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的时空分布
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3d65868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8.png)
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区域之一。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使得青藏高原的气候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本文将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对青藏高原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1. 气温时空分布特征青藏高原的气温呈现明显的分带特征,从东部向西部逐渐降低。
一般来说,高原地区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这是由于高原地区的海拔高度较大,导致大气压力和密度较低,空气稀薄,所以相同的能量辐射,温度相对较低。
除了受海拔的影响,青藏高原的气温还受到地形、风向等因素的影响。
在时空分布上,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地区气温较高,而西部和北部地区气温较低。
这是因为东部和南部地区靠近低纬度地区,阳光辐射比较强烈,加上湿润的气候环境,使得气温相对较高。
而西部和北部地区靠近高纬度地区,阳光辐射弱,加上干燥的气候,导致气温相对较低。
此外,青藏高原的气温还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
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
这是由于夏季高原地区受到了副高的控制,大气层中的湿气较多,降水较多,而冬季受到了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2. 降水时空分布特征青藏高原的降水也呈现出明显的分带特征。
一般来说,青藏高原的西部和北部地区降水较少,东部和南部地区降水较多。
这是由于青藏高原地处于地球的反气旋带上,平均流向为由西向东,在降水时常常受到西风带或东风带的影响,西部和北部地区常常处于干旱带和亚洲大陆性气候的影响下,降水较少。
而靠近海洋的东部和南部地区,则更容易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较多。
此外,青藏高原的降水还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
一般来说,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这是由于夏季副热带高压北抬,导致季风气流的北抬和增强,所以夏季降水较多;而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南下,阻挡了季风气流的北抬,所以冬季降水较少。
总结起来,青藏高原的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气温受海拔、地形、风向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从东部向西部逐渐降低的趋势;降水受季风气候、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从东部向西部降水逐渐减少的趋势。
气温分布及成因
![气温分布及成因](https://img.taocdn.com/s3/m/e20e87b665ce05087632137d.png)
气温分布及成因方法平台1.思维步骤:理解大气热状况—归纳影响气温的因素—解释气温时空分布特点。
2.运用关键:高中理论要与初中世界、中国区域的气温分布特点(等温线区域图)紧密结合。
必懂原理一.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白昼长短)—太阳辐射是能量源泉;大气自身条件(天气、大气透明度、大气密度)—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有关;地面状况{海陆分布、洋流、地形)—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人类活动—森林、水库、城市等影响大气和下垫面。
二.气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规律1、图表分析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及原因2、气温水平空间分布规律及成因①世界气温水平分布特点从世界7月和1且等温线分布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地球上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一)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或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这是因为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气温就高;高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汽温就低。
从图上可以看出,等温线并不完全与纬线平行,这说明气温的分布,除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外,还与大气运动、地面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这是因为表面物理性质比较均一的海洋,在南半球要比北半球广阔得多。
(三)北半球,1月份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
这表明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
(四)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北纬200一300大陆上的沙漠地区。
这是因为:7月份太阳直射北纬200附近;沙漠地区少云雨,太阳辐射强度大;沙漠对太阳辐射吸收强,增温快。
撒哈拉沙漠是全球的炎热中心。
1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大陆上。
等温线的弯曲判读1、判断南北半球因为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热量的主要来源,所以无论冬夏季节还是南北半球,气温都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北半球的低纬在南方,高纬在北方;南半球则相反。
中国气温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中国气温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54956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8.png)
中国气温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近几十年来,全球气温变化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影响。
本文将从时空特征的角度对中国气温变化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时空特征是研究气象要素变化的重要方法之一。
首先,我们来看气温变化的时间特征。
根据气象数据的分析,中国的气温在过去几十年中普遍呈现上升趋势。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气温的升高速度更为迅猛。
不同地区对气温变化的感知可能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中国的气温升高是不可忽视的现象。
这一变化对中国的农业、能源消耗以及生态环境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其次,我们来看气温变化的空间特征。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因此气温变化的空间特征也呈现出很大的差异。
以北方地区为例,由于地势高原性,气温变化较为明显,尤其是冬季气温的下降更为显著。
而南方地区则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气温变化较为温和,夏季的升温相对较为明显。
此外,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相对平缓,受到海洋调节的影响较大。
相比之下,西部内陆地区则更容易受到气温变化的冲击。
气温变化的时空特征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它还涉及到人类社会的诸多方面。
首先,气温变化对农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农作物生长周期和收获时间都与气温密切相关。
气温升高会导致春季来临的时间提前,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情况。
同时,气候变暖还会引发更多的天气灾害,如干旱、洪涝等,对农业生产造成破坏。
这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其次,气温变化对能源消耗也产生了影响。
随着气温的上升,人们对空调、冷藏等用电设备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从而使得电力消耗急剧上升。
这对中国政府在能源供应和环保方面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能源稳定供应,同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最后,气温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气温变化可能导致生物种群数量、分布范围等方面的变化,对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高中地理课件1中国的天气与气候(降水好)人教版
![高中地理课件1中国的天气与气候(降水好)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d613ee0102de2bd96058865.png)
灾害:狂风、暴雨、风暴潮
3、水旱灾害
读某月份广州至乌鲁木齐一线气温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七 月份(一月、七月),图中A所在地区气温低的 (1)该图是_____ 原因是海拔高 _______ ,因此,该地区农业中 ______ 畜牧 业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等原因,这一地区的 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往往较高。 吐鲁番 (2)图中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有“火洲”之称的 ________ ,该地发 灌溉 葡萄、哈密瓜 展农业依赖 ______条件,著名的农产品有 ________ 、_______等。 图中另一高温地区是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重庆,其气温高的原 盆地地形不易散热 。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降水量沿该线 变化的趋势是
雨 热 同 期
气 候 复 杂 多 变
我国位于亚 洲东部,太 平洋西岸。 海陆热力差 异显著,季 风盛行。
高温期与多雨期 一致,水热配合 好。 有多种多样的温 度带(五个温度 带和一个高原气 候区)和干湿地 区(四类) 1.跨纬度多。 2.东西距海 洋远近不同 。
1.夏季全国普 遍高温使需热较 多的作物 — 水稻、 玉米种植地区大 大向北扩展。 2.雨热季节配 合好,有利于树 木、牧草、农作 物生长。
常绿阔叶 林
季雨林
荒漠
不同的温度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反映在 农业上,有耕作制度的不同和作物品种的不同
三、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一
读图回答
1、800毫米等降水量 线通过___ __河 秦 岭、淮 附近至_____ 青藏高原东 南边 缘。它与我国
降水量 800 200 50 (毫米) 1600 400
高中地理之气温
![高中地理之气温](https://img.taocdn.com/s3/m/d7104f2576a20029bc642d8d.png)
气温一、气温气温: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
二、气温的时空变化1、气温的时间变化(1)日变化①最高:地方时14时左右。
(因为太阳辐射把热量给地面,地面辐射把热量给大气需要一个过程。
)最低:日出前后。
②日均温:把一天中8时、14时、20时、2时测得的气温相加再除以4。
③气温日较差及其影响因素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影响因素:1)天气(晴天气温日较差>阴天气温日较差)。
2)地形(凹地气温日较差>凸地气温日较差),如山谷气温日较差高于山顶气温日较差。
原因:低凹地形,通风不良,夜间常为冷空气下沉汇合处,且受地面影响较大。
凸地因风速较大,且与四周大气接触广,受地面影响小,温差小。
特殊:大尺度高原山地,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
海拔高,空气密度小,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降低,晚上保温作用弱。
3)海陆即下垫面比热容(陆地气温日较差>海洋气温日较差)。
4)纬度(低纬度地区气温日较差>高纬度地区气温日较差)。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日变化越小,日较差越小。
5)季节(中纬地区:夏季气温日较差>冬季气温日较差)。
原因:太阳辐射日变化夏季比冬季大得多。
低纬地区太阳辐射日变化随季节变化很小,极地地区冬有极夜、夏有极昼,两地太阳辐射日变化随季节影响变化不大,日较差不大。
6)植被(裸地气温日较差>绿地气温日较差;沙土日较差>粘土日较差;深色土日较差>浅色土日较差)。
(2)年变化①气温最高与最低月份温馨提示1)地面储热,因此年内气温最高和最低值落后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的月份1~2个月。
2)南半球相反。
3)海洋延后一个月。
(海洋热容量大,增温降温慢)②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均温最高值与月均温最低值之差。
1)随纬度升高年较差变大,因为太阳辐射年变化随纬度增大而增大。
赤道附近,昼夜几乎相等,最冷月和最热月热量收支相差不大,年较差很小。
极地地区,昼夜长短变化大,冬寒夏凉,年较差大。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8fcf058702d276a201292e07.png)
我国de 降水 特点
二、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空气冷空气冷空气 气冷空气冷空气 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 空气冷空气冷空气 气冷空气冷空气 冷空气冷空气 空气冷空气冷空气
北方
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 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 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 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 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 暖空气暖空气暖空 暖空气暖空气暖空
我国de 降水 特点
一、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
比较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西北内 陆地区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 与当地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
我国de 降水 特点
一、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
读图回答
1、年降水量超过
1600毫米的地区大多
东南沿海地区 在 _____________。
降水量 800 200 50 (毫米) 1600 400
读图回答
7、东南季风主要影响 东部 我国的____地区,西南季
太 平 洋 印 度 洋
低气压 低气压
西南 风主要影响我国____地区、 华南 长江中 ____地区、以及________
黄河 下游 ____地区等,甚至______
中下游 ______地区。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我国de 降水 特点
一、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
伏旱
七· 八月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我国de 降水 特点
二、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九月南撤到南部沿海地区
九月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我国de 降水 特点
二、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我国de 降水 特点
二、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夏 季 风 的 进 退
结 论
华北、东北
2019届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优化探究课件:第1部分 第3章 微专题强化2 气温
![2019届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优化探究课件:第1部分 第3章 微专题强化2 气温](https://img.taocdn.com/s3/m/0858be77af1ffc4ffe47ac78.png)
海陆位置
气温特征影响因素 大气环流 年较差小;
常考分析语句 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气温
②接近冬季风源地,气温低
①地势高,气温低; ②地势较高,有利于冷空气的积聚; 地形 ③阳坡高,阴坡低; ④山间河谷盆地,地势相对较低,气流
多下沉,气温较高;
⑤山地对冷空气的阻挡,冬季气温较高
气温特征影响因素
原因 A、B、C 同 纬度,B 地
影响因素
夏季气温高 海陆分布(海 于 A、C 两 陆热力性质 地,冬季气 的差异) 温低于 A、 C 两地
等温线走向 与等高线平行(与山 脉走向、高原边缘平 行) 暖流流经海区向高 纬方向凸出;寒流流 经海区向低纬方向 凸出
示意图
原因 等温线延伸 到高地,急 转弯曲
答案:B
(2017· 泰安质检)下图为黄河某支流流域年均气温分布示意图, 该支流上已经建设了多个水电站,实现了梯级开发。读图,回 答 2~3 题。
2.影响图中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B.大气环流 D.海陆位置
)
3.根据图上信息推断,该支流上可建水电站数量最多的河段 可能是( )
)
6.图中 R 河的汛期可能出现在( A . 3~ 5 月 B.6~8 月 C.9~11 月 D.12 月至次年 2 月
解析:第 4 题,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南美洲。①地位于 1 月份闭合等温线内部, 在①地北侧(纬度低的区域)应该有一条 28 ℃等温线,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规律可以推断, ①地 1 月份温度的范围是 20 ℃~24 ℃; 再根据图中 7 月份等 温线的分布可推知,①地 7 月份温度的范围是 8 ℃~12 ℃。 由此可以计算出,①地 1 月、7 月的温差范围是 8 ℃~16 ℃, 可能为 12 ℃。第 5 题,由图中河流分布可知,②地位于河谷 地区,由于河谷地势低,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两侧地区,等温 线向温度低的南部凸出,故 C 项正确。第 6 题,由图中经纬度 可知,该地位于南美洲东南部,R 河为巴拉那河,流域内以亚 热带湿润气候为主,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汛期出现在当地夏 答案:4.B 5.C 6.D 季,即 12 月至次年 2 月。
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
![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ed949f0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7.png)
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一天中气温变化规律,主要由大气得到热量(地面辐射)和失去热量(大气辐射)的差值决定。
地面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大气(对流层)的热量直接来着地面。
(2)地面辐射:当地地方时为12点时,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大于地面损失的辐射热量,地面热量盈余,地面温度仍在升高。
当地地方时大约午后1点左右,地面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地面温度为一天中最高值。
(3)大气温度:当地地方时大约午后2点左右,地面已经通过辐射、对流、湍流等方式把热量传给大气,此时气温达到最高值。
随后,太阳辐射继续减弱,地面热量持续亏损,地面温度不断降低,气温随之也不断下降。
至日出后,地面热量由亏损转为盈余的时刻,地面温度达到最低值,气温也随后达到最低值。
因此气温最低值总是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的年变化规律由于地面吸收、储存、传递热量的原因,气温在一年中的最高、最低值,也并不出现在辐射最强、最弱的月份,而是有所滞后。
3.全球气温水平分布规律(2)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南半球物理性质比较均一的海洋比北半球广阔,气温变化和缓。
(3)北半球1月份大陆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
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
同一纬度的陆地与海洋,热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冷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即“热高冷低”。
(4)7月份,世界值热的地方是北纬20-30大陆上的沙漠地区,撒哈拉沙漠是全球炎热中心,1月份,西伯利亚是全球的寒冷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洲大陆上。
二、等温差线1、气温的日变化(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
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
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15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
由于季节和天气的影响,出现时间可能提前也可能落后。
比如,夏季最高温度大多出现在14~15时;冬季则在13~14时。
由于纬度不同日出时间也不同,最低温度出现时间随纬度的不同也会产生差异。
气候的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
![气候的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75583b8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f.png)
气候的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
气候指的是地球上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态。
它的时空分布在不同的地区有所不同,而这种差异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1. 纬度:随着纬度的变化,太阳辐射的强度也会发生改变。
赤道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最多,气温高,而极地地区则辐射最少,气温低。
2. 海洋和陆地分布:海洋和陆地的分布也会影响气候。
海洋的热容量较大,可以稳定温度,而陆地的热容量较小,温度波动较大。
3. 气候大循环系统:包括全球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
全球大气环流主要由赤道上升气流和极地下沉气流组成,形成了热带、副热带、中纬度和高纬度的气候带。
4. 地形和地貌:地形和地貌对气候有重要影响。
例如山脉可以阻挡气流,形成降水区域;平原则容易集聚大气层中的湿气,容易形成降水。
5. 海洋洋流:海洋洋流会给局部地区带来不同的温度和湿度,从而影响气候。
例如,北大西洋海流使得西欧地区的冬季温暖。
影响气候的因素非常多样化,上述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此外,全球变暖、人类活动等因素也会对气候产生重大影响。
高三地理主干知识复习资料——气候
![高三地理主干知识复习资料——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90975551fad6195f312ba6ab.png)
高三地理主干知识复习资料《气候》一、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1.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1)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变化约14时日出前后年变化北半球陆地7月,海洋8月北半球陆地1月,海洋2月南半球陆地1月,海洋2月南半球陆地7月,海洋8月(2)影响气温日较差的主要因素:①纬度:低纬大于高纬②地形:高原大于平原凸地小于凹地③天气状况:晴天大于阴天④海陆因素:内陆大于沿海⑤植被:沙地大于林草地(3)影响气温年较差的主要因素:全年高温终年寒冷气温的总体特征终年温和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小年平均气温的高低;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月份(4)气温特点的描述方法2.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等温线图等温线示意图气温水平分布规律、因素及等温线特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气温大致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呈东西走向。
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同一纬度,夏季大陆比海洋热,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冬季大陆比海洋冷,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一陆南,七陆北”受地形影响,等温线出现弯曲或局部闭合。
等温线穿过山脉时,向低纬方向凸出;等温线走向与山脉或等高线平行。
同一纬度,暖流沿岸气温较高,寒流沿岸偏低暖流: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凸出寒流:等温线向低纬方向凸出;“洋流向凸”气温分布特点描述方法气温空间变化趋势温差大小(等温线越密,单温距离的温差越大)高温中心(低温中心)分布港口 a b cd 80°W50°N110°W 太 平洋 大西洋二、降水分析1.降水的形成的条件:充足的水汽;气流上升运动(冷却凝结);凝结核较多;2.降水的类型 类型 成因 降水特点 典型分布地区 对流雨 空气强烈受热上升水汽冷却凝结。
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暴风、雷电。
赤道地区我国夏季午后地形雨 暖湿空气遇到地形阻挡,沿迎风坡爬升,水汽冷却凝结。
迎风坡多,背风坡少 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锋面雨 冷暖气流相遇,暖湿空气在抬升过程中,水汽冷却凝结。
气温的时空分布
![气温的时空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8199b7d7be23482fb4da4ccb.png)
6、判断等温线的走向特点及影响因素
示意图
走向特点
影响因素
基本与纬线平行 (或东西走向)
基本与等高线平行 (或与山脉走向)
太阳辐射(或纬度) 地形
基本与海岸线平行
海洋
二.降水的时空变化 1.时间变化----季节和年际变化
2.空间变化----即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1)看等降水量线的疏密:判断降水量的 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原因:大陆热容量较小,夏季增温快,冬天降温快。
有无植被: 裸地﹥绿地
天气: 晴天﹥阴(雨)天
㈡空间变化-----即等温线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半球 规律: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向北增加为南半球,向南增加为北 半球。 主要影响因素:太阳辐射
2、判断温差 规律: 等温线疏,表示温差小;等温线密,表示温差大;
3、判断海陆分布和季节
规律:
凸低为高,凸高为低
主要影响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月 A 7月 B
陆地
1月 C 7月 D
赤道
海洋
4、判断地形
A等温线闭合
规律: 中心气温高 → 中心地势低 → 盆地 中心气温低 → 中心地势高 → 山地(丘陵)
B等温线不闭合
规律:
中间比两侧气温低 → 中间地势高 → 山脊 中间比两侧气温高 → 中间地势低 → 山谷
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
一.气温
㈠气温的时间变化
1.日变化 ①最高气温出现在地方时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 现在日出前后;
②日较差及其影响因素:
纬度: 低纬﹥高纬 海陆: 陆地﹥海洋 原因:大陆热容量较小,白天增温快,夜晚降温快。
有无植被: 裸地﹥绿地 天气: 晴天﹥阴(雨)天
2.气温年变化
我国降水和气温的分级概率时空分布特征
![我国降水和气温的分级概率时空分布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c0d82657804d2b160b4ec0fc.png)
究也 有类似结 论 。王 小玲等口_ 9 发现 , 降水 量 的趋 势变
引 言
随着 国民经 济 的迅 速 发 展 , 会 更 加 迫 切 需 要 社 准确 和 丰富 的短 期气候 预 测 服务 产 品_ 。而 分 析 降 l 一 水 和 气温 的分 级 概 率 时 空 分 布 特 征 , 以获 得 不 同 可
第2 2卷 第 5期
21 O 1年 1 O月
应 用 气 象 学 报
J OU RNAI OF AP ED M ETE( R0I PII ) 0GI CAI CI S ENCE
V o122, N o . .5 Oc o r201 t be 1
杨 小 波 , 丽 娟 , 芸 芸 .我 国 降水 和 气 温 的 分 级 概 率 时 空 分 布 特 征 . 用 气 象 学 报 ,0 1 2 ( ) 5 5 4 陈 刘 应 2 1 ,2 5 : 1 2 3
法》 ①中对 降水 、 气温 的六级 分 级定 义和 评分 办法 , 分
析各 月各要素 的六级概 率时空 分 布特征 , 以期 为 预报 员进 行气候预 测时综合考 虑年 代 际变化 、 际变化 和 年
究 指 出E] 我 国南 方 极 端 降 水 事 件 增 加 趋 势 明 显 , l, T
”( 四川 省 气 候 中心 , 都 6 0 7 ) 成 10 2
摘
要
采 用 全 国 10站 1 5 2 0 6 9 1 09年 月 降水 和 气 温 资 料 , 析 了 短 期 气候 预测 业 务 评 分 办法 中六 级 要 素概 率 时 空 分 布 分 特 征 , 以 1月 、 月 为 代 表 获 得 了不 同地 区 、 同级 别 降 水 和气 温 异 常 发 生 频 率 。结 果 表 明 : 水 和 气 温 的六 级 异 常 并 7 不 降 分 布存 在显 著 空 间 不 均 匀性 和年 代 际 变 化 特 征 ,90 20 18 0 9年 , 方 降 水 在 1月 出现 特 少 、 多 等 级 和 7月 出 现 特 北 特 少 、 少 等 级 的概 率 较 大 , 方 降 水 出 现 6 等 级 的 概率 基 本 相 同 ; 国气 温 在 1 和 7月 出现 正 常 略 低 、 常 略 高 和 偏 南 个 全 月 正 偏 高等 级 的概 率 较 大 。 18 20 年 与 15 1 7 90 0 9 9 1 9 9年相 比 , 国 1 降 水 为 特 多 、 多 等 级 和 7月 降 水 为 偏 少 等 级 全 月 偏 的 站数 明显 增 加 , 国 1月气 温 为 正 常 略 高 、 高 和 特 高 等级 的站 数 明 显 增 加 , 明 显 的年 代 际 变 化 特征 。 全 偏 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温的时空分布,影响因素及等温线的判读
(导学案)
学习目标:1、阅读P230、P231,识记世界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识记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理解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差异和原因
2、阅读P54,等温线图的判读,理解识记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和基本规律。
学习重点:气温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学习难点:等温线图的判读。
导学过程:
一、自学P230,识记气温的时空分布
(一)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
1、气温日变化(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时间应为当地地方时14时;最低气温出现时间应为日出前后;一般地沿海△T日< 内陆△T日;阴天△T日<晴天△T日低纬高原△T日>附近平原△T日
2、气温年变化(年较差)北半球陆地上最热月为7月,海洋最热8月;陆地上最冷月1月;海洋最冷月2月。
南半球陆地上最热月为1月,海洋最热月 2 月;陆地上最冷 7 月,海洋最冷月 8 月。
一般地,低纬△T年<高纬△T年;沿海△T年<内陆△T年,低纬高原△T年<附近平原△T年
例:热带地区气温特征:全年高温,气温年度化小
亚热带:夏高温,冬温和,四季分明
温带(季风、大陆性):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寒带地区:夏季温暖而短促,冬季寒冷而漫长
(二)气温的空间分布;读P230,世界年平均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及
区域地理P23世界一月、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
1、宏观整体性:全球气温分布规律: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纬度)
2、微观差异性:同纬度,夏季陆 高 海 低 ;冬季陆 低 海 高 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内陆地区:同纬度,海拔高的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影响因素地形(地势)
沿海:暖流经过的海区气温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气温低,影响因素:
洋流
(三)影响气温因素:
纬度差异 季节变化
天气状况
大气密度、大气透明度
大气运动
海陆差异
地形 洋流
地表反射 植被 水库 城市热岛
a :主要因素:太阳辐射
H 午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
b :主要因素:大气自身 C :下垫雨 D :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
例1:青藏高原气温低的原因?
例2: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原因?
例3:印度5月气温最高的原因?
二、读P54-55,识记等温线的判读要领
1、读图名知图例,
2、读数值递变,知南北,由南向北递减为半球。
反之为半球
3、读走向,知原因。
a、与纬线平行,影响因素:纬度(太阳辐射)
b、与海岸线平行:影响因素:海陆分布、或海洋影响程度不同(北半球中纬)
c、与等高线平行:影响因素:地形、地势(起伏大的高山地区)
4、读弯曲判季节
一陆南、七陆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读弯曲,判地形
a该处气温偏低,地貌类型为山地
b:陆地上等温线向低值弯曲该处气温偏高,地貌类型是谷地(或
冷空气影响的背风坡,如冬季的东北平原和四川盆地)
c:等温线为闭合状态,数值里大外小为盆地,里小外大为山峰。
读弯曲,判洋流
注意:弯曲方向为洋流流向
5、读疏密,判气温空间差异大小
一般地:陆密海疏、(温带)冬密夏疏,起伏大的山地密集而起伏小的平原稀疏,寒暖流及冷暖气团交汇处密集。
三、综合题中等温线命题方向
1、描述等温线的分布特征:
答题角度:
2、描述气温空间分布特征
答题角度:
例:描述中国夏季、冬季气温空间分布特征
3、比较两地气温差异并简述原因
例1:冬季,北纬50度亚欧大陆西岸比东岸气温高的原因例2:冬季昆明和贵阳气温差异的原因?
例3:冬季昆明和台北气温差异的表现和原因?
例4:和北冰洋相比南极洲气温更低的原因
例5:P44(2)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