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一 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作业
2019-2020年生物_选修1(人教版)练习:专题1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Word版含解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I --------------------------------- 课堂演练当堂达标 ----------------1. 下列操作中不会引起泡菜污染的是()A .坛盖边沿的水槽应注满水,并且要时常补充水槽中的水B .腌制时温度过高,食盐量不足10%C.腌制的时间过短D .盐水入坛前不用煮沸,直接入坛解析: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
温度过高,食盐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盐水入坛前不煮沸冷却等,容易引起细菌大量繁殖。
答案:A2. 下列有关乳酸菌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乳酸菌没有细胞器,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 .乳酸菌的蛋白质合成在自身的核糖体上进行C.乳酸菌的代谢终产物也是CO2和H20D .乳酸菌的细胞壁与植物细胞壁的组成相同解析:乳酸菌有核糖体,乳酸菌的代谢终产物是乳酸,无CO2 乳酸菌的细胞壁主要是肽聚糖,而植物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故只有B正确。
答案:B3. 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再与N —1 —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反应生成的物质呈()A .玫瑰红色B.蓝色C.砖红色D.橘红色解析: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 - 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的染料。
答案:A4. 在选泡菜坛时,应选择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好的,其目的是()A .美观B .可防止内部液体渗出C.耐用D .密封好,保证坛内外气体不交换解析: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而乳酸菌是厌氧生物,无02时方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
答案:D5. 如图是泡菜的制作及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 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为保证既无杂菌,又能使乳酸菌发挥正常作用,应如何处理所用盐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选修1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作业(1)
学业分层测评(三)(建议用时: 45 分钟)[学业达标 ]1.制作泡菜时,所用的菜坛子必须密封,其原因是 ( )A •防止水分的蒸发B.防止菜叶萎蔫C •乳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发酵被抑制D.防止产生的乳酸挥发【解析】泡菜制作是利用乳酸菌的发酵作用而进行的,而乳酸菌是厌氧菌,所以要密封菜坛子,以避免氧对其发酵作用的抑制。
【答案】 C2.关于亚硝酸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在食品生产中用做食品添加剂,可多加B.绿色食品不会含有亚硝酸盐C.亚硝酸盐在人体胃中可变成亚硝胺D •水煮得越久亚硝酸盐的含量越少【解析】亚硝酸盐分布广泛,在土壤、水、鱼、谷、绿色蔬菜中都有。
水煮沸越久,亚硝酸盐浓度会越大,含量不会减少。
亚硝酸盐在食品生产中可作食品添加剂,但量过多会使人中毒。
亚硝酸盐在动物和人体胃的酸性环境中可转变为亚硝胺。
【答案】 C3.膳食中一般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下列含量不正确的是 ( )A .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约为 4 mg/kgB.咸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在 7 mg/kg以上C.豆粉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可达 10 mg/kgD.婴儿奶粉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在 7 mg/kg左右【解析】婴儿奶粉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不得超过 2 mg/kg。
【答案】 D4.在制备泡菜样品处理液时,对滤液起到净化作用的是 ( )A .氢氧化铝乳液B .氢氧化钠溶液C •氯化镉溶液D .氯化钡溶液【解析】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将样品液的颜色与标准显色液进行比色,如果样品液中有其他色素颗粒就会影响比色效果,所以要净化样品液,而净化时要加入的是氢氧化铝乳液。
【答案】 A5.为了使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准确性高,关键是 ( )A .样品处理B.标准显色液的制备C.比色D.泡菜的选择【解析】亚硝酸盐含量是通过与标准显色液进行目测比较而估算出的,所以只有标准显色液制备标准才能比较出正确的结果。
【答案】 B6.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 )A .制备标准显色液一配制溶液一制备样品处理液一比色B.制备标准显色液一制备样品处理液一配制溶液一比色C.制备溶液一制备样品处理液一制备标准显色液一比色D.配制溶液一制备标准显色液一制备样品处理液一比色【解析】在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时,先配制溶液,再制备标准显色液和样品处理液,最后进行比色。
高中生物 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新人教版高中选修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1.为了在市场上有竞争力,泡菜厂家需要不断地开发新产品。
下面不是开发新产品所考虑的内容是()A.对泡菜材料进行创新拓展B.对水与盐的比例进行调整C.对香辛料的种类和比例进行调整D.对通气发酵和密封发酵的时间比例进行调整,乳酸菌是严格的厌氧菌,不需要通气发酵。
2.在腌制泡菜时,抑制有害菌繁殖是关键。
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不利于泡菜发酵及抑制有害菌繁殖的是()A.接入乳酸菌菌种B.适量加入盐和调料酒C.利用无氧环境抑制有害菌D.加入抗生素,接入乳酸菌菌种可以增加乳酸菌的数量,使乳酸菌快速成为优势菌种,抑制有害菌繁殖;适量的盐和料酒可调节风味,也可抑制有害菌繁殖;无氧环境可以抑制需氧型有害菌的繁殖;加入抗生素,不仅抑制杂菌繁殖,也会抑制乳酸菌生长、繁殖,影响泡菜的正常发酵。
3.有关泡菜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B.发酵过程中只有乳酸菌的发酵作用C.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可分解蛋白质和果胶D.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随着泡菜发酵中产生的乳酸的量不断增加,硝酸盐还原菌的代谢被逐渐抑制,亚硝酸盐的产量减少。
同时亚硝酸盐的分解增加,亚硝酸盐的含量会逐渐下降。
发酵过程主要是乳酸菌的作用,还有酵母菌的发酵作用,酵母菌有改善产品风味的作用,此外,还有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
乳酸菌不分解蛋白质和果胶,蔬菜保持脆嫩而不软化腐败。
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以保持坛内无氧状态。
4.下列曲线中能表示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是(),亚硝酸盐分布广泛,没有腌制的蔬菜中也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在腌制几天后,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达到最高,但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乳酸菌大量繁殖产生乳酸,抑制了硝酸盐还原菌的繁殖,同时已生成的亚硝酸盐被降解,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又逐渐下降。
5.下图是泡菜的制作及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流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或其他原料,原因是它们所含亚硝酸盐的量少B.发酵不同时期亚硝酸盐的含量不同C.发酵过程中应及时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以把握取食泡菜的最佳时机D.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纸层析法6.下列关于亚硝酸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B.亚硝酸盐的分布广泛,其中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约为4 mg/kgC.咸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在7 mg/kg以上,应尽量少吃咸菜D.亚硝酸盐具有防腐作用,应在食品中多加些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易溶于水,A项正确;亚硝酸盐的分布广泛,其中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约为4 mg/kg,B项正确;咸菜中亚硝酸盐较多,平均含量在7 mg/kg以上,由于亚硝酸盐可转变成致癌物,因此应尽量少吃咸菜,C项正确;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0.5 g时,会引起中毒,达到3 g时会引起人死亡,D项错误。
选修1-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doc
专题一课题三: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填空题:
1. 制作泡菜所用微生物是乳酸菌,其代谢类型是型.在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常见的乳酸菌有和,生产酸奶的是.
2. 亚硝酸盐在食品生产中常用作剂,膳食中大部分亚硝酸盐的去向是,但在, 和作用下形成致癌物质.
3.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 在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发生反应后,与结合形成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答案:1.异养厌氧无氧乳酸乳酸杆菌乳酸链球菌乳酸杆菌
2.食品添加随尿液排出体外适宜的pH 温度一定的微生物亚硝胺
3.盐酸酸化对氨基苯磺酸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玫瑰红标准比色液
4.(1)称取食盐(2)配制盐水(3)发酵(4)成品(5)测定亚硝酸盐含量
判断题:
1.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2.选择泡菜坛时,选用火候好无裂纹无沙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好的的目的是防止液体渗出.
3.测定泡菜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时,氢氧化铝乳液的作用是吸附泡菜汁中的杂质,使泡
菜汁透明澄清
4.泡菜的制作过程中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制盐水
5.原料放入泡菜坛后马上密闭才能得到可口的泡菜
6.泡菜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
答案:1.正确2.错误是为了密封好,保证气体不交换3.正确4.正确5.正确6.正确。
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一教学案: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Word版含答案
一、泡菜制作(阅读教材P9~11)1.泡菜制作的菌种:乳酸菌(1)分布: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的肠道等。
(2)代谢类型:异养厌氧型。
(3)常见种类: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其中乳酸杆菌常用于生产酸奶。
2.发酵原理: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
3.实验流程4.腌制的条件: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用量。
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二、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阅读教材P9~12)1.亚硝酸盐2.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1)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可通过目测比较,大致估算其含量。
(2)方法:比色法。
通过将待测溶液和试剂反应后的样品与标准显色液作比较,得出待测溶液的亚硝酸盐含量。
(3)测定操作: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
[共研探究]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的作用,泡菜制作中会产生有害的亚硝酸盐。
如图是乳酸菌的模式图,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1.乳酸菌(1)种类: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2)分布: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的肠道等。
(3)代谢类型:异养厌氧型。
(4)作用:在无氧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可用来生产泡菜和酸奶。
(5)反应式:C6H12O6―→2C3H6O3(乳酸)。
2.亚硝酸盐(1)理化特性: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2)体内亚硝酸盐的转化: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正常情况下亚硝酸盐可以随尿排出;只有在特定条件下(适宜的 pH、温度和一定的微生物作用),才会转变为致癌物——亚硝胺。
(3)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 0.3~0.5 g时,会引起中毒;当摄入总量达到 3 g时,会引起死亡。
(4)国家规定:肉制品中不超过 30_mg/kg,酱腌菜中不超过 20_mg/kg,婴儿奶粉中不超过 2_mg/kg。
(5)应用:亚硝酸盐在食品生产中常用作食品添加剂。
人教版 选修一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作业
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基础巩固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乳酸菌最初是( )A.人工加入泡菜水中的B.所选蔬菜自身带有的C.腌制过程中自生的D.水中的解析:制作泡菜所利用的乳酸菌最初是所选蔬菜自身带有的。
答案:B2乳酸菌与酵母菌相比,后者在结构上最显著的特点是( )A.无细胞器B.有成形的细胞核C.无DNA分子D.不能进行无氧呼吸解析:乳酸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
酵母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有多种细胞器,可以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B3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是为了( )A.获取乳酸B.获取能量C.氧化分解有机物D.获取热能答案:B4制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是( )A.先减少后增多B.先增多后减少C.逐渐增多D.逐渐减少解析:泡菜腌制过程中,开始时坛内硝酸盐还原菌繁殖,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增多,但随腌制时间延长,乳酸菌大量繁殖,产生乳酸,抑制硝酸盐还原菌繁殖,亚硝酸盐的产生量逐渐下降,同时已生成的亚硝酸盐被分解,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减少。
答案:B5在泡菜的制作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制盐水B.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5∶1的比例配制盐水C.盐水入坛前要煮沸冷却,以防污染D.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要注满水,以保证坛内的无氧环境解析:泡菜的制作依靠的是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制作时要保证无氧环境,同时还要防止污染,以防泡菜腐败变质。
制作泡菜时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
答案:B6以下关于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配制溶液②制备标准显色液③制备样品处理液④比色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①③②④D.③①②④解析: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操作顺序: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
答案:A7制作泡菜时,泡菜坛子必须密封的原因是( )A.防止产生的乳酸挥发掉B.防止水分过分蒸发C.防止坛内蔬菜萎蔫D.防止氧气进入坛内抑制发酵解析: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
优选整合生物人教选修专题课题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测教师 含答案
选修1专题1课题3制作泡菜并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测)(满分60分,40分钟完成)班级姓名总分一、单选题(30分,每题3分)1.在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中,说法错误的是()A.泡菜中的亚硝酸盐,随着炮制时间的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先升高后降低B.该实验中利用的乳酸菌是一种兼性厌氧菌C.制作过程中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都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D.可通过比色法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答案】B【解析】泡菜中的亚硝酸盐,随着炮制时间的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先升高后降低,A正确;该实验中利用的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B错误;制作过程中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都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C正确;随发酵进行,亚硝酸盐含量先逐渐增加,后又逐渐降低,用比色法可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D正确;答案是B。
2.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取材得当,操作正确,最后坛中微生物只有乳酸菌B.正确的泡菜腌制过程的后期,坛中乳酸菌含量下降C.由于乳酸菌能抑制和杀死其他微生物,所以泡菜腌制的时间越长越好D.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5:1 的比例配置盐水【答案】B【解析】制作泡菜时起主要作用的是乳酸菌。
如果取材得当,操作正确,最后坛中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但也可能含有其他厌氧型微生物,A项错误;泡菜腌制过程的后期,由于营养物质减少,pH降低,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等,都会抑制乳酸菌的增殖,使坛中乳酸菌含量下降,B项正确;泡菜腌制的时间过长会使泡菜过酸,所以并不是腌制时间越长越好,C项错误;制作泡菜时,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4:1 的比例配置盐水,D项错误。
3.选择泡菜坛的原则是:选用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的泡菜坛,其主要目的是()A.防止泡菜制作过程中O2进入坛内B.防止泡菜汁液渗出,影响口感C.防止杂菌污染D.为使泡菜坛美观【答案】A【解析】泡菜的制作依靠的是乳酸菌的无氧呼吸,所以选择泡菜坛的原则是:选用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的泡菜坛,其主要目的是防止泡菜制作过程中O2进入坛内,不合格的泡菜坛容易引起蔬菜腐烂,A项正确,B、C、D项错误。
高中生物选修一课时作业4:1.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基础巩固1.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是()A.先减少后增加B.先增加后减少C.逐渐增加D.逐渐减少[答案]B[解析]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由于坛环境内硝酸还原菌的繁殖,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但随腌制时间延长,乳酸菌大量繁殖,产生乳酸,抑制硝酸盐还原菌的繁殖,使亚硝酸盐的含量逐渐下降。
2.在选泡菜坛时,应选择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好的,其目的是() A.美观B.可防止内部液体渗出C.耐用D.密封好,保证坛内外气体不交换[答案]D[解析]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而乳酸菌是厌氧生物,无O2时方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
3.下列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A.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B.重氮化→酸化→比色→显色C.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D.酸化→重氮化→比色→显色[答案]C[解析]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4.泡菜制作过程中,下列对不同时期泡菜坛中乳酸菌含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作泡菜初期并无乳酸菌的存在B.腌制过程中乳酸菌含量会逐渐增多并达到最高峰,然后下降C.腌制后期乳酸菌含量会急剧下降D.腌制的全过程乳酸菌的含量不变,活性不同[答案]B[解析]泡菜的制作是利用蔬菜表面的乳酸菌的代谢,将糖类转化成乳酸,因此发酵初期就有乳酸菌,由于发酵条件的变化,乳酸菌大量繁殖,达到一定量后由于酸度过大,乳酸菌数量会下降。
5.下列是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所用的试剂,其中在配制时需加入盐酸的是()①对氨基苯磺酸溶液②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③提取剂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答案]C[解析]对氨基苯磺酸溶液需将对氨基苯磺酸溶于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中;提取剂需用浓盐酸调节pH至1,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是将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直接溶于水中制成的,不需加入盐酸。
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0 21/8/82 021/8/8 Sunday , August 08,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 1/8/820 21/8/82 021/8/8 8/8/202 1 9:56:36 PM
解析: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利用乙醇 发酵产生醋酸;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能 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泡菜制作利用的原理是乳酸菌在无 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 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 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答案:A
(2)制作泡菜盐水时清水与盐的质量比约为________。盐 水需煮沸并冷却后才能使用,写出原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试说明盐在泡菜制作中的作用:_________。
(3)泡菜风味形成的关键在于________的加入。 (4)泡菜的制作方法不当,很容易造成泡菜变质,甚至发 霉变味,试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发酵过程中应定期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课标三维人教生物选修专题一课题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1.乳酸菌为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可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
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用比色法。
即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3.泡菜制作的实验流程:原料加工→配制盐水→装坛→封坛发酵→成品4.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5.在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先增加后降低。
一、泡菜制作的原理1.菌种:乳酸菌。
(1)分布:广泛分布在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的肠道等处。
(2)代谢类型:异养厌氧型。
(3)常见种类: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其中乳酸杆菌常用于生产酸奶。
2.发酵原理: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
二、亚硝酸盐1.物理性质: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2.分布:广泛分布于蔬菜、咸菜和豆粉等食品中。
3.危害:绝大多数随尿排出,但在特定条件下,即适宜的pH、温度和一定的微生物作用下,会转变为致癌物——亚硝胺。
三、泡菜的制作1.实验流程(1)原料加工:选取新鲜的蔬菜,进行修整、洗涤、晾晒,切分成条状或片状。
(2)配制盐水:按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制好后煮沸冷却备用。
(3)装坛:将经过预处理的蔬菜装入坛内,装至半坛时,放入调味品,继续装至八成满,再徐徐注入配制好的盐水,使其没过全部菜料。
(4)封坛发酵:盖好坛盖,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以保证坛内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
发酵时间长短受室内温度的影响。
2.腌制条件在腌制过程中,要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
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四、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1.测定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2020-2021高中生物1配套作业: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配套作业: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含解析专题一课题3请同学们认真完成练案[3]一、选择题1.在制备泡菜样品处理液时,对滤液起到净化作用的是(A)A.氢氧化铝乳液B.氢氧化钠溶液C.氯化镉溶液D.氯化钡溶液[解析]氢氧化铝乳液能吸附滤液中的色素,使滤液无色透明。
2.制作泡菜的过程实际上是应用了乳酸菌的呼吸作用.将原料放入泡菜坛后应当怎样处理才能得到可口的泡菜(A) A.马上密闭,保持30~40 ℃B.一直通风,不封闭,保持30~40 ℃C.先通风后密闭,保持30~40 ℃D.马上密闭,保持60 ℃以上[解析]泡菜坛密闭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发酵.在30~40 ℃,乳酸菌繁殖较快。
3.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亚硝酸盐经一定方式显色反应后呈玫瑰红色B.显色反应后亚硝酸盐的理化性质没有发生改变C.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显色深浅不同D.样品液显色后,通过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比色,可大致估算出样品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解析]亚硝酸盐的显色反应是指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反应生成玫瑰红色物质。
所以它们的理化性质均发生了改变.4.(2020·康杰中学高二期中)下列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亚硝酸盐经显色反应后呈玫瑰红色B.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显色深浅不同C.用比色法可精确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D.配制溶液所用的提取剂为氯化镉和氯化钡[解析]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A项正确;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显色深浅不同,据此可用比色法可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B项正确,C项错误;亚硝酸盐是一种易于被氧化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镉离子、钡离子可以减少其氧化,可以使泡菜水中微量的亚硝酸盐得到更好的提取,D项正确。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一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精编作业
专题一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1.有关膳食中的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膳食中的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会随尿液全部排出B.亚硝酸盐在人体内积累有致癌作用C.亚硝酸盐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质D.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蔬菜中比豆粉中的高解析:选C研究表明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当人体摄入量达到某一数值后才会致病。
亚硝酸盐绝大部分随尿液排出体外,其本身无致癌作用,但在特定条件下会转变成致癌物质。
豆粉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比蔬菜中的高。
2.在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配制盐水B.制作泡菜时,原料要接种乳酸菌C.盐水入坛前要煮沸冷却,以防污染D.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要注满水,以保证坛内的无氧环境解析:选B配制盐水时,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盐水煮沸,可除杂菌、防污染;乳酸菌的异化作用类型为厌氧型,应保证坛内的无氧环境;制作泡菜用的是自然条件下的菌种,无需人为添加。
3.在对泡菜中亚硝酸盐进行检测时,所用的方法、有关试剂以及颜色分别是()①纸层析法②比色法③显微镜观察法④斐林试剂⑤双缩脲试剂⑥对氨基苯磺酸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⑦砖红色⑧蓝色⑨玫瑰红色A.①④⑨B.②⑤⑦C.②⑥⑨D.②⑥⑦解析:选C测定亚硝酸盐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生成玫瑰红色染料。
将显色反应后的待测样品与标准显色液进行比较,即可估算出样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该方法称为比色法。
4.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原因是()A.抗生素能够杀死乳酸菌或抑制乳酸菌的生长B.抗生素呈碱性,会与乳酸发生中和反应C.抗生素能够抑制酵母菌的生长D.抗生素在酸性环境中会被分解破坏解析:选A乳酸菌属于细菌,抗生素能杀死或抑制乳酸菌的生长。
5.测定泡菜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时,氢氧化铝乳液的作用是()A.与亚硝酸盐发生颜色反应B.提取泡菜样品中的亚硝酸盐C.吸附泡菜汁中的杂质,使泡菜汁透明澄清D.用于制备标准显色液解析:选C在泡菜样品的处理过程中,要使样品处理液透明,避免杂质对颜色对比时的干扰,要把液体中的杂质去掉,去除杂质的方法是使用氢氧化铝乳液,它可以吸附去除更小的杂质微粒,使滤液变得澄清透明。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1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Word版含解析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1.下列操作中不会引起泡菜污染的是( )A.坛盖边沿的水槽应注满水,并且要时常补充水槽中的水B.腌制时温度过高,食盐量不足10%C.腌制的时间过短D.盐水入坛前不用煮沸,直接入坛解析: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
温度过高,食盐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盐水入坛前不煮沸冷却等,容易引起细菌大量繁殖。
答案:A2.下列有关乳酸菌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乳酸菌没有细胞器,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乳酸菌的蛋白质合成在自身的核糖体上进行C.乳酸菌的代谢终产物也是CO2和H2OD.乳酸菌的细胞壁与植物细胞壁的组成相同解析:乳酸菌有核糖体,乳酸菌的代谢终产物是乳酸,无CO2,乳酸菌的细胞壁主要是肽聚糖,而植物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故只有B正确。
答案:B 3.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反应生成的物质呈( )A.玫瑰红色B.蓝色C.砖红色D.橘红色解析: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的染料。
答案:A 4.在选泡菜坛时,应选择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好的,其目的是( )A.美观B.可防止内部液体渗出C.耐用D.密封好,保证坛内外气体不交换解析: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而乳酸菌是厌氧生物,无O2时方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
答案:D 5.如图是泡菜的制作及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保证既无杂菌,又能使乳酸菌发挥正常作用,应如何处理所用盐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测定泡菜内的亚硝酸盐含量,某同学用比色法进行了实验,他在制备标准显色液时做了如下操作:①用刻度移液管量取一系列不同体积的亚硝酸钠溶液,分别置于50mL比色管中;②在各管中分别加入2.0 m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紧接着再分别加入1.0 mL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③观察各比色管中溶液颜色的梯度变化。
(完整版)1.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习题与精典解析)
1.关于发酵过程产物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用NaOH来检验B.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pH试纸鉴定C.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能测定D.测定果酒、果醋的产生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均可用品尝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对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过程中产物检测方法的考查,酒精遇酸化的重铬酸钾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灰绿色;过程的生产会使溶液呈现酸味或PH下降;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反应后,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生成紫红色复合物,因此可以用重铬酸钾、品尝或PH试纸、氨基苯磺酸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检测酒精、醋酸和亚硝酸盐.解:A、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用重铬酸钾来检验,A错误;B、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pH试纸鉴定,B正确;C、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可以用比色法进行测定,C错误;D、亚硝酸盐无味且有毒,不能用品尝法检测其含量,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果酒的检测方法、果醋的检测方法和亚硝酸盐的性质、检测方法,对于检测酒精、醋酸和亚硝酸盐的原理记忆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为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正确曲线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对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考查,回忆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曲线模型,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是先增加,然后逐渐减低,稳定在较低水平.故选:C.点评:对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模型曲线的理解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3.下列实验流程中,错误的是()A.鲜玫瑰花+清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玫瑰油B.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萃取→浓缩→过滤→胡萝卜C.制备溶液→制备泡菜样品处理液→制备亚硝酸盐标准显色液→比色D.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对提取玫瑰油的实验流程、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流程、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的实验步骤、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的流程的考查,回忆提取玫瑰油的实验流程、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流程、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的实验步骤、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的流程,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A、水中蒸馏法提取玫瑰油的实验流程是:鲜玫瑰花+清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玫瑰油,A正确;B、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流程是: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萃取→浓缩→过滤→胡萝卜,B正确;C、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的实验步骤是: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泡菜样品处理液→比色,C错误;D、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的流程是: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D正确.故选:C.点评:对提取玫瑰油的实验流程、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流程、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的实验步骤、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的流程的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4.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再与α﹣萘胺反应生成的溶液呈()A.紫红色B.蓝色C.砖红色D.橘红色【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原理,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反应后,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生成紫红色复合物,根据颜色的深浅与标准比色卡比色估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解: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反应后,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生成紫红色复合物.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的颜色反应,对于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5.下列关于亚硝酸盐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在食品生产中可作食品添加剂,可多加B.亚硝酸盐在人体胃内易变成亚硝胺C.绿色食品中不会含有亚硝酸盐D.煮得越久,亚硝酸盐的含量越少【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在食品生产中可作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有一定的毒性,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0.5g时,会引起中毒,达到3g时会引起人死亡;亚硝酸盐本身并没有致癌作用,它在胃酸等酸性环境中可以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是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解;A、亚硝酸盐有一定的毒性,不能在食品生产中不能多加,A错误;B、亚硝酸盐在胃酸等酸性环境中可以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是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B正确;C、绿色食品,特别是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硝酸盐,蔬菜放置过久,果煮熟后存放太久,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硝酸盐可以转化为亚硝酸盐,C错误;D、在加热的条件下,NO3﹣转化为NO2﹣,使水中亚硝酸盐的浓度变高,D错误.故选:B.点评:对于亚硝酸盐的性质和亚硝酸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的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6.下列关于亚硝酸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B.亚硝酸盐的分布广泛,其中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约为4mg/kgC.咸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在7mg/kg以上,所以尽量少吃咸菜D.亚硝酸盐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并且还具有防腐作用,所以在食品中应多加些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在食品生产中可作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有一定的毒性,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0.5g时,会引起中毒,达到3g时会引起人死亡;亚硝酸盐本身并没有致癌作用,它在胃酸等酸性环境中可以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是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解:A、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A正确;B、亚硝酸盐的分布广泛,其中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约为4mg/kg,B正确;C、咸菜亚硝酸盐较高,平均含量在7mg/kg以上,由于亚硝酸盐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尽量少吃咸菜,C正确;D、亚硝酸盐有一定的毒性,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0.5g时,会引起中毒,达到3g 时会引起人死亡,D错误.故选:D.点评:对亚硝酸盐的物理性质和亚硝酸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的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7.(多选)在酸败的剩菜中和一些腌制食品中,含有比较高的亚硝酸盐,因此要避免或者少吃以上食物,以下原因叙述错误的是()A.亚硝酸盐是一种强致癌物质B.亚硝酸盐可以转化为硝酸盐,硝酸盐是致癌物质C.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有致癌作用D.亚硝酸盐毒性很大,食入微量即可致死【答案】ABD【解析】试题分析:时间比较长的剩菜和腌制的腊肉等食品中含有亚硝酸盐的量比较多,亚硝酸盐有一定的毒性,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0.5g时,会引起中毒,达到3g时会引起人死亡;亚硝酸盐本身并没有致癌作用,它在胃酸等酸性环境中可以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是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解:A、亚硝酸盐只有转变成亚硝胺之后才是致癌物质,亚硝酸盐不是,A错误;B、由A分析可知,B错误;C、亚硝酸盐在适宜的PH、温度或一定的微生物作用下,转化成亚硝胺,亚硝胺有致癌作用,C正确;D、膳食中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的形式虽尿排出,但是当摄入量较多时,可以引起中毒甚至死亡,D错误.故选:ABD.点评:对于亚硝酸盐的性质和亚硝酸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的理解、记忆是解题的关键.8.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反应后,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生成的溶液呈()A.玫瑰红色B.蓝色C.砖红色D.橘红色【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原理,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反应后,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生成玫瑰红色复合物,根据颜色的深浅与标准比色卡比色估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解: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反应后,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生成玫瑰红色复合物.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原理的显色反应,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9.下列有关泡菜制作及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泡菜制作需要配制盐水,其中盐与水的质量比为4:lB.泡菜腌制时间长短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但温度和食盐的用量不影响其含量C.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步骤为: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D.将显色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估算出泡菜的亚硝酸盐含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泡菜制作过程和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及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回忆泡菜制作的流程、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及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方法,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A、泡菜制作需要配制盐水,其中盐与水的质量比为1:4,A错误;B、腌制时间长短、腌制温度和食盐的用量都会影响亚硝酸盐的含量,B错误;C、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步骤为: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C错误;D、将显色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估算出泡菜的亚硝酸盐含量,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泡菜盐水的配制比例,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流程,对相关知识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10.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的正确描述是()A.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B.重氮化→酸化→比色→显色C.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D.酸化→重氮化→比色→显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形成玫瑰红色染料.解: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因此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顺序是: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故选:C.点评:对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的理解、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1.(2014•朝阳区一模)下列关于生产措施或生活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零度以上低温贮存果蔬,可降低呼吸酶活性,减少有机物的分解B.提倡慢跑,可防止因肌细胞无氧呼吸积累乳酸而导致的酸胀乏力C.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的T细胞会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D.由于亚硝酸盐含量先减少后增加,故应在其含量增加前尽快食用泡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对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产物、免疫调节、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的综合性考查,回忆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产物、免疫调节、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A、温度影响酶的活性,降低温度酶活性降低,有机物分解减少,A正确;B、慢跑是有氧运动,可以降低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积累而导致的酸胀乏力,B正确;C、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的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淋巴因子,促进免疫反应过程,C正确;D、在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是先增加后降低,因此取食时应在腌制一定时间后在食用,D 错误.故选:D.点评:对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产物、免疫调节、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的理解和掌握,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运用所学知识指导生活、关注健康、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2.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实验操作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泡菜制作需要配制盐水,其中盐与水的质量比为5∶1B.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染料C.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去除色素等杂质,澄清溶液D.泡菜腌制时间的长短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温度和食盐的用量不影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泡菜制作需要配制盐水,其中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5∶1,A错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B 错误;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乳液,过滤,目的是去除色素等杂质,澄清溶液,C正确;泡菜腌制时间长短、温度和食盐的用量影响亚硝酸盐含量,D错误。
高中生物 课时作业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新人教版选修1.doc
课时作业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1.泡菜是何种微生物发酵制成的( )A.大肠杆菌B.霉菌C.乳酸菌D.酵母菌解析:泡菜是乳酸菌发酵的产物。
答案:C2.乳酸菌与酵母菌相比,前者最显著的特点是( )A.无各种细胞器B.无成形的细胞核C.无DNA D.不能进行无氧呼吸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常见微生物种群的归类及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
乳酸菌属原核生物,酵母菌属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为:原核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有核物质,主要位于拟核内,细胞质中有核糖体,而无其他细胞器;真核生物有被核膜包被的典型细胞核。
酵母菌的代谢类型为兼性厌氧型,而乳酸菌为厌氧型。
答案:B3.下列物质能够降低食品亚硝胺含量的是( )①萘多酚②大蒜素③维生素C ④硫氰酸盐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大蒜素可抑制硝酸盐还原菌生长,维生素C可抑制亚硝胺的形成,萘多酚能阻断亚硝胺形成;硫氰酸盐可催化亚硝酸盐形成亚硝胺。
答案:A4.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错误的是( )A.质量浓度为4 mg/mL的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呈酸性B.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应避光保存C.质量浓度为5 μg/mL的亚硝酸钠溶液应保持弱碱性环境D.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的目的是中和氢氧化钠解析:从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上进行分析。
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都呈酸性,为保证其稳定性,应低温密闭保存;亚硝酸钠标准液配制过程中应加入NH4Cl缓冲液,保持弱碱性环境以免形成亚硝酸挥发;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的目的是使滤液中色素脱色,使滤液变得无色透明。
答案:D5.某人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时由于操作不当,泡菜腐烂。
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①罐口密闭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②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③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其他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④罐口封闭不严,促进了需氧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泡菜腐烂,是由于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并促进需氧腐生菌的生长繁殖。
高中生物 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一、泡菜的制作1.泡菜制作的菌种:乳酸菌(1)分布: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的肠道内都有分布。
(2)代谢类型:异养厌氧型。
(3)作用: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
(4)常见种类: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其中乳酸杆菌常用于生产酸奶。
2.泡菜制作原理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
3.泡菜制作的流程原料加工⇒新鲜蔬菜修整、洗涤、晾晒、切分成条状或片状↓盐水配制⇒清水∶盐=4∶1,煮沸冷却↓装坛⇒蔬菜入坛,添加调味料,注入盐水,盖好坛盖,水槽中注满水↓封坛发酵⇒室温20 ℃,约需15 d↓成品二、亚硝酸盐及其含量测定1.亚硝酸盐的常识(1)应用:在食品生产中常用做食品添加剂。
(2)对人体的影响: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当人体摄入总量达0.3_~0.5_g时,会引起中毒;当摄入总量达3 g时,会引起死亡。
(3)代谢:绝大多数亚硝酸盐随尿液排出,但在特定条件下,会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
2.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1)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可通过目测比较,大致估算其含量。
(2)方法:比色法。
通过将待测溶液和试剂反应后的样品与标准显色液作比较,得出待测溶液的亚硝酸盐含量。
(3)测定操作: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
一、选择题1.制作泡菜的过程实际上是应用了乳酸菌的呼吸作用原理。
将原料放入泡菜坛后应当怎样处理才能得到可口的泡菜(A)A.马上密封,保持温度30~40 ℃B.一直通风,保持温度30~40 ℃C.先通风后密封保持温度30~40 ℃D.马上密封,保持温度60 ℃以上解析:在泡菜的制作中用到的乳酸菌是严格的厌氧菌,在有氧的情况下乳酸菌不能增殖,B、C错误;乳酸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40 ℃,在60 ℃时乳酸茵已经被杀死,D错误。
2.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容易造成亚硝酸盐含量增加的因素主要是(B)A.食盐用量过多 B.细菌大量繁殖C.腌制时间过长 D.加水过少解析:由于硝酸盐还原菌的活动,从而使硝酸盐转变成亚硝酸盐。
生物选修一1-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
分光光度法
利用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 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 二胺偶联形成紫红色染料,通过 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计算亚
硝酸盐的含量。
离子色谱法
利用离子交换原理,将亚硝酸根 离子与其他阴离子分离,通过电 导率检测器测定电导率,从而计
算亚硝酸盐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将亚硝酸根 离子与其他杂质分离,通过紫外 检测器或荧光检测器测定含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数据处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亚硝酸盐含量 的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指标,评估实验结果的 可靠性。
结果应用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指导生产过程中对泡菜制作 工艺的改进和质量控制,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04
安全注意事项
制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01
02
03
确保清洁卫生
在制作泡菜的过程中,要 确保使用的容器、工具和 食材都经过严格的清洁和 消毒,以防止杂菌污染。
蔬菜种植过程中使用氮肥
环境污染
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吸收土壤中的氮素, 部分氮素转化为硝酸盐,在一定条件 下,硝酸盐被还原为亚硝酸盐。
工业废水、废气排放等导致环境中亚 硝酸盐含量增加,进而污染蔬菜等农 产品。
加工过程中的添加
部分食品加工过程中,为了保持色泽 和口感,会添加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作 为防腐剂或发色剂。
亚硝酸盐的危害
致癌作用
亚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亚硝胺,这是一种强致癌物质,长 期过量摄入会增加患胃癌、食管癌等消化系统癌症的风险。
急性的中毒反应
过量摄入亚硝酸盐会导致中毒反应,如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 症状。
影响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本文档为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的详细流程和步骤,以供参考使用。
附件:1.泡菜制作材料清单(见附件1)2.泡菜制作步骤图示(见附件2)3.泡菜亚硝酸盐检测实验记录表(见附件3)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律名词:亚硝酸盐注释:亚硝酸盐是一种含有亚硝离子(NO2-)的化合物,常被用作食品的防腐剂。
然而,过多摄入亚硝酸盐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需要对亚硝酸盐含量进行监测。
2.法律名词:食品安全标准注释:食品安全标准是指食品中允许存在的某种化学物质或微生物的最大限量值。
对于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需符合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
3.法律名词:优质泡菜标准注释:优质泡菜标准是对泡菜质量的基本要求,包括色泽、口感、风味等方面的评价指标。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流程:1.准备工作1.1 确定所需制作泡菜的种类和数量。
1.2 准备泡菜制作所需材料和器具,如新鲜蔬菜、盐、泡菜坛子、压重等(具体清单见附件1)。
2.蔬菜处理2.1 选取新鲜、无病虫害的蔬菜,如白菜、胡萝卜等。
2.2 清洗蔬菜,并将其切成合适大小的块状或条状。
2.3 将切好的蔬菜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盐,进行腌制。
3.泡菜发酵3.1 将腌制好的蔬菜放入泡菜坛子中,一层蔬菜一层压实。
3.2 在泡菜坛子上放上一个重物,以压住蔬菜。
3.3 将泡菜坛子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发酵。
4.泡菜品质检测4.1 耐心等待泡菜发酵的过程,根据个人喜好决定发酵时间,通常需要1-2周时间。
4.2 在发酵过程中,用酱菜夹或干净的筷子时常品尝泡菜的口感和风味,并根据优质泡菜标准进行评判。
5.亚硝酸盐检测5.1 在泡菜发酵完成后,取适量泡菜样品。
5.2 根据亚硝酸盐检测实验记录表(见附件3),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
5.3 可选择化学方法或仪器检测法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具体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选择。
6.结果分析6.1 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选修一专题1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作业[基础全练]1.在泡菜的制作过程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有氧呼吸产生乳酸B.泡菜坛要选择密封性好的坛子C.盐水要浸没全部菜料D.制作时间与温度有关解析: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A错误;因为乳酸菌是严格厌氧型微生物,所以泡菜坛要选择密封性好的坛子,否则蔬菜容易腐烂,B正确;制作泡菜时,盐水要浸没全部菜料,以便于乳酸菌无氧发酵,C正确;温度影响乳酸菌的代谢速率,所以制作时间与温度有关,D正确。
答案:A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是为了( )A.获取乳酸B.获取能量C.氧化分解有机物D.获取热能解析:乳酸菌是严格厌氧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自无氧呼吸,且是唯一来源。
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获取能量的同时产生乳酸等副产品,但产生乳酸并不是其进行无氧呼吸的目的。
答案:B3.下列关于泡菜制作过程中材料和泡菜坛的选择,不正确的是( )A.泡菜坛要选择密封性好的坛子B.选择的材料应质地鲜嫩,无烂痕,无虫咬C.坛盖边沿的水槽应保持干燥,防止泡菜腐烂D.坛盖边沿应注满水,保证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解析:乳酸菌是厌氧菌,因此在泡菜入坛后,要保证其发酵的无氧环境,需在坛盖边沿注满水,防止空气进入。
答案:C4.下图装置中的鲜奶最容易变酸的是( )解析:首先明确使牛奶变酸的微生物应为乳酸菌,其次要明确乳酸菌的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且厌氧型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在有氧条件下会受到抑制,因为A、C、D中均有空气,所以发酵作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故只有B项最符合发酵条件。
答案:B5.下列操作,不会引起泡菜污染的是( )A.坛盖边沿的水槽应注满水,并且要时常补充水槽中的水B.腌制时温度过高,食盐量不足10%C.腌制的时间过短D.盐水入坛前不用煮沸,直接入坛解析:坛盖边沿的水槽注满水,阻止了外界空气进入泡菜坛,也阻止了空气中杂菌进入泡菜坛,该做法不会引起泡菜污染;腌制时温度过高,食盐量低会导致蔬菜腐败,滋生大量细菌;腌制时间过短,乳酸含量过少,有利于杂菌的繁殖;盐水中会含有一些杂菌,煮沸可以杀死一部分,不煮沸直接入坛有可能将杂菌带入坛内引起污染。
答案:A6.有关泡菜发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B.发酵过程中只有乳酸菌的发酵作用C.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可分解蛋白质和果胶D.发酵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解析:水槽中的水可以起到密封发酵坛的作用,因此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故A项正确;发酵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初期主要是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活动消耗发酵坛中的氧气,以形成无氧环境,故B项错误;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主要分解葡萄糖产生乳酸,故C项错误;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故D项错误。
答案:A7.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错误的是( )A.质量浓度为4 mg/mL的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呈酸性B.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应避光保存C.质量浓度为5 μg/mL的亚硝酸钠溶液应保持弱碱性环境D.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中和氢氧化钠解析: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都呈酸性,为保证其稳定性,应避光保存;质量浓度为5 μg/mL的亚硝酸钠溶液应保持弱碱性环境,以免形成亚硝酸挥发;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使滤液中色素脱色,使滤液变得无色透明。
答案:D8.家庭制作泡菜并无刻意的灭菌环节,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产生乳酸则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环境中的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繁殖。
下列对这些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发酵初期,泡菜坛内微生物的种内关系主要表现为种内竞争B.在发酵初期,泡菜坛内密闭的发酵环境使乳酸菌在种内斗争中占据优势C.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由于乳酸量的积累,种内斗争趋势于激烈D.发酵后期,泡菜坛内各种微生物的数量相等解析:在发酵初期,营养物质较丰富,乳酸菌的数目增加较快,种内关系主要表现为种内竞争;另外,初期密闭的发酵环境使乳酸菌在种内斗争中占优势。
在发酵过程中,随着营养物质的消耗,乳酸逐渐积累,种内斗争趋于激烈。
发酵后期占优势的微生物是乳酸菌。
答案:D9.红酸汤的制作是将西红柿洗净,擦干,捣烂后放入盛有盐水的泡菜坛中,密封待西红柿发酵好备用。
回答相关问题:(1)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坛中加入陈酸汤,其目的是________。
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________的过程。
坛内有时会长出白膜,这层白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酸汤腌制过程的初期会有气泡冒出,但气泡的产生逐渐停止,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肠道内有很多益生菌,当有害菌群多了,会产生消化道炎症,治疗消化道慢性炎症时直接喝乳酸菌比用抗生素更好,不宜用抗生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亚硝酸盐的含量影响酸汤的品质,发酵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液排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________。
解析:(1)在坛中加入陈酸汤的目的是增加乳酸菌含量;乳酸发酵是利用了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坛内有时会长出白膜,其为产膜酵母。
(2)红酸汤腌制过程,刚入坛内,西红柿表面的杂菌(大肠杆菌、酵母菌)呼吸产生CO2,随着乳酸积累抑制了杂菌的生长,乳酸菌产生乳酸的过程不产生CO2,因此初期会有气泡冒出,但气泡的产生逐渐停止。
(3)根据题意分析,人体肠道内有很多益生菌,若使用抗生素会杀死肠道内多种益生菌,因此不宜用抗生素。
(4)发酵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温度、食盐用量、腌制时间等;亚硝酸盐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亚硝胺。
答案:(1)增加乳酸菌含量无氧呼吸产膜酵母(2)刚入坛内,西红柿表面的杂菌(大肠杆菌、酵母菌)呼吸产生CO2,随着乳酸积累抑制了杂菌的生长,乳酸菌产生乳酸的过程不产生CO2(3)抗生素会杀死肠道内多种益生菌(4)温度、食盐用量、腌制时间等亚硝胺10.泡菜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深受大众喜爱的发酵蔬菜制品,但近年科学研究发现,蔬菜在腌制过程的某些阶段会产生较多的亚硝酸盐。
乳酸菌是泡菜生产中的主要菌种,不同乳酸菌的繁殖周期不同。
某兴趣小组希望获得生产周期短、亚硝酸盐含量低的泡菜。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
(假设不同乳酸菌在一个繁殖周期中产乳酸量相近)(1)从实验目的分析,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乳酸菌的培养条件除了适宜的温度、pH之外,还必须保证________条件。
(3)封坛一段时间后,需要开坛测定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筛选合适的乳酸菌作为菌种来制作泡菜。
而食用泡菜最佳的时间,应该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间段。
解析:(1)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获得生产周期短、亚硝酸盐含量低的泡菜,根据蔬菜在腌制过程的某些阶段会产生较多的亚硝酸盐且不同乳酸菌的繁殖周期不同,故研究时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确定常见乳酸菌的泡菜生产周期和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规律等。
(2)乳酸菌是厌氧型生物,所以培养条件除了适宜的温度、pH之外,还必须保证无氧条件。
(3)由于蔬菜在腌制过程的某些阶段会产生较多的亚硝酸盐且不同乳酸菌的繁殖周期不同,故实验过程中选用不同的乳酸菌及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最终通过对比分析得到生产周期短、亚硝酸盐含量低的泡菜。
因为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故最佳食用泡菜的时间应是亚硝酸盐含量最低的时间段。
答案:(1)确定常见乳酸菌的泡菜生产周期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规律(2)无氧(3)亚硝酸盐含量亚硝酸盐含量最低[素养提升]11.为了在市场上有竞争力,泡菜厂家需要不断地开发新产品。
下面不是开发新产品所考虑的内容是( )A.对泡菜材料进行创新拓展B.对水与盐的比例进行调整C.对香辛料的种类和比例进行调整D.对通气发酵和密封发酵的时间比例进行调整解析:制作泡菜利用了乳酸菌的无氧呼吸,乳酸菌是严格的厌氧菌,不需要通气发酵。
答案:D12.某人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时由于操作不当,泡菜腐烂。
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①罐口密闭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②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③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其他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④罐口封闭不严,促进了需氧型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乳酸菌是厌氧型的细菌,在有氧时其生长和繁殖受抑制,但促进了需氧型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这些需氧型微生物分解泡菜中的有机物而使泡菜腐烂。
答案:B13.下列有关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新鲜蔬菜与煮沸冷却的盐水(盐和清水的质量比为1∶4)混匀装瓶B.发酵过程中始终要保持密封状态,泡菜坛盖边沿的水槽中要始终装满水C.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沉淀D.随发酵进行,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用比色法可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解析:泡菜制作中应先加蔬菜,再加盐水,且盐与水的比例为1∶4,A错误;由于乳酸菌的严格厌氧,因此发酵过程始终要保持密封状态,泡菜坛盖边沿的水槽中要始终装满水,B正确;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C错误;随发酵的进行,亚硝酸盐含量先逐渐增加,而后又逐渐降低,用比色法可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D错误。
答案:B14.泡菜发酵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而在发酵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产生的主要原因及主要成分分别为( )A.乳酸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初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气体主要为CO2 B.因腌制过程中的盐进入蔬菜使蔬菜体积缩小,气体被排出;气体主要为空气C.发酵初期酵母菌较为活跃,其可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气体主要为CO2 D.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热量,使坛内温度升高,空气受热膨胀排出;气体主要为空气解析:在发酵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是发酵初期酵母菌较为活跃,其可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