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
环评怎么写

环评怎么写什么是环评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是指对计划中的项目或政策进行环境效益、环境风险和对环境的潜在影响进行全面评价的过程。
环境影响评价旨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促进可持续发展,减轻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环评的重要性环境影响评价对于项目的合理规划、决策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对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可以预测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管理措施和风险防控措施,从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此外,环境影响评价还有助于促进公众参与,增强项目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提高社会满意度。
环评的主要步骤项目概况描述在环评中,首先需要对项目进行概况描述,包括项目的背景、目的、范围、规模和可行性等。
这部分内容帮助评估人员全面了解项目的特点和重要性。
环境影响识别环境影响识别是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识别和分析的过程。
评估人员需要针对项目的各个环节,从土壤、水质、空气、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等方面,对潜在的环境问题进行辨识。
识别环境影响时,还应考虑现有环境法规、环境标准和国家政策等,并结合专业知识和实地调查。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识别出的环境影响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的过程。
评估人员需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识别出的环境问题,运用现有的评估方法和模型,对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决策者在项目决策过程中权衡各种因素,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环境管理措施和风险防控在环评中,评估人员还需要提出合理的环境管理措施和风险防控措施。
管理措施包括对环境影响进行监测和控制,预防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风险防控措施则是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案,确保环境风险的可控性。
环境影响报告编写根据前面的分析和评估结果,评估人员需要将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整理编写成环境影响报告。
报告需要包括项目概况、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结果、环境管理措施和风险防控措施等内容。
办理环评需要的材料

办理环评需要的材料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是指在建设项目实施前,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环评工作的开展需要各种材料的准备,下面就是办理环评需要的材料清单。
首先,申请人需要准备项目基本情况资料。
这包括项目的基本信息,如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地块的位置、项目建设地块的土地利用现状等。
这些基本情况资料是环评工作的基础,也是环评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次,申请人需要提供项目建设规划图纸。
这些图纸应包括项目总平面图、项目布局图、建筑设计图、设备布置图等,以便评估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此外,还需要提供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图纸,包括废气、废水、污泥等处理设施的设计图纸。
第三,申请人需要提供项目建设用地的规划许可证、土地证、用地报批文件等相关文件。
这些文件是环评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环评报告的必备材料之一。
接下来,申请人需要提供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这份报告书是环评工作的核心内容,其中需要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环境影响预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措施等内容。
报告书需要详细描述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最后,申请人还需要提供其他相关的材料,如项目建设单位的资质证书、环境保护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环境监测方案、环境监测报告等。
这些材料是环评工作的补充内容,有助于评估项目建设单位的环境管理水平和环境保护能力。
总之,办理环评需要的材料包括项目基本情况资料、项目建设规划图纸、项目建设用地相关文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以及其他相关材料。
只有准备充分、齐全的材料,才能顺利进行环评工作,并最终取得环评批复。
环评验收流程

环评验收流程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是指在建设项目实施前,对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评价和预测,以确定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从而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项管理工具。
环境影响评价的验收是指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提交审批机关并经审批批准后,依法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进行审查、评定、核准的程序。
环评验收流程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环评验收流程的基本程序。
1.环评验收申请。
建设单位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经审批机关批准后,应向审批机关提出环评验收申请。
申请材料应包括环评验收申请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审批文件等。
2.环评验收审查。
审批机关应组织专家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进行审查,重点审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程序、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等。
3.环评验收公示。
审批机关应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审批结果及相关信息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意见建议。
4.环评验收决定。
审批机关根据审查结果和公众意见,决定是否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5.环评验收结果公告。
审批机关应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审批结果向社会公告,公告内容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批准文件、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等。
二、环评验收流程的注意事项。
1.审查要严格。
审批机关在进行环评验收审查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确保审查的公正、客观和科学。
2.公示要及时。
环评验收公示是环评验收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应及时向社会公示审批结果,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意见建议。
3.决定要科学。
审批机关在做出环评验收决定时,要充分考虑专家审查意见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确保决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公告要透明。
环评验收结果公告应向社会公众公开审批结果,确保公告内容的透明和公正。
三、环评验收流程的意义。
环评验收流程是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一种监督和管理机制,其主要目的是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

1.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目的: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使其更具相容性。
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概述1、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环境系统: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和制约的、执行特定功能的环境要素组成的整体。
3、环境质量:指环境系统的内在结构和外部所表现的状态对人类及生物界的生存和繁衍的适宜性。
环境质量参数:用来表征环境质量的优劣或变化趋势的参数,是对环境组成要素中的各种物质的测定制和评定值。
eg. 水环境:pH,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大气环境:烟尘、SO2、NO2等4、环境标准:国家为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在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制定和批准的技术规范。
5、环境容量:指在一定条件下环境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环境容量=环境自净能力+人工设施处理能力6、环境质量评价:按照一定的环境标准和方法对环境质量给于定性和定量的说明与描述。
第二节环境的基本特性与基本功能一、环境的基本特性1、整体性与区域性(a)、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地球的任一部分或任一系统,都是人类环境的组成部分,各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互相制约的关系。
所以环境的影响是整体的,无国界的。
(b)、区域性:指环境特性的区域差异。
eg. 西北地区:铁矿及水资源短缺,严格限制钢铁产业的发展;中南地区:水资源丰富,水运便利,鼓励发展大型钢铁企业例如:污水处理的南北方差异(人工湿地的应用)2、变动性与稳定性(a)、变动性: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不断变化(b)、稳定性:环境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
环评说明范文

环评说明范文环评说明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是指在进行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之前,对工程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提出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或消除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法定程序。
环评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能防止环境问题的恶化与决策者及公众的信息有关。
在进行环评时,需要开展对环境及生态系统、人口和社会系统、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评估预测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这里我们将详细说明环评的重要性及其进行过程。
首先,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在于保护生态环境。
现代社会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的污染排放和资源消耗,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合理进行环评可以评估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通过环评,可以降低各类污染物排放、减少生态破坏,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其次,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在于保护人类健康。
工程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等,这些废物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通过环评,可以评估工程对空气、水和土壤质量的影响,采取相应的减排措施和治理措施,减少有害物质对人体的直接暴露,保障人类身体健康。
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主要包括四个步骤:计划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评审环境影响报告和管理环境影响。
首先,在计划环境影响评价阶段,需要明确评价的范围、目标和方法,并制定评价计划。
其次,根据评价计划,进行调查和监测工作,收集有关数据和信息,了解受影响的环境和生态现状,分析预测工程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然后,编制环境影响报告,包括工程的描述、影响的评价、监测和管理措施的建议等内容。
最后,进行环境影响报告的评审,评审机构对报告进行审核,判断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是否能够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环评报告有哪些内容和要求

环评报告有哪些内容和要求引言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有效引导和规范各类项目的建设与运营,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制度应运而生。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port,EIAR)是环评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环评报告的内容和要求。
环评报告的基本要求一份合格的环评报告应具备以下基本要求:1. 完整性环评报告应当全面评估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包括但不限于气候、水、土壤、生态系统、噪声、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2. 可读性和易懂性环评报告应采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以保证各类受众能够轻松理解其内容。
3. 准确性和科学性环评报告应基于充分的数据、合理的方法和科学的分析,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4. 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环评报告不仅要对项目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估,还应提供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改善建议,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可操作的依据。
5. 可持续发展导向环评报告应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契合,通过评估和预测项目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环评报告的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相关规定,一份完备的环评报告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项目背景与目标介绍项目的背景、建设目标、建设规模和内容,明确项目的依据和目标。
2. 项目概况对项目所涉及的区域、用地、工艺、工程设施,以及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进行概括性的描述。
3.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过程详细阐述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过程,包括数据收集、定性定量评估方法、模型运行情况等信息。
4. 环境基线调查和环境影响预测系统描述项目所处环境的基础情况,对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
包括对环境特征、敏感性等方面的论述。
5. 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和分析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包括对影响的概述、主要风险和可行性等方面的阐述。
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如何做好环评工作

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如何做好环评工作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
而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预防和减轻项目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究竟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又该如何做好环评工作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
简单来说,环境影响评价就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它是一种科学的评估手段,旨在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确保项目建设在符合环境法规和标准的前提下进行。
环评的主要作用在于:一是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项目的环境风险和潜在影响,从而做出更加合理和明智的决策。
二是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在项目建设前进行环评,可以提前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项目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保护生态平衡和环境质量。
三是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环评过程要求公开相关信息,征求公众意见,使公众能够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那么,如何做好环评工作呢?这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做好环评工作的第一步是明确环评的对象和范围。
环评对象包括各类建设项目、规划等。
在确定环评范围时,要综合考虑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理位置、环境敏感区等因素,确保涵盖项目可能产生环境影响的所有区域和环节。
收集全面、准确的基础资料是做好环评的关键。
这些资料包括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信息。
例如,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水资源状况、人口分布、产业结构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以及同类项目的环境影响情况,为环评提供充分的依据和参考。
接下来,要选择合适的环评方法和技术。
目前,常用的环评方法有类比分析法、数学模型法、实地监测法等。
在选择环评方法时,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和环评的要求,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提高环评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环评是什么-环评的内容

环评是环境影响评价的简称,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环评!一、什么是环评?通俗地说,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核心是事前预防,但是很多企业搞错了一点——即便环评提出的对策和措施审核通过,也不意味着企业在后续的环境检查中就有了“免死金牌”,换言之环评对可以开发的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了超前预防对策和措施,但书面的可行性批准与实际的检查流程仍然是独立的。
比如企业通过环评的报告提出采用脱硫、脱硝等设施辅助企业减少排污,但如果企业实际生产不开启治理设施,这与不做环评没有什么区别,所以环保部门仍然会针对这样的情况进行处罚。
就算环评通过了,设施也启动了,环保监察人员也会进行每月一次、两次、四次的例行检查,如果实际排污数据不合格的话还要依法处罚,所以企业要做的不是通过环评就万事大吉,而是怎么把环评的许诺兑现给环境。
二、环评到底怎么“评”?环评机构先要提出项目并能够对所有可能的显著影响做出识别和评估,然后对各种替代方案进行比较,再生成清楚的环境影响报告书(EIS),通过广泛的公众参与和严格的行政审查程序(环保部门),最后得出及时、清晰的结论。
当然,这是一个理想模型,事实上各个环节人为因素造成的问题很大,这也是目前环评不断精简改革的原因。
2017年1月1日起,环保部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办法》,办理环境影响登记表项目,只需要在网上备案即可,不再需要填写复杂的表格,后续流程里类似的精简还需要更多。
三、环评与排污是两回事儿除了对环评的基本概念基本过程不了解,还有一部分人把环评制度和排污许可制度之间相互混淆。
我国污染源环境管理有两项重要制度,一个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另一个就是排污许可制度(核心是排污许可证),两者虽然有紧密关联但审核流程与作用上是独立的,一言概之,环评重在事前预防,排污许可重在事中事后监管,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又各自独立。
环评规划及环评流程

环评规划及环评流程
一、环评规划介绍
环境评价(EIA)是指依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计划建设的工程项
目进行详尽、全面的分析,研究其对环境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控制措施,以
指导施工建设,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环境质量得到合理保护的过程。
环评规划是环境评价阶段的第一步,是指在进行环境评价项目前,经
过科学的评估,将环境评价活动结构化,并制定环境评价报告所需要的信
息收集、评估方法和结果分析、决策方法等一系列活动,根据环境评价要
求提出环境评价有关的细节计划,以实现对项目实施影响的客观全面分析
的过程。
二、环评规划的基本内容
1、评价的范围:环评规划应确定评价的范围,即评价对象及研究内
容的主要内容
2、项目实施影响与环境评价要素:环评规划需要确定评价的影响点,以及与各影响点相关的评价要素。
环评要素可以根据国家环境相关法律、
规范的要求,或者根据实际项目情况进行确定;
3、收集环境信息:收集环境信息是环评规划的核心环节,应充分利
用实际测量数据、现有报告和资料,以及实地调查等方法收集环境信息;。
环评报告要点

环评报告要点环评报告是指在建设项目启动前,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要求,对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编制的报告书。
环评报告是一个很重要的文件,在建设项目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环评报告的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1.环评报告的主要内容环评报告是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编制的一份报告,其主要包括项目基本情况、环境基础情况及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和结论四个方面。
其中,项目基本情况是指对项目的建设规模、用地、工艺流程等进行详细说明;环境基础情况是指对项目周边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口情况等进行综合考察;环境影响评价内容是指对项目建设对环境影响的分析评价,包括影响程度、影响范围、评价方法等;结论是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对项目建设是否适宜和适用性进行评价并作出相应结论。
2.环评报告的编制要求环评报告是建设项目启动前必须进行的环境评价报告,因此在编制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和规定。
具体要求如下:(1)环评报告应当全面、细致、客观、真实,各段之间应有明确的衔接和逻辑关系;(2)环评报告应具有可读性,图示必须清晰、美观,表格必须整洁、规范;(3)环评报告应采用规范的单位和国际通用符号,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习惯用语;(4)环评报告中涉及的测量、分析和评价方法应准确可靠,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
3.环评报告的审查环评报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经过专业人员的严格审查,确保其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和规定。
(1)报告的评审应由专业人员担任,他们应具备相关的环境评价知识和资格,熟悉环保政策法规和业务操作技能;(2)报告评审工作应制定详细规定,包括评审的内容、方式、时间等,以确保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3)为提高报告评审的审查质量和效率,可以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如电子邮件传递、视频会议、互联网等方式。
总之,环评报告是依据环境保护法和环境影响评价相关规定编制的一份重要报告,其内容和编制要求非常严格。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可以更加理解环评报告的要点和编制过程,为今后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帮助。
环评新手入门详细指南

环评新手入门详细指南引言: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是对规划、建设、改建等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评价的一项法定程序。
作为一名环评新手,学习和了解环评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环评新手入门指南,帮助您快速入门环评领域。
一、环评的基本概念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规划、设计和决策前,对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进行预测、评估和预防的过程。
环评旨在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确保项目在合理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二、环评的法律法规环评工作在我国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支持。
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了环评工作的基本原则、程序和要求。
三、环评的基本流程1. 确定环评范围:根据项目的类型和规模,确定环评的范围和内容。
可以参考相关的环评技术导则和专家意见。
2. 收集环境资料:收集项目相关的环境信息,包括土地利用、水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数据。
3. 环境影响预测:根据项目的性质和规模,预测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包括噪音、污染物排放、生态系统破坏等。
4. 环境影响评价:根据预测结果,对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包括定量和定性评价。
5. 制定环境保护措施: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措施,确保项目在合规的条件下进行。
6.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将以上工作内容整理成环境影响报告,报送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批。
7. 审批和公示:相关部门对环境影响报告进行审批,并进行公示,接受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8. 监测和评估:项目建设后,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确保项目的环境影响符合预期。
四、环评的主要内容1. 项目描述:对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包括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理位置等。
2. 环境基线调查:对项目周边环境的现状进行详细调查,包括土地利用、水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等。
3. 环境影响评价:对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包括噪音、振动、污染物排放、生态系统破坏等。
环评办理流程

环评办理流程环境影响评价(EIA)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避免或减轻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对发展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一种法定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包括申请、评估、公示和审批四个阶段,下面将详细介绍环评办理的流程。
一、申请阶段:1. 项目方选择符合规定的独立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并向环保主管部门提交环评申请书。
2. 环评申请书应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所属行业和规模、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和敏感性等信息。
3. 申请材料提交后,环保主管部门将对材料进行审查,确保申请书的完整和符合法定要求。
二、评估阶段:1. 在环评机构的组织下,项目方递交项目实施规划、设计文件等相关资料。
2. 环评机构根据申请书和项目资料,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包括现场调查、环境监测、数据分析等。
3. 环评机构根据评估结果,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报告内容包括项目的环境影响及可能带来的环境风险等。
4. 评估完成后,环评机构将报告交给环保主管部门。
三、公示阶段:1. 环保主管部门对环评报告进行审核,确保其完整性和准确性,然后将报告进行公示。
2. 公示时间一般为30天,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
3. 环保主管部门接受公众意见和建议,对意见和建议进行回应,并在公示结束后进行审查备案。
四、审批阶段:1. 环保主管部门根据环评报告和公众意见,进行审查和评估,确定是否批准环评报告。
2. 如果环评报告被批准,项目方收到环保主管部门的环评批复文件,可以开展后续工程建设。
3. 如果环评报告不符合法定要求或存在重大环境风险,环保主管部门将不予批准,项目方需要对环评报告进行修订和完善。
需要注意的是,环评程序中还有特定的项目类型和环境敏感区域的专项规定,比如对重大工程、资源开发项目和生态功能区的环评要求会更加严格。
此外,环评程序中的时间和具体手续可能因地区和项目类型有所差异,具体办理流程应根据当地的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环评资料_精品文档

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环境要素: 光热水土气动植物及这些自然要素与人类长期共处所产生的各种依存关系。
环境质量定义: 环境的优劣程度, 是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发展的适宜程度。
也有认为, 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 是能够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
环境评价的概念: 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环境质量给予定性或定量的说明和描述。
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是政府或环境保护部门为了保护人们的身体、社会物质财富、维持生态平衡, 对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环境中有害物质或因素的容许浓度(或大小)所做的限定。
环境目标值: 政府或环境保护部门为使环境质量逐步达到环境质量标准而临时规定的、限期达到的污染物浓度的限值, 或为拟定环境长远规划而提出的未来环境污染物浓度的限值。
环境背景值: 在环境评价时, 除所研究的污染源对环境的贡献外, 由其他原因在环境中产生的污染物浓度值。
环境本底值: 没有人为污染时, 自然界各要素的有害物质浓度。
环境容量:在满足环境质量标准的前提下, 某地区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总量。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 1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主2.具有法律强制性3.纳入基本建设程序4.分类管理5.实行评价、评估资格审核认定制。
污染源: 能够产生环境污染物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污染源调查的目的和作用:弄清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方式、途径及污染源的类型与位置, 判断主要污染物及主要污染源, 为环境评价与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方法: 物料平衡法、排污系数法(经验计算法)、实测法、类推法污染源评价的目的:确定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 有助于明确建设项目周围的环境状况, 为污染治理和区域治理提供决策依据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 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法环境质量监测的目的:掌握环境质量现状, 借助于环境质量的变异规律预测出在人类社会行为作用后的环境质量。
环评的流程

环评的流程摘要:本文将介绍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的流程。
环评是一种对计划中的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和管理的过程。
环评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全面介绍环评的流程,包括项目评估、公众参与、报告编制和决策等环节。
1. 引言环境影响评价(EIA)是一种应用于项目规划和决策的过程,旨在评估和管理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EIA的流程涉及到项目的评估、公众参与、报告编制和决策等环节。
正确进行环评可以帮助项目发起者降低环境风险,提高项目的可持续性。
2. 项目评估项目评估是环评的关键环节。
项目发起者需要评估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地理位置,然后确定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评估的内容包括土地利用、水资源、大气质量、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通常会利用一些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来评估这些影响。
3.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环评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公众具有与项目有关的信息获取、表达意见和参与决策的权利。
在项目评估的早期阶段,应与公众进行沟通,并主动邀请公众参与到环评过程中。
通过公众参与,可以了解公众的意见和关切,为决策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4. 环评报告编制环评报告是环评流程中的核心文件。
报告需要详细描述项目的特征、环境基线状况和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同时,还需要对项目的环境管理计划进行规划,以确保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符合环境标准和法规要求。
报告还需要对项目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修正措施。
5. 决策决策是环评流程的最后环节。
基于对环评报告的审查和评估,决策机构将决定是否批准或拒绝项目。
在做出决策之前,决策机构通常会考虑环评报告中提出的修正措施和公众参与的意见。
决策机构的决策将对项目的实施产生重大影响。
6. 监测和审查环评流程结束后,对项目的环境影响需要进行监测和审查。
常用环评计算数据及公式

常用环评计算数据及公式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是指对项规划、建设或运营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评估和预测的一种方法。
环评计算数据和公式是环评过程中的重要工具,用于定量评价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环评计算数据和公式供参考:1.水质污染评估- 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计算公式:BOD = Do - D其中,BOD为水体的生化需氧量,单位为毫克/升;Do为水体污染前的溶解氧浓度,单位为毫克/升;D为水体污染后的溶解氧浓度,单位为毫克/升。
根据BOD的值可以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
- 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计算公式:COD = Do - D其中,COD为水体的化学需氧量,单位为毫克/升;Do为水体污染前的溶解氧浓度,单位为毫克/升;D为水体污染后的溶解氧浓度,单位为毫克/升。
根据COD的值可以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
- TN(Total Nitrogen)计算公式:TN = NH3-N + NO3-N + NO2-N + org-N其中,TN为水体中总氮的含量,单位为毫克/升;NH3-N为水中氨氮的含量,单位为毫克/升;NO3-N为水中硝酸盐氮的含量,单位为毫克/升;NO2-N为水中亚硝酸盐氮的含量,单位为毫克/升;org-N为水中有机氮的含量,单位为毫克/升。
根据TN的值可以评估水体中氮污染的程度。
2.大气污染评估- PM2.5(细颗粒物)计算公式:PM2.5 = PM10 - PMcoarse其中,PM2.5为空气中细颗粒物的浓度,单位为微克/立方米;PM10为空气中总颗粒物的浓度,单位为微克/立方米;PMcoarse为空气中粗颗粒物的浓度,单位为微克/立方米。
根据PM2.5的值可以评估空气中细颗粒物的污染程度。
-SO2(二氧化硫)浓度计算公式:SO2=(V×1.429×C)/Q其中,SO2为二氧化硫的浓度,单位为毫克/立方米;V为烟囱或排放源的排放速率,单位为立方米/小时;C为SO2的排放浓度,单位为毫克/立方米;Q为大气的稀释速率,单位为小时/立方米。
环评类别分类

环评类别分类
环评,即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某一规划、建设、工程、政策、法规等项目在实施前、实施中和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根据项目的性质和规模,环境影响评价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环评类别:
1.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对整个地区或区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通常涉及区域规划、开发和管理。
2. 城市环境影响评价:
•针对城市建设、规划和发展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规划等。
3. 工业环境影响评价:
•针对工业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例如新建厂房、生产线、化工厂等。
4. 交通环境影响评价:
•针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流量增加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例如新建道路、桥梁、交叉口等。
5. 水资源环境影响评价:
•针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项目,包括水库、水电站、灌溉工程等的环境影响。
6. 农业环境影响评价:
•针对农业项目和实践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包括农业用地变更、农业化学品使用等。
7.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主要关注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平衡,包括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项目。
8. 建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针对建筑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例如新建住宅区、商业区、公共建筑等。
9. 核能环境影响评价:
•针对核能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包括核电站建设、核废料处理等。
这些环评类别通常根据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影响范围来划分,以便更好地进行评估和管理。
在实际环评工作中,还需要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如何做好环评工作

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如何做好环评工作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话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各种建设项目和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日益显著。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应运而生。
那么,究竟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呢?又该如何做好环评工作呢?环境影响评价,简单来说,就是对一个建设项目或者规划在实施前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同时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它是一种预防性的环境保护手段,旨在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环评的作用不可小觑。
首先,它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政府和企业可以了解项目的环境可行性,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避免盲目上马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项目。
其次,环评有助于保护环境。
通过提出预防和减轻环境影响的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此外,环评还能够促进公众参与。
在环评过程中,公众有机会了解项目的情况,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有助于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环境保护。
那么,如何做好环评工作呢?这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有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进行环评之前,需要对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包括项目的性质、规模、工艺流程、选址等。
同时,还需要收集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量现状、生态状况、社会经济情况等相关资料。
只有掌握了充分的信息,才能为后续的环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环评方法和技术。
环评方法和技术多种多样,如数学模型法、类比分析法、实地监测法等。
在选择时,需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和技术。
例如,对于一些复杂的大型项目,可以采用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和分析;对于一些相似项目,可以通过类比分析来评估其环境影响。
环评工作流程

环评工作流程环境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实施前、建设过程中和建设完成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评价的过程。
环评工作流程是环境评价工作的具体实施步骤,下面将对环评工作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1. 确定评价范围和目标。
环评工作的第一步是确定评价范围和评价目标。
评价范围包括项目的地理范围、影响范围和时间范围。
评价目标包括对环境影响的定性和定量描述,以及评价结果的预测和预警。
2. 收集环境基础资料。
收集环境基础资料是环评工作的重要环节。
这包括收集项目所在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地质、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资料,为后续评价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3. 确定评价方法和技术路线。
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评价的要求,确定评价方法和技术路线。
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技术路线包括采样分析、模型模拟、专家咨询等。
4. 进行环境影响预测。
利用评价方法和技术路线,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
这包括对大气、水体、土壤、生物多样性、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
5. 制定环境管理措施。
根据环境影响预测的结果,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措施。
这包括减少、消除或补偿环境影响的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监测措施。
6.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根据评价范围、评价目标、基础资料、评价方法和技术路线、环境影响预测和环境管理措施,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告书应包括项目概况、环境基础资料、环境影响预测、环境管理措施等内容。
7. 评审和公示。
对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内部评审和外部评审,并进行公示。
评审和公示的目的是确保报告书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以及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8. 环境影响评价批复。
经评审和公示后,由相关部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批复。
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是对环评工作的最终结果的认可和确认,也是项目建设的法定依据。
通过以上步骤的实施,环评工作流程得以完整展开,从而保障了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科学评价和有效管理。
同时,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支持。
做环评的流程

做环评的流程一、项目筛选阶段。
在进行环评之前,首先需要对项目进行筛选。
筛选的目的是确定哪些项目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一般来说,规模较大、对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需要进行环评,而规模较小、影响较小的项目可以免于环评。
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阶段。
1. 确定评价范围和评价要点。
在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之前,需要确定评价的范围和要点。
评价范围包括项目的区域范围、时间范围、影响的环境要素等,评价要点包括对环境影响的预测、评价和控制措施等。
2. 收集资料和信息。
收集项目相关的资料和信息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的基础。
这些资料和信息包括项目的规划设计文件、环境基础资料、环境监测数据等。
3. 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信息,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
这包括对大气、水、土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价。
4. 制定环境管理措施。
在评价的基础上,制定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采取的环境管理措施,以减少环境影响,保护环境。
5. 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在完成以上工作后,需要将评价的结果整理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报告中需要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评价的范围和要点、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结果、环境管理措施等内容。
三、报告审批阶段。
1. 报告提交。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需要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批。
审批部门一般由环保部门和规划建设部门组成。
2. 专家评审。
审批部门会组织专家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进行评审,评审的内容包括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评价结果的可靠性、环境管理措施的有效性等。
3. 公众参与。
在报告审批的过程中,公众也有权利参与,可以对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审批部门需要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使用。
经过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将成为项目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项目建设单位需要按照报告中的环境管理措施进行施工和运营,审批部门也会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监督和管理。
总结。
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环评的概念

环评的概念环境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是指对拟建立或进行的工程、项目在环境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评价、预测和控制的过程。
环境评价是一种环境管理工具,旨在帮助决策者和项目发起人在制定政策、规划发展、选择项目和进行环境管理过程中,全面地、透明地、客观地识别、估计和评价环境影响。
环境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和决策,在工程和项目的各个阶段,对环境进行综合和全面的评价,以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它旨在评估工程或项目活动对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提出可行的减少、控制和抵消这些影响的措施。
环境评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问题的确定:确定影响评价的问题,包括可能影响的环境要素、范围、地点和时段等。
2. 环境基线调查:根据问题确定要评价的环境要素,并进行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建立环境基线。
3. 环境影响预测:基于已有的资料和数据,并利用适当的模型,预测工程或项目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
4. 环境影响评价:将环境影响预测结果与环境质量标准相比较,并进行评估,确定可能产生的正、负环境影响。
5. 环境管理措施: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预防、减轻和补偿环境影响的措施,并制定环境保护计划和监测计划。
6. 环境报告:将评价结果以书面形式编制为环境评价报告,并向公众和各相关方提供机会参与和提供意见。
7. 决策和审批:根据评价结果,决策者将审查环境评价报告,并根据评价结果做出决策,并审批环境影响报告。
环境评价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保护:通过全面、客观地评价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发现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并改善环境质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可持续发展:环境评价提供了一个机会,让决策者和项目发起人在制定政策、规划发展、选择项目时综合考虑环境因素,从而推动可持续发展。
3. 公众参与:环境评价提供了一个公开、透明的平台,让公众参与对项目环境影响的评估和决策过程,以保证项目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符合公众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环境影响评价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作用简介:环境影响评价是在项目的前期阶段进行的,是对未来事物的一种预判,它需要已有工程的经验为基础。
目前的问题是,不管政府部门还是研究单位、设计单位都把兴趣集中在将要兴建的大型工程上,目的是为了获取项目,一旦工程建设完毕,就万事大吉、将其抛之九霄云外,不理不问......关键字:环境影响评价水利水电作用1. 前言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已成为基本建设程序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环境影响报告书是建设项目规划、立项、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中重要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
环评报告与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有明确的分工:可研报告主要关注工程本身的各项指标,并不关注工程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环评报告则主要关注工程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为解决工程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矛盾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案。
可以预见,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在环境影响方面,与其它工程相比,水利水电工程有突出的特点:影响地域范围广阔,影响人口众多,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外部环境对工程也同样施以巨大的影响。
目前,整个社会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环境问题已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制约性因素,环境影响评价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它在减小环境不利影响、保证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性、把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问题解决在摇篮中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笔者曾负责编制了许多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近来刚完成了山西省张峰水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任务,本文以此为例简要论述环境影响评价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2.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职能从宏观的角度来讲,水利水电工程环评的主要职能如下:(1)调查工程影响区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状况,调查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监测环境质量现状;(2)研究预测工程建设对当地自然、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研究外部环境对工程的影响;(3)依据各种法律法规、标准等,制定防止、减缓环境污染的对策措施;(4)从环境角度论证工程的可行性,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为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提供优化方案,为施工期环保设计提供依据;(6)制定环境监测计划,计算环境保护投资,将环保投资追加到工程投资预算中,使环保措施能够实施;(7)进行公众意见调查,沟通政府管理部门及建设单位与利益相关的群众之间的对话渠道。
在张峰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以水库为中心的广大地区进行了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重点对水环境、水文情势、土地资源、移民生活、下游水资源利用等一些问题进行了预测评价,提出了对应的缓解措施和建议。
以上都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共同性问题。
3. 山西张峰水库工程概况张峰水库拟建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河干流,水库为大(2)型,坝址以上干流长度为224km,控制流域面积4990km2,坝址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自然状态)约为4.79亿m3。
建设项目分为水库工程和输水工程两大部分,坝型拟采用粘土斜心墙碾压堆石坝,坝顶长637m,最大坝高72.2m,总库容3.92亿m3,库水面积为14.36km2。
水电站拟设3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890KW。
设计输水渠系由总干渠及3条支干渠组成,渠道全长约145km。
工程开发目的是:城市生活供水;工业供水;农村人畜饮水;防洪;发电。
张峰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3年4月在北京通过了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的审查,9月份获得批文,工程得到国家批准立项,目前刚开始施工。
张峰水库是一项典型的水利水电工程,其面对的环境问题具有代表性,因此,以它为例子,能很好的说明问题。
4. 水环境保护问题我国的多数水库都兼有向城市供水的任务,水库建成后,如何确保水质显然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水质预测及保护措施的制定是环评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
水库水环境保护问题涉及到广大的地域范围,涉及到众多复杂的因素。
在张峰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有关水环境问题主要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4.1 掌握污染源及水质现状对库区上、下游沁河干流沿线的10多个重要城镇进行了实地调查,了解了社会经济及环境状况,把握了污染源情况,收集到了大量资料。
调查范围涉及坝址以上120km、坝址以下80km。
在以库区为核心布设了6个监测断面,对丰、平、枯水季节的水质进行了取样监测,监测项目有水温、PH值、DO、CODcr、BOD5、氨氮等17项,对水文情况也进行了同步测量。
还收集到8个常设水质监测站的资料。
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
4.2 对水库水质进行了预测根据上游地区两个县的经济发展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以2010年及2020年为水平年,对污染源进行了预测。
选用95%及50%保证率的流量,利用数学模型对入库水质、出库水质进行了预测,预测了污染物需要控制的总量。
4.3 进行了富营养化预测总磷是影响水库湖泊富营养化的控制性因素,通过计算总磷浓度计算及类比调查,进行了预测分析。
报告中分析了磷的来源,对总磷的入库负荷进行了预测,利用Dillon模型计算了库水总磷浓度。
对临近两座已运行了40多年的大型水库进行了调查。
综合各种条件,对水库发生富营养化的可能性给出了结论。
4.4 对水库下游河道水质进行了预测水库的兴建将会大大地改变下游河道的水文情势,引起河道水质变化。
基于对下游社会、经济、环境的调查,预测了2010年、2020年下游河段污染物排放量,利用一维河道水质模型,预测了枯水年、平水年情况下水质变化,为下游地区制定水环境保护目标提供了依据。
4.5 制定了水环境保护规划、提出了明确的保护措施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了水库上游地区水环境保护规划。
划分了3级保护区,明确了各保护区的范围,明确了各级保护区水质保护目标,明确了各保护区环境管理要求,明确了各保护区内人类开发建设活动的控制要求。
5.水温问题水库蓄水后,水温沿水深方向变化较大,大坝泄流水温与自然水温之间产生一定的差别,对河道生态环境及农田灌溉产生一定的影响。
预测水温变化也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重要内容之一。
张峰水库坝前水深在50m以上,为深水型水库,根据气象参数、水库特征、入库来流、运行调度等条件,利用经验公式对一年中各月的坝前垂向水温分布进行了计算预测,发现5~6月表底温差最大,可达5~8℃。
5~6月是农业灌溉期,也是水生生物重要的生长期,下泄水温比自然水温低4~6℃,利用数学模型对水库泄水水温沿河道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计算预测。
发现泄水要流淌近35km左右的距离后,水温才能恢复到低于自然水温1~2℃的程度。
据此可以判断出水温对河道生态环境及农田灌溉的影响区间,为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提供了依据。
6. 最小下泄流量问题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
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河流水量本来就少,再加上近年降雨偏少,水资源更加宝贵。
由于河流穿越的行政区域较多,上游修建水库截水,加剧了下游地区用水困难,因此,上下游地区之间经常因此产生矛盾。
应该确保多大的最小下泄流量往往是争执的焦点。
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也需要确保一个最小基本流量。
最小流量问题往往需要上级政府进行协调,把结果落实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
张峰水库工程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沁河发源于山西省,出山西流入河南省,最后注入黄河。
修建张峰水库的计划,引起了下游河南省的极大关注。
在最初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将润城断面(坝下约80km)的实测最枯流量0.86m3/s作为控制大坝放流量的数据。
河南省则提出了不低于3m3/s的要求,若满足这一要求,则水库规模需要大幅度减小,工程的经济效益就变得很小,因此,山西省无法接受。
最后,在水利部的协调下,标准确定为1.5m3/s,被双方接受。
这一流量也满足90%保证率月均流量的生态基准要求。
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计算和论述,可行性研究报告则依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对水库进行了调整设计,适当减小了水库规模。
7. 淹没影响问题水库工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淹没损失较大,淹没大量耕地、树木,拆迁大量的房屋,有的还要淹没珍稀生物、淹没文物古迹。
这些淹没损失是无法避免的,也是不可逆的。
一般在工程可研报告中,这些淹没实物数据都能够列出,目的是为了计算补偿损失,作为工程投资的一部分。
环境影响报告书则从价值的角度进行详细地调查论证,提出符合环境保护政策的、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
张峰水库淹没范围涉及10个行政村,搬迁人口3730人(1114户);淹没土地15431亩,其中耕地9716亩、园地627亩、林地1556亩;淹没房屋20多万m2;清除树木28万颗。
这些淹没对于生态环境来讲是一大损失。
评价单位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拟建库区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宏观测量,在现场对村镇建设、农田耕作、树木植被、动植物情况等进行了调查,评估出了农田淹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评估了生物量的损失,进而提出了移民农业扶持措施及生态补偿措施。
这些措施对于减少农业损失、维护生态环境有一定的作用,但要完全挽回损失是做不到的。
8. 移民拆迁问题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移民数量往往较多,移民问题显然是最复杂、最敏感的事情,容易引发社会矛盾。
一般情况下,都专门制定“移民安置规划”,但移民设计到的问题多而复杂,是一项需要行政支持、多专业协作才能完成的工作。
在此问题上,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是从另外一种观点来审视移民规划是否适当,对规划提出一些修正意见。
张峰水库工程初步移民规划中,拟将3700多移民安置在附近12处村庄,并提出了利用山沟淤地80ha作为耕地的计划。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对淹没区及安置区的社会、自然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移民计划与土地资源及生产能力不均衡,对部分村庄原居民的生活影响较大,提出了新的平衡配置方案。
此外,山沟淤地措施难以实现,建议放弃。
还提出了政府投资支持移民搞好农田灌溉设施、改善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建议。
以上重要建议均被采纳,进一步完善了移民方案。
9. 下游水资源利用影响问题一般情况下,山区河谷地带人口密集、村镇众多、资源丰富、土地开发利用较完备。
在上游修建水库会对下游水资源利用产生较大的影响,也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评价人员对库区以下沁河干流约80 km范围内的5个乡镇、几十处村庄、十几座小水电站的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
个别村镇从河床底下取水,作为生活用水。
绝大多数村镇及工矿企业用水均取自地下水,一般不直接从河道取水。
下游共有140多处农业灌溉抽水点,2万多亩农田灌溉面积,合计最大取水量约40000m3/d。
上游修建水库提高了旱季供水的保证率,对农业用水有益处。
水库下游已建有12处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约1万KW,年总发电量约3千万度,还有2个规划待建的小水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