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宏观理论中几种消费需求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评西方宏观理论中几种消费需求理论
消费者需求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的市场由卖方
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以后,研究消费者需求理论,对于指导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需求就是指消费者具有货币支付能力的实际需要。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消费者的实际需要。二是消费者愿意支付并有能力支付的货币数量。
前者取决于消费者实际需要的商品的价格(P) 和替代商品的价格(P )。后者取
决于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I)和消费者的支付心理(E)。于是,消费者需求可以用函数模型表示为:
Q =f(P、P 、I、E)
根据函数模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消费者需求由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决定。
(2).消费者需求量总是受消费者收入水平的限制。做为理性的消费者总是希望
用较少的钱去获得尽可能多的商品。因此,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呈反比例关系。
(3).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有利于消费支出的增加。但是理性的消费者绝不会愿
意用更多的钱去购卖与过去完全同质的商品。因此,只有提高商品的档次,才
能满足收入增加后的消费者的实际需要。
(4). 只要有替代商品存在,相互替代的商品的价格由商品的差异决定。
凯恩斯消费理论可以概括为总需求理论。宏观经济理论分析的主要对象是
国民收入决定。依据凯恩斯理论,国民收入大小取决于经济中的总需求。总需
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决定,但它比较稳定。
因此,国民收入波动主要来自投资的变动。投资的增加或减少会通过投资乘数
引起国民收入的多倍增加或减少。进一步,投资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
投资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关系,与资本边际效率成正方向变动关系。而利率决
定于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流动偏好所决定的货币需求由交易、谨慎和投机三
种动机引起,前两种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高低,而后者则与利息率
呈反方向变动。资本边际效率由预期利润收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者说重
置成本决定。这样,消费倾向、流动偏好、货币供给和资本的预期收益是说明
总需求进而说明国民收入的因素。依据凯恩斯理论,形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
根源是三大心理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流动偏好陷阱和预期收益不足。边
际消费倾向小于1并且递减导致消费不足。在货币供给既定的条件下,流动偏
好陷阱导致利息率较高,而资本的边际效率又因为预期收益不足而偏低,从而
使得资本的边际效率很难超过利息率,这就使得投资不足。消费和投资需求不
足导致总需求不足,从而出现经济萧条。为了实现充分就业,要解决有效需求
不足问题。为此,政府必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就是政府通过
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增加总需求;通过乘数原理引起收入多倍增加。货币政策
是用增加货币供给量来降低利率,刺激投资从而增加收入,但由于存在流动性
陷阱,因而货币政策效果有限,增加收入主要靠财政政策。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该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