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范仲淹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幕遮

——范仲淹

【教学目标】

1、体味写景抒情词中情景交融的意境,领会诗人在写景中体现的思想感情。

2、掌握分析意境型和赏析思想感情型的答题方法,学以致用。

3、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分析意境型和赏析思想感情型的答题方法,学以致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 —1052 ),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生于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卒于皇祐四年(1052 年)吴县(今属江苏)人。

他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少年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

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

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重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卒谥文正。

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熙丰变法的前奏。

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二、背景链接

范仲淹是北宋前期的一代名臣,作此词时正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对边塞生活非常了解。

三、知识拓展:

羁旅怀乡诗常见意象

1.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常暗指故乡。

2.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也可表现游子思乡。如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3.月亮: [见月怀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以幻作真,为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对月引发思亲,思乡之愁,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

5.杜鹃:又叫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口角鲜红,故有“杜娟啼血”之说。常与哀怨、思归有关,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6.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7.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借人在楼、倚栏或登楼远眺表现思念之情,如范仲淹的《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8.鸿雁:[候鸟,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愁]“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9.浮云[因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落日意在爱惜,如“故人”;

10.其他如寒山、烟、暝色、高楼、宿鸟、烟、日暮等。特别是暝色、日暮时分,妻独守空房,当会思念远方的游子;漂泊的旅人停泊休憩,羁旅愁思也会蓦然而生。与日暮、暝色相近的意象还有暮霭、落日、夕阳也可表现游子思乡。

相关高考常见类型

1、分析意境型

命制:郭贝校对:张娟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

答题步骤:

(1)景:先用一个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图景,如夕阳秋景图之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详细概说画面;(2)境: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3)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2、赏析思想感情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主旨。对于本诗的内涵你是如何理解的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情感或某句诗的含义。

答题步骤:(1)概括: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思想感情。(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思想感情。(如果遇到多个情感情况最好分点作答)

【课前预习】

一、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

1、重点字词:

黯追

旅思思

2、诗文翻译:

【教学过程】:合作探究

品读课文上片

思考:

1、请找出“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中的意象,说出意象所显示的特点。

2、在“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一句中写景角度有什么变化。

3、“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中意象是什么它能让人想起什么来

4、这首写羁旅乡愁的词,意境壮阔,“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上片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品读课文下片

1.词的上片主要是写景,下片则主要抒情。那么本词主要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

感,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现出来

2、如何理解“明月高楼休独倚”的表达的感情(提示:联系上下句)。

回顾一下

人物形象

本词所表现出的作者是一个形象。

情景关系

手法:,借之景,抒之情。

【高考链接】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定西番

牛峤

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

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鸣咽,雪漫漫。

1.下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5分)

2.作者整首词中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课堂检测】

1.诗歌的开头用碧云、、、,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2.“芳萆”历来是别离主题吟咏的意象之一,如蔡邕所作的《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萆,更行更远还生”。作者字面上是埋怨“芳草”无情,其实流露出来的意思是什么

3.对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描写了秋季的天空廖廓苍茫、大地草木凋零的典型景色

B.“黯乡魂,追旅思”是说诗人面对秋景更加思念故乡,回首望去一片幽暗,不禁追忆起旅途行程。

C.“夜夜除非”的“除非”两字意为“除此之外,别无可能”。

D.这是古代诗词中借秋景抒发离别之情的名篇,情虽悲凉哀婉,气却沉雄刚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