k p o r c e l a i n p r e s e n t s a u n i q u e s t y l e i n l i g h t d e c o r a t i o n,w h i c hh a s d e e p l y i n f l u e n c e d t h e c e r a m i c d e c o r a t i v e a r t o fm a n y c o u n t r i e s.S t a r t i n g f r o mt h e o r i g i n,s t y l e o r i g i n a n d f o r mo fK a i g u a n g d e c o r a t i o n,t h i s a r t i c l e d i s c u s s e s t h e s i m i l a r i t i e s a n d d i f f e r e n c e s b e t w e e n i t a n d t r a d i t i o n a l d e c o r a t i o n, a n de x p l o r e s i t s i m p a c t o n J a p a n e s e c e r a m i c s a n d t h e i n n o v a t i v e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K a i g u a n g d e c o r a t i o n i n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t i m e s. K e y w o r d s:K a i g u a n g d e c o r a t i o n;C l a r k p o r c e l a i n;E x p o r t p o r c e l a i n中国陶瓷文化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承担着连接世界的历史使命㊂自汉代起,中国瓷器通过丝绸之路,将陶瓷文化传播到各地,而青瓷㊁白瓷及彩瓷等外销瓷受到全球赞誉㊂明末清初,克拉克瓷器以独特开光装饰,在欧洲市场备受推崇㊂1中国古代外销瓷及其在世界范围的影响中国古代外销瓷,其独具特色的陶瓷艺术,为世界所瞩目㊂外销瓷一词也可以认为是中国陶瓷在国外市场上的特殊地位㊂从考古发现来看,我国的外销瓷起源可追溯至唐代,随着丝绸之路,特产的陶瓷通过长沙窑开始流向海外㊂宋元时期,随着对外贸易和航海技术的提升,中国瓷器大量输送至海外市场,以龙泉青瓷㊁景德镇青白瓷和青花瓷为主要代表㊂而到了明清时期,外销瓷的种类更加多样,其中青花㊁五彩和广彩等丰富多彩,不仅延续了中国传统题材,还融入了西方审美元素,涌现出大量的西方题材与纹饰㊂我国的外销瓷在世界陶瓷史上有重要地位㊂它不仅对中东㊁西亚地区的陶瓷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深刻影响了欧洲对中国陶瓷的追求与推崇㊂外销瓷不仅是中国古代陶瓷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我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㊂2克拉克瓷的开光装饰艺术2.1克拉克瓷的来源与概念克拉克是根据葡萄牙文K a r r a c k音译而来㊂荷兰东印度公司将在马六甲海峡截获的瓷器运往荷兰拍卖,并在当时引起巨大的轰动㊂因而,在欧洲拍卖的这批中国外销青花瓷就被人们称为 克拉克 瓷[1]㊂克拉克瓷从广义上来说,泛指明清时期的出口瓷,器型主要包括有盘㊁碗㊁瓶㊁军持等,其中以盘的数量最多㊁最典型,又以明万历克拉克青花瓷盘最具代表性,识别其最典型特征是运用多层次的开光装饰手法㊂克拉克瓷的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其范围较欧洲更广[2]㊂近20多年的研究中,其概念也进一步扩展,如㊃411㊃陶瓷C e r a m i c s(陶瓷创新)2023年12月*作者简介:刘悦平(1998 ),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陶瓷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㊂裴光辉‘克拉克瓷“[3]以及范梦圆‘克拉克瓷研究“[4]中指出,广义的克拉克瓷不仅包括了景德镇所产的万历以至晩明外销瓷,同时也包括了福建漳州窑所产的同期风格相似的多开光青花瓷,甚至还包括日本产的芙蓉手等瓷器㊂2.2开光装饰的定义及其在陶瓷装饰中的发展概述开光装饰,又称 开堂子 或 开窗 ,是一种陶瓷装饰方法,通过勾勒特定形状的轮廓线,在该区域内展示图案和纹饰,与背景相互映衬㊂同一器物可采用一个或多个开光形式,分布均匀或交叉重叠㊂这技巧在中国陶瓷历史中有悠久存在,呈现多样形式,展现独特发展轨迹和深刻美学内涵㊂早在原始社会,我国人民就展现出了对装饰艺术的智慧认知㊂田自秉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中提到: 开光法是我国装饰艺术上常见的一种传统手法㊂开光法就是用一定的轮廓外形,划分出装饰面,使它成为主要的部位,这种艺术手法的特点就是突出主体,增加层次,最早见于马家窑型彩陶㊂ [5]这表明早在原始社会,中国就具备了丰富的装饰艺术意识㊂陶瓷开光装饰经过历史阶段的演进㊂早在彩陶时代,开光工艺雏形已出现㊂商周青铜时代开始出现开光装饰㊂唐宋时期,陶瓷开光装饰丰富多样,如北宋磁州窑采用几何形开光㊂元代后,环饰开光流行于元青花瓷,明代彩瓷如青花㊁釉里红和斗彩运用开光技法,展现多样装饰㊂陶瓷开光装饰历经发展,不断丰富装饰形式并传承创新㊂2.3克拉克瓷开光装饰的风格与形式克拉克瓷的开光装饰,以明万历时期的克拉克青花瓷盘为代表,展现独特风格与形式㊂盘的胎体细薄却坚硬,盘口有圆口和菱花口两种形式,器形包括宽板沿㊁浅弧腹㊁平底和圈足㊂克拉克瓷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多层连续的开光装饰,采用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开光,使画面丰富而不拥挤,每个开光都经过精心布局,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㊂开光装饰在克拉克瓷中通常分为3个主要组成部分㊂第一组位于盘的中央,展现主要花纹,被称为 大开光 ㊂这一区域决定整个装饰风格与内容㊂中心的主题纹为中国传统的花卉㊁花篮㊁动物㊁人物㊁山水树石㊁吉祥物等,后来多见异国情调的繁密纹饰,或西方的神话㊁宗教故事,现实人物和社会生活图案等,还写有 福 ㊁ 寿 ㊁ 福寿康宁 等文字[6]㊂第二组为主体纹饰外围,呈环绕效果,常用连弧纹和圆形轮廓㊂通常用于装饰榴实纹㊁万字纹等,环绕主题纹饰形成带状装饰㊂部分克拉克瓷盘仅有第一和第三组,缺少第二组㊂第三组位于装饰带外,即浅弧壁和板沿间,采用分格㊁分区的开光装饰㊂开光区数量约为8~20,通常为双数,常见轮廓有莲瓣形㊁桃形㊁扇形㊁椭圆形㊁圆形㊁菱形㊁长方形等㊂甚至有些在小开光区继续更小开光装饰,如上下部位鱼鳞锦地纹和万字锦地纹交替,丰富第三组开光装饰,增添层次感和纵深感,形式更活泼多变㊂2.4克拉克瓷开光装饰风格的来源元代是我国又一个强盛而统一的时期㊂这也影响了工艺美术风格,呈现出粗犷㊁豪放㊁刚劲的特点㊂同时,中西方交往与文化交流频繁,使元代成为多元文化并存,融合了蒙古㊁伊斯兰㊁藏传佛教㊁基督教等不同元素,影响了元代的工艺美术风格㊂从许多元青花装饰纹样中,可以明显看出西域文化的痕迹,特别是伊斯兰文化㊂伊斯兰文化中,空间是恶魔出没的地方,所以在其艺术装饰风格中,追求繁满的视觉效果㊂在伊斯兰装饰艺术中,主要有联珠纹㊁菱形开光纹(借鉴伊斯兰建筑的壁窗造型)㊁变形莲瓣纹(借鉴伊斯兰建筑的拱门造型)㊁五角或六角星纹(穆斯林人对星月的崇拜)尤具典型代表[7]㊂在文化交流传播的过程中,伊斯兰装饰风格对元青花的装饰影响尤为显著,多层装饰带㊁繁密的植物纹样㊁变形莲瓣纹等明显受到伊斯兰装饰的影响㊂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克拉克瓷开光装饰风格㊂克拉克瓷的 满 ㊁连续开光装饰带㊁几何外形的开光轮廓及不喜留白特征,体现了典型的伊斯兰装饰风格,深刻影响了克拉克瓷,甚至从元代开始对中国古代陶瓷装饰产生影响,最终形成了克拉克瓷独特的开光装饰风格㊂2.5克拉克瓷与中国传统开光装饰风格的异同克拉克瓷的开光装饰风格与中国传统的有一些异同㊂中国传统开光装饰可追溯至原始社会彩陶时代,如马家窑文化等,展现出一定特点㊂克拉克瓷在某种程度上保留了传统影响,却也独具特色㊂首先,元代以前的中国传统开光装饰多基于几何形轮廓,如圆形㊁菱形㊁漩涡纹㊂这些纹样在马家窑等中连续呈环状装饰㊂克拉克瓷也使用连续开光装饰,但更复杂,多层次相连,呈放射状视觉中心㊂其次,克拉克瓷的装饰风格在程度上受到伊斯兰文化影响,强㊃511㊃(陶瓷创新)2023年12月陶瓷C e r a m i c s调繁复装饰,在连续开光装饰中体现㊂这与传统理念不同,传统注重留白美感,代表有无相生哲学㊂克拉克瓷的风格展现不同审美取向㊂克拉克瓷开光装饰追求满 效果,而传统开光注重层次感和留白㊂3克拉克瓷开光装饰的影响与创新3.1对日本陶瓷的影响克拉克瓷作为明清时期中国的出口瓷器,不仅在欧洲市场引起轰动,还对日本产生影响㊂日本在近代初期积极学习中国陶瓷技术,其中克拉克瓷的开光装饰风格对日本陶瓷产生深远影响㊂日本江户时代,锁国政策限制了外贸,但受中国克拉克瓷在欧洲市场受欢迎影响,日本商人购买带回㊂这些瓷器不仅是商品,也是文化媒介,影响本地陶瓷制作㊂日本陶瓷家借鉴开光装饰风格,创新装饰,涵盖布局㊁图案㊁连续装饰带等㊂日本伊万里瓷结合环形开光㊁浮世绘风格㊁自然图案,创造独特装饰,在当时的欧洲十分受欢迎㊂克拉克瓷在日本称为芙蓉手瓷,受到日本人喜爱㊂总的来说,克拉克瓷开光装饰对日本陶瓷在设计㊁技术㊁风格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推动日本陶瓷艺术的创新传承㊂3.2当代创新与传承克拉克瓷的开光装饰在当代陶瓷艺术中持续影响深远,传承与创新并重㊂当代陶艺家在传统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和创意,创造出多样创新的开光作品㊂有的重新演绎克拉克瓷,采用现代材料和工艺,创作更精致表现力强的装饰㊂一些艺术家将开光装饰与其他技法融合,注入传统以外的生命力㊂现代科技如数字化和3D打印也催生新可能,陶艺家更自由设计制作,呈现更复杂精细的效果㊂这一创新潮流将继续丰富陶瓷艺术,兼顾传承与创新,展示开光装饰的持久魅力㊂当代陶瓷艺术中的克拉克瓷开光装饰风格具有深远影响并获得传承和创新㊂艺术家们将传统与现代融合,如李立宏㊁吕金泉等㊂他们通过这些方式:①融合传统与现代㊂将古老的开光装饰与当代审美理念相结合,创造出富有时代感的作品㊂②创新多样㊂艺术家们不拘一格,不仅尊重传统开光形式,还尝试新的创意,如结合不同的开光轮廓㊁剔刻㊁绘画等技法,呈现多彩㊁丰富层次的装饰效果㊂③文化表达㊂艺术家通过开光装饰传递个人文化理解㊁审美观点和情感体验,可能借鉴传统图案㊁元素,也可能融入当代社会㊁文化元素,塑造独特陶瓷作品㊂④传承古老工艺㊂开光装饰作为传统陶瓷工艺的一部分,在当代陶艺家的应用和发展中得到传承,他们在创新的同时也在保护和传承这一古老的装饰技法,使其在现代艺术中继续闪耀光芒㊂总之,开光装饰在当代陶瓷艺术中的应用与发展丰富了陶瓷作品的形式,同时展示了陶艺家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创新精神㊂这种创新不仅将继续推动陶瓷装饰领域的发展,为观众带来更多新颖㊁精彩的作品,也为传统工艺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其在当代艺术舞台上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㊂综上所述,克拉克瓷作为中国陶瓷装饰的瑰宝,不仅在历史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在当代陶瓷艺术中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㊂其独特的开光装饰形式和文化交流价值,使其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和经济交往中的重要纽带,为陶瓷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㊂参考文献[1]胡雁溪,曹俭.中国清代外销瓷集锦它们曾经征服了世界[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2]吴若明.克拉克瓷名辨及海上丝路贸易区域功用研究[J].美术研究,2018(6):99-102.[3]裴光辉.克拉克瓷[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02.[4]范梦圆.克拉克瓷研究[D].香港:香港中文大学, 2010.[5]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修订本)[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6]胡辛.瓷上世界瓷行天下千年帝王意志下的瓷路沧桑[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7.[7]余朝霞.元代青花瓷器的伊斯兰风格[J].中国陶瓷工业,2012,19(3):26-29.[8]南京市博物总馆,宁波博物馆,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C H I N A与世界海上丝绸之路沉船和贸易瓷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7.[9]叶喆民.中国陶瓷史(增订版)[M].北京:生活㊃读书㊃新知三联书店,2011.[10]汤登雄,黄宁馨.论陶瓷装饰中的开光艺术[J].陶瓷研究,2021,36(6):46-48.[11]游越,范丽君.中国古代外销瓷概述及研究现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3:54-55.[12]董亮,江凌.漫议克拉克瓷开光装饰的由来[J].陶瓷科学与艺术,2007(4):43-44.㊃611㊃陶瓷C e r a m i c s(陶瓷创新)2023年12月。

吕泉艺术作品欣赏

吕泉艺术作品欣赏

刻 瓷瓶 《 白秋练》高4 1 c m
此 作 品 根据 蒲 松 龄 笔 下 的 聊 斋人 物 而 创 作 设 计 , 用 点 、线 、 面 手 法 刻 画 的 水 纹 浪 花 衬 托 了 少女 白秋 练 的 优 美 姿 态 ,一 根 根 发 丝像 流 畅 飘 逸 的 细
雨 ,在其精 心 刻制 下 ,女性 的温婉 、含蓄之 美得 到 了鲜 明的凸显
吕 泉 口 7 1 ‘
艺术作 品欣赏 山东淄 博人 ,中 国陶瓷 艺术 大师、 山东省工
级 工 艺 美 术 师 、 中 国 陶 瓷 工 业 协 会 陶 瓷 艺 术

山 东 省 刻 瓷 艺 术 家 协 会 理 事 、 山 东 省 陶 瓷
理事 。 : 在 国家级 、省 级创新评 比大赛 中获金 、银、

余 款陶瓷 创新 画面设计 获得 国家 专利 。多件
} 陶 瓷 博 物 馆 收 藏 ,其 作 品 《 凤 舞 和 呜 画 面 O 周 年 时 被 选 用 为 国 务 院 国 宴 用 瓷 。 曾 赴 英 : 利 、瑞 士 、 奥 地 利 、 韩 国 等 国 家 进 行 艺 术 考 《 乐 在 其 中 》在 2 0 1 5 年 法 国 巴黎 卢 浮 宫 艺 术
女 藏 。 作 品及 论 文 曾 多次 在 国 内外 刊 物上 发
国 当代 陶 瓷 美 术 家 辞 典 。
刻瓷瓶 《 乐在其 中》法国卢 浮宫收藏作 品
有着金石韵味 和 自然 色彩 的草 虫散 发着; 妊邯的 乡土
气息 , 真 切 可 爱 ,栩 栩 如 生 、 活 灵 活 现 这 些 草 虫 显 然
为 了突
出 作 品 的 立 体 感 ,其 采 用 了虚 实 与 浓 淡 结 合 的 手 法 , 黑 友 底 纹 的 处理 使 人 物 形 象 鲜 明 生动 起 来

落笔墨叶描金彩_水点造化牡丹香——刘贤河陶瓷艺术人生回顾

落笔墨叶描金彩_水点造化牡丹香——刘贤河陶瓷艺术人生回顾

202刘贤河生于陶瓷世家,受“珠山八友”刘雨岑点拨没骨画法及花鸟技艺,师从“花鸟大王”张景寿,先后在第五瓷厂、华电瓷厂、建新瓷厂、景德镇瓷厂、向阳瓷厂及新华瓷厂(1970-1984年底退休)的美研室从事陶瓷创作设计绘画工作。

|艺术人生|在陶瓷艺术领域耕耘半个多世纪,自然经历了一番苦学钻研岁月。

刘贤河6岁随父由都昌来到景德镇在家读私塾,12岁就正式跟擅长粉彩瓷画的父亲刘圣楫学画瓷。

上个世纪40至50年代参加正式国营工作前,在自家牌号“刘鸿兴”瓷室及其他画瓷社画瓷历时14年。

由于自幼接受严格传统训练,奠定了深厚的艺术功底;天资聪慧,接受变革能力强,为创作创新埋下了厚积薄发的种子。

在1954年,以陶瓷绘画技术骨干力量正式参加第五瓷厂工作,开启了传承、革新的陶瓷艺术人生。

酷爱学习钻研的刘贤河,一方面学习苦练创作基本功,另一方面认真谦虚地向老前辈陶瓷艺术家学习,充分汲取大家之长,不断提高内在艺术修养。

尤其在1960年至1970年间,在建新瓷厂、景德镇瓷厂、向阳瓷厂的美研室,分别与一批顶尖级景德镇陶瓷艺术绘画名家,如刘雨岑、赵惠民、王锡良、张景寿等接触同组共事,耳濡目染钻研潜学,对陶瓷绘画创作艺术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使其在各题材的陶瓷绘画创作中得心应手与融会贯通。

时光荏苒,凭着执着严谨的精神,刘贤河开始研究突破陶瓷专业颜料,特别是粉彩颜料的特性,立足传统又不囿于传统,逐一细细揣摩,精益求精并敢于突破。

上世纪70年代初,在新华瓷厂美研室,同张景寿、王云泉、王声怀、黄周生等一直同组同事,前受“珠山八友”刘雨岑影响,又有“花鸟大王”张景寿老师指导肯定,刘贤河凭着扎实的基础功底,对墨料、金水,对花卉矿料品种、料级的高度把控,对专用画笔的苛刻要求和改变,创造性地造就了“墨叶描金水点牡丹”的面世。

“墨叶描金水点牡丹”成其陶瓷绘画创作设计艺术生涯的特色标识与风格。

笔墨叶描金彩,水点造化牡丹香”,是刘贤河陶瓷艺术人生形象贴切、真实生动的慨括写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