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文化长廊教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目标及原则
本次设计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吸收中原农耕文化的的精华。融入现代景 观规划的设计手法,将中原农耕文化与中原民俗相结合,进一步优化打造庄 园特色景观点,打造成为市民娱乐休闲、体验特色文化、城市的“室外农耕 博物馆”
1、“自然生态+人文历史”的融合 2、“地域文化+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 3、“生态资源+参与式体验产品”的融合 4、“都市休闲+生态旅游‘的融合 5、”社会效益+商业价值”的融合
新 石 器 时 代 农 耕 文 化 墙
五 谷 丰 登 ” 形 象 组 雕
五 谷 丰 登 ” 主 题 形 象 墙
文化组雕意向
新石器时代农耕文化墙
土地制度专项:土地公有制
器耕刀 时时耕 代代火 )(种
新的 石农
8000 8000
变母生活开因蚕的粳方著的种成达一发 耜
历新
。系产逐始原豆主并旱提转三了锄时达 耕
近 现 代 农
近 现 代 农


状 态 文
组 雕


曲 辕 犁 农 耕 雕 塑 组 合
唐 宋 元 时 期 农 耕 文 化 墙
唐 以 前 时 期 农 耕 文 化 墙
追 古 溯 源 ” 雕 塑
农 家 院 落 小 品 组 合
明 清 时 期 农 耕 文 化 墙
青青
铜铜
农 贸 雕 塑 组 合
时时 期代 农农 耕具 文展 化示 墙台
设计手法
文化思想 人
自然
设计依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 规
–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5年第 146号令发布)
–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 建规(1995)333号文发布)
– 4、《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137—90)
– 5、《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 6、《河南省城乡总体规划》 – 7、其他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
设计分区概览
整个展示区共分为五个区:
农耕文化长廊:以中原农耕文化为
主要背景,通过实物、图片、文字的方 式,展现从新石器时代到中国近现代的 农耕文化,其中包含了众多特色耕作技 术、民生故事。农业生产工具以及土地 制度等以现代的元素进行提炼。运用设 计语言表述展现向人们讲述和展示中国 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历程。
融: 融。是“融合”,溶古融今,是设计的主要目的。悠久农耕 文化的精华融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手法,协调人工景观环境 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溶: 溶,“溶解”之意,体现设计设计手法,提升融合后的文化 精髓,得以体现最终主题
构思形成:
得天独厚的条件
多方位的文化感受
古今农耕文化的 融合
和谐共生的主题
丰富的文化底蕴 优越的区位交通 文化展示 民俗体验
着力塑造空间环境和特色,从而起到弘扬中原文化的作用。
3、超前性原则,处理好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
4、以人为本原则,生态优先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总平面图
景点说明
整体上:开放的、大气的时代风格; 布局上:特色的、和谐的民族风格; 细节上:深邃的、优雅的文化风格; 景观上:精粹的、兼容的通俗风格。
为了更好地塑造农耕文化的风貌和特色,以中原农业发展为设计依据, 对农耕文化及中原民俗风情进行研究和深化,加强外部空间的和谐统一, 让游客在游览中学习和体验农耕文化,从而打造有特色的展示区。 1、文化优先原则,弘扬中原农耕文化,构建富有文化底蕴的展示区。
2、特色性原则,利用农耕文化资源,塑造区域特色,运用景观设计的方法,
中原农耕文化展示区景观设计方案
区位分析
地理区位
中原农耕文化展示位于河南中牟县候鸟庄园项目郑汴 产业带核心区域,北邻沿黄河文化旅游生态产 业带,南近 生态农业产业带,西连雁鸣大道,南通连霍高速。
中牟县区位图
G106
交通区位图
农耕园区位图
背景研究
“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发达、农业技术的发明与创 造、农业的制度与理念,均与河南密切相关。” ──这是徐光春同志在谈到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时提 出的一个重要观点,它完全符合中国农业文化和中原 农耕文化发展的实际。
了石
氏中渐由始、要存作高变五由耕期锄 阶年年三器
族渐转以农西原,粟。,年年的完耕 段至前个时
5000 5000
公居入前业瓜料大、作土撂年进成阶 ; 为发代
社主定游的、,麻黍物地荒易化了段
原展我
向 父 系 氏 族 公 社 的 转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华夏文明 的摇篮。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勤劳朴实的中原儿女在 这片土地上的辛苦劳作,形成了影响深远的中原文化。 田、牛、犁,便是千百年来中原农耕文化的恒久主题。 耕作,不仅是中原农民必备的生存过程,更是他们的人 生希望。可是随着现代文明的渗透超越,笨拙但显朴实 的牛耕技术渐渐淡出农村的历史舞台,古老的农耕文化, 也越来越让80后、90后们感到陌生和遥远。农耕生活的 情景,已渐渐离我们远去,因此深入挖掘中原地区的农 业发展历史,抢救性收藏和存留农业历史遗物,保护和 研究农业历史文化遗产成为本次项目的目标以及目的。
夏历广场:以夏代创立的历法夏历
十二月作为夏历柱设计来源。
停车场:根据景观区域的停车需求
设置合适的生态停车位,方便游客出游。
丰收广场 夏历广场
文化长廊 停车场
民俗体验区
交通路线分析
景观节点分析
视线分析
夜景照明分析
总体鸟瞰图
“ “

农耕文化长廊
农耕文化长廊是该方案主要的展示区,以景墙展示为设计语言,从新石器时代的农业状态到青铜时代;再到唐以前;唐宋元时期;明清时 期;近现代农业的发展,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从原古文明到近代农业,从视觉上体验中原别具特色的农业文明。
wk.baidu.com
现状分析
设计理念
构思解析 本设计秉承“其乐融溶”的思路。
其: 农耕文化展示位于农耕文化发展渊源的河南中牟,拥有良好 的黄河文化旅游生态产业带,南近生态农业产业带拥有良好 的区位条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造就了该区独有的发展条 件。
乐: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规划区内多方位的感受农耕 文化的奇妙快乐。
民俗体验区:还原百姓人家的生活
场景,重现最贴近老百姓的的生活状 态,,强调文化的互动 、参与和体验性, 亲身体验如何使用这些古老的农用器具, 让游客们在农耕文化长廊中了解传统文 化,汲取实践知识。为市民带来层次丰 富的休闲场所。
丰收广场:反映中原农耕人丰收的
场所,是人民对丰收的希望以及反映时 代精神面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