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急性心力衰竭医学ppt课件
![急性心力衰竭医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3835c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ef.png)
体位与休息
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双腿下 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同时保持环境安静,限制探视,保证 患者充分休息。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
利尿剂
应用利尿剂可快速减轻肺水肿, 缓解症状,常用药物有呋塞米、
托拉塞米等。
血管扩张剂
可扩张静脉和动脉,降低心脏前 后负荷,改善心功能,常用药物
有硝酸甘油、硝普钠等。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被激活后,可促进血管收 缩、水钠潴留等生理反应,加重心脏负担。
3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急性心力衰竭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导致水 钠潴留,进一步加重水肿和心脏负担。
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急性心力衰竭时,心肌细胞可能受 到炎症细胞的浸润和攻击,导致心 肌细胞损伤和心功能下降。
01
02
03
04
心脏功能状态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是评 估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LVEF
越低,预后越差。
伴随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 全等,会增加再入院和死亡风
险。
年龄与性别
老年、女性患者预后相对较差。
治疗反应
对药物或器械治疗的反应不同, 预后也会有差异。
康复期患者管理建议
运动康复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 化运动方案,逐步提高
实验室检查及生物标志物
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
评估全身状况,如贫血、感染、肝肾功能等。
生物标志物
如B型利钠肽(BNP)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用于诊断心衰和评估预 后。
影像学检查在评估中应用
胸部X线片
01
显示心脏大血管的大小、形态和位置,评估肺部淤血和水肿情
【急性心力衰竭】医学课件页ppt课件
![【急性心力衰竭】医学课件页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527ad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a.png)
去除诱因
有感染者强有力抗生素控制感染;
心律失常----及时纠正 ,除原 发病的治疗外,必要时可用抗心 律失常药或电复律。
避免快速大量补液,避免体力及 精神负荷。
基本病因的治疗
高血压者迅速降压;
冠心病者扩张冠脉,改善 冠脉供血,降低心肌氧耗 量。
急性心力衰竭
发动机坏了!!! 怎么办???
急性心力衰竭的概述
定义:
急性心力衰竭是由于急性心 脏病变引起心排血量骤降, 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 性淤血的综合征。
急性心力衰竭的概述
急性左心衰竭和急性右心衰竭, 而急性左心衰竭最常见,主要表 现为急性肺水肿,严重者可出现 心源性休克或心原性晕厥.而急性右心
支气管哮喘 两肺满布哮鸣
音,可有
肿征湿罗
或无。
项目 心原性哮喘
治疗 快速利尿、
上
反应 血管扩张
素有
剂、洋地
黄、吗啡
等有效。
支气管哮喘
氨茶碱、肾
腺皮质激 效。
治疗
急性左心衰竭所致的急性肺水肿 是危重急症,我们应该争夺秒, 积极迅速抢救,以减少心原性休 克的发生,减少死亡率。抢救及 时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否则就 可导致病人死亡。其治疗对策包 括三个方面:
iv时,因可兴奋α受体而增加左室后负荷和肺动脉压而 对患者有害。
抢救措施:正性肌力药
多巴酚丁胺:可增加心输出量,起始剂量为23ug/kg.min,可根据尿量和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调整 剂量,最高可用至20ug/kg.min。多巴酚措施:
有条件时可应用漂浮导管 监测肺毛细血管锲嵌压指 导治疗。
抢救措施:
硝酸甘油:
用于各种原因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所致 的急性左心衰竭和肺水肿。
2024版心力衰竭PPT课件
![2024版心力衰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bd98a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a.png)
执行康复计划
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 治疗,逐步恢复体能。
定期评估调整
根据患者康复情况,定期评估并调整康复 计划。
二级预防措施部署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危险因素,降低心衰再发风险。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用药物,如利 尿剂、ACEI类药物等,以减轻心脏 负荷,改善心功能。
构建以家庭为核心的支持网络,为患者提 供持续的心理和生活支持。
家属心理关怀
关注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心 理支持和疏导。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再入院率评估
统计心衰患者因病情加重再次入 院的比例 03
生活质量评分
04 采用标准化问卷对患者的生活质 量进行评估,包括日常活动能力、 心理状态等方面
05
治疗原则、策略和药物治疗进展
治疗原则和目标设定
减轻心脏负荷
通过休息、限盐、利尿等手段降 低心脏前负荷,减少静脉回流, 从而缓解肺淤血和体循环淤血症
通过双心室起搏方式,改善心室收缩不同步状态,增加心排血量。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
预防心脏性猝死和减少心衰患者住院率。
心脏移植
终末期心衰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机械辅助装置
如左心室辅助装置、人工心脏等,为等待心脏移植患者提供过渡支持。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依据
根据心衰类型和程度选择药物
状。
增强心肌收缩力
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如洋地黄类、 β受体兴奋剂等,以增强心肌收 缩力,提高心排血量。
抑制神经体液机制
应用血管扩张剂、ACEI、ARB等 药物,抑制过度激活的神经体液 机制,延缓心室重构进程。
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 治疗,逐步恢复体能。
定期评估调整
根据患者康复情况,定期评估并调整康复 计划。
二级预防措施部署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危险因素,降低心衰再发风险。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用药物,如利 尿剂、ACEI类药物等,以减轻心脏 负荷,改善心功能。
构建以家庭为核心的支持网络,为患者提 供持续的心理和生活支持。
家属心理关怀
关注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心 理支持和疏导。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再入院率评估
统计心衰患者因病情加重再次入 院的比例 03
生活质量评分
04 采用标准化问卷对患者的生活质 量进行评估,包括日常活动能力、 心理状态等方面
05
治疗原则、策略和药物治疗进展
治疗原则和目标设定
减轻心脏负荷
通过休息、限盐、利尿等手段降 低心脏前负荷,减少静脉回流, 从而缓解肺淤血和体循环淤血症
通过双心室起搏方式,改善心室收缩不同步状态,增加心排血量。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
预防心脏性猝死和减少心衰患者住院率。
心脏移植
终末期心衰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机械辅助装置
如左心室辅助装置、人工心脏等,为等待心脏移植患者提供过渡支持。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依据
根据心衰类型和程度选择药物
状。
增强心肌收缩力
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如洋地黄类、 β受体兴奋剂等,以增强心肌收 缩力,提高心排血量。
抑制神经体液机制
应用血管扩张剂、ACEI、ARB等 药物,抑制过度激活的神经体液 机制,延缓心室重构进程。
(完整版)心力衰竭PPT
![(完整版)心力衰竭PPT](https://img.taocdn.com/s3/m/e727c8b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0.png)
ACE抑制剂
抑制ACE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降低 血压和心脏负荷,延缓心力衰竭进展。
ARBs
拮抗AT1受体,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降低 血压和心脏负荷,改善心力衰竭症状。
β受体拮抗剂
通过拮抗β受体,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心率,减轻心脏 负担,改善心力衰竭症状。
正性肌力药物
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改善心力衰竭 症状。
机械辅助循环
对于严重心力衰竭患者,机械 辅助循环可以暂时或长期替代
心脏功能,维持血液循环。
05
心力衰竭的预防与预后
预防:控制危险因素、早期诊断与治疗
控制危险因素
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 等基础疾病,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风 险。
早期诊断与治疗
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心脏结构和 功能的异常,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
(完整版)心力衰竭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目 录
• 心力衰竭的定义与分类 • 心力衰竭的症状与体征 • 心力衰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心力衰竭的治疗 • 心力衰竭的预防与预后
01
心力衰竭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总结词
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功能性疾病,由于心脏肌肉收缩或舒张功能受损,导致心 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求。
鉴别诊断
其他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可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液体潴留
其他原因引起的液体潴留,如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等,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和体格 检查进行鉴别。
心力衰竭的分期与分级
分期
根据心力衰竭的发展阶段,可以 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 竭。
分级
根据心衰的严重程度,可以采用 不同的分级标准,如纽约心脏病 协会(NYHA)分级、心功能分 级等。
抑制ACE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降低 血压和心脏负荷,延缓心力衰竭进展。
ARBs
拮抗AT1受体,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降低 血压和心脏负荷,改善心力衰竭症状。
β受体拮抗剂
通过拮抗β受体,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心率,减轻心脏 负担,改善心力衰竭症状。
正性肌力药物
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改善心力衰竭 症状。
机械辅助循环
对于严重心力衰竭患者,机械 辅助循环可以暂时或长期替代
心脏功能,维持血液循环。
05
心力衰竭的预防与预后
预防:控制危险因素、早期诊断与治疗
控制危险因素
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 等基础疾病,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风 险。
早期诊断与治疗
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心脏结构和 功能的异常,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
(完整版)心力衰竭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目 录
• 心力衰竭的定义与分类 • 心力衰竭的症状与体征 • 心力衰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心力衰竭的治疗 • 心力衰竭的预防与预后
01
心力衰竭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总结词
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功能性疾病,由于心脏肌肉收缩或舒张功能受损,导致心 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求。
鉴别诊断
其他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可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液体潴留
其他原因引起的液体潴留,如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等,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和体格 检查进行鉴别。
心力衰竭的分期与分级
分期
根据心力衰竭的发展阶段,可以 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 竭。
分级
根据心衰的严重程度,可以采用 不同的分级标准,如纽约心脏病 协会(NYHA)分级、心功能分 级等。
2024版心力衰竭完整1ppt课件
![2024版心力衰竭完整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cc2d0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c.png)
定义
心力衰竭(HF)是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 组复杂临床综合征。
分类
根据心力衰竭发生的时间、速度、严重程度可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 竭;根据心力衰竭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2024/1/25
4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2024/1/25
原发性心肌损害
用于预防和治疗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降低心脏性猝死风险。适用
于有恶性心律失常风险的心衰患者。
2024/1/25
03
心脏移植
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功能衰竭的终末状态,且其他治疗手段无效的
患者。由于供体短缺和手术风险等因素,心脏移植并非首选治疗方法。
22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体系建设
2024/1/25
控制心律失常危险因素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避免使用某些药物,减 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定期检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指标,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29
处理方法选择和应用效果评价
呼吸道感染处理
心律失常处理
根据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进行治疗,同时加强呼吸道护理和营养支持。
根据心律失常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抗 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采用电复律 或射频消融等治疗方法。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症状出现的 时间、诱因、加重或缓解因素等。
体格检查
全面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 心率、呼吸频率等;观察有无水肿、 发绀等表现;听诊心脏杂音及肺部啰 音等。
9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如肝肾 功能、电解质等)、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 等。
心力衰竭(HF)是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 组复杂临床综合征。
分类
根据心力衰竭发生的时间、速度、严重程度可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 竭;根据心力衰竭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2024/1/25
4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2024/1/25
原发性心肌损害
用于预防和治疗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降低心脏性猝死风险。适用
于有恶性心律失常风险的心衰患者。
2024/1/25
03
心脏移植
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功能衰竭的终末状态,且其他治疗手段无效的
患者。由于供体短缺和手术风险等因素,心脏移植并非首选治疗方法。
22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体系建设
2024/1/25
控制心律失常危险因素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避免使用某些药物,减 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定期检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指标,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29
处理方法选择和应用效果评价
呼吸道感染处理
心律失常处理
根据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进行治疗,同时加强呼吸道护理和营养支持。
根据心律失常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抗 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采用电复律 或射频消融等治疗方法。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症状出现的 时间、诱因、加重或缓解因素等。
体格检查
全面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 心率、呼吸频率等;观察有无水肿、 发绀等表现;听诊心脏杂音及肺部啰 音等。
9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如肝肾 功能、电解质等)、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 等。
(完整版)心力衰竭PPT
![(完整版)心力衰竭PPT](https://img.taocdn.com/s3/m/c6e0f42d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61.png)
洋地黄类药物: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减慢心率 的作用,增加心排出量,改善心功能。
非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
通过在心室内植入特殊装置,使心脏各部位心肌同步收缩,提高心脏 泵血效率,改善心功能。
机械通气治疗
通过呼吸机辅助通气,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心脏负担,同时提供氧气 和二氧化碳的交换,维持酸碱平衡。
(完整版)心力衰竭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目录
• 心力衰竭概述 • 心力衰竭的诊断与评估 • 心力衰竭的治疗 • 心力衰竭的预防与康复 • 心力衰竭的最新研究进展
01
心力衰竭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结构和功能 异常导致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 需求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分类
根据左心、右心或全心衰竭,可 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 衰竭。
心功能评估
01
02
03
பைடு நூலகம்
04
心输出量
评估心脏每分钟泵出的血液量 ,反映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评估心脏在舒张期的负担,反 映心脏的舒张功能。
射血分数
评估心脏在收缩期泵出的血液 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 比,反映心脏的收缩功能。
心肌耗氧量
评估心脏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 氧气量,反映心脏的代谢功能
人工心脏
对于无法进行心脏移植的患者,人工心脏作为一种替代治疗 手段,可以辅助或完全替代自然心脏的功能。目前人工心脏 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技术和伦理问题 需要解决。
THANK YOU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通过抑制循 环和组织中的ACE,减少AngⅡ的形成,同时抑 制缓激肽的降解,起到扩张血管、抑制醛固酮释 放、降低心脏前后负荷等作用,改善心功能。
非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
通过在心室内植入特殊装置,使心脏各部位心肌同步收缩,提高心脏 泵血效率,改善心功能。
机械通气治疗
通过呼吸机辅助通气,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心脏负担,同时提供氧气 和二氧化碳的交换,维持酸碱平衡。
(完整版)心力衰竭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目录
• 心力衰竭概述 • 心力衰竭的诊断与评估 • 心力衰竭的治疗 • 心力衰竭的预防与康复 • 心力衰竭的最新研究进展
01
心力衰竭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结构和功能 异常导致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 需求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分类
根据左心、右心或全心衰竭,可 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 衰竭。
心功能评估
01
02
03
பைடு நூலகம்
04
心输出量
评估心脏每分钟泵出的血液量 ,反映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评估心脏在舒张期的负担,反 映心脏的舒张功能。
射血分数
评估心脏在收缩期泵出的血液 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 比,反映心脏的收缩功能。
心肌耗氧量
评估心脏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 氧气量,反映心脏的代谢功能
人工心脏
对于无法进行心脏移植的患者,人工心脏作为一种替代治疗 手段,可以辅助或完全替代自然心脏的功能。目前人工心脏 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技术和伦理问题 需要解决。
THANK YOU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通过抑制循 环和组织中的ACE,减少AngⅡ的形成,同时抑 制缓激肽的降解,起到扩张血管、抑制醛固酮释 放、降低心脏前后负荷等作用,改善心功能。
(完整版)心力衰竭PPT
![(完整版)心力衰竭PPT](https://img.taocdn.com/s3/m/901f425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e3.png)
运动康复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量的运动训练,如散步 、游泳等,以增强心肺功能。
生活方式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 、合理饮食等。
用药指导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的发生。
06
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当前研究热点
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
研究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的分子机制和细胞信号转 导途径,以期发现新的治疗靶点。
优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
通过研究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和预防策略,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
跨学科合作与国际交流
加强跨学科合作和国际交流,共同推进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THANKS
感谢观看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醛 固酮受体拮抗剂可抑制 醛固酮的作用,减少水 钠潴留和改善心肌重构 ,从而改善心功能。常 见的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有螺内酯等。
非药物治疗
01
02
03
生活方式的调整
包括限制钠盐摄入、适当 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和 戒烟限酒等,有助于改善 心功能和延缓病程进展。
心脏再同步治疗
对于严重心力衰竭患者, 心脏再同步治疗可改善心 功能和症状,提高生活质 量。
难。
乏力
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 ,导致身体各器官供血 不足,引起乏力、疲倦
等症状。
液体潴留
心力衰竭时,体液潴留 在组织间隙,导致下肢
水肿、腹腔积液等。
心悸
由于心输出量减少,导 致心律失常、心悸等症
状。
体征
01
02
03
04
心率增快或减慢
由于心脏代偿机制,心率可能 会增快或减慢。
心力衰竭 ppt课件
![心力衰竭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c6be405a8102d277a22f16.png)
ppt课件
病因
基本病因:
原发性心肌损害-心肌缺血、心肌疾病、心 肌代谢障碍
心脏负荷过重-前负荷或后负荷过重
诱因:感染、心律失常、血容量增加、劳累
或情绪激动、治疗不当、原有心脏疾病加重
3
ppt课件
-A difficult and important
point
代偿机制-Frank-Starling机制、心肌肥厚、神经 体液因素
肺部湿罗音(Rales)
心脏体征:心脏扩大(Cardiac
Enlargement)?P2亢进、舒张期奔马
律(S3 Gallop rhythm)
10
ppt课件
Failure): 右心衰(Right ventricular failure)
临床表现:体循环淤血(Systemic Congestion) 所致
顽固性心衰和终末期心衰:努力
治疗病因,确实无效而有条件者
可行心脏移植
19
ppt课件
20
ppt课件
21
ppt课件
22
ppt课件
23
ppt课件
急性心力衰竭 (Acute heart failure)
概念:急性心脏解剖和功能异
常,导致心排出量急剧下降和
静脉压突然升高而产生的紧急
临床情况
24
15
ppt课件
治疗
目的: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 活质量;防止心肌损害加重; 降低死亡率
16
ppt课件
治疗方法:
病因治疗:控制基础心脏病、消除诱因
减轻心脏负荷:适当休息、控制钠盐摄入、利尿、扩张血管
增加心排出量:洋地黄、非洋地黄(肾上腺能受体兴奋剂,磷酸 二酯酶抑制剂)
心衰 PPT课件
![心衰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870c34a45177232e60a20c.png)
心 力 衰 竭
心衰
第三节 发病机制
Mechanisms of Heart Failure
心肌正常舒缩必备条件
1. 收缩蛋白与调节蛋白性能正常; 2. 能量代谢正常; 3. 钙离子运转正常。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心肌收缩性减弱 心肌舒张功能异常 心脏各部舒缩活动不协调
能谢 量异
生成障碍
缺血缺氧
肺循环充血
二 、肺水肿(紫绀、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 咳无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
-------急性左心衰最严重的表现 (如:大面积急性左心梗死、严重心律紊乱)
机制
毛细血管静脉压升高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体循环淤血
1. 静脉淤血和静脉压升高 水钠潴留、血容量扩大; 右房压升高,静脉回流受阻。
心脏过重负荷 肥大心肌内以V3型ATP酶为主 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ATP酶活性↓
心肌收缩力↓ 心力衰竭
3、心肌肥大的不平衡生长
冠脉血液供应相对或绝对不足; 线粒体数目相对减少,ATP生成不足; 肌球蛋白ATP酶活性降低,ATP利用障碍; 交感神经支配和儿茶酚胺相对减少。
FF
Rபைடு நூலகம்AS+ ADH
Ald
淤血 血管 压
回流 障碍
pro
钠水潴留 水肿
组织间液
心性水肿发生机制
心输出量不足
1. 皮肤苍白、发绀; 2. 疲乏无力、失眠、嗜睡; 3. 尿量减少; 4. 动脉血压改变: 急性心衰—下降、心源性休克; 慢性心衰—可维持正常。
其它影响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心肌收缩性】 心肌受到有效刺激后产生张力和缩短的能力。
1.心肌细胞损伤、死亡
严重缺血(梗死面积>左室面积23%)肌节大量坏死 心肌炎、心肌病 弥漫性肌节坏死、纤维化
心衰
第三节 发病机制
Mechanisms of Heart Failure
心肌正常舒缩必备条件
1. 收缩蛋白与调节蛋白性能正常; 2. 能量代谢正常; 3. 钙离子运转正常。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心肌收缩性减弱 心肌舒张功能异常 心脏各部舒缩活动不协调
能谢 量异
生成障碍
缺血缺氧
肺循环充血
二 、肺水肿(紫绀、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 咳无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
-------急性左心衰最严重的表现 (如:大面积急性左心梗死、严重心律紊乱)
机制
毛细血管静脉压升高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体循环淤血
1. 静脉淤血和静脉压升高 水钠潴留、血容量扩大; 右房压升高,静脉回流受阻。
心脏过重负荷 肥大心肌内以V3型ATP酶为主 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ATP酶活性↓
心肌收缩力↓ 心力衰竭
3、心肌肥大的不平衡生长
冠脉血液供应相对或绝对不足; 线粒体数目相对减少,ATP生成不足; 肌球蛋白ATP酶活性降低,ATP利用障碍; 交感神经支配和儿茶酚胺相对减少。
FF
Rபைடு நூலகம்AS+ ADH
Ald
淤血 血管 压
回流 障碍
pro
钠水潴留 水肿
组织间液
心性水肿发生机制
心输出量不足
1. 皮肤苍白、发绀; 2. 疲乏无力、失眠、嗜睡; 3. 尿量减少; 4. 动脉血压改变: 急性心衰—下降、心源性休克; 慢性心衰—可维持正常。
其它影响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心肌收缩性】 心肌受到有效刺激后产生张力和缩短的能力。
1.心肌细胞损伤、死亡
严重缺血(梗死面积>左室面积23%)肌节大量坏死 心肌炎、心肌病 弥漫性肌节坏死、纤维化
心力衰竭发生的机制PPT.
![心力衰竭发生的机制PPT.](https://img.taocdn.com/s3/m/53ce326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d.png)
(病因与 诱因)
一、 Cause
1.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 心肌病变,心肌缺血缺氧 维生素B1缺乏
2.心脏负荷过度 压力负荷过度 容量负荷过度
二、Precipitating factors
加重心脏负荷(耗氧)或加重心肌损 害的因素
1.感染 2.酸碱、电解质紊乱 3.心律失常 4.妊娠分娩
Section 2 Classification of ~
心力衰竭发生的机制
What is meaning of the hospital sign
Logo symbol
心力衰竭的概念
(Concept of heart failure)
心脏的收缩和 (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
心输出量 绝对或相对下降
不能满足 机体代谢需要
1.关键:心肌舒缩功能障碍
(1)原发性~:心肌衰竭(myocardial failure)
衰竭心肌:负性力-频率关系/β-R blocker, digitalis
B A
(二)心脏紧张源性扩张:Increased preload
收缩力
Frank-Starling定律
1.7 2.1 2.2 2.7 m 正常状态下
肌节初长
(三)心肌收缩性增强? 部分心肌坏死;正常心肌收缩性增强
(四)心室重塑(ventricular remodeling)
一、神经体液调节机制的激活
1.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激活 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 钠水潴留、回心血量增加
3.其他:ANP,NO,TNF,endothelin
二、心脏代偿
*心率加快(<160/min) *心脏紧张源性扩张 *心肌收缩性增强? *心室重塑
一、 Cause
1.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 心肌病变,心肌缺血缺氧 维生素B1缺乏
2.心脏负荷过度 压力负荷过度 容量负荷过度
二、Precipitating factors
加重心脏负荷(耗氧)或加重心肌损 害的因素
1.感染 2.酸碱、电解质紊乱 3.心律失常 4.妊娠分娩
Section 2 Classification of ~
心力衰竭发生的机制
What is meaning of the hospital sign
Logo symbol
心力衰竭的概念
(Concept of heart failure)
心脏的收缩和 (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
心输出量 绝对或相对下降
不能满足 机体代谢需要
1.关键:心肌舒缩功能障碍
(1)原发性~:心肌衰竭(myocardial failure)
衰竭心肌:负性力-频率关系/β-R blocker, digitalis
B A
(二)心脏紧张源性扩张:Increased preload
收缩力
Frank-Starling定律
1.7 2.1 2.2 2.7 m 正常状态下
肌节初长
(三)心肌收缩性增强? 部分心肌坏死;正常心肌收缩性增强
(四)心室重塑(ventricular remodeling)
一、神经体液调节机制的激活
1.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激活 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 钠水潴留、回心血量增加
3.其他:ANP,NO,TNF,endothelin
二、心脏代偿
*心率加快(<160/min) *心脏紧张源性扩张 *心肌收缩性增强? *心室重塑
2024版心衰PPT课件
![2024版心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2695b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f.png)
31
提高心衰诊疗水平途径
加强基层医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 心衰的识别和诊疗能力
建立心衰专病门诊和多学科协作团 队,提供全方位诊疗服务
2024/1/30
开展心衰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支 持,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加强科研投入和临床试验,推动心 衰诊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32
THANKS
2024/1/30
33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心衰 诊疗中的应用
生物标志物在心衰诊断和预 后评估中的价值
01
02
03
04
2024/1/30
30
05
未来挑战和机遇分析
01
02
03
04
心衰患者数量增加和医 疗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
2024/1/30
新型技术的高成本和普 及难度
跨学科合作和综合管理 模式的推广与实践
个性化诊疗和精准医学 在心衰领域的发展前景
03
基于多个临床变量构建的评分系统,用于预测心衰患者的生存
情况。
17
04
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2024/1/30
18
一般治疗原则及目标设定
01
减轻心脏负荷
通过限制钠盐摄入、控制体液 平衡等方式,降低心脏前负荷,
减轻心衰症状。
02
改善心脏功能
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增强心肌 收缩力,提高心脏泵血功能。
03
治疗原发病
BNP/NT-proBNP
B型利钠肽/N末端B型利钠肽原,用 于心衰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15
影像学检查技术应用
X线检查
观察心脏大小、形态及肺淤血情况。
核磁共振成像(MRI)
对心肌组织进行高分辨率成像,可评估 心肌病变及心功能。
急性心力衰竭PPT课件
![急性心力衰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ed9a2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b.png)
急性心力衰竭PPT课件
目录
• 急性心力衰竭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原则与措施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01 急性心力衰竭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在短时间内无法泵出足够的血液以满足身体需求,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淤血综合征。
体征表现
心率增快,心尖区可闻及 舒张期奔马律,血压下降 等。
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可见肺水肿,心 脏超声可见心脏扩大、心 室壁运动减弱等。
鉴别诊断方法
与支气管哮喘鉴别
支气管哮喘常有反复发作史,发作时两肺布满哮鸣音,常 有家庭或个人过敏史,症状经治疗后可缓解或自行缓解。
与急性肺栓塞鉴别
急性肺栓塞常有胸痛、咯血、呼吸困难三联征,D-二聚体 升高,心电图、超声心动图、CT肺动脉造影等检查有助于 诊断。
肾功能损害
电解质紊乱
急性心力衰竭时,心脏排血量减少,导致 肾脏灌注不足,引发肾功能损害,表现为 尿量减少、氮质血症等。
急性心力衰竭治疗过程中,利尿剂的使用 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钠 血症等,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
预防措施建议
积极控制原发病
对高血压、冠心病等导致急性心力衰竭的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和控制 ,降低发病风险。
吸氧
给予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或 面罩吸氧,增加氧气供应 ,改善缺氧症状。
镇静
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可 给予镇静剂以减轻心脏负 担。
药物治疗方案
利尿剂
正性肌力药物
通过增加尿量,减少体液潴留,降低 心脏前负荷。常用药物包括呋塞米、 托拉塞米等。
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 ,改善心功能。常用药物包括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等。
目录
• 急性心力衰竭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原则与措施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01 急性心力衰竭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在短时间内无法泵出足够的血液以满足身体需求,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淤血综合征。
体征表现
心率增快,心尖区可闻及 舒张期奔马律,血压下降 等。
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可见肺水肿,心 脏超声可见心脏扩大、心 室壁运动减弱等。
鉴别诊断方法
与支气管哮喘鉴别
支气管哮喘常有反复发作史,发作时两肺布满哮鸣音,常 有家庭或个人过敏史,症状经治疗后可缓解或自行缓解。
与急性肺栓塞鉴别
急性肺栓塞常有胸痛、咯血、呼吸困难三联征,D-二聚体 升高,心电图、超声心动图、CT肺动脉造影等检查有助于 诊断。
肾功能损害
电解质紊乱
急性心力衰竭时,心脏排血量减少,导致 肾脏灌注不足,引发肾功能损害,表现为 尿量减少、氮质血症等。
急性心力衰竭治疗过程中,利尿剂的使用 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钠 血症等,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
预防措施建议
积极控制原发病
对高血压、冠心病等导致急性心力衰竭的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和控制 ,降低发病风险。
吸氧
给予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或 面罩吸氧,增加氧气供应 ,改善缺氧症状。
镇静
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可 给予镇静剂以减轻心脏负 担。
药物治疗方案
利尿剂
正性肌力药物
通过增加尿量,减少体液潴留,降低 心脏前负荷。常用药物包括呋塞米、 托拉塞米等。
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 ,改善心功能。常用药物包括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等。
心力衰竭PPT课件
![心力衰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cde642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4.png)
急性心力衰竭 包括 急性肺水肿、
心源性休克
慢性心力衰竭
急性和慢性在不同的因素作用下可相互转化, 表现不同,但无时间上的划分。
㈡按心力衰竭的部位分为:
左心衰竭:病理改变为肺循环淤血、肺水肿和组织
灌注不足。
包括:左房负荷过重性心力衰竭
左室舒张功能降低性心力衰竭
左室容量负荷过重性心力衰竭
左室收缩功能降低性心力衰竭
病理生理
舒张功能不全的机
制
主动舒张功能障碍 冠 心病心肌缺血
心室肌的顺应性减退及 充盈障碍 心室肥厚
心肌损害和心室重
构 (remodelling)
在心腔扩大、心室肥厚 的过程中,心肌细胞、胞 外基质、胶原纤维网等均 有相应变化,是心力衰竭 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
心力衰竭的分类
㈠按起病发展的速度分为:
诱因
感染
诱因
心律失常
诱因
体力、精神负荷 过重
诱因
妊娠分娩
诱因
输液过多、过快
诱因
贫血出血 肺栓塞 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 药物
病理生理
代偿机制 Frank-Starling机制
心肌肥厚 神经体液的代偿机制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 心力衰竭时各种体液因子的改变 心钠肽和脑钠肽(ANP and BNP) 精氨酸加压素(AVP) 内皮素(endothelin)
治疗方法 3 --血流动力学变化(增
加心脏排血量)-正性肌力药
一.洋地黄类药物:
在CHF治疗中的地位
1997年结束的DIG(Digitalis Investigation Group trial)临床试验(7788例)结果显示
地高辛(digoxin)对总死亡率的影响为中性,显 著降低因心力衰竭住院的危险性,可改善运动耐 量、左室功能、可明显改善症状。
心源性休克
慢性心力衰竭
急性和慢性在不同的因素作用下可相互转化, 表现不同,但无时间上的划分。
㈡按心力衰竭的部位分为:
左心衰竭:病理改变为肺循环淤血、肺水肿和组织
灌注不足。
包括:左房负荷过重性心力衰竭
左室舒张功能降低性心力衰竭
左室容量负荷过重性心力衰竭
左室收缩功能降低性心力衰竭
病理生理
舒张功能不全的机
制
主动舒张功能障碍 冠 心病心肌缺血
心室肌的顺应性减退及 充盈障碍 心室肥厚
心肌损害和心室重
构 (remodelling)
在心腔扩大、心室肥厚 的过程中,心肌细胞、胞 外基质、胶原纤维网等均 有相应变化,是心力衰竭 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
心力衰竭的分类
㈠按起病发展的速度分为:
诱因
感染
诱因
心律失常
诱因
体力、精神负荷 过重
诱因
妊娠分娩
诱因
输液过多、过快
诱因
贫血出血 肺栓塞 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 药物
病理生理
代偿机制 Frank-Starling机制
心肌肥厚 神经体液的代偿机制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 心力衰竭时各种体液因子的改变 心钠肽和脑钠肽(ANP and BNP) 精氨酸加压素(AVP) 内皮素(endothelin)
治疗方法 3 --血流动力学变化(增
加心脏排血量)-正性肌力药
一.洋地黄类药物:
在CHF治疗中的地位
1997年结束的DIG(Digitalis Investigation Group trial)临床试验(7788例)结果显示
地高辛(digoxin)对总死亡率的影响为中性,显 著降低因心力衰竭住院的危险性,可改善运动耐 量、左室功能、可明显改善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期:肌原纤维减少;
部分心肌细胞萎缩; 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比例失衡; 心肌细胞之间发生侧向移动与错位
3、心室扩张 机制:
❖ 心肌细胞数减少;
❖ 细胞骨架改变引起肌丝重排,心肌细胞体积 不变而长度增大; ❖ 室壁应力增大可使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和 活性均增高,胶原降解增强,导致心肌细胞之间 发生侧向滑动与错位。
非心肌细胞
3、心肌细胞生长
传统的观点认为,心肌细胞是终末分化 细胞,不进入细胞周期。
最近的能力。
(二)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 1、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及血浆儿茶酚胺 浓度升高
机制:
抑制性传人信号减弱和兴奋性传人信号增强 压力感受器、心肺感受器 化学感受器 代谢感受器
Packer MP提出解释心力衰竭进展的神经- 内分泌假说,认为心衰是神经-内分泌系统介导 的,涉及心、血管、肾、骨骼肌等许多器官、组 织的慢性全身性适应反应,其代价是心脏重塑和 心功能进行性降低。
第一节 心脏泵血功能损害的适应和代偿机制
心脏对工作负荷增加及神经-体液调节改变的适应 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对心泵功能损害所引发的血流
机制)使搏出量增加。
神经-体液调节机制
钠水潴留
容量血管收缩
静脉回心血量
心室舒张末容量(充盈压)
LV充盈压:5~6
12~15mmHg
肌小节:1.7~1.9
2.0~2.2um
心肌细胞收缩强度 ,搏出量
利:
心肌固有的自身调节机制,快速、应急性调节
弊:
左室舒张末容量只能增加10%,代偿有限
①充盈压的过度增加使静脉淤血加重; ②心腔半径增大使收缩期室壁应力增加,导致心 肌耗氧量增大; ③舒张末压升高和心肌静息张力增大,增加了心 脏舒张期血液灌注阻力,可致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利:
❖ 心肌收缩力 ,心率
❖ RAS激活,肾血管收缩,血管加压
素释放
钠水潴留 回心血量
❖ 阻力血管收缩,维持血压并保证重
要器官的灌注
失代偿:
①使心室的前、后负荷增重及心肌耗氧量增 大;
②通过α1肾上腺素受体和β肾上腺素受体介 导的直接作用,使心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表型改 变,促进心室重构;
③诱发心律失常; ④通过使心肌细胞内Ca2+过多及自由基产生 增多而对心肌细胞发挥直接的毒性作用。
③中毒性死亡
体液因子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 如NE、AngⅡ
(2)心肌细胞凋亡 在一定基因调控下的细胞主动性死亡
过程
机制:不清,可能与缺氧、TNF、NO的作用 及心肌死亡受体Fas表达增强有关。
意义:
在代偿期,细胞凋亡可致心肌肥厚与后负 荷不匹配,使室壁应力增大并进一步刺激重构与 凋亡。
在衰竭期,心肌细胞凋亡及坏死又可致室壁 变薄,心室进行性扩大。
成分
α心肌肌球蛋白重链 β心肌肌球蛋白重链 肌球蛋白轻链-1
胚胎/心房型 心室型 利钠多肽 β肾上腺素受体 Ⅰ型胶原前胶原蛋白 Ⅲ型胶原前胶原蛋白 …………….
变化
↓ ↑
mRNA水平 蛋白质水平
+
+
+
+
↑
+
+
↓
+
+
↑
+
+
↓
+
+
↑
+
+
↑
+
+
意义:
❖ 正常功能改变 ❖ 通过分泌的细胞因子和局部激素而相互作用, 进一步促进细胞生长、增殖及表型改变,从而使 细胞器发生了在蛋白质水平的变化。 ❖ 新近(1999)发现有些基因突变对机体是有利 的,如:一磷酸腺苷脱氨酶-I(AMPD-I)基因突变
牵拉和血管紧张素Ⅱ所引起的心肌细胞肥大性反应的比较
肥大性反应 蛋白质合成 蛋白质含量 DNA合成 即刻早期基因表达(c-fos等) 胎儿型基因表达(ANF等) 生长因子基因表达(TGF-β等) AT1受体阻滞剂的阻断作用
牵拉 ↑ ↑ → ↑ ↑ ↑ 有
AngⅡ ↑ ↑ → ↑ ↑ ↑ 有
最近研究表明:心肌重塑可由基因突变启动 如过度表达一种肌浆网钙结合蛋白(钙隐蛋
动力学稳态破坏趋势的适应 组织(肾、骨骼肌等)对低灌流状态的适应
代偿
失代偿
一、心脏的代偿和适应
迅速启动的代偿机制(功能性调整) 缓慢持久的适应机制(结构性改建)
心室负荷过 重
心肌肥大
心输出量↑
神经-体液调节 机制激活
静脉回心血 量↑
心肌收缩能 力↑
搏出量↑
心率↑
1、动用心功能贮备
(1) 增加前负荷,通过异长调节(Starling
fos,c-myc,c-jun,egr1及c-ras)激活; ❖ 6~12小时,胎儿期表达的基因重新激活(如β
-MHC),而相应的成年心脏表达的一些基因部分失
活(如α-MHC),导致同工型转换;
❖ 12~24小时,无同工型转换的固有基因上调
(如肌球蛋白轻链-2、α心肌肌动蛋白);
❖ 24小时后,心肌细胞内蛋白质及RNA总量增加, 细胞体积开始增大。
第二节
心肌收缩和舒张性能降低的 细胞和分子机制
一、心肌收缩能力降低的机制 (一)心肌细胞数量减少及结构改变 1、心肌细胞数量减少 (1)心肌细胞坏死
①缺血性死亡
前、后负荷增大使心肌耗氧量增多 肥厚的心室使冠脉血流储备减少 心率加快又进一步使耗氧量增大而舒张期缩短
②窒息性死亡
心肌细胞周围纤维化 舒缩活动的阻力增大; 妨碍与组织液间的物质交换,致心肌 细胞萎缩和死亡
(2) 心肌细胞表型(phenotype)改变
由于所合成的蛋白质的种类变化所致的心肌 细胞“质”的改变
主要机制:同工型转换(isoform switches)
正常基因的表达改变(失活或活化) 胎儿期基因被激活 某些基因表达受到压制
某些基因表达过度、缺失或突变 如:线粒体基因(mtDNA)与核基因(nDNA)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一种病理生理过程而不是一种疾病 ❖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英国:45~65岁 近20年增加了1.5倍 65岁以上 近20年增加了4倍
美国:每年心衰住院病人100万 我国: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及心脏病为城
镇居民的前三位死因,占总死亡数的60.3% ❖预后差:5年生存率仅50%,其恶性程度不低于癌
(4)心肌改建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①刺激心肌肥大和改建的信号及其整合 机械信号
刺激信号 化学信号 代谢信号
②跨膜信号传递: 化学信号 受体 蛋白激酶(PKC)
机械信号
刺激生长因子释放 激活应力感受器 细胞骨架
③即刻早期反应基因(immediate early gene)激活: ❖ 30分钟内作为原癌基因的即刻早期基因(如c-
2、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 激活途径: 心输出量
①交感神经兴奋,刺激肾小球旁器的β1 肾上腺素能受体;
②肾血流量减少激活肾血管的压力感受 器;
③滤过率降低及交感神经兴奋所致的近 端小管重吸收率增高使致密斑的钠负荷降低。
意义:
❖ 缩血管,刺激醛固酮的释放并增强交感神经 释放NE,因此可使心室的前、后负荷均明显增 加 ❖ 抑制组织RAS并使激肽系统活性升高 ❖ AngⅡ可通过心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血管 紧张素受体(主要是AT1受体),刺激心肌细胞肥 大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并使两者的表型改变
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大(向心性) 容量超负荷性心肌肥大(离心性)
利:
适应室壁应力的变化并最终使室壁应力“正常 化”。
Laplace定律,S = pr/2h
弊:
向心性肥大可致心肌缺血及舒张功能异常,而离 心性肥大可致功能性二(三)尖瓣返流及收缩功能异 常;
由于心肌细胞表型改变及间质胶原增生,肥大心 肌最终会由于继发的舒缩功能降低而走向衰竭,两类 心肌肥大都会转向进行性心腔扩大。
症及艾滋病
调控心排出量的三个变量:
心室充盈量 心肌舒缩活动的强度和速度 心率
循环衰竭的概念 心力衰竭的概念
由于心脏自身的泵血功能严重受损,表现为心 排出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的代谢需求,以及神经 -体液调节活动异常的病理过程,称为心力衰竭。
原观点: 心力衰竭是单纯的心脏工作性能低下引起的
血流动力学紊乱 90年代初(1992)
(2) 心肌收缩能力增强,通过等长调节使 搏出量增加
SNS
EP、NE
-R
胞浆cAMP
PKA
钙通道蛋白磷酸化
[Ca2+]i 升高速率和幅度
急性期,可维持心输出量和血流动力学稳态 慢性期,心肌收缩力降低及心肌对儿茶酚胺的 反应性降低,意义不大
(3) 心率加快
SNS
正性变时,正性变传导 HR
利:维持心输出量 弊: HR 150 bpm
临床:干预凋亡的治疗,如应用生长激素治疗扩 张性心肌病伴心衰病人。
2、心肌细胞和心肌组织的结构改变 初期:线粒体数目增多、体积增大
肌原纤维增多 细胞核增大
中期:肌丝不成比例增加,肌节不规则叠加、肌原
纤维排列紊乱; 细胞骨架中的微管密度增大并平行于肌原纤
维排列,使心肌细胞内肌丝滑行的阻力增大, 细胞的缩短速率减慢(-45%)
(三)外周组织对低灌注的适应
包括血容量增加、血流重分布、红细 胞增多、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等。
综上所述,
①心泵功能损害启动两种主要的适应机制: 心室重构以适应工作负荷,神经-激素系统激活 以维持器官血流灌注;
②适应本身有两面性:适应和适应不良; ③适应发生于心力衰竭的全过程,适应的两 面性推动心力衰竭发展过程,并使其表现出阶段 性(代偿→衰竭)。
白)的小鼠会发生适应性左室肥厚;而过度表达 人β2肾上腺素受体的小鼠,其心肌收缩力显著增 强,不发生左室肥厚,舒张性能增强。
心肌重塑可由内在(基因异常)和外部(调 节信号)两类因素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