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识字教学文献综述
小学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
![小学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7486e4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62.png)
小学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近年来,小学写字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小学教学中,写字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教师们缺乏对它的理解以及有效的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理解小学写字教学的现状,了解相关研究的趋势,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小学写字教学的研究文献。
文献综述近年来,关于小学写字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多。
一方面,在小学写字教学设计上,有研究认为,写字教学应遵循系统化、规范化、有机融合的教学思想,按照教学内容的从容、由浅入深的原则来进行设计,通过多种形式完成写字教学任务,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发展等。
另一方面,在小学写字教学的实施上,有研究认为,应建立一种学生主体、教师被动,让学生作为主体活动的教学体系;针对不同学生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表现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重视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字规律和技能;注意学情分析,让学生写字能力有持续发展等。
此外,小学写字教学还与精神及认知发展有关,有研究认为,写字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修养和自律能力;写字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写字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改善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能力等。
研究结论综上所述,小学写字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在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及心理学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近年来,相关研究也有很大的进步,但仍有很多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如以输入的方式实施教学,强调过程教学,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达到全面培育学生能力等。
未来研究未来对小学写字教学应进一步研究,尤其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研究深入探讨不同教学方式对小学写字教学的影响,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第二,研究不同学生性格特征和学习特点,深入探讨学生写字成绩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学习兴趣的关系;第三,研究小学写字教学的实施方式,提出更加可行的写字教学框架和设计;第四,研究小学写字教学的精神及心理特点,探讨写字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结论小学写字教学是小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的研究大大提升了小学写字教学的水平。
关于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论文(集锦8篇)
![关于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论文(集锦8篇)](https://img.taocdn.com/s3/m/ab532e23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2.png)
关于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论文(集锦8篇)大文斗范文网会员为你整理了“关于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论文”8篇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篇1:低年级识字教学论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论文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
识字是小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
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
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我认为一年级的识字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遵循汉字教学规律,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识字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促进学生自主识字,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一、联想形象识字。
在生字中,有的字是象形字,如:口、耳、山、月、目等生字,这类字很容易让学生由字联想到它所表示的形象,还有一些字虽然不是象形字但它的笔画组合在一起往往是一幅图画。
利用这一特点在识字过程中可以用联想形象的方法帮助识记。
如:学习“鼠”字,“鼠”它像只小老鼠,上面的“臼”是老鼠的脸,下面的是小老鼠的牙齿;又如“羊”字,上面的两点是羊角,一竖是羊尾巴。
这样一想,这个字就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表演动作识字。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肢体动作演示字的形义联系。
在所学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动词。
学动词时可以想一想动作,再做一做动作。
如:学习“”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孙悟空一样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
如:学习“跑”字,先想一想跑的动作,然后再做一下,这样学生就会明白“跑”是用(足)跑,所以是足字旁。
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不费力气,学生还很踊跃。
三、比较联系识字。
在生字中有许多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音相同的字,在学习时,不让学生单独去认字,而是把相近或相似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9a6041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8.png)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识字教学一直备受关注。
研究背景主要包括对现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模式的反思,以及对提升学生识字效果的探索。
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对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通过对识字教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文字,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寻求优化的教学方式,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讨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语文水平。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探讨适合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基本字词,建立牢固的识字基础。
2.分析低年级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帮助他们克服障碍,提高学习效果。
3.研究识字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方式,探讨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
4.对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进行评价,分析其教学效果,找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优化识字教学过程。
通过实现以上研究目的,将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和语文素养做出积极的贡献。
1.3 研究意义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是语文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掌握了有效的识字方法和策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提升识字能力,还能为他们日后的阅读、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对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识字习惯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
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识字速度和识字准确度,从而提高整体语文水平。
关于小学生识字兴趣培养的文献综述
![关于小学生识字兴趣培养的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edcad20e02020740be1e9bfd.png)
关于农村小学生识字兴趣培养的文献综述专业:教育学姓名:赖微心学号:201214405103【摘要】文章主要以研究小学生识字兴趣培养展开,阐述小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以及如何培养,学习兴趣是小学生学习自主能力发展的前提,是推动小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部动力,也是小学生热爱学习、对学习产生强烈求知欲的基础。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识字教学占有一席之地。
因此,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仅能够让小学生爱上识字,快乐识字,对小学生以后的学习甚至是终身学习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因为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才会让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
关键词:小学生识字兴趣培养一、研究背景在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师自身素质参差不齐、教学媒体、辅助设备缺乏、学生家庭教育环境等诸多因素,学生识字效率较低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而“汉字难认,汉字难学”,低年级孩子年龄又小,见识也少,思维也差,这又是一个事实。
那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识字兴趣,就成了小学生识字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
二、研究现状国小学识字教学的研究数量较少,理论水平较低,难以达到小学识字教学整体发展的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小学中段识字教学的特殊性也更加明显。
本研究立足当前小学识字教学现状,抓住小学中段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改进策略。
三、研究思路学习自主能力发展的动力之一是学习兴趣的发展,识字教学是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载体之一,再加上新课标的颁布对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要求,因此把识字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作为本文的研究主线。
本文通过查阅已有的关于识字教学和学习兴趣的理论以及案例研究,分析识字教学中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接着根据识字教学现状挖掘出存在的问题以及小学生学习兴趣缺失的原因,最后在教育教学案例中具体探讨培养的策略。
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 精选教育文档
![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 精选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357e6504afe04a1b071ded2.png)
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识字写字教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占重要地位。
教师和专家学者们对识字写字教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丰富了对识字写字教学的认识,拓展了研究领域和思路方法。
本文以中国大陆地区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识字写字教学的研究文献为对象,综述了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的成果。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材的研究综述研究识字写字教材的相关文献主要包括对教材用字和教材文本的研究,其中又侧重于文本的研究。
关于教材文本的研究,集中于我国传统蒙学教材的研究和古今中外汉语识字教材的比较研究。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材用字的相关研究研究识字写字教材用字情况的相关文献数量不多,主要集中于字量确定、字种选择、字序编排、用字分布四方面。
但研究对教材用字的科学性、合理性研究不足,其观点和看法也不尽相同,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孙聪在《小学低段识字教材中生字教学用字分布的合理性研究》中,对小学低段学生静态识字与动态识字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把调查结果和人教版低段教材生字教学用字进行对比,剖析了字量、字种、字序这三个影响生字教学用字分布合理性的因素,提出要根据“最近发展区”、“汉字效用递减”等理论和儿童认知特点来合理分布字量、字种、字序及编写教材。
王露莹在《汉字简化与汉字教学研究》中,通过研究我国汉字教学的历程,主张“简化字更适合当代汉字教学”,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识字写字教学要遵循“识简写简,多识少写”的策略。
(二)关于识字写字教材文本的相关研究我国研究识字写字教材文本的文献涉及范围广、著作数量多。
它们以时间为线索,阐述教材文本的历史演变进程和阶段特征; 以不同标准对我国传统识字教材进行分类,研究分析其内容、功能、特点、作用等; 以不同时期和地域的教材文本为研究对象,审视剖析其内容形式、发展传承、存在价值及借鉴意义; 以纵向或横向为维度,比较分析古代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汉语识字教材,取长补短,以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多媒体的应用与识字教学文献综述
![多媒体的应用与识字教学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90cdfa36eefdc8d376ee32ee.png)
多媒体的应用与识字教学文献综述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计算机正逐渐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的确具有相对于其他教学手段的优越性。
识字教学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它是小学生通往认知学习的窗口;它对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是否具有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识字教学具有传统性、历史性、创造性、形象性。
因此,我们要在传统识字教学的基础上,同时要吸收和借鉴当代优秀小学识字教学经验,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的运用)使其更加深刻具体。
关键词:识字教学多媒体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其文化博大精深,同样,中国的汉字也有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无价的瑰宝。
可如何把汉字传承给我们的下一代呢?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的教学手段中已经运用多媒体为辅助工具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汉字,加深他们对汉字的记忆、了解与掌握。
从以下几方面可以证明小学语文教育识字教学逐渐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优势:1、河南省郸城县白马三中的张敏①认为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使用,将有利于克服识字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对于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促进学生识字量的增多,为更好地解决低年级学生阅读①张敏.论多媒体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第5卷,2008年7月第7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帮助。
2、上海市实验学校编写的语文教材与计算机教学密切结合,引入双拼汉字输入方法,把认字、学拼音和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结合起来,是小学生从入学第一天就与计算机结下不解之缘。
3、万州区罗田中心小学的何维②则提出以多种形式的识字方法,唤起学生识字兴趣,其中“电脑动画识字”的方法通过动感的画面,形象的解说,艳丽的色彩吸引学生把画面与相关联的汉字联系在一起。
4、曲阜市实验小学的孔为峰③在其文章中总结了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与多媒体计算机有机结合起来的优点:a.课件入境,激发兴趣;b.课件演示,提高质量;c.科学指导,提高写字质量。
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初稿)
![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初稿)](https://img.taocdn.com/s3/m/7f15a42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eb.png)
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初稿) 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写字和识字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写字和识字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教育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之一。
作为教育研究领域的学者,必须对识字写字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归纳,以期为相应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对国内近十年来有关识字写字教学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近期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识字教学基于语音转换技术的识字教学研究语音转换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语音信号到另一种语音信号的转换,它在识字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张晓勇等人在《基于语音转换技术的识字教学研究》一文中,提出了将语音转换技术应用在识字教学中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利用计算机对学生的读音进行分析和转换,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识字能力的提高。
基于影像处理技术的识字教学研究影像处理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影像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的技术,它在识字教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王海峰等人在《基于影像处理技术的识字教学研究》一文中,将影像处理技术应用在识字教学中,通过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识字教学中的字形、笔画等特征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汉字的认知和识别能力。
写字教学基于笔迹分析技术的写字教学研究笔迹分析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手写笔迹进行分析和处理的技术,它在写字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徐彦等人在《基于笔迹分析技术的写字教学研究》一文中,将笔迹分析技术应用在写字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笔迹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字能力。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写字教学研究人工智能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它在写字教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孙海等人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写字教学研究》一文中,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写字教学中,在提高学生写字能力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教学成本。
,近十年来国内识字写字教学领域的研究涉及到了语音转换技术、影像处理技术、笔迹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多个方面,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数量不断提高,为我国识字写字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文献研究综述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文献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0d4d03a6137ee06eef918d2.png)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文献研究综述作者:和鹏飞来源:《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8年第1期摘要:在近10 年有关识字教学策略的文献中,涉及识字教学策略的如下问题:当前识字教学策略的发展、多样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识字;教学策略;研究综述本文拟就近8 年来,我国教育学者和实践工作者对识字教学策略的研究,作一梳理,以期引起人们对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的关注。
一、识字教学策略的发展文献所反映的识字教学策略的发展状况如下:1、新中国成立前识字教学策略的发展宋元明清之际,出现了许多总结蒙学教学方法和教育经验的书籍。
一些经验和方法至今还在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应用着。
具体来说如下:(1)“六书”理论进行识字教学这是我国最早使用的识字教学方法。
它以汉字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为基础,通过字形追溯文字的本义。
不仅有利于儿童学习汉字的知识,了解汉字的起源,更加有利于了解汉字的文化,正确理解汉字的嬗变。
它对教儿童识字及实践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流传至今。
(2)汉字注音法识字教学古人对汉字的注音方法主要有两种:以字注音和双拼法。
以字注音就是用一个汉字来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方法。
双拼法就是用一个汉字或注音符号表示“声”,用另一个汉字或注音符号表示“韵”和“调”,把它们拼合成被注字的读音方法。
(3)诵读识字古代的私塾,让孩子们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
这些韵文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易读易记,既学到了很多知识道理,也认识了大量的汉字。
当达到一定的识字量,就可以阅读其他书籍了。
2、《汉语拼音方案》实施后识字教学策略的转变遵照全国人大在《汉语拼音方案的决议》中提出“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帮助学习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应该首先在师范、中小学校进行教学”的精神,从1958 年秋季开始,人教社将汉语拼音编入小学语文课本,作为一年级学生入学之初学习的重要内容。
自它被公布施行至今,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与运用。
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论文3篇
![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论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fe32cda98271fe900ef99f.png)
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论文1人的一生当中,小学阶段的识字量是最大的,大约要学会常用汉字2500 个左右。
要求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运用。
这2500 个汉字,在一二年级就要掌握1200 多个,占小学识字量的一半。
因此可以说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然而识字过程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
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
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生字娃娃”或“生字宝宝”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
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
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
二、利用想象来识字在学习生字中运用上想象,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我国的汉字是一种非常艺术性的创造,它结合了数千年的文化灵魂,很多汉字具有能看字辨义,读字辨形的特点。
因此,引导学生领会这些文化精粹是很有益处的。
认识" 火" 字的时候,与图一齐出示,让学生先想一下,它像什么,然后告诉学生,古人就是把熊熊的烈火用画描绘出来,便成一个" 火" 字。
特别是在区别易混淆生字方面,更要结合想象来进行。
如“乌”和“鸟”的区别,就是鸟字里那一点就是它的眼睛,没有眼睛,看不到东西就" 乌" 黑一片,这样学生从来不会把" 鸟" 和" 乌" 混乱。
还有”喝”和”渴”,喝水要用口来喝,口渴特别渴望的是水。
学习" 专" 字的时候,学生数不清它有几笔,有几个学生说:老师,那中间的竖折折就是一道闪电,一闪而过!这真是好办法。
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初稿)
![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初稿)](https://img.taocdn.com/s3/m/fd8654e8b9f3f90f76c61bc6.png)
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初稿)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安徽省阜阳市育新小学张军摘要:“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写字对于学生的语言、思维发展和全面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
自2004年以来,识字写字教学研究的内容更加丰富,类型更加多样,其中对于识字写字的教材和教学的研究最为突出,但是也有一些领域和方面需要进一步拓宽、加深。
关键词:识字写字;研究综述“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由此可见,识字写字教学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中有着何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许多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对于识字写字教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丰富了对识字写字教学的认识,拓展了研究领域和思路方法,促进了识字写字教学的实践。
本文仅以中国大陆地区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识字写字教学的研究文献为对象,不涉及特殊儿童教育、少数民族汉语教育、对外汉语教学等领域。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材的研究综述研究识字写字教材的相关文献主要包括对教材用字和教材文本的研究两个方面,这其中又侧重于文本的研究。
对于教材文本的研究,集中于我国传统蒙学教材的研究和古今中外汉语识字教材的比较研究。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材用字的相关研究研究识字写字教材用字情况的相关文献数量不多,主要集中于字量确定、字种选择、字序编排、用字分布这几个方面。
由于种种原因,对于教材用字的科学性、合理性的研究不足,其观点和看法也不尽相同,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孙聪在《小学低段识字教材中生字教学用字分布的合理性研究》中,通过对小学低段学生静态识字与动态识字的实际情况的调查,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把调查结果和人教版低段教材生字教学用字进行对比,分别剖析了字量、字种、字序这三个影响生字教学用字分布合理性的因素,指出现行的人教版低段识字教材的生字分布在上述三个方面存在的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
进而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文字学等理论,从宏观理论和微观操作两个层面揭示了产生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由此提出要根据“最近发展区”、“汉字效用递减”等理论和儿童认知特点来合理分布字量、字种、字序及编写教材。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践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6ad1fc9f111f18582d05a17.png)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1~2年级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对如此大的识字量,我们从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入手,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并通过大量阅读,改革评价等途径,让学生轻松脱盲。
同时,充分利用汉字的育人功能,开发学生的潜能。
关键词识字教学自主识字能力自动识别潜能本世纪20年代开办新学以来,低年级每课只教三、五个字,被历史地概括为低效率的“三五观点” 。
如果算一算小学生脱盲的时间,也是够令人吃惊的。
以国务院规定的城镇职工识2000个字为扫盲标准计算,那么,我们的学生一般要学习三年半才摘去文盲帽子,他们比较自由地学习书本知识,有效地进行系统的读写训练,大致要从四年级第二学期才开始。
这样的读写训练时间表与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对新一代的要求相比,距离是比较大的。
有专家指出:“小学生识字量与语文学业成绩在总体上存在较高程度的相关”,“识字量可以简明地表示学生的语文水平,是反映学生水平的重要指标”。
识字量低,就没有足够的读写“资本”。
实践证明,语文教学的不少弊端,常常是以识字教学为发端,而后越来越严重的。
当着我们在研究语文教学改革的时候,不能不关注识字教学。
因此,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
”在阶段目标中明确指出,1~2年级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从字量上看,一个小学生读到2年级,应该达到脱盲的程度。
面对这么大的识字量,低年级该如何进行识字教学呢?我们做了一些积极的实践与研究。
一、运用多种方法,培养浓厚识字兴趣小学阶段特别是学龄初期的儿童意志力非常薄弱,维持其进行一项活动的主要因素不象成人那样通过意志的努力。
如果完全的依赖于意志,那么他们对事物的注意力只能保持在15到20分钟左右。
他们经常“随性而为”、“见异思迁”。
低年级识字教学文献综述
![低年级识字教学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129fd4af7ec4afe04a1dff1.png)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与对策》文献综述系别:教育系专业:小学教育班级:本科一班姓名:***学号:***********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而识字又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它是小学生通往认知学习的窗口;它对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是否具有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低年级学生识字的基本情况、识字教学的特点、识字教学的方式、以及识字教学的评价方式直接影响了识字的教学效果。
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出了改革小学识字教学的具体方法。
如开启童心童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将识字情趣化;开展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将识字科学化;拓展学习资源,丰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将识字生活化等。
从而更好的解决学生在识字教学中的问题。
关键词:识字教学教学方式兴趣情趣化生活化创造性前言: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其文化博大精深,同样,中国的汉字也有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无价的瑰宝。
尽管如此,识字教育与所属的语文教育乃至更大范围内的中国基础教育一样,仍然存在着许多根本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认识和解决。
针对我的论文题目《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与对策》我阅读了大量识字教学的文献资料,以下是我对这些文献资料的整理概括。
一、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很多问题,许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
张辉在《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略》主要针对低年级学生识字“回生率”居高不下这一问题进行阐述,他总结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1、教学措施不完备,教学方法单调;2、识字重点不突出;3教学层次不清晰,教学视野比较狭窄。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张巍在其硕士论文《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中概括了识字教学的几个大问题:一、忽视学生入学实际,教学预设片面;二、把握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尺度;三、盲目扩大识字量,忽视语文素养综合能力的培养。
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初稿)
![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初稿)](https://img.taocdn.com/s3/m/cac81426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7.png)
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初稿)前言作为语文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写字教学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国内近十年的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通过文献的梳理,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方向。
一、国内识字教学研究1.角色扮演法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作者:夏利华发表时间:2012年该文指出,角色扮演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记忆效果。
因此,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小学生的识字教学中。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字的含义。
2.互联网时代基础教育识字教学的新探索作者:赵卫东发表时间:2014年该文提出了在互联网时代,基础教育识字教学应该注重多元化渠道的开发,探索有效的网络识字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学习识字,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信息素养。
3.互联网思维下的汉字拼音教学研究作者:马伟华发表时间:2015年该文将互联网思维引入汉字拼音教学中,提出了一系列适应网络时代的教学方法。
比如,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工具,让学生获取更多的汉字拼音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记忆汉字拼音。
二、国内写字教学研究1.学生写字能力的评估与提高作者:吉春平发表时间:2012年该文探讨了学生写字能力的评估与提高方法。
作者认为,学生写字的能力与心理素质,如注意力、集中力、记忆力等密切相关。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有效的评估方法,同时注重课堂情境的营造,帮助学生全面提高写字能力。
2.基于社区学习的小学生写字教学研究作者:王彦平发表时间:2013年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社区学习的小学生写字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作者采用了社区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写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写字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课堂观察和评价,作者发现该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写字能力。
3.触动心灵的写字课堂教学作者:周玉波发表时间:2019年该文提到,在写字教学中,情感因素非常重要。
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精选教育文档
![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精选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dfd0aa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40.png)
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精选教育文档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文献综述“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识字写字教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占重要地位。
教师和专家学者们对识字写字教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丰富了对识字写字教学的认识,拓展了研究领域和思路方法。
本文以中国大陆地区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识字写字教学的研究文献为对象,综述了国内近十年识字写字教学研究的成果。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材的研究综述研究识字写字教材的相关文献主要包括对教材用字和教材文本的研究,其中又侧重于文本的研究。
关于教材文本的研究,集中于我国传统蒙学教材的研究和古今中外汉语识字教材的比较研究。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材用字的相关研究研究识字写字教材用字情况的相关文献数量不多,主要集中于字量确定、字种选择、字序编排、用字分布四方面。
但研究对教材用字的科学性、合理性研究不足,其观点和看法也不尽相同,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孙聪在《小学低段识字教材中生字教学用字分布的合理性研究》中,对小学低段学生静态识字与动态识字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把调查结果和人教版低段教材生字教学用字进行对比,剖析了字量、字种、字序这三个影响生字教学用字分布合理性的因素,提出要根据“最近发展区”、“汉字效用递减”等理论和儿童认知特点来合理分布字量、字种、字序及编写教材。
王露莹在《汉字简化与汉字教学研究》中,通过研究我国汉字教学的历程,主张“简化字更适合当代汉字教学”,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识字写字教学要遵循“识简写简,多识少写”的策略。
(二)关于识字写字教材文本的相关研究我国研究识字写字教材文本的文献涉及范围广、著作数量多。
它们以时间为线索,阐述教材文本的历史演变进程和阶段特征; 以不同标准对我国传统识字教材进行分类,研究分析其内容、功能、特点、作用等; 以不同时期和地域的教材文本为研究对象,审视剖析其内容形式、发展传承、存在价值及借鉴意义; 以纵向或横向为维度,比较分析古代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汉语识字教材,取长补短,以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f6a2e9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e.png)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论文一、引言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识字教学是低年级阶段的重要任务。
识字量的积累,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旨在为教师提供参考。
二、识字教学现状分析1. 教学方法单一:目前,部分教师在识字教学中,仍然采用“教师读、学生跟读”的传统教学模式,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氛围枯燥:课堂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的课堂氛围较为枯燥,使得学生对识字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3. 识字量不足: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足够的识字量,导致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受限。
4. 缺乏个性化教学: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往往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得部分学生在识字学习中遇到困难。
三、识字教学策略1. 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设置游戏、制作教具等方式,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加强课堂互动:教师应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合理安排识字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识字量,确保学生在课堂时间内能够掌握基本的字词。
4. 注重个性化教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5. 开展课外阅读: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增加学生的识字量,提高阅读能力。
四、结论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阶段的重要任务,教师应针对现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
通过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加强课堂互动、合理安排识字量、注重个性化教学以及开展课外阅读等措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五、识字教学方法探讨1. 生活化教学:将识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汉字,感受汉字的魅力。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奥苏伯尔文献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奥苏伯尔文献](https://img.taocdn.com/s3/m/bbeacf11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7d.png)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奥苏伯尔
文献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汉字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工具。
一般而言,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还有幼儿也展现出了各种不同程度的阅读兴趣,对于不同的阅读资料,明显地表现出不同的喜好程度。
由于识字量的缺乏,造成学生在遇到课外读物的时候会出现语言障碍,进而形成理解上的困难,最终又将导致学生阅读兴趣的下降。
在另外有些方面,小学中低年级是学生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培养的最好的黄金期,但识字量的缺乏,将会使学生错过这一最佳期,而以致多数学生,在进入初中后依旧没有完整的阅读能力。
语文学科的学习重在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
然而课外阅读的品质都与识字量的多少密切联系。
这就使得我们的识字教学,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研究课题。
从古至今,对识字教学的研究,尤其对教学方法各种各样的研究,从未暂停,我们应根据课程改革精神,综合应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透彻的改变单调乏味的识字教学现状。
目前,存在于教学实践中的识字方法特别多,比如图示法游戏法、故事法、猜谜法、比较法、联想法等这些方法,为识字教学的改革做了很好的铺垫。
但是,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这几方面,要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而不拘泥于某一种,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运用,切忌生搬硬套,提倡改革创新,并且方法的运用应以培养学生为主。
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论文3篇
![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论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fe32cda98271fe900ef99f.png)
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论文1人的一生当中,小学阶段的识字量是最大的,大约要学会常用汉字2500 个左右。
要求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运用。
这2500 个汉字,在一二年级就要掌握1200 多个,占小学识字量的一半。
因此可以说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然而识字过程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
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
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生字娃娃”或“生字宝宝”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
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
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
二、利用想象来识字在学习生字中运用上想象,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我国的汉字是一种非常艺术性的创造,它结合了数千年的文化灵魂,很多汉字具有能看字辨义,读字辨形的特点。
因此,引导学生领会这些文化精粹是很有益处的。
认识" 火" 字的时候,与图一齐出示,让学生先想一下,它像什么,然后告诉学生,古人就是把熊熊的烈火用画描绘出来,便成一个" 火" 字。
特别是在区别易混淆生字方面,更要结合想象来进行。
如“乌”和“鸟”的区别,就是鸟字里那一点就是它的眼睛,没有眼睛,看不到东西就" 乌" 黑一片,这样学生从来不会把" 鸟" 和" 乌" 混乱。
还有”喝”和”渴”,喝水要用口来喝,口渴特别渴望的是水。
学习" 专" 字的时候,学生数不清它有几笔,有几个学生说:老师,那中间的竖折折就是一道闪电,一闪而过!这真是好办法。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浅谈综述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浅谈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ccfb41209e31433238689365.png)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浅谈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结合课内外,同归为识字众所周知,在传统的识字教学中,每一课的识字量都较少,只要一课时就能学会,任何一个字我们都可以在课内进行强化教学。
然而在新课标语文教材中,课文数量多了,篇幅也长了,生字量也随之加大,如果勉强用这种方法教学,就会出现不断地“顾此失彼”的情况:花在识字教学方面的时间多了,其他语文教学任务就无法完成,花在识字教学方面的时间少了,又怕无法完成教学目标。
针对这一现状,我认为应该树立“细水长流”的识字教学观,不要过分追求堂堂清、课课清、人人清。
识字是一个反复、长期的学习过程,要创设多种途径让汉字与学生反复见面,加强汉字的复现和巩固。
1.用好教材。
苏教版教材本身就安排了丰富的“功能齐全”的识字内容,教材在编排设计上能较好地促进学生识字:(1)大部分汉字在教材中都反复呈现,学生在“一回生,二回熟”的学习过程中巩固生字;(2)即个别生字学生暂时遗忘,由于课文的绝大多数汉字都注音,他也可以借助拼音进行回忆;(3)教材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识字单元训练,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寻找规律识字。
像《语文园地二》中“我会找”一题,要求把带“氵、扌”的字分别找出来。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找“果子”过程中掌握了规律,巩固了汉字。
用好教材识字,应该是识字教学的主渠道。
2.走出教材。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养成在生活中注意识字的意识和习惯,提高教材中生字的复现频率,从而巩固生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与对策》文献综述系别:教育系专业:小学教育班级:本科一班姓名:***学号:008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而识字又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它是小学生通往认知学习的窗口;它对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是否具有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低年级学生识字的基本情况、识字教学的特点、识字教学的方式、以及识字教学的评价方式直接影响了识字的教学效果。
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出了改革小学识字教学的具体方法。
如开启童心童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将识字情趣化;开展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将识字科学化;拓展学习资源,丰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将识字生活化等。
从而更好的解决学生在识字教学中的问题。
关键词:识字教学教学方式兴趣情趣化生活化创造性前言: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其文化博大精深,同样,中国的汉字也有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无价的瑰宝。
尽管如此,识字教育与所属的语文教育乃至更大范围内的中国基础教育一样,仍然存在着许多根本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认识和解决。
针对我的论文题目《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与对策》我阅读了大量识字教学的文献资料,以下是我对这些文献资料的整理概括。
一、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很多问题,许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
张辉在《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略》主要针对低年级学生识字“回生率”居高不下这一问题进行阐述,他总结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1、教学措施不完备,教学方法单调;2、识字重点不突出;3教学层次不清晰,教学视野比较狭窄。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张巍在其硕士论文《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中概括了识字教学的几个大问题:一、忽视学生入学实际,教学预设片面;二、把握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尺度;三、盲目扩大识字量,忽视语文素养综合能力的培养。
他认为早期识字并不等同于早期阅读,汉字是具有历史文化的符号,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识写过程中应体现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同时还强调语文教学目标“三个维度”要有机整合,互相渗透,融为一体,以求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而郭根福在其《论新课程背景下的识字教学改革》中也提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以及“知识和能力”这三个维度要通盘考虑,同时他还提出了识字教学的目标要定位。
通过分析总结识字教学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学生识字的基本情况、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识字教学的评价方式三个方面。
二、小学识字教学的理论研究(一)识字是低年级教学重点识字是学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基础,识字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学生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的水平。
所以说,把好识字关,是打开人类各种文化宝库的钥匙之一,是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工具。
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改革直接决定着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改革,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其它学科的教学。
最近几年,一些国家开始重视儿童智力的早期开发,把识字、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智力开发的重要途径,因此,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改革会越来越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在我国语文教育史上,识字向来是启蒙教育阶段的教学重点,解放后前几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都提出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使之拥有不容置疑的“法定”地位。
1986年以后的大纲删去这一提法,而《语文课程标准》变为“识字是1~2 年级的教学重点”。
这是在对识字教学的重要意义和识字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重新进行审视和深思熟虑之后,对低年级识字教学做出的准确定位,也是对这十几年来识字教学现状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
(二)小学低年级识字量的确定第—学段(1-2年级)会认的1600-1800,会写的800-1000,同时要学习独立识字;第二学段(3-4年级)会认的字25O0个,会写的2000个左右,要求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第三学段(5-6年级)会认的字3000个,会写的2500个左右,要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二)各年级识字数量分配的依据小学一年级学生刚入学,要熟悉学校生活,养成学习习惯;又要学习汉语拼音、汉字的笔顺、笔画等识字的基本知识,所以识字量少一些,安排生活400 字。
二年级已经学习了一些识字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因此识字量是高峰,安排了750 字。
三年级听说读写训练的要求逐渐提高,已经学过的1150 个字需要巩固,所以识字量逐渐减少。
(三)识字的质量标准每个汉字都包括音、形、义三要素,识字就是要正确地掌握字的音、形、义,在大脑中牢固地建立起音、形、义的联系,并能在读写中运用。
识字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识字教学原则(一)识字要音、形、义相结合这是由汉字的特点决定的,汉字是由音、形、义三个要素构成的统一体。
识字就是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使三者之间建立起牢固的联系。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是音、形、义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
在语言环境中,在学词学句学文中识字,能反复感知字形、巩固字音、理解字义,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三者之间稳定的联系。
(二)识字要和认识事物相结合运用各种直观手段或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思考、想象,使抽象的概念变成可以感知的具体事物,这就是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了。
认识事物,并非只限于认识具体事物,这就是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了。
(三)识字要与听说读写训练相结合学生在听、读中能理解学过的字词,在说、写中能正确运用学过的字词,才达到识字学词的目的,从另一方面说,学过的字词在语言实践中反复运用才能够巩固。
(四)识字要与写字相结合写字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手段,写字能促进辨认字形的精确性,并加强对字形的记忆,提高识字的效果。
三、识字教学应遵循的规律《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识字是有规律的,它应该符合汉字本身的规律、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语文的规律,进行教学。
四、识字教学策略低年级小学生往往是无意注意占优势。
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这一特征,许多研究者提倡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要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在无意中达到识字的任务。
很多教师认为培养学生的兴趣对识字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并在识字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加以应用。
教师们尽量在识字教学中发现一些乐趣,去创造不同的识字方式,来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如:趣味性地识字;生活化地识字;创造性地识字等。
这些识字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学得轻松、开心,也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生字。
以下便是在归纳总结的小学识字教学的常用的教学方式。
1、趣味性地识字低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缺乏稳定性。
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要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身心特征进行教学安排。
如:低年级小学生刚刚结束幼儿教育,对他们来说还不是很能适应小学的教学环境,而游戏活动是他们在幼儿园最常进行的,所以以游戏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会是他们最喜欢的。
如果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能开展各种游戏,那将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为学生创造各种直观、形象生动的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生活化地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使之结合。
”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要联系生活,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积极地融入到识字学习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低年级的教材在进行教材选取时,在一定程度上都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语文课程资源不仅包括课堂学习资源还包括课外学习资源。
教师甚至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的学习环境,建立一个开放性的识字教学体系。
这也正说明了语文课程的开放性。
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去亲自体验和感受生活的乐趣,这样就可以拉近学生与识字教学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识字学习中。
识字教学也将在学生无意中顺利进行,识字学习活动就随之变得轻松愉快了,学生就更容易体验到学习过程中愉快的情感。
3、创造性地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识记字形是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的。
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识字经验,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或者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识记。
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创造力。
4、教学要落实“三个维度”的目标,不能片面地追求识字量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就是要多识字,而可以忽略其他形式的语文学习,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不科学的。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却还是有这种情况的发生。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特别强调“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而识字只是“知识和能力”目标,是课程目标中最基本的一个纬度。
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不能只有“知识和能力”,还要有“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两个纬度的共同渗透。
所以,在进行识字教学时,不能将这三个维度进行简单的分割,只注重识字教学,而忽略其他形式的语文教学,应该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渗透三个维度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整体的提高,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整理归纳,使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加系统化,总结了识字教学的重点、原则以及应该遵循的规律。
同时也整理了三种教学策略即:情趣性识字、生活化识字以及创造性识字。
通过一系列整理与分析使识字教学更加清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也使研究方向更加明确。
参考文献:[1]陈树民《汉字特殊功能与教学创新》[M]南京大学出版社.[2]王云峰、马长燕《语文教学基础-实践取向小学教师教育教程》[M]教育科学出版社.[3]刘济远《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4] 刘丽霞. 让小学生识字充满情趣[J] . 新语文学习(教师版.小学专辑) ,2005(04).[5] 杨自敏. 低段识字教学的方法和策略[J] . 小学语文教学, 2005(12) .[6] 童伟勤,秦小华. 新教材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思考[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4(02):28-29.[7] 谢广田.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及其方法[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09).[8]苏志霞. 趣味识字教学举隅[J]. 教学与管理, 2005(03):52-53.[9]禄冬梅. 字,人生殿堂的第一张入场券[J]. 甘肃教育, 2006(01):34.[10]郭根福新课程背景下的识字教学改革[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0(07)[11]张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问题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7[12]张辉.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7)[13]黄嘉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