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孩子的入园分离焦虑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解决孩子的入园分

离焦虑症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如何解决孩子的入园分离焦虑症

(主持人部分)

各位家长,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微课堂的题目是《如何解决孩子的入园分离焦躁症》,课程将会在晚上20:00准时开始!

各位家长,我们的微课堂将会在1分钟后正式开始,请各位家长准备好纸和笔,做好听课准备!

各位家长,让我们一起倒数十个数,来开启今天的微课堂,10、9、8、7、6、5、4、3、2、1!

各位家长,掌声、鲜花送给我们的今天讲课的老师:

老师介绍:

接下来,有请XX老师带来精彩的讲座内容

(主讲老师部分)

各位家长,大家晚上好!我是今天讲课的X老师,今天和家长们共同分享的主题《如何解决孩子的入园分离焦躁症》

什么是入园分离焦虑症

幼儿入园分离焦虑是指宝宝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变过程中所发展起来的情绪。适龄宝宝离开父母和家庭进入幼儿园小班游戏和生活,进而迈出了其社会化进程中重要的一步。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直接面临着与家长的长时间分离,宝宝经受着分离焦虑所带来的痛苦。幼儿分离焦虑既与焦虑有着共同点,又有着这一年龄段的独特之处。宝宝分离焦虑怎么办是每个家长都要面临的难题。

分离焦虑的主要表现

具体表现之宝宝的生理变化

主要表现在饮食、消化、睡眠及等方面。有分离的儿童常出现睡眠不好、做噩梦、讲梦话、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头昏乏力、心悸多汗等症状。有的孩子在上的最初一周内还会出现感冒、腹泻等疾病。

(1)没有亲近人的陪伴,拒绝上床睡觉。

(2)因分离而出现反复的梦魇。

(3)当与亲近的人分离时有反复的躯体症状如头痛、胃痛、恶心等。

(4)焦虑会引起孩子生理上的应激反应,长时间焦虑,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刚入园的孩子常常很容易感冒、发烧、肚子疼等等。

具体表现之宝宝的情绪行为变化

主要表现为哭闹不止、孤坐、单独活动、情绪紧张、念叨回家、拒睡拒吃、随地大小便、跟人、依物、乱跑、侵犯等

(1)孤独与迟钝:这种孩子常不合群,对集体或游戏均不感兴趣,自己生活在幻想之中。所以表现冷淡,少说话,反应迟钝。

(2)恐惧和胆怯:与勇敢的孩子相反,恐惧和胆怯的小儿怕黑暗,怕空旷,怕见生人,怕独处一室。这种恐惧紧张往往造成失眠、梦魇、易哭、懦弱和缺乏自信。

(3)固执与韧性:孩子表现为对抗的态度,稍不遂意即哭闹、打滚、以拒食来表示反抵。坚持自己无理的要求。

(4)暴怒:孩子脾气猛烈,不如意即大哭、大闹、叫喊、扔东西、踢人、咬人、以头碰墙等。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表现是孩子哭叫一二声或大哭之后,突然呼吸停止,面色紫绀,随之抽搐或“昏死”过去,好一会才恢复过来,医学上称为屏气发作。

(5)顽固性习惯:表现为吸吮手指、和衣襟,摸弄生殖器而致等。本来吮吸动作系一种与生俱来的生理反射。但如果随其发展成为一种不良习惯。如吸吮橡皮奶头,将手指放入口中以获得吮奶样满足,久之即可成为顽固性习惯。又如不注意孩子生殖器及肛门的清洁而引起局部瘙痒,是造成孩子手淫的原因之一。

具体表现之宝宝的具体言行

1.大声哭:哭的声音很大,影响到他人,伴随有眼睛红、面红等现象,发生地点及时间不定。

2.哭泣:哭的声音很轻或几乎听不到,不影响他人,伴随有眼睛红等现象,发生地点时间不定。

3.默坐:把椅子搬到人不多的地方坐着或者坐着时面向无人或人少的方向,不参与活动,不关注他人活动,也不发出声音,眼睛望向某一方向(主要是门口及窗口的方向)。

4.老师:特别依恋某位老师,要牵老师的手、衣角、裤子等,老师走到哪里跟哪里,要求坐在老师旁边,要老师喂饭或陪着午睡等。

5.依恋自带物:主要是对自己从家中带来的物品(玩具、书包、书籍、水杯、照片等)特别依恋,长时间地将这些物品背在身上、抱在怀里、挽在手臂上、抓在手里或紧贴自己放着。

6.不正常进餐:就餐时间不吃东西也不让人喂或者吃的极少,有些伴有哭声。

7.不正常午睡:睡觉时间不肯睡觉,躺在床上哭(包括大声哭和哭泣)或一直坐在床上不肯躺下。

8.哭闹:哭的声音很大,且伴有踢腿蹬地、胡乱挥动手臂等强烈的肢体动作或者扯住家长或教师的衣服、大腿等不放。

9.重复句子:多次重复同一个句子且出现的时间、情境不定。

10.独自游戏:极少出现哭、闹等行为,正常进餐及午休,偶尔参与教师组织活动,大部分时间独自一人在一个角落玩耍,对外界环境很少关注。

入园分离焦虑的成因

宝宝应对环境的表现

(1)对陌生环境的不安感和

人格发展是和人与坏境相互作用,解决遇到的冲突或危机的能力相一致的。而人格发展的第一阶段是:信任与不信任。人需要发展对周围环境的可预测感,这样就能够产生信任,不惧怕,这是发展自我认同需要完成的第一步。在亲人离开后,幼儿开始哭闹时,若他的照看者能很亲切地对待他,使他受到良好的照顾,感受到安全,他就会对照看者产生信任感,从而减少害怕与怀疑。

(2)对环境的不良评估

人的情绪与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评估是联系的,其中强调的是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须经过人的评价与评估才会产生情绪。而情绪是由评估引起的。

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对这一环境若做出了不良的评估,则幼儿便会对此陌生环境感到不安全和害怕,这是幼儿产生的动因。那么这种动因是否会表现出来,则要看母亲是否离去。

(3)倒退

在处境困难的时候,儿童时常会倒退,显现出一些早年所具有的行为,这就是倒退。据上所说,幼儿入园时已达到并超过了,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应当知道妈妈走了,还会回来,并且很多妈妈子啊离开时会明确地说“妈妈下班来接你”,但为什么幼儿在母亲离开的瞬间就哭了呢我们认为一种很好的解释就是幼儿在陌生的环境中产生了倒退,担心妈妈走了也许就不会回来了,再也看不见了,自己要呆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与这些陌生的人相处。

教育自身特征

首要的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和儿童观。如对师生互动性质的认识、对建立关系的态度,这是基础。

然后,在适应期上显得尤其重要的是教师的教育监控能力与自我效能感。近来研究表明,教师的教育监控能力是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与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她对教师的教育认知水平与教育行为的改善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是影响教育效果与儿童发展的核心因素。在入园适应期,教师的教育监控能力的较高水平,可以帮助教师保持职业理性,一方面队入园适应本身做好充分的认识与教育策略上的准备,另一方面在适应期过程中,防止情境性的置业理性缺失。

家长养育及交往特征

(1)家长养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