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信息化
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
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信息化管理学校之一:学校管理软件的合理应用学校信息管理软件是以学校繁杂的校务管理为整体设计思想,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教学质量、降低教学成本为目标而开发的。
一般包括学生档案管理、教师档案管理、课程表、收费管理、学生成绩管理等。
原本极复杂的保存、查询、比较和统计工作都极大的简化了,学校繁杂的事务变得轻松多了。
1学生档案管理:1)在学生档案管理中,可以录入学生姓名、性别、籍贯、出身年月、入团时间、政治面貌、所在年级、所在班级、家长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信息。
且在学生档案中附有学生照片的管理功能。
可以对学生的数码照片加入到学生档案中。
2)具有多重条件查询学生档案的功能。
3)具有学籍处理功能,比如调班,休学,开除等的处理。
2教师档案管理1)在教师档案管理中,可以录入教师姓名、性别、学历、职称、出身年月、工作时间毕业院校、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信息。
2)具有多重条件查询,打印等功能。
3课程表管理:1)可以录入每一个班级的课程表情况2)可以查询所有班级的课程安排情况,一目了然。
4收费管理:1)在基础设置中录入各年级的收费名称以及收费标准后。
在收费管理中,只要先录入学生的学籍编号,则系统会自动查询出此学生所处的年级,自动在收费标准中查询此学生的应收学费情况。
自动生成对应的收据。
操作简单,明了。
2)查询的功能:具有多种复合条件的查询功能。
5,学生成绩管理:具有录入学生的成绩,按单科,按总分排序分析等功能。
查询结果方便,全面,直观。
并且可以将所有学生的所有学科成绩全部永久保存。
信息化管理学校之二:校园网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校园网的开发利用对教育教学的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我校从2002年开始开通学校校园宽带网,并相继建立了学校自己的网站回顾我校走过的这些年历程,我们在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成长,基于我校的实际情况,我觉得校园宽带及校园网站在促进学校管理、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学习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给我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了诸多的便利。
某中小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学校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信息化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2. 设立信息化办公室,负责信息化工作的具体实施和日常管理。
3. 各部门、各班级设立信息化联络员,负责本部门、班级信息化工作的协调与落实。
三、信息化设施设备管理1. 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由信息化办公室负责采购、安装、调试和维护。
2. 信息化设施设备应按照国家规定和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配置。
3. 信息化设施设备使用期间,使用者应爱护设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 信息化设施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报修,不得擅自拆卸或更换零件。
四、网络资源管理1. 学校网络资源由信息化办公室统一管理和分配。
2. 教师和学生应合理使用网络资源,不得利用网络从事违法活动。
3. 学校网络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教育教学资源:课件、教案、教学视频等。
(2)学生作业资源:在线作业、在线测试等。
(3)学生成长记录资源:学生成绩、考勤、奖惩等。
4. 信息化办公室定期对网络资源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五、信息化培训与推广1. 学校定期组织信息化培训,提高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
2. 信息化办公室负责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相关部门实施。
3. 各部门、各班级应积极配合信息化培训工作,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六、信息化安全管理1. 学校加强网络安全管理,防范网络攻击、病毒传播等风险。
2. 信息化办公室负责制定网络安全策略,并对网络安全进行监控。
3. 教师和学生应遵守网络安全规定,不得传播、下载、使用非法软件和不良信息。
七、信息化考核与评价1. 学校将信息化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对各部门、各班级信息化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价。
2. 信息化办公室负责对信息化工作进行统计分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三篇)
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是为了规范学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具体操作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信息化管理组织架构:明确信息化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和成员的职责,确定信息化管理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
2. 信息化管理目标:明确学校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包括信息化建设的规模、内容和时间表等,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提供明确的指导。
3. 信息化项目管理:制定信息化项目管理的流程、规范和评估指标,明确项目的立项、实施、验收和评估等具体步骤和要求。
4.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建立学校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包括数据备份、网络安全、用户权限管理等。
5. 信息资源管理:制定信息资源管理的规范和措施,包括信息的采集、整理、存储、共享和利用等,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
6. 师生信息素质培养:制定关于培养师生信息素质的策略和措施,提升师生信息化应用能力和信息道德意识,推动信息化教育的深入开展。
7. 信息化绩效评估和监督:建立信息化绩效评估和监督机制,对学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水平,推动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发展。
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保护学校的信息安全,提高师生的信息素质,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共享。
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二)【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信息化管理,规范信息化工作流程,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信息化管理的目标是,在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可靠的基础上,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服务,推动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第二章职责与权限第三条学校信息化管理工作由学校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其主要职责包括:1. 制定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2. 组织开展信息化项目的规划、建设、运维和安全管理;3. 统筹各部门的信息化需求,协调沟通,确保信息化工作的顺利推进;4. 监督信息系统的使用,保障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和恶意攻击。
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
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一、引言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的制定是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加强学校信息化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能,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和科学化进程。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包括信息化建设规划、信息资源管理、网络安全管理、信息技术培训和教师队伍建设等。
二、信息化建设规划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是指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目标、路径和计划,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提供指导和支持。
具体的规划内容包括:确定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发展路径,制定信息化建设的时间计划和里程碑,确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资源投入,制定信息化建设的评估与监控机制。
三、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学校的各类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有效利用,确保信息的质量和安全性。
具体的管理措施包括:建立信息资源管理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制定信息分类和编目规范,建立信息资源库和管理系统,定期对信息资源进行评估和更新。
四、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是指对学校网络系统进行安全防护和监控,保护学校教育教学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具体的管理措施包括:建立网络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制定网络安全策略和控制措施,加强网络设备和系统的安全维护,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五、信息技术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是指对学校教师和工作人员进行信息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培养,提高其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
具体的培训举措包括:开展信息技术培训的需求调查和分析,制定师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组织开展师资培训活动,建立师资培训的评估和激励机制。
六、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是指培养高素质的信息化教育教学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具体的建设措施包括:制定教师信息化能力标准和评价体系,建立教师信息化能力培养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强对教师的选拔、培养和评价,推动信息化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七、总结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和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办法
一、总则为了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保障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特制定本制度办法。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
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信息化管理中心:学校设立信息化管理中心,负责信息化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管理。
信息化管理中心的主要职责包括:- 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 负责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管理学校信息化资源,包括教学资源、办公资源等;- 组织开展信息化培训工作;- 负责学校网络的安全管理。
3. 信息化工作小组:各部门根据需要设立信息化工作小组,负责本部门信息化工作的实施。
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1. 网络基础设施:学校应建设高速、稳定的校园网络,为全校师生提供便捷的网络服务。
2. 信息化设备:学校应配备必要的信息化设备,包括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等,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信息化应用系统:学校应积极开发和应用信息化教学、办公、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系统,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
四、信息化资源管理1. 教学资源:学校应建立健全教学资源库,收集、整理和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2. 办公资源:学校应建立健全办公资源库,提高办公效率。
3. 信息资源:学校应加强信息资源的管理,确保信息安全。
五、信息化培训1. 培训内容:信息化培训内容应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信息化应用技能等。
2. 培训对象:全校师生均为信息化培训对象。
3. 培训方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确保培训效果。
六、信息化安全管理1. 网络安全:学校应加强网络安全管理,防止网络攻击和病毒入侵。
2. 信息安全:学校应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确保学校信息资源的安全。
3. 数据安全:学校应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学校数据的安全。
七、监督检查1. 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学校信息化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各部门应定期对本部门信息化工作进行自查。
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
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行业也不例外。
学校信息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还能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为了更好地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的定义、内容、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概述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是指为保障学校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规范信息化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的系列规章制度。
它主要包括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应用、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信息安全保障等方面。
二、学校信息化管理办法内容1. 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学校应当根据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当地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信息化建设规划。
规划应包括发展目标、建设内容、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等。
2. 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学校应当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校园网络、数字化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同时,要建立健全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制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为教育教学提供技术支持。
3. 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应用学校应当推广信息化教育教学,鼓励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同时,要加强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
4. 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学校应当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将信息化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同时,要加强教师信息化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
5. 信息安全保障学校应当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信息安全的责任主体,确保学校信息安全。
同时,要进行信息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师生信息安全意识。
三、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的实施步骤1. 调研与规划学校应当开展信息化建设调研,了解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需求,为制定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提供依据。
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4篇)
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管理在各行各业都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学校信息化管理旨在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促进教育创新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学校信息化管理的相关概念,并详细阐述实施学校信息化管理的制度和管理办法。
二、学校信息化管理的概念学校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学校的各项业务进行管理和运营的过程。
它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化手段为手段,以信息化管理为核心,为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
学校信息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学校网络基础设施、教学信息化环境、教学管理系统、教师和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等。
通过建立和完善这些系统,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
三、学校信息化管理的制度1.学校信息化管理组织机构(1)学校信息化管理委员会:由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并监督各项信息化工作的进展。
(2)信息化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包括系统运维、数据管理、网络安全、故障处理等。
2.学校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1)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包括信息化发展目标、发展策略和实施计划等。
(2)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网络使用规定、账户管理、安全防护等。
(3)教务信息管理制度:规定教学信息化环境的管理,包括教学资源的建设、教学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在线作业和考试等。
(4)教师和学生信息管理制度:规定教师和学生信息的采集、保护和管理,包括个人信息的录入和查询、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等。
四、学校信息化管理的管理办法1.网络设备和软件的采购和使用(1)管理办法:明确网络设备和软件的采购程序和审批流程,确保采购的设备和软件符合学校的教育需求和技术要求。
(2)使用要求:规定网络设备和软件的使用规范,包括合法使用、保密、备份和维护等。
2.网络安全管理(1)网络安全策略:制定网络安全策略,包括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范措施等。
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范文(五篇)
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学校信息化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效率,保障信息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信息化管理的目标学校信息化管理的目标是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提升学校整体竞争力。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信息化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设施、数据管理等。
第二章学校信息化管理的原则第四条确保信息安全学校信息化管理应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采取安全措施保护信息资源,防止信息泄露和损坏。
第五条统一管理学校信息化管理应作为学校整体管理的一部分,与其他管理体系相互配合,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
第六条公平公正学校信息化管理应公平公正,所有使用和管理信息化设备和系统的人员都应遵守相同的规则和制度。
第七条创新发展学校信息化管理应不断创新,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三章学校信息化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第八条学校信息化管理部门的职责学校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优化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等。
第九条教师和学生的职责教师和学生应使用学校提供的信息化设备和系统进行教学和学习活动,保护设备和系统的安全和完整。
第十条管理员的职责管理员负责学校信息化设备和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保障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四章学校信息化管理的具体措施第十一条信息安全管理措施学校应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策略、安全规范、安全培训和安全检测等。
第十二条设备管理措施学校应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数据管理措施学校应建立健全数据管理体系,包括数据备份、数据恢复、数据安全等。
第五章学校信息化管理的监督与检查第十四条学校信息化管理的监督学校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对学校信息化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五条学校信息化管理的检查学校应定期对学校信息化管理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措施。
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
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信息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进行全面的和提升。
信息化已经成为学校管理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学校在信息化的发展中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以确保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一、信息化管理制度1.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规划学校应制定一份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信息化的目标、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保持与学校发展目标和教育教学需求的一致性,并定期进行调整和修订。
2.学校信息化资源管理制度学校应建立信息化资源管理制度,包括对硬件设备、软件应用、网络设施等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规划,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避免重复购置和浪费,提高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效益。
3.学校信息化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应制定一套严格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系统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和规定,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减少信息泄露和非法访问的风险。
4.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管理制度学校应建立一套信息化教育资源管理制度,包括对教育资源的全面整合、分类存储和有效利用的管理措施和规定,确保教学资源的广泛共享和有效利用,提高教学效果。
5.学校信息化人员管理制度学校应制定一套信息化人员管理制度,明确各类人员在信息化建设中的职责和要求,建立信息化人员的培训和评价机制,提高信息化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二、信息化管理办法1.组织领导学校应设立信息化领导小组,由校领导负责并指导信息化建设工作,确定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并制定相关政策和计划。
2.项目管理学校应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信息化项目管理流程,包括项目的立项、实施、验收和评估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要求,确保信息化项目按时、按质量完成。
3.资源共享与互联互通学校应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各类资源的共享与互联互通,包括师生的个人信息、课程资源、教学实践经验等,以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效率。
4.教师培训与能力提升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信息化培训和能力提升活动,使教师能够掌握信息化技能和教学方法,提高信息化的运用水平,并通过评价和奖励机制激励教师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
加强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学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为了确保学校信息化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特制定以下加强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一、组织领导1. 成立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规划、部署、实施和监督。
2. 确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负责统筹协调各部门、各年级的信息化工作。
3. 明确各部门信息化工作负责人,负责本部门信息化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制度建设1. 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2. 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管理、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发布等。
3. 制定信息化培训计划,提高师生信息化素养。
三、设备管理1. 严格执行信息化设备采购、验收、安装、使用、维护和报废等流程。
2. 定期对信息化设备进行检查、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建立信息化设备档案,记录设备信息、使用情况、维护记录等。
四、网络安全1. 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师生网络安全防范能力。
2. 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网络安全责任。
3. 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检查,发现漏洞及时整改。
五、数据安全1. 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数据安全、完整、可靠。
2. 定期进行数据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3. 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泄露。
六、信息发布1. 建立信息发布管理制度,明确信息发布流程、内容审核、发布权限等。
2. 加强信息审核,确保发布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3. 定期对信息发布平台进行维护,确保平台正常运行。
七、培训与交流1. 定期开展信息化培训,提高师生信息化应用能力。
2. 鼓励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
3. 建立信息化教学研究团队,推动学校信息化教学研究。
八、监督与考核1. 定期对学校信息化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2. 将信息化工作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对各部门、各年级信息化工作进行量化考核。
学校教学信息化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意义为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规范学校教学信息化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1. 成立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学校教学信息化工作。
2. 设立信息化办公室,负责具体落实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决策,协调各部门工作。
三、管理制度1. 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1)学校应积极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包括课程资源、教学课件、试题库等。
(2)教师应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发、整合、创新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3)学校定期对教学资源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资源质量。
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1)教师应掌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中。
(2)学校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3)学校鼓励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研活动,探索适合学校实际的教学模式。
3. 网络教学管理(1)学校应建立健全网络教学管理制度,规范网络教学行为。
(2)教师应按照学校要求,开展网络教学活动,确保教学质量。
(3)学校对网络教学活动进行监控,确保网络教学安全、有序进行。
4. 信息化教学评价(1)学校建立信息化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评价。
(2)学校定期对教师信息化教学成果进行总结、推广。
(3)学校鼓励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比赛,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5. 信息化设备管理(1)学校应定期对信息化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教师应爱护信息化设备,合理使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学校对信息化设备进行登记、管理,确保设备安全。
四、奖励与惩罚1. 对在信息化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信息化教学管理制度的教师,给予批评教育或相应处罚。
五、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学校信息化日常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学校信息化管理工作,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保障学校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校师生员工,包括学校信息化设备、网络、资源等各个方面。
第三条学校信息化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可靠:确保学校信息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防止信息泄露和系统故障。
2. 规范管理: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规范操作流程。
3. 提高效率: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水平。
4. 共享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与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深度融合。
第二章信息化设备管理第四条学校信息化设备包括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多媒体设备等。
第五条信息化设备由学校统一采购、分配和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购置、借用、转让或销毁。
第六条信息化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七条信息化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报修,维修期间需妥善保管设备。
第八条信息化设备报废或更换,需经学校信息化管理部门审批。
第三章网络管理第九条学校网络是全校师生员工共享的信息资源,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关闭网络设备,确保网络畅通。
第十条学校网络用户应遵守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活动。
第十一条学校网络带宽、IP地址等资源实行统一分配,不得私自占用。
第十二条学校网络设备、线路应定期检查,确保网络运行安全稳定。
第四章信息资源管理第十三条学校信息资源包括教学资源、科研资源、管理资源等。
第十四条信息资源应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分类、编目、存储和检索。
第十五条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十六条学生应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拓展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第十七条学校信息资源的使用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第五章信息化培训与宣传第十八条学校应定期组织信息化培训,提高师生员工的信息化素养。
第十九条学校应加强信息化宣传,营造良好的信息化应用氛围。
第六章责任与考核第二十条学校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信息化日常管理工作,对信息化设备、网络、资源等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
信息化学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学校信息化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学校信息化工作有序进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全体教职工、学生以及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第三条学校信息化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规范化: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确保信息化工作的有序进行。
2. 安全性:加强信息安全防护,确保学校信息化系统的稳定运行。
3. 有效性: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4. 共享性: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资源利用率。
第二章信息化管理机构第四条学校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信息化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信息化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信息化管理工作。
第六条信息化办公室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负责信息化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第三章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第七条学校应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校园网络、数据中心等关键设施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第八条学校应定期对信息化设备进行维护和升级,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第九条学校应建立健全信息化资源管理制度,确保资源质量、安全、合规。
第十条学校应加强信息化应用培训,提高师生信息化素养。
第十一条学校应加强信息安全防护,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漏洞修复。
第四章信息化教学与应用第十二条学校应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第十三条教师应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十四条学生应积极参与信息化教学活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第十五条学校应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丰富教学资源种类。
第五章信息化考核与奖惩第十六条学校应建立健全信息化考核制度,对信息化工作进行全面考核。
第十七条对在信息化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八条对违反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或纪律处分。
第六章附则第十九条本制度由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
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
是为了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有效运行而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具体操作方法。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的内容:
1. 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
- 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原则和任务;
- 学校信息化项目管理的基本步骤和流程;
- 学校信息化项目的申报、审批、实施和验收流程;
- 学校信息化资源的统筹管理和调配机制;
- 学校信息安全管理的责任分工和措施;
- 学校信息化投入与成果评估的标准和方法;
- 学校信息化管理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 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奖惩机制;
- 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的修订和完善程序。
2. 学校信息化管理办法:
- 学校信息化设备和设施的选型、采购和维护;
- 学校信息化资源的调配和利用;
- 学校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和管理;
- 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整合;
- 学校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 学校信息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 学校信息化项目的监督和评估;
- 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和推广;
- 学校信息化管理办法的修订和完善程序。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的内容,具体的内容和形式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调整。
学校内部信息化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保障学校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信息化建设目标1. 建立完善的学校信息化体系,实现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各项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
2. 提高学校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3. 保障学校信息安全,确保学校信息化系统稳定、可靠、高效运行。
三、信息化管理机构及职责1. 成立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学校信息化工作。
2. 设立信息技术中心,负责学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具体职责如下:(1)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2)负责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网络、服务器、数据库等;(3)负责学校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开发和推广;(4)负责学校信息化设备的采购、配置、维护和管理;(5)负责学校信息化安全防护,确保信息安全;(6)组织开展信息化培训,提高师生信息化素养。
四、信息化建设内容1. 教育教学信息化:开发和应用教育教学资源,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提高教学质量。
2. 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学校内部管理系统,实现行政管理流程优化,提高管理效率。
3. 后勤服务信息化:建设后勤服务系统,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效率。
4. 校园网络建设:完善校园网络设施,确保网络覆盖全校,满足师生教学、科研、生活需求。
五、信息化管理制度1.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信息安全责任,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2. 系统维护与更新制度:定期对信息化系统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3. 用户管理制度:对学校信息化系统用户进行管理,包括用户注册、认证、权限分配等。
4. 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对学校信息化资源进行分类、归档、备份,确保信息资源安全、完整。
5. 培训制度:定期组织信息化培训,提高师生信息化素养。
六、信息化考核与评价1. 定期对学校信息化建设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信息化建设目标完成情况、系统运行情况、用户满意度等。
学校信息化管理规范
学校信息化管理规范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信息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教育领域,学校信息化管理的规范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不同的方面探讨学校信息化管理规范的重要性、实施过程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一、教学资源数字化学校信息化管理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将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
这包括课程资料、教材、学生论文等教学文件的电子化存储和管理。
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便于学生和教师的共享和利用,提升了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同时,数字化还能减少纸张的使用,降低环境负担,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方式。
二、网络安全保障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学校信息化管理应当加强对网络安全的保障。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体系,包括网络监控、防火墙和安全登录等措施。
此外,学校还应开设网络安全课程,加强学生和教师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上网行为和信息安全防护技能。
三、教学管理系统的建设学校信息化管理还需要建设一个完善的教学管理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用于学生选课、成绩查询、教学评估等功能。
教学管理系统的建设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方便学生和家长了解学习进度,促进学校与家长的沟通。
但是,教学管理系统的建设需要在技术和人员投入上进行充分考虑,并保障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四、学生信息保护学校信息化管理需要充分重视学生信息的保护。
学校应建立严格的学生信息保护制度,确保学生信息的安全和私密性。
学校应制定相关的保密政策和措施,对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合法和合理的使用。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信息保护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学生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五、教师培训与技术支持学校信息化管理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能力。
学校应设立专门的教师培训机构,为教师提供信息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
教师培训应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建立技术支持体系,解决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水平。
学校管理信息化概述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技术更新快速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校管理信息化面临不断更新技术和系统的挑战。
解决方案
建立定期更新和升级信息化系统的机制,确保技术始终保持最新状态。
数据安全风险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数据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解决方案
采用先进的数据加密技术和安全防护措施,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
02
借助信息化手段对学校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减少冗3
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学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和有效性。
人员素质要求与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能力
学校管理者和教职工应具备基本 的信息技术能力,如计算机操作、
网络使用和办公软件应用等。
数据素养
提高学校管理者和教职工的数据素 养,培养其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管理需求。
收支管理
对学生的学费、教职工工资、学校日 常开支等收支情况进行记录和管理。
财务报表
生成学校的财务报表,为管理层提供 决策依据。
审计与监督
对学校的财务活动进行审计和监督, 确保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设施与资产管理
设施规划与建设
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实际需求,对教 学设施、办公设施、体育设施等进行规
方式等基本信息。
学籍管理
对学生入学、转学、休学、复 学、退学等学籍异动进行记录 和管理。
成绩管理
记录学生各科目的考试成绩, 进行成绩分析,为学生和教师 提供反馈。
评奖评优管理
对学生各类奖项和荣誉进行记 录和公示,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学习和活动。
教职工信息管理
教职工基本信息
记录教职工的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 称等基本信息。
学校信息化的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安全、规范、高效运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满足学校师生对信息化的需求,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统筹协调。
2. 设立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具体实施和日常管理。
三、信息化设施与设备管理1. 学校信息化设施与设备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采购、安装和使用。
2. 信息化设施与设备的使用者应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信息化设施与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由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定期进行保养和检修。
4. 信息化设施与设备的报废、更新工作,需经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批准。
四、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1. 学校网络应采用安全防护措施,防止黑客攻击、病毒侵入等安全风险。
2. 网络用户应遵守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不得从事非法侵入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
3. 信息化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网络用户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
4. 学校内部信息应按照保密等级进行分类,确保信息安全。
五、信息化应用管理1. 学校信息化应用应遵循实用性、先进性、兼容性原则。
2. 信息化管理部门应定期评估信息化应用效果,不断优化和改进。
3. 教师应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 学生应自觉遵守信息化应用规范,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六、信息化培训与推广1. 学校应定期组织信息化培训,提高师生信息化应用能力。
2. 信息化管理部门应积极推广信息化应用,营造良好的信息化氛围。
七、考核与奖惩1. 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信息化工作进行考核,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学校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完善。
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范文(5篇)
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制定本《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部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并规范相关管理行为。
第三条学校信息化管理目标是:建立高效、安全、可靠的信息管理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协同办公。
第四条学校信息化管理的原则是:科学、规范、公平、公开。
第五条学校信息化管理的任务是: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优化管理流程,提升工作效率。
第六条学校信息化管理的职责是:学校领导负责信息化工作的决策、规划和监督;信息化部门负责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各相关部门负责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实施。
第二章信息化建设第七条学校信息化建设通过确定发展目标、制定实施计划、配置资源、实施项目建设等方式来推进。
第八条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信息化发展目标,明确阶段性目标和实现时间节点,并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
第九条学校应建立信息化建设投资管理制度,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监督。
第十条学校应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保护信息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第三章信息化管理第十一条学校应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职责分工、权限管理等。
第十二条学校应建立信息化项目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目标、进度计划、责任人等。
第十三条学校应建立信息化维护管理制度,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正常维护。
第十四条学校应加强信息化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养和应用能力。
第十五条学校应加强与外部合作,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推动信息化工作。
第四章信息化服务第十六条学校应建立信息化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服务。
第十七条学校应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方便师生使用和获取信息。
第十八条学校应建立信息化服务流程,确保服务的高效和及时。
第十九条学校应加强信息化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师生对信息化的认识和应用。
第二十条学校应建立信息化服务评价制度,收集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改进服务质量。
学校信息化各项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学校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信息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全面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2. 设立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信息化工作的具体实施、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
三、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1. 信息化发展规划:学校应根据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2.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应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网络、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硬件设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3. 信息化应用建设:学校应积极推动信息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在线教学、网络教研、教育资源共享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 信息化安全保障:学校应加强信息化安全保障,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系统安全等,确保学校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信息化设备使用管理制度1. 设备采购:学校信息化设备采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设备质量。
2. 设备配置:学校应根据教育教学需求,合理配置信息化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
3. 设备使用:学校应建立健全信息化设备使用制度,明确设备使用规范、操作流程和责任人。
4. 设备维护:学校应定期对信息化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五、信息化人员管理制度1. 人员选拔:学校应选拔具备信息化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担任信息化管理人员。
2. 培训与考核:学校应定期对信息化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同时,建立健全考核制度,确保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
3. 职责分工:信息化管理人员应明确各自职责,协同合作,确保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信息化安全保障制度1. 网络安全:学校应加强网络安全管理,防范网络攻击、病毒感染等风险。
2. 数据安全:学校应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学生、教师等个人信息安全。
3. 系统安全:学校应定期对信息化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和漏洞修补,提高系统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管理信息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要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抢占教育发展的制高点,以信息化促进学校管理的现代化,提升办学水平,是将学校做精做强的最佳选择和必由之路。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上水平,笔者结合本校的一些做法,试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更新信息化管理理念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彼德·博夏德(Peter Borscheid)在其名著《为甚么我们越来越快》中,强调“社会发展的加速,信息技术的发展,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甚至价值观,影响到管理、生产、交往与学习等方方面面,波及到所有追求更快、更广、更高的领域。
”在信息化的今天,学校管理者必须与时俱进,更新理念,依托信息化促进管理现代化,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一方面,学校校长和行政成员要高度重视教育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要到位。
在这方面,我校定位明确:以信息化引领学校教育现代化。
学校成立教育信息化推进与实施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要求以高水平、高标准、高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
校长和行政成员做到四带头:一是带头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与参加各类信息技术培训;二是带头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推广、使用信息技术;三是带头制作课件,建立个人博客、个人网站并经常性地加以维护;四是带头参与信息技术的科研工作,包括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教研活动等。
另一方面,全体教师要有强烈的信息技术服务教育教学的意识。
技术的终极目的是提升人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必须是教师队伍的信息化,只有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真正爱用、想用、会用、用好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才能发挥它的最大功效。
我校将教师在信息化这方面的培训摆在突出位置,引领教师更新理念,积极使用。
学校以“领导懂、骨干精、全员会”为基本要求,按照“按需培训,讲究实效,分级负责,形成团队”的原则,实行教师全员培训和骨干培训,使所有教师树立现代教育信息化观念,具有适应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管理和教学需要的信息技能。
现在,学校全体教师都能够熟练运用网络、能利用网络搜索资源进行备课、制作课件,具备信息整合的能力,100%的教师能较熟练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
只有真正具备了高水准的专业化素质,教师才会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
以信息技术武装起来的教师,其专业化程度更高,更能赢得专业的尊严。
二、围绕科学实用性目标架构信息综合化平台要让学校的信息化水平处于高位状态,学校应围绕科学与实用的目标,架构三套信息综合化平台:即网站系统、应用系统、保障系统。
1、网站系统:主要是建设好学校网站、班级网页、个人博客。
我校做到了“学校有网站、班班有主页、个人有博客”。
我校的“门户网站”栏目众多,内容丰富,贴近实际,更新迅速,点击率和应用率高,是学校对外宣传和对内管理的主要窗口。
除了通知、新闻外,还设置了交通安全、家教专栏、班主任平台、教科研栏等,开展网上教学研究与交流研讨。
学校的主题网站荣获顺德区校园门户网站评比二等奖。
“班级网页”建设是2010年“知行中国”小学班主任培训项目之一。
我校通过选派年轻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培训,然后在校内进行推广,将“三人行”这种新型的网络沟通形式引入到班级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去,并重点推进,从而形成了具有扁滘小学特色的“班级网页”文化。
为了让网页更好地服务班级的教育教学,学校还举行了“班级网页”评比活动。
其中:一(1)班、二(1)班、三(2)班、四(1)班、五(2)班、六(1)班的班级网页评为一等奖。
“个人博客”是教师个人开展网络教研的信息平台、工作平台和资源平台。
为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及时总结、反思教学经验,交流先进教育理念、研讨教学问题,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建立个人博客。
学校组织力量进行培训,指导教师将博客主要设立“读书心得、互助社区、网络教研、家校联系、教学反思”等专题。
学校不定期开展评比,从发文数量与质量、访问量、评论数等方面评价。
教师的博客参加街道比赛,获一等奖4人,二等奖6人,三等奖7人。
2、应用系统:对内主要是做好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共建共享。
包括教学课件、教学素材、教学设计、优秀训练题等。
对外,建立网络资源共享平台。
我校与结对学校——容边小学实现教育资源网上共享,建立了能供两校共同使用的质量评测监控系统。
应用系统的建立,一方面应用于学科教学,让教师能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灵活、有效地运用多种现代教学媒体,注重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重视课程与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应用,提高教学质量。
另一方面应用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上。
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注重培养全体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为解决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疑难,引领教育信息化沿正确方向发展,学校应重视课题研究。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我校承担了基于信息化的省级课题研究:一是省电教馆立项的十一五课题《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有效整合策略的研究》;一是省教研室立项的十一五教育教学规划课题《小学生习得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探究》。
由于研究扎实,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特色的信息技术成果。
3、保障系统:要用好信息技术,确保信息化在学校的推行,保障系统的建立必不可少。
如:主机房、专用教室设备清单、工作日志等文档的建立以及设施使用和维护管理、机器使用与保养、系统运行与维护、防病毒、数据备份等制度。
要安装上网审计系统,每月出一份校内上网分析报告。
我校积极实施《校园网管理制度》,加强校内计算机的应用监控,杜绝了教师在网上聊天、玩游戏、炒股等不良现象,严禁教师利用学校网络散播不实消息、谣言等。
主控室努力提高网络安全的管理水平,加强网站、FTP服务器的安全防控,对校园网内计算机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及时查、杀病毒,减少校园网内病毒的传播,保证学校网络畅通。
三、落实校园无纸化办公促进学校数字化管理信息技术教育专家林君芬博士强调:“资源不会产生效益,只有人充分利用资源开展活动,才能在活动中出效益。
”同样,作为重要教育资源的信息技术,只有在充分运用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最大的作用。
在学校管理中,我们依托信息技术实现无纸化办公,促进数字化管理,达到最优化的管理效能。
1、依托校园网络,落实校园无纸化办公学校以行政管理信息化为先导,从每周工作安排的发布开始,一项项任务的落实,逐步过渡到依托信息化校园管理系统来进行督导、管理。
学校的各类通知、学习材料、相关文件、校园新闻等,都在学校门户网上发布。
学校内部各个部门,包括教育教学、校务、后勤等,均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所有的公务都在校园网上能及时找到,管理高效、有序。
由于行政带头并习惯使用校园网,无纸化办公便得到落实。
2、依托顺德教育信息网,实现校园数字化管理学校依托顺德教育信息网,发挥各大管理系统作用,提高行政管理、业务管理等管理水平。
学校对教育信息中心二期工程十大应用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学籍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校产管理系统、教学仪器管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即时通讯系统、邮件系统、“校讯通”系统、资源库系统)能较好地使用。
在顺德区统一平台上实现各办公环节和信息传送的完全网络化,实现办公电子化、通讯网络化、管理数字化。
管理的数字化,最终会影响到教师工作的全面信息化。
电子备课系统、成绩管理系统、考勤系统等涉及教师信息化应用的模块,逐步实现了信息化。
为方便教师的工作,学校架设了专用的FTP服务器用于资源共享。
3、依托自主开发的网络系统,达成校际资源的共享双赢学校在学生学籍、成绩管理上有自己的特色。
除用好区信息中心的学籍管理外,学校门户网站还细化“学籍管理系统”,实现学生档案、成绩管理一条龙。
此外,学校还自主开发与容边小学校际协作的“学生质量调查管理系统”,实现了两校管理自动化与网络化,共享双赢。
由行政管理的数字化切入,促进了学校管理的全面数字化。
四、强化资源合理性运用倡导课堂信息化教学分析目前的学习方式,不外乎三种:一是班级授课制;二是基于互联网的“圈子”学习;三是基于互联网的个体学习(个性化学习)。
但不论哪一种学习方式,都与信息技术密不可分。
正因为如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学校教育最终需要落实到课堂,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丰富资源库内容。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资源库内容的丰富与合理运用是关键。
我校的资源库内容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区电教中心的资源库内容;二是学校购买一些教学软件、资料,如教学素材,音像资料,录像课光碟等;三是教师自主开发一些课件,建专题网站。
目前已建成比较有特色的专题网站有《谢老师教语文》、《校园IT网》等。
每学期组织教师自制课件评比,参评的课件在资源库中共享。
另外,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高度适用性的“论文”、“教案”、“素材”、“试题”、“案例”等资源进行动态资源分类入库,力求简便易用。
倡导电子备课。
学校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把教师从传统的备课模式中解脱出来。
电子备课教学设计与教学课件将统一存放在学校FTP校内资源库,以便共享。
我们通过电子备课系统、学校特色资源库和数字化学习平台的综合运用,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备课、资源与网络化学习三位一体的教学平台。
实现信息化教学。
扁滘小学平台的使用率达到100%,教师能熟练应用多媒体电教平台,应用最新的教学资源(各类软件、课件),大大地丰富了课堂,提高了教学效率。
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信息化的今天,要促成学生由班级授课学习向基于网络的“圈子”学习和个体学习发展。
在这方面,“英特尔®未来教育”是值得推崇的。
我校邀请电教中心张英华副主任做学术报告,请进修学校章焕东主任指导,教师参加顺德区“英特尔®未来教育”大赛获得一等奖。
教师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小组合作学习与个体学习,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探求精神。
目前,我校全部电脑已接入INTERNET网,全体教师及四年级以上学生能正确在网上查找与下载相关教育、教学资源。
我校在三楼图书馆里也设有电子图书阅览区,学生可以在电脑查找并阅览自己爱读的书。
五、借助家校互动性平台实现家校一体化沟通网络拉近了家校的距离。
借助家校互动平台的运行,实现家校近距离沟通。
校讯通,是沟通家校的最好的平台。
为了更快捷、更有效地与家长沟通,及时将学生情况反馈到家长,学校应大力倡导家长使用“校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