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热处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r、W、Mo、V、Ti 能 在 钢 中 形 成 难 溶于A 的碳化物,分布在晶粒边界上,阻碍 A晶粒长大。
4-2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
钢在冷却时,可以采取两种冷却转变方式, 等温转变和连续冷却转变。
一. 过冷A的等温转变:
1. C曲线:
(1 ) 孕育区 (2) 转变产物 区 (3) 过冷A和转 变
珠光体形貌像
光镜下形貌
电镜下形貌
索氏体形貌像
光镜形貌
电镜形貌
托氏体形貌像
光镜形貌
电镜形貌
(2) B型转变:(550℃-Ms之间)
B上:(550-350℃)
羽毛状,脆性较大,基本上无使用价值。
B下 : (350℃-Ms)
黑针状,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塑性 和韧性也较好。
(3) M型转变:(Ms-Mf之间)
1. 硬度不足: 工件淬火后硬度达不到技术要求.
(1) 原因: 加热温度过低, 保温时间过短,冷却速度不足
, 表面脱碳.
(2) 消除: 退火或正火,然后再正确的淬火.
2. 过热与过烧:
造成A晶粒粗大,晶界发生氧化(局部熔化)
(1) 原因: 加热温度过高 (2) 消除: 正火或退火, 过烧则无法补救
四. 钢的淬透性
1. 淬透性: 钢在淬火后, 获得马氏体的能力.
淬透性是钢材的一种属性.
2. 影响淬透性的主要因素:
钢的化学成分(合金元素), 合金元素(除Co和Al外均能提高其淬透性)
3. 淬透性和淬硬性: 钢的淬硬性是指淬火后
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主要取决于含碳量. Wc越高,淬硬性越大.
五. 淬火缺陷:
概述
热处理是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固态金属
以获得所需性能的工艺方法。
一. 热处理的目的和应用:
强化金属材料,改善 工件的组织和使用性能及
℃
保温 临界温度
加工工艺性。充分发挥材
料的潜力,从而提高材料
加热
冷却
的使用寿命。
热处理工艺曲线 T
二. 热处理的依据和分类
根据加热和冷却方法的不同,热处理大致分类如下:
2. 从使用性能上考虑: 3. 从经济上考虑:正火生产周期短,成本低 4. 从结构形状考虑:大型及结构复杂的铸
件易退火。
ξ 4-4 钢的淬火
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1或Ac3) 以上的适当温度,保温后,快速冷却 (水冷或油冷),以获得马氏体组织 的热处理工艺。
其目的 主要是为了提高材料的硬度。
一. 淬火加热温度的选择:
1. 普通热处理:
(1) 退火 (2) 正火 (3) 淬火 (4) 回火
2. 表面热处理:
(1) 表面淬火 (2) 化学热处理(渗碳、渗氮等)
三.钢的临界温度:
(1) A1、A3、Acm:平衡临界温度 (2) Ac1、Ac3、Accm:加热时临界温度 (3) Ar1、Ar3、Arcm:冷却时临界温度
产物共存区 (4) Ms和Mf线
2. 过冷A转变产物的组织与性能
过冷A的等温分解温度不同,分解产物也不同。一 般可将过冷A转变分为高温转变(P型)、中温转变(B型) 和低温转变(M型).
( 1 ) P型转变: (从A1到C曲线鼻尖处范围)
P(珠光体):A1-650℃ S (索氏体):650-600℃ T (托氏体): 600-550℃
低碳马氏体: 板条状,具有较高的强度,良
好的塑性和 韧性。
高碳马氏体:
片状,硬而脆。
* M转变具有不完全性。
二. C曲线的应用
1. 近似推测连续冷却条件下A转变过程及产物: 2. 临界冷却速度Vk:
是由A冷却直接得到M的最小冷却速度.
4-3 退火与正火
机械零件的毛胚一般是通过铸造、锻造 或焊接的方法加工而成的。这些毛胚不同程度 存在着晶粒粗大,内应力较大等缺陷。钢的退 火与正火就主要用来处理工件毛胚,为以后切 削加工和最终热处理作组织准备。因此通称为 预备热处理。
一、 退火
把 钢 件 加 热 到 Ac3(Ac1) 以 上 的 一 定 温 度 , 或 Ac1 以下某 一温度,经适当保温,然后缓慢冷却(炉冷)的一 种工艺。
其主要目的:软化、细化晶粒、消除内应力
1. 完全退火:
将亚共析钢加热到Ac3以上20-400C,保温后炉冷 。
(1) 适用范围:亚共析钢的铸、锻、焊件 (2) 目的:细化晶粒 (3) 过共析钢不宜采用
2、常用淬火介质:
(1)水:550 oC附近,冷速大,但
300-200 oC冷速也大。易引起淬火开裂, 主要用于形状简单的碳钢零件。
( 2 ) 油 : 3 0 0 - 2 0 0 oC 冷 速 小 , 但
550oC附近冷速也小。易导致不能淬硬,主要 用于合金钢零件。
三、淬火冷却方法的选择:
1. 单液淬火法:碳钢(水),合金钢(油) 2. 双液淬火法:先水后油,先油后空 3. 等温淬火:B下
1 . 组织: 较退火钢细.(S和T) 2. 目的:
(1)低碳钢:调整硬度、防止粘刀。 (2)中碳钢:细化晶粒 (3)高碳钢(过共析钢):
强化(打碎网状 Fe3CⅡ网)
(4) 对力学性能要求不高的零件,
作为最终热处理。
正火与退火图片
三.正火与退火的选择
1. 从切削加工性考虑:
低碳钢易正火,高碳钢易退火。
4-1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一. 奥氏体的形成:(共析钢)
F(0.0218%C)+Fe3C(6.69%C)=A(0.77%C)
是通过晶格的重构及碳原子的扩散来完成的。 (1) A晶核的形成 (2) A晶核的长大 (百度文库) 剩余Fe3C的溶解 (4) A成分的均匀化
二. A晶粒长大及其控制措施
1. 合理选择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 2. 钢中加入合金元素:
1 、 亚共析钢: Ac3 +(30-50)oC 2. 共析钢\过共析钢: Ac1+ (30-50)oC 3. 温度过高:晶粒粗大; 温度过低,硬度不足.
二. 淬火冷却介质的选择:
1. 理想冷却介质:冷却速度 > Vk
在C曲线鼻尖附近快冷, 以得到马氏体。 在650oC以上、400oC 以下慢冷,避免变形 或开裂。
2. 球化退火
将钢加热到Ac1以上20-300C,保温后炉冷。
(1) 目的:软化 (2)适用范围: 共析钢和过共析钢
3. 去应力退火
将钢加热到500-6500C左右,保温后炉冷。
(1)特点:不发生相变 (2) 目的:消除铸锻焊件的残余应力
二、正火
将钢件加热至Ac3( Accm)以上,保温后空冷。
4-2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
钢在冷却时,可以采取两种冷却转变方式, 等温转变和连续冷却转变。
一. 过冷A的等温转变:
1. C曲线:
(1 ) 孕育区 (2) 转变产物 区 (3) 过冷A和转 变
珠光体形貌像
光镜下形貌
电镜下形貌
索氏体形貌像
光镜形貌
电镜形貌
托氏体形貌像
光镜形貌
电镜形貌
(2) B型转变:(550℃-Ms之间)
B上:(550-350℃)
羽毛状,脆性较大,基本上无使用价值。
B下 : (350℃-Ms)
黑针状,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塑性 和韧性也较好。
(3) M型转变:(Ms-Mf之间)
1. 硬度不足: 工件淬火后硬度达不到技术要求.
(1) 原因: 加热温度过低, 保温时间过短,冷却速度不足
, 表面脱碳.
(2) 消除: 退火或正火,然后再正确的淬火.
2. 过热与过烧:
造成A晶粒粗大,晶界发生氧化(局部熔化)
(1) 原因: 加热温度过高 (2) 消除: 正火或退火, 过烧则无法补救
四. 钢的淬透性
1. 淬透性: 钢在淬火后, 获得马氏体的能力.
淬透性是钢材的一种属性.
2. 影响淬透性的主要因素:
钢的化学成分(合金元素), 合金元素(除Co和Al外均能提高其淬透性)
3. 淬透性和淬硬性: 钢的淬硬性是指淬火后
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主要取决于含碳量. Wc越高,淬硬性越大.
五. 淬火缺陷:
概述
热处理是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固态金属
以获得所需性能的工艺方法。
一. 热处理的目的和应用:
强化金属材料,改善 工件的组织和使用性能及
℃
保温 临界温度
加工工艺性。充分发挥材
料的潜力,从而提高材料
加热
冷却
的使用寿命。
热处理工艺曲线 T
二. 热处理的依据和分类
根据加热和冷却方法的不同,热处理大致分类如下:
2. 从使用性能上考虑: 3. 从经济上考虑:正火生产周期短,成本低 4. 从结构形状考虑:大型及结构复杂的铸
件易退火。
ξ 4-4 钢的淬火
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1或Ac3) 以上的适当温度,保温后,快速冷却 (水冷或油冷),以获得马氏体组织 的热处理工艺。
其目的 主要是为了提高材料的硬度。
一. 淬火加热温度的选择:
1. 普通热处理:
(1) 退火 (2) 正火 (3) 淬火 (4) 回火
2. 表面热处理:
(1) 表面淬火 (2) 化学热处理(渗碳、渗氮等)
三.钢的临界温度:
(1) A1、A3、Acm:平衡临界温度 (2) Ac1、Ac3、Accm:加热时临界温度 (3) Ar1、Ar3、Arcm:冷却时临界温度
产物共存区 (4) Ms和Mf线
2. 过冷A转变产物的组织与性能
过冷A的等温分解温度不同,分解产物也不同。一 般可将过冷A转变分为高温转变(P型)、中温转变(B型) 和低温转变(M型).
( 1 ) P型转变: (从A1到C曲线鼻尖处范围)
P(珠光体):A1-650℃ S (索氏体):650-600℃ T (托氏体): 600-550℃
低碳马氏体: 板条状,具有较高的强度,良
好的塑性和 韧性。
高碳马氏体:
片状,硬而脆。
* M转变具有不完全性。
二. C曲线的应用
1. 近似推测连续冷却条件下A转变过程及产物: 2. 临界冷却速度Vk:
是由A冷却直接得到M的最小冷却速度.
4-3 退火与正火
机械零件的毛胚一般是通过铸造、锻造 或焊接的方法加工而成的。这些毛胚不同程度 存在着晶粒粗大,内应力较大等缺陷。钢的退 火与正火就主要用来处理工件毛胚,为以后切 削加工和最终热处理作组织准备。因此通称为 预备热处理。
一、 退火
把 钢 件 加 热 到 Ac3(Ac1) 以 上 的 一 定 温 度 , 或 Ac1 以下某 一温度,经适当保温,然后缓慢冷却(炉冷)的一 种工艺。
其主要目的:软化、细化晶粒、消除内应力
1. 完全退火:
将亚共析钢加热到Ac3以上20-400C,保温后炉冷 。
(1) 适用范围:亚共析钢的铸、锻、焊件 (2) 目的:细化晶粒 (3) 过共析钢不宜采用
2、常用淬火介质:
(1)水:550 oC附近,冷速大,但
300-200 oC冷速也大。易引起淬火开裂, 主要用于形状简单的碳钢零件。
( 2 ) 油 : 3 0 0 - 2 0 0 oC 冷 速 小 , 但
550oC附近冷速也小。易导致不能淬硬,主要 用于合金钢零件。
三、淬火冷却方法的选择:
1. 单液淬火法:碳钢(水),合金钢(油) 2. 双液淬火法:先水后油,先油后空 3. 等温淬火:B下
1 . 组织: 较退火钢细.(S和T) 2. 目的:
(1)低碳钢:调整硬度、防止粘刀。 (2)中碳钢:细化晶粒 (3)高碳钢(过共析钢):
强化(打碎网状 Fe3CⅡ网)
(4) 对力学性能要求不高的零件,
作为最终热处理。
正火与退火图片
三.正火与退火的选择
1. 从切削加工性考虑:
低碳钢易正火,高碳钢易退火。
4-1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一. 奥氏体的形成:(共析钢)
F(0.0218%C)+Fe3C(6.69%C)=A(0.77%C)
是通过晶格的重构及碳原子的扩散来完成的。 (1) A晶核的形成 (2) A晶核的长大 (百度文库) 剩余Fe3C的溶解 (4) A成分的均匀化
二. A晶粒长大及其控制措施
1. 合理选择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 2. 钢中加入合金元素:
1 、 亚共析钢: Ac3 +(30-50)oC 2. 共析钢\过共析钢: Ac1+ (30-50)oC 3. 温度过高:晶粒粗大; 温度过低,硬度不足.
二. 淬火冷却介质的选择:
1. 理想冷却介质:冷却速度 > Vk
在C曲线鼻尖附近快冷, 以得到马氏体。 在650oC以上、400oC 以下慢冷,避免变形 或开裂。
2. 球化退火
将钢加热到Ac1以上20-300C,保温后炉冷。
(1) 目的:软化 (2)适用范围: 共析钢和过共析钢
3. 去应力退火
将钢加热到500-6500C左右,保温后炉冷。
(1)特点:不发生相变 (2) 目的:消除铸锻焊件的残余应力
二、正火
将钢件加热至Ac3( Accm)以上,保温后空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