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朗读习惯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朗读的习惯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让学生运用朗读去积累,不断提高写作水平,让学生们从亲自实践中品尝到朗读的甜头和乐趣,体会到主动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习惯;朗读个性;朗读内容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6-067-01
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朗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我认为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呢?
一、感知语言,发挥朗诵个性
教师在教学时,常常只是要求学生放声齐读课文,有时还常常为学生齐读不整齐而生气,其实这正是学生个性的表现。如果学生都读得整齐划一,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是鹦鹉学舌,读完后印象也不会清晰。朗读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避免人云亦云,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个体独立性。教师可以采取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上台表演读等多种形式来进行。自由读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点下,按照自己的理解或喜欢的方式朗读。这种形式不管从时间还是表达方式上都给了学生较大的发挥空间,有利于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发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还可以精读,细细品味。随后组织汇报交流,学生的答案生动有趣。
指名读、分角色读、上台表演读等,都是让学生把体会出来的朗读效果配以表情、动作展现出来,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又进行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
二、培养兴趣,自选朗诵内容
有的教师往往强调学生重点读哪几个自然段或哪几个句子。至于为什么重要?为什么要读?学生却一头雾水。这样做,学生只是被动的跟着老师读,不利于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那么,如何把“要我读”变成“我要读”呢?应由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来读,然后让学生找出自己最想读的部分来练习,最后读给大家听。他们会把整篇文章翻来覆去读上好几遍,找出最能展示自己朗读水平的片段来;会竭尽全力,动用所有感官认真练习,显示自己的朗读水平。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自选、自练、自读、自悟,融会贯通,自得其乐,读得轻松愉快,读得酣畅淋漓。
三、角色转换,模拟表演
“听其声,视其形”,教师都知道评析学生朗读的好坏,不仅要听学生读,还要看学生朗读时所表露出来的神态。如一位教师在教《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先请几位小朋友表演。设想到表演小壁虎的学生将小壁虎的天真可爱的神态以及当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借不到尾巴时心里很难过和后来看到自己长出一条新尾巴时异常高兴的样子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表演小鱼、老黄牛、燕子及壁虎妈妈的学生也将大人对小孩说话的神态、语气模仿得逼真逼肖。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不能很快地领略文章的情感,但针对他们的模仿
力很强的特点,教师何不适时充当演员,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范读,而后进行分角色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呢?实践证明,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迅速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正确评价,体验乐趣
成功的心理体验是继续学习的强大动力,教师对学生的每一次朗读作出鼓励性的评价,可以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保持他们参与朗读的激情和动力。因此,教师在指名朗读后,不能马上提问学生“他刚才哪里读错了?哪里读得不好?有没有读出感情?”等只找缺点的话,因为这种提问会令学生产生挫折感和失败的心理体验,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参与朗读的积极性。相反,教师如能提出“他的朗读好在哪里?还有哪些不足?”之类的先找优点与进步、再寻差距的问题,不但能给学生表扬与鼓励,强化成功的心理体验,还能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存在的问题,找出改进的方法,提高朗读能力。有了学习的动力,加上平时积累的朗读经验,学生通过朗读去领悟课文内容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阅读教学也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加大“读”的力度,重视“读”的训练,让学生运用朗读去积累,不断提高写作水平,让学生们从亲自实践中品尝到朗读的甜头和乐趣,体会到主动学习的快乐。愿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领下,能插上想象的翅膀,遨游在回旋着琅琅书声的艺术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