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锐风电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年时间,从行业第一跌到第十,股价从90元跌落至如今的不到5元。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我们一定要在2015年成为全球老大。”2011年,华锐风电(3.09 -0.64%,咨询)的前董事长韩俊良曾如此对外放出豪言。然而世事难料,现如今,全球第一的交椅没坐成,国内前十的位置也已难保。

回望华锐风电的跌宕起伏,可以发现,华锐风电曾经将中国式政商营销手段发挥得淋漓尽致,演绎了一场堪称火箭速度的商业奇迹。然而,产业狂飙时期的战略失误,加之高层内斗等疾痼,终使得华锐风电深陷泥潭,至今难以自拔。

如今,中国乃至全球的风电版图已今非昔比,国内新的产业规划又呼之欲出。曾经的风电寡头还能否实现逆袭?风电江湖又将演绎怎样的传奇?

华锐变脸:上市两年即成“没落新贵”

2004年,身为大连重工(7.34 -1.61%,咨询)机电设备成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韩俊良,看到了风电制造业的机会,富有先见性地他买下德国富兰德FL1500系列风机的生产许可证,这便是华锐风电传奇故事的开始。

很快,大连重工建成了1.5兆瓦风电机组国产化配套产业链,迅速占领了行业制高点。在当时,国内主流风机机型还只是750千瓦,行业老大金风科技(16.32 -0.61%,咨询)也才开始进行兆瓦级风机的研发,韩俊良的眼光不可谓不独到。

随后的故事,业内人士几乎耳熟能详,华锐风电以令人咂舌的速度攻城略地,一路狂奔。2008年,超越金风科技成为中国风电制造业老大,2010年跃居全球行业第二,占据11.1%的全球市场。

2011年1月,华锐风电以创主板市场最高纪录的每股90元发行价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成为市值近千亿的风电设备生产商,写下中国风电行业最大最神奇的传奇。而这,也成为了华锐的最顶峰!

华夏能源网记者发现,华锐的“成功”,在于它每次都能“幸运”地摸准政策脉搏。在风电行业最鼎盛的时期,众多风机厂商和华锐一起享受了众多政策红利。不过,华锐的特殊之处在于,当国家政策鼓励1.5MW以上大风机时,华锐有。3MW逐渐成主流机型时,华锐也有。海上风机没人能接时,华锐又及时顶上。

然而,幸运之神不会一直眷顾某一个人!迅速冲顶的华锐还未踏入财富光明大道,就又一步跌回了黑暗年代。现如今,华锐风电的总市值已由当初上市之初的904.59亿元,缩水至250亿元左右,累计下跌超过70%,市值蒸发了654亿元。

根据中国风能协会公布的2009年国内风电制造企业排名,华锐风电新增装机排名第一,世界第三;但2014年时,老对手金风科技以4434MW、超华锐风电6倍的新增装机容量稳占头名,华锐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仅729MW,已跌落至第十。

战略失误:韩俊良和华锐都错了

其兴也勃焉,其败也忽焉。华锐的快速崛起与快速跌落,不免让人唏嘘不已。挖掘华锐之败,战略失误首当其冲。

从2006年建厂起家,到2008年神秘PE新天域入场,2011年初顺利上市,华锐的成长史,也正是中国风电行业狂飙突进的缩影。

在战略及产品线的布局上,激进与大刀阔斧是华锐曾经给业界留下的一贯印象。华锐的超常规发展,得到了产业政策、主管部门以及五大发电集团如“父爱”般的呵护,而这些都来源于韩俊良精心营造的政商关系。

华夏能源网记者从业内人士多次听说,韩俊良曾在欧洲多瑙河上包租一艘豪华游轮,打算宴请政府高层;又把公司一些轻松、高薪的闲职,安排给五大电力国企高层的亲属子女。这些“小事”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华锐高层拨弄政商关系的功力。

然而好景不长,到2011年,整个风电行业在数年的狂飙突进之后,积弊重重。华锐也在这个时期开始碰到了发展的瓶颈。有接近华锐风电内部人士表示,当时风电行业步入拐点,但“激进派”韩俊良依旧选择扩大员工规模和基地建设,在海上风电和海外市场上大手笔投入,延续初期发展经营模式。其结果是给华锐风电带来了高存货和高应付账款的风险。

由于风电产能愈发过剩,加之安全事故频发,在政策层面,开始有意识放缓风电产业的发展步伐。与之相应,五大电力也开始缩减对风机设备的采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韩俊良的激进策略,导致华锐库存大量积压。曾有人在调研华锐风电在酒泉的生产基地时,看到工业园区一片冷清,堆着一排排做好的风机,积压库存可能以数十亿计。

战略上的失误,很快在财务层面有了体现:2011年前三季度,华锐营业收入仅36.34亿元,亏损2.55亿元,业绩同比下滑了128%。由此,华锐风电出现了4年来首次亏损。

“华锐风电在2015年一定要实现全球第一。”就在2011年整个产业风向乃至企业经营状况逐渐陷入泥沼的情况下,韩俊良面对投资者依然信心爆棚:“过去的事情证明我是对的,未来的事情也会证明我现在的决策是对的”。

而五年过去,事实证明——韩俊良和华锐都错了!

华锐内斗:资本与创业团队的悲歌

战略失误背后,华锐面临着更大的危机——此起彼伏的高层内斗。

在2006~2007年间,华锐风电获得了高速发展,颇具政商手腕的韩俊良邀请新天域入股。背靠新天域这颗大树,韩俊良开始狐假虎威起来,向老股东大连起重、尉文渊和阚治东叫板,要求分得一定比例股票。而在此之前,韩俊良不过是华锐的职业经理人而已。

最终,韩俊良和新天域各以7500万元入股,分别拿到16.7%的股份。

然而在2013年3月,华锐风电出人意料地自爆“会计差错”家丑。其中,最重要的净利润数据,原财务报表数据7.75亿元,差错为-1.68亿元,差异比例为-21.70%。一位注册会计师解释:“差错为-1.68亿元,即是虚增利润1.68亿元,华锐此举间接承认存在涉嫌虚增收入、虚转成本、虚增利润等行为。”

此次自曝家丑,让韩俊良深陷造假漩涡,并直接导致韩在3天后向董事会递交书面辞职书。半年后,上交所仍对韩俊良进行公开谴责并指出:韩俊良作为华锐风电主要负责人,未能勤勉尽责,对产品生产、销售、记账过程中存在的虚报、造假行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韩俊良“下台”后,“资本系”代表尉文渊开始取代其总裁、董事长职位,但到2013年5月尉文渊毫无征兆地“闪辞”。此后,“大连重工系”代表王原、刘征奇从尉文渊手中分别接过了董事长、总裁的权杖,但到了2014年7月,王原也辞职了。

实际上,走马灯一般更换的领导人背后,是华锐内部“大连重工系”创业团队与“资本系”纠缠不清的争斗,由此导致内耗严重,让华锐遭受重创。

2015年4月2日,华锐风电发布公告称,赵洋、白宇辞去副总裁职务。自2015年1月以来,华锐风电已经有副总裁陈慧、戚殿江、宿子鹏、赵洋、白宇以及财务总监苏鸣6位高管离职。6位离职高管中,有5位是2006年华锐风电挂牌成立前后的创业老臣。

此前,9名董事组成的华锐风电新一届董事会已经形成。6名非独立董事中,新晋大股东萍乡市富海新能投资中心(以下简称“富海新能”)占据2席,其中包括新任董事长肖群;原来的大股东大连重工仍然占据3个席位。在肖群成为新任董事长之前的半年多时间里,华锐风电董事长一直空缺。

不过,华夏能源网记者发现,在目前华锐风电“一正八副”的高管团队当中,除了新总裁徐东福是新晋第七大股东——大连汇能的代表之外,仍有四名副总裁是“大连重工系”的代表。

华锐未来:昔日贵族能否逆袭?

作为产业里曾经的“高富帅”,华锐风电在2015年也面临新的发展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