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018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9课诗歌与小说作业1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2.9 诗歌与小说课后作业 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2.9 诗歌与小说课后作业 岳麓版必修3

第9课诗歌与小说一、选择题1.有人这样评价一部先秦文学著作:“其民歌部分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

它推动诗人、作家去关心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而不要把文学看成流连光景,消遣闲情的东西。

”该著作是( )A.《诗经》B.《离骚》C.《韩非子》D.《庄子》解析:《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艺术特点方面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项。

答案:A2.2014年6月2日端午节上午,关雎诗社举行了“说端午,颂屈原,忆国耻,强中华,唱报答,爱人民”诗歌朗诵会。

专家认为,屈原的诗歌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其作品想象之丰富、情感之饱满,感染力之强烈,古今罕有。

下列历史信息与屈原有关的是( )A.楚辞《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B.唐诗《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D.元曲《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解析: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楚辞是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其代表作品为《离骚》,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先河,故选择A项。

答案:A3.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它能让我们体验古人的喜怒哀乐,感悟不同时代风情的多姿多彩。

下列作品能体现出作者经历时代变迁之后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的是( )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D.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解析:A项体现的是诗人杀敌立功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C、D两项都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因此均无法体现忧患意识。

B项体现的是诗人遭遇安史之乱的凄凉心境,符合题意要求。

答案:B4.她是诗歌的一种,是合乐的歌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9课诗歌与小说作业岳麓版必修3(2021年整理)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9课诗歌与小说作业岳麓版必修3(2021年整理)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9课诗歌与小说作业岳麓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9课诗歌与小说作业岳麓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9课诗歌与小说作业岳麓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9课诗歌与小说[随堂检测]1.境界又称意境,是中国古典文学理论中的常用概念。

下列诗词中体现了盛唐意境的应是()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解析:选A。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出自盛唐诗人李白的《将进酒》,李白的诗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是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故A项正确;“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出自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处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故B项错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出自李商隐的诗歌《泊秦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出自白居易的诗歌《琵琶行》,李商隐和白居易均为晚唐诗人,故C、D 项错误。

2.“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

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

斜阳却照阑干。

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这种艺术形式产生的社会根源是() A.市民阶层壮大B.农民娱乐的需求C.文人士大夫的雅好D.宫廷贵族的消遣解析:选A。

题干的这种艺术形式是宋词,故A项正确;农民生活贫穷,文化素养较低,B 项不是原因之一,故B项错误;C、D项是因素之一,但不是根源,故C、D项错误.3.元朝文人张鸣善《咏雪》中称:“漫天坠,扑地飞,白占许多田地。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9课《诗歌与小说》学案(含答案)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9课《诗歌与小说》学案(含答案)

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标要求]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一、《诗经》、楚辞与汉赋1.《诗经》(1)地位:《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内容:它保存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大约500年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楚辞(1)产生: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2)代表作品:屈原的《离骚》。

(3)楚辞与《诗经》的不同:楚辞不是整齐的四言体,而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

3.汉赋(1)产生: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赋应运而生。

(2)特点:赋是一种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文体,它是吸收了先秦《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

二、唐诗、宋词与元曲1.唐诗(1)唐诗繁荣的背景: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造就了诗歌的辉煌;科举取士制度的确立。

(2)唐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李白、杜甫、白居易。

2.宋词(1)词的起源:词起源于民间,又称“长短句”,便于灵活自如地表达感情,并可配乐演唱。

(2)主要代表人物: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3.元散曲(1)兴起:元代兴起的新诗体,是在宋词、金元俚曲俗谣的基础上经文人重新制作而形成的。

(2)兴起背景:元朝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民族分化,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社会下层文人对社会黑暗、人民悲惨遭遇的不满。

[易错警示] 诗、词、曲的区别:诗,主要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韵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风韵规范。

词,句子长短参差,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

曲,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

三、明清小说1.背景:明清时期,大批工商业城镇的兴起,市民阶层崛起。

2.主要成就(1)长篇小说:出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风靡全国的四大名著。

(2)短篇小说集:《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

3.历史影响:明清小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的优秀作品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

历史必修3第9课诗歌和小说(岳麓版基础练习题).doc

历史必修3第9课诗歌和小说(岳麓版基础练习题).doc

第九课诗歌与小说1.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的作品是()A.《碾玉观立》B.《儒林外史》C.《史记》D.”三言"、"二拍"答案:D2.苏轼和辛弃疾的词相同风格是()A.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B.胸怀收复中原的豪情壮志C.流露出祖国山河分裂的悲痛D.表达坚持抗金斗争的决心答案:A3.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长篇小说是()A.《三国演义》B.《西游记》C.《水浒传》D.《聊斋志异》答案:A4.下列选项中,生活在元代的文学家是()A.常建B.王昌龄C.李煜D.张养浩答案:D5.唐朝活跃在安史之乱后的著名诗人有()杜甫②白居易③王勃④陆游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答案:A6.下列关于唐代诗歌发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唐诗的内容和风格呈现出丰富多样B.科举制度的确立对唐诗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C.唐代流行”长短句"D.唐诗的繁荣离不开唐代政治经济发展答案:C7.“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幅对联称颂的是()A.李白B.屈原C.孟浩然D.杜甫8.从屈原的代表作品《离骚》《天问》等诗篇中所表现的心绪和宇宙观来看,他的自然观主要受到当时哪一学派的影响()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答案:D9.词能够流传于民间的愿因有()①词可以配乐演唱②歌词符合民间娱乐需要③词发源于民间的长短句④科举考试的内容有填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李清照是著名词人,其词风深受国破家亡之痛的影响。

”她所遭遇的“国破家亡"是指哪一史实()A.三藩之乱B.安史之乱C.靖康之乱D.八王之乱答案:C11.在下列选项中,出现在唐代的文学形式不包括()A.变文B.传奇C.话本D.边塞诗答案:C12.下列文学作品不属于唐代传奇的是()A.《莺莺传》B.《柳毅传》C.《碾玉观立》D.《南柯太守传》答案:C13.话本和明清小说兴起和繁荣的根本原因是()A.市民阶层兴起为话本和小说的兴起与繁荣提供了阶级基础B.城市经济的繁荣为话本和小说的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C.通俗文学的发展D.话本和小说通俗易懂答案:B14.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对词曲创作产生的影响有()大批士子流连于田园山水之间一超级词人长期混迹于市井下层体验都市生活词作内容体现繁荣多彩的都市风情文人士子的词作普遍流传于乡村民间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C15.中国古代的一部具有浓郁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小说是()A.《西游记》B.《红楼梦》C.《儒林外史》D.《金瓶梅》答案:A1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测试题:第二单元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测试题:第二单元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一、单选题1.柳永和李清照都是婉约派词人,但其作品内容却大相径庭,原因是()A.阶级立场不同 B.政治倾向不同C.才学气质不同 D.所处社会环境不同2.《全元诗》收入了近五千余位元代诗人流传至今的十三万首诗。

这些诗人的族属有汉、蒙古、吐蕃、大食、回回等数十个民族,其中出现了大量的“双语诗”。

这主要反映了()A.唐朝诗学的持续发展 B.疆域辽阔文化更繁荣C.元代的历史文化特征 D.元代的诗坛相当兴盛3.两宋时期出现较高艺术成就的主要条件是()A.隋唐时期奠定了良好基础 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C.城市手工业和商业发展D.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4.(题文)日本学者冈田武彦认为,明代的精神文化则是适应平民阶级情趣的。

可用来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①明代心学的发展②长篇白话小说的发展③京剧的出现④散曲的兴盛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5.“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北宋词人柳永的词之所以在宋代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主要是因为他的词()A.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 B.善于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C.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 D.反映市民生活,有浓厚的生活气息6.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有()①中国的书法艺术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②中国的国画可以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类③《诗经》和楚辞分别属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④明清小说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要求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③④7.(题文)说到宋词,有人誉称“唱彻宋代的歌声”。

当其时,词坛群星璀璨,词风或豪放雄壮,或婉约细腻。

其中“婉约细腻”的代表人物是()A.柳永B.苏轼C.辛弃疾D.关汉卿8.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引用了屈原的一句名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用以明志。

下列作品与之属于同一艺术风格的是()A.《诗经》 B.《两都赋》C.《梦游天姥吟留别》 D.《红楼梦》9.将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是()A.《水浒传》 B.《红楼梦》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10.“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9课 诗歌与小说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岳麓版高二必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9课 诗歌与小说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岳麓版高二必

第9课诗歌与小说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训练点1《诗经》、楚辞与汉赋1.《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这说明( B )A.《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这说明孔子认为《诗经》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2.长沙岳麓山上某祠堂门前有副这样的对联:“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根据对联内容判断此祠堂最有可能纪念的是( B ) A.孔子B.屈原C.贾谊D.诸葛亮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材料的能力。

由“湘流应识九歌心”就可以分析得出答案,“湘流”也就是汨罗江,屈原投江于此。

《九歌》是屈原的著名诗篇。

所以选B。

3.汉赋的突出特征是( D )A.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B.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C.粉饰太平歌功颂德D.是铺陈辞藻、文采华丽的带韵散文解析:考查学生再认再现教材中的基本知识。

训练点2唐诗、宋词与元曲4.李白的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杜甫的诗作则充满着沉郁、真实而深刻的感情,这是因为( C )A.李白性格豪放、杜甫性格沉郁B.李白出生在大地主家庭,而杜甫出生在农民家庭C.李白生活于盛唐,而杜甫生活于唐由盛转衰时期D.杜甫的艺术技巧不如李白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造成两人不同诗风的主要因素是两者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杜甫则生活在安史之乱前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5.“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从词风格上看,下列词作与之迥异的是( C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B.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C.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D.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词的不同风格。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二单元第9课诗歌与小说 学案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二单元第9课诗歌与小说 学案 Word版含解析

第9课诗歌与小说1.《诗经》、楚辞与汉赋(1)《诗经》①内容:a.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年的诗歌。

b.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国风”)——周朝时各诸侯国的民歌;雅——西周的宫廷乐曲歌词;颂——为宗庙祭祀配以舞曲的歌词。

②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句式。

具有现实主义倾向,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③影响: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2)楚辞①创立者: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②特点: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瑰丽华美、想象奇特。

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③代表:《离骚》。

④地位: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抒情浪漫风格的先河;与“风”合称“风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3)汉赋①背景: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广筑宫室,田猎、巡游之风兴盛,赋应运而生。

②特点: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

③代表: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辨误区《诗经》和楚辞在艺术特点上的差异(1)句式上,《诗经》是四言诗体或间以杂言;楚辞较为灵活。

(2)语言上,《诗经》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强;楚辞句中使用许多楚国方言词语,句末常带“兮”字,节奏和韵律独具特色。

(3)创作风格上,《诗经》是现实主义作品;楚辞则是浪漫主义风格。

【例1】“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屈原的这首诗()。

A.抒发了志在四方的英雄气概B.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感C.体现了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D.体现了超脱世俗的平和心境点拨:屈原是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该诗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答案:B2.唐诗、宋词与元曲(1)唐诗①原因:国家统一、强盛;中外、民族间交流频繁;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科举制度的确立。

①原因:商业的繁荣、城市生活更加丰富,“词”适应市井生活需要;山河的破碎、民众的苦难使人们的感情更加丰富;“长短句”比诗歌更能灵活地表达情感。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9课 诗歌与小说Word版含解析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9课 诗歌与小说Word版含解析

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程标准]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一、《诗经》、楚辞与汉赋1.《诗经》(1)内容: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约500多年的诗歌,分为____、____、____三部分。

(2)地位: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_____总集。

2.楚辞(1)特点:吸收南方民歌的精华,采用________方言,句式自由灵活。

(2)代表:屈原创作的《________》。

(3)影响: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____________风格的先河。

3.汉赋(1)背景: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

(2)特点:专重____________、文采华丽;吸收了《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的________散文。

二、唐诗、宋词与元曲1.唐诗(1)唐朝诗歌繁荣的社会原因①繁荣、开放和文化的多元化,奠定了盛唐诗歌辉煌的基础。

②科举取士制度的确立,给了来自中下层的文人施展抱负的机会。

(2)代表人物①李白诗歌的特点:以非凡的气魄,充分体现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②杜甫诗歌的特点:体味着____________的痛苦,充满着忧国忧民的感情。

③白居易诗歌的特点:猛烈地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充满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同情。

2.宋词(1)发展的原因①词更便于灵活自如地表达________。

②宋代文人和上层人物的提倡与创作。

③宋代城市生活丰富,娱乐生活的需要。

(2)代表人物①“苏辛”:苏轼和辛弃疾的词主要用来表达自己豪放的思想感情,抒发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被合称为“苏辛”。

②李清照为婉约派的女词人;北宋________成为婉约派代表。

3.元散曲(1)含义它是在宋词、金元俚曲俗谣的基础上经文人重新制作而形成的____________。

(2)原因在元朝,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常用散曲来抒发人生失意和理想幻灭的愁闷情怀。

三、明清小说1.发展原因(1)新兴__________城镇和________阶层兴起。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9课诗歌与小说作业(1)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9课诗歌与小说作业(1)

自我小测1《诗经》中的风主要反映了()A.统治阶级的腐化生活B.残酷的战斗场面C.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D.青年男女的恋爱生活2一位同学说:“春秋的楚辞,吸收了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句式以四言体为主。

”他的话违背历史事实的有()A.1处B.2处C.3处D.4处3“诗言志,歌咏言”,下列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B.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C.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D.深院静,小庭空,继续寒砧断续风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这首《春望》诗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农民起义,封建统治秩序动摇B.安史之乱,人民流离失所C.四川地区经济凋敝,交通闭塞D.少数民族政权南下,破坏中原稳定5高中生张壮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名诗人,追求“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清新激越的韵调、雄奇豪迈的风格、明快生动的语言”的文风。

他应该多读下列哪位文人的作品()A.杜甫、杜牧B.屈原、李白C.白居易、但丁D.陶潜、陆游6词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词成为宋代文学主流形式的社会基础是()A.教育迅速发展,文人队伍壮大B.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C.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产生D.小农经济发展,农民的文化需求增加7郭沫若先生为某一历史名人纪念祠题写的楹联为:“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这一历史名人是()A.苏东坡B.李清照C.辛弃疾D.陆游8中国古代诗词中不乏励志佳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等,上述佳句对应的文学体裁,排列正确的选项是()A.汉赋、唐诗、宋词B.楚辞、唐诗、宋词C.楚辞、汉赋、唐诗D.诗经、楚辞、唐诗9“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是郭沫若对哪部古典小说的高度评价()A.《聊斋志异》B.《水浒传》C.《西游记》D.《儒林外史》10下列历史情况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密切相关的是()①《诗经》的问世②词的兴起和流行③元杂剧的繁荣④明清小说的蓬勃发展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阅读下列材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9课 诗歌与小说习题 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9课 诗歌与小说习题 岳麓版必修3

第九课诗歌与小说一、《诗经》、楚辞与汉赋1.《诗经》。

(1)文学地位:《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①________。

(2)主要内容:它保存了从西周初期至②________大约500多年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3)文学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句式;语言质朴丰富;现实主义倾向和“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4)深远影响:是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2.楚辞。

(1)产生形成:战国时期③________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2)代表作品:屈原创作的《④________》是楚辞体中的名篇。

(3)文学特点:楚辞不是整齐的四言体,而采用⑤________的句式;以瑰丽华美、想象奇特著称。

(4)深远影响: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⑥________风格的先河。

与“风”(《诗经》)合称“⑦________”,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3.汉赋。

(1)形成条件: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吸收了先秦《诗经》和⑧________表现手法。

(2)文学特点:专重铺陈排比、⑨________。

答案: ①诗歌总集②春秋中期③屈原④离骚⑤自由灵活⑥抒情浪漫⑦风骚⑧楚辞⑨文采华丽♨温馨提示楚辞以南方民歌为基础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又称“骚体”。

其艺术特点是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应用提升】1.关于楚辞的解释最正确的是( )A.是战国时期的屈原等吸取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而创造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B.楚辞的代表作是《离骚》,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抒情诗C.楚辞中的许多作品,反映了屈原的一种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D.楚辞主要是屈原创造出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楚辞”这种文体的解释,B、C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不完整。

答案:A二、唐诗、宋词与元曲1.唐诗。

(1)繁荣原因。

A.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造就了诗歌的辉煌。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 第九课诗歌与小说同步训练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 第九课诗歌与小说同步训练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九课诗歌与小说同步训练(含详解答案)一、选择题1.2017《中国诗词大会》“意外”走红。

古诗词热,仿佛一股清泉,浸润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仿佛一声号角,召唤我们更好地传承经典、筑牢文化自信。

阅读下面精美文句,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先后顺序正确的一组是①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

②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③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④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A.①②④③B.④①②③C.③②①④D.①④③②2.武帝到东汉中期,规模宏大、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东汉和帝后,以抒情为主的小赋逐渐取代鸿篇巨制的大赋。

这说明A.皇帝喜好影响汉赋兴亡B.士人热衷于颂扬国运C.汉赋的风格受时代影响D.赋是汉代的官方文学3.《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

下列选项叙述正确的是()A.《风》是《诗经》的精粹,著名篇章有《生民》《公刘》等B.杜甫诗风凝重与沉郁,著名篇章有《秋兴八首》《春望》等C.柳永的清新俊逸,刚健豪放,极状都市繁华和悲欢离合之情D.施耐庵的《水浒传》为后来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树立了楷模4.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曾经在不同时代各领风骚。

这种演变趋势,最能说明A.城市经济日趋繁荣B.中外文化交流加强C.选官制度明显变化D.民族融合逐渐加深5.清人李渔在评论元代杂剧时说:“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

”由该评论可知A.满足统治阶级宴乐需要B.适应市民阶层的诉求C.元代杂剧缺乏精品D.社会环境相对宽松6.《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於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该诗句应出自A.《国风·周南》B.《诗经·周颂》C.《诗经·大雅》D.《诗经·小雅》7.明末小说主人公的层面十分广泛,几乎社会上各色人等都充当了小说描写的对象,尤其是市井小民、商贾小贩、工匠世人、贫苦农桑、棋手侠盗也成为小说的主角。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有学者指出:《诗经》里的“国风”作为民歌,体现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由此可见,“国风”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诗情画意D.雅俗共赏解析:《诗经》里的“国风”作为民歌,体现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反映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现实主义,因此选B项。

答案:B2.“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这段文字的创作文体属于( )A.楚辞B.唐诗C.宋词D.元曲解析:楚辞想象力丰富,其作品带有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其语句参差,富有变化,常用语助词“兮”,A项符合题意。

答案:A3.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

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

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解析:西汉司马相如是汉赋的代表人物,汉赋辞藻华丽,手法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与“武帝时”相符,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表明为统治者服务,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已改变道家的“无为”思想为积极有为,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赋多用铺陈叙事的手法,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C4.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

这位诗人应该是( )A.杜牧B.孟浩然C.杜甫D.白居易解析:杜牧是晚唐诗人,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与材料内容强调现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2017-2018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作业1

2017-2018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作业1

2017-2018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9课诗歌与小说作业1一、选择题1.《诗经》中的许多作品真实、深刻反映了社会生活。

下列对《诗经》的理解正确的是()A.“风”是东周时的民歌,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B.体现了浪漫主义情怀,表达了时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C.以华丽的辞藻,表现当时恢宏的文化气度和豪迈的时代精神D.以长短句的形式,反映了当时激烈的社会矛盾解析:选A。

《诗经》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主要集中在“风”这一部分,属于民歌,展现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

它的风格是写实的,不是浪漫主义的,也不是辞藻华丽的,其多为四言诗,不是长短句。

故只有A是正确的。

2.汉高祖刘邦本是楚国沛县人,受楚国文A.汉朝 B.唐朝C.宋朝D.明朝解析:选C。

本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特征的理解能力。

题干中“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体现了这一时期的艺术形式逐渐被平民所接受,宋朝时期,随着平民阶层发展壮大,出现了平民较为容易接受的通俗艺术。

4.词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词成为宋代文学主流形式的社会基础是()A.士人群体的形成B.市民阶层的壮大C.资产阶级的产生D.农民文化需求的增加解析:选B。

词的特点是可以传唱,属于市井通俗文话,因此其社会基础是商品经济发展下市民阶层的壮大。

5. “自晚唐五代以来,词的内容上多以闲愁别恨的婉约词为主流。

然而,________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道数百年的樊篱,他以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自成一家,自是一派,开创了‘豪放词’的先河,成就了宋词的另一座高峰。

”上述材料画线处应填入的是()A.李煜B.柳永C.苏轼D.辛弃疾解析:选C。

从材料信息看,晚唐五代“多以闲愁别恨的婉约词为主流”,苏轼开创了“豪放词”的先河,成就了宋词的另一座高峰,选C 项。

李煜、柳永属于婉约派词人,辛弃疾生活在苏轼之后。

6.《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问世后风靡全国,被誉为“四大奇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诗经》中的许多作品真实、深刻反映了社会生活。

下列对《诗经》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风”是东周时的民歌,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B •体现了浪漫主义情怀,表达了时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C.以华丽的辞藻,表现当时恢宏的文化气度和豪迈的时代精神D •以长短句的形式,反映了当时激烈的社会矛盾解析:选A。

《诗经》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主要集中在“风”这一部分,属于民歌,展现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

它的风格是写实的,不是浪漫主义的,也不是辞藻华丽的,其多为四言诗,不是长短句。

故只有A 是正确的。

2 •汉高祖刘邦本是楚国沛县人,受楚国文化影响极深。

汉王朝建立后,刘邦踌躇满志,纵情放歌。

结合所学“楚辞”知识判断,他吟唱的应是( )A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B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C.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D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解析:选B。

楚辞的特点是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不是四言体,并且采用了大量的语气词“ 兮” 。

3.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在分析中国某一时期文化特征时曾这样概括: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该时期是( )A •汉朝B •唐朝C宋朝 D •明朝解析:选C。

本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特征的理解能力。

题干中“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体现了这一时期的艺术形式逐渐被平民所接受,宋朝时期,随着平民阶层发展壮大,出现了平民较为容易接受的通俗艺术。

4•词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词成为宋代文学主流形式的社会基础是( )A .士人群体的形成B .市民阶层的壮大C・资产阶级的产生 D •农民文化需求的增加解析:选B。

词的特点是可以传唱,属于市井通俗文话,因此其社会基础是商品经济发展下市民阶层的壮大。

5.“自晚唐五代以来,词的内容上多以闲愁别恨的婉约词为主流。

然而,_______________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道数百年的樊篱,他以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自成一家,自是一派,开创了‘豪放词'的先河,成就了宋词的另一座高峰。

”上述材料画线处应填入的是( )A .李煜B .柳永C.苏轼 D •辛弃疾解析:选C。

从材料信息看,晚唐五代“多以闲愁别恨的婉约词为主流”,苏轼开创了豪放词”的先河,成就了宋词的另一座高峰,选 C 项。

李煜、柳永属于婉约派词人,辛弃疾生活在苏轼之后。

6.《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问世后风靡全国,被誉为“四大奇书”。

这些作品都是( )A •适应当时市民生活的需要B •明末异端思潮的载体C.正面刻画商人的群体形象D •反映现实生活的短篇小说集解析:选A。

明清小说是适应市民阶层需要的文化作品,A项正确;明末异端思潮指李贽的思想,“ 四大奇书” 与之关系不大,排除B 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没有正面刻画商人形象,排除 C 项;此四部小说皆为长篇小说,排除D 项。

7.《红楼梦》将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原因是( )A •歌颂农民的斗争精神B •揭露科举制的腐败与封建纲常的沦丧C.艺术性和思想性高度统一D .鞭挞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解析:选C o《红楼梦》对封建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把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创作推向高峰。

A 指的是《水浒传》,B 说的是《儒林外史》,D 只突出了《红楼梦》的思想性。

8.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 .①②④③B .④①②③C.④②①③ D .③①②④解析:选A 。

① 是楚辞,②是唐诗,③是元曲,④是宋词。

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阳成侯刘德赋九篇……太子(刘奭,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 ,令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

——《汉书》材料二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

……“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

于是声传一时。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材料三古有儒释道三教。

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

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上、商贾无不习闻之。

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

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文体主要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新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流传有何趋势?对此你有何认识?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学。

第(1)问,从材料信息可知统治阶级喜欢“赋”,赋成为汉代代表性文体。

联系汉代大一统的社会现实回答“特征” 。

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宋代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等方面回答。

第(3)问,从材料信息可知,明清小说受到不同阶层人士的欢迎,“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说明其影响力之大,据此回答“特点联系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特征回答“因素”。

第⑷问,比较三则材料可知文学的通俗化,从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角度回答“认识”。

答案:(1)现象:赋成为汉代代表性文体;受到上层贵族(王室)的喜爱。

特征:大一统。

(2)原因:都市(城市)的繁荣;商业的发展;市民数量的增加(或民间娱乐的需要);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

⑶特点: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读者群包括了社会各阶层);影响力超过儒佛道三教。

因素:君主专制的加强(或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黑暗);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

(4)趋势:从社会上层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逐渐世俗化、通俗化)。

认识:文学体裁要更加适应社会大众的需要;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都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_教材答疑名师指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阅读与思考(教材P40)请思考:导致中国古代小说流变的因素有哪些?提示:外部原因:工商业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兴起;与时代的发展特点紧密相关,反映或揭露当时的政治现实。

内部原因:小说自身的发展。

如受说唱文学影响、其他一些富有民族特色的文艺形式的融合和渗透等。

二、自我测评(教材P40)1•简述中国古代不同时期诗歌的特色,分析这些特色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

提示:先秦时期,形成了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采用四言体形式。

在南方形成了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的诗歌形式一一楚辞,采用比较灵活的句式。

《诗经》和楚辞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

汉代赋极其盛行,作品多围绕贵族的奢侈生活而作,反映了当时经济的繁荣和汉民族的时代自信心。

写法注重词藻,手法夸张,有文字堆砌、形式呆板的缺点。

唐代政治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

诗歌创作繁荣,流派众多、题材风格丰富多样,诗人辈出,佳作如林。

边塞诗风格豪放,田园诗清新自然,“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名垂千古。

宋代城市生活丰富,又经历了山河破碎、偏安一隅的社会变革,词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形成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视野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婉约派音节谐婉,情调柔美。

元代散曲题材广泛,语言通俗,形式活泼,广受民众欢迎。

元代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散曲多感叹时世,歌唱山林隐逸,既表现了元曲作家蔑视正统礼教,也不同程度地流露出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

2.概述明清小说的特色,指出这些特色与明清社会变迁的联系。

提示:明清小说的特色:通过文学手段重树商人等这些原受歧视角色的形象,对现实提出深刻批判。

与明清社会变迁的联系:(1) 明清时期,社会上弥漫着拜金逐利的风气,传统的轻商观开始淡化。

这种风气深深浸染了小说的创作,“三言” 、“二拍”等作品中,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

(2) 明清社会繁荣的背后也蕴藏着深刻的危机,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一些文人对现实社会日益不满,写出了一批批判现实的力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