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聊斋志异专题阅读训练
小议中国的灰姑娘:《聊斋志异》中“青梅”形象的审美解读
![小议中国的灰姑娘:《聊斋志异》中“青梅”形象的审美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b84527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7.png)
[作者简介]任沁,女,江苏江阴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助教,党政办科员,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学科教学㊂小议中国的灰姑娘:‘聊斋志异“中青梅 形象的审美解读ʻ任沁(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江阴 214405)[摘 要] ‘聊斋志异“中的 青梅 是一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她是封建环境中少有的先进女性,是作者笔下理想女性的写照㊂她的故事给人以启示,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㊂[关键词] 聊斋志异; 青梅形象; 审美解读[中图分类号]I 207.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6)06-0036-02一㊁青梅形象的特点青梅的人生轨迹始终透着主动的力量㊂没有 灰姑娘式 命运的格外眷顾,而是源于其过硬的个人素质㊂纵然身份低下㊁占尽劣势,但通过不懈努力,同样能修成正果,机会往往垂青于有准备的人㊂不像灰姑娘,如果没有王子择妻的盛大宴会,没有榛树和小鸟赋予她美丽的礼服和首饰,没有王子带着遗留的水晶鞋执著追寻,灰姑娘变成凤凰是不可能的,这里面有太多机缘巧合㊂1.天生丽质,身份低下㊂和灰姑娘一样,青梅 长而慧 ㊁ 貌韶秀 [1]475-479,天生丽质,可是出身低下㊂青梅的母亲是狐狸精,和程生相爱生下青梅,却因为程生要娶别的女子为妻,一气之下丢下青梅,毅然离去㊂青梅的母亲就是一个刚烈自主的女性,这便暗示青梅生来便有与众不同的慧根㊂母亲离开后,青梅被卖到王进士家做了丫鬟,身份卑微,受尽凌辱㊂她的命运全在主人手中,只能是小姐阿喜嫁到哪里,她陪嫁到哪里,在夫家也依然是个奴仆,似乎已永无出头之日㊂2.慧眼识人,主动求变㊂然而,青梅并不认命,而是凭借自己过人的才识,通过一系列努力自己争取幸福㊂青梅偶然在穷书生张介受家看到张生高尚的品行,于是见微知著,断定张生将来必成大器,企图通过婚姻改变自己的命运㊂她先是说服小姐阿喜与张生联姻,又说服张生向小姐求婚,双方撮合,却由于王进士夫妇反对而以失败告终㊂她没估计到富贵人家嫌贫爱富的门第观念而碰了一鼻子灰,但她并未气馁,于是转过头来为自己打算,果断地夜奔张生,将自己的心声吐露给张生㊂她怀着满腔热情和渴望夜奔张生,声泪俱下表白自己是良家女子, 非淫奔者 ㊁ 徒以君贤,故愿自托 ,不料却被张生这个正人君子严厉训斥了一番㊂虽然再次受挫,但青梅毕竟试探到了张生对自己的态度, 得人如卿,又何求 ,若不是条件不允许,他对青梅是求之不得的,这样青梅的努力就有了希望㊂回家后,青梅将自己适才的去向和心愿告诉给阿喜,她那种宁死也要追求幸福的态度感动了阿喜,并得到了阿喜的全力支持㊂阿喜以青梅已大㊁留在府中碍事为由要求父母打发青梅,于是张家借贷为青梅赎身,阿喜又趁机说服父母力保青梅和张生的婚事,自此青梅终于如愿以偿嫁给了张生㊂从青梅相中张生到如愿嫁给张生,可谓好事多磨㊁一波三折,但青梅从未放弃努力,凭借聪慧才智,一策不行再谋他策,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㊂青梅的这段经历,充满了追求幸福的主观能动性和对既有命运的反抗,这是她最后能过上幸福生活的重要原因㊂3.不懈奋斗,心灵手巧㊂青梅嫁给张生后,不满足于婚姻的既得,而是不懈奋斗,与张生共同创造新的生活㊂她把家务料理得细致周到,使张生读书毫无后顾之忧㊂文中说她 孝翁姑,曲折承顺,尤过于生;而操作更勤,餍糠秕不为苦㊂由是家中无不爱重青梅 ㊂不仅如此,她还凭借精巧的手艺把刺绣拿到市场上去卖,结果人们争相抢购,使家里有了较丰的经济来源㊂她吃苦耐劳,又聪明能干㊁心灵手巧,在和丈夫的共同努力下终于等来了好日子,实现了命运的转折㊂若青梅谋求婚姻的第一步就获得成功,也就是说嫁给张生的是娇滴滴的阿喜小姐,那对张生来说或许是一种拖累,他不会那么快就有所成就㊂4.心地善良,感恩图报㊂青梅不像格林塑造灰姑娘那样局限于美丽的外表㊂童话故事中有很多美女遇到王子的故事,大多是以貌取人,姑娘们凭借美丽的容貌㊁华丽的装束赢得白马王子的青睐㊂而‘青梅“中,作者并没有着重写她外表如何,而是更突出其过人的智慧和善良的品性㊂青梅不仅聪明贤惠,而且心地善良㊁感恩图报㊂她和张生富贵后,偶遇落难的阿喜,她便毫不犹豫地迎回昔日的小姐,让她做正室,自己屈居侧室,还做阿喜的丫鬟㊂这是因为63 语文学刊 2016年第6期阿喜曾帮助自己嫁给张生,于是滴水之恩㊁涌泉相报,她以宽阔的胸襟㊁谦卑的姿态,过上了 二美共侍一夫 的幸福生活㊂二、青梅形象的审美意义李白‘长干行“有诗句: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㊂ 青梅竹马 不仅寓指婚姻幸福,而且有初恋的青涩与美好㊂青春年少㊁风华绝代,多少是浪漫的,这与‘聊斋志异㊃青梅“的基调是一致的㊂而‘聊斋志异“不仅是讲述狐仙鬼怪的故事,还别具思想性和审美性,寄寓了作者美好的愿望㊂青梅的积极进取㊁敢作敢为,所蕴涵的世态哲理和人生寓意是普世之 真 ;富贵时不失本性,得意时知道感恩,巅峰时懂得进退,这是人格之 善 ;激进不失克制,热烈不失温婉,立新不失传统,这便是恰到好处的 美 ㊂青梅形象便是作者别具匠心的 真㊁善㊁美 的化身㊂1.突出智慧和奋斗的价值,挖掘人性闪光㊂青梅之所以能 飞上枝头做凤凰 ,首先因其过人的眼力㊂她有一双识人的慧眼,能识别天下人的穷通贵贱㊂她看到一个人的现状就能正确地预知将来,于是誓死追随张生,她的慧眼果然应了 青梅煮酒论英雄 的佳话㊂青梅不像灰姑娘故事局限于外在的美,而是在苦难中主动求索,在奋斗中坚持不懈,在幸福中彰显善良本性,青梅的故事突出了人的力量和人性的闪光㊂它告诉人们,在智慧面前,不管是高高在上的乱世英雄,还是封建时期名不见经传的女子,都人人平等㊂人只要努力,凭借着美好品质,就有自己开创幸福的可能性㊂在长期埋没个人价值㊁没有自我的封建时代,这无疑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体现了人性的回归㊂青梅故事也不像‘聊斋志异“中其他许多篇目一样充满魔幻色彩,讲狐仙㊁说鬼怪,引人入胜但脱离实际,不够真实㊂而青梅只是由狐女所生,其余与正常人并无区别㊂她没有特异功能,她的成就都是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努力,因而更贴近读者,也更具有人情味㊂2.赞扬女子性灵之美,反对封建伦常㊂‘聊斋志异“五百余篇作品中,描写了许多光辉的女子形象㊂或大胆追求自由美满的爱情婚姻,或坚贞不屈与不公平的世故伦常作斗争㊂她们天生丽质㊁才华横溢㊁品德高尚,即便是诡异玄幻的狐仙,也富有人格魅力,胜过世俗男子㊂在那个 女子无才便是德 的时代,作者极力塑造并赞美这些女子形象,正是站在时代的前列,看到了传统女子身上的性灵之美,这是对封建伦常㊁传统秩序的一种反叛㊂而青梅形象的反封建意义还不仅于此㊂ 独是青夫人能识英雄于尘埃,誓嫁之志,期以必死;曾俨然而冠裳也者,顾弃德行而求膏粱,何智出婢子下哉! ①身为奴仆,她不甘平庸,只要努力,同样能跻身上流,这就突破了尊卑有序的门第观念,其间包含了平等的思想㊂同时,她和张生的结合很大程度上有着自由婚姻的性质,突破了父母之命㊁媒妁之言和门当户对的传统婚姻形式,同样是对封建伦理的一种蔑弃㊂青梅的主动追求,将人的作用发挥至极致,不仅改写了自身的命运,而且也突破了封建伦理的旧识㊂因此,青梅故事有着很大的突破性和前瞻性,与‘聊斋志异“的思想主旨是一致的㊂3.探寻女子出路,终未能超脱㊂与‘灰姑娘“等童话相似的是,青梅的故事在美好处戛然而止,青梅和张生的路还很长,作者并没有继续写下去㊂世事难料,接下来的事只能让读者自己去想象㊂或许作者本就是矛盾的,塑造的人物越美好,就越是与现实拉开了距离,所以他给小说设置了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结尾㊂他起初用较多篇幅给敢作敢为的 青梅 打上了反封建的印记,却又在结尾处让青梅恪守主仆有序的伦常,甘愿将辛辛苦苦得来的成果拱手相让㊂ 二美共侍一夫 ,不论付出多大的功劳与苦劳,到头来不平等的依然不平等,实在充满封建礼教酸腐的气息㊂再者,阿喜不及青梅是显而易见的,她碍于父母之命不敢迈出自主的脚步,也不具备青梅那样过人的才智㊂青梅获得幸福是理所当然,而阿喜的幸福结局却来得太过容易㊂青梅和张生共患难,所以同富贵,阿喜却能坐享其成㊁名利双收㊂究其原因,还是未能脱离封建旧秩序,反叛它又依从它㊂从这种意义上说,作者在褒扬自主精神和美好品性的同时,又泯灭了它们的价值㊂青梅从 奴 的位置上奋斗了半生,最终又回到了 奴 的身份,这确实是开了一个玩笑㊂‘聊斋志异“本就是一种假设,在黑暗压抑的现实社会无法实现,才利用文学的想象给予作者本人和读者一种精神上的满足㊂它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选择命运的自主权,凭借自身本来就具有的美质,再加上后天不懈的努力,人就能获得幸福㊂ 青梅 形象对于当时在封建桎梏中挣扎㊁求索的普通大众来说是一种安慰,而且也能够超越时空,带给后人许多启迪和美的感悟㊂ʌ注释ɔ①引自‘青梅篇“结尾段 异史氏曰 ,蒲松龄著㊁朱其铠主编‘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ʌ参考文献ɔ[1]蒲松龄,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2]李桂奎,冀运鲁.聊斋志异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3]李丽霞.‘聊斋志异㊃青梅“青梅形象之审美解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7).73文学纵横任沁/小议中国的灰姑娘:‘聊斋志异“中 青梅 形象的审美解读。
席方平——聊斋志异专题阅读训练
![席方平——聊斋志异专题阅读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f8539973b84ae45c3b358c65.png)
席方平席方平,东安人。
其父名廉,性戆拙。
因与里中富室羊姓有隙,羊先死;数年,廉病垂危,谓人日:“羊某今贿嘱冥使榜我矣。
”俄而身赤肿,号呼遂死。
席惨怛不食,日:“我父朴讷,今见凌于强鬼,我将赴冥,代伸冤气矣。
”自此不复言,时坐时立,状类痴,盖魂已离舍。
席觉初出门,莫知所往,但见路有行人,便问城邑。
少顷,入城。
其父已收狱中。
至狱。
门遥见父卧檐下似甚狼狈举目见子潸然流涕日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榜掠胫股摧残甚矣,席怒,大骂狱吏:“父如有罪,自有王章,岂汝等死魅所能操耶!”遂出,写状。
趁城隍早衙,喊冤投之。
羊惧,内外贿通,始出质理。
城隍以所告无据,颇不直席。
席愤气无伸,冥行百余里至郡,以官役私状,告诸郡司。
迟至半月始得质理。
郡司扑席,仍批城隍覆案。
席至邑,备受械梏,惨冤不能自舒。
城隍恐其再讼,遣役押送归家。
投至门辞去。
席不肯入,遁赴冥府,诉郡邑之酷贪。
冥王立拘质对。
二官密遣腹心与席关说,许以千金。
席不听。
过数日,逆旅主人告日:“君负气已甚,官府求和而执不从,今闻于王前各有函进,恐事殆矣。
”席犹未信。
席状告甚急,亦尽罹刑罚苦难矣。
然不改初心,遂欲告之于玉帝。
会逢二郎,席从二郎至一官廨,则其父与羊姓并衙隶俱在。
少顷,槛车中有囚人出,则冥王及郡司、城隍也。
当堂对勘,席所言皆不妄。
三官战栗,状若伏鼠。
二郎援笔立判。
顷刻,传下判语,令案中人共视之。
又谓席廉:“念汝子孝义,汝性良懦,可再赐阳寿三纪。
”使两人送之归里。
席乃抄其判词,途中父子共读之。
既至家,席先苏;令家人启棺视父,僵尸犹冰,俟之终日,渐温而活。
又索抄词,则已无矣。
自此,家道日丰,三年良沃遍野;而羊氏子孙微矣,楼阁田产尽为席有。
(节选自《聊斋志异·席方平》,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颇不直席直:对着B.逆旅主人告日逆旅:旅店C.席从二郎至一官廨官廨:官署D.而羊氏子孙微矣微:衰落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至狱门遥见/父卧檐下/似甚狼狈/举目见子/潸然流涕/日/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搒掠/胫股摧残甚矣/B.至狱门遥见/父卧檐下/似甚狼狈/举目见子/潸然流涕/日/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搒掠/胫股摧残甚矣/C.至狱门/遥见父卧檐下/似甚狼狈/举目见子/潸然流涕/日/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榜掠/胫股摧残甚矣/D.至狱门/遥见父卧檐下/似甚狼狈/举目见子/潸然流涕/日/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榜掠胫股/摧残甚矣/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席方平的父亲被奸人所陷害,方平魂人城隍庙为父亲申冤。
《聊斋志异》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聊斋志异》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8b00c1a45177232e60a24d.png)
《聊斋志异》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聊斋志异》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王子安,东昌名士,困于场屋。
入闱后期望甚切。
近放榜时,痛饮大醉,归卧内室。
忽有人曰:报马来。
王踉跄起曰:赏钱十千!俄又有入者曰:汝中进士矣!王大喜,起而呼曰:赏钱十千!又移时,一人急入曰汝殿试翰林,长班在此。
果见二人拜床下,衣冠修洁。
王呼赐酒食,家人又给之,暗笑其醉而已。
久之,王自念不可不出耀乡里,大呼长班,凡数十呼无应者。
家人笑曰:暂卧候,寻他去。
又久之,长班果复来。
王捶床顿足,大骂:钝奴焉往!长班怒曰:措大无赖!向与尔戏耳,而真骂耶?王怒,骤起扑之,落其帽。
王亦倾跌。
妻入,扶之曰:何醉至此!王曰:长班可恶,我故惩之,何醉也?妻笑曰:家中止有一媪,昼为汝炊,夜为汝温足耳。
何处长班,伺汝穷骨?自笑曰:昔人为鬼揶揄,吾今为狐奚落矣异史氏曰:秀才入闱,有七似焉:初入时,白足提篮似丐。
唱名时,官呵隶骂似囚。
其归号舍也,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蜂。
其出场也,神情惝倪,天地异色,似出笼之病鸟。
迨望报也,草木皆惊,梦想亦幻。
时作一得志想,则顷刻而楼阁俱成;作一失志想,则瞬息而骸骨已朽。
此际行坐难安,则似被絷之猱。
忽然而飞骑传人,报条无我,此时神色猝变,嗒然若死,则似饵毒之蝇,弄之亦不觉也。
初失志心灰意败,大骂司衡无目,笔墨无灵,势必举案头物而尽炬之;炬之不已,而碎踏之;踏之不已,而投之浊流。
从此披发入山,面向石壁,再有以且夫、尝谓之文进我者,定当操戈逐之。
无何日渐远,气渐平,技又渐痒,遂似破卵之鸠,只得衔木营巢,从新另抱矣。
如此情况,当局者痛哭欲死,而自旁观者视之,其可笑孰甚焉。
王子安方寸之中,顷刻万绪,想鬼狐窃笑已久,故乘其醉而玩弄之。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有删节)1.下列中加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自念不可不出耀乡里耀:炫耀B.王怒,骤起扑之骤:突然C.迨望报也迨:等到D.唱名时,官呵隶骂,似囚唱:写名字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再有以且夫、尝谓之文进我者? ②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B.①又久之,长班果复来? ②辘辘远听,不知其所之也C.①王子安,东昌名士,困于场屋?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①大骂:钝奴焉往!? ②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王子安翘盼金榜题名写照的一组是( )①痛饮大醉,归卧内室②此际行坐难安,则似被絷之猱③王踉跄起曰:赏钱十千!④大骂司衡无目,笔墨无灵⑤方寸之中,顷刻万绪,想鬼狐窃笑已久,故乘其醉而玩弄之⑥王怒,骤起扑之,落其帽?A.①②⑤B.①③⑥? C.③④⑥D.②④⑤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热衷功名的王子安,久困考场多年,由于担心辜负了家人对自己的期望;使得他在放榜前,先用酒将自己麻醉,以逃避候榜时的煎熬。
《聊斋志异·青梅》青梅形象之审美解读
![《聊斋志异·青梅》青梅形象之审美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d9c8521b7cd184254b3535f1.png)
同时在 自己已经与张生互 生好感之后 , 还不忘主仆
之情 , 劝 王 阿喜嫁 入 张生 府 中 , 并 与之 共 称 夫 人 , 且 仍 旧 以主仆 之礼 相待 。蒲松 龄 自己对 于这 篇 文章 的
概括 : “ 天生佳丽 , 固将 以报名贤 ; 而世俗 之王公 , 乃
其 形 象进行 审 美 意义 的解 读 。
一
绝” 二字 , 足见其母韶秀嫣然。同时其绝 色容颜 , 让 张生 一见倾 心 , 不惧 其 是鬼 是狐 , 想要 与之 成 亲 。青 梅的外貌之美在其 与张生见面时也有侧 面描写 , 当 青梅 询 问他 : “ 万一 能 成 , 肯 赐援 拾 否 ? ” 张 生 的 回答 是: “ 得人如卿 , 又何 术? ” 除 了青梅 善 良乖 巧 的性 格, 其 天 生丽 质 的外貌 当然 也是 其 中 的主要 因素 。 第二 , 性格 : 聪慧灵秀 , 善 良多情 在 面对 张 生 的 孝顺 之 举 , 青 梅 表 现 出 了 同情 与
明 大义 。
关键词 : 《 聊 斋志异》 ; 青梅形 象; 审 美解读
D O I : 1 0 . 1 6 0 8 3 / j . c n k i . j e i j p . 2 0 1 5 . 0 7 . 0 0 1
中图分 类号 : 1 2 0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1 -1 5 8 0 ( 2 0 1 5 ) o 7 删
秀, 酷 肖其母 ” ; 又 有 过 人 的 胆识 青梅长而慧 ; 貌韶秀 , 酷 肖其母 ” 。既然青梅 长相酷似母亲 , 那么青梅母亲 的长相又是如何。文 中对其母的出场可谓正面 、 侧 面相 互衬 托 “ 宛转间 , 有女子从衣后 出, 掠发微笑 ,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学案第4课《聊斋志异》——香玉王六郎(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学案第4课《聊斋志异》——香玉王六郎(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d4fb75a551e79b89680226cf.png)
第4课《聊斋志异》——香玉王六郎【文本助读】一、作者名片蒲松龄(1640~1715),清代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淄川(今山东淄博)人。
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书香世家。
蒲松龄19岁时,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取秀才,颇有文名,但以后屡试不中。
后家贫,应邀到李希梅家读书。
31岁时,迫于生计,受聘为江南宝应知县孙蕙的幕僚,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离乡南游,对其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南方的自然山水、风俗民情,官场的腐败、人民的痛苦,他都深有体验。
此后因不满于整日与应酬文字打交道,“无端而代人歌哭”(《戒应酬文》),不久便辞幕返乡。
北归后,以到缙绅家设馆为生,主人家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
71岁撤帐归家,过了一段饮酒作诗、闲暇自娱的生活。
蒲松龄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
加之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异事,吸取创作营养,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在作品中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自己的理想。
除《聊斋志异》外,还有文集4卷,诗集6卷;杂著《省身语录》《怀刑录》等多种;戏曲3种,通俗俚曲14种。
二、内容链接《聊斋志异》中作者借助鬼狐花妖与人之间的恋爱,表现作者理想中的爱情,从而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
此外,蒲松龄由于科举失意,长期为官宦人家做私塾教师,故书中有对科举制度的抨击与批判,反映了科举的弊端;同时,作者长期身居下层,了解人民的疾苦,书中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败残暴,歌颂了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也赞扬了人们群众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人物长廊1.聊斋里的狐狸精聊斋里的狐狸精不仅美丽,还智谋过人,她们靠自己过人的才智在社会上、家庭里安身立命,实现自己人生的最大价值。
她们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明确的道德规范,一旦认准绝不动摇;她们审时度势,机谋权变,善于把握局面,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她们的个性反而散发出璀璨的光辉;她们头脑极其冷静,擅长应对复杂的局面,擅长有针对性地对待社会上的各色人等,所谓看人下菜。
《聊斋志异》阅读附答案
![《聊斋志异》阅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e7e369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5.png)
《聊斋志异》阅读附答案《聊斋志异》阅读附答案《聊斋志异》阅读附答案1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
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①生鸭毛,触之则痛。
大惧,无术可医。
忽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
” 邻翁素有雅量②,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
某诡⑥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
彼深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
”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
某益窘,因实告邻翁。
翁乃骂,其病良已。
(选自《聊斋志异》)【注释】①茸:草初生又细又软的样子②雅量:宽宏大量③诡:欺骗【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4分)⑴无术可医⑵骂之亦可警将来⑶某益窘⑷其病良已【小题2】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汝病乃天罚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B.乃不知有汉C.乃重修岳阳楼D.翁乃骂【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3分)邻翁素有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
【小题4】假如你身边也有像居民某或邻翁这样的人,你将会怎样劝诫他?请选择其中一人用自己的话来劝说。
(3分)参考答案【小题1】(4分)(1)方法(2)警醒,警告(3)更加(4)停止,指病好了【小题2】A【小题3】(3分)邻居老人向来宽宏大量,平常损失东西,从不表现在声音和脸色上。
【小题4】(3分)参考一:对盗鸭者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不管他伪装得再好,也迟早会被别人发觉的,所以千万不要做违背良心的坏事。
参考二:对邻翁说,受了害,对于坏人坏事一定要检举揭发,只有这样,才能打击他的恶习,让他不再危害人间。
只有适当的惩罚,才能让这些人醒悟、改恶从善。
《聊斋志异》阅读附答案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其中58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于公者,少任侠,喜拳勇,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
崇祯间,殿试在都,仆疫不起,患之。
会市上有善卜者,能决人生死,将代问之。
既至,未言,卜者曰:君莫欲问仆病乎?公骇应之。
曰:病者无害,君可危。
《聊斋志异》练习(文段阅读)
![《聊斋志异》练习(文段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21b501c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c6.png)
《聊斋志异》练习(文段阅读)
《聊斋志异》是清代作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集,被认
为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奇幻小说之一。
全书共收录了431篇小说,涵盖了各种神怪、鬼魂、仙僧等奇异的故事情节。
这本书以超自然现象和人与妖之间的交互为主题,通过描绘各
种怪异事件,展现了作者对于人性和社会的思考。
每个故事都以精
致的笔调和细腻的描写,引发读者对于现实世界和超自然世界边界
的思考。
《聊斋志异》的故事情节内容丰富多样,涉及到爱情、友情、
仇恨、报应等人类情感和道德观念。
其中的许多故事里,普通人面
对神秘力量的威胁或试探,展现出了人类的善良、勇敢和聪明。
这
些故事以其独特的情节设置和深入人心的描写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作为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聊斋志异》不仅被广大读者喜爱,也被广泛引用和研究。
它对于后世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成为了中国古代奇幻文学的代表之一。
阅读《聊斋志异》的过程中,读者可以领略到蒲松龄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写作技巧。
每个故事都带有一种神秘而梦幻的气息,让人难以自拔。
通过阅读这些故事,读者可以开拓思维,探讨人性的善恶、正邪的界限以及人与超自然现象的相互作用。
总之,《聊斋志异》是一部值得一读的文学作品,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文化影响力来看,都占有重要地位。
读者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体验到蒲松龄独特的文学魅力,同时也可以对中国古代奇幻文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推荐学习]高中语文 2.4《聊斋志异》课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推荐学习]高中语文 2.4《聊斋志异》课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8d5a2d0e192e45361066f5af.png)
《聊斋志异》香玉王六郎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朝暾.(tūn) 豇.豆(jiāng)冠.名(guàn) 贻.笑大方(yí) B.谶.语(jì) 祗.候(zhī) 啁啾.(jiū)接踵.而至(zhǒng) C.创痏.(yǒu) 俾.使(bǐ) 款洽.(qià) 悒.悒不乐(yì) D.恸.哭(tòng) 觇.视(chān) 砍斫.(zhuó) 扺.掌而谈(dǐ) 解析:B 项,“谶”应读“chèn”;C 项,“痏”应读“wěi”;D 项,“扺”应读“zhǐ”。
答案: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联袂 狎昵 无耻滥言 得陇望蜀B.貂帽 腆物 侧隐之心 璀璨似锦C.嗜好 编篡 摇摇欲坠 扬手掷足D.灌溉 桥拱 徇情枉法 脍炙人口解析:A 项,滥—谰;B 项,侧—恻;C 项,篡—纂。
答案:D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蒲松龄博闻强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参加县府道的科举考试,连夺三个第一,考中秀才,踌躇满志;此后却屡考屡败,就是考不中举人。
科场失意,怀才不遇,牢骚满腹,固然是不幸的;但也使他与下层百姓有更多更深的联系,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他的《聊斋志异》,用洋洋洒洒的想象力,为我们在人世之外描绘了一个奇情幻彩的世界。
A.博闻强识B.踌躇满志C.怀才不遇D.洋洋洒洒解析:D 项,“洋洋洒洒”用于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不宜形容想象力。
答案:D4.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 )A.某卫视全新推出的大型明星亲子旅行生存体验真人秀——《爸爸去哪儿》开启了内地综艺节目的一个新现象。
B.教育部网站披露的高考改革目标是建立起分类考试、多元录取、综合评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考试招生制度。
C.据韩联社报道,韩国空军将计划加大对进入韩国防空识别区飞机的识别和监视,使空军F-15K 战机保持随时待命状态。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聊斋志异》香玉、王六郎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新人教版高二《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聊斋志异》香玉、王六郎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新人教版高二《](https://img.taocdn.com/s3/m/1e0fb531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5b.png)
《聊斋志异》香玉、王六郎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1.遁.去(d ùn) 2.相狎.(xi á) 3.朝暾.(t ūn) 4.谶.语(ch èn) 5.萎悴.(cu ì) 6.涕洟.(t ì) 7.汍.澜(w án) 8.连袂.(m èi) 9.愀.然(qi ǎo) 10.遽.出(j ù) 11.创痏.(w ěi) 12.酹.地(l èi) 13.不惮.(d àn) 14.祗.候(zh ī) 15.曩.约(n ǎn ɡ) 16.抱襆.(f ú) 17.致赆.(j ìn) 18.盈橐.(tu ó) (二)多音字1.伺⎩⎪⎨⎪⎧伺.机s ì伺.候c ì2.相⎩⎪⎨⎪⎧相.称xi ān ɡ长相.xi àn ɡ3.旋⎩⎪⎨⎪⎧旋.即xu án 旋.风xu àn4.冠⎩⎪⎨⎪⎧衣冠.ɡu ān 弱冠.ɡu àn二、写准字形1.⎩⎪⎨⎪⎧璀c àn 璨c àn 粲然 2.⎩⎪⎨⎪⎧j í籍贯枕ji è藉3.⎩⎪⎨⎪⎧污ɡòu 垢ɡòu 诟骂4.⎩⎪⎨⎪⎧狎n ì昵忸n í怩5.⎩⎪⎨⎪⎧一zh ù炷香zh ù驻足 6.⎩⎪⎨⎪⎧b ǐ俾使b ài 稗官《聊斋志异》,清代短篇小说集,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时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
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封建伦理观念和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思想。
高中语文选修同步检测:第二单元《聊斋志异》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选修同步检测:第二单元《聊斋志异》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be7ed5427284b73f24250f2.png)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聊斋志异》同步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A.璀璨..(cuǐcàn) 冥.思(mínɡ)朝暾.(dūn) 谶.语(chèn)B.汍澜..(wán lán) 梦寐.(mèi)愀.然(qiǎo) 恸.哭(dònɡ)C.花蕊.(ruǐ) 泫.然(xuàn)俨.然(yǎn) 创痏..(chuànɡyǒu)D.欷歔..(xīxū) 觇.视(chān)橐.(tuó) 悲恻.(cè)解析A项“暾”应读“tūn”。
B项“恸”应读“tònɡ”。
C项“创痏”应读“chuānɡwěi”。
答案 D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砍斫瞑想爱慕韦编三绝B.连袂嗜酒愀然秀外惠中C.璀粲泫然殉情得陇望蜀D.悲侧谶语朝暾助纣为虐解析A项“瞑想”应为“冥想”。
C项“璀粲”应为“璀璨”。
D项“悲侧”应为“悲恻”。
答案 B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王心刚昨晚代表影协表演了配乐诗朗诵,虽然年岁已大,但他器宇轩昂....,吐字铿锵有力,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往昔岁月。
B.利比亚驻华大使馆门前的国旗已经改弦易辙....,换成了反对派的国旗。
穆萨迪把国旗降了下来,面对记者采访他激动地喊:“游戏结束了!”C.除了每周精选的三场英超赛事直播外,我们还为您准备了精彩的比赛点播,浓缩精华的比赛集锦、令人拍案叫绝....的进球、让你捧腹不已的搞笑花絮。
D.在中国人的眼里,君子和小人是泾渭分明、判若云泥....的两类人。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话语,经常出现在各类道德文章之中。
解析A项,器宇轩昂:形容人气质、风度出众,不同一般。
B项,改弦易辙:比喻改变原来的方向、计划、办法等。
《聊斋志异》阅读习题及答案
![《聊斋志异》阅读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b7923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3.png)
《聊斋志异》阅读习题及答案《聊斋志异》阅读习题及答案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蕴藉。
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①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
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②,中贮苦茗,具淡巴菰③一包,置行人大道旁,烟茗置身畔。
见行道者过,必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
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
如是二十余年,此书方告蒇④。
故笔法超绝。
(节选自清邹弢《三借庐笔谈》,有删改。
)【注】①落拓:贫困失意,景况凄凉。
②罂(yīng):大腹小口的瓶或罐。
③淡巴菰:烟草。
④蒇(chǎn):完成。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4分)(1)为村中童子师( ) (2)置行人大道旁( )(3)如是二十余年( ) (4)此书方告蒇 (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A.或奉以烟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B.渴则饮以茗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送东阳马生序》)C.不求于人积于今六十岁矣。
(《捕蛇者说》)D.归而粉饰之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12.翻译下列句子。
(6分)(1)食贫自给,不求于人。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郦道元《三峡》)(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13.文中许多地方都表现了《聊斋志异》“笔法超绝”的原因,请你概括出其中三点。
(3分)参考答案10.(1)做,成为,担任。
(2)放,安放,放置。
(3)这,这样。
(4)才。
(4分)11.D(2分)12.(1)饮食贫乏,自给自足,不向别人求助。
(2)(3)略(每句2分,计6分)13. ①用笔精简,寓意蕴藉(语言简洁,含义深刻);②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搜罗奇妙的故事和一些奇异的传说);③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长期从民间大量地搜集整理素材);④如是二十余年,此书方告蒇(持之以恒,著书立说)。
(用原文回答或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出任意3点即可,答对1点给1分,计3分)。
高中语文 《聊斋志异》练习 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高中语文 《聊斋志异》练习 选修《中国小说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b3f51dc9a0116c175f0e4876.png)
4.《聊斋志异》香玉王六郎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璀璨..(cuǐcàn)綦.贫(qí)谶.语(chèn)朝暾.(dūn)B.汍澜梦寐.(mèi)..(wánlán)恸.哭(dòng)愀.然(qiǎo)C.花蕊.(ruǐ)泫.然(xuàn)萎悴.(cuì)俨.然(yǎn)D.欷歔觇.视(zhān)..(xīxū)悲恻.(cè)悒.悒不乐(yì)“tūn”;B应读项,“”项解析恸,“暾A”应读“chān”。
觇”,““tòng”;D应读项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砍斫瞑想爱慕韦编三绝B.连袂嗜酒掩映秀外慧中C.憔瘁童稚殉情得陇望蜀D.腆物笃深孤寂助讨为虐瘁冥项,““”;C”A解析项,“瞑应为项“应为””。
”纣应为讨“悴,“”;D答案B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蒲松龄博闻强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参加县府道的科举考试,连夺三个第一,考中秀才,踌躇满志。
此后却屡考屡败,就是考不中举人。
科场失意,怀才不遇,固然是不幸的,但这也使他与下层百姓有更多更深的联系,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他的《聊斋志异》,用洋洋洒洒的想象力,为我们在人世之外描绘了一个奇情幻彩的世界。
A.博闻强识B.踌躇满志C.怀才不遇D.洋洋洒洒解析D项,“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或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
不宜用于形容想象力。
答案D4在横线上填入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历史是前人创造的,但评说历史是后人的权利和义务。
时光不可逆转,历史的原貌难以完全恢复。
, 。
, ,也希望借此对今天的世界产生积极的意义。
①故只能剪裁其重要事件,突出其重大理念②以聚焦历史的重点,来表达我们这一代人对历史的理解和评说③特别是陈述一个历史时期以及政治生活④枝节蔓延,尤为复杂,良莠陈杂,不可胜举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③④①②D.③①④②解析语段的中心话题是“应如何评说历史”,基本观点是:要借评说历史“产生积极的意义”,就应“聚焦历史的重点”。
偷桃——聊斋志异专题阅读训练
![偷桃——聊斋志异专题阅读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579541d3a1c7aa00b42acb03.png)
偷桃童时赴郡试,值春节。
旧例,先一日各行商贾,彩楼鼓吹赴藩司,名曰“演春”。
余从友人戏瞩。
是日游人如堵。
堂上四官皆赤衣,东西相向坐,时方稚,亦不解其何官,但闻人语哜嘈,鼓吹聒耳。
忽有一人率披发童,荷担而上,似有所白;万声汹动,亦不闻其为何语,但视堂上作笑声。
即有青衣人大声命作剧。
其人应命方兴,问:“作何剧?”堂上相顾数语,吏下宣问所长。
答言:“能颠倒生物。
”吏以白官。
少顷复下,命取桃子。
术人应诺,解衣覆笥[注]上,故作怨状,曰:“官长殊不了了!坚冰未解,安所得桃?不取,又恐为南面者怒,奈何!”其子曰:“父已诺之,又焉辞?”术人惆怅良久,乃曰:“我筹之烂熟:春初雪积,人间何处可觅?惟王母园中四时常不凋谢,或有之。
必窃之天上乃可。
”子曰:“嘻!天可阶而升乎?”曰:“有术在。
”乃启笥,出绳一团约数十丈,理其端,望空中掷去;绳即悬立空际,若有物以挂之。
未几愈掷愈高,渺入云中,手中绳亦尽。
乃呼子曰:“儿来!余老惫,体重拙,不能行,得汝一往。
”遂以绳授子,曰:“持此可登。
”子受绳有难色,怨曰:“阿翁亦大愦愦!如此一线之绳,欲我附之以登万仞之高天,倘中道断绝,骸骨何存矣!”父又强呜拍之,曰:“我已失口,追悔无及,烦儿一行。
倘窃得来,必有百金赏,当为儿娶一美妇。
”子乃持索,盘旋而上,手移足随,如蛛趁丝,渐入云霄,不可复见。
久之,坠一桃如碗大。
术人喜,持献公堂。
堂上传示良久,亦不知其真伪。
忽而绳落地上,术人惊曰:“殆矣!上有人断吾绳,儿将焉托!”移时一物坠,视之,其子首也。
捧而泣曰:“是必偷桃为监者所觉。
吾儿休矣!”又移时一足落;无何,肢体纷坠,无复存者。
术人大悲,一一拾置笥中而阖之,曰:“老夫止此儿,日从我南北游。
今承严命,不意罹此奇惨!当负去瘗之。
”乃升堂而跪,曰:“为桃故,杀吾子矣!如怜小人而助之葬,当结草以图报耳。
”坐官骇诧,各有赐金。
术人受而缠诸腰,乃扣笥而呼曰:“八八儿,不出谢赏将何待?”忽一蓬头童首抵笥盖而出,望北稽首,则其子也。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中国小说欣赏》:第2单元 《聊斋志异》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中国小说欣赏》:第2单元 《聊斋志异》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eedfc6e2bd960590c677eb.png)
4 《聊斋志异》香玉王六郎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 )遁.去()朝暾.璀璨..( )夙.夜() 谶.语( )涕洟.()()() 连汍.澜()狎昵..袂.( )愀.然()曩.故() 创痏.()泫.然( ) 悒.悒不乐( )唐棣.()酹.地( )欷歔( )( )唼.呷..( )恻.隐( )觇.视() 腆.物()卮.酒( ) 折柬抱襆.()致赆.()橐.( ) 歘.( )綦.贫()【答案】cuǐ càn dùn tūn sùchèn tìwán xiá nìmèi qiǎo nǎnɡwěi xuàn yìdìlèi xī xūshàcèchān tiǎn zhīpújìn tuóxūqí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要当以为长( )【答案】“长"通“常”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而错误!(2)之错误!【答案】(1)连词,表顺承介词,到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2)动词,往,到代词,鱼结构助词,的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胶州黄生,舍.读其中()________(2)醒而异.之()________(3)急命仆马.()________(4)星.驰至山( )________(5)生乃日.加培植()________(6)子舆.之归家( )________(7)业.渔( )________【答案】(1)(名词用作动词)居住(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3)(名词用作动词)备马(4)(名词用作状语)像流星一样(5)(名词用作状语)每天(6)(名词用作动词)用车子运送(7)(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业第5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此名绛雪,乃妾义姊.( )译文:(2)香玉吾爱妻,绛雪吾良友也( )译文:(3)此我生期,非死期也.( )译文:(4)何哀为?()译文:(5)沉醉溺死,数年于此矣。
青梅——聊斋志异专题阅读训练
![青梅——聊斋志异专题阅读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65d6b007ff00bed5b9f31d2f.png)
白下程生,性磊落,不为畛畦。
一日,自外归,缓其束带,觉带端沉沉,若有物堕。
视之,无所见。
宛转间,有女子从衣后出,掠发微笑,丽绝。
程疑其鬼,女曰:‚妾非鬼,狐也。
‛程曰:‚倘得佳人,鬼且不惧,而况于狐!‛遂与狎。
二年生一女,小字青梅。
每谓程:‚勿娶,我且为君生男。
‛程信之,遂不娶,亲友共诮姗之。
程志夺,聘湖东王氏。
狐闻之怒,就女乳之,委于程曰:‚此汝家赔钱货,生之杀之,俱由尔,我何故代人作乳媪乎!‛出门径去。
青梅长而慧,貌韶秀,酷肖其母。
既而程病卒,王再醮去。
青梅寄食于堂叔。
叔荡无行,欲鬻以自肥。
适有王进士者,方候铨于家,闻其慧,购以重金,使从女阿喜服役。
喜年十四,容华绝代,见梅忻悦,与同寝处。
梅亦善候伺,能以目听,以眉语,由是一家俱怜爱之。
邑有张生,字介受,家窭贫,无恒产,税居王第。
性纯孝,制行不苟,又笃于学。
青梅偶至其家,见生据石啖糠粥,入室与生母絮语,见案上具豚蹄焉。
时翁卧病,生入,抱父而私,便液污衣,翁觉之而自恨。
生掩其迹,急出自濯,恐翁知。
梅以此大异之。
归述所见,谓女曰:‚吾家客,非常人也。
娘子不欲得良匹则已;欲得良匹,张生其人也。
‛女恐父厌其贫。
梅曰:‚不然,是在娘子。
如以为可,妾潜告,使求伐焉。
夫人必召商之;但应之曰‘诺’也,则谐矣。
‛女恐终贫为天下笑。
梅曰:‚妾自谓能相天下士,必无谬误。
‛明日往告张媪,媪大惊,谓其言不祥。
梅曰:‚小姐闻公子而贤之也,妾故窥其意以为言。
冰人往,我两人袒焉,计合允遂。
纵其否也,于公子何辱乎?‛媪曰:‚诺。
‛乃托侯氏卖花者往。
夫人闻之而笑,以告王。
王亦大笑。
唤女至,述侯氏意。
女未及答,青梅亟赞其贤,决其必贵。
夫人又问曰:‚此汝百年事。
如能啜糠覈也,即为汝允之。
‛女俯首久之,顾壁而答曰:‚贫富命也。
倘命之厚,则贫无几时,而不贫者无穷期矣。
或命之薄,彼锦绣王孙,其无立锥者岂少哉?是在父母。
‛初,王之商女也,将以博笑,及闻女言,心不乐曰:‚汝欲适张氏耶?‛女不答;再问,再不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下程生,性磊落,不为畛畦。
一日,自外归,缓其束带,觉带端沉沉,若有物堕。
视之,无所见。
宛转间,有女子从衣后出,掠发微笑,丽绝。
程疑其鬼,女曰:‚妾非鬼,狐也。
‛程曰:‚倘得佳人,鬼且不惧,而况于狐!‛遂与狎。
二年生一女,小字青梅。
每谓程:‚勿娶,我且为君生男。
‛程信之,遂不娶,亲友共诮姗之。
程志夺,聘湖东王氏。
狐闻之怒,就女乳之,委于程曰:‚此汝家赔钱货,生之杀之,俱由尔,我何故代人作乳媪乎!‛出门径去。
青梅长而慧,貌韶秀,酷肖其母。
既而程病卒,王再醮去。
青梅寄食于堂叔。
叔荡无行,欲鬻以自肥。
适有王进士者,方候铨于家,闻其慧,购以重金,使从女阿喜服役。
喜年十四,容华绝代,见梅忻悦,与同寝处。
梅亦善候伺,能以目听,以眉语,由是一家俱怜爱之。
邑有张生,字介受,家窭贫,无恒产,税居王第。
性纯孝,制行不苟,又笃于学。
青梅偶至其家,见生据石啖糠粥,入室与生母絮语,见案上具豚蹄焉。
时翁卧病,生入,抱父而私,便液污衣,翁觉之而自恨。
生掩其迹,急出自濯,恐翁知。
梅以此大异之。
归述所见,谓女曰:‚吾家客,非常人也。
娘子不欲得良匹则已;欲得良匹,张生其人也。
‛女恐父厌其贫。
梅曰:‚不然,是在娘子。
如以为可,妾潜告,使求伐焉。
夫人必召商之;但应之曰‘诺’也,则谐矣。
‛女恐终贫为天下笑。
梅曰:‚妾自谓能相天下士,必无谬误。
‛明日往告张媪,媪大惊,谓其言不祥。
梅曰:‚小姐闻公子而贤之也,妾故窥其意以为言。
冰人往,我两人袒焉,计合允遂。
纵其否也,于公子何辱乎?‛媪曰:‚诺。
‛乃托侯氏卖花者往。
夫人闻之而笑,以告王。
王亦大笑。
唤女至,述侯氏意。
女未及答,青梅亟赞其贤,决其必贵。
夫人又问曰:‚此汝百年事。
如能啜糠覈也,即为汝允之。
‛女俯首久之,顾壁而答曰:‚贫富命也。
倘命之厚,则贫无几时,而不贫者无穷期矣。
或命之薄,彼锦绣王孙,其无立锥者岂少哉?是在父母。
‛初,王之商女也,将以博笑,及闻女言,心不乐曰:‚汝欲适张氏耶?‛女不答;再问,再不答。
怒曰:‚贱骨,了不长进!欲携筐作乞人妇,宁不羞死!‛女涨红气结,含涕引去,媒亦遂奔。
青梅见不谐,欲自谋。
过数日,夜诣生。
生方读,惊问所来,词涉吞吐。
生正色却之,梅泣曰:‚妾良家子,非淫奔者,徒以君贤,故愿自托。
‛生曰:‚卿爱我,谓我贤也。
昏夜之行,自好者不为,而谓贤者为之乎?夫始乱之而终成之,君子犹曰不可;况不能成,彼此何以自处?‛梅曰:‚万一能成,肯赐援拾否?‛生曰:‚得人如卿,又何求?但有不可如何者三,故不敢轻诺耳。
‛曰:‚若何?‛曰:‚不能自主,则不可如何;即能自主,我父母不乐,则不可如何;即乐之,而卿之身直必重,我贫不能措,则尤不可如何。
卿速退,瓜李之嫌可畏也!‛梅临去,又嘱曰:‚君倘有意,乞共图之‛生诺。
梅归,女诘所往,遂跪而自投。
女怒其淫奔,将施扑责。
梅泣白无他,因而实告。
女叹曰:‚不苟合,礼也;必告父母,孝也;不轻然诺,信也;有此三德,天必佑之,其无患贫也已。
‛(节选自《聊斋志异·青梅》)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且.为君生男且:将要B.貌韶秀,酷肖.其母肖:仿效C.家窭.贫,无恒产窭:贫穷D.生正色却.之却:拒绝解析:B项,肖:类似,相似。
答案:B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委于.程曰/青梅寄食于.堂叔B.欲鬻以.自肥/梅以.此大异之C.王之.商女也/而卿之.身直必重D.决其.必贵/其.无患贫也已解析:D项中的“其”都是代词,代张生。
A项,“于”,前者是介词,“给”;后者是介词,“在”。
B项,“以”,前者为目的连词;后者为介词“因为”。
C项,“之”,前者为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后者为助词,“的”。
答案:D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张生“性纯孝”或“制行不苟”的一组是:①生据石啖糠粥……案上具豚蹄焉②便液污衣,翁觉之而自恨③生掩其迹,急出自濯,恐翁知④生正色却之⑤但有不可如何者三,故不敢轻诺耳⑥君倘有意,乞共图之A.①③④ B.①④⑥C.②⑤⑥ D.②③⑤解析:①③表现其“性纯孝”,④⑤表现其“制行不苟”。
答案:A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狐仙为程生生下一女后,本想再为其生一个儿子。
但程生迫于舆论压力,改变了主意,狐仙一气之下离开了他们父女。
B.青梅失去父母后寄人篱下,后被卖给王进士家。
由于青梅天资聪颖,很快赢得了王家的喜爱。
C.张生虽然贫穷,但本性孝顺,为人处事很讲究礼法,一丝不苟。
因此赢得了青梅和阿喜的爱慕。
D.侯氏登门为张生提亲遭拒后,青梅决定亲自去张生家为阿喜说媒,这一做法后来得到了阿喜的理解。
解析:D项,“为阿喜说媒”有误,是“自谋”。
答案:D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汝家赔钱货,生之杀之,俱由尔,我何故代人作乳媪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娘子不欲得良匹则已;欲得良匹,张生其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夫始乱之而终成之,君子犹曰不可;况不能成,彼此何以自处?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这是你家的赔钱货,养活她杀了她,都由你,我何苦替人家当奶妈呢?(2)小姐您要不想得到称心如意的郎君那就罢了,要想得到称心如意的郎君,张生是再合适不过的人了。
(3)即使开始不很正当而最终成功的事,君子尚且以为不可,何况还是不能成功的事呢?将来成不了彼此怎么再来往相处?参考译文:南京有个姓程的书生,性情慷慨磊落,不被礼法所拘束。
一天,他从外面回到家里,宽衣解带,觉得带子的一头沉甸甸的,好像有什么东西坠下去。
拿起来看,没看见有什么东西。
就在转身之间,有一个女子从他衣服后边走出来,用手理着头发朝他微笑,这女子长得美丽绝伦。
程生怀疑她是鬼,女子说道:“我不是鬼,是狐狸。
”程生说:“倘若能得到美貌佳人,鬼尚且不怕,何况是狐狸呢?”于是就和她亲密地相爱了。
过了两年生下一个女儿,取小名叫青梅。
狐女经常对程生说:“你别娶妻,我将要替你生个儿子。
”程生相信她,于是不娶,可是亲戚朋友都讥讽他。
程生终于意志动摇,聘湖东的王氏为妻。
狐女听说这件事后非常生气,给女儿喂完奶,就把她扔给程生说:“这是你家的赔钱货,养活她、杀了她都由你,我何苦替人家当奶妈呢?”说完出门直接走了。
青梅长大之后十分聪明,容貌也极其秀美,非常像她的母亲。
不久程生病死了,王氏再嫁离去,青梅只得寄食在堂叔家。
这个堂叔是个浪荡没有德行的人,想把青梅卖掉来使自己得一大笔钱。
恰好有一个姓王的进士,正候选在家,听说青梅很聪明美丽,便用好多钱买回家,让她侍候自己的女儿阿喜。
阿喜14岁,长得美貌绝世,见到青梅十分喜悦,和她同吃同住。
青梅也很会侍候她,能够从眉目的表情中领会人的意思,因此一家人都很疼爱她。
本城有个姓张的书生,字介受,家里很穷,没有固定产业,租王家的房子居住。
张生生性孝顺,为人处事很讲究礼法,一丝不苟,又很勤于学习。
有一次青梅偶尔到他的家,看见张生坐在石头上吃糠粥,进屋同她母亲说话,见他母亲的桌上却有炖猪蹄。
当时他的老父亲卧病瘫痪在床,张生进屋抱起老父,帮老父小解,结果张生的衣服溺脏了。
老父察觉了这件事在心里怨自己,而张生却百般掩饰,赶紧出去自己洗净,深怕老父知道心里难过。
青梅因此对张生感到十分惊异。
回到自家屋里便对阿喜讲述了她在张家看到的这些情形,并对阿喜说:“咱们家这位房客可不是平常人啊!小姐您要不想得到称心如意的郎君那就罢了,要想得到称心如意的郎君,张生是再合适不过的人了。
”阿喜恐怕父亲嫌他家穷。
青梅说:“不是的,这事主要在小姐您自己。
如果您认为可以我就暗暗告诉他,让他找媒人来提亲。
只要媒人来了,夫人必定叫您去商议,到那时您只要一口答应,事情就成了。
”阿喜恐怕将来真要终身受穷的话,会让大家笑话。
青梅说:“我自信能相天下的士人,我的眼力决不会错。
”第二天青梅便去告诉张老太太,老太太大吃一惊,认为她的话太不吉利。
青梅说:“小姐听过公子之名,认为公子是贤良的人,我是看出她有意才对您说这个话。
媒人去了我和小姐两人都帮着,大概答应下来是不成问题的,纵然他不答应,于公子又有什么丢脸的呢?”老太太这才说:“那好吧。
”于是便托一个姓侯的卖花的妇人前往说媒。
夫人听了觉得很好笑,便告诉丈夫王进士,王进士也大笑,便把女儿唤出来告诉她侯氏的来意。
女儿还没答话,青梅先极力称赞张公子的贤德,断定他将来必定会富贵。
夫人又问女儿:“这是你自己的终身大事,要是能跟着吃糠咽菜我就替你答应他。
”女儿低着头有好长时间,对着墙壁答道:“穷富是命中注定的。
要是命好,即便穷也不会长久,而不受穷的日子将会是长远的。
假如命薄的话,那些先前披锦穿缎的王孙公子到后来穷得无立锥之地的,难道还少吗?这事就由父亲母亲作主了。
”起初王进士叫女儿出来商议,只不过是为了博得一笑,等到听女儿这么一说,心里很不乐意地说道:“你真想嫁给张家吗?”女儿不回答,再问还是不答,便真的恼火了,说道:“贱骨头,不长进的东西,想拿要饭筐去当乞丐婆吗?怎不羞死人。
”女儿涨红着脸气得说不出话,含泪而去,媒人也只好跑了。
青梅一看事情不成,便想替自己去说亲。
过了几天,她在晚上到了张生那里。
张生正在读书,很惊讶地问她来做什么,她很不好意思,吞吞吐吐地表露了来意。
张生当即很严肃地拒绝了。
青梅哭着对他说:“我本来也是好人家的女儿,并不是无耻淫奔女子,只因为觉得你很贤德,所以才自愿将终身托付给您。
”张生说道:“您爱我是认为我贤德,深更半夜私自相会,凡是自爱自重的人都不会这么做,您倒以为贤德的人会做吗?再说即使开始不很正当而最终成功的事,君子尚且以为不可,何况还是不能成功的事呢?将来成不了彼此怎么再来往相处?”青梅说:“万一有可能成,肯伸手帮我吗?”张生说:“能够得到像您这样的人做妻子,还有什么可求的呢?但因为有三件为难的事,所以不敢轻易答应您。
”青梅问道:“哪三件为难的事?”答道:“您不能自己做主,这是一不可;即使能做主,我父母恐怕不同意,这是二不可;即使我父母同意了,您的身价也必定很贵,我穷得拿不出这一大笔钱,这尤其是一件难事,请您还是快点走吧,瓜田李下之嫌是很可怕的啊!”青梅只好走了,但临走时又嘱咐说:“您倘若有意的话,让我们一起慢慢想办法。
”张生答应了。
青梅回去,阿喜问她上哪儿去了,她便跪下自己说了。
阿喜很生气,认为这是淫奔,便要打她。
青梅哭着表白说自己没有做什么不正当的事,于是就把详情如实告诉了阿喜。
阿喜很敬佩地叹息道:“不私自苟合,这是知道礼啊;做事情一定告诉父母,这是孝啊;不轻易答应别人,这是信;有这三样品德,老天必定保佑他,他不用愁自己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