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选择算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家用路由器设置(图解)课件
![家用路由器设置(图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8ed623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f4.png)
路由器的无线设置
设置无线网络名称(SSID)和密码,确保安全。 选择合适的频段(2.4GHz或5GHz),调整信道和功率等参数。
路由器的安全设置
开启防火墙功能,增 强网络安全防护。
定期更新路由器固件, 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
设置MAC地址过滤, 只允许特定的设备访 问网络。
03
家用路由器的常见问题 与解决方案
在选择路由器时,需要考 虑端口数量、无线标准、 传输速率、防火墙功能等 因素。
知名路由器品牌
思科、华为、D-Link、腾 达等都是知名的路由器品 牌,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 合适的产品。
02
家用路由器的设置步骤
路由器的连接方式
路由器与光猫的连接
将路由器的WAN口与光猫的网口连 接,确保线路畅通。
路由器与电脑的连接
修复。
路由器安全问题与解决方案
总结词:家用路由器的安全问题涉及到路由器的配置 、密码保护、防病毒等方面,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 措施来保护路由器的安全。
详细描述:首先确保路由器的固件和软件保持最新状态 ,以修复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其次设置一个强密码来 保护路由器的管理界面,并定期更换密码。此外开启路 由器的防火墙功能,以防止恶意攻击和入侵。同时定期 检查路由器的日志文件,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活动和潜在 的安全威胁。如果怀疑路由器被攻击或感染病毒,可以 尝试重置路由器到出厂设置,并重新配置网络参数。为 了提高安全性,可以考虑使用VPN等加密通信方式来 保护路由器的网络通信安全。
更换路由器网线
定期检查并更换老化或破损的网 线,保证网络连接稳定。
路由器固件升级
及时升级路由器固件,以获得更 优的性能和安全性。
路由器的软件更新
软件更新
第6章路由算法总结ppt课件
![第6章路由算法总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3e0915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05.png)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非自适应路由算法
固定路由算法(fixed routing algorithm) 洪泛法(flooding) 随机走动法(random walk) 基于流量的路由算法(flow-based routing)
由所有的线路平均延迟,可直接计算出流量的加权 平均值,从而得到整个网络的平均分组延迟
这样找出网络的最小平均延迟就可以实现最优路由 选择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自适应路由算法
孤立路由选择 集中路由选择 分布式路由选择
当结点或链路发生故障时,该方法可使路由算法有 较好的稳健性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基于流量的路由算法
该方法不仅考虑网络的拓扑结构,还要考虑网络的 负载因素
对某一给定的线路,如果已知负载量与平均流量, 那么可以根据排队论的知识计算出该线路上的平均 分组延迟
• 如果找不到相应的表项,在G的路由表中增加一项 :(N,G’,D’+C)
• 如果V=G’,G中路由表对应的表项根据D’+C和D的 比较获得
– 如果D’+C<D,G中表项更新为(N,G’,D’+C)
– 否则G中表项保持原状,仍为(N,V,D)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路由技术(静态路由及RIP)课件
![路由技术(静态路由及RIP)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c60cff04a1b0717fd5dd29.png)
标网络的数据包都按默认路由进行转发
S0 192.168.1.1 F1/0 192.168.1.2 A
默认路由
S0 B B 6.0.0.2 192.168.2.1 F1/0 192.168.2.2
6.0.0.1
RA C 192.168.1.0 F1/0
RB C 192.168.2.0 F1/0
C 6.0.0.0
网关: 100.116.3.1 IP: 26.38.226.*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 26.38.226.1
6.3 路由算法
理想的路由选择算法 (1)算法必须是正确的和完整的 (2)算法在计算上应简单 (3)算法应能适应通信量和网络拓扑的变化 (4)算法应具有稳定性 (5)算法应是公平的 (6)算法是最佳的:费用最低
6.3静态路由 路由算法 静态路由概述
静态路由是指由网络管理员手工配置的路由信息 静态路由除了具有简单、高效、可靠的优点外,它的另一个 好处是网络安全保密性高 静态路由是手动添加路由信息要去往某网段该如何走
S0 192.168.1.1 F1/0 192.168.1.2 A
静态路由
RIP的Metric以Hop为计算标准,最大有效跳数为15跳,16跳为无穷大代表无效。
RIP路由信息的更新
依托于时间周期的更新
当路由器A连接的网络拓扑发生改变后A路由器更新路由表,等到下一个 发送周期通告更新后的路由表,路由器B收到此更新信息后更新自己的路 由表
更新路由表
更新路由表
网络拓扑 结构 发生改变
路由信息协议-RIP
RIP协议概述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s,路由信息协议),是应用较 早、使用较普遍的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简称IGP), 适用于小型同类网络,是典型的距离矢量(distance-vector)协议
路由选择算法PPT课件
![路由选择算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740aef6c85ec3a86c2c52d.png)
d ii 指结点到结点自身的延迟
13
2021/5/21
后继结点向量 S i
s i1
Si
si2
s
iN
S kj i
使每个结点[dki dij]最小
14
2021/5/21
如下图1所示网络,图2是更新前结点1的路由 表
15
2021/5/21 16
2021/5/21
1、路由表中给出了结点1的两个向量 D
2021/5/21
路由(径)选择——根据一定的原则和算 法在所有传输通路中选择一条通往目的结点的 最佳路径。
路由选择算法——路由选择过程中采用的 策略。
2
路由选择算法分类
2021/5/21
1、根据能否适应通信量和拓扑结构变化
非自适应(静态路由):可靠性差、简单
自适应(动态路由):实现复杂、可靠性高— —实用
路由选择及其算法
2021/5/21
通信子网为网络源节点和目的节点提供了 多条传输路径的可能性。网络节点在收到一个 分组后,要确定向一下节点传送的路径,这就 是路由选择。在数据报方式中,网络节点要为 每个分组路由做出选择;而在虚电路方式中, 只需在连接建立时确定路由。确定路由选择的 策略称路由算法。
1
Mi nd1 33
18
2021/5/21
计算 d15 最小值
1 2 3 5 1 2 4 5 1 3 5 1 4 5
Mi nd1 52
d15 d12 d23 d35 6 d15 d12 d24 d 45 5 d15 d13 d35 6 d15 d14 d45 2
19
2021/5/21
8
例:
2021/5/21
一旦结点C与结点E之间断开,则结点C向结 点A反馈信息,通过其他路径进行通信。
13
2021/5/21
后继结点向量 S i
s i1
Si
si2
s
iN
S kj i
使每个结点[dki dij]最小
14
2021/5/21
如下图1所示网络,图2是更新前结点1的路由 表
15
2021/5/21 16
2021/5/21
1、路由表中给出了结点1的两个向量 D
2021/5/21
路由(径)选择——根据一定的原则和算 法在所有传输通路中选择一条通往目的结点的 最佳路径。
路由选择算法——路由选择过程中采用的 策略。
2
路由选择算法分类
2021/5/21
1、根据能否适应通信量和拓扑结构变化
非自适应(静态路由):可靠性差、简单
自适应(动态路由):实现复杂、可靠性高— —实用
路由选择及其算法
2021/5/21
通信子网为网络源节点和目的节点提供了 多条传输路径的可能性。网络节点在收到一个 分组后,要确定向一下节点传送的路径,这就 是路由选择。在数据报方式中,网络节点要为 每个分组路由做出选择;而在虚电路方式中, 只需在连接建立时确定路由。确定路由选择的 策略称路由算法。
1
Mi nd1 33
18
2021/5/21
计算 d15 最小值
1 2 3 5 1 2 4 5 1 3 5 1 4 5
Mi nd1 52
d15 d12 d23 d35 6 d15 d12 d24 d 45 5 d15 d13 d35 6 d15 d14 d45 2
19
2021/5/21
8
例:
2021/5/21
一旦结点C与结点E之间断开,则结点C向结 点A反馈信息,通过其他路径进行通信。
路由原理与技术第2章IP路由基础PPT
![路由原理与技术第2章IP路由基础PPT](https://img.taocdn.com/s3/m/313ee61eda38376bae1fae35.png)
❖自治系统和路由域
➢ 由于Internet规模太大,分布范围太广,所以路由表中对 应每一个目的网络都有一个条目是不可能的;同样,也 不可能采用一个全局的路由算法或协议。因此,Internet 将整个网络划分为若干个相对自治的局部系统,即自治 系统(AS,Autonomous System)。自治系统可以定义 为同一机构下管理的路由器和网络的集合。
本章提纲
❖互联网的体系结构 ❖IP路由中的基本概念 ❖IPv6协议体系及地址结构 ❖路由转发原理 ❖路由选择算法 ❖路由器硬件体系结构
❖路由器
➢ 路由器是工作在网络层上,可以连接不同类型的网络, 能够选择数据传送路径并对数据进行转发的网络设备。 从通信的角度看,路由器是一种中继系统。
应用层 传输层 IP层 子网层
➢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也被称为最短路径优先协议,它基于链路状态 路由算法。采用这种协议的路由器都要维护一张可以表示整个网络拓 扑结构的无向图G(V,E),在图G中,节点V表示路由器,边E表 示连接路由器的链路,因此G又可以称为L-S(链路-状态)图,各路 由器的路由表通过L-S图计算。
➢ 一个自治系统内部还可以再划分几个小的路由域,也称 作区域。
❖ 内部网关协议和外部网关协议
路由协议可以分为内部网关协议(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 和外部网关协议(EGP,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两大类。
❖ 内部网关协议是用于自治系统内部的动态路由协议
➢ 选路机制(Routing Mechanism):搜索路由表,决定向 哪个接口转发数据,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 选路策略只影响路由表的内容,比如对同一个目的地址 来说,由于选路策略的不同,最佳路径可能会不一样, 但这并不影响选路机制的执行过程,只是会对其执行的 结果产生影响。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第六章 路由基础PPT课件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第六章 路由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8a38b5c5da50e2534d7f82.png)
• 有了默认路由,当企业的边界路由器上收到内网上任 何需要到达在路由表中查不到的目的网络,都将被送 往默认的端口,从而由ISP的路由器转发进入Internet。
6.4 动态路由
6.1 直连路由
• 直连路由是由数据链路层协议发现的,是 指到达路由器接口地址所在网段的路径, 该路由不由网络管理员维护,也不需要路 由算法计算获得,只要完成基本配置,并 让路由器接口处于开启状态,路由器就会 把直连接口所在的网段的路由信息存入路 由表中。
• 通过以下实验来理解直连路由:
6.1 直连路由
第6章 路由基础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
本章的学习目标: 1.了解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的区别; 2.了解动态路由的分类; 3.理解路由、直连路由、静态路由、默认路由、 链路状 态 、管理距离等术语的含义; 4.理解动态路由算法和路由选择原则; 5.掌握直连路由、静态路由、默认路由的配置方 法;
R1#show ip route 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I - IGRP, R - RIP, M -
mobile, B -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 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这是使用本路由器外出接口的名称来创建静态 路由,在此可以换为12.1.1.2。
6.2 静态路由
• 然后在路由器1上查看路由表信息:
R1#show ip route
6.4 动态路由
6.1 直连路由
• 直连路由是由数据链路层协议发现的,是 指到达路由器接口地址所在网段的路径, 该路由不由网络管理员维护,也不需要路 由算法计算获得,只要完成基本配置,并 让路由器接口处于开启状态,路由器就会 把直连接口所在的网段的路由信息存入路 由表中。
• 通过以下实验来理解直连路由:
6.1 直连路由
第6章 路由基础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
本章的学习目标: 1.了解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的区别; 2.了解动态路由的分类; 3.理解路由、直连路由、静态路由、默认路由、 链路状 态 、管理距离等术语的含义; 4.理解动态路由算法和路由选择原则; 5.掌握直连路由、静态路由、默认路由的配置方 法;
R1#show ip route 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I - IGRP, R - RIP, M -
mobile, B -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 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这是使用本路由器外出接口的名称来创建静态 路由,在此可以换为12.1.1.2。
6.2 静态路由
• 然后在路由器1上查看路由表信息:
R1#show ip route
路由算法
![路由算法](https://img.taocdn.com/s3/m/48a49e2abd64783e09122b0c.png)
23:35主机路由选择(*
– – – – – 静态用户 –从不移动的用户 非静态用户(迁移用户、漫游用户)-〉移动用户 非静态用户(迁移用户、漫游用户) 网络世界模型-[see fig 5-18] 网络世界模型5-18] 外地代理 – 管理所有来当地的动态用户 主代理 – 管理本属本区域,但当时正在外地的用户
• • • • J-A:8 J-I:10 J-H:12 J-K:6
23:35:13
9
4 Distance vector routing
• 无穷计算问题
– 算法的缺陷:算法收敛较慢。(对好消息反应迅 速,对坏消息反应迟钝) -[see fig 5-11] 5-11]
23:35:13
10
4 Distance vector routing
23:35:13
11
5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Link state routing)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Link routing)
– 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存在的问题
• 没有考虑线路的带宽 • 记录信息耗时过多, 算法收敛速度慢
– 工作原理(对每个路由器):
• • • • • 发现邻居节点,及其网络地址 测量线路开销或延迟 构造链路状态分组 发布链路状态分组 计算新最短路由
– 退出登录
23:35:13
20
7 移动主机路由选择(*) 移动主机路由选择(*
– 数据发送过程: -[see fig 5-19] 5-19]
发送者
主代理
外地代理
23:35:13
21
8 广播路由选择(*) 广播路由选择(*
– 几种算法
• • • • 算法1 算法1:分别发送分组到每个目的端 算法2 算法2:扩散法 算法3 算法3:多目的地路由选择 算法4 算法4:利用发起广播的路由器的信息树或利用生成树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路由算法PPT课件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路由算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40536bcc22bcd127ff0c8b.png)
elnN个。当然由分层引起的路径 长度的实际增长非常小。
精选课件
18
广播路由
同时给全部的目标地址发送一个 数据包称为广播
扩散法。
多目标路由:每个数据包含一组 目标地址,经过路由器,针对目 标选路,目标分散
逆向路径转发(reverse path forwarding)
沿汇集树(sink tree)生成树
类似的值。
假设使用延迟作为距离度量,并且路由器知道他到 每个邻居的延迟。每隔T秒每个路由器向他的每个 邻居发送一个表,该表记录了它到每个目标的延迟, 同时它也从邻居那里收到一个类似的表。
精选课件
7
交换距离信息更新路由表示例
精选课件
8
无穷计算问题
A BCD E
A BCD E
∞∞∞ 1 ∞∞ 12∞ 123 123
reverse routes.
路径维护
每个节点周期性的广播一个 HELLO消息并期望它的邻居 做出回应,如果回应没有到 来说明消息广播者已经知道 它的邻居已失效或离开接收 范围,因而不再跟自己有连 接。这些信息用来清除掉那 些不再有效的消息。
精选课件
31
在最近的T时间内曾经给它发送 过到达该目标的邻居—该目标的 活动邻居
(a)
∞ 初始时
1
∞ 第1次交换后 3
∞ 第2次交换后 3 ∞ 第3次交换后 5
4 第4次交换后 5
7
7
∞
23 23 43 45 65 67 8... 7 ∞∞
(b)
4 初始时 4 第1次交换后 4 第2次交换后 4 第3次交换后 6 第4次交换后 6 第5次交换后 8 第6次交换后
∞
问题的核心在于当X告诉Y自己有一条通往某个地方的路径
精选课件
18
广播路由
同时给全部的目标地址发送一个 数据包称为广播
扩散法。
多目标路由:每个数据包含一组 目标地址,经过路由器,针对目 标选路,目标分散
逆向路径转发(reverse path forwarding)
沿汇集树(sink tree)生成树
类似的值。
假设使用延迟作为距离度量,并且路由器知道他到 每个邻居的延迟。每隔T秒每个路由器向他的每个 邻居发送一个表,该表记录了它到每个目标的延迟, 同时它也从邻居那里收到一个类似的表。
精选课件
7
交换距离信息更新路由表示例
精选课件
8
无穷计算问题
A BCD E
A BCD E
∞∞∞ 1 ∞∞ 12∞ 123 123
reverse routes.
路径维护
每个节点周期性的广播一个 HELLO消息并期望它的邻居 做出回应,如果回应没有到 来说明消息广播者已经知道 它的邻居已失效或离开接收 范围,因而不再跟自己有连 接。这些信息用来清除掉那 些不再有效的消息。
精选课件
31
在最近的T时间内曾经给它发送 过到达该目标的邻居—该目标的 活动邻居
(a)
∞ 初始时
1
∞ 第1次交换后 3
∞ 第2次交换后 3 ∞ 第3次交换后 5
4 第4次交换后 5
7
7
∞
23 23 43 45 65 67 8... 7 ∞∞
(b)
4 初始时 4 第1次交换后 4 第2次交换后 4 第3次交换后 6 第4次交换后 6 第5次交换后 8 第6次交换后
∞
问题的核心在于当X告诉Y自己有一条通往某个地方的路径
路由原理简介PPT课件
![路由原理简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9720190722192e4536f6ba.png)
下得出的较为合理的选择而已。 • 实际的路由选择算法,应尽可能接近于理想
的算法。 • 路由选择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 它是网络中的所有结点共同协调工作的结果。 – 路由选择的环境往往是不断变化的,而这种变化
有时无法事先知道。
从路由算法 的自适应性考虑
• 静态路由选择策略——即非自适应路由选择, 其特点是简单和开销较小,但不能及时适应 网络状态的变化。
172.17.3.0
路由的分类(1)
• 直接路由 路由进程仅在同一台路由器设备,通过该设备内部
的路由进程使不同网段的计算机相互通信。 • 间接路由
路由进程同时作用在至少两台以上路由器设备上
直接路由
10.1.0.0
E0=10.1.23.7
E1=10.2.5.3
10.2.0.0
E2=10.3.15.14
• 缺省路由 是一个路由表入口,用来指明一些在下一跳没有明确地列于路由表中的帧。 缺省路由可以说是管理员的静态配置的结果
路由的分类(3)
• 域内路由IGP 在一个自治域内部,可以静态、缺省、RIP IGRP EIGRP OSPF ISIS等路由进程的集合,最重要的事情是在IGP中通过上 述路由协议或算法,从源点到目的点找到一条最佳的路径。
路由计算及处理
路由计算或处理部分主要是运行动态路由协议。该部分的主要 功能:接收和发送路由信息,计算出路由表,为数据包的转发 提供依据。
各种档次的路由器的路由表条目的大小存在很大差异,从几千 条到几百万条不等,因此高端路由器路由表的构造对路由查找 速度影响很大,其路由表的数据结构常采用二叉树的形式,查 找与更新的速度都比较快。
• 用于度量值计算的常用路径特征
– 跳数(hop count):数据包到达目的必须通过的路由器个数。跳数越 少,该路由越好。路径长用到达目的的跳数来描述;
的算法。 • 路由选择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 它是网络中的所有结点共同协调工作的结果。 – 路由选择的环境往往是不断变化的,而这种变化
有时无法事先知道。
从路由算法 的自适应性考虑
• 静态路由选择策略——即非自适应路由选择, 其特点是简单和开销较小,但不能及时适应 网络状态的变化。
172.17.3.0
路由的分类(1)
• 直接路由 路由进程仅在同一台路由器设备,通过该设备内部
的路由进程使不同网段的计算机相互通信。 • 间接路由
路由进程同时作用在至少两台以上路由器设备上
直接路由
10.1.0.0
E0=10.1.23.7
E1=10.2.5.3
10.2.0.0
E2=10.3.15.14
• 缺省路由 是一个路由表入口,用来指明一些在下一跳没有明确地列于路由表中的帧。 缺省路由可以说是管理员的静态配置的结果
路由的分类(3)
• 域内路由IGP 在一个自治域内部,可以静态、缺省、RIP IGRP EIGRP OSPF ISIS等路由进程的集合,最重要的事情是在IGP中通过上 述路由协议或算法,从源点到目的点找到一条最佳的路径。
路由计算及处理
路由计算或处理部分主要是运行动态路由协议。该部分的主要 功能:接收和发送路由信息,计算出路由表,为数据包的转发 提供依据。
各种档次的路由器的路由表条目的大小存在很大差异,从几千 条到几百万条不等,因此高端路由器路由表的构造对路由查找 速度影响很大,其路由表的数据结构常采用二叉树的形式,查 找与更新的速度都比较快。
• 用于度量值计算的常用路径特征
– 跳数(hop count):数据包到达目的必须通过的路由器个数。跳数越 少,该路由越好。路径长用到达目的的跳数来描述;
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详解
![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d91c4bd533d4b14e8524689e.png)
课件制作人:赵伟
RIP 协议的三个要点
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
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 部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 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例如, 每隔 30 秒。
课件制作人:赵伟
路由表的建立
路由器在刚刚开始工作时,只知道到直接连 接的网络的距离(此距离定义为1)。 以后,每一个路由器也只和数目非常有限的 相邻路由器交换并更新路由信息。 经过若干次更新后,所有的路由器最终都会 知道到达本自治系统中任何一个网络的最短 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的地址。 RIP 协议的收敛(convergence)过程较快,即 在自治系统中所有的结点都得到正确的路由 选择信息的过程。
类型1,问候(Hello)分组。 类型2,数据库描述(Database Description)分组。 类型3,链路状态请求(Link State Request)分组。 类型3,链路状态更新(Link State Update)分组, 用洪泛法对全网更新链路状态。 类型5,链路状态确认(Link State Acknowledgment) 分组。
“距离”的定义
RIP 认为一个好的路由就是它通过的路由器的 数目少,即“距离短”。 RIP 允许一条路径最多只能包含 15 个路由器。 “距离”的最大值为16 时即相当于不可达。 可见 RIP 只适用于小型互联网。 RIP 不能在两个网络之间同时使用多条路由。 RIP 选择一个具有最少路由器的路由(即最短 路由),哪怕还存在另一条高速(低时延)但路 由器较多的路由。
课件制作人:赵伟
路由器之间交换信息
RIP协议让互联网中的所有路由器都和 自己的相邻路由器不断交换路由信息, 并不断更新其路由表,使得从每一个路 由器到每一个目的网络的路由都是最短 的(即跳数最少)。 虽然所有的路由器最终都拥有了整个自 治系统的全局路由信息,但由于每一个 路由器的位置不同,它们的路由表当然 也应当是不同的。
RIP 协议的三个要点
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
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 部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 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例如, 每隔 30 秒。
课件制作人:赵伟
路由表的建立
路由器在刚刚开始工作时,只知道到直接连 接的网络的距离(此距离定义为1)。 以后,每一个路由器也只和数目非常有限的 相邻路由器交换并更新路由信息。 经过若干次更新后,所有的路由器最终都会 知道到达本自治系统中任何一个网络的最短 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的地址。 RIP 协议的收敛(convergence)过程较快,即 在自治系统中所有的结点都得到正确的路由 选择信息的过程。
类型1,问候(Hello)分组。 类型2,数据库描述(Database Description)分组。 类型3,链路状态请求(Link State Request)分组。 类型3,链路状态更新(Link State Update)分组, 用洪泛法对全网更新链路状态。 类型5,链路状态确认(Link State Acknowledgment) 分组。
“距离”的定义
RIP 认为一个好的路由就是它通过的路由器的 数目少,即“距离短”。 RIP 允许一条路径最多只能包含 15 个路由器。 “距离”的最大值为16 时即相当于不可达。 可见 RIP 只适用于小型互联网。 RIP 不能在两个网络之间同时使用多条路由。 RIP 选择一个具有最少路由器的路由(即最短 路由),哪怕还存在另一条高速(低时延)但路 由器较多的路由。
课件制作人:赵伟
路由器之间交换信息
RIP协议让互联网中的所有路由器都和 自己的相邻路由器不断交换路由信息, 并不断更新其路由表,使得从每一个路 由器到每一个目的网络的路由都是最短 的(即跳数最少)。 虽然所有的路由器最终都拥有了整个自 治系统的全局路由信息,但由于每一个 路由器的位置不同,它们的路由表当然 也应当是不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算法
链路状态算法,又称最短路径优先算法。 与距离向量算法不同 的是,由于这种算法需 要每一个路由器都保存一份最新的关于整个网 络的网络拓扑结构数据库,因此路由器不仅清 楚地知道从本路由器出发能否到达某一指定网 络,而且能够到达的情况下,还可以选择出最 短的路径以及采用该路径将经过的路由器。链 路状态算法使用LSP(链路状态数据包)、网络拓 扑数据库、SPF路径选择算法、SPF树,最
9
分布式路由算法
1、基本思想:每个结点周期性地从相邻的结 点获得网络状态信息,同时将本结点做出的决 定周期性地通知周围的结点,以使这些结点不 断地根据网络新的状态更新其路由选择决定。 2、基本算法:距离向量法和链路状态法
10
距离向量路由选择算法
距离向量路由选择算法是一种最基本的动 态路由选择算法。
12
延迟向量 Di
di1
Di
di2 d1N
其中: dii 0
dkj dki dij MiiAn[dki dij ] A为结点 的k 所有相邻节点
d指ii 结点到结点自身的延迟
13
后继结点向量 Si
si1
Si
si2 siN
Skj i使每个结点
[dki d最ij ]小
21
终计算出从该路由器到其他目标网络的最短路径 ,这些路径就构成了路由表。该算法要求每个路 由器具有唯一的名字或标识。
算法思想:链路状态算法的思想十分简单, 其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每个路由器必须: (1)发现与它相邻的路由器,并知道其网络地址;
(2)测量它到达各相邻路由器的传输代价; (3)组装链路数据包(LSP),以便把它所知信息发送给
路由选择算法——路由选择过程中采用的 策略。
2
路由选择算法分类
1、根据能否适应通信量和拓扑结构变化
非自适应(静态路由):可靠性差、简单
自适应(动态路由):实现复杂、可靠性高— —实用
2、根据源节点向外发送数据方式
全路发送(扩散式)
统称多路发送
几路发送(选择扩散式)
单路发送
3
固定式(静态路由)
14
如下图1所示网络,图2是更新前结点1的路由 表
15
16
1、路由表中给出了结点1的两个向量 Di和 S。i 2、经128ms后,结点1收到3个相邻节点(2、3
、4)的时延向量 D、2 D、3 D,4 进行更新运算,得 到更新后的路由表。
d21 2
d22 0 D2Biblioteka d23d24
特点:简单、可靠性差(不能适应网络状态变 化),适用于小型网络,(人工维护路由表)
7
3、适应式(动态路由选择)适用于中型网络 路由表动态设置(不需要人工干预) 实现方式:相邻结点(交换机或路由器)周期 性交换路由信息。
8
例:
一旦结点C与结点E之间断开,则结点C向结点 A反馈信息,通过其他路径进行通信。
3、计算新路由(采用Dijstra算法) 当一个结点获得了一整套的链路状态分组
22
网络上所有其他的路由器; (4)发送LSP给网络上所有其他的路由器,以便创建
网络拓扑结构数据库(即:SPF树); (5)计算到每个其他路由器的最短路径; (6)路由器将计算出的最短路径以及所有的该路由
器的网络端口信息添加到路由表中。
23
由于链路状态算法要求各路由器的网络拓 扑结构数据库相互一致;因此,当链路状态发 生变化时,最先检测到这一变化的路由器需要 将变化的情况发送给其他的路由器。每当路由 器收到新的LSP,它都会重新计算最短路径并 更新路由表,保证各路由器在网络拓扑结构方 面重新达成一致;当网络拓扑结构数据库创建 后变化时,每个路由器使用最短路径算法来找 出到其他路由器的最短路径。
原理:让每个路由器维护一张路由表,表 中给出了到每个目的地已知的最佳距离和路径 。通过与相邻路由器之间周期性地相互交换信 息,来更新表中的信息。当网络拓扑结构发生 变化时,路由器之间也将及时地相互通知有关 变更信息。
11
基本思想:每个结点保持两个向量 D和i S;i 每隔一段时间(如128ms)相邻节点交换时延 向量;根据收到的全部时延向量修改本结点时 延向量和后继结点时延向量。
Min d13 3
18
计算 d15 最小值
1 235 1 2 45 135 1 45
Min d15 2
d15 d12 d23 d35 6 d15 d12 d24 d45 5 d15 d13 d35 6 d15 d14 d45 2
19
得到了结点1的新的部分路由表
20
路由选择及其算法
通信子网为网络源节点和目的节点提供了 多条传输路径的可能性。网络节点在收到一个 分组后,要确定向一下节点传送的路径,这就 是路由选择。在数据报方式中,网络节点要为 每个分组路由做出选择;而在虚电路方式中, 只需在连接建立时确定路由。确定路由选择的 策略称路由算法。
1
路由(径)选择——根据一定的原则和算 法在所有传输通路中选择一条通往目的结点的 最佳路径。
24
具体步骤: (1)构造链路状态信息——每个结点收集与其
相邻的结点及其延迟信息。 通过:①HELLO分组—确认相邻节点。
②ECHO分组—收集该结点到相邻结点的 延迟(要求对方立即响应)。 通过上述信息来构造链路状态分组(反映与 某结点相邻的所有结点的状态)。
25
例:
26
27
2、发送链路状态分组(采用扩散式)
3
2
d
25
d26
3 5
d31 3
d32 3
D3
d33 d34
0
2
d
35
d36
13
d41 1
d42 2
D4
d
43
d44
2
0
d
45
1
d46 317
例:计算d13
1 23 1 3 1 4 4
d13 d12 d23 2 3 5 d13 d13 d33 5 0 5 d13 d14 d43 1 2 3
单路发送 适应式(动态路由) 最短路法
分布式
局部延迟法
4
典型的路由选择算法
1、多路发送
特点:可靠性高、盲目性大(重复分路多)、 通信量大
5
几路发送 特点:通信量减小、可靠性降低
6
2、固定式(网中每一个结点存放一张事先确 定好的路由表(存放最佳路由)) 表中给出本结点到各目的结点的最短路径 例
一旦C和E之间的 网络断开,则A、 B无法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