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二)】杨六郎御敌和尚变成石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六郎冰墙御敌
北宋年间,北方的辽邦年年入侵宋朝的疆土。
有一年秋末冬初,杨六郎-延昭.奉命前往霸州永清县镇守。
那里虽是辽兵入侵的咽喉要道,但却荒野一片,没有一星半点的城垣,根本无险可守。
面对强敌压境的严重形势,杨六郎沉着镇定。
他命令部下日夜掘井,掘出的土用来垒筑城墙。
士兵们干得很卖力,但由于天寒地冻,加上人力不足,筑墙的进程不快。
几天过去了,城墙还不到一丈高。
辽邦的哨探侦察到这个情况,报告了主帅。
主帅听后大喜,决定乘杨六郎立足未稳,发起进攻。
他一面调集各路兵马准备攻城,一面派出使者气势汹汹地到宋军营中下战书。
杨六郎接到战书,微微一笑,在战书末尾批道:“准于三日后决战。
”并且很有礼貌地领使者穿过宋军阵地,把他送出城外。
使者回到辽邦大营,先呈上杨六郎批复的战书,接着汇报说宋军城墙还不到一丈高,而且宋军将士因筑城已累得疲劳不堪。
辽邦主帅更加得意,于是命令部下好好休息,养精蓄锐,以逸待劳,三日后一举打败宋军。
杨六郎送走了辽军使者,立即命令士兵停止筑城,白天入账睡觉,晚上轮班汲水浇城,一连三夜都是如此。
到了决战那天,骄横的辽军擂动金鼓,跃马挺枪,向霸州,入侵宋国。
谁知来到霸州城下一看,眼前已不是一丈高下的土城墙。
而是一座数丈高的晶莹耀眼的冰墙。
辽军主帅情知中计,但仗着自己兵多将广,仍命令部下强行登城。
辽兵一靠近冰墙,就滑个人仰马翻。
宋军在城上以逸待劳,挽弓瞄准,箭如飞蝗般地射向辽军。
埋伏在两旁小树林里的宋军也乘势冲杀出来,辽军措手不及,哭爹喊娘,痕狈逃窜。
从此以后,辽邦再也不敢轻视杨六郎的队伍了。
相关整本阅读/ebook/d202721bcfc789eb172dc831.html
和尚变成石头
广州鸡尾岛上有一片海滩叫“人岩”。
海滩上,竖立着一块大石头,有两米来稿,远看近看都像个和尚,和尚的脖颈上还挂着一串拜佛珠。
和尚怎么会变成石头立在海滩上,人们又为什么叫它人岩呢?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离大陆很远的东海上有一个小岛,小岛南面是一片礁岩,礁岩旁边有一个洞。
这个洞可深啦!沿着这个洞走七天七夜,能走到东海底下的水晶宫宫殿。
东海龙王进进出出,都要经过这个洞口。
因为这个洞是水晶宫的大门,小岛就取名为鸡尾岛。
鸡尾岛上住着二、三十户人家,全靠捕鱼为生。
东海风狂浪恶,船只经常沉没。
不幸的打鱼人葬身鱼腹,剩下孤儿寡妇,境遇极其悲惨。
岛上的渔家世世代代都过着这样辛酸的日子。
岛东端住着一个姓鲍的船老大,两口子带着才三岁的儿子鲍彦,艰难度日。
那一年,鲍老大出海不久,遭到了大风暴。
风暴刚过,鲍老大的妻子抱着鲍彦,和船上其他渔民的妻子、父母、孩子一起,早早地在海滩上等着,眼睛盯着海面,盼望亲人能平安回来。
一天、二天、三天过去,海面连个船影也没有。
鲍老大他们连船带人都被风暴吞没了!恶耗传开,海滩上顿时爆发起一阵阵呼天抢地、撕碎人心的哭喊声。
往后的日子怎么过呢?鲍老大的妻子带着鲍彦,坐着小船夕离岛四处飘泊,以乞讨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