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角度看上海产业布局的调整(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足长三角调整上海产业布局
一、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布局的基本特点
目前,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各城市之间经济发展仍具有相当程度的差异。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联系的角度看,长江三角洲地区内部可以划分为三个经济区域:一是上海经济圈,即以上海为中心,大约150公里半径的区域,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嘉兴和湖州等市;二是南京经济圈,即以南京为经济中心的区域,包括南京、镇江、扬州、常州和泰州等市;三是杭甬经济圈,即以杭州、宁波为中心的区域,包括杭州、宁波、绍兴、舟山等市。
三个经济圈中,上海经济圈产业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经济圈。上海的地理区位优势和工业基础,使上海的发展几十年来始终处在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前沿,至今仍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制造业中心(王贻志等,2001年)。根据1998年统计数据,长江三角洲地区产值占全国同行业比重超过20%的9个行业1中,按各城市产值占全地区产值的比重,上海在除纺织业以外的8个行业中均居第一,苏州、无锡也都占据较大比重。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5个行业,沪、苏、锡居前三名,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3个行业中,沪、苏、锡居一、二、四位或一、三、四位,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中,上海居第一,无锡居第三,苏州则居第六,是仅有的一个例外(王贻志等,1999年)。上海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集聚优势,使其成为区域内无可争议的中心城市,但这种中心城市的功能需要在与周边城市的分工与合作中形成。随着以高速公路为主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客观上进一步密切了上海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随着上海要素价格不断上升,来上海寻找投资机会的国际工业资本,首先沿着沪宁高速公路向昆山、苏州工业园区扩散,使苏州的制造业构成迅速提升,工业发展超过了无锡。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高技术构成的制造业在上海、苏州的集中度进一步上升。可以认
1系指纺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服装及吉他纤维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
为,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上海—昆山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无锡,这样一条制造业密集的工业走廊。
由于受长江阻隔,南通与上海尚未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嘉兴与上海之间的高速公路通车较晚、湖州与上海的高速公路还未建成,与上海的经济联系也相对薄弱,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在地理位置上与上海紧邻的城市的工业化发展,以上城市的工业主要以纺织、食品、皮革制品等工业化早期的产业为主,与同属上海经济圈的苏州、无锡的发展差距相当明显。
南京经济圈的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这些产业主要以计划经济时期由国家投资布点的大项目为主。但是目前来看,这些项目的设备、技术已经明显过时,市场竞争力不强,发展潜力有限,急待更新改造投资。反映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该经济圈人均GDP不仅远低于上海,也低于苏州和无锡。以南京为例,1990年南京市的GDP相当于苏州的79%,与无锡基本相同,到2000年,这一比例分别下降到66%和85%;同一时期,常州、镇江、扬州和泰州与苏州、无锡GDP的比例也呈下降趋势。
杭甬经济圈的产业以宁波、杭州为中心,具有轻型化的特点,服装及纤维品制造业、纺织业、食品业等在制造业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使这一地区经济活跃,该经济圈近几年经济快速增长,从1990年到2000年,杭州和宁波GDP占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GDP的比重,分别从7.8%和6.2%,上升到9.0%和7.7%。凭借北伦港优越的港口条件,以及丰富的滩涂资源,随着一批著名跨国公司投资,以宁波为主的临港重化工业也具有相当的发展优势。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布局调整的未来走势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投资的主体,通过大型项目建设来调整产业布局的可能性将基本不复存在;伴随外商直接投资和民间投资在产业投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不断增强。虽然政府可以通过产业政策来引导中外投资商的投资方向,但是,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对于未来产业布局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90年代以来,上海始终是外商投资的主要地区之一,“九五”时期,实际利用外资300.61亿元,与江苏全省(324.82亿元)基本相当,比浙江省
高出1.34倍。从影响投资决策和选择的主要因素看,上海无疑仍然具有相当的优势。
另一方面,随着这几年上海的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升,与临近城市存在明显的落差,在市场的配置下,产业会首先沿着便捷交通沿线扩散和转移。当上海主要开发区外商直接投资不断增加,投资上海的进入门坎达到一定程度,上海周边城市要素价格的竞争优势和投资商机被凸现,沪宁高速公路沿线紧靠上海的昆山、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热土,其结果是近几年昆山、苏州工业园区外商直接投资大幅度增加。在江苏省内部,苏州、无锡两市利用外资占了最大份额,2000年两市直接利用外资数近40亿美元,占江苏全省6成左右。工业资本在这一地区的大量集聚,使该地区的产业配套能力不断提升,同时也培训了大批熟练的技术工人。由于90年代以来工业投资的集聚,工业发展的基础大幅度提升,同时由于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使这一地区与上海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在产业配套等条件上,可以认为与上海处于同一层次,投资商在作投资选择时实质上已将其作为上海都市区的一个延伸。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新一轮产业发展,我们认为会有两个重点方向:一是包括镇海、乍浦、金山在内的杭州湾地区临港重化工业带的继续发展;二是“上海2—昆山—苏州—无锡”高技术构成工业走廊的形成。由于这条产业带在要素价格、产业配套,甚至熟练技术工人方面存在明显的竞争优势,其未来走向可能对上海的产业布局产生更直接、更重要的影响。
值得进一步指出的是,随着昆山、苏州工业园区的工业投资大量集中,资本的边际收益也会趋于下降。伴随着这一地区网络化高速公路体系的形成,投资商新的选择方向,可能将是沿“上海—昆山—苏州—无锡”工业走廊继续向周边扩散,我们预计这一轮扩散的重点将主要是包括苏州市内工业化发展尚不充分但具有交通优势的太仓、常熟等市,以及上海西南面临近的嘉兴等市扩散。与以上这些上海周边城市化地区相比,上海城郊一些工业化发展尚不充分的区县(如金山、南汇、奉贤、崇明等)在吸引工业资本方面缺乏竞争力3,这些区县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新一轮的产业发展中
2这一工业走廊中的上海部分,主要指上海西面的嘉定、青浦、松江等区。
3例如,由于上海每安置一个征地农民需13万元,因此,土地批租价格至少在每亩15万—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