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二单元第5课《黄河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二单元第5课

《黄河颂》

课题黄河颂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

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知识与技能

1.词语积累与运用。

2.了解诗人光未然及组诗《黄河大合唱》。

3.了解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

决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作者

简介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今属襄阳)人。现代作家、评论家。1935年创作了歌颂抗日志士、反对卖国投降的歌词《五月的

鲜花》;1939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著有长诗《屈原》,诗集《江汉行》,论文集《风雨文谈》等。

写作

背景

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

黄河岸边。祖国雄奇壮丽的山川和战士们英勇抗敌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

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写下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

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

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

概。

读准

字音

山巅.(diān)澎.湃(pénɡ)狂澜.(lán)浊.流(zhuó)

宛.转(wǎn)筑.(zhù)屏.障(pínɡ)哺.育(bǔ)

滋.长(zī)

辨清

字形

障(zhànɡ)屏障澜(lán)狂澜

嶂(zhànɡ)重峦叠嶂斓(lán)斑斓

理解

词语

气魄:气势,魄力。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哺育:喂养,比喻培养。

一泻万丈: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文中指前者。

浩浩荡荡:水势大。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宏大。

1.用多媒体播放关于黄河的照片和影像片段,然后请一两个学生代表谈观后感。

2.请两名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黄河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地理位

置的重要性。

3.教师小结:“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黄河,

是我们的母亲河,它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它凭借天险屏障,抵御了一次又一次外族的入侵,凝聚了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今天,我们来学习光未然的《黄河颂》,去领会黄河的英雄气魄。

【朗读诗歌,揣摩情感】

学生自由朗读,感知诗歌内容,揣摩诗歌的情感。

(1)诗歌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不妨越读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